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伤寒论.申景旺评》第2、3条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医小陈    时间: 2021-6-26 20:25
标题: 《伤寒论.申景旺评》第2、3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评按:这条句型与上条一样,应该是林亿辈根据12、13条所作。“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中风”;这里只说了脉缓,是为了与第一条脉浮相呼应;太阳中风脉浮而缓,且重按无力,这是因为里也虚了;书中之所以没说,是因为里证不明显。如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就是里证比较明显了,其中可发汗虽然是错误的,但用桂枝汤治疗却是正确的!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评按:在太阳伤寒初期时,虽然有人发热、有人不发热,但都恶寒;这是因为湿与热郁滞于体表,严重时还会出现头项僵痛、身体疼痛、呕逆,但“必恶寒、体痛、呕逆”,却不一定!其中“呕逆”,则是因湿与热郁阻于体表,影响了病人胃肠道的水液代谢,胃中停饮就会出现泛酸现象,河南人称之为“沤心”;有时胃部感觉就像过去农民犁地时犁尖滑过去一样,出现一种线状的疼痛,因此也称之为“犁心”。呕逆的呕,本身就有上逆之义,所以呕逆并用,并非恰当;河南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干哕(yue),即使现在也不说呕或呕逆。脉阴阳俱紧有两说,一是浮沉,一是尺寸;在太阳伤寒中,麻黄汤证的脉是浮取尺寸俱紧,沉取稍弱些;但太阳伤寒,脉并非都是阴阳俱紧脉,还有其它方证;因此,这条实际上是将太阳伤寒狭义为麻黄汤证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