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这个论坛狗屁板主只会删帖! [打印本页]

作者: 墨魂浓醇    时间: 2009-6-23 23:03
标题: 这个论坛狗屁板主只会删帖!
[这个贴子最后由发言人在 2009/06/23 11:59pm 第 1 次编辑]

说中医知识嘛,为什么只会删帖呢?
中医文明人,从我做起!!
作者: wangmengyin    时间: 2009-6-24 00:03
标题: 这个论坛狗屁板主只会删帖!
[这个贴子最后由root在 2009/06/24 11:49am 第 4 次编辑]

刘坛是“公子哥”吗————帖子搅了你的“春梦”————请问“会员之家”的宗旨是什么?
帖子来自新华网,有本事上新华网删去!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6月24日 01:10am 时添加 -=-=-=-=-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color=#FF0000]
以下内容是由root添加,
wangmengyin先生,您好,我劝您再去好好看一看《全球中医药论坛会员守则》吧!
关于别的论坛和网站发表什么内容,不关我们的事情,谢谢您的支持!!

作者: wangmengyin    时间: 2009-6-24 00:22
标题: 这个论坛狗屁板主只会删帖!
全真一氣湯方論
全真一氣湯方論
天地之間,毋論胎卵濕化。凡有生之物,莫不假諸陽氣以為生發之根,及其終也。
必陽氣去而生氣始絕。明乎此,則救生者當知其所重矣。故聖人當藥製方。總為保全
此氣,即因客邪為害,爰立治標之方,所謂迎而奪之,誠恐久客於身,而為元氣之賊,
更為保全此氣起見也。
何後人不察先聖之苦心,不察病情之至理,勿詳脈勢之盈虛,復昧藥用之變化,
勿審寒熱之假真,漫將千古以上成方,強合今人相類之異證,甚至一遇發熱即為疏散,
疏散勿效,消導繼之,病尚不已,則茫然無措,和解寒涼迅利之藥,雜然而進,嗟乎,
有是病者病當之,無是病者元氣受傷,而日困矣。津滋耗竭,虛火妄升,氣勿藏源,
上迫喘促,理宜然也。倘不問虛實,尚為因熱清火,因喘消痰,因渴涼胃,以假有餘
之證,從真實熱之治,未有不致元陽喪盡,神氣脫完而後已。至於幼科謂之啞科,疾
病痛苦,勿能告人,悉任醫藥,幸而中者,得以全生,蹇而厄者,率罹其害,況芽兒
神氣未全,易虛易實,豈堪既受傷於病,復受傷於藥,每見妄汗妄下之劑一投,精神
頓增沉困,或氣短而似喘非喘,或虛極而似驚非驚,此時若不猛省,培補本元,保全
神氣,尚可留一線之微陽,以為再生之根本,設或因喘而治痰理氣,因驚而清熱鎮心,
勢必將丹田所剩依稀之元陽消磨而喪盡,形骸浮越之神魂,驅逐以去身,必致死而後
己,何其慘哉﹗
      余治洪姓郎,未及一周,時當暑月,壯熱多日,神氣困倦,唇舌焦燥,飲乳作嘔,
五心身熱如烙,脈則洪數而弦,問其前服之藥,乃發散消導數劑,復疑麻疹,更為托
表。余曰︰「久熱傷陰,陰已竭矣。復加托表,陽外越矣。若不急為斂納,何以續陰
陽於垂絕哉﹗」,乃用熟地四錢,炒燥麥冬一錢五分、牛膝一錢二分、五味子二分、
製附子四分,煎服一劑而熱退,次日更加炒黃白朮一錢六分,另煎人參沖服而愈。
更治沈觀祉令孫年方三歲,發熱數日而見麻疹,才一日而面上盡沒,神氣困極,
蛔蟲口出。不一而足,數日不食,下瀉上喘,唇口焦裂,五心壯熱。手足指尖皆冷,
脈則細數無倫,兩尺更弱,醫者病家,咸為疹毒歸臟,熱極於胃,故蛔蟲連出也。殊
不知病患之神氣欲脫,五臟俱困,脾虛不能健運,何能納食消榖?榖食久虛,蟲無所
食,又兼澤液枯槁,虛火熏蒸,臟腑燥熱,蟲難安其身而出也。況諸麻疹,多由內傷
失調,脾胃不足,是以榮氣逆行,陰覆於外耳。凡血盛氣壯則色絳而發,血虛氣弱,
則色白而隱伏,有何毒之輕重乎?而上退縮者,陽虛不能升發也。有何毒之內攻乎?
喘促者,氣短難續也。唇焦者。脾津耗竭也。五心壯熱者,陰虧火爍也。泄瀉不食者,
真火衰而脾不運也。寸關細數而尺弱者,氣虛血虛,虛火浮上而不藏也。若非陰中補
火,使龍雷斂納,存此一點餘陽,何以為生身活命之本?況急則治其標,緩則治本,
今日之急,本氣欲脫也。《經》所謂︰有標而本之,本而標之,以所急為標本也。倘
不知所急,仍謂麻疹餘毒,解利清托為事,恐神氣先盡於麻毒之先矣,況大癰腫毒,
皆氣血留結而成形,因何臟之虛處而發現於其部,旨本身氣血中之病也。豈真有何毒
入於氣血中而為害乎?豈可以俗尚解毒之方,而委人性命於垂絕?乃以熟地六錢、丹
皮二錢、生麥冬三錢、牛膝二錢、製附子六分,煎服一劑,假火假熱全消,真寒真虛畢露,神氣更倦。余曰︰「陰已少腹,當補氣以助其發生」,乃照前方另煎人參二錢
沖服,服後昏睡徹夜,神氣漸爽,身熱喘促全安,始能飲粥,而微嘔乃胃氣久虛之故
也。乃用熟地五錢、炒燥麥冬二錢、炒黃白朮二錢、牛膝一錢六分,五味子三分,製
附子八分,另煎參湯沖服,三、四劑而痊愈,或疑五味酸斂,有礙麻疹,是尚泥於麻
疹為有跡之毒,而未達乎氣血無形之所化也。況有附子之大力,通經達絡,何慮五味
子酸收小技哉﹗若不借此少斂,則五臟浮散之殘陽,何因藏納而為發生之根本乎。凡
觀古人之用藥,一開一闔皆不失疏泄閉藏至意也。張以此方常治疹陰分焦灼,熱極煩
躁,上喘下瀉,上實下虛上熱下寒之證,投服即愈,正吳鶴皋所謂,以參附而治者,
法之變也。醫不達權,安足語此?況附用陰藥為君,則惟有回陰製火之力,尚何存辛
熱強陽之性哉﹗故藥云餌者,是餌其火之下歸也。古云,附子無乾姜不熱之語,可進
思矣。
張竭鄙見,謹立前方,加減出入。活人甚眾,見功甚速,取用甚多,去病甚穩。
蓋發熱之由,未有不因陰虛者,未有火不浮越而頭疼口渴者,未有火浮越而不爍害肺
家者,未有中氣不虛者,未有不因內傷外勞而致者,未有不上假熱而下真虛者,未有
外邪而不虛人本氣者,此方陰陽具備,燥潤合宜,驅邪扶正,達絡通經。藥雖七味,
五臟均滋,保護森嚴,外邪難入,功專不泛,補速易臻,滋陰而不滯,補脾而不燥,
清肺而不寒,壯火而不熱,火降而心寧,榮養而肝潤,但以意成方,惟堪意解,或疑
其地黃多而泥膈,殊不知重可墜下,濁可補陰,正取其重濁濡潤下趨,況兼白朮共劑,
則燥者不能為燥,滯者不能為滯矣。或嫌其雜,奈小病暴病,或在一經,大病久病必
兼五臟,五臟既已互虛。若不合眾臟所欲以調之,難免反增偏勝偏害之禍,況土金水
一氣化源,獨不觀古方中五臟兼調者乎﹗或嫌其白朮多用而滯,殊不知猶參力多則宣
通,少則壅滯,豈不聞塞因塞用而有白朮膏者乎﹗或嫌其熱而燥,殊不知附子隨引異
功,可陰可陽,可散可補,同補氣藥,可追失散之元陽。同養血氣,可扶不足之真陰。
引發散藥,則逐在表之風邪。引溫暖藥,則祛在裡之寒濕。況獨不念附子理中湯,更
為純陽之劑耶,蓋附子理中,單為脾胃虛寒,中宮無陽而設,故一味湯藥溫補,名曰
理中,此則更為脾腎陰陽兩虛,上焦火多,下焦火少,脾陰不足,腎陰虛殞,蓋少陰
臟中,重在真陽,陽不回,則邪不去。厥陰臟中,臟司藏血,血不養,則脈不起,故
用此以使火降水土健運如常,精氣一復,百邪外禦,俾火生土,土生金,一氣化源,
全此一點真陰真陽,鎮納丹田,以為保生之計而已,即名之曰︰「全真一氣湯」。
張但苦心為濟世而設,謹陳管見,高明鑒諸,但製度須得其所,方使藥性調和,
逐隊爭先,功成於一。其中輕重,因證合宜,燥涸則熟地倍之,肺熱則麥冬多用,脾
虛則白朮重投,陽虛則附子多加,元氣大虛,則人參大進,氣浮氣散則牛膝五味略多,
製方之鄙見若斯,用方之高明變遷無盡也。倘有假陽在上者,去參用之。


全真一氣湯方藥
       熟地八錢,如大便不實,焙乾用,如陰虛甚者加倍用;
       製麥門冬,去心,恐寒胃氣,拌米炒,炒黃色,去米用,三錢,肺虛脾
弱者少減之;
      雞腿白朮,炒深黃色置地上一宿,出火氣,不用土炒,如陰虛而脾不甚
虛者,人乳拌透,晒乾炒黃,三錢,如脾虛甚者,用至四、
五、六錢;
        牛膝,去蘆,由二錢加至三錢;五味子,由八分至一錢五分;製附子,由
一錢加至二錢餘,水煎沖參湯服,
      人參由二、三錢加至四、五錢,虛極者一、二兩,隨證任用,另煎,沖入
前藥。
      如肺脈大,元氣未虛者,竟用前藥,不必沖參湯。
      此方誠滋陰降火之神劑,然假熱一退,真寒便生,切勿過劑,反增虛寒滑瀉之證。
        以上六味,必先煎好,另煎人參,濃汁沖服,則參藥雖和,而參力自倍,方能駕
驅藥力,剋成大功。若入劑內同煎,則滲入群藥,反增他藥之長,而減人參自己之力,
不獨是也。
      
      凡藥大有力量者,或單服,或二、三味同服,則更見其功。若和群藥,則彼此拘
製,不能獨發,功過皆掩,即如緊要之藥四、五、六味,雜入平緩者二、三味,則緊
者俱緩矣。如醇酒加以淡水,愈多愈淡,此理易明。用藥者豈可謂多多益善乎﹗奈近
昧斯理者,惟務不補不攻,不痛不癢,頭痛川芎、腳痛牛膝,身熱黃芩,口渴石膏,
脹悶枳殼,初熱羌獨,久熱升麻,以為平正,人皆羨之,醫皆宗之,寧可見死而不救,
以為秘授良法,可以保名避謗也。設能洞見生死源頭,深明輕重病理,則自有卓然去
病之方,必非尋常無氣無味之藥,則人皆謂霸道猛劑而畏之,醫皆群起而毀之,大危
傷生之病,人反安之,大力救生之藥,人反畏之,噫﹗以致病者夭折愈多,而醫者學
問難長矣。
謹將此湯治療功效,具陳於後,以證其驗。陰降火之神劑,然假熱一退,真寒便生,切勿過劑,反增虛寒滑瀉之證。


作者: 再来    时间: 2009-6-24 00:24
标题: 这个论坛狗屁板主只会删帖!
建议删除此主题!
作者: wangmengyin    时间: 2009-6-24 00:31
标题: 这个论坛狗屁板主只会删帖!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败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6月24日 00:31am 时添加 -=-=-=-=-
(玉管照神局)论言谈
人的心与物接触反过来被物所吸引,就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真和伪,而寄寓于语言中,而其人未尝不抑制。心里所产生的,不要随便说出来, 必须遵守一定的准则。话也不是乱说的,必须有一定顺序。说话符合原则又有顺序,不是贵人就是有道行的人。所以通达的人说话明白,刚正的人说话严厉,简静的人说话少,忠直的人说话真诚,恭敬别人的人说话谦逊;愚昧固执的人说话乖僻,荒诞的人说话繁冗,急躁的人说话怨愤,勇敢有力的人说话暴戾,谄谀的人说话讨好人,奸狡的人说话言不尽意,心毒的人说话笑里藏刀。好高者言高,好大者言大,语言反映的性格,要按照这一原则去推验。一个人的为人,如果话说得天花乱坠,始终不会有成就;说话光明磊落,始终不会困滞。大抵人说话都以气平为贵,气平说话才合法度;说话又以气和为贵,气和,说话才合逻辑原则。对人说话贵在有信,听人说话贵在有礼。谗言不听,邪言不说。听其言观其行,审慎地判断。如果说话时懂得这些原则,所说的话就决不是寻常之言。如果信口开河,利害不辨,是非不分,这就是大侫人之言了。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9年06月24日 00:32am 时添加 -=-=-=-=-
胡蕙芝十二戒条
1、        为医师者,其事业之本旨乃系“人”而非“已”,不思安逸,不顾名利,而唯望救人,保全人之性命,治疗人之疾患,解除病者之痛苦,舍此而外非所求。
2、        对于患者唯诊视其疾病,不问其贵贱贫富,富贵者酬以千金,较之贫贱者之感激涕零,其所得人心如何?可深思之。
3、        行医之时,须以患者为鹄的,切勿无的放矢,不固执乖僻,母盲加尝试,务须精密考虑及谨慎。
4、        于精研医术之外,尚须注意言行,以得病者信任,然如用时髦之服节,诡谲荒诞之言论以求闻达,可耻之事也。
5、        每日夜间,熟忆日间诊治之病症,详细笔记之,若持之以恒,积久已成书,则于自己,对患者,均有莫大裨益也。
6、        访诊病者,与其粗率诊疗,徒然多次奔走,母宁细密诊察一次。然妄自尊大,不愿复诊,此也不良习惯,宜戒之。
7、        虽为不治之症,而仍寻求宽解其痛苦,保全其生命之术,此乃医师之职责,弃而不顾,有违人道与医师仁术。为病纵不可救,仍善为抚慰之,延其片刻之生命,决不可告以将不起,言语态度,皆须留心,以免被其察觉。
8、        病人之费用,务须设法使尽量减少,不然,则夺其维持生命之金钱,纵治愈其病,夫复何益?对于贫民,尤不可不以斟酌。
9、        于社会上,须得众人好感,否则虽学术精巧,言行优良,难施展所学也。又医师须通晓人情风俗,再则医师人托之以生命,赤身裸体呈显其前,不得不白最秘密之秘密,诉最耻辱之忏悔,故须笃实温厚,不多言,守沉默,更不可有赌博喝酒贪利好色之行为。
10、        对于同业之人,须敬之爱之,纵然不值得也须忍耐,决勿议论他医。论人之短,圣人所戒,扬人之过,小人所为也!彼一时之过失,被人之议论,损及一生德行,其损失如何重大耶。各医师有擅长及得意之方法,切勿妄加批评。尤须敬重医界先辈,爱护后进。人若询及前医之得失,婉词谓其不错,若问治疗之适当与否?答以时间不同,难以并论。
11、        医疗会议以少为妙,且与会者最多勿超过三人,对于人选尤须妥为选择。会议时,应以患者安全为重,勿涉及他事,更勿争执。
12、        患者有迳抛弃其前所求治医师,而窃自请教其他医师者,此勿轻率参预其谋,在未告知以前医师,聆其意见之前,勿即施治疗。然明知其治疗错误,而视若无睹,此也不当,尤其对危急之证候不可迟疑。
摘抄自[中国现代医学家丛书之二(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p208-210.].

作者: wangmengyin    时间: 2009-6-24 01:11
标题: 这个论坛狗屁板主只会删帖!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作者: wangmengyin    时间: 2009-6-24 01:16
标题: 这个论坛狗屁板主只会删帖!
转载顾植山:《黄帝内经》“七损八益”不是房中术
作者单位 安徽中医学院
  对于《黄帝内经》中“七损八益”一词,历代医家的解释颇有分歧。近读7月12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文认为:“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竹简《天下至道谈》出土以后,这个问题才算迎刃而解。”“拿竹简的这类论述去解释《黄帝内经》所论七损八益,无不丝丝入扣,语语贴切,疑难冰释,悉得其解。”“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天下至道谈》的出土,不仅大大丰富了传统房事养生与性保健的内容,而且也为《黄帝内经》注释中长期争论不休的七损八益等学术问题的彻底解决,划上了一个非常圆满的句号。”
  马王堆《天下至道谈》中的“七损八益”与《黄帝内经》的“七损八益”与否一回事?用《天下至道谈》的“七损八益”能否圆满解释《黄帝内经》中的七损八益?笔者持有不同看法,略述如下。“七损八益”一词,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的命名,是因为该篇主旨强调的是自然界的阴阳与人体阴阳之“象”的对应,所以人体的一切活动需要与自然界的阴阳气化之“象”保持一致。
  综观古代医家对“七损八益”的注释,虽众说纷纭,但认为“七损八益”调和阴阳大法的基本精神还是一致的,分歧主要在对七和八的不同理解。之所以对七和八产生不同解释,是因为把七和八看成了一般的数字,不知《内经》“七损八益”中的七和八是象数,主要表达的是“象”而不是数。
  在易学的洛书模式中,七居西方配兑卦,兑象少女为阴;八在东北配艮卦,艮象少男为阳。(见图1)“七损八益”在易学中就是“损益阴阳”。但损益阴阳为什么是“七损八益”呢?有人认为这是古代男权思想的反映,我们认为《黄帝内经》在讨论摄生时还是男女都很重视的,故不至于公开提倡损女益男,其实这里隐含了五运六气的概念。
  五运六气中的六气反映了阴阳气化的六种状态,在中医学中以三阴三阳分属之。三阴三阳的概念始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经文云:“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笔者据此绘出三阴三阳开阖枢图(见图2),将此图与洛书九数及太极图相合,得三阴三阳太极时相配洛书九数图(见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到,8位于东北方,相应于初春“太阳为开”之处,天气左升右降,8之后阳气渐旺;7位于西方主秋之位,7之后“阳明为阖”,阳气逐渐闭藏。四时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上半年的气化特点表现为“阳生阴长”,下半年的气化特点表现为“阳杀阴藏”,故“八益”表达了阳生阴长,“七损”反映了阳杀阴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原文,上文为“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讲了一番“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后,黄帝又问“调此二者奈何?”岐伯回答“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显然,岐伯所答的“七损八益”是调和阴阳之大法。下文“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是讲“圣人”如何遵循“七损八益”之道的,亦未涉及到房中术。《黄帝内经》不是讲房中的著作,“阴阳应象大论”是讨论阴阳五行的大道理的,相比之下,房中术是小道。所以,如果将《内经》中的“七损八益”理解为《天下至道谈》中之房中术,不仅不合《内经》旨意,也局限和贬低了“七损八益”的重要意义。
  黄帝和岐伯讨论的“七损八益”是天人相应,调和阴阳的大道理,房中养生时当然也需遵循此大法,故《天下至道谈》等房中文献中出现了房中术的“七损八益”。但这类文献中“七损八益”的七与八,已是具体的数而不是象,而且不同的房中文献中“七损八益”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故不可以《天下至道谈》中讨论房中术的“七损八益”来解释和代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七损八益。
  七损八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概念,关系到养生防病和辨证论治的许多方面。通晓损益阴阳之理的人,才能够适应自然;机体与自然的阴阳协调,则苛疾不起。《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与四时阴阳变化相应。既然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是“七损八益”,人们在养生、治病,调和阴阳时就必须知道七可损、八宜益的道理,并顺从这一规律。这种顺应天地四时阴阳关系而摄生防病治病的指导思想在《黄帝内经》和历代医著中随处可见。
  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这里“春夏养阳”就是“益八”,“秋冬养阴”则是顺从“七损”的自然规律,通过“养阴”帮助阳气收藏。因为冬天的阳气以精的形式封藏于正北少阴之位,故有“少阴君火”和“肾间命门”之说。“命门”即上文中的“生长之门”。春夏阳气表现在外为“浮”,秋冬阳气收藏于内为“沉”。顺从七损八益是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方法,“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是境界。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引述了《素问•六节藏象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的论点,认为“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生,则余藏从之。”故在其创制的著名方剂补中益气汤中加入柴胡,用升发少阳春升之气来带动脾胃中气。李氏这种重视春升阳气的观点,也是“七损八益”思想的一种体现。
  外感病的治则有“伤寒下不嫌迟,温病学下不嫌早”之说。伤寒为何下不嫌迟?《素问•五运行大论》曰:“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从上述“三阴三阳太极时相配洛书九数图”可知,“风寒在下”宜乎先犯艮八太阳之位,此时阳气宜益不宜损,若早用下法,势必阻遏和损伤东升的阳气,不利于人体抗病机能的发挥。至阳明病时多用下法,是因为阳明之位已在“七损”之后,用下法顺从了西降之气。温病则不同,“燥热在上”,温邪上受,首先侵犯的是手太阴肺,而手太阴肺在正西,又与兑卦相配,恰属“七损”之位,“下不嫌早”就顺理成章了。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一》中列举四时用药原则:“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人参、白术、苍术、黄檗之类,以顺化成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也。”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七损八益思想在组方遣药方面的运用。
  综上所述,“七损八益”一词是《黄帝内经》顺从四时阴阳养生疗疾思想的生动体现。同时,通过“七损八益”以及“阳杀阴藏”等问题的运气学阐释,也充分体现出五运六气理论在中医学思想体系形成过程中的重大指导意义。
    注:本文转自2006年7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墨魂浓醇    时间: 2009-6-24 08:38
标题: 这个论坛狗屁板主只会删帖!
你为什么删帖?内容中触及到了你什么利益?中医人没有反腐言论自由?


-=-=-=-=- 以下内容由 墨魂浓醇2009年06月24日 08:43am 时添加 -=-=-=-=-
坑、蒙、拐、骗、假、虚等现象不存在吗?你耳朵聋了?你眼晴瞎了?听不见?看不见?
作者: 墨魂浓醇    时间: 2009-6-24 09:02
标题: 这个论坛狗屁板主只会删帖!
“再来”,你在中医面前尤如你的个性图,五大三粗哈!
知道什么叫“中医”吗?你在中医论坛玩得舒服撒,可惜是个睁眼瞎!哈哈!
作者: suluji    时间: 2009-6-24 19:22
标题: 这个论坛狗屁板主只会删帖!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33>会员之家</a>转移过来的!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