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温病条辨.申景旺评》上焦篇.十九、二十、二一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医小陈
时间:
2021-6-17 20:34
标题:
《温病条辨.申景旺评》上焦篇.十九、二十、二一
十九、温毒外肿,水仙膏主之,并主一切痈疮。
按:水仙花得金水之精,隆冬开花,味苦微辛,寒滑无毒,苦能降火败毒,辛能散邪热之结,寒能胜热,滑能利痰。其妙用全在汁之胶粘,能拔毒外出,使毒邪不致深入脏腑伤人也。
水仙膏方
水仙花根,不拘多少,剥去老赤皮与根须,入石臼捣如膏,敷肿处,中留一孔出热气,干则易之,以肌肤上生黍米大小黄疮为度。
评:“温毒外肿”,多是淋巴结发炎了;“水仙膏主之,并主一切痈疮”;用水仙膏外治有效,这是临床经验。
二十、温毒敷水仙膏后,皮间有小黄疮如黍米者,不可再敷水仙膏,过敷则痛甚而烂,三黄二香散主之。
三黄取其峻泻诸火,而不烂皮肤,二香透络中余热而定痛。
三黄二香散方(苦辛芳香法)
黄连(一两) 黄柏(一两) 生大黄(一两) 乳香(五钱) 没药(五钱)
上为极细末,初用细茶汁调敷,干则易之。继则用香油调敷。
评:这也是临床经验,没有什么问题。
二一、温毒神昏谵语者,先与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属,继以清宫汤。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清宫汤(方法并见前)
评:这条“温毒神昏谵语者”,是因为邪热重伤了人体的津液,且郁于血分所致;“先与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属,继以清宫汤”;是先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属治其标,继以清宫汤治本;但这样治疗,可能使病人陷入虚弱状态。应该在不伤病人胃气的前提下大补津液、外透邪热,可用小柴胡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6-18 17:17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6-18 09:22 编辑
病人已经到了要死要活的程度,先生还用小柴胡汤在半表半里瞎折腾!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6-18 17:23
先生这样做学问,杀人焉?
作者:
17800238272
时间:
2021-6-18 17:34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1-6-18 17:17
病人已经到了要死要活的程度,先生还用小柴胡汤在半表半里瞎折腾!
搞清楚中医的病因,病机再说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6-19 07:47
你所知道的西医的病因病机,都是初中生的解剖、生理、微生物学的常识。你根本不懂什么是西方科学、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学……门都没有入,中医的门你也没有入 。以初中生的解剖生理常识,试图推翻中医理论体系,是你们这些半瓶子醋蚍蜉撼树、狂妄自大、以救世主的傲慢的淋漓尽致的表现。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