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伤寒论.申景旺评》339-342条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医小陈
时间:
2022-4-25 20:07
标题:
《伤寒论.申景旺评》339-342条
伤寒,热少微厥,指(一作稍)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339]
评注:这条“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应该是个少阳病。“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是自愈了。而“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是病情加重了,但不一定便血!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340]
评注:这条“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即胸腹部没有疼痛的感觉。但“小腹满,按之痛者”;有多种可能:一是少阳阳明合病,大便硬了;一是少阴太阴合病,出现了虚寒性的胀痛。而“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明显是医经家的言论。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341]
评注:这也是少阳病。医经家根据厥少热多,推断病人自身驱邪外出的能力提高了,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都是推测!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342]
评注:这条与上条形成了一个对比,根据寒多热少推断其病为进,也是医经家的言论;如果是经方家,就会根据具体的症状进行治疗。
这里的332、333、334、335、336与339、341、342条,虽然症状各不相同,但都属于少阳病范畴。描述的症状合体征与现代医学所谓的伤寒、副伤寒以及疟疾有些相似!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6 07:07
339 伤寒热少微厥,指(一作稍)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解读】
本条为热厥轻证的两种转归,一是痊愈;二是便血。热厥便血可能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关。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6 07:09
340 病者手足逆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解在膀胱关元也。
【词解】
膀胱关元:这里是指病的部位在脐下,即下焦。
【解读】
本条寒凝下焦证,其临床表现有:下腹部疼痛、腹胀、腹泻、局部有压痛,四肢发凉,可能有发热等,应当与结胸证相鉴别。这与西医的肠道慢性炎症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碍,导致严重营养不良状态相一致。例如肠伤寒、肠结核、血吸虫病等以及相类似的疾病,发展到严重营养不良状态时,就会出现畏寒怕冷,低血压、手足发凉等,由于肠道慢性炎症,会出现下腹部疼痛、腹胀、腹泻、局部有压痛,可见,肠道慢性炎症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碍,导致严重营养不良状态与寒凝下焦证是一个证态。中医认为寒凝下焦证应当与结胸证、膀胱蓄血证、热结膀胱证相鉴别,与之相对应的是例如肠伤寒、肠结核、血吸虫病等以及相类似的肠道疾病与急性腹膜炎、盆腔炎、盆腔脓肿相鉴别,而且中医和西医的鉴别要点也是一致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26 07:13
341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342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解读】
336条、341条、342条,厥与热交替出现预测病势的进退,以及阳复太过引起便脓血,与332条相对照,可以看出,二者有着极其相似的关系。如果332条是伤寒病的话,那么此3条就是不典型的轻型或顿挫型伤寒病,或者副伤寒、沙门杆菌感染伤寒型等疾病。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病相似,只是病情比较轻,病程比较短。副伤寒的病理变化与伤寒相仿,肠道病变较少而表浅,故肠穿孔肠出血的机会比较少。临床表现与伤寒常常难以鉴别,较突出的区别有:①潜伏期比较短; ②发病急起的比较多;③病程平均1~3周,明显的发热可持续数日,但是热型不如伤寒典型。副伤寒的预后良好,恢复后慢性带菌者较少,病死率低于伤寒。与332条伤寒病相比,此3条的病情、病程及预后都与副伤寒相类似。
伤寒病从病程第4周开始,人体产生的免疫力渐渐加强,表现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吞噬细胞作用加强等,伤寒杆菌从血液及脏器中逐渐消失,肠壁溃疡渐趣愈合,疾病终获得痊愈。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再次患病者极少。抗菌药物应用以来,病死率明显下降,重症病例减少。病情轻者可自愈。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