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清肺排毒汤是怎么开出来的?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5-12 11:06
标题: 清肺排毒汤是怎么开出来的?
如题。
实验室开出来的?大数据开出来的?中药的化学成分开出来的?中医药大学开出来的?院士开出来的?……?
下一次疫情,哪一个人开处方?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5-12 11:17
清肺排毒汤是哪一个人开出来的?他的根据是什么?是中西医结合派的群体创新出来的?还是纯中医人开出来的?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1-5-12 11:35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1-5-12 03:37 编辑
清肺排毒汤参考资料
以下是该参考资料在北京时间2020年07月13日 10:53:26的网页快照。此快照仅用于佐证词条内容来源,如果对快照内容有疑问,可点此投诉反馈。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1-5-12 11:37
图
作者: 萧铁 时间: 2021-5-12 15:05
是的,文中说这位葛又文是“特聘”研究员,另外有报道说他当时连医生都不是,后来因要申请专利才急忙补上个头衔什么的。
我一直都很纳闷:不是说要“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么?这人是跟哪名医学的,怎么不把师门亮出,以彰显“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成就?又:几个院士级人物在战疫中到前线作战,后方的院士们则更像球队教练,……。
我曾在《新冠肺炎中医方案评议》一文中指出:《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5版发表的时间是2月5日,距4版有近10天的时间,但中医治疗内容与4版完全一致,显示当时以反映战疫主场经验为主的《方案》已基本定型。但在5版刚发布的第二天,中医药管理局便发布推荐没在《方案》中出现的清肺排毒汤的《通知》,且称适用于从轻到重的各型患者,凸显要将此方置于《方案》中其他方剂之上的用意和决心。
这个在后方搞出来的方剂却在第6版(2/19发布)时按中医药管理局的新闻稿一字不易硬生生插到最前面。我直觉觉得是几个院士背后的利益集团搏弈的结果。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5-12 16:06
葛又文是“特聘”研究员,另外有报道说他当时连医生都不是,后来因要申请专利才急忙补上个头衔什么的
==============================================
为什么葛友文没有受到表彰??下一次疫情是不是还请葛友文开处方??!!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5-12 16:17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17日电(记者 李泽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定于4月17日15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防控工作进展和成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先生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大年三十(1月24日)到达武汉的时候,感觉到特别湿冷,下着小雨。我们吃完了晚饭之后,在院子里走了一个多小时,就是体验当地的气候环境。当天晚上,因为感觉到很湿冷,就打开了窗户,把所有的空调都关上,体验这个病到底是处于怎么样的发病环境。
结合来之前看了很多病人的舌像,病人的病历,对这个病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所以当天体验在这种环境下中医应该怎么样去治疗。因为在一种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来临的时候,往往不能第一时间马上研发出特效的西药,也不会很快就研发出疫苗。但是我们从中医的角度却可以做一个基本的定义。所以当时感觉到,在当时非常湿冷的环境下,这个病是“寒湿疫”。
仝小林说,第二天,到金银潭医院看病人,在路上,司机说,他到按摩店做按摩的时候,服务员说他的后背太潮湿了,给他艾灸肚脐,肚脐上一层水珠,给我们的感觉是湿冷的环境造成人体内寒湿非常重。
=====================================================
结合来之前看了很多病人的舌像,病人的病历,对这个病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需要拿出证据!!详细说明。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5-12 16:20
寒湿疫,这个术语是仝小林自己规定的,还是来之于《温病条辨》中的“寒湿”??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5-12 16:4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寒湿瘟疫
[已重置]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健康报独家专访仝小林院士:中医治疗方案即将更新(附中医预防处方)
原创 王宁 健康报 今天
1月24日除夕,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级专家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主任苗青,北京市中医院呼吸科主任王玉光分别从北京、广州出发,在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第一线汇合。
1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带领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医疗队抵达武汉。与此同时,仝小林院士带领专家组深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临床一线诊治病人。
1月26日早晨,健康报记者电话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院士。
值得说明的是,2003年,时任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主任的仝小林和全国的医疗同道一样遭遇了非典。作为中日友好医院SARS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长,仝小林主任第一批进入SARS病房,亲手诊治了200多例患者,通过直接接触大量患者,系统总结了SARS的发病特点、中医分期及证候规律,创制了“SARS-肺毒疫四期八方”的辨治方案,其中11例纯中药治疗的经验写进世界卫生组织《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试验》报告。 1.《健康报》:您带领的高级专家组前往武汉疫区承担什么工作?
仝小林:我们中医高级专家组的主要任务有三:一是优化中医治疗方案,二是通过到医院实地考察发现中医治疗中存在问题,三是中西医结合救治疑难危重症。
仝小林院士(右一)带领专家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查房
2.《健康报》:通过查房,您如何看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否具体分析一下?
仝小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属“寒湿(瘟)疫”,是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我之所以这样归属,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病发于冬季,而且主要是从冬至(2019年12月22日)开始,经历了小寒(2020年1月6日)、大寒节气(2020年1月20日),这个时间段是一个高发期。按照“冬九九”来看,发病正值“一九”前后(2019年12月22日~2019年12月30日)。所以,在这个季节,“寒”邪是毫无疑问的。
对于“湿”,武汉的湿气本来就挺大,今年尤甚。以往这个时候,武汉开始降雪了。我们查了一下,2020年1月到今天为止,阴雨绵绵天气持续了16天,湿气非常重,这也是一种反常的天气。
“非其时而有其气”,该特别冷的时候反倒不冷,该下雪的时候反而下雨,就容易出现瘟疫。“疫”本身是指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寒湿(瘟)疫”,之所以加“瘟”字,是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病名。因为武汉今年是个暖冬,这个“瘟”字反映了当寒反暖的意思,它是在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一种气候、物候下形成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于“疫病”范畴,其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如果说得再具体些,我个人认为其中医病名可以定为“寒湿(瘟)疫”。
2. 病性上属于阴病。《黄帝内经》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阳病、阴病的性质、发展和转归是完全不同的。若为温疫或湿瘟,病性上属于阳病,结局是伤阴,是以伤阴为主线。
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寒湿之疫邪引起,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所以在治法上,一定是针对寒和湿。具体来说,因为寒邪被湿邪所抑遏,治疗寒邪,要温散、透邪,用辛温解表之法。治疗湿邪,要芳香避秽化浊。这是一个大的原则。
3.从病位来看,在肺和/或脾。《黄帝内经》讲“形寒饮冷则伤肺”,综合武汉气候及我们所看到的病人,也可以完全没有脾胃症状。
通过问诊,我们发现大多数患者有脾胃症状,而且非常典型,如周身倦怠乏力,食欲不好,恶心、呕吐,脘痞胀满,腹泻或便秘等。我认为治疗时要注意调理脾胃。
4.在分期上,高级专家组的意见基本一致,就是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为四期,即早期、中期、晚期及恢复期。
我认为各个时期的证候如下:早期为寒湿袭肺碍脾,中期为寒湿阻肺困脾,晚期为寒湿闭肺伤脾(内闭外脱),恢复期为肺脾气虚。
5.在用药上,总的原则是散寒除湿,避秽化浊,而且应该一以贯之。
早期可以用藿香正气散、神术散、达原饮等,中期用宣白承气汤、藿朴夏苓汤等,晚期用参附四逆汤或加苏合香丸等,恢复期用六君子汤、理中汤等。
应该注意的是,体质、年龄、基础病不同,感染疫戾之气有轻重之分,证候可以有所差别。但“万变不离其宗”,伤阳为其主线。有些偏于阳性体质者,很快就化热、化燥,甚至伤阴。
凡是武汉输出的病人,与武汉当地病人治法基本相同。而对于无武汉病人接触史的患者,可以根据当地情况 “三因制宜”。
遗憾的是,我们目前看到的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发热门诊病人,对居家治疗病人的防和治情况还缺乏第一手资料。随后,我们尽快了解。
今天下午,我还将与黄璐琦院士、张忠德副院长、苗青主任、王玉光主任等专家一起,向顾问组的院士、国医大师们汇报武汉疫区患者的中医治疗情况,在他们的指导下进一步优化中医诊疗方案,不久将把新版中医治疗方案对外发布。
仝小林院士(左二)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发热门诊了解病人情况
3.《健康报》:在治疗过程中,您还有哪些嘱咐吗?
仝小林:减少不必要输液 寒湿者,舌体偏胖大,有齿痕,厚腻苔,甚至腐苔,反映湿邪很重,此类患者初起阶段尽量采用中医药治疗,减少不必要的输液。湿邪缠绵难愈,过度输液会加重寒湿。
避免滥用抗生素 因其为病毒感染,除非合并细菌感染,不宜常规使用抗生素。从中医来看,抗生素多为寒凉之品,易伤脾胃。 4.《健康报》:对于病症不典型的病人,在预防上应注意什么?
仝小林:对于部分无发热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的防控,要引起高度重视。
自始至终没有发热症状的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防控上容易放松警惕。我们发现部分患者以乏力起病,一周左右也未见发热,同时伴有轻度咳嗽胸闷、食欲不振、胃肠道不适等,拍片后肺部出现毛玻璃样改变。
5.《健康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除了外出戴口罩、勤洗手等,中医有什么好办法吗?
仝小林:艾灸 该病病邪为“寒湿”,所以应该慎用苦寒药,患者饮食要避免寒凉,食用温热饮食。除了服用中药,中医还有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可以试用,如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胃脘、足三里等,可以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吃大蒜 2003年非典时,我们在进入病房前都吃大蒜。大蒜素有抗菌作用,对于一些病毒感染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这是我们非典时期积累的经验,有病无病都可以用。
代茶饮 推荐一款简易的寒湿(瘟)疫方:苏叶6克,藿香叶6克,陈皮9克,煨草果6克,生姜3片(寒湿重者,生姜用5~10片)。煎汤代茶饮。中成药 预防上,可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或水),剂量减半。
文/健康报记者王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5-12 16:51
1.病发于冬季,而且主要是从冬至(2019年12月22日)开始,经历了小寒(2020年1月6日)、大寒节气(2020年1月20日),这个时间段是一个高发期。按照“冬九九”来看,发病正值“一九”前后(2019年12月22日~2019年12月30日)。所以,在这个季节,“寒”邪是毫无疑问的。
对于“湿”,武汉的湿气本来就挺大,今年尤甚。以往这个时候,武汉开始降雪了。我们查了一下,2020年1月到今天为止,阴雨绵绵天气持续了16天,湿气非常重,这也是一种反常的天气。
“非其时而有其气”,该特别冷的时候反倒不冷,该下雪的时候反而下雨,就容易出现瘟疫。“疫”本身是指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寒湿(瘟)疫”,之所以加“瘟”字,是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病名。因为武汉今年是个暖冬,这个“瘟”字反映了当寒反暖的意思,它是在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一种气候、物候下形成的。
=========================================================
该特别冷的时候反倒不冷,该下雪的时候反而下雨,就容易出现瘟疫。
气候反常,该冷不冷,是“温邪”,“该下雪的时候反而下雨”还是反常的温暖,多雨是反常的“湿邪”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5-12 16:53
我的中医基础不行,请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5-12 17:04
3.从病位来看,在肺和/或脾。《黄帝内经》讲“形寒饮冷则伤肺”,综合武汉气候及我们所看到的病人,也可以完全没有脾胃症状。
通过问诊,我们发现大多数患者有脾胃症状,而且非常典型,如周身倦怠乏力,食欲不好,恶心、呕吐,脘痞胀满,腹泻或便秘等。我认为治疗时要注意调理脾胃。
======================================
【也可以完全没有脾胃症状。大多数患者有脾胃症状,而且非常典型】,怎么理解?新冠肺炎的病人可以没有脾胃症状,但是大多数病人具有典型的脾胃症状!!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5-12 17:06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5-12 09:09 编辑
4.在分期上,高级专家组的意见基本一致,就是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为四期,即早期、中期、晚期及恢复期。
我认为各个时期的证候如下:早期为寒湿袭肺碍脾,中期为寒湿阻肺困脾,晚期为寒湿闭肺伤脾(内闭外脱),恢复期为肺脾气虚。
5.在用药上,总的原则是散寒除湿,避秽化浊,而且应该一以贯之。
早期可以用藿香正气散、神术散、达原饮等,中期用宣白承气汤、藿朴夏苓汤等,晚期用参附四逆汤或加苏合香丸等,恢复期用六君子汤、理中汤等。
=========================================================
早期可以用藿香正气散、神术散、达原饮等,中期用宣白承气汤、藿朴夏苓汤等,这些方剂都是治疗“湿温”的方剂!!
没有看到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以及清肺排毒汤的影子!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5-12 17:14
《温病条辨》寒湿
四三、湿之入中焦,有寒湿,有热湿,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其中伤也,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款,遗患无穷,临证细推,不可泛论。
此统言中焦湿证之总纲也。寒湿者,湿与寒水之气相搏也,盖湿水同类,其在天之阳时为雨露,阴时为霜雪,在江河为水,在土中为湿,体本一源,易于相合,最损人之阳气。热湿者,在天时长夏之际,盛热蒸动湿气流行也;在人身湿郁;本身阳气久而生热也,兼损人之阴液。自表传来,一由经络而脏腑,一由肺而脾胃。水谷内蕴,肺虚不能化气,脾虚不能散津,或形寒饮冷,或酒客中虚。内外相合,客邪既从表入,而伏邪又从内发也。伤脾阳,在中则不运痞满,传下则洞泄腹痛。伤胃阳,则呕逆不食,膈胀胸痛。两伤脾胃,既有脾证,又有胃证也。其伤脾胃之阴若何?湿久生热,热必伤阴,古称湿火者是也。伤胃阴,则口渴不饥。伤脾阴,则舌先灰滑,后反黄燥,大便坚结。湿为阴邪,其伤人之阳也,得理之正,故多而常见。其伤人之阴也,乃势之变,故罕而少见。治湿者必须审在何经何脏,兼寒兼热,气分血分,而出辛凉、辛温、甘温、苦温、淡渗、苦渗之治,庶所投必效。若脾病治胃,胃病治脾,兼下焦者,单治中焦,或笼统混治,脾胃不分,阴阳寒热不辨,将见肿胀、黄胆、洞泄、衄血、便血、诸证蜂起矣。惟在临证者细心推求,下手有准的耳。盖土为杂气,兼证甚多,最难分析,岂可泛论湿气而已哉!
四四、足太阴寒湿,痞结胸满,不饥不食,半苓汤主之。
此书以温病名,并列寒湿者,以湿温紧与寒湿相对,言寒湿而湿温更易明析。
痞结胸满,仲景列于太阴篇中,乃湿郁脾阳,足太阴之气,不为鼓动营运。脏病而累及腑,痞结于中,故亦不能食也。故以半夏、茯苓培阳土以吸阴土之湿,浓朴苦温以泻湿满,黄连苦以渗湿,重用通草以利水道,使邪有出路也。
半苓汤方(此苦辛淡渗法也)
半夏(五钱) 茯苓块(五钱) 川连(一钱) 浓朴(三钱) 通草(八钱,煎汤煮前药)
水十二杯,煮通草成八杯,再入余药煮成三杯,分三次服。
四五、足太阴寒湿,腹胀,小便不利,大便溏而不爽,若欲滞下者,四苓加浓朴秦皮汤主之,五苓散亦主之。
经谓太阴所至,发为 胀,又谓厥阴气至为 胀,盖木克土也。太阴之气不运,以致膀胱之气不化,故小便不利。四苓辛淡渗湿,使膀胱开而出邪,以浓朴泻胀,以秦皮洗肝也。其或肝气不热,则不用秦皮,仍用五苓中之桂枝以和肝,通利三焦而行太阳之阳气,故五苓散亦主之。
四苓加浓朴秦皮汤方(苦温淡法)
茅术(三钱) 浓朴(三钱) 茯苓块(五钱) 猪苓(四钱) 秦皮(二钱) 泽泻(四钱)
水八杯,煮成八分三杯,分三次服。
五苓散(甘温淡法)
猪苓(一两) 赤术(一两) 茯苓(一两) 泽泻(一两六钱) 桂枝(五钱)
共为细末,百沸汤和服三钱,日三服。
四六、足太阴寒湿,四肢乍冷,自利,目黄,舌白滑,甚则灰,神倦不语,邪阻脾窍,舌蹇语重,四苓加木瓜草果浓朴汤主之。
脾主四肢,脾阳郁故四肢乍冷。湿渍脾而脾气下溜,故自利。目白精属肺,足太阴寒则手太阴不能独治,两太阴同气也,且脾主地气,肺主天气,地气上蒸,天气不化,故目睛黄也。白滑与灰,寒湿苔也。湿困中焦,则中气虚寒,中气虚寒,则阳光不治,主正阳者心也,心藏神,故神昏。心主言,心阳虚故不语。脾窍在舌,湿邪阻窍,则舌蹇而语声迟重。湿以下行为顺,故以四苓散驱湿下行,加木瓜以平木,治其所不胜也。浓朴以温中行滞,草果温太阴独胜之寒,芳香而达窍,补火以生土,驱浊以生清也。
四苓加木瓜浓朴草果汤方(苦热兼酸淡法)
生于白术(三钱) 猪苓(一钱五分) 泽泻(一钱五分) 赤苓块(五钱) 木瓜(一钱) 浓朴(一钱) 草果(八分) 半夏(三钱)
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阳素虚者,加附子二钱。
四七、足太阴寒湿,舌灰滑,中焦滞痞,草果茵陈汤主之;面目俱黄,四肢常厥者,茵陈四逆汤主之。
湿滞痞结,非温通而兼开窍不可,故以草果为君。茵陈因陈生新,生发阳气之机最速,故以之为佐。广皮、大腹、浓朴,共成泻痞之功。猪苓、泽泻,以导湿外出也。若再加面黄肢逆,则非前汤所能济,故以四逆回厥,茵陈宣湿退黄也。
草果茵陈汤方(苦辛温法)
草果(一钱) 茵陈(三钱) 茯苓皮(三钱) 浓朴(二钱) 广皮(一钱五分) 猪苓(二钱) 大腹皮(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茵陈四逆汤方(苦辛甘热复微寒法)
附子(三钱,炮) 干姜(五钱) 炙甘草(二钱) 茵陈(六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温服一杯,厥回止后服;仍厥,再服;尽剂,厥不回,再作服。
四八、足太阴寒湿,舌白滑,甚则灰,脉迟,不食,不寐,大便窒塞,浊阴凝聚,阳伤腹痛,痛甚则肢逆,椒附白通汤主之。
此足太阴寒湿,兼足少阴、厥阴证也。白滑灰滑,皆寒湿苔也。脉迟者,阳为寒湿所困,来去俱迟也。不食,胃阳痹也。不寐,中焦湿聚,阻遏阳气不得下交于阴也。大便窒塞,脾与大肠之阳,不能下达也。阳为湿困,返逊位于浊阴,故浊阴得以蟠踞中焦而为痛也;凡痛皆邪正相争之象,虽曰阳困,究竟阳未绝灭,两不相下,故相争而痛也(后凡言痛者仿此)。椒附白通汤,齐通三焦之阳,而急驱浊阴也。
椒附白通汤方
生附子(炒黑,三钱) 川椒(炒黑,二钱) 淡干姜(二钱) 葱白(三茎) 猪胆汁(半烧酒杯,去渣后调入)
水五杯,煮成二杯,分二次凉服。
〔方论〕此苦辛热法复方也。苦与辛合,能降能通,非热不足以胜重寒而回阳。附子益太阳之标阳,补命门之真火,助少阳之火热。盖人之命火,与太阳之阳少阳之阳旺,行水自速。三焦通利,湿不得停,焉能聚而为痛,故用附子以为君,火旺则土强。干姜温中逐湿痹,太阴经之本药,川椒燥湿除胀消食,治心腹冷痛,故以二物为臣。葱白由内而达外,中空通阳最速,亦主腹痛,故以为之使。浊阴凝聚不散,有格阳之势,故反佐以猪胆汁,猪水畜,属肾,以阴求阴也;胆乃甲木,从少阳,少阳主开泄,生发之机最速。此用仲景白通汤,与许学士椒附汤,合而裁制者也。
四九、阳明寒湿,舌白腐,肛坠痛,便不爽,不喜食,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广皮浓朴汤主之。
九窍不和,皆属胃病。胃受寒湿所伤,故肛门坠痛而便不爽;阳明失阖,故不喜食。理中之人参补阳明之正,苍术补太阴而渗湿,姜、附运坤阳以劫寒,盖脾阳转而后湿行,湿行而后胃阳复。
去甘草,畏其满中也。加浓朴、广皮,取其行气。合而言之,辛甘为阳,辛苦能通之义也。
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浓朴广皮汤方(辛甘兼苦法)
生茅术(三钱) 人参(一钱五分) 炮干姜(一钱五分) 浓朴(二钱) 广皮(一钱五分) 生附子(一钱五分,炮黑)
水五杯,煮取八分二杯,分二次服。
五十、寒湿伤脾胃两阳,寒热,不饥,吞酸,形寒,或脘中痞闷,或酒客湿聚,苓姜术桂汤主之。
此兼运脾胃,宣通阳气之轻剂也。
苓姜术桂汤方(苦辛温法)
茯苓块(五钱) 生姜(三钱) 炒白术(三钱) 桂枝(三钱)
水五杯,煮取八分二杯,分温再服。
五一、湿伤脾胃两阳,既吐且利,寒热身痛,或不寒热,但腹中痛,名曰霍乱。寒多,不欲饮水者,理中汤主之。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逆,四逆汤主之。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宜桂枝汤小和之。
按霍乱一证,长夏最多,本于阳虚寒湿凝聚,关系非轻,伤人于顷刻之间。奈时医不读《金匮》,不识病源,不问轻重,一概主以藿香正气散,轻者原有可愈之理,重者死不旋踵;更可笑者,正气散中加黄连、麦冬,大用西瓜治渴欲饮水之霍乱,病者岂堪命乎!瑭见之屡矣,故将采《金匮》原文,备录于此。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以不饮水之故,知其为寒多;主以理中汤(原文系理中丸,方后自注云∶然丸不及汤,盖丸缓而汤速也;且恐丸药不精,故直改从汤),温中散寒。人参甘草,胃之守药;白术甘草,脾之守药;干姜能通能守,上下两泄者,故脾胃两守之;且守中有通,通中有守,以守药作通用,以通药作守用。若热欲饮水之证,饮不解渴,而吐泄不止,则主以五苓。邪热须从小便去,膀胱为小肠之下游,小肠,火腑也,五苓通前阴,所以守后阴也。太阳不开,则阳明不阖,开太阳正所以守阳明也。此二汤皆有一举两得之妙。吐利则脾胃之阳虚,汗出则太阳之阳亦虚;发热者,浮阳在外也;恶寒者,实寒在中也;四肢拘急,脾阳不荣四末;手足厥冷,中土湿而厥阴肝木来乘病者,四逆汤善救逆,故名四逆汤。人参甘草守中阳,干姜附子通中阳,人参附子护外阳,干姜甘草护中阳,中外之阳复回,则群阴退避,而厥回矣。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中阳复而表阳不和也,故以桂枝汤温经络而微和之。
理中汤方(甘热微苦法,此方分量以及后加减法,悉照《金匮》原文,用者临时斟酌)
人参 甘草 白术 干姜(各三两)
水八杯,煮取三杯,温服一杯,日三服。
〔加减法〕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
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饮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汗,勿发揭衣服。
五苓散方(见前)
〔加减法〕腹满者,加浓朴、广皮各一两。渴甚面赤,脉大紧而急,扇扇不知凉,饮冰不知冷,腹痛甚,时时躁烦者,格阳也,加干姜一两五钱(此条非仲景原文,余治验也)。
百沸汤和,每服五钱,日三服。
四逆汤方(辛甘热法,分量临时斟酌)
炙甘草(二两) 干姜(一两半) 生附子(一枚,去皮) 加人参(一两)
水五茶碗,煮取二碗、分二次服。
按∶原方无人参,此独加人参者,前条寒多不饮水,较厥逆尚轻,仲景已用人参;此条诸阳欲脱,中虚更急,不用人参,何以固内。柯韵伯伤寒注云∶仲景凡治虚证,以里为重,协热下利,脉微弱者,便用人参;汗后身痛,脉沉迟者,便加人参。此脉迟而利清谷,且不烦不咳,中气大虚,元气已脱,但温不补,何以救逆乎!观茯苓四逆之烦躁,且以人参;况通脉四逆,岂得无参。是必有脱落耳,备录于此存参。
五二、霍乱兼转筋者,五苓散加防己桂枝薏仁主之;寒甚脉紧者,再加附子。
肝藏血,主筋,筋为寒湿搏急而转,故于五苓和霍乱之中,加桂枝温筋,防己急驱下焦血分之寒湿,薏仁主湿痹香港脚,扶土抑木,治筋急拘挛。甚寒脉紧,则非纯阳之附子不可。
五苓散加防己桂枝薏仁方
即于前五苓散内,加防己一两,桂枝一两半,足前成二两,薏仁二两。寒甚者,加附子大者一枚。杵为细末,每服五钱,百沸汤和,日三,剧者日三夜一,得卧则勿令服。
五三、卒中寒湿,内挟秽浊,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脉沉紧而迟,甚则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俗名发痧,又名干霍乱,转筋者,俗名转筋火,古方书不载(不载者,不载上三条之俗名耳;若是证,当于《金匮》腹满、腹痛、心痛、寒疝、诸条参看自得),蜀椒救中汤主之,九痛丸亦可服;语乱者,先服至宝丹,再与汤药。
按此证夏日湿蒸之时最多,故因霍乱而类记于此。中阳本虚,内停寒湿,又为蒸腾秽浊之气所干,由口鼻而直行中道,以致腹中阳气受逼,所以相争而为绞痛;胃阳不转,虽欲吐而不得;脾阳困闭,虽欲利而不能,其或经络亦受寒湿,则筋如转索,而后者向前矣;中阳虚而肝木来乘,则厥。俗名发痧者何?盖以此证病来迅速,或不及延医,或医亦不识,相传以钱,或用瓷碗口,蘸姜汤或麻油,刮其关节,刮则其血皆分,住则复合,数数分合,动则生阳,关节通而气得转,往往有随手而愈者,刮处必现血点,红紫如沙,故名痧也。但刮后须十二时不饮水,方不再发。不然则留邪在络,稍受寒发怒,则举发矣。以其欲吐不吐,欲利不利而腹痛,故又名干霍乱。其转筋名转筋火者,以常发于夏月,夏月火令,又病迅速如火也,其实乃伏阴与湿相搏之故。以大建中之蜀椒,急驱阴浊下行,干姜温中,去人参、胶饴者,畏其满而守也,加浓朴以泻湿中浊气,槟榔以散结气,直达下焦,广皮通行十二经之气,改名救中汤,急驱浊阴,所以救中焦之真阳也。九痛丸一面扶正,一面驱邪,其驱邪之功最迅,故亦可服。再按前吐泻之霍乱,有阴阳二证,干霍乱则纯有阴而无阳,所谓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有若否卦之义。若语言乱者,邪干心包,故先以至宝丹,驱包络之邪也。
救中汤方(苦辛通法)
蜀椒(炒出汗,三钱) 淡干姜(四钱) 浓朴(三钱) 槟榔(二钱) 广皮(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兼转筋者,加桂枝(三钱) 防己(五钱) 薏仁(三钱)。厥者加附子二钱。
九痛丸方(治九种心痛,苦辛甘热法)
附子(三两) 生野狼牙(一两) 人参(一两) 干姜(一两) 吴茱萸(一两) 巴豆(去皮心熬碾如膏,一两)
蜜丸梧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
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并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病等证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方论〕《内经》有五脏胃腑心痛,并痰虫食积,即为九痛也。心痛之因,非风即寒,故以干姜、附子驱寒壮阳,吴茱萸能降肝脏浊阴下行,生野狼牙善驱浮风,以巴豆驱逐痰虫陈滞之积,人参养正驱邪,因其药品气血皆入,补泻攻伐皆备,故治中恶腹胀痛等证。
附录《外台》走马汤,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苦辛热法。沈目南注云∶中恶之证,俗谓绞肠乌痧,即秽臭恶毒之气,直从口鼻,入于心胸肠胃脏腑,壅塞正气不行,故心痛腹胀,大便不通,是为实证。非似六淫侵入而有表里清浊之分。故用巴豆极热大毒峻猛之剂,急攻其邪,佐杏仁以利肺与大肠之气,使邪从后阴,一扫尽除,则病得愈。若缓须臾,正气不通,营卫阴阳机息则死,是取通则不痛之义也。
巴豆(去心皮熬,二枚) 杏仁(二枚)
上二味,以绵缠槌令碎,热汤二合,捻取白汁饮之,当下。老小强弱量之。通治飞尸鬼击病。
按《医方集解》中,治霍乱用阴阳水一法,有协和阴阳,使不相争之义。又治干霍乱用盐汤探吐一法,盖闭塞至极之证,除针灸之外,莫如吐法通阳最速。夫呕,厥阴气也,寒痛,太阳寒水气也,否,冬象也,冬令太阳寒水,得厥阴气至,风能上升,则一阳开泄,万象皆有生机矣。至针法,治病最速,取祸亦不缓,当于《甲乙经》中求之,非善针者,不可令针也。
立生丹(治伤暑、霍乱、痧证、疟、痢、泄泻、心痛、胃痛、腹痛、吞吐酸水,及一切阴寒之证、结胸、小儿寒痉)
母丁香(一两二钱) 沉香(四钱) 茅苍术(一两二钱) 明雄黄(一两二钱)
上为细末,用蟾酥八钱,铜锅内加火酒一小杯,化开,入前药末,丸绿豆大。每服二丸,小儿一丸,温水送下。又下死胎如神。凡被蝎蜂螫者,调涂立效,惟孕妇忌之。
此方妙在刚燥药中加芳香透络。蟾乃土之精,上应月魄,物之浊而灵者,其酥入络,以毒攻毒,而方又有所监制,故应手取效耳。
独胜散(治绞肠痧痛急,指甲唇俱青,危在顷刻)
马粪(年久弥佳)
不拘分两,瓦上焙干为末。老酒冲服二、三钱,不知,再作服。
此方妙在以浊攻浊。马性刚善走,在卦为干,粪乃浊阴所结,其象圆,其性通,故能摩荡浊阴之邪,仍出下窍。忆昔年济南方 庵 任九江,临行,一女子忽患痧证,就地滚嚎,声嘶欲绝。 庵云∶偶因择日不谨,误犯红痧,或应此乎?余急授此方,求马粪不得;即用骡粪,并非陈者,亦随手奏功。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1-5-12 17:28
仝小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属“寒湿(瘟)疫”,是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我之所以这样归属,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病发于冬季,而且主要是从冬至(2019年12月22日)开始,经历了小寒(2020年1月6日)、大寒节气(2020年1月20日),这个时间段是一个高发期。按照“冬九九”来看,发病正值“一九”前后(2019年12月22日~2019年12月30日)。所以,在这个季节,“寒”邪是毫无疑问的。
对于“湿”,武汉的湿气本来就挺大,今年尤甚。以往这个时候,武汉开始降雪了。我们查了一下,2020年1月到今天为止,阴雨绵绵天气持续了16天,湿气非常重,这也是一种反常的天气。
“非其时而有其气”,该特别冷的时候反倒不冷,该下雪的时候反而下雨,就容易出现瘟疫。“疫”本身是指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寒湿(瘟)疫”,之所以加“瘟”字,是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病名。因为武汉今年是个暖冬,这个“瘟”字反映了当寒反暖的意思,它是在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一种气候、物候下形成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于“疫病”范畴,其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如果说得再具体些,我个人认为其中医病名可以定为“寒湿(瘟)疫”。
一一这些都是牵强附会。
所谓寒湿与否,这里的寒湿,强调的不是病因,不是病毒的特性;而是病性,是病毒引发机体产生的某个或某些具体的病理过程或状态,其在临床表现上,表现出一些寒、湿的特征特性。这里的诊断依据,主要是依据于临床症状表现、体征(舌脉象,遇到冲突矛盾,或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及病程、病势等。
其次,新冠肺炎的病性,所谓"寒湿",也只是仝先生等人的一家之言。从临床表现及用药上,湿、热、毒、瘀、虚等,似更多见些。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5-12 17:35
我说过:新冠病毒感染既是呼吸道传染病,也是消化道传染病,就是根据武汉疫情初期病人的临床表现,具有胃肠道症状而且使用了治疗湿温的方剂推论的。湖北中医药大学开出的方剂,也是按照湿温的路子开出来的。诸如:藿香正气散加减,藿朴夏苓汤、达原饮、三仁汤等等。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5-12 20:39
为什么葛友文没有受到表彰??下一次疫情是不是还请葛友文开处方??!!
下一次疫情没有基础病症状的,还是清热化湿解表中药,不用葛友文开处方,不用表彰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5-12 20:44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1-5-12 20:49 编辑
新冠病毒感染既是呼吸道传染病,也是消化道传染病,就是根据武汉疫情初期病人的临床表现,具有胃肠道症状而且使用了治疗湿温的方剂推论的。
新冠病毒感染是呼吸道传染病,是消化道症状,不是消化道传染病,消化道症状是湿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5-12 20:45
表彰表彰中药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1-5-12 22:23
图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1-5-12 22:26
新冠病毒感染是呼吸道传染病,是消化道症状,不是消化道传染病。
一一正解。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5-13 06:38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经水传播:霍乱、伤寒、菌痢。通过有病毒的饮水,就会患病。2、经食物传播,就是通过进食而传染。3、接触传播。4.虫传播。建议患者不要过于担心,一般少量的多不会使人体患病。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5-13 07:04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5-12 23:46 编辑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经水传播:霍乱、伤寒、菌痢。通过有病毒的饮水,就会患病。2、经食物传播,就是通过进食而传染。3、接触传播。4.虫传播。
===============================================
1 粪便中检测到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证明胃肠道内存在新冠病毒。
2 消化道传播与呼吸道传播都能够通过接触传播。
3 2020,1,25仝小林 通过问诊,我们发现大多数患者有脾胃症状,而且非常典型,如周身倦怠乏力,食欲不好,恶心、呕吐,脘痞胀满,腹泻或便秘等。
4 石家庄聚餐引起小流行 石家庄市新增19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确诊病例中多人曾参加婚宴,其中一病例4天参加3场婚宴。
早在2021,1月5日,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调整为高风险地区,河北省 全省进入战时状态!,1月6日,仅仅24小时后,高风险地区就由一个村庄扩展到整个藁城区,石家庄全面启动核酸全员检测! 之后全市1100万人开始居家隔离。
岁末年初扎堆的酒席婚宴。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芦飞在会议上说:本次石家庄疫情具有发病多、呈现家庭聚集性的特点。很明显是消化道传播
5 印度恒河沐浴是引发印度疫情海啸的原因之一。恒河沐浴曾经是霍乱大流行的主要原因。
6 印度疫情具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一些印度医生表示,最近的病人开始腹泻,腹痛,皮疹,结膜炎,意识模糊、手指发红、脚趾变色,甚至还有患者会口鼻流血。
7 冷链食品传播,是呼吸道传播??
8 冠状病毒在变异之前,就是普通感冒中的一个病毒,没有传染性,能够引起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以及极少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998,4,出版的《现代感染病学》598页:肠道冠状病毒引起婴儿腹泻的机理同其他病毒性肠炎。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1 上呼吸道炎;2很少引起下呼吸道炎3肠道感染。变异之后,具备了传染性,致病力增强了。冠状病毒第一次变异是非典、SARS;第二次变异就是这次疫情。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5-13 07:38
冠状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嗜性。儿童的冠状病毒感染并不常见。
在2002年冬到2003年春,引起肆虐全球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毒就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一种。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1-5-13 08:32
触摸口眼鼻造成触摸传播的,是说话、喷嚏、咳嗽、咳痰喷出的飞沫(含病毒),沉降在物体表面所致。
患者的胃肠道消化系统内可以有新冠病毒,但目前尚无确切的证据认为,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
作者: 萧铁 时间: 2021-5-13 10:09
关于消化道/粪便检测到新冠病毒核酸,我一直都有个未解开的疑问:
理论上,经由消化道进入人体的细菌/病毒,都首先需经胃酸的考验,冠毒是不是能经过这道关卡不受损害?我不知道,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人可能身体不好胃酸过少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但我希望有人能对这点给出一个有根据的答复。
其次,经由粪便检测到的冠毒阳性的问题,涉及检测方面更技术性的问题:我理解所谓核酸检测,似乎至少有一类只是检测病毒特征的某些DNA片段,而非整个病毒。对这类检测方法,如果结果是阳性,其实可能只是检出病毒的“尸体碎片”而已,并不一定具传染性活性病毒。去年战疫高峰过去不久,钟南山就曾高调查布过在洗手间/粪渠中得到阳性结果,说要严防洗手间引起传播blahblahblah,但后来却一直没有听说有下水道等引起感染爆发的消息。
相反,似乎越来越多的例子指向检测的“假阳性”问题,就是因为检测方法的漏洞,检测到的是“病毒尸体碎片”而非真的具传染性的活病毒。在疫情爆发初期,检测手段严重滞后,假阳性问题相对不是主要问题(宁可测错不可放过),但在国内如今已很有经验能控制住的情况下,这个“假阳性”结果所导致的连锁副作用越来越突出。
不知那位可以对此问题科普一下。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5-13 11:19
病毒(Biological virus)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它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没有酶系统。因此病毒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它的复制、转录、和转译的能力都是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当它进入宿主细胞后,它就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完成生命活动,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
=====================================
病毒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病毒传播,必须在活的细胞中传播。病毒本身离开宿主活细胞,立即死亡了。在空气中,紫外线照射半小时,当宿主细胞死亡之后,病毒也死亡了。戴口罩是为了阻挡带有病毒的活细胞,而不是阻挡病毒。
病毒是不是致病,要看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人出现胃肠道症状,证明病毒肯定进入了胃肠道,并且在肠粘膜细胞内复制并且扩散。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5-13 11:26
冠状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嗜性。
=============================================
冠状病毒具有胃肠道嗜性,冠状病毒一旦接触到胃肠道黏膜,立刻进入黏膜细胞中复制,避开了胃酸的作用,引起胃肠道症状。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