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天有五行”小识 [打印本页]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22-11-22 10:44
标题: “天有五行”小识
“天有五行”小识

金栋按:“五行”一词,传世文献始见于《尚书·甘誓》(按:据考,此篇五行一词,概指战国时期思孟五行之仁义礼智圣,非《洪范》之五行),具体如《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唐·孔颖达《疏》:“此章所演文有三重,第一言其名次,第二言其体性,第三言其气味。言五者性异而味别,各为人之用。《书传》云:‘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滋生也。’是为人用五行,即五材也。襄二十七年《左传》云:‘天生五材,民并用之。’言五者各有才干也。谓之‘行’者,若在天,则五气流行;在地,世所行用也。”

然业界公认,五行已非是“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之五种物质本身而被抽象化了。

战国秦汉时期之贤哲、学者或儒生,以五行相生序所代表之性质的运行变化规律,构架了一个庞大的宇宙体系,附会推演天地人三才之道。见于《管子·四时》《五行》《吕氏春秋·十二纪》《春秋繁露·五行之义》《五行相生》《淮南子·时则训》《礼记·月令》《素问·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五运行大论》等古籍。

为何上述古籍中由五行所构架的宇宙体系,皆由春、夏、季夏、秋、冬之或四时、或五时去推演?且或名之“月令”呢?可见“五行”之本义实非《洪范》之义。据鄙人所考,当本于“天有五行”!

所谓天有五行(天文历法),亦名天道五行,指天体宇宙自然运行变化之规律,是由五行木、火、土、金、水表述。如

《孔子家语·五帝》说:“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说:“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此其父子之序,相受而布。……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土居中央[而主季夏气],为之天润。土者,天之股肱也。”

东汉刘熙《释名·释天》说:“五行者,五气也,于其方各施行也。”

东汉班固《汉志·数术略·五行》说:“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

东汉班固《白虎通·五行》说:“五行者……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

天有五行,实则天文历法(据天文、制历法,行五时)——少数民族彝族历法名十月太阳历,中原传世文献称阴阳五行历。天有五行将一年分十个月,上半年为阳年,下半年为阴年,用五行木、火、土、金、水表示。五行每行72天,又分阴阳两个月,用十天干表示,阳月甲、丙、戊、庚、壬,阴月乙、丁、己、辛、癸;每个月36天,共十个月,一年共360天,剩余5~6天为过年日。五行即是五季、五时。五行亦名五气;行,替天行气之义;气,天气、节气、气候之气,即一年五行乃阴阳寒暑节气之更替。一年始于冬至日木行72天,其后依次为火行、土行、金行、终于水行72天,共360天,剩余5~6天为过年日。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天元纪大论》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皆以“天”而言五行,此五行,即五时、五季,亦名五气,气,节气、气候之气,“以生寒暑燥湿风”,非《洪范》等所言“地”之五行(《国语·周语》《汉书·律历志》“天六地五,数之常也”)。

据《汉书·律历志上》记载,古代历法“有《黄帝》《颛顼》《夏》《殷》《周》及《鲁历》”等共六种,皆以冬至月为一岁之始,后发展演变为两种历即五行历(纯阳历——十月太阳历)与四时历(阴阳合历),再后四时历兴而五行历废矣!

五行是汉代之思想律,统治哲学,此“五行”已非天文历法之五行,故汉代成书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四时、五行”并提。另,《管子》既有《四时》篇,又有《五行》篇,《四时》《五行》乃两种不同历法之论述,可见此两篇内容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且《内经》中亦有或四时、或五时之论述,当为两种历法混称后之矛盾说。如《内经》中既有“脾主长夏”(《素问·脏气法时论》王冰注“长夏,谓六月也”)、又有“脾不主时……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之,不得独主于时也”(《素问·太阴阳明论》,即每季之末各十八日为脾所主)、尚有《阴阳类论》肝(心脾肺肾)各“治七十二日”(应是十月太阳历法)等三种不同之矛盾说法。

要之,五行之本始指“天有五行”,乃十月太阳历法(五行历),与《洪范》所指“地”之五行(材)不同。

作者: 萧铁    时间: 2022-11-22 16:18
百度了一下,所谓阴阳源于历法的说法,我看是贵州有些彝族人为开发旅游资源而编造出来的。此说最大的硬伤是,中文里的月从来就是月亮的意思,加上28宿的历史,中国历法从未有过既不基于月绕地周期、又与太阳运行无关的36天作为月的天数。有关中原历法的文字记载只能追溯到夏代,没有考古证据支持中原曾行用此所谓十月太阳历,又何来传到边远地区?再说了,彝族难道不可以独立产生这种历法?但如果说是这历法从中原古历法保存下来,请拿出中原曾行用这种历法”及何时传到彝族地区的证据来。

另一方面,传统的主流认识认为阴阳源于易经,有非常坚实的证据可互相支持。譬如易经本身(64卦辞+384爻辞),只有阴字出现过一次(在中孚卦九二爻辞);阴阳两字直到易传中才大量出现,显示在
文王演易之时,阴阳概念只是停留在事象层次,并未成为哲理符号。阴阳成为道的符号,是易传把易经义理化的结果,应该是发生于战国各种学派开放争鸣的时代。

所以,任何关于阴阳的源头早于战国时代这个时间点的说法,都需要拿出切实的文献和考古证据来,对阴阳源于易经的成说,尤其不能用这些文史帮闲的人毫无根据的编造就加以否决。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22-11-22 17:07
本帖最后由 董建军 于 2022-11-22 09:14 编辑

天有五行就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系认识掌握的时间运动规律,以太阳作为参考系,在地面上刻画杆影,可以得出杆影的运动轨迹,用勾股法对折法可以测量计算出时间运动轨迹的函数常数河图洛书的行列矩阵,做这个实验可以重复得出河图洛书数字,天有五行就是天有五贼,就是时间运动具有使物质产生五种共振运动的规律。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11-23 08:43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2-11-23 01:02 编辑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是以人本身为参考系,去认识自然界的。五个手指头,中国古人认识了五行,阿拉伯人认识了十进位。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11-23 09:06
        几乎所有的科学概念,都来之于日常用语,日常用语转变为科学概念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抽象、提炼。
作者: 喻家言    时间: 2022-11-23 09:54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2-11-23 08:43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是以人本身为参考系,去认识自然界的。五个手指头,中国古人认识了五行,阿拉伯人 ...

精准论述,完全赞同。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