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有促进血管新生作用
[打印本页]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2-1-8 18:31
标题: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有促进血管新生作用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新生促进作用及对脑灌注改善作用的观察研究,通过观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及脑灌注情况的变化,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侧支循环形成及对神经功能改善的作用。
目前,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被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研究表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通过促进血管新生提高体外皮瓣移植的成功率,且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血管生成素(Ang)也可促进血管新生。并且研究表明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pCASL)对微血管的观察敏感,且不易受其他血流的影响,可更好地通过脑血流量(CBF)定量反映脑组织灌注情况,进一步评估血管新生。
据此,本研究通过比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4天血清中VEGF、bFGF、Ang的变化及pCASL磁共振成像病变脑组织感兴趣区(ROI)CBF与对侧镜像区CBF的比值(CBF病变/CBF正常)的变化、NIHSS评分及mRS评分的变化来评估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对脑组织灌注及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
脑梗死的侧支循环分为三级,在缺血早期即可形成且发挥代偿作用的为一级侧支循环即脑底的Willis环;二级侧支循环为眼动脉、软脑膜吻合支以及其他颅内外动脉分支的吻合;三级侧支循环形成时间最长,为新生血管的形成,是最终的侧支代偿途径。而新生血管较难以用肉眼及常规检查项目直接观察,因此,如何能够更好地观察新生血管的情况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显示,排除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因素对血清Ang、bFGF、VEGF的影响,丹参多酚酸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使血清Ang、bFGF、VEGF水平升高(P<0.05),且丹参多酚酸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血清Ang、bFGF、VEGF水平升高更显著。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为在缺血缺氧状态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通过C端的FReD中的P域与Tie受体结合进而对Ang-Tie系统中的Ang-1、Ang-2产生调节作用,且缺氧刺激增加Ang-2,其可促进血管内皮活化、降低血管稳定性,进而促进新血管生成和重塑,同时可通过诱导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以及与血清VEGF相互作用使血清中Ang升高;通过将释放囊泡至细胞空间激活信号通路进而发挥作用使血清中bFGF升高,bFGF通过与成纤维因子受体(FGFR)的相互作用,进而激活FGF/FGFR轴从而增加血管生成潜力促进血管新生;VEGF可通过作用于PI3K-Akt通路、激活Erk1/2信号通路、激活焦点黏附激酶(FAK)以及诱导若干细胞外基质降解蛋白等多种方式刺激内皮细胞的增殖,VEGF进一步作为内皮细胞的繁殖因子和刺激因素促进血管新生。研究表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主要成分丹酚酸B也作用于STAT3/VEGF信号通路调节信号传感器和活化剂转录3(STAT3)磷酸化蛋白表达促进VEGF。CBF是体现大脑功能和新陈代谢的一个生理参数,也是研究脑组织处于正常或疾病状态的一个基本参数。因此,CBF被广泛用于评估脑组织的功能,尤其是被用于评估脑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通过改善脑组织灌注、保护神经元、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改善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进而通过血管新生,改善脑组织灌注,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研究表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具有保护神经元、抗氧化、抗炎、稳定线粒体内膜等多种功能,可通过拯救缺血半暗带、挽救神经元及神经细胞,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张娟 赵路清 胡风云 乔美玲 马慧)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