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打印本页]

作者: 灵枢经    时间: 2008-5-14 11:10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文字文字
原文引自临床中医论坛:www.linchuangzhongyi.com  针灸版块
五一期间,有幸在北中图书馆找到了李世珍的《常用腧穴临床发挥》(之前五老师推荐过这本书)。已经发黄破损。最近每晚读一部分,收获颇多。
   
    该书为李世珍以其父李心田的《针药汇通》为基础,“志将家传四代百余年的针灸实践经验撰著成书,传授于世”。本书作者以父亲的教诲为准绳:“精于针灸,熟读脏腑经络,渊博经典经旨,明晰腧穴功能,重视辩证取穴,用穴精少功专,诚如是则临床不致刻舟求剑,按图索骥和广络原理”。  所以书中处处体现了一个针灸理论和临床大家重视辩证论治的风采。所谓“用穴精少功专”的病例让人醍醐灌顶。
   
    思及目前针灸临床上的现状,何尝不是“刻舟求剑,按图索骥”!大多针灸大夫是按症状下针,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懵懵懂懂。
    以下援列几段这本书中的歌诀和文字,以求共勉。
以上原文引自临床中医论坛:www.linchuangzhongyi.com  针灸版块
作者: 灵枢经    时间: 2008-5-14 11:11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少商
少商肺经井木穴,拇指桡侧爪甲旁,
疏卫解表宣肺气,清肺益喉散热结,
宣闭开窍醒神志,泻刺一分点出血,
通关梅苏六神丸,桔蒡板蓝豆根叶。
“乙年阴金,少商起初运,是肺经的井穴,属乙木,肺为阴金,故所出之井,以初运为名”
“凡外感或内伤引起的咽喉疾患,都可取施本穴......但属肾阴不足型者,一般不主张取刺本穴施治。”
“慢性喉炎,如因久服寒凉之品,致使中阳受伤,真阳不足,虚火不降,久久不愈,并出现一系列阳气衰微证侯者,不可取刺本穴,更不应施用点刺出血之法。可泻灸中脘温胃散寒、畅中,补关元壮命门补真阳;或灸神阙、关元、中脘,使真火旺盛,阴翳消散,虚火下降,则诸证消失,慢性喉炎则随之而愈。”
“......《难经.七十三难》指出的“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之,刺之奈何?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也,当刺井者,以荥泻之。”依照上述泻井当泻荥的变通之法,在临床上可酌情选取肺经的荥火穴鱼际代少商以清肺热,宣肺气。”
作者: 灵枢经    时间: 2008-5-14 11:11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中府
肺募中府膺胸前,通畅胸络温肺痊,
清肺宣肺益肺气,补泻均刺五分砭。
作者: 灵枢经    时间: 2008-5-14 11:12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尺泽
肺子合水名尺泽,位于肘窝偏桡侧,
清泻肺热宣肺气,泻刺八分肺实克,
效如黄芩枇杷杏,还有苏蒌与桑白。
作者: 灵枢经    时间: 2008-5-14 11:12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列缺
肺络列缺手交叉,食指尽处桡内查,
通于任脉行肺系,宣肺利气效堪夸,
疏卫解表咳喘哮,多泻少灸五分佳。
“......本穴虽是治疗头痛的常用穴,有效穴,但并不是对所有头痛都可治疗。例如对肝阳上亢、血虚、气血双亏、肾精亏虚之头痛,收效不佳。因为列缺偏于治疗外感头痛,对于风寒、风热和痰浊头痛收效较好。”
作者: 灵枢经    时间: 2008-5-20 20:41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
合谷原穴手阳明,食指节后一寸衡,
祛风发汗能解表,补气要穴气虚盈,
清宣阳明开窍闭,刺入七分补泻灵,
效如参芪荆防草,银翘膏芩竹葛红。
“……本穴有补气(宗气)的作用,凡因气虚所导致的病变都可配补本穴。”
“……取本穴,主治外感头痛和气虚有关的头痛。”
“……针补合谷,足三里,百会——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类似补中益气汤之效。凡属于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者,均可取此三穴或配加腧穴。”
“针补合谷,配泻三阴交,类似补阳还五汤之效。”
“针补合谷,配补关元,类似参附汤之效。”
“针补合谷,配泻阳陵泉,类似防己黄芪汤之效。”
“针补合谷、三阴交,类似八珍汤之效。”
“针泻合谷,配泻阴陵泉、内庭,类似越婢汤之效。”
“针泻合谷与内庭,类似白虎汤之效。”
“针补合谷、三阴交、神门,类似人参养荣汤之效。”
……
“……本穴针感的迟敏,针下的松紧,有助于判断机体的盛衰,疾病的轻重和转归以及虚实寒热。”
“……本穴有发汗作用,以上咽喉干燥、淋家、亡血和疮家诸证,亦不可取泻本穴发汗。”
“……气血双亏型病证,针补合谷、三阴交,常因峻补而气血涩滞,宜配泻间使或内关,佐以行气。虚劳病证,或胃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治愈,欲善其后,使用益气健脾之法,针补合谷、足三里,有因捻转时间过久,而致气滞中焦,发生腹胀纳呆,历经数天才能自行缓解。若同时配泻间使或内关,疏利气机,或足三里改用先少泻后多补之法,则可避免。”
“……合谷透三间之透刺法,属于逆经透刺,治疗牙痛、喉痛、鼻疾患等,可提高清泻阳明之火等功效。”
“……晕针严重的患者,多体质虚弱,取补合谷穴急救,较艾灸百会穴效速;针补合谷、关元或气海,较灸足三里、关元或气海效速。”
“……不仅用药,针灸也同样需要警惕汗出亡阳,阴阳离决。本穴是汗穴,具有发汗作用,临床也应特别注意。”
                               以上转自临床中医论坛针灸版块  www.linchuangzhongyi.com
作者: huoyincheng    时间: 2008-6-8 20:14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我有电子版的《常用腧穴临床发挥》,但是,我看见只能上传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5:25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下面引用由huoyincheng2008/06/08 08:14pm 发表的内容:
我有电子版的《常用腧穴临床发挥》,但是,我看见只能上传
希望上传,谢谢!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5:53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曲池
曲池屈肘横纹头,周身风邪俱能瘳,
清宣经气解肌表,泻刺寸余肤病休,
功如荆防羌独芷,效似芩菊葛蝉牛。
“合治内腑,……本穴是大肠合穴,应治大肠腑病,然而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对于大肠腑病,取其下合穴巨虚上廉奏效较速。因此,《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大肠合于巨虚上廉”。
“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灵枢.寿夭刚柔》)”
“……本穴有驱邪透表和驱逐周身风邪的特殊作用,主治皮肤病,外感表热证。……”
“……多处关节风寒湿俱盛者,泻灸曲池、阴陵泉祛风散寒除湿,不配患野腧穴收效甚好。”
“荨麻疹:……属于虾蟹、药物、肠寄生虫或其它原因引发本病者,取泻曲池、血海,或二穴加通电二十分钟。因血虚受风所致者,多见白色荨麻疹,取泻本穴,配补三阴交,养血祛风。……”
“日光性皮炎:……针泻曲池、神门、三阴交,均配透天凉,可收祛风清热,凉血解毒之效。”
“曲池与三阴交配伍——二穴配伍是治疗皮肤病的常用有效穴方。因曲池是祛风退热要穴,三阴交是血证要穴,并有行湿的作用。
皮肤病多与风、湿、热、血有关,因此,此二穴常配伍治疗。二穴俱泻,祛风行血,除湿止痒;泻曲池,补三阴交,祛风养血。”
“本穴针感——屈肘针直刺,针感多在局部,略向肘关节曲面斜刺,针感多达于指端;略向上斜刺,针感多达于肱、肩部;略向下斜刺,针感多达前臂或食指部。”
“针治血压不稳定的脑血栓形成病人,或针曲池、足三里用于降血压时要特别注意,应每次针前测量血压,防止针刺巧合发生脑溢血。”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5:54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肩髃
肩髃肩上髃骨端,肩臂疾患本穴担,
舒筋活络驱邪滞,壮筋补虚功能添,
虚补实泻二寸刺,或配艾灸火罐搬。
“肩关节病多实证和虚中挟实证,故取本穴多用泻法和先泻后补法。非真正虚证,不可施用补法,补之易使要道阻塞,影响驱邪和经络气血的通畅。”

“肩关节痛,肩臂痛——无具体疼痛部位或痛点者,多属虚亏,不可以痛止痛。患野取穴应用补法或先泻后补之法,或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辩证取穴整体治疗。
少数病例,局部剧痛(按之痛减或伴有体虚或以实治无效者),实属虚亏性痛,不可单纯的以剧痛属实,患野取穴施用泻法,以免造成虚虚之弊。”
“肩关节疾患,平举上肢,针宜直刺,针体直达关节腔内,使针感走达关节腔内(此时移动上肢易于弯针,甚至折针,应告诫患者注意)。”
“本穴主治穴位所在处的局部病证。局部病证,既有虚实寒热之殊,又与整体机能状态密切关联。那种不辨虚实寒热,不分病理类型,不考虑内在因素,一律患野取穴,一概使用强刺激或中等刺激,机械地配艾灸或拔罐或通电等对症治疗之法,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的。临床应特别注意。”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5:55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迎香
鼻旁五分是迎香,穴处诸疾收效良,
泻刺五分少补灸,驱邪散热免鼻伤,
健筋舒筋调鼻络,宣通鼻窍气息畅。
“……治鼻病,取本穴多用泻法,很少施用补法。”
“针治鼻病,针尖宜沿鼻唇沟斜刺;针治胆道蛔虫症,针尖可向四白穴透刺。”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5:57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承泣
足阳明胃经

目下七分是承泣,用于穴下睑目疾,
舒健眼睑筋脉络,疏散风热外邪驱,
多泻少补禁艾灸,勿伤眼络刺入七。
“……本穴对于属实、属热之眼病,收效迅速;对于属虚、属寒之眼病,收效缓慢。”

“后天性近视,取刺本穴,使胀感达于整个眼球,具有调节眼部经气的作用,效果满意。多数病例拔针后即感眼球清凉、视物清楚。
少数病例,视力较针前明显提高,亦有针治几次即获痊愈者。
待视力基本恢复正常时,应针补肝俞、肾俞,或针补复溜、曲泉,补益肝肾巩固疗效。
针刺本穴无针感或效果较差者,多数属体质较差或伴有虚亏性疾病,应根据体质和兼证,配取有关腧穴施治或整体治疗。……”
“取刺本穴,治疗眼外疾患,从眶下缘之中点与眼球之间,紧贴眼眶下壁缓慢刺入三至五分深;
治疗眼睑疾患,从下眼睑沿皮向外侧或向内侧横刺五至六分;
治疗眼底疾患,首先将眼球略向上推移,然后固定眼球,从眶下缘与眼球之中点刺入。
由于眶缘稍高眼底稍低,针尖宜先稍向下缓慢刺入,越过眼球赤道后,可稍往上缓慢刺入,再紧贴眼球壁进入,深达一寸五分。
出针后即刻用小棉球按压穴孔,以免出血。只要选穴定位准确,操作细心,缓慢进出针,是不会损伤眼球的。”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5:58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颊车

颊车曲颊耳垂前,舒筋活络郁热宣,
壮筋补虚驱邪滞,曲颊齿颌病疾痊,
虚补实泻寸半刺,斜刺寸半二寸间。
“齿痛——取泻本穴或配透天凉,针沿下颌向大迎方向刺入,使针感走向下齿部。……”
“三叉神经痛——取泻本穴向地仓或大迎穴方向斜刺二寸,或配透天凉,使针感走向下齿槽处,主治三叉神经痛的下颌神经痛。”
“面神经麻痹——……筋脉弛缓者施用补法,筋脉拘紧或伴有轻度痉挛者,施用泻法。由拘急转为弛缓者,可用先泻后补之法,由弛缓趋于正常者,仍用补法。患病初期,虽然面部筋脉弛缓,患野取穴仍用泻法或先泻后补之法,先祛其邪后扶其正;患病日久,面部筋脉拘急,或患者自觉面部发紧者,患野取穴,仍须用泻法,以祛邪舒筋活络为主,然后扶正,否则邪闭而难愈。”
“本穴针刺方向与针感——针直刺,针感在局部扩散,适用于治疗咬肌痉挛;向地仓或大迎方向横刺一寸五分,针感走向颊部及下齿部,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下齿痛、三叉神经下颌支痛;向上斜刺,针感走达局部或上齿部及下颌关节部,用于治疗上齿痛、咬肌痉挛、牙关紧闭、下颌关节疾患等。”
“颊车透地仓的透刺法——此法用于强刺激,刺激力强,刺激面广,适用于面颊部之实证,而不宜用捻转补泻法中的补法和泻法所发挥的作用。”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5:59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下关
下关耳前颧弓下,舒筋活络病邪拔,
消散郁热祛邪滞,壮筋补虚效如拿,
虚补实泻寸余刺,善疗颌颊及齿牙。
“三叉神经痛——取泻本穴,主治三叉神经的上颌支和下颌支痛。前者,痛点多在眶下窝点、颧骨点,间或在上唇、上唇槽及腭。取泻本穴,针直刺寸余深(或配透天凉,使针感走向耳前、颧骨区),配泻局部腧穴的颧髎、迎香或四白穴等,痛经活络,驱邪止痛。后者,痛点在颐部、下颌部、颊粘膜、下齿槽突、舌、外耳部,病邪多侵犯下齿槽神经,取泻本穴,针略向前下方斜刺,使针感走向曲颊部或下齿槽部,配泻局部的颊车、翳风或阿是穴,痛经活络,驱邪止痛。”
“面神经麻痹——……另外,患病初期,虽然面部筋脉弛缓,患野取穴仍用泻法或先泻后补之法,先祛其邪后扶其正;患病日久,面部筋脉拘急,或患者自觉面部发紧者,患野取穴,仍须用泻法,以祛邪舒筋活络为主,然后扶正,否则邪闭而难愈。”
“本穴针刺方向与针感——针直刺或略向鼻尖及上唇斜刺一寸五分,针感走向耳前、上齿槽及颞部,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及面肌痉挛、上齿痛等;
  略向前或后方斜刺,针感走向整个颞颌部及耳前部,用于治疗下颌关节炎、下颌关节脱位等;略向颊车方向斜刺一寸五分至二寸,针感走向颊部及下齿槽部,用于治疗咬肌痉挛、下齿痛等。”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6:00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梁门
梁门中脘旁二寸,和胃散结积滞运,
温胃散邪降逆气,刺入半寸泻灸顺。
“取本穴多用泻法或先泻后补之法,很少施用补法。”
“呃逆——……对于脾肾阳虚,元气衰败的虚呃,急于温补脾肾,扶持元气,一般不宜取刺本穴。”
“腹肌痉挛——《灵枢.经筋》篇说: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俛不收。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驰纵不收。是由于阴阳经脉失调所致。本穴所在处腹直肌经筋,因感受寒邪,呈阵发性拘急疼痛,俯而不伸,反折筋急,不能伸腰,不可当作腹部内脏病疼痛治之。可浅刺泻梁门、天枢、太乙或阿是穴,均用艾条针上灸,以温经散寒,舒筋活络。”
“本穴针感——略向肋部方向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循腹里逐渐走至不容穴处;略向天枢穴方向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循腹里逐渐走至天枢穴处;针直刺,其沉重发胀感在局部;略向内或向外侧斜刺,其针感走向同侧几寸远的范围。胃气上逆的病证,以使针感由上向下扩散为佳。“
“针刺注意事项——(一)取本穴针刺前应触诊肝脏或脾脏是否肿大,肿大的边缘如在本穴处或本穴下,慎不可刺,以免刺伤肝脏,导致严重后果。
(二)素体虚弱或正气不足,复患胃腑疾病,或胃腑病证日久,服用破伤正气的药物较多,致使正虚邪实的患者,取刺上腹部梁门、上脘、承满、中脘等穴,刺入二寸深左右。若进针后影响呼吸,出现气闭或呼吸浅短、面色苍白、语言难出,甚至肢体发软等症状时,应将针提出几分或提至一寸深。若提针后仍不缓解者,可将针拔出,或急补合谷、足三里,益气固脱。”
“本穴多用泻法之由——六腑以通为用,胃喜通降消导。患野取穴的病候多实证;胃腑多实证;它病及胃,胃病亦多实。邪祛正自安,因此,本穴多用泻法。胃之虚证多与脾虚有关,取补本穴直达病所易使胃腑滞满,影响气机的通畅。”
“……腹痛、腹胀,取泻本穴捻泻或泻灸至腹部舒适、肠鸣、打嗝、矢气或穴下肌肉由涩滞转为松疏时,其效较佳。”
“个别病例留针时,针体自动向内深入“吸针”,多属虚寒证;针体自动向穴外移动“顶针”,多属实热证。”
“拔针后腹痛原因和处理——腹部腧穴,如梁门、上脘、中脘、下脘、天枢等穴,每次针刺两、三个穴,使用24号毫针,刺入一寸五分至二寸深,起针后五至十五分钟,个别病人腹部突然出现胀痛、结痛、窜痛、绞痛,甚至痛剧气闭无知者。是因用泻法留针时间短,拔针后患者突然起坐,影响腹内经气、气血的运行,或胃肠气机的通行,以致经气被滞,气血结聚之故。
穴下内部是肠腑的腧穴,亦有因此出现肠绞痛的。此时针泻足三里、内关或间使,行气畅中,解除症状。否则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或使原来病情加重。”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6:01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天枢
天枢脐旁二寸平,大肠募穴医肠明,
通肠祛浊散壅滞,温通肠腑逐寒凝,
涩固肠道宜补灸,二寸针刺泻法灵,
芩连枳朴泻大海,芡诃豆蔻赤伏龙。
“……大肠腑病多在此募穴出现压痛或异常反应,检查本穴有助于鉴别大肠腑病的虚实寒热等。”
“天枢与大肠俞、上巨虚功能比较——肠腑虚寒或寒邪凝滞肠腑的病证,泻灸天枢穴,温肠散寒导滞,直达病所,较泻灸上巨虚、大肠俞效速效良。”
“针泻天枢——配泻足三里、阴陵泉,类似枳实导滞丸之效;配泻三阴交均配透天凉,类似白头翁汤之效;配泻合谷、上巨虚,清热通便,止泻、止痢;配泻中脘、公孙,开结导滞,宽肠和胃;配泻气海、间使,理气散滞通便。”
“补灸天枢,配灸神阙,补足三里,类似真人养脏汤之效;针泻天枢、中脘、足三里,类似大承气汤之效。”
“……如针治寒湿、气滞性腰痛,针直刺(前者配烧山火),使针感直达腰部,其效方良。”
“针感迟缓多虚寒,灵敏多实热;针下肌肉涩滞多属实,疏松多属虚;艾灸温热感迟缓多寒,灵敏多属热。”
“《标幽赋》载:虚损天枢可取。天枢是治疗肠病的要穴,因肠病引起的虚损,均可配取本穴,调理肠腑功能。肠腑功能正常,虚损证侯相应治愈。”
“……腹痛、腹胀等肠腑实证,取泻本穴(或下脘)捻泻或泻灸至腹部舒适、肠鸣、打嗝、矢气或穴下肌肉由涩滞转为松疏时,其效较佳。”
“五脏六腑俞募穴的临床应用——五脏病取背部腧穴施治,对改善该脏功能,消除该脏功能失常所产生的症候群,在整体疗法中收效较好,多用于慢性病,如阴性病证的脏病、虚证、寒证。六腑病取腹部的募穴施治,对改善该腑功能和通畅该腑壅滞、浊气,收效较良,多用于急性病,如阳性病的腑证、实证、热证。”
“本穴多用泻法之由——六腑为传化之府,泻而不藏,以通降为顺,滞塞上逆为病。肠宜通降祛浊。
肠病多实证或虚中挾实证;它病及肠,肠病亦多实;肠腑虚中挾实证,泻之祛邪正自安,施补易致涩滞,影响气机的通畅;患野取穴的病证亦多实,因此,取本穴多用泻法。肠腑虚证,多与脾阳不振或脾胃阳虚,运化失职有关,在温补脾阳,健脾益气的同时方可配补或补灸本穴,涩固肠道,温健肠腑。”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6:05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归来
归来
归来中极二寸平,温经散邪逐寒凝,
理气活血散瘀滞,刺入寸余泻灸灵。
“本穴多用泻法和先泻后补之法,非真正虚证不可施补,否则易于涩滞。”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6:06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足三里
三里位于胫外边,膝下三寸两筋间,
阳明合土健脾胃,运化导滞腹病宣,
虚补实泻寸余刺,长灸健身益后天,
效如枳朴香黄枣,四君砂蔻焦三仙。
“痰湿生于脾者,取本穴健脾祛湿以止痰;痰湿聚于胃者,取泻本穴和胃行湿而降痰。”
“胃中虚寒和寒邪滞胃的病证,泻灸本穴,不如泻灸中脘、上脘直达病所之效良。”
“本穴针灸感应
(一)本穴针感的迟敏,针下肌肉的松紧,艾灸热感的迟速,有助于判断机体的盛衰、疾病的轻重和转归以及虚实寒热。
1.针感迟缓多虚、寒,灵敏多实、热;针感迟缓甚至全无,多属机体大虚或病情重笃,或属急剧疼痛的证侯。针感多随体质、病情的好转而逐渐灵敏。
2.针下肌肉疏松多虚证,涩滞沉紧多实证;针刺或捻针肌肉如插豆腐者,俗称“不抱针”,病属大虚或重笃,随病情的好转而针下肌肉逐渐转入正常。针下肌肉的松紧,多随体质、病情的好转而复常。
3.年老体弱和体力劳动患者,针感多迟缓;年轻体壮和脑力劳动患者,针感多灵敏。
4.阳气亢盛之人,针感较灵敏,收效较快;阴盛阳衰之人,针感较迟缓,收效较慢;针刺如插豆腐,或针感迟缓甚至全无,病多虚衰或重笃,收效多缓慢或不良,使用补益之法,捻针时间较长才能收效。
5.阴盛阳衰,阴寒偏盛之人,艾灸热感多迟缓;阳气亢盛之人,艾灸热感多迅速。
6.留针时,针体自动向穴位深入移动(吸针),多属寒证;针体自动向穴位的外部移动(顶针),多属实热证。
7.《针灸大成》中的候气法:“用针之法,候气为先……以得气为度,如此而终不至者,不可治也。若下针气至,当查其邪正,分其虚实。经言邪气来者紧而疾,谷气来者徐而和,但濡虚者即是虚,但牢实者即是实,此其诀也”,是有其临床价值的。
(二)针直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循胫骨下行走至足腕、足跗和第二、三足趾部。略向上斜刺,在不断地捻针运针的同时,其针感沿足阳明经逐渐循股走至髀关、归来、天枢穴处,少数病例走至胃腑、剑突处。配烧山火手法,其温热感走向同上,少数病例胃腑发热,或口内发热,或咽干发热;个别病例口燥咽干、胃腑发热可持续数天。对于胃腑寒冷、脾胃虚寒的病证,收效良佳。
自髀关至内庭穴之下肢足阳明经线疼痛或麻木的病证,能使针感上下通达者,收效良佳。《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指出:“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和《灵枢集注》所说的:“行针者,贵在得神取气。”都说明了得气的重要性。”
“……对热感迟钝的患者,将皮肤灸至紫红甚至起泡而仍无热感者,是屡见不鲜的,临床应特别注意。化脓灸使局部组织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其脓色淡白。感染细菌而化脓,其脓色转为黄绿色,可作鉴别诊断。”
《类经图翼》中说:“小儿忌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疾。”李东垣说:“有人年少气弱,常于三里、气海灸之,节次约五七十壮,至年老热厥头痛,虽大寒犹喜风寒,痛愈恶暖处及烟火,皆灸之过也。”长期艾灸本穴,虽能健壮脾胃,培补元气,但三十岁以下之人,除必需艾灸治病外,一般不主张长期施灸。
“……凡脾胃之病,无问阴阳、寒热、虚实,皆可用足三里调治。”
“中气不足或元气大伤患者,误泻为补,或取易于伤气的腧穴捻泻过多,伤于真气而出现气不接续,喘息不止等,宜急补足三里、合谷,长时间的捻补,可使损伤之气复原,有的经多次针治才能挽回伤气之损。”
“虚劳证侯,使用健脾益气之法,或待胃痛、腹胀、腹泻、痢疾等病治愈,使用补中益气之法,以调善后。针补足三里、合谷过久、滞塞中焦而滞的中满,数天才能自行消失。若同时配泻内关或间使疏利气机,或足三里使用先少泻后多补之法,则不易滞塞中焦。上法还适用于恐峻补滞塞中焦和伴有气机不畅,或伴有中焦虚中夹实症状者。”
“晕针严重的患者,多体质虚弱,取补足三里,较灸百会穴救治晕针效速。因机体气虚或气血亏虚而晕针者,急补足三里、合谷,既可救治晕针,又能补中益气。”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6:07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上巨虚
上巨虚
上巨虚穴胃肠合,三里之下三寸遏,
固肠通肠消积滞,养胃畅中胃气和,
多泻少补寸余刺,效如枳朴芩黄硕,
诃脂术薯香豆蔻,乌梅泻叶曲海草。
“阑尾炎——本病属单纯性或初起未化脓者,疗效良佳,已化脓而病势未恶化者,针治亦有一定疗效;唯脓液破溃后弥漫于腹腔者,应急转外科治疗。”
“异常针感的处理——刺中经络,其感应走达速度颇慢,为患者所能描述。
刺中感觉神经则是一种电击样感觉。
针刺本穴,如出现触电样或灼热样的感觉突然从本穴循足阳明经下行走至足跗或足趾,或小腿足阳明经线发生抽筋时,宜将针拔出几分,向另一方向刺入。
如继续捻针,就会出现麻木、灼痛或运动障碍等。
多数病例,在拔针后电击感逐渐消失,个别病例遗留数日后逐渐自行消失。亦有经用热熨、烤电、熏洗或内服中药治疗,方可消失的。针灸处理,针刺足三里少泻多留针,使舒适的针感循足阳明经走向足跗或足趾,即可很快缓解。
若针刺足三里,因取穴不当出现以上情况,亦可取本穴以解之。”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6:08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丰隆
丰隆
痰证要穴是丰隆,胃络踝上八寸平;
祛痰和胃能降气,针刺寸余泻效灵;
三子竹茹及星夏,贝蒌芩枳花橘红。
“……肺虚气无所主和肾虚气不摄纳的虚喘,均不宜取施本穴,泻之无痰可降,补之力不能及。”
“丰隆、足三里、天突功能比较——三穴都有祛痰作用,但各有其特点。丰隆穴降痰,祛全身之痰;足三里祛痰,祛胃腑之痰;天突穴开痰利气,祛肺系之痰。”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6:10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解溪
解溪
解溪系带横纹中,经火母穴足阳明,
补益胃气选用少,清降阳明胃火平,
壮筋舒筋祛邪滞,知竹石根芷军灵。
“本穴是足阳明之脉所行为经的经火穴,火能生土,故又是足阳明胃经的母穴。
根据虚者补其母之配穴法,本穴应有补益胃虚的作用。
但由于胃病多实多热,多失和降,胃之虚多与脾虚有关,爰施补的机会较少。
临床多用以清降胃火,宣畅阳明经气,治疗足阳明经脉、经别循行处的病变。”
“腱鞘囊肿——其特点是局部隆起、痠痛,乏力,触之呈饱胀感,可有波动。取刺本穴治疗囊肿位于穴位处。用三棱针从囊肿最高点刺入,刺破肿块,挤压出黄白色胶状粘液,即刻囊肿消失,复发时再针一次。或用26号毫针向囊肿中心刺入两、三针,用泻法,隔日一次。因囊肿易于复发,可多针数次。”
“本穴针刺方向与针感——直刺可向关节腔刺入五分至七分;可向两侧透刺一寸至一寸五分。针直刺,在不断地捻转运针的同时,其针感逐渐沿足阳明经上行,走至胫、股、腹部;少数病例走至胃部;个别病例走至咽、前额及面部。

配透天凉,其凉感的循行走向线路同上,走至前额时,前额热痛减轻或消失;走至咽部时,咽干、口渴很快消失;走至面齿时,面红发热、齿痛很快消失;极少数病例凉感走至胃腑。”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6:11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太白
太白
足太阴脾经
太白脾经俞土穴,大趾节后内侧沿,
健脾益气能利湿,补脾益胃摄血拦,
少泻多补六分刺,苓术扁伏山仁莲。
“……暴崩者,应急补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补中益气,摄血止血,应长时间的捻补,每穴十分钟,待血止后,再行辩证取穴,整体治疗。”
“太白、阴陵泉、三阴交功能比较——太白穴健脾补虚,治疗脾虚证;三阴交健脾摄血,治疗脾不统血证;阴陵泉健脾祛湿,治疗脾湿证。由于太白穴取之不便,针感较灵敏,因此,脾虚证可取阴陵泉代之。”
“太白与公孙穴功能比较——脾经的原穴太白,治疗脾虚证,是脾之脏病、气化病的常用穴;脾经的络穴公孙,治疗脾胃bing ,是脾虚胃实证的常用穴。”
“子母配穴法——亦称子母补泻法、五行俞配穴法。是按照脏腑腧穴行属和五行生克关系,结合“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原则配取腧穴的。
(一)在金虚的病理中,由于金不制木,木气有余,木实胜土,脾土必亏;土者金之母,母虚无饲于子,肺金愈虚,结果形成恶性病理循环。以虚者补其母之法,取补肺经的母穴太渊及脾经的土穴太白,土本亏,补之使其实,则子食母气而饱,肺虚得治,金不虚则木受制,而无犯于土,土亦不亏,生金不已,所以虚者补其母,五行得以平衡。
(二)在火实的病理中,土子得火母之余气,亦必因之而实,土者胜于水也;水受土克而虚,则火不受其制,因此,火无所畏而更盛,结果造成病理上的恶性循环,展转不已,不能平衡。以实者泻其子之法,取火经的俞土穴神门和脾经的俞土穴太白泻之;泻子就是泻土,土受制则不克水,水无所畏于土,则能制火,火受水制,则不欲实,以打破病理上的恶性循环,相互制约,得以平衡。”
“临床观察:六腑原穴,多治疗本经经病,五脏原穴,多治疗本脏的脏病、经病、气化病和同本脏有关的脏腑器官病,对改善本脏功能,消除在病理上与本脏有关的证侯,在辩证取穴整体疗法中有一定的疗效;并对相表里经的腑病亦有一定的疗效,如脾经的原穴能治疗胃腑病,但胃经的原穴就不一定能治疗脾脏病。”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6:12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公孙
公孙太白穴后寻,通于冲脉络穴云,
通肠和胃健脾胃,逆气里急效如神,
多泻少补六分刺,枳朴沉陈赭蔻仁。
“本穴虽是脾经腧穴,有治脾的作用,但由于它是脾经络穴,脾经络穴进入腹内,入络肠胃,又通于冲脉,因此,临床多从脾经络穴和通于冲脉之八脉交会穴论治。它所主治的病证多实证,故临床多用泻法。”
“呃逆——张景岳说:“呃逆之由,总由气逆,气逆于下,则直冲于上。”在治疗上,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主。因此,除元气大虚的虚呃外,各种病理类型之呃逆,都可取泻本穴,以和胃降逆。常与通于阴维脉的内关穴配伍。
……另外,呕吐、胃痛、反胃、噤口痢、干霍乱等,凡适用于上法者,均可取此二穴或配加腧穴施治。”
“八脉交会穴的治疗范围——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总结了通于八脉的八个腧穴的治疗经验说:“阳跷、阴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
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
阴跷是指通于阴跷脉的照海穴,阴维是指通于阴维脉的内关穴,任是指通于任脉的列缺穴,冲是指通于冲脉的公孙穴,它们分别治疗在里的胸、腹、胁肋等处的病变。其中通于阴维脉的内关穴,偏于治疗在里的胃、心、胸疾患;
通于任脉的列缺穴,偏于治疗在里的胸肺疾患和任脉为病的咳嗽、咯血、咽肿、胸膈满闷等,通于冲脉的公孙穴,偏于治疗在里的胃、胸疾患和冲脉为病的腰痛、奔豚等。”
“公孙透涌泉,可扩大刺激面,增强刺激量,适用于急性腹痛、呕吐等。”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6:13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三阴交
足三阴会三阴交,内踝之上三寸找,
育阴不宜肝脾肾,凉养行摄依病调,
功效宜从三阴论,泌尿生殖血病消,
虚补实泻寸余刺,辩证论治疗效高。
“身痛、麻木、头痛、鹤膝风、痿证、足跟痛——凡因气滞、扭伤、跌仆闪挫引起,属于气滞血瘀病理类型,或伴有咳嗽、深呼吸、扭转痛甚,活动受限,遇怒加重之气滞血瘀症状者,均可针泻三阴交、间使或内关,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效果甚良。
在留针时,可令患者咳嗽、深呼吸、活动患野,待其疼痛减轻或消失时再起针。……”
“补三阴交,配补复溜,泻神门,类似天王补心丹之效;
补三阴交,配补复溜,泻太冲,类似大定风珠之效;
补三阴交,配泻神门,类似朱砂安神丸之效;
补三阴交,配补神门、心俞,类似养心汤之效;
泻三阴交,配泻内庭,类似清胃散之效;
泻三阴交,配泻天枢,均配透天凉,类似白头翁汤之效;
泻三阴交,配补合谷(合谷补十分钟,三阴交泻五分钟),类似补阳还五汤之效;
泻三阴交,配灸关元,类似生化汤之效;
泻三阴交,配泻神门,均配透天凉,类似犀角地黄汤之效;
泻三阴交,配泻阿是穴(小腹块上二、三针),类似少腹逐瘀汤之效;
补三阴交、神门,类似归脾汤之效;
补三阴交、合谷、神门,类似人参养荣汤之效;
补三阴、合谷,类似八珍汤之效…… ”
“针刺注意事项——(一)因气滞血瘀或瘀血内停之腹部积聚癥块,取本穴泻之效良,不可补之,即时兼见血虚症状亦不可补之,否则易致病情加重。
(二)腧穴具有适应性,慢性病久刺本穴(或足三里、合谷等穴),往往效果逐渐下降,穷其因,乃久刺致使该经敏感性降低,适应性增强之故。其它腧穴也有类似现象。可改用与其功能相似的腧穴施治,停一段时间复刺本穴,或两穴交替施治,其效仍佳。”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6:14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阴陵泉
脾经合水阴陵泉,膝辅内下胫骨缘,
中下焦与肌肤湿,湿病要穴湿病痊,
行湿健脾助运化,虚补实泻寸半权,
效如苓术益薏蓣,扁伏泽泻腹皮前。
“阴陵泉与中极穴功能比较——二穴都是治疗水湿要穴,但各有其特点。
阴陵泉,泻之疏理脾气,行湿利水,祛湿益脾;补之健脾土以祛湿邪。
主理中焦兼理下焦水湿。
中极穴,泻之清宣膀胱,开通水道;补之束约膀胱,助气化以利小便。
主理下焦兼理中焦水湿。……;
两穴配伍,增强调理中焦、下焦水湿的作用,两穴施泻均配透天凉,
类似八正散之效。”
“阴陵泉与水分功能比较——二穴都是治疗水湿要穴,但各有其特点。
阴陵泉偏于疏理脾气、利水行湿、健脾利湿,治疗全身各部水湿。
水分穴偏于利水行湿、温阳化水,治疗腹部水湿。”
“阴陵泉与曲泉功能比较——前者偏于疏利脾经湿邪,后者偏于清利肝经湿热。”
“阴陵泉与足三里配伍,均用先少泻后多补之法,类似参苓白术散之效。脾虚虚劳、泄泻、水肿、传染性肝炎等,凡适用此方及加味者,均可取此二穴或加配腧穴。”
“泻阴陵泉,配泻丰隆,类似二陈汤之效;
配泻足三里、天枢,类似枳实导滞丸之效;
配泻合谷(或曲池)、内庭,类似越婢汤之效。
泻灸阴陵泉,配泻灸足三里,类似胃苓汤之效。
补阴陵泉,配泻太冲,类似痛泻药方之效;
配泻丰隆、百会,类似半夏白术天麻汤之效。
针泻阴陵泉、丘墟、太冲,类似龙胆泻肝汤之效。”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6:15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血海

脾经血海膝内侧,膝盖内上二寸测,
健脾摄血益血虚,活血祛瘀停滞塞,
血证要穴兼祛湿,虚补实泻寸余得,
四物桃红丹车皮,苓伏香茴郁益侧。
“血海穴,主治血证病和同血分、湿气有关的皮肤病,并治疗湿热下注的病证和穴位所在处的局部病变,以及现代医学的某些过敏性疾病。”
“崩漏——……本病的治疗,宜急则治标,以塞其流;
缓则治本,以澄其源。暴崩出血,以塞其流,速以针补血海、合谷、足三里,或血海、三阴交、合谷,多行捻转补法,待血速止,再行辩证论治。”
“皮肤瘙痒——取补本穴,治疗因血虚受风,风邪郁于肌肤,不得外泄所致者。
配泻曲池,养血祛风。
夏季多在燥热时发作者,可加泻内庭或解溪;
冬季多在入睡前发作者,曲池穴加灸;
年老血虚者,配补三阴交。”
“血海、膈俞、三阴交功能比较——三穴都是血证要穴,但各有其特点:
血海穴,治疗下半身血证,对妇女血证尤有良效,但较三阴交穴治疗范围局限;
膈俞穴,治疗心肝肺三脏血证,偏重于治疗上半身血证,又长于治疗慢性出血性疾病;
三阴交,治疗全身性血证,对于妇女血证有显著疗效。”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6:17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通里
手少阴心经

通里心经腧络穴,尺侧掌后一寸接,
补心宁神促血行,泻心通络除热邪,
除烦醒志舌病治,虚补实泻五分截,
归胶地珀酸柏远,珠犀龙连郁栀雪。

“通里与神门功能比较——二穴均为治疗心的病证的常用穴。
通里偏于治疗心实证和舌体、小肠病;
神门既能治心实证,又能治心虚证。”
“心气不足、心阳虚衰、寒邪瘀阻的病证,施灸本穴不如艾灸心俞、厥阴俞,近取效良。”
“本穴针感——(一)本穴针感循心经下行至无名指及小指,在不断地捻转运针的同时,其针感逐渐上行走至前臂、肘窝、臑内,个别病例走向胸部。
(二)未配合艾灸和烧山火手法,而出现热感或热麻感,向无名指或向少海穴放射者,收效不佳。针刺本穴,若出现触电样或灼热样的放射感走达手指,是刺中神经之故,应即刻提针向另一方向刺入。
若继续捻刺,会出现麻木、灼痛或运动障碍等,轻者数小时后自行消失,重者可持续数天。重者可在阴郄穴针刺,少捻泻多留针,即可有舒适的针感走达手指,使出现的症状很快消失。”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6:18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神门
神门掌后锐骨端,心经诸证子原担,
清营凉血祛心火,补心宁神虚证安,
开窍醒志通心络,虚补实泻五分砭,
归胶朱龙酸柏远,犀地连栀紫雪丹。
“……原穴能补能泻,心之虚证和实证均可取本穴施治。”

“取补神门、三阴交,类似归脾汤之效。凡心脾两虚之证,均可取此二穴,或加腧穴施治。”

“取补神门、三阴交、合谷,类似人参养荣汤之效;
取泻神门,配补复溜,类似黄连阿胶汤之效;
取泻神门,配补三阴交,类似朱砂安神丸之效;
取泻神门,配补复溜、三阴交,类似天王补心丹之效;
取泻神门,配泻丰隆、太冲或行间,类似定痫丸之效。”
“子母配穴法——(一)心实病证   泻心经神门穴,是因心属火,本穴五行属土,火能生土,神门是心经的子穴,实者泻其子,泻神门以泻其心实证。
(二)从五行生克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说,泻心经的俞土穴神门,减弱土势,土受治则不制水,水无所畏于土,则水势旺盛能制火,火受水制则不欲实,心火得清,神志得宁。所以,它有清心安神的作用。
补俞土穴神门,旺盛土势,土旺制水,水势减弱,火无畏水,火不受克,则心气旺盛。所以,它有补心气的作用。”

“误灸心俞、厥阴俞引起心火亢盛出现的心烦、失眠等症状,可取泻神门清心火安心神以解之。”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6:19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少泽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井金手太阳,小指甲角外上旁,
开窍醒志除烦热,能医昏迷与痫狂,
泻刺一分点出血,催乳益乳功效良。
“乳房病证——少泽是治疗乳病,特别是主治乳汁缺乏的常用有效穴,它有通行乳汁,促使乳汁分泌的作用。
宜向上横刺,使患者乳房有胀满感(虚亏者)或舒畅感(气滞者)为佳。”
“乳汁缺乏——本病多发在产后三个月以内,若辩证精确则效果显著;
患病初期针治数次即可痊愈。取本穴可通畅乳汁和促进乳汁的分泌。
临床上常配取在辩证取穴的处方中。……本穴虽能旺盛乳汁,促进乳汁分泌,但必须在审因论治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如属脾胃功能障碍者,要以调理脾胃为主;
属于营养不足者,要加强营养;
属于气血大亏者,要大补气血等。
否则,就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根据临床观察,对于原因不明的缺乳,对症治疗,取刺少泽、膻中,有一定的效果。
如效果不佳,可配合谷、三阴交补益气血。”
“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功能比较——
以上六穴除都有开窍苏厥的作用外,还各有不同特点。
1.少商穴  有清宣肺气,清利咽喉,疏卫解表的作用。
  2.  商阳穴  有清宣阳明郁热,清利咽喉,解表退热的作用。  
3.  中冲穴   有清心安神,清心包郁热的作用,开窍醒志之效优于其它五穴。
4.  关冲穴   有清上焦火,清宣少阳郁热的作用。  
5.  少冲穴  有清心安神,清心火,散郁热,通心气的作用。  
6.  少泽穴 有清心除烦,清宣太阳郁热,通调乳汁的作用。”
“本穴针感—— 用毫针向上横刺一分或分余,治疗乳病。
用补法,患者自觉乳房胀满或欲行乳汁;
用泻法,患者自觉复方有舒畅感或欲行乳感。”


作者: czphx    时间: 2008-11-9 16:22
标题: [转帖]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后溪
后溪通督手太阳,小指节后外纹藏,
督脉太阳经气畅,颈项背脊病疾康,
多泻少补五分刺,宣阳截疟功效良。
“通于督脉,是治疗疟疾、督脉病以及手太阳经循行通路上的病变的常用穴。”
“落枕——证见颈项强痛或微肿,不能左右转侧,或前后俯仰不便,甚则痠楚疼痛延及肩背、头部或扩散到上臂。
循经取穴上病取下,取泻本穴,以宣畅太阳经脉的壅滞。
如以项强不能俯仰为主者,加泻足太阳经通于阳跷脉的申脉,以宣畅足太阳经脉的壅滞。
正如《内经》中说:项痛不可以俯仰,刺足太阳;
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
因睡眠时体位不正,颈部过度疲劳,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者,配泻患野腧穴,舒筋活络;
因睡眠时感受风寒,营卫不和,经络阻滞,筋脉拘急者,配泻患野腧穴,针后加艾灸或拔罐,温经散寒,舒筋活络。”
“后溪与申脉配伍——通于督脉的后溪和通于阳跷脉的申脉穴,通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两穴相配,主治头项、耳、目、肩膊、腰背疾患。”
“临床见闻——一位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右耳流脓,耳周剧痛,针泻后溪穴则耳前剧痛消失,又泻中渚穴,耳后剧痛很快消失。
这与“经脉所在,疾病所主”和“病在何经,穴取何经”的规律有关。”
“透刺法——后溪透合谷,或合谷透后溪的透达法,目的在于扩大刺激面,增强刺激量,多用于宣窍,止痛,治疗五指麻木或鸡爪风等。”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