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兰陵医学# 《临证指南》的一个思路 [打印本页]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2-6-3 10:09
标题: #兰陵医学# 《临证指南》的一个思路
#兰陵医学#
《临证指南》的一个思路


昨日肯定并批判了一下叶桂,大概一年多没玩中医,聊的开心,带起了点兴奋。
叶桂的《临证指南》其实不难理解,昨晚我提到的他的创新,也是他的误区,实际上是成体系的。即,叶桂本人是有一套系统的玩法,这套玩法,是逆练《伤寒论》的结果,先是叶桂错误的理解了六经,而后他从《内经》中找到相关的内容,成就了一套与以往有所不同的套路。这个套路,他的确是有发明的,但实际上是在六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这点,我估计大概没有多少人看的出来,都只会死鸭子嘴硬的辩解“温病派都是经方大师”。叶桂是谈不上经方大师的,因为他错误的理解了六经。但是,这个错误却又成为他的思路,然后从《内经》里面找到对应的细节,从而填充出一个系统。这是错误的,错误之上又有正确的东西。这是一个很滑稽也很有趣的现象,我们其实也能感受到:大多数中医师,多少都是可以对症治一下病。所以,中医本身的宽泛的适用性,成为它能够流传下来的一个要素,说的明白些就是:赤脚医是有功的。正如圣人所说:(民间)中医是个大宝库。括号里两个字是我加的,现在流行伪造名人说话。


当然,为了证明我说的话是正确的,首先我要把叶桂的体系给整理出来,让很平常的人一看:“哦,就是那么一回事。”其次,我还得把叶桂的用药特征给展示出来。《临症指南》收集了叶桂不同时期的医案,其实各个医案的说法都有偏差,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件事,治法也是一样。当我完成这两步的时候,叶桂的套路,其实就非常简单了,比《伤寒论》都要简单。只不过他的医案多啊,大家都摸不着头脑,再加上类似于张某选之类的人啊,事后解释系毕业的,搞出这个分析那个分析,这个加减那个加减,却不晓得,我们面对病人的时候,就那么一瞬间要做出判断,而不是一大堆的准则,你要去加,你要去减。原则太多,更何况各个原则都是相关联的,不是独立的,这就意味着根本用不出来。


叶桂的套路,其实太简单了,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所以,他实际上处理那种复杂的寒热错杂的病症,并不在行。这点,如果有深研过叶桂的人,大概会有类似的感触。欢迎发表言论与我讨论。因为,温病学,对我来说,并不牵涉到古文化中的奥秘概念,所以,我大概可以放开手脚的大鸣大放。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