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干姜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医小陈    时间: 2022-1-10 19:36
标题: 【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干姜
    干姜味辛性热。主要功能为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能引血分药入血中气分而生血,引附子入肾而祛寒回阳,并能温助心肺阳气。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腹痛、腹泻 由于脾胃虚寒或寒邪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致的脘腹冷痛,喜热喜按,或吐或泻,吐泻物清稀等症,可用干姜温中散寒。常与党参、白术、炙甘草、藿香、吴茱萸、茯苓、陈皮等同用。若胸腹俱冷痛、大寒,呕吐不能食,腹中寒气上冲,上下疼痛者,可配花椒、人参(或党参)、饴糖同用(大建中汤)。
    2.亡阳虚脱  体弱阳虚者抵抗力弱,如遇寒邪太盛,内侵脏腑,而出现脉微欲绝、四肢逆冷、凉汗湿衣、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用发散药过多,致大汗淋漓、四肢厥冷、体温低下等,此为寒邪伤阳、或大汗亡阳而造成阳气欲脱的证候。可急用干姜回阳通脉,常配附子、甘草同用(四逆汤),虚人、老人还可再加党参(或人参),冷汗不止者、还可加麦冬、五味子、山茱萸肉等。
    3.寒痰咳喘  由于阳气虚,水湿不化,聚而为饮,水饮寒痰,上犯于肺,可致咳嗽,吐白色稀水泡沫状痰,气喘,畏冷,头眩,不欲饮水,冬季易发等症,可以本品配细辛、五味子,名“姜辛味”法,有温肺、开肺、合肺的功能,常加入应证汤药中使用、例如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白芍、甘草、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等。
干姜配麻黄,可祛除伏于肌腠中的寒邪,我常以麻黄6g配干姜9 ~12g,用之效果尚好,未见不良反应。但要注意,必须详细辨证,确诊为寒邪者,方能用之。
    薤白辛苦温滑,入心经,通气滞,助胸阳而治胸痹(心、胸及背疼痛)。干姜辛温入脾经,兼入心肺,助阳而补心气。
    炮姜炭偏用于温经止血,偏治小腹、脾肾之寒。干姜偏用于治胃脘、脐腹、心肺之寒。
    用量一般0.9 ~6g。炮姜炭用0.6 ~3g。
    精血不足及内有热邪者,不宜用本品。

作者: 中医小陈    时间: 2022-1-10 19:40
张至顺老道长讲 干姜
作者: 中医小陈    时间: 2022-1-10 19:40
倪海厦讲 干姜
作者: 中医小陈    时间: 2022-1-10 19:50
〔张廷模〕干姜与生姜的区别,可不是生的和晒干的那么简单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22-1-22 20:14
张至顺老道长:中药干姜,姜有九味走九经

我来系统性临床总结一下姜各类药物治疗方式和走向,省得有些人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些姜类咋用。

生姜:走入人肺和脾胃,走而不守,发汗解表,助阴行阳,除湿开导之力,有水气湿邪,血痹,解毒半夏,南星,鱼蟹者而必用之。

干姜: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走而不守,专辅佐附子回阳通心脉之力,温中散寒,祛脾胃之寒,又燥脾胃之湿,干姜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又能去恶养新,有阳生阴长之意,有心脾肾阳虚兼寒湿,血虚者必用之。

煨姜:生姜煨熟则降而不升,止腹痛泄利,扶脾阳之气,散郁结之气,此和中止呕与干姜而不燥热,御能固护脾胃,脾胃不和,寒冷大药下者必用之。

炮姜:此偏于温脾阳而助运化,以制水温,此辛苦大热,入脾胃,守中逐冷,产后虚寒,下元小腹虚冷和腹痛泄利,肺脾阳虚、脾不流血者必用之。

姜炭:炒制黑炭,专入血分,故体内各脏虚寒出血都可以用之。

姜皮:散水和脾,尤善辛散脾胃及肌肤之水湿浮肿,与生姜发汗,干姜利水饮有所不同。



炮姜和煨姜守而不走,煨姜就是守住胃的,防止寒性药伤到伤到胃,等寒性药消失了,依旧还在胃里。

生姜和干姜走而不守,它两就是动态药物,现在药企搞得生姜和干姜本质就是两个东西子姜,只是有无津液而已,但是,药物动静却任然相似。如果,是以前干姜肯定是能走能守,但是,不是以前东西,所以,动静是跟生姜类似,生姜和干姜用法就是动态药物走向,我在临床上用过干姜当生姜用,发汗功效是生姜类似有的,但是,总趋势上是向内走动,生姜是向外走动。守是什么?就是不动稳固该局部脏腑进行药力释放持久,显然生姜和干姜就是一次推出病邪而出去,是前者在外面,后者在里面。所以,动态效果下,影响它们功效就是发汗,利水,如果,不动是守,那水湿和汗液咋出去呢?很简单道理,我搞不清楚现在学中医人为何不懂,看中医要亡了。

张锡纯讲干姜为母姜,生姜为子姜,徐灵胎曰∶“凡味浓之药主守,气浓之药主散,干姜气味俱浓,故散而能守。夫散不全散,守不全守,则 旋转于经络脏腑之间,驱寒除湿、和血通气所必然矣,故性虽猛峻,不妨服食。”

生姜用鲜品、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又能止呕,多用于风寒感冒及呕吐之证;

千姜为母妻的干燥品,味辛性热,走散之力已减,温中之功加强,为治疗脾胃虚寒证的关键药,并能回阳、温肺化饮;炮姜经过火炮,辛味减弱,味较苦涩,温经止血是其所长,多用于虚寒性出血证。

故前人有“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守而不走”之说。

食用菜姜,药用多粉姜。

在长时间里,生姜与干姜,这两者入药是存在混乱的。

①生姜:春季种下,母姜(种姜)周边生长的子姜。

②干姜:春季种下,冬季采挖的母姜(种姜)。

炮姜多以母姜造,市面上很多是干生姜。

炮制可以改变中药的外形、性状、功效。

你说的都是药姜,炮制工艺不同,至于两者药效?不可脱离病症先议药,断面琥珀色:个人推测是蒸制,其中铺料有黑豆汁……

1.生姜(子姜)
2.干姜(母姜)
3.姜片:走肺经
4.姜丝:走心经
5.煨姜(用泥把姜包好,用火烧干):用于大热证 守而不走:用寒凉药时,可保持药性
6.烤姜
7.炮姜
8.姜炭
9.纯姜:温性;姜肉(热性);姜皮(凉性)

姜皮走皮表、生姜切片走上肺,干姜、去皮之里肉走下腹,煨姜与不去皮姜为温中,碳姜温而止血走心,类木炭止血补心走心,姜丝类纤维止血补心走心。炮制的药比不炮的性加强了。

外邪侵袭身体,刚进入身体还在皮肤腠理的时候,称之为病在表,用一些发散类的药,可以增加自身气血运行,(出汗或者排尿啥的)把这些外邪驱散,带走,就是解表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