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沧 桑 中 医 [打印本页]
作者: 无雨叶 时间: 2021-9-15 22:09
标题: 沧 桑 中 医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21-9-15 15:19 编辑
沧 桑 中 医
---中医,应当惠及全人类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医特点及其曾经对中华民族特殊贡献的论述,阐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医文化将要对全人类承当的时代使命。)
有点生活阅历的人都知道,中医药学(以下简称“中医 ”)与西医是有明显区别的。
中医讲究整体观。中医认为,人体的某一部位或方面出了问题,一定与其它部位或方面有关联。宇宙是一个整体,大自然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人体也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小“宇宙”。一方面,人体的各个部位和方面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另一方面,人做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其身体的各个部位,与大自然也是有各种关联的。此所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所以中医在诊断治疗时,就会从人体自身,以及影响人体的所有外部因素着眼,整体分析,辨证论治。
中医是辩证法,是智慧,是道。
而西医则注重局部,至多涉及与局部有直接关联的部分。借用民间俗语,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中医注重经验。得有几十年的刻苦学习和历练,才能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医”。这期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什么书?古代大医和时贤们的医学理论、经典著作和验方;还有涵养道德、修身齐家的儒学经典,多多益善。行万里路是什么?不辞辛苦,到处拜师学艺,开阔眼界,丰富阅历,积累经验。
在向古人和时贤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师傅的言传身教,在师傅的指导监管下谨慎实践,“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到积累了相当的学识和经验,并得到师傅认可后,才有资格独自“坐堂”。这时候,就可以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手段,遵循“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原则,辨证诊断,处方用药。
一般来说,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至少需要三、四十年的时间。在行医实践中,还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干到老,学到老。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医越老越可信赖的原因。
而成为一名西医,就没有这么复杂了。西医注重的是技术,靠仪器设备诊断病情,哪里出了毛病,就在那里下手好了。四年大学本科毕业,就可以上岗,如果是博士生毕业,就是资深西医了。西医的学习过程一般不会超过十年。
中医注重个体差异。中医没有千篇一律的成方。病人的生理年龄、男女性别、体貌特征、生活环境、职业经历、性格特点、家族病史、发病史、治疗史等等,都要通过“四诊”手段搞得清清楚楚,再进行辨证分析诊断,然后调动所有的临床经验,在烂熟于心的万千成方中,择其最佳者作为骨干案方,加加减减,增增删删,“君臣佐使”,精心配伍,开出药方。这样的诊断处方过程,说来简单,其实是极其复杂、极其精微的辨证思维过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反观西医就不然。在实验室里从小白鼠身上得出的实验成果,西医可以直接施用于人体。如果你觉得这太荒唐,那么你看过西医吗?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你向西医说明了那里不舒服后,西医就根据你所说的部位,开出检查单,让你去做仪器检查。看了你的检查结果,就直接给你开药,或让你住院治疗。给你开的药,往往是不分男女老少、身体差别。住院后,也不做情况区别,一律都要打抗生素,万人一方。这就是西医。
中医讲“仁”重“义”。中医是一门道德要求极高的“活人之术”。自古以来,“治病救人”、“人命关天”一直是中医的最高价值追求,所以被称为“仁术”。
神农氏发明百草的时代,正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开端,所以,中医始终在中华文明道德精神的哺育下发育成长。唐朝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一文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反之则是含灵巨贼”(按:“含灵”,即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这是对中医价值观、道德观的集中摡括,也是中国文化“仁爱”精神的集中体现。
自古以来,中医无一不对自身的道德要求十分重视,社会各界也把最美好的赞语送给中医,诸如“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医者父母心”、“医乃仁术”、“本草丹心”、“灵鹊兆喜”、“利泽苍生”、“悬壶济世”、“杏林春暖”,等等。
一位真正的好中医,自身一定是社会道德的楷模。医生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被称为“先生”。患者可以把身家性命交给“先生”,“先生”则以“父母心”对待病患。如果没有“人命关天”的责任心和“治病救人”的使命情操,必然会草菅人命 ; 如果在接待和处置病患时,一心谋求钱财利欲,就是禽兽不如。
所以,在五千年形成的“中医文化”里,道德从来是第一性的。“德艺双馨”,“德”字永远在第一位。有医德才会有医术,没有医德,很难有医术,即使有了,也是“含灵巨贼”。
当然,医生也要生存,合理的酬劳也是应该有的。有道德的中医,总是把酬劳设定在合理额度上,有时还会对贫寒病患无偿救济。若非“为富不仁”者,殷实之家,也会多支付一些酬劳给医生。“橘井泉香”、“韩康利薄”、“童叟无欺”,成为流传千古的美谈。
西医没有这些讲究。西医是在西方科学技术背景下产生的一门医疗技术,讲究的是人道主义,职业操守和法律底线,没有多少文化内涵,没有道德标杆。西医只是赤裸裸地与病患间的商业行为,治疗是手段,赚钱是目的。
说到这里,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大致清晰了,从价值观角度看,应该是高下立判了。
当然,现在的很多中医与传统中医的要求相差甚远。在中医教育和培养中,有很多很多的工作要做。要回归中医的本原和初心,还需要国家、主管部门、教育教学机构和社会各界的限苦努力,任重道远。但是,不能因为中医不尽人意的现状,而对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产生丝毫怀疑,更不能容忍别有用心者的否定、污蔑和打压。当前中医的式微和面临的艰难处境,令人揪心,已经到了为中医挺身而出,拨乱反正的时侯了!
中医,是中国文化最优秀的代表。从文化现象分析,中医是由“医德”和“医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有机组合的一个文化摡念。
中医的医德,是中华民族道德价值观的终极追求。仁爱悲悯和人性关怀,是中医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是在诚信恻隐和公序良俗之上的顶层设计,远远超越“人道主义”和法律的范畴。
中华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博大到博杂,丰富到芜蔓。只有中医的医德,始终坚守着道德的纯粹,凝聚着人文的精华,承载着中国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
中医的“医术”,玄奥微妙,博大精深,高深莫测,以现代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做出全面的解析和评价。
中医的医术理念,是中国古人在对宇宙自然规律的不懈探索中获得的“天启”,是在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文明社会里,世界上最富有文化智慧人类的天才发明;是经过大医圣贤和一代代医者不懈实践、建树、丰富、完善起来的国技瑰宝。闪耀着辨证法思想光芒,凝结着中华“大道文化”智慧的中医医术,也是中华文化最优秀的代表。
中医,是中华文明仁爱道德精神的最积极践行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忠实的传承者,是中国和谐社会最有力的构建者和维护者。中国悠久的文明史,正是因为有了中医,才显得那么有深度,有温度,让我们充满自豪和自信。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中医既是国术,又是国学、国粹,全世界绝无仅有。在人类文明史上,除了中医,没有任何一门技术和学问,经历过五千年的检验和锤炼;也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命运,可以对一个民族做出永不磨灭的历史贡献。
世界上与中华文明差不多悠久的几个文明,诸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等,都在大约2000至2500年前灭绝了,甚至连创造这些文明的种族都找不到了。西方学者把这些古文明灭绝的原因,简单地归为野蛮民族入侵,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历过无数次落后民族的入侵,而且,其规模、频繁和野蛮程度是任何民族不能比拟的,为什么华夏依旧,文明犹在?
古代人类的最大威胁不是战争而是瘟疫。冷兵器战争不可能让双方同归于尽。而严重的瘟疫,在局部地域内,则可能整体消灭一个种族,无有孑遗。有历史记载以来,世界上发生过大大小小无数次的瘟疫,造成局部人口灭绝的例子很多。
那么,有谁敢肯定地说,上面提及的这些古文明,不是因为重大瘟疫而灭绝的呢?
反观中华文明,在大禹时期,就曾在平治五十年大洪水期间,多次爆发大疫。“九州初定,疫疬大作。十室九空,哀鸿禁声”。传说大禹到烈山神农祠祈求神农救济百姓。神农显圣,教大禹以“神草”驱疫之术,天下苍生因以获救。这虽然是神话传说,却侧面反映了上古时代中国人运用中草药驱疫的事实。
中国有史以来,用中医药战胜瘟疫的例子不胜枚举。 两千多年前,当世界其它早期文明面临疫情大爆发而无能为力、坐以待毙时,中华人类却靠着中医药这个“保护神”,化险为夷,保全了中华民族,延续了中华文明的命脉。有了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之幸,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秘密之一。
中医,应当再次大放异彩。特别在这次新冠疫情全世界大流行、大爆发之际,西医“无可措其术”,只能靠呼吸机吸氧被动地听天由命,而中医药却大显神通,创造了堪比奇迹的治疗效果。
谁还在说中医不是“科学”?难道经过了五千年成功实践,又在当今与西医的比较中远远胜出的中医,不是科学?那些傲慢与偏见的西方学者,那些对本民族国粹一无所知、一味诋毁的国人,请问,你们的科学是什么?
中医的可贵之处绝不仅限于防治大规模疫情和流行病,对诊疗各种疑难杂症、预防调养、养生保健和提搞生命质量等诸多方面,都是西医所不能企及的。
古老而伟大的中华医药学,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进程中,一路保驾护航,功不可没。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中国人正在促成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医药学自然有着不能推卸的时代使命。
毛主席曾说过,“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中国人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对世界各国人民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拿出实实惠惠的“礼品”,才能赢得全世界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不然,就是一句空的口号。在我们看来,没有比向世界输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光亮的“礼品”了。中医,最能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全力发掘,精心打造,倾情推出,让她全面走向世界,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呢?
策划:彭晓峰
2021年9月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