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现代科学揭开了传统内丹术神秘的面纱 [打印本页]

作者: suan    时间: 2004-8-17 18:01
标题: 现代科学揭开了传统内丹术神秘的面纱
传统内丹术探讨
宋天彬
北京中医药大学气功学教研室
  
 
    一、现代科学揭开了传统内丹术神秘的面纱
    内丹术的捷径就是借助现代科学,直接对神经棗体液调节系统进行心理训练,用心理活动影响生理活动。首先绘制彩色解剖简图、显示大脑、脊髓的侧剖面,标出脑垂体、腮腺、舌下腺、甲状腺、胸腺、胆囊、胰腺、植物神经丛、睾丸、或卵巢、肾上腺等的位置,然后用古代的存想法,先注意图象再闭目默想,延长闭目回忆的时间,现代称影象集意法。最后将解剖图象移到自己体内,以心透视,如见自己内脏了了分明,伴随录音带的诱导词,逐一意守睾丸、会阴和尾尾闾,卵巢和肾上腺,脊髓腰和胸段,延髓、下丘脑、松果体和脑垂体,大脑皮质顶叶、额叶和印堂,腮腺和舌上腺,咽喉甲状腺和胸腺,胆囊、胰腺、脐和植物神经丛。略停片刻,再开始从会阴和睾丸运行第二个“周天”。可以单纯地意守,自然呼吸,也可以用丹法配合呼吸运动,可能更容易出现“产药”的各种景象。但是以不追求景象为好,防止出现功能紊乱等偏差。只是专注意守,以求入静,勿忘勿助,轻松自然,应以健身抗老防病的实效为验。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练周天功后,生理指标有明显的变化。北戴河气功疗养院观察到,练功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多导血流量和呼吸频率无统计学的差别.练周天功两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在气功态时呼吸频率显著下降,脑血流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命门穴和气海穴的温度则有增高趋势(平均增加1℃)。这也说明练周天功最短时间不应少于二个月。江西中医药研究所观察到,在十名自觉练通小周天的人员中,功前和功中丹田、巨阙、夹脊、命门、印堂、左右劳宫等穴皮温有明显变化,出现升温热效应,而对照组非练功者无明显变化,其夹脊穴虽有显著差异,却是功中较功前更低,这从反面说明周天功的丹田发热等可能是客观存在。不但是热效应,更重要的是临床疗效。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报导,十名练周天功者,均患有各种慢性病,两个月后,痊愈2名,明显好转7名,无效1名,而且这一名无效的胃下垂患者,据以往经验,延长疗程至多3~5个月,也可治愈。浙江中医药研究所曾报导,用命门周天功治愈癌症。还有的实验证明,练功中经络感传出现率明显增高,从21.3%,提高到了42.5%,这也证明周天功的内气运行是练气功时自然出现的经络感传现象。虽然目前直接观察周天功的实验甚少,但是以往关于调心、调息、调身的实验研究,都间接证明了周天功的心理和生理效应是确凿无疑的。不过要达到如古书记载那样的效验也是不容易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千百年来一直把它看作是高深莫测的上乘功夫。
    其实剥去它迷信神佛的宗教外衣,透过神秘的面纱,可以看到它却病健身的养生价值,其完整的理论和功法体系,恰是中国气功学的核心。单就周天功来讲,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是全面的身心锻炼,要求三调结合,精气神兼练,以静为主,动静结合,外静内动,静极生动,重在保养。二是动的意守,静的呼吸,容易排除杂念而入静,以生理过程影响心理过程,出现无欲无求、轻松愉快的健康心理状态。更进一步把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发挥超常的智慧和能力。三是充分利用自我暗示,以丰富多彩的手段实现心理控制,影响和调节生理过程。推测可能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系统改变新陈代谢过程,即可减慢生化反应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又可激发某些功能而达到恢复青春开发潜能的目的。千百年来,广大僧侣刻苦修炼,其实践经验是应该重视和研究的。但是历史证明其实际效验是有限的,丹书记载的多有故弄玄虚,有意夸大,巧立名目,华而不实之处,不注意这些,毫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往往被引入歧途。要分清精华和糟粕也并不容易,单就内丹术而言,如果迷信住世飞升、出定化身、羽化登仙以及其它返老还童等种种奇特效险,妄想追求特异功能,多有“走火入魔”的危险。轻者气乱气滞,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病痛,重者痰火扰心,癫狂痴呆而不能自拔,成为精神病患者。即使不出现偏差,过分地追求,空运周天,耗气伤神,只有幻觉,于健康毫无裨益。丹书也指出,心生妄念,易人魔境,有所谓富贵、恩爱、女色、刀兵、患难等十魔,必须心存正念,以清静为本。可见如果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周天功,这些弊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丹书多强调防危虑险。
    现代发现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又称美乐托宁,具有许多生理功能,如抗衰老、提高免疫功能等,与古代所说的内丹很相似。服用美乐托宁可大大缩短炼内丹的进程,不必如古人所说的要“十月道胎火,一年沐浴温”。服用美乐托宁可能是炼内丹的捷径,我们正在进行这一科研课题的探索。
    二、密宗的修持与内丹术相通
    据佛教界人士声称,佛教是从来不讲不什么气功的,根本没有佛教气功的说法。但是研究佛学的一些学者认为,佛家修持的“禅定”实质上就是气功修炼,只是佛教的教义强调要破除“我执”、“身执”,悟到“四大皆空”,因此不主张在肉身上用功,不象道家有性功、命功之说。而禅修等的心理调节,可以说就是性动。现代气功锻炼的所谓“三调”,就是从天台宗“调五事”借用来的,可见佛教的修持也是要从心身两方面进行的。无论小乘佛法的戒、定、慧三学,还是大乘佛法的再加“布施”、“安忍”、“精进”,都可以作为气功修炼的内容。特别是密宗,较禅、净二宗更重“修身”,以身为基础,心身并重,修练方法更为丰富,与道家的“性命双修,形神俱妙”是相通的。从中医的原理来看,佛家的修持都是调心养神的方法,神足则精气亦足,身体自然安康。从现代科学角度来说,这些也是心理调节的方法,丰富了心理疗法的内容。由于获得了心理平衡,减轻了心理压力,就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自然有利于身体健康。
    首先佛学能帮助人们摆脱人生的苦恼,从而维护心理健康。小乘禅法的禅定理论,教人们从世界观、人生观方面去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这的确是彻底脱离苦海的唯一之路。气功的调身、调息、调心,以调心为核心,而调心的最高境界就是获得正确的认识,这需要从根本上认识宇宙的基本规律,即从哲学的角度认识人生和世界,尽管佛学的许多理论在哲学方面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其中不乏正确的认识。如:“四圣谛”、“五蕴”、“十二因缘”等,是释加牟尼初次说法的基本内容,其中描述了许多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事物的前因后果是客观存在的因果规律,说明了宇宙一切事物的普遍联系。“诸行无常”是指宇宙处于永恒的生灭变化之中,也认识到了客观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如果把生死轮回循环理解为物质不灭定律,这也是符合实际的。人生的一切苦恼都是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即所谓“无明”,于是贪、欲、嗔、痴、恨等诸多苦恼接踵而来。在无明状态下,身、口、意所产生的不善行为,必然结出恶果,又要引发一系列苦恼。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就是要幡然悔悟,不执着于我,正视人生苦乐,认识产生苦恼因绦,消灭其原因,修持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正道”,从而消除苦恼,获得彻底的解脱。正见即正确的见解,佛教认为必须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这“三法印”做标准,来审定自己的见解。如果悟到“色(指物质,是地水火风四大所造就,所谓四大皆空)即是空,空即是色”,连我的存在都是虚无飘渺的幻境,那还有什么必要去争、贪、爱、恶,这倒不失为一种精神安慰剂,也是摆脱苦恼,解脱心理压力的方法,不过未免有点太消极。其实用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人不过是物质运动进化到高级阶段,产生了自我意识,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认识自身这些物质的运动规律,遵循这些规律去生,去死,一切都是安祥坦然的,这更是摆脱苦恼的正见。其实佛教的宗旨是”普渡众生”,也是入世的,并不消极。正思维就是以正见为基础的积极思考;正语是要求善言爱语,不得妄言辱骂;正业是正当的职业;正命是正当的谋生方式;正精进是断恶修善,自我激励;正念是摄心修持,不起物、我之念;正定是按上述七个阶段修持,才能入定,进入涅磐寂静,摆脱一切尘世之苦,达到永恒安乐的精神境界。这八正道的修持也并不消极,可集中地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戒”是戒律,是佛教集体生活的规则和道德规范。律仪戒重点在止恶,摄善法戒重点在自身修善,饶益有情戒是行善利他。这些戒律对修身养性来说,有许多可取之处,特别是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注重道德修养,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使之符合养生之道,这正是气功养生的前提。“定”是禅定,是一种意念集中,注意同一对象的心理活动,佛教称此为“心一境性”。它包括“止”、“观”两方面,所谓“止观法门”。“止”是长久地把注意力停止在一点,以一念代万念,尽可能地停止思维活动,使心如明镜止水;“观”是尽可能地动用想象力和抽象思维,以哲学观点分析一切,从道理上求得领悟,达到“慧”的境界,从而巩固“定”境。密宗的观想方法十分丰富,现代气功通过意守达到人静,仅仅属于“止”的功夫,而止观双运,定慧双修,是佛家禅修的特点。仅仅停留在止的阶段,只是暂时压服杂念,习性潜在,触景生情,仍旧引发人生的烦恼。只有在得“止”以后;凭借止力而修“观”,运用思维的专一,对人生的根本问题追根究底,以因果规律,逻辑推理,证明“四大皆空”,从而获得心灵的净化和超脱,以自我安慰永远摆脱人生的一切苦恼。这虽然是消极的逃避现实的想法,但是仍不失为减轻心理压力的心理疗法,完全可以用于医治心身疾病。在高度入静时,会产生一种气功快感,这与佛家所谓十功德的“七喜”、“八乐”极为相似,也是“五支”的喜支和乐支,与内丹术对产丹的描述是一致的。这种短时的喜悦心情,对健康是十分有利的。心理学认为,平静而愉快的心情,是健康的心理状态的主要标志之一。对长寿老人的社会调查发现,他们最突出的共同特点是乐观的心态,豁达大度。他们知足常乐,助人为乐,与众同乐,进取为乐,从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因此能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获得了健康长寿。
    其次是如何开发智力的问题。止观双运是要达到慧的境界,“慧”是智慧,又分闻慧、思慧、修慧。理解并接受佛学的哲学观点叫闻慧,又名“解”;用闻慧指导修止观,在定境中引发智慧,称思慧,又名“悟”;再从悟修起,定境深入,进而获得超越意识的直觉叫修慧。这才是断绝苦恼的真实智慧,只有悟到无我,得大自在,清静光明,思想才能得到彻底解放。于是开发了“藏识”(蕴藏种种功能保持不失,好象是个保持信息的系统)就能引起“净妙殊胜功能现行”,获得最佳心身功能状态,出现“六通”、“四智”。这对研究人体特异功能也许会有参考价值,因为人类对自己的了解实在太少了,大脑就是最大的一个谜,有的学者估计,人脑有100-140亿个神经元,积极参与思维活动的不过十几亿、90%左右的神经元没有开发利用。这种潜能也许可以和“藏识”相比较,心理学家声称:如果把大脑全部神经元动用起来,可以储存美国国会图书馆那么多信息,可以学会40种语言。开发这种潜能应当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养生并非消极的保养,应当是促进人类进化、提高人口素质的积极的实践活动。
    密宗练气修脉之宝瓶气,三脉(中粗旁细,中脉蓝色,右白左红)四轮(顶、喉、心、脐),五轮(再加密轮)六轮(再加髻轮),拙火定,大手印等等,与道家内丹术基本上是相通的。其无上瑜伽部的双身修法(男女双修),类似道家的高级房中术,只凭观想即可,也与内丹术相通。这些修持方法,大大丰富了心理训练的内容,其总的原理在于充分开发右脑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人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与人的创造才能密切相关,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人的最大长处在于创造才能,在于丰富的想象力。人在幼年时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入学以后,绝大部分课程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抽象思维能力的片面训练。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受到很强的压抑。成年以后的职业生活中,除了文艺工作之外,绝大部分工作还是运用抽象思维。这就使左右两大脑半球不能得到平衡地发展,以致在血液循环和血管结构方面也有了差异。有的专家认为,这也是发生脑动脉硬化和中风偏瘫的原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心理状态对生理状态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维持最佳的生理状态,使免疫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而维护人的健康,所以有心理免疫之说。可见禅定不仅可以开发人类智力潜能,而且能够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防治各种疾病。
     密宗的七支坐法,与内丹术的筑基一致;手结契印,口诵真言,有利于入静,相当于内丹术的调药;意密的观想三脉四轮,相当于意守丹田与小周天。五支是入静过程的心理现象,简称:寻、伺、喜、乐、定,恰好概括了四根本禅的层次和境界,这也是气功锻炼过程中,随着功夫的长进,其意守度和人静度一步步加深的表现。喜支、乐支与内丹术产药的景象是一致的。现代“注意心理学”有“反身注意”的概念,与禅修的“止”、“观”和气功的意守很相似,密宗的身、口、意“三密相应”更有利于意守和观想,这些都是反身注意(内向注意)。心理训练和肌肉训练有其相似之处,运动生理学认为,有阻抗的训练是唯一可以加强肌肉强度的方法,无负载的训练,是不可能加强肌肉力量的。外向注意的用脑,可类比于肌肉的无负载训练;内向注意的用脑,好像肌肉有阻抗的训练。可以认为密宗修练是开发大脑潜能,发展人类智力的有效方法,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训练方法。注意心理学有其生理生化基础,这种心理训练方法,必然在高级神经中枢引起相应的生理生化过程。动物实验证明:单调的刺激引起注意,会出现电镜下神经递质分布花样的定型;有关学习、记忆的研究表明:学习记忆的细胞过程是以神经递质的许多酶类合成系统时空分布为依据的。科以推测,这些生理生化过程,正是禅修过程中出现各种感觉、感受等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中医学和内丹术对此是用精、气、神互相转化的理论来概括的,还是从宏观角度来描述微观变化的一种模型,精是构成形体的微观物质,气是推动物质变化的动力和能量,神是控制物质变化的信息。teff气神喻为Az三宝,这也是解释掸修过程出现各种现象的基本理论。现代运用计算机技术,分析练功者的脑电图,通过混池理论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练功者的意守度和人静度以及功龄。这些客观的定量研究,如果用于研究禅修过程的心理,Rfo,肯定会揭示怫学中的一些奥秘,使佛学掸修理论减少一些神秘的色彩,增加其科学的内涵。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