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金匮要略现代解读 节选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8-31 07:28
标题: 金匮要略现代解读 节选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9-1 23:30 编辑

   《 伤寒杂病论现代解读》书稿已经到了陕西科技出版社,预计明年下半年出版。节选《金匮要略现代解读》中的一部分初稿内容发表,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因为是初稿,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8-31 07:32
        第4条
【原文】
  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
【词解】
  语声寂然:谓病人安静无语声。
  喑喑然:形容声音低微不清澈。喑喑,读音为yīn yīn,指:(1).不成语言的发声;(2).默默。肺气虚的证候。
  啾啾然:形容声音细小而长。
【中医认为】
  本条论述闻诊在临床上的应用。骨节间病,指关节疼痛一类病症。由于病在关节,转动不利,动则作痛,故病人常喜安静,但偶一转动,其痛甚剧,故又突然惊呼。若痰湿浊邪窒塞心膈而气机不畅,故发声喑喑然而不彻。头中有病,痛在头中,如作大声则震动头部,疼痛加剧,所以声不敢扬,由于胸膈气道正常无病,故声音虽细小而能清长。

【解读】
   本条论述闻诊在临床上的应用。
  骨节间病,指关节疼痛一类病症,例如: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局部有红肿疼痛及明显压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关节液增加,病人常将膝关节置于半弯曲位,使关节囊松弛,以减轻张力。长期屈曲,发生关节屈曲挛缩,关节稍动即有疼痛加重,有保护性肌肉痉挛。由于病在关节,转动不利,动则作痛,故病人常喜安静,若不经意间偶一转动,其痛甚剧,故又突然惊呼。
  若痰湿浊邪窒塞心膈而气机不畅,故发声喑喑然而不彻。例如: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慢性肺水肿等,由于通气量不足,氧气气不足,所以说话无力、时有间断.
    头中有病,痛在头中,如作大声则震动头部,疼痛加剧,所以声不敢扬。例如: 健康人的颅内压是80~180毫米汞柱,如果大于180毫米汞柱的话,那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颅内压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表现。正常情况下随着呼吸动作改变,颅内压亦有缓慢的波动,波幅约为0.7~1.33kPa(5~10mmHg),这是由于胸腔内压力作用于上腔静脉引起静脉变动的结果。大声说话胸腔压力增加作用于上腔静脉,使得颅内压增加,加重头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医的临床表现,都可以找到西医的临床病理学的相对合理的解释。因为中医的症状体征与西医的症状体征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是古今中外的一个共同参照物。尽管有些术语、词汇不尽相同,但是经过简单的解释,就能够统一,成为中西医都明白的共同参照物。
  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其中:病人、语声、骨节间病、心膈间病、头中病等,这些词汇、概念,中、西医医生都知道什么意思,是二者的共同参照物。语声寂然喜惊呼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属于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有差异,通过解释,可以准确地翻译为现代汉语,见相关解释。
   把中医语言准确地用西医学语言表述,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例如: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中医说“若痰湿浊邪窒塞心膈而气机不畅”,“心膈间为肺,湿痰阻于肺窍”,把这个意思直接转换为西医语言,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对于中医、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整体情况没有搞清楚,就不可能完成这个转换。痰湿浊邪,在《中西医融合观续》中论述清楚了,“湿痰阻于肺窍”是指寒痰阻肺-慢性气管炎证态与肺胀-阻塞性肺病证态。转换为西医是指慢性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等相关性疾病。在这些疾病的时候,由于缺氧,所以,说话声音低微,中医表述为喑喑然。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8-31 14:32
寒痰阻肺是症状,不是哮喘、肺气肿疾病。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8-31 14:34
武极 发表于 2021-8-31 14:32
寒痰阻肺是症状,不是哮喘、肺气肿疾病。

症状疾病不能转换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9-1 17:22
武极 发表于 2021-8-31 14:34
症状疾病不能转换

为了好理解以猪生殖反应为例
母猪生的小猪是疾病。
母猪怀孕过程是疾病产生的过程,母猪生的小猪是疾病产生的过程的结果是疾病。
而公猪是中药治的症状。
公猪让母猪卵受精是其中物质扩散病理信号的作用。
公猪的精是病理信号物质作用。
母猪没有受孕时是生理状态反应。
母猪生理状态反应却可以对公猪产生生殖反应作用,就是产生症状。

疾病小猪不是中药治的症状公猪。
中药治的症状公猪不是母猪怀孕过程疾病产生的过程,中药治的症状公猪不是疾病产生的过程。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9-1 17:45
第6条
        【原文】
  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词解】
三焦:上焦指胸腔器官;中焦指腹腔器官;下焦指盆腔器官,中医是指肾-生殖系统。
  吸促:指吸气浅短急促。呼气时用力,缩肩,缩胸,辅助呼气。呼气性呼吸困难。
  吸远:指吸气深长而困难。三凹症,抬肩、扩胸辅助吸气。吸气性呼吸困难。
   【中医认为】
  本条论述望呼吸以辨别病位之上下,并判断其预后的吉凶。吸而微数,是吸气短促。如病由中焦实邪引起,则影响气机升降,肺气不降,入气减少,不得不济之以微数。病在中焦,当下其实,邪去正安,呼吸自能恢复常态,故“下之即愈”。如吸气短促不因中焦实邪而是属于虚证的,则如《心典》所说:“为无根失守之气,顷将自散”,故云“不治”。上焦指病在肺,吸促是肺气大虚;在下焦指病在肾,吸远是元气衰竭,肾不纳气所致。呼吸时全身动摇振振,是虚弱已极,形气相失的危重证候,故难治。
   【解读】
  吸而微数、吸促、吸远、动摇振振者,都是呼吸困难的不同临床表现。以呼吸频率、特征、伴随症状的不同,判断预后以及治法。
吸而微数:指吸气短促。正常人吸气时膈肌下降,当急性腹膜炎(热实结胸证)、腹水(水走肠间)、肠梗阻时(阳明腑实证),膈肌下降困难,不能正常下降,所以吸气短而快,即中医的热实结胸、水走肠间、阳明腑实证,中焦即腹腔器官,故“下之即愈”。
在上焦者,其吸促,指吸气浅短急促。呼气时用力,缩肩,缩胸,辅助呼气。即典型的支气管哮喘,所以病在上焦。吸远:指吸气深长而困难,在下焦指病在肾,吸远是元气衰竭,肾不纳气所致,即极度衰竭的阻塞性肺病,在当时很难治疗。
         呼吸动摇振振者(呼吸困难伴随全身震颤、摇动,即呼吸衰竭伴随着混合型酸碱平衡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如阻塞性肺疾病同时发生中毒性休克伴有乳酸酸中毒),是虚弱已极,形气相失的危重证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与“其病在中焦,……;虚者不治”相对应。
这一条,中医历来解释纷纭,与西医学联系,就比较好解释了。中焦实证例如:热实结胸、阳明腑实、水走肠间等等引起的吸气浅而快等病人,人用下法治疗是正确的。如果中焦虚证例如:胃气绝(全身衰竭)引起的吸气浅而快,在当时不能治疗。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9-2 07:23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9-1 23:26 编辑

        9
【原文】
    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词解】
    前:指关前寸脉。
    后:指关后尺脉。
  【中医认为】
    本条论述同一脉象,因出现的部位不同,主病也就不同。一般情况下,脉浮是病邪在表的反应,但必须是浮脉见于寸部,因寸部属阳主表,故寸脉浮,其病在表,是正气抗邪于表的表现。如果浮脉见于尺部,因尺部属阴主里,故尺脉浮,其病在里,一般是肾阴不足,虚阳外浮,阳气不能潜藏的现象。还须指出,表证属实者之见浮脉,必浮而有力;里证属虚者之见浮脉,必浮而无力。
    尺脉候肾,肾藏精主骨,腰为肾之外府,其脉贯脊。肾虚精髓不充,腰脊失养,故腰痛、背强、骨痿不能行走,甚则不能纳气归源,呼吸短促,濒于危笃之候,故云“极”。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前谓关前,后谓关后。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关前脉浮者,以阳居阳,故病在表。关后脉浮者,以阳居阴,故病在里;然虽在里而系阳脉,则为表之里,而非里之里,故其病不在肠肾,而在腰背膝胫。而及其至,则必短气而极,所以然者,形伤不去,穷必及气,表病不除,久必归里也。” 腰背膝胫为“表之里”,肾不纳气为“里之里”可供参考。

【解读】
        脉象与寸关尺的组合,例如:故寸脉浮,其病在表,故尺脉浮,其病在里,西医很难理解,很难解释。留给后人的智慧吧。
         脉搏的形成与心脏跳动的强弱、频率、节律直接相关;与血管壁的硬度、紧张度相关;与血液的成分、粘稠度、容量相关。情绪变化、气候变化……外界因素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心脏的跳动,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影响到血管壁的紧张度、血液内的激素变化等等机制间接地影响脉搏的变化。能不能完美解释各种脉象,尚待研究。
脉象,也可以代表病机、证型等,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弦脉,在《伤寒论》中常常代表半表半里证、少阳证,在脏腑辨证中常常代表肝气郁结等等。
        “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这是举例说明中医肾病的两种类型:1  是肾主骨,引起的腰背骨关节的疼痛性疾病,2  是肾不纳气。而在西医是指:1  腰背骨关节的疼痛性疾病,这是一大类病症;2   肾不纳气是指呼吸困难甚至于呼吸衰竭。在中医这两种疾病类型的治疗方剂都是肾气丸加减,属于肾病;而在西医则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不同的疾病:1  是骨科疾病;2  是呼吸内科疾病。所以,在中西医比对的时候,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临床诊断治疗为标准。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21-9-2 18:25
祝贺李教授又添一力作!早日出版为盼!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9-3 09:20

   《 伤寒杂病论现代解读》书稿已经到了陕西科技出版社,预计明年下半年出版。节选《金匮要略现代解读》中的一部分初稿内容发表,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因为是初稿,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第10条
【原文】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
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语释】有人问:内经上说,“厥阳独行”,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师回答:这是因为阴气衰竭于下,导致阳气失去依附,有升无降,孤阳上逆,因此称为“厥阳独行”。
       【中医认为】阴阳偕行,顺也;阴阳独行,逆也。厥,逆也。逆阳独行,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也。“厥阳独行”的病变证机是阳气不能入于阴中而郁于四肢,病证表现是手足发热。“厥阳独行”的另一辨证精神是阳气怫郁于内而不能温达于外,病证表现是手足厥冷和/或神昏不识人。
          “有阳无阴”的病变证机是阳气内盛而不能入于阴,或阴气不与阳气相和。“无阴”,不是阴亡,而是特指阴不与阳相和谐。
         厥,指气逆失调,因阳气偏胜,阴分不能维系而孤阳上越。如肝阳上亢证,表现为面赤、汗出、烦躁、易怒、舌红、脉弦,甚至昏仆、肢冷等。
       【解读】  西医没有类似的论述。无解,不可通约。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9-3 18:02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9-3 23:45 编辑

        原文: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问曰:寸脉沉大则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语译:

有人问:内经上说,“厥阳独行”,这是什么原因呢?

老师回答:这是因为阴气衰竭于下,导致阳气失去依附,有升无降,孤阳上逆,因此称为“厥阳独行”。

有人问:寸口的脉象沉大而滑,沉脉主实邪内阻,滑脉主气病。实邪与气病相互搏结,如果病邪入于脏,表示病情较重;如果病邪入于腑,表示病情较轻,这种证候称为“卒厥”,这是什么原因呢?

老师回答:如果病人突然昏倒,出现口唇青紫,皮肤和四肢发凉,属于病邪入于脏,表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如果病人身体温和,微汗自出,属于病邪入于腑,表示病情容易痊愈。

原文:

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

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语译:

有人问:如果病人的脉搏突然消失不见,当病邪入于脏则死,当病邪入于腑即愈,这是什么原因呢?

老师回答:不仅仅是因脉搏突然消失不见才会如此,其他的病证也是这样的。譬如,患浸淫疮病,如果疮从口向四肢发展,表示病势由内向外发展,因此病情可以很快治愈;如果疮从四肢向口蔓延,表示病势由外向内发展,因此病情不容易治愈。总之,病在脏则病情较重;病在腑则病情较轻;病势由外传内的难治;病势由内传外的易治。

原文:

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

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

阴病十八,何谓也?

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语译:

有人问:阳病有18种,是哪些病证呢?

老师回答:包括头痛,项、腰、脊、臂、脚抽掣疼痛。

阴病18种,是哪些病证呢?

老师回答:有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18种,总共为90种病;人又有六腑,六腑分别各有18种病,故总合为108种病。此外还有五劳、七伤、六极和妇女36种病,都不包括在内。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9-3 18:04
伤寒病中的厥证有寒厥、热厥、水厥、痰厥、气厥、血厥、蛔厥、脏厥八种,其中寒厥、热厥又分别属于阴厥、阳厥;阳厥者厥阳也,在西医小儿重症肺炎、乙脑、不明原因高热等急重病中出现的高热性惊厥,其他如中毒性菌痢、流脑等急性传染病和其他高热性感染性疾病中出现的高热感染性休克等,都属于中医之热厥,也就是“厥阳”,从这方面来看,中西医对此仍然是可以通约的。当否,恭请李教授指正!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9-3 18:07
       这一条,我再深入学习一下,也可能改变我的看法。经典每一条,甚至于每一个字都不能轻易放过。谢谢赐教。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9-3 18:10
         病因病理学术语。出《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厥,指气逆失调,因阳气偏胜,阴分不能维系而孤阳上越。如肝阳上亢证,表现为面赤、汗出、烦躁、易怒、舌红、脉弦,甚至昏仆、肢冷等。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9-3 18:46
         
第10条
【原文】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
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
      阴阳离决即阴阳的关系分离决裂。指由于阴阳失调,此消彼长发展到一方消灭另一方、或一方损耗过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无法再继续保持阴阳两者能动的相互关系,用以表示死亡的病理。
     此处的厥,是指“极”的意思,不是“突然晕倒,失去意识”的意思。师曰:有阳无阴,故称厥阳。与晕厥、肝阳上亢关系不大。
      本条历来争议比较大。内经、难经中没有这个词语,不能找到前后文,厥阳作为一个概念,找不到与之相关的概念,成为孤证,史学研究有个‘孤证不立’的说法。所以我认为与西医没有办法沟通。

仅供参考。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9-4 07:49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9-4 00:02 编辑

          11
     【原文】
  
  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摶,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词解】
  
卒厥:卒同猝,是突然昏倒的一种病证。即西医的突然意识丧失,意识丧失病人倒地在此处就是“厥”。
    【语释】
       有人问:寸口的脉象沉大而滑,沉脉主实邪内阻,滑脉主气病。实邪与气病相互搏结,如果病邪入于脏,表示病情较重;如果病邪入于腑,表示病情较轻,这种证候称为“卒厥”,这是什么原因呢?、
老师回答:如果病人突然昏倒,出现口唇青紫,皮肤和四肢发凉,属于病邪入于脏,表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如果病人身体温和,微汗自出,属于病邪入于腑,表示病情容易痊愈。
【中医认为】
    本条是论述卒厥的病机及预后。“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摶”四句,是从脉象解释卒厥的病机,但句中有省文,应该说沉大则为血实,滑则为气实,血实与气实相并,意方完整。左寸候心主血,右寸候肺主气,本证血气相并,故脉应于寸部。此与《素问·调经论》所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之理相同。血气既相并而成实,已为病邪而非正常的血气,故云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但入脏入腑是假设之词,犹言在外在里。即死即愈也是相对而言,因为前人认为脏是藏而不泻的,腑是泻而不藏的,病邪入腑尚有出路,故云“即愈”;入脏则病邪无从排泄,故云“即死”。判断卒厥入脏、入腑,主要是结合证候来决定。当病人卒然昏倒之后,如伴有唇口青,身冷,是血液郁滞不流,阳气涣散之内闭外脱的证候,此即为入脏,病情严重;如伴有身和,汗自出,是血气恢复正常运行的征兆,此即为入腑,病情转愈。此处的脉象是指病机:血实与气实相并。
在临床上“卒厥入腑”病人的脉象往往是虚弱的,但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卒中可以表现出“寸脉沉大而滑”,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刀切,一概而论。
          【解读】
           突然昏迷与晕厥的鉴别诊断。
           突然昏倒(卒厥、意识丧失),西医最常见的是晕厥与昏迷,二者不难鉴别。临床上完全的意识丧失大致有三种情况,即昏迷、晕厥和心脏停搏。昏迷与心脏停搏属于病邪入藏;如果病人身体温和,微汗自出,属于病邪入于腑(西医的晕厥),表示病情容易痊愈。
         卒厥:脉象寸脉沉大而滑,病机实气相摶,临床表现突然晕倒,不省人事。病位,左寸候心主血,右寸候肺主气,本证血气相并,故脉应于寸部。此与《素问·调经论》所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之理相同。血气既相并而成实,已为病邪而非正常的血气,故云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气血实“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病位在心,中医的“心”包含着西医的心脏与大脑,昏迷与心脏停搏与“唇口青,身冷”相联系,“入脏即死”也就顺理成章了。“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就是西医的晕厥,几分钟,十几分钟自动恢复正常,或者头低位,补充一定的水电解质、葡萄糖之类就能够治愈。
         卒厥分为两类:1 入藏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2 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所以,西医的昏迷、心脏停搏与“卒厥入藏”是一个证态;“卒厥入腑”与西医的晕厥(一过性脑缺血)是一个证态。
          西医相关知识:
         临床上完全的意识丧失大致有三种情况,即昏迷、晕厥和心脏停搏。晕厥是短暂的意识丧失,患者多在数分钟内清醒。而心脏停搏是最严重的情况,这种状态称为“临床死亡”,如果患者不能在数分钟内得到抢救,将发生不可逆转的生物学死亡。因此当意识丧失发生后,需要立即鉴别患者到底是昏迷,还是晕厥或心脏停搏。对后者必须立即就地开展心肺复苏,以拯救患者的生命。
          晕厥
         病因:大脑灌注压取决于体循环的动脉压,因此,任何引起心排出量下降或外周血管阻力降低的原因都可以引起晕厥(一过性脑缺血)。常见的原因有:
        1.自主神经调节失常,血管舒缩障碍
        如直立位低血压时脑供血障碍可引起晕厥,体质差者多见;一次性大量排尿或连续咳嗽,可使回心血量减少引起晕厥。
         2.心源性脑缺血
         这种原因的晕厥最严重,多见于严重的快速或慢速心律失常、心脏停搏。任何体位均可发生,缺血严重时可伴有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
         3.脑血管疾病
           这种情况多为突然发生的脑干供血不足所致,因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缺血而不能维持正常的意识状态,应称为短暂性脑(后循环)缺血发作。
        4.其他
       晕厥也可见于低血糖、重度贫血及过度换气者。

        昏迷
        昏迷是完全意识丧失的一种类型,是临床上的危重症。突然起病多见于:急性脑血管病、中毒、低血糖、脑外伤及癫痫等
昏迷的发生,提示患者的脑皮质功能发生了严重障碍。主要表现为完全意识丧失,随意运动消失,对外界的刺激的反应迟钝或丧失,但患者还有呼吸和心跳。
     医学上将昏迷的程度分为:
         1.轻度昏迷
         患者的意识及随意运动丧失,可偶有不自主的自发动作。不能回答问题和执行简单的命令。各种反射及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轻度昏迷时患者的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反射等)都存在,同时呼吸、脉搏、血压大多正常。部分患者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2.中度昏迷
        患者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眼球无转动,各种反射减弱(这是与轻度昏迷的区别),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呼吸、脉搏、血压可有改变,并可出现病理反射。
        3.重度昏迷
        患者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动作,可有去大脑强直现象,对外界一切刺激均无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反射、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均消失;各种浅深反射和病理反射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大小便失禁。
         4.过度昏迷
         患者在深昏迷的基础上出现体温低而不稳,脑干反射功能丧失,瞳孔散大固定,自主呼吸功能丧失,需要以人工呼吸器维持,血压亦需用升压药维持,脑电图呈电静息,脑干诱发电位消失。过度昏迷是“脑死亡”的临床表现。

      心脏停搏
     心脏停搏指心肌仍有生物电活动,而无有效的机械功能,断续出现慢而极微弱且不完整的“收缩”情况,心电图上有间断出现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在每分钟20~30次以下。此时心肌无收缩排血功能,心脏听诊时听不到心音,周围动脉扪不到搏动。最常见的是室颤,是心律失常的一种,约占全部冠心病的20%,死亡率高。
       心脏停搏的临床表现依次为:
      ①心音消失、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
       ②意识突然丧失、四肢抽搐,心脏骤停5~10秒,患者产生晕厥,停搏15~20秒,突发意识丧失,全身性抽搐,患者即昏迷;
       ③呼吸断续,叹息样,随后停止,多在停搏后20~30秒;
        ④心脏停搏患者出现昏迷,发生在心脏停搏后30秒;
       ⑤心脏停搏患者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秒出现,1~2分钟后瞳孔固定,随之各种深浅反射消失。[1]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9-5 08:23
《金匮要略现代解读》节选      第12条
      【原文】
    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词解】
    脉脱:指脉乍伏不见。脉搏突然消失不见,是邪气阻遏正气,血脉一时不通所致。
    浸淫疮:是皮肤病之一种,能从局部遍及全身。
      【语释】
        有人问:如果病人的脉搏突然消失不见,当病邪入于脏则死,当病邪入于腑即愈,这是什么原因呢?
老师回答:不仅仅是因脉搏突然消失不见才会如此,其他的病证也是这样的。譬如,患浸淫疮病,如果疮从口向四肢发展,表示病势由内向外发展,因此病情可以很快治愈;如果疮从四肢向口蔓延,表示病势由外向内发展,因此病情不容易治愈。总之,病在脏则病情较重;病在腑则病情较轻;病势由外传内的难治;病势由内传外的易治。
  【中医认为】
    本条举脉略症,是承上条卒厥一病而言。卒厥,其脉有见沉大而滑者,亦有脉乍伏而不见者,但入脏即死,入腑即愈的病机则相同,故设问答以明之。本条重申,病在脏,病情重;病在腑,病情轻。病由外传内的难治,由内传外的易治。这是一般规律,即使属于皮肤病的浸淫疮,其传变情况也是如此,所以说“非为一病,百病皆然”。
      【解读】
       朱光被《金匮要略正义》:“脏为阴,腑为阳,阴主里,阳主外。凡病以出阳为浅,入阴为深,故即死、即愈之机所由别也。
        脏腑,在这里还代表深浅、里外的意思。注意,是“里外”,而不是“表里”。表里一般是指《伤寒论》,“里外”用于《金匮要略》。与11条一样,强调了脏腑传变与六经传变不同。
     关于浸淫疮,在这里不是指西医的皮肤病,而是指西医的瘘管窦道,因为有“口”这么一个标识(参照物),【从口起流向四肢】是一个确定的参照物,即有分泌物从开口处流出来,流向四肢,即向外流出。【从四肢流来入口者】是指当瘘管、窦道出口封闭的时候,分泌物流向体内,外部看不到分泌物流出来,这是疾病向严重方面发展,在古代没有办法(没有外科手术、抗菌素等)治疗,所以,入里即死。
         西医认为:瘘管、窦道引流通畅为顺,引流不畅或者引流口封闭、阻塞,分泌物就会向体内沿着疏松结缔组织扩散,甚至于侵入血管,引起败血症而致死亡,为逆,预后不佳。
        参看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第7、8条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9-6 07:23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7
【原文】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
    【词解】
  颈项强急:项背强直。
  卒口噤:牙关紧闭。
【中医认为】
外感痉病的传变,类于伤寒,一般是由表入里,当其在表之时,由于邪郁热化,伤筋动风,故出现上述诸症。身热足寒,是邪郁化热,阳气上壅之象。时头热,面赤目赤,与此同一原理,是表证未解而郁热已经上冲的反应。至于颈项强急,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等,又为邪热伤筋化燥动风所致。本证较之上两条邪气仅在太阳者,病情又有所发展。
本条论述外感痉病趋于热化的证候。
【解读】
本条明确提出“痉病”与前6条的“痉”不同,“痉”是指症状或者一组症状,“痉病”是一个疾病,包含了许多症状与体征,还有脉象、舌像等等。
本条【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能够包含这些临床表现的疾病,西医只有急性脑膜炎。在张仲景时代很难治疗,到了温病学说时代,就有了治疗的办法。
     痉病,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说明汗法不是完全正确的治疗方法。
痉已经有三种情况:
   1,太阳病刚痉与柔痉,感冒引起的虚性脑膜刺激征;刚痉与柔痉。1,2条
   2,水电解质紊乱引起的肌肉跳动;误治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4,5,6条
   3,典型的脑炎、脑膜炎表现。7条
参考《中西医融合观》360页,热陷心包-急性脑感染证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9-6 10:01
        痉病,按照《金匮要略》的定义,只能是急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痉,作为一个症状,可以出现在外感热病中(传染病、感染病),也可以出现在杂病(相当于西医的内科、外科等)中。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9-7 10:36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16条
      【原文】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词解】
  如胎:胎同苔。如胎,指舌上湿润白滑,似胎非胎。
       背强:背部肌肉长期僵硬。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湿病误下的变证。
      【中医认为】
  病湿之人,由于外感寒湿,肌腠闭塞,阳气不能外达,反逆而上出,故但头汗出;湿困经脉,故背强不和;湿阻阳痹,故其人恶寒,欲得被覆向火。此时治疗,法当温经散湿,舒展卫阳,若下之早,则为病在于表,而误攻其里,必致变症丛生。胃气被郁,湿浊反盛,故变生呃逆(中焦)。表湿内陷,气化不行,故在上则见胸满(上焦),在下则小便不利(下焦)。所谓“丹田有热,胸上有寒”,就是说明湿病误下后出现的一种寒热错杂,下热上寒的病理变化。由于寒湿在上,阳郁不能升腾,故舌上如胎。阳内郁则渴欲得饮,湿在上则不欲饮而但口燥。凡此诸变,均由误下之后,湿遏热伏所致。
         【解读】
           本条历代注家众说纷纭、难解。
             湿家,平素患有湿病之人。“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背强:背部肌肉长期僵硬,属于痹症;欲得被覆向火:是指恶寒,说明寒邪甚盛。所以,本条应该是指寒湿痹症,而且发生在背部。寒湿一般不用下法,误用下法引起疾病加重,这是直解。无论是否误治,如果疾病加重出现: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也就是说背部的寒湿痹加重,即严重的寒湿痹就会出现:头汗,背强;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这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涉及到上中下三焦。能够符合这些临床表现的西医病理状态是什么?我们从背部寒湿痹切入,我们已经论述过:痹证与风湿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证态,背部的关节炎就是胸椎、腰椎的关节病变。
     西医相关知识: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属于中医痹症。
       该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大体有三方面的症状:(1)局部关节炎症症状:受损部位棘突突起或凹陷,叩痛和压痛,棘旁肌紧张、压痛,活动受限,头颈仰俯、转侧困难,常保持固定体位(多为前倾位),有时可触及痛性结节或条索状物。(背强)(2)肋间神经痛:轻者仅表现为肋间神经支配范围的不适或疼痛,有时呈现放射性灼痛,重者引起韧带撕裂、肋椎关节半脱位,表现为岔气,季肋部剧痛,胸部压迫感,甚至因挺胸、大声说话或深呼吸而加重症状,呈现痛苦面容。(胸满)(3)胸腹腔脏器功能紊乱失调(三焦病变):胸椎小关节紊乱症能引起相应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临床表现为受损交感神经支配区的特异性疼痛综合征(顽固难忍性疼痛、弥漫性疼痛及对刺激感觉异常)、血管运动、汗腺分泌的失常(但头汗出)及内脏功能紊乱等。如T1-T4损伤,表现为胸闷、心烦易躁、胸部堵塞压迫感、咳喘甚至哮喘以及心悸、心律紊乱、早搏等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上焦病变)。T5一T12损伤,表现为胃脘胀痛、胃酸过多或过少、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消化不良、胃肠无力或胃肠蠕动亢进甚至诱发胆囊炎、胃溃疡出血等消化系统的症状(中焦病变)。如果腰椎小关节紊乱导致骨盆神经丛损伤,就可能引起排尿困难(小便不利)。在慢性期可因内脏营养障碍发生各种内脏器质性病变。
         所以,本条与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一致的。现在用手法复位等就能够治愈。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9-8 06:31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9-7 22:33 编辑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19
【原文】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词解】
  喘:呼吸急促、喘息。
【中医认为】
  “头痛鼻塞而烦”,为本条主症,故下文云“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由于湿犯肌表,阳为湿郁,则身疼发热而面黄。这里的“面黄”,在病机上与黄疸不同,是湿郁于表的反应。表郁则肺气上逆,故喘。脉大,是病邪在上。“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可知湿邪并未传里,只须纳药鼻中,宣泄上焦,使肺气通利,则寒湿散而病愈。此证多得之于晓行雾中,即第一篇第十三条“雾伤于上”之证。
     纳药鼻中,原文未指出何方,历来注家,多主张用瓜蒂散搐鼻,或以绵裹塞鼻中,令出黄水以宣泄寒湿。有人用鹅不食草纳鼻,亦有疗效。后世对于类似本条证候的治法,多用辛香开发之味作嗅剂,如《证治准绳》辛荑散(辛荑、细辛、藁本、白芷、川芎、升麻、防风、甘草、木通、苍耳子)一类方剂,可资参考。
【解读】
慢性副鼻窦炎是以鼻塞、流脓鼻涕、头昏、头痛、嗅觉减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该病病程较长,可数年至数十年,反复发作,经久难愈。慢性鼻窦炎绝大多数是鼻窦内的多种细菌感染,致病菌以流感杆菌及链球菌多见。
    临床表现
     1、流涕:多为脓性,黄、绿色或灰绿色,病程长者鼻涕可有息气,脓涕常可经后鼻孔流至咽喉,病人自觉咽部有痰,并常经咽部抽吸后吐出。
     2、鼻塞:因鼻粘膜充血,鼻甲肥大或鼻息肉所引起,有时亦可因脓涕太多,于擤出鼻涕后鼻堵减轻。躺下侧身休息时上方一个鼻孔通气,下方一个鼻孔出现鼻塞。
     3、嗅觉下降: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粘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粘膜受慢性 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4、头昏、头痛:慢性鼻窦炎多表现为头沉重感,急性发作时可有头痛,均为鼻窦内引流不畅所致。
     5、全身表现:少数人可无明显症状,但多数有头昏、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以及失眠等。
        相关西医知识
        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有一个同一管道,属于同一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都是气道过敏性炎症,只是部位不同罢了,两种在其他地方面均有非常相似之处。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家族史的小儿,发生过敏性鼻炎的风险较普通人群高出2-6倍,多数患儿先是出现鼻炎,而后发生哮喘;少部分患儿先是有哮喘,然后出现鼻炎;或是二者同时发生。过敏性鼻炎很容易伴随出现鼻窦炎,鼻甲肥大等并发情况,对于哮喘控制不好,并且有清嗓样咳嗽,咽后壁滤泡增生明显的患者,或者吸鼻动作明显的患儿即使不流鼻涕,也应该检查一下有无鼻窦炎,如果鼻窦炎控制不好,咽腔有鼻涕倒流,这种刺激不清除,哮喘就控制不好,因此哮喘患儿更要重视鼻窦炎。
        副鼻窦炎可分为急性副鼻窦炎和慢性副鼻窦炎,急性副鼻窦炎除鼻塞、多脓鼻涕外,可有发热咳嗽、精神萎靡、烦躁不安,也可伴发中耳炎、鼻衄和关节痛,大龄儿童可有头痛或一侧面颊痛;形成慢性副鼻窦炎后,可出现记忆力减退,头痛。可伴有腺样体病变、慢性中耳炎、贫血、风湿病、关节痛、感冒、哮喘、胃肠或肾脏疾病等全身性疾病。长期鼻塞和张口呼吸会影响面部和胸部的发育,慢性上颌窦炎还可造成牙齿发育畸形。
鼻窦支气管综合征:是指副鼻窦炎伴支气管炎。多以鼻炎、副鼻窦炎和(或)支气管炎起病,表现为交替性鼻塞、流清或脓性鼻涕、头痛、局部压痛等。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咳黏痰或脓痰、喘息,合并支气管扩张时有咯血,并发毛细支气管炎时,可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和发绀。主要行抗感染治疗,对鼻旁窦有脓液时应行穿刺或手术治疗。对支气管炎应对症治疗,如止咳、祛痰、平喘等。本病发展成慢性肺心病时应作相应处理。
         本条头中寒湿证与鼻窦支气管综合征是一个证态。
       耳鼻喉科常用麻黄素滴鼻液,收缩水肿的鼻腔粘膜,改善呼吸通畅。(内药鼻中则愈。)
        有些慢性副鼻窦炎的病人,面部出现虚浮黄肿现象。即鼻炎面容、腺样体面容。
        鼻炎面容是由鼻炎引起长时间鼻子堵塞,用嘴巴呼吸的话容易导致面部发育障,其结果就是鼻子越来越大,嘴巴变厚。腺样体面容是指由于腺样体肥大导致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的面容,也可以成为“痴呆面容”,一旦形成,难以恢复。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9-9 06:22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3条
【原文】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掰)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词解】
  自转侧:身体自如转动。
  大便坚:便秘。

【中医认为】本条论述风湿而见表阳虚的证治。
  伤寒八九日,是说伤寒表证八九日不解。不解的原因,是由于风、寒、湿三气合邪,互相抟聚,痹着肌表,经脉不利,故见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等症。不呕不渴,表明湿邪并未传里犯胃,亦未郁而化热。脉浮虚而涩,“浮虚”,为浮而无力,“涩”为湿滞,是表阳已虚而风寒湿邪仍逗留于肌表的征象。用桂枝附子汤温经助阳,祛风化湿。方中重用桂枝祛风,伍以附子温经助阳,是为表阳虚风寒湿胜者而设,甘草、姜、枣,调和营卫,以治表虚。
  “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为湿在里。“大便坚,小便自利”,则湿不在里,说明里气调和,湿邪仍留于肌表,只是服桂枝附子汤后,风邪已去,寒湿未尽,身体尚疼,转侧未便,故用白术附子汤祛湿温经。方中白术、附子,逐皮间湿邪,温经复阳;甘草、姜、枣,调和营卫,是为表阳虚湿气偏胜者而设。方后注云“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是本方仍为助阳逐湿,微取发汗之剂,从肌肉经脉而祛湿外出的方法。若反应过之,可能有中毒现象,应引起注意。

      【解读】
         以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风湿性关节炎。
        本篇23条,24条与《伤寒论》174、175条重复。(参考本书相关条文)
        桂枝附子汤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其镇痛作用低于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桂枝附子汤复方的抗炎作用不明显。所以这三个方剂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还不明确,而且甘草附子汤比桂枝附子汤的病情重、药量反轻,相比之下药的效力与病情轻重不对称,应当进一步研究。但是风湿证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证态,符合中、西医的临床表现。
          好转反应(瞑眩反应)的表现及说明:
        《书经》云:“药不瞑眩,厥疾勿瘳。”大意是说治病的时候如果不出现瞑眩反应(好转反应),疾病难以痊愈;医圣张仲景也有类似记载:“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如冒状”,就是指醉酒似的,昏昏沉沉的样子,医圣叮嘱让病人不要诧异,是附子中毒的表现,也是药物达到治疗作用的标志。个人的体质及病理状态不同,会有不同的反应。具有代表性的好转反应症状主要有: ⊙原有的症状稍微加重; ⊙皮肤长出斑疹或皮肤痒; ⊙轻微腹泻或便秘; ⊙头晕、头痛;⊙睡眠情况差或较想睡觉; ⊙口干舌燥、排气、流汗等,也可能有出汗的表现。
         瞑眩反应,即附子的毒副作用,轻度中毒的表现,也是药物达到治疗作用的标志。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9-27 08:09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第1条
【原文】
  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
【词解】
  百脉一宗;指人体血脉分之可百,但其同归心肺所主则一。“宗”,“本”也,“聚”也之谓。病位在肺,肺朝百脉之意。
若溺快然,但头眩者:排尿性晕厥。小便的时候突然晕倒,临床上称之为排尿晕厥,是因为憋尿时快速排尿,会使膀胱快速空虚,腹压骤减,从而影响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压力快速发生变化,以及患者由坐位,或者平卧位,突然变为立位排尿时而引起了体位性低血压,使大脑短暂供血不足导致小便时突然晕倒在地。

【中医认为】
  百合病是一种心肺阴虚内热的疾病。由于心主血脉,肺主治节而朝百脉,故心肺正常,则气血调和而百脉皆得其养,如心肺阴虚成病,则百脉俱受其累,证候百出,故云“百脉一宗,悉致其病。”
     肺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而膀胱又外应皮毛,其脉上行至头,入络脑,故小便时有头痛或恶风或头眩的症状产生。在临诊时,可作为判断疾病轻重或痊愈时间的参考。其所记载的六十日,四十日,二十日,可作为诊断病情的轻重浅深,并非定数,不可拘泥。
  本病多发生于热病之后,为心肺阴液被耗损,或余热未尽所致;见于未病之前者,多为情志不遂,日久郁结化火,消铄阴液而成。应根据具体情况,随证施治。
     本条论述百合病的病因、证候、诊断、治疗原则和预后,是百合病的总纲。

【解读】
本病多发生于热病之后,为心肺阴液被耗损,或余热未尽所致;见于未病之前者,多为情志不遂,日久郁结化火,消铄阴液而成。应根据具体情况,随证施治。
     参看:《中西医融合观》余热未尽-恢复期证态;《融合观》八纲辨证中的虚证-神经官能症证态,脏腑辨证中的肝气郁结-身心疾病证态的早期。
          百合病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应该是大病之后,引起的虚证,实际上是虚实夹杂,以虚为主。无论是外感病、脏腑病,治愈之后,或者遗留有后遗症,或者转为慢性,在机体恢复功能相对稳定平衡之后,出现的全身功能性病变。所以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没有特异性。这种病人在古代是非常常见的,现代由于抗菌素、外科手术、化学药物以及各种物理治疗,相对而言治愈的病人增多,慢性病、后遗症相对减少,显得不重要,而且少见了。
病后具有明确的、特异性症状,根据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可以归类到具体的脏腑、具体的疾病不在此列,不属于百合病。百合病是指那些没有具体脏腑,没有特异性的典型症状,不可归类的非特异性全身症状表现的病后虚弱状态。例如:现代化疗病人,大手术后的恢复期等等,表现出的全身虚弱状态。现代治疗也并非完全按照百合汤的思路展开。
     第二种情况是情志、精神方面引起的神经官能症,肝气郁结-身心疾病证态的早期。
     第三种情况是慢性肺结核病,百脉一宗是指肺,因为肺朝百脉。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11-18 18:02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11-18 10:04 编辑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临床诊疗专书。据统计,截至2002年研究《伤寒杂病论》而出版的书就近2000种。而运用现代西医系统的、逐条逐条的进行解读者,只有2003年出版的《伤寒论现代解读》这本书。这本书出版之后,本来想写《金匮要略现代解读》,我把《金匮要略》通读一遍之后发现,必须首先解读脏象经络这个世界性难题,如同老虎吃天。经过反复通读,发现气血津液与西医的内环境具有比较大的重叠。这个“发现”来源于《伤寒论现代解读》中水电解质紊乱失盐失水与气血津液的关系,《金匮要略》中的水湿痰饮乃气血津液“化失其正”而致(景岳全书•痰饮)。于是撰写、出版了《中西医融合观续---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的融合》,之后再出版了《融合观》解决了哲学层次、基础理论层次、临床层次的中西医融合,在这些工作完成之后,破解了《金匮要略》现代解读的各个拦路虎,才有了《金匮要略现代解读》。现在出版的《伤寒杂病论现代解读》是《金匮要略现代解读》与《伤寒论现代解读》第二版的合订本,是中西医融合观系列丛书的第五本。二书的关系密切,现在放到一本书里,便于相互联系、互参。        中西医沟通是个世界难题,我没有走“科学实验”研究的路,也没有走脱离临床实践运用训诂、考证的方法从资料到资料研究的方法,而把中医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一个证一个证、一个概念一个概念,一条一条,进行中西医对照、研究。

       我只是把最基础、最典型的证,中医理论中重要节点上的证,作出最浅显的解释、沟通。中医的病机与西医的病理学机制、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其方剂的机理与西医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几乎没有涉及,特别是复杂的方剂没有办法与西医的药理研究结果相沟通。证态体系能不能为上面2个问题的解决提示途径与思路,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伤寒杂病论现代解读》包括:导论、《伤寒论现代解读》第二版与《金匮要略现代解读》第一版。即将出版,在此声明一下过程。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11-18 18:14
         腠理、营卫、三焦、膜原现代解读。

      以西医而言,皮肤与胸腔及胸腔器官、腹腔及其器官,是没有直接联系的,而中医认为腠理与膜原、三焦相关,并且通过营卫(的运行)把他们联系在一起。随着西医的发展,出现了筋膜学说,讨论浅筋膜与深筋膜及其所含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对于人体的联络作用。作为结缔组织中的脂肪组织,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而具有调节能量代谢的功能,颠覆了单一的能量储备功能的认识偏差。经典中医理论中的膜原、三焦、营卫、腠理与西医相碰撞时产生的火花,把他们与皮肤、结缔组织、浆膜等概念搅合在一起,使得我们不得不把二者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当我们把中西医两个理论体系中的相关概念放到一起研究的时候发现:二者的概念居然能够一一对应,并且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论构架)也能够一一对应,可以解释清楚。
          一  概念
       皮肤、粘膜与表、卫是一个象态。
      腠理与皮下、浆膜下结缔组织是一个象态。
      营卫-防卫、营养象态,主要是指皮肤与皮下的防卫营养功能。
        松结缔组织间隙与广义膜原是一个象态。
       狭义膜原与肠系膜中的淋巴组织、疏松结缔组织是一个象态。
       三焦—胸腹腔及其所含器官。上焦-胸腔及心脏、肺象态;中焦-腹腔即腹腔器官(脾、胃、肝、胆、胰、大小肠)象态;下焦-盆腔及盆腔器官(直肠、膀胱、生殖器)
        营卫运行是指:全身的疏松结缔组织是联通的,成为一个独立的运输通道,联络全身,使得人体成为一个整体的必不可少的联络、调控系统。
元真:在《融合观》书中93页,精气神合则为一,分之为三。精气神与物质能量信息的融合:精-物质结构象态,气-能量功能象态。元气是能量与功能的升华、高度概括;元精是物质与结构的升华、高度概括。元真,是指元气与元精的统一体,即物质结构与能量功能的统一体。

          二  概念之间的关系一一对应
         (一)正常情况下
         消化道(中焦)吸收的营养物质吸收入血液,变成血浆(营),运行全身,故《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胃代表中焦。肺代表上焦。三焦通汇是指:血液、血浆(营)是物质能量的载体,消化道(中焦)吸收的营养物质经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包括皮肤(腠)。
元真,是指元气与元精的统一体,即物质结构与能量功能的统一体。  
        腠者,三焦通汇元真之处,为气血所注。以西而言,皮肤(腠)是全身最大的器官,约占体重的16%,面积约1.2~2.0平方米,皮下毛细血管网是一个巨大的调控系统与物质交换系统(元真汇通处)是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平衡的重要场所。“腠者,三焦通汇元真之处”是指:皮肤是消耗物质能量的重要场所。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以西医而言,是指功能,即调节体温,维持人体的正常温度,保持皮肤的丰满度,调节汗腺、皮脂腺的正常分泌,保持毛发的光洁度等等,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质能量;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皮下脂肪大量消耗,表现出消瘦等等。由此推论出“腠者,三焦通汇元真之处,为气血所注”。
         脂肪组织是一个巨大的内分泌器官,淋巴组织是一个巨大的免疫系统,其中的神经末梢、毛细血管网是一个巨大的调控系统与物质交换系统,也是元真汇通的合理解释。
        三焦与腠理、元真相汇,还指胸腹腔浆膜与皮肤皮下组织都是包裹人体肌肉骨骼、内脏器官的包膜,在功能上都与水电解质代谢、营养物质代谢相关联
         “为气血所注”是指:皮肤的物质能量是由气血经脉带来的。为什么腠理的功能与营卫关系密切,很少提及“气血”?前面提及营卫与气血的不同,离经之血为瘀血,而“营”渗出脉外为津液,用营与津液的关系解释比起血与津液的关系,更符合实际,解释比较方便、准确。
因为津液是清的,推论营也是清的,卫就是“清”的对立面“浊”。
         营行脉内,为营出脉外为津液,营运行于腠理、膜原、三焦之中。卫行脉外,弥散于腠理、膜原、三焦之中。这是经络之外营卫运行的另外一个途径。也是构成完整统一的机体的另外一套联系途经。营卫、经脉的运行以西医而言都是在疏松结缔组织中进行的,疏松结缔组织也具有联络全身的功能,

   (二)疾病情况下
        浆膜腔、皮下、粘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在病理条件下是水电解质的调节库,可以储存大量的水电解质,形成水肿、积液,当机体脱水的时候,能够补充循环系统的不足。疏松结缔组织也是物质交换的场所(营),还具有保护功能(卫),诸如:其中的淋巴管、淋巴结、淋巴小结是公共粘膜系统,以及游离的各种吞噬细胞、弥漫的抗体、细胞因子等等,都是具有防卫功能的形态结构,同时也成为伏邪的潜伏之地。
营气-血浆象态“化得其当”,形成津液-细胞间液象态;“化失所当”形成:水气-水肿证态,水湿-慢性炎症渗出证态,水饮-第三间隙积液证态,痰证-炎症证态,瘀血-凝血证态等,这些病理状态都是由于营气-血浆象态“化失所当”形成的。遍布全身的疏松结缔组织形成的筋膜间隙(三焦、膜原)既是津液-细胞间液象态运行的通路,也是各种病理中间产物的运行通路
        水气---水湿----水饮----痰-----瘀血,这些是中间病理产物,为正常的气血津液“化失其当”运化而来。
        水气、水湿、水饮、痰、瘀血等中间病理产物,除了存在于脏腑、经络之中,而且还在三焦、膜原之间流动、存在。
        膜原系于中焦脾胃,膜原是指浆膜在腹腔的皱褶,诸如:大网膜、小网膜、肠系膜、韧带等等组织结构,其中含有疏松结缔组织、神经血管、淋巴管、淋巴结等。膜原还包括肠道粘膜下公共粘膜系统的淋巴小结等淋巴组织,广义的膜原还包括皮下组织中的淋巴结。广义的伏邪、伏病、邪伏膜原,是指病原体潜伏在全身的淋巴系统之中的疾病,符合湿邪是指病原体能够被细胞免疫、细胞吞噬的疾病,邪伏膜原就是外感湿病。脾胃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组织,是主要的完整免疫器官,所以这次新冠病毒感染,淋巴细胞下降的幅度与病情程度正相关,属于湿病。狭义的邪伏膜原是指肠壁的淋巴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感染;伏梁是指肠系膜淋巴结感染或者恶性肿瘤转移到肠系膜。广义的邪伏膜原,泛指能够侵犯淋巴系统的感染病,特别是突破淋巴系统引起的二次菌血症者,皆属于广义的邪伏膜原,即广义的伏病。狭义的伏病仅仅指:春温与伏暑。春温的典型代表是流行性脑膜炎;伏暑的典型代表是流行性出血热。
            邪伏膜原证与达原饮,源出于《瘟疫论》湿温邪伏膜原证,其典型代表是伤寒杆菌病。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1-23 17:55
       《金匮要略现代解读》与《伤寒论现代解读》关系密切,现在放到一本书里,便于相互联系、互参。诸如:《伤寒论》中的欲作谷疸、湿热黄疸、欲做奔豚、营卫不和、太阳蓄血证、太阳病、厥阴病,与《金匮要略》中的谷疸、黄疸病、奔豚气、痉湿病中的营卫、带下瘀血证、痉湿暍病中的太阳病、消渴病中的厥阴病,他们之间的关联、异同,放在一起,前后对照,才能够更加完整的、全面的、正确的理解这些概念的本质。差之分毫谬之千里,把这些中医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理顺之后,才能够准确传承,现代解读才能够不出偏差。
      读书之妙,妙不可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可言传是自己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即胸(心)中了了,笔下难明。把《伤寒论》、《金匮要略》、西医放在一起研究,许多争论不休、难解之谜,豁然开朗,迎刃而解,不仅心中明了,而且能够用文字表述清楚。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1-26 09:23
          《伤寒杂病论》三处脾约,三者的病因、病机不同:1  《伤寒论》阳明病179条  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是指外感病太阳阳明脾约证,其病机是太阳病误治或者迁延而致便秘;2  《伤寒论》阳明病  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是指外感病正阳阳明脾约证,其病机是外邪直中阳明引起便秘);3  《金匮要略》十一篇15条,与《伤寒论》247条相同,是指脏腑辨证,脾本藏脾约证,其病机与外邪风寒无关,是由于脾失健运引起便秘。

作者: 喻家言    时间: 2022-1-26 10:53
        李老先生的《伤寒杂病论现代解读》出版了吗?
        恭喜!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1-27 06:51
喻家言 发表于 2022-1-26 02:53
李老先生的《伤寒杂病论现代解读》出版了吗?
        恭喜!

          正在出版社校对中,预计下半年出版。谢谢关注。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8 18:04
发一条与骨科相关的内容,请您批评指正。
         《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1【原文】 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腨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本条的呋蹶是西医的什么病?我的解读:本条“趺蹶”是指“小腿后群肌肉(腓肠肌)骨筋膜室综合征”,张仲景的治疗方法是:针刺承山穴。
         呋蹶的临床表现是:足背僵直,行走不便,向前走正常,不能后退。治疗当以针刺腨部(承山穴,腓肠肌的凹陷处)。足背僵直:与腓肠肌痉挛相反,所以足背僵直说明腓肠肌肌力下降或者萎缩。这时候前行不受影响,后退的时候比较困难。此处泛指:行走不便。

             西医相关知识小腿后群肌肉(腓肠肌)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肢体创伤,导致筋膜室内压力升高,阻断筋膜室内组织微循环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最常见于四肢创伤后,因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的长时间缺血后会导致肌肉坏死及神经功能障碍,造成肢体严重的不可逆损伤。早期下肢肿胀导致的筋膜室压力增高,晚期主要表现为5P症状,包括疼痛、苍白、感觉异常、麻痹和无脉。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8 18:05
  详细论证,请看原著。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8 18:19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2 【原文】 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瞤瞤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词解】
  常以:以,语助词。常以,即时常的意思。
      瞤瞤:肌肉不自主地跳动。长期瞤动之后往往引起肌无力、肌萎缩。
      【解读】
      本条是指:腕管综合征,包块腱鞘囊肿、腱鞘炎等。
      腱鞘炎    腱鞘炎是由于肌腱长期在腱鞘内过度摩擦(如同刀与鞘的摩擦关系),引起肿胀,发生的肌腱和腱鞘损伤性的炎症,是一种无菌性的炎症。
骨鞘膜是生长在骨骼表面的软组织薄膜,由结缔组织构成,很坚韧,含有大量血管和神经。由于外伤、不当运动、神经压迫等造成鞘膜损伤引起感染发炎,称为鞘膜炎。
      腕管综合征
发生的原因,是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受卡压。腕管,是一个由腕骨和屈肌支持带组成的骨纤维管道。前者构成腕管的桡、尺及背侧壁,后者构成掌侧壁。腕管顶部是横跨于尺侧的钩骨、三角骨和桡侧的舟骨、大多角骨之间的屈肌支持带。正中神经和屈肌腱由腕管内通过(屈拇长肌腱,4条屈指浅肌腱,4条屈指深肌腱)。尽管腕管两端是开放的入口和出口,但其内组织液压力却是稳定的。腕管内最狭窄处距离腕管边缘约50px,这种解剖特点与腕管综合症患者切开手术时正中神经形态学表现相符。正中神经走行在屈肌支持带下方,紧贴屈肌支持带。在屈肌支持带远端,正中神经发出返支,支配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浅头,和拇对掌肌。其终支是指神经,支配拇、示、中指和环指桡侧半皮肤。无论是腕管内的内容物增加,还是腕管容积减小,都可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最常见的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的原因,是特发性腕管内腱周滑膜增生和纤维化,其发生的机理尚不明了。有时也可见到其他一些少见病因,如屈肌肌腹过低,类风湿等滑膜炎症,创伤或退行性变导致腕管内骨性结构异常卡压神经,腕管内软组织肿物如腱鞘囊肿等。
    踝管综合征是由胫神经或其终末支(足底内侧或外侧神经)在小腿或踝关节处卡压引起。屈肌支持带位于胫神经走行区的浅层,构成踝管的顶部。它起自内踝后方,止于跟骨。根据踝管内神经卡压的位置不同,其临床表现多样。
      本条是指:腕管综合征,包块腱鞘囊肿、腱鞘炎等。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12 10:33
       颈椎小关节紊乱综合症,即颈椎轻微错位,也称为小关节滑膜嵌顿,多由于轻度的急性颈扭伤,使滑膜嵌入小关节之间,造成小关节交锁或脱位,使脊椎活动受限。伤后立即发生异乎寻常的剧痛,使病人无法忍受。病人往往屈身侧卧,情绪紧张,肌肉紧张,不敢动,生怕别人触碰或搬动,脊柱任何的活动、咳嗽、震动都会使疼痛加重。滑膜上端的肿胀可刺激位于椎间孔内的神经根,产生放射性疼痛。
颈椎的关节突较低,上关节面朝上,偏于后方,下关节突朝下,偏于前方,关节囊较松弛,可以滑动,横突之间往往缺乏横突韧带。由于颈椎的特殊解剖关系,故其稳定性较差,当颈部肌肉扭伤或受到风寒侵袭发生痉挛,睡觉时枕头过高或在放松肌肉的情况下突然翻身,工作中姿势不良,颈部慢性劳损,舞台表演或游泳时做头部快速转动等特技动作时,均可使颈椎小关节超出正常的活动范围,导致颈椎小关节发生移位、错动,同时伴有椎体一定程度的旋转性移位,使上、下关节突所组成的椎间孔的横、纵径皆减小,导致颈椎平衡失调,颈椎失稳。颈椎小关节紊乱症较易复发,从而影响颈椎的稳定性,长期反复发作者可促使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加速颈椎病的发展。
          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颈项强直,疼痛,活动受限,有的病人可出现头昏、视物不清、眼震、面部麻木等头颈综合征。病变颈椎棘突的一侧隆起或偏歪,椎旁有压痛点。
           鉴别   有的病人可出现头昏、视物不清、眼震、面部麻木等头颈综合征,往往被误诊为不典型癫痫。X线片显示:生理屈度变直,颈椎前凸减少或消失或反屈线,或椎间隙后缘增宽,椎体可侧方移位。X线侧位片显示双边影。可资鉴别。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13 08:24
      一.《金匮要略》中紫参的应用
       (一)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9条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泽漆汤方:半夏半升  泽漆三斤,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  紫参  生姜  白前各五两  甘草黄芩   人参    桂枝各三两
       紫参在泽漆汤中,利大小便以逐水。
         (二)呕吐哕下利病脉证病治第十七  46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证见:下利黏滞不畅,腹痛闷胀,身体困倦,时有心烦,口黏腻不渴。病机为湿热留滞肠腑,气机失畅。治用紫参汤。方中以紫参性味苦辛寒,入肺肠经,通利二便,泄热调肠;甘草泄火缓急,并能安中。二药合用,共奏清热渗湿,通滞缓急之效。
  二.紫参的用量用法
       用量:常用量6—9克。
       最小量5两(15克),如泽漆汤。
       最大量半斤(24克),如紫参汤。
      按:紫参辛苦寒,苦寒能清大肠滞热,辛寒又清肺中郁热。故有清泻肺热,降逆止咳,解毒止利之效。
  三.紫参的文献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
   《本草纲目》引《名医别录》:“主治胃肠大热,唾血,衄血,肠中聚血,肠痈诸疮,止渴,益精。”
  四.紫参的药理作用
     1.据化学分析 紫参主含甾醇、三萜成分、氨基酸和水苏糖等成分。
     2.据药理研究 本品有消炎、镇静与镇痛作用。
      3.据现代临床 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阿米巴痢疾,急性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急性胃肠炎等。
   【结语】
      说明张仲景见过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肺脓肿,而且用紫参汤治疗过这个病。只是他没有把阿米巴痢疾与细菌性痢疾鉴别开来。
     选择紫参也非常恰当,既治肠道的阿米巴痢疾,又治肺部疾病,阿米巴肺脓肿用紫参汤标本同治。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4-13 08:52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病治第十七,46条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历来争论很大,有的书直接改为:下利腹痛。实际上,张仲景是正确的!的确是下利肺痛!阿米巴痢疾引起的阿米巴肺脓肿,紫参汤治疗恰如其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