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谈谈经络 [打印本页]

作者: 飞龙戏水    时间: 2003-6-14 09:46
标题: [原创]谈谈经络
    经络是否存在,我想不用我来论证了,对于经络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也有很多专门的论著,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谈这个话题很尴尬,因为我在整理中医理论时,一直贯穿一个原则,就是我只是把已经确认了的许多事实进行梳理,从中理出头绪,并用自己的观点给出解释,尽管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与众不同,解释得对不对那还需要证实,可我不杜撰最基本的事实。经络就不是这样了,欠缺了很多实验结果,许多事情我搞不清楚,我只能猜测,如果我猜错了,请大家多多谅解。
    我知道的主要事实是:至少在皮肤表面上的经络线上,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的结构;经络线上的细胞特别是穴位处细胞对许多刺激如声、电等,都能作出与周围细胞不一样的反应;有许多物质在经络线上传输,其阻尼远远小于在非经络线上。
    我这样理解这些事实:经络上细胞的形状可能确实与周围细胞的形状没有什么差别,但其功能与其他细胞不完全一样,这可能就是经络为什么看上去没有却能测出来的原因。
    我猜测:不仅仅皮肤系统,所有的器官表面全有经络,而且这些经络的性质都跟皮肤表面的经络的性质差不多。
    本文所提到的经络是指基于上述猜测的广义的经络,不仅仅包括经典的正经和奇经。
    根据经络上可以快捷地传输物质的事实,我同意有些同志所提出的观点:
    经络是物质运输的一条渠道,在人的胚胎期间,血液系统还没有起作用的时候,人体营养物质的运输主要是通过经络传输的,只是当血液系统起作用以后,它才退居二线,但在细胞层次上,它仍然担负着局部范围内物质运输的功能。
    由于经络具有局部物质运输的功能,因此它应当可以与微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协同工作,共同完成物质从血液中传递到各个细胞的机能,所以我把经络系统、微循环、淋巴系统合并起来,称作经焦全息胚。
    中药理论中提到药物具有归经的功能,我们喝的中药真的能跑到要去的经络上?
    我认为确实能到指定的经络上,但不是到皮肤上的那几条正经或者奇经上,而是到经焦全息胚的对应部位上了,用通俗的话说,归胃经的药物,最后到胃部细胞附近的概率将高于到其他部位的概率――这不难理解,不同种类的细胞群,所要求的内环境不完全一样,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也不完全一样,因此对不同种类的物质吸收概率不一样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谈到药物,我就忍不住想批判一下这些年对中药药理的研究思路,研究药物竟然跟西医比杀菌功能,这不乱弹琴嘛,中药理论中升降沉浮、温热凉平咋看都像是在调整人体器官的内环境,上那儿去找杀菌功能?我这样理解中药的效果:
    人体每个活细胞都具有产生以及接收信息素的功能,这些信息素通常只是一些有机或无机分子,当细胞接受到信息素时会对信息素作出反应,不同的信息素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中药实际上就是一种信息素,当细胞出现病变时,只要这种信息素依然能使细胞作出反应,这种反应又会使病毒或病菌等处于不利于生存的环境,就同样能达到消灭病毒或病菌的作用。
    经络如果出现异常,会导致身体出现哪些异常呢(=经络会导致哪种全息感应)?
    由于经络只是小范围内传递物质的通道,所以我认为,当一个部位出现病变,这种病变会引起病变部位内环境出现异常,通过经络,异常信号可以传递给血液系统,也可以传递给周边的部位。
    一个部位周边可能会连着其他许多部位,那么这些部位是不是等概率地受到异常变化的影响?
    我认为不是这样,由于经络线上物质传输速度快于非经络线上,因此异常的因子(病毒、病菌、反常的分子等)传递给由经络指向的部位比非经络线上的部位要大。
    这种现象叫做传变。
    当一个部位出现病变时,一般的顺序是这样的:
    首先是内环境出现变化,导致病变部位与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流出现异常,如果是五藏类的病变,会导致出现藏源全息感应;其次是神经系统感觉到这种异常,并通过神经系统引起表里全息感应和缩比全息感应;第三是血液系统感受到异常信息,开始动用免疫系统向发现的敌人进攻,如果消灭了敌人,那很好,如果消灭不了,那么病变的部位会出现传变。
    在古典中医针灸理论中,经络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在研究经络理论的初期也曾经想把它放到同等的位置,这让我走了很多弯路,经过多年的探索,我终于弄清楚,经络没那么神奇,就是一个物质传输通道,在针灸中居于一个次要的、附属性的作用,针灸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表里全息感应和缩比全息感应来完成。不错,针刺经络时会引起循经感传现象,但这感传信号能不能治病是个问题,再说,就算它能治病,你能想象针刺体表的胃穴,感传信号会越过千山万水到胃里去治病?
    我等着挨砖头。
注:本文同时发新浪网_中医在线和中医药论坛_理论争鸣。

作者: 实事求是    时间: 2003-6-14 11:40
标题: [原创]谈谈经络
1你的理论基本上是从西医角度理解,当然从全息论角度理解时还结合了部分中医理论。
2我个人觉得你对经络的研究还是花了一番苦功的,只是没有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这在总体的方法论上有不全面的地方。
3我个人觉得你要研究经络,至少要对中国道家思想及其相关理论要深入研究。因为在中医发展史上有“医巫同源,医道一家”之称。窃以为最初发现经络现象的是巫道人士,他们在静修时体会到了经络的传感现象,后来又把此与中医结合起来,于是出现了中医的经络理论。如果你真的想搞清楚经络理论,你不妨研究进行气功的实践修炼,否则是绝对不可能研究透彻经纶理论的。
4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而”。因此关于气的理论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而气与经络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你要研究透彻经络理论,你除了要格外重视道家的与此相关的理论之外,你还要对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加强修养!
作者: 学海无涯    时间: 2003-6-14 13:32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理论争鸣</a>转移过来的!
作者: chinahxq    时间: 2003-6-20 17:18
标题: [原创]谈谈经络
   从宏观上认识到人体机能的整体调节,这是中医的理论中最具科学性智慧的一个方面。在人体内,客观上是如何实现这种联系的,古人在当时是无法从解剖生理知识角度弄清的,古人当时认识到体内的一些条状结构,实际上即当今人们已知的神经和血管,但又不甚透彻。
   例如,西汉末年,王莽曾作过人体解剖。“以竹筵通导其脉”即以细竹条通导血管,以探察其分布和走行。可惜,这一科学方法没有加以进一步发展,《灵枢.本藏》所言经络有“行气血而营阴阳”的功能,此经络的概念包含了当时所认识的血管。古人的整体观和这种粗浅的解剖学所认识的血管,自然为构筑经络学说取得了客观的依据,成为“经络”的原始雏形。古人还把解剖所见的某些神经结构也包括到经络的内容中去了。十二经循行路线都与脑、目或脑髓发生某种联系。如足太阳膀胱经,“其直者从巅入络脑”督脉“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足厥阴肝经“连目系”,任脉“上颐循面入目”等,这些联脑的经络,显然都是神经结构。有的经筋走行也近乎神经,如手太阴小肠之筋,从起止走行到功能,和尺神经一致。
  古人观察到了血液的流动,故又认为经络的活动是在轿管中进行的,经络即是血管,“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甲乙经》)。《灵枢.经水》曰:“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知,其死可解剖而视之。”中医的“血证”即指血液不循常道,溢于“经脉”之外;经络系统的各条经脉是息息相通的,并彼此衔接,如环无端。通过经络,气血以运行。这一认识比较符合血液循环过程,有其科学的一面。可惜的是古人对血液循环及神经的朴素认识没有进一步发展,而是加入了推测性质的理论化,而和实践联系比较少,形成了一套自圆其说的经络理论。
   对经络理论的形成的仔细研究还可以发现经络理论形成的另一方面依据。古人是发现了腕踝部位的脉动,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又进一步发现腕踝部位的脉不仅可以诊断局部病变,而且可以诊断远隔部位的病变。因而古人将上下标本脉相联,形成最初简单的两点一线的经脉循行,其方向为自下而上。故早期经脉说反映有一种人体上下联系的意思,但未和脏腑相联系。
  12经脉的理论形成有“非实践因素”的作用。1993年出土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中,发现记载经络文字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中,所记载的均为11条经脉,而到了《灵枢.经脉篇》,经脉的数量变成12条,但至今未见记载是如何改变为12条经脉的。[7,8]。仅见在《针灸甲乙经》中,将当时我国境内的12条河流(海水、渚水、渭水、湖水、沔水、汝水、江水、淮水、漯水、河水、漳水和济水)与“十二经”相类比的记载,似乎这种数量的吻合也符合中医中天人合一的人文观和人文思想。再者,11条经脉无法平均分配上下肢,这也需要有12条;后来脏腑也相应需要有12个,故出现了心包,于是数量上的匹配也吻合了。这些恰好是说明经络学说中人文因素的例证,在大量的经络发展研究资料中均可找到这类例证。因而,现代人所认为的“十二经”实际上与最初所说的经脉是有很大不同的。总之,解剖分析方法始终不是中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因此,经络理论中经脉的建立较多地受到当时人文思想的影响是显然的。“非实践因素”对经络的科学性干扰,加大了我们现在对经络和针刺疗法的客观和主观认识的难度。
  山西中医药研究所的贾得道老先生从历史文献和临床实际两方面分析后认为,经络和针灸穴位不具备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根据有五点:一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种《十一脉》资料,根本没有提到俞穴的问题;二是《素问》的《气穴论》、《水热穴论》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以及《太平圣惠方》第100卷引《明堂灸经》所记的俞穴都是或按作用、或按身体部位分类排列的,未提和经脉的关系;三是《针灸甲乙经》、《太平圣惠方》、《针灸资生经》等记载的俞穴,头、胸、腹、背按部位排列,只有四肢俞穴是按“十二经”排列的;四是把所有俞穴都排列在经脉上的情况也有所不同,《素问.气府论》把大部分俞穴都记入手足六阳经和督脉、任脉、冲脉,阴经只有六穴,而《外台秘要》是把所有俞穴都记入“十二经”中,只有《圣济总录》、《十四经发挥》和《医宗金鉴》才和现在一样,俞穴是按十四经记载的;五是《灵枢.九经十二原》和《本输》篇则是把五脏六腑的俞穴分别记入11条经脉的四肢末梢部,以后《难经》补充了一条手厥阴经,才凑成六脏、六腑“十二经”。从以上五种情况可看出,中医文献中对俞穴和经脉关系的记载是极不统一的,这种不统一,正好说明俞穴和经脉并不像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紧密不可分。
  循经感传现象被认为是经络理论形成的重要依据之一,这种现象按理说是应该较易观察总结的,但是,在古典文献中未见循经感传的详细观察的明确记载。直到70年代,才对循经感传进行了大规模“普查”,但是普查结果究竟能否说明已证实了古典经络循行路线,尚存在争议。有人怀疑针刺引起的感传是经络循行路线存在的根据,其怀疑点是:在古代针具是从非常粗糙的砭石开始的,在古墓中发现过骨针,但古人何以能用如此粗陋的针具就能使受针者感觉到出现走向分明的经络感传现象;而在科学相对昌盛的现代,即使使用的针刺工具精良、检测仪器多样,对于针刺感传现象的测验,依然未能十分满足于预想的结果。可重复性是现代科学对任何现象的认定的标准。循经感传现象正是缺少可重复性。
   综上所述,经络是古人基于粗浅的解剖认识后借助当时的哲学思维和人体整体观加工而成的理论性的说理工具,它的功绩在于它使中国医学早于西方1 000多年就认识到人体整体调控的存在。古代的经络理论的内容并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内容,有大量人文因素。 不仅经络理论,中医学基本理论无不留有当时人文观念的痕迹中医理论是以特殊的人文文化形态反映人体科学的医学体系。具体地说,中医理论研究方法的特点,是将所见到的人体现象与自然万物的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作为对照而进行思辩;它的理论表述是自然语言方式的逻辑推导,不是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的实证说明。中医病理学中对许多生理病理现象所作的解释,也不是以事实观察为基础,而是将自然哲学原理作为直接推理和解释的工具,因此就自然会出现脱离临床的理论推导,在推导中产生的一系列经络理论就可能与早期的对血液循环、神经的朴素认识所反应出的本质出现明显的距离,其产生误导是在所难免的。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