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学术争鸣】刘世峰:病与不病邪与正,疫气流行天和人 [打印本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21-4-21 15:56
标题: 【学术争鸣】刘世峰:病与不病邪与正,疫气流行天和人
近日读《中国中医药报》曹东义“邪从正来,攻为复正”一文和王强“邪非‘皆从正来’——与曹东义先生商榷”一文,受益良多,同时也深感这些争论牵涉到对中医基本理论的正确认识问题,很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病与不病,取决于邪与正

中医讲天人合一,人生长在自然万物之中,与社会环境有很多相通或相同之处,人乃一小天地。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互相影响、互相转化。曹东义提出,“无论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邪气,都是由正气转化而来,比如‘六淫之邪’是从‘六气’转化而来”。笔者认为这个观点符合传统中医理论。正与邪是一个相对概念,邪与正可以相互转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就是说人体的生理功能,由于超过了正常生理范围,就可以由生理之正气转化为病理之邪气。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人体的气血阴阳此消彼长,社会也是一样,社会风气不正,则邪恶势力嚣张。所谓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果人体自身脏腑功能低下,正气不足,一是内生五邪,二是正气虚导致外邪入侵,三是外伤过于强大,人体正气相对虚弱,邪气胜过人体正气,即所谓六淫致病;病的人很多,就成了流行的“疫气”为病。我们必须采取措施,避其毒气,同时还要使自己抗击外邪的能力增强。这个力量就是正气。正气的“正”与古人关于方位的认识有关系,有了“正位”也就建立了“标准”,违背这个标准,就是不正,或者属于“歪斜(邪)”。《论语》所言“名不正”,说的话不合身份,就不是正人君子采取的态度,所谓“非礼勿言”,言必失礼。失礼之言,与伤人的邪气相似。

人体是一自组系统,是一个小社会,病与不病及预后转归取决于正气强弱及自身修复能力。比如对疾病的治疗,有经验的医生都知道,为什么在临床上无论医术多么高明的医生,治疗疾病有的能愈,有的不能愈甚至无效呢?就是说诊治疾病除了取决于医生辨证准确,用药恰当外,更取决于病人自身免疫功能状态,修复能力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所以,中医对正邪关系的认识,不能脱离天人合一思想,不能机械教条,把它绝对化。

疫气流行,并非人人都病

吴有性根据当时疫病流行的特点,结合自己的诊治实践所作的《温疫论》,提出天地间另有一种厉气,亦名戾气(疫气),继承了《内经》、《伤寒论》的有关学术特点,又有所创新,但是过分强调外邪,而较少注意这种邪气流行的社会背景和气候条件以及人的因素。疫气的流行,大多由于社会、气候失序,环境恶劣——亦即“不正”所致。假如气候(运气)无太过不及,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环境卫生,民众体质强健,不吃野生动物(果子狸、旱獭等),疫气也不易产生和流行。在古代这种“疫气”流行一般都在大灾或社会动荡,比如战争之后,尸骨遍于野,人们食不果腹,身体正气虚弱状况下才发生。像现在社会高度发达,这种流行机会很少,虽有疫毒邪气,也难猖獗流行。比如即使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后,由于防疫措施积极跟进,也没有因此出现疫病流行。而东汉末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才导致疫病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又如2003年SARS肆虐,党和各级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广大医疗工作者积极投身到了抗击非典战斗之中。有力控制了非典流行,人民群众健康得到保障,2004年仅有少量病例出现,已是强弩之末,传染力已大为减弱,我想应该与人体免疫力增强有关。

另外,即使是很强的流行病,也不是人人都病;即使是得病之后,其病情变化,也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辨证论治,补虚泻实,清热散寒,同,绝对不是疫气或异气一个因素可以决定一切的。

曹东义教授所说邪气由正气变化而来,内生的“邪气不是被完全驱赶出去,与人完全隔绝起来,而是被转化成正气而加以利用”的观点,是值得大家参考的。“水湿、痰饮除了攻逐出体外的权宜之计,还可以转化它们,‘与邪气讲和’使它们再次变成人体需要的可代谢的津液流动起来;瘀血通过‘活血化瘀’而再进入循环,成为再利用的‘环保物质’;气滞经过‘理气行滞’而活化出功能”,这的确是中医临床工作之中经常做的事情,只是过去没有被揭示出来。“这种由邪转化为正的过程”,也的确是“中医学博大精深大智慧的体现”。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在为曹东义的著作《回归中医》所做的序言里,非常赞赏他“勿忘与邪气讲和”之正气与邪气共生共存的提法,认为“颇有新意”。笔者认为,曹东义邪正相互转化,“勿忘与邪气讲和”的观点充分体现了中医是中和医学的精神实质,能够使人警醒,并引领现代医学发展方向,应该引起中医业界同仁高度重视,进一步探讨,并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应用。

文/刘世峰
作者: 重庆璧山邓志刚    时间: 2021-4-21 16:04
所以中医就是“调中”的医学,平衡就是健康的状态。
作者: cynna    时间: 2021-4-21 16:12
所谓“人体自有妙药”,我们中医的治疗法则,以不变(激发自愈力)应万变(不断变异的病毒),借助外来的营养和药物,唤起我们自身的自愈能力,以达到自养,这就是我们中医治病的精髓!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4-21 17:13
cynna 发表于 2021-4-21 16:12
所谓“人体自有妙药”,我们中医的治疗法则,以不变(激发自愈力)应万变(不断变异的病毒),借助外来的营 ...

这不是中药精髓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4-21 17:19
邪气是由正气变化而来,邪气不能转化为正气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21-4-21 17:19
武极 发表于 2021-4-21 09:13
这不是中药精髓

什么才是中药精髓?欢迎讨论交流。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4-21 17:22
有力控制了非典流行,人民群众健康得到保障,2004年仅有少量病例出现,已是强弩之末,传染力已大为减弱,我想应该与人体免疫力增强有关。

是SARS病毒被清除了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4-21 17:24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21-4-21 17:19
什么才是中药精髓?欢迎讨论交流。

中药症状反应是受体构象病。
其它疾病是结构物质病。
受体构象,结构物质病,实际也都是功能病。
但形成原因不同。
构象病没有细胞分子化学键断键 。
是受体分子键旋转产生的变形或构象改变,而影响了受体分子生理信号物质分子结合,及生理功能变弱或变强就是症状。
结构物质病中的细胞分子化学键断键,细胞分子分子解体生理功能丢失,就是一些疾病,反应如炎症疾病 。
人类医药学至今对于构象病,基本并没有加以研究认识,或者忽略研究认识疾病中症状
或者对于构象病并没有达到本质认识,人类科学医药学药物不能治愈症状,但不是科学研究,不是科学认识的中药却能治愈症状。
因为药物结合部分不同,或药物结合受体级,是不同级受体结合。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4-21 17:25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21-4-21 17:19
什么才是中药精髓?欢迎讨论交流。


中药能治愈症状与症状生理系受体结构或构象恢复有关。

在中药应用中症状的治愈与疾病的治愈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由这种关系可以推测中药治的症状或结构一定是疾病的原因部分。

而症状生理系受体结构变化的原是什么,一定与人体化学物质化学反应作用相关。

人体症状生理系受体结构变化的化学物质的来源是什么,化学物质一定是从疾病生理系扩散来的。

人体化学物质扩散条件,是疾病生理系生理反应过强产生的人体化学物质扩散,但一定不能是病理反应产生的人体化学物质扩散。

在人体症状生理系受体结构产生变化后也一定有物质扩散到疾病生理系。

2种生理系人体扩散物质会合联合产生的分子或离子形成病理信号。

于是信号与疾病生理系受体结合,部分增加或加强生理系的反应影响功能就是疾病。

扩散物存在于人体各生理信号系统,可以产生各类疾病
十一
中药恢复结构可以消除人体物质扩散而治愈疾病。
作者: cynna    时间: 2021-4-21 17:37
武极 发表于 2021-4-21 17:13
这不是中药精髓

我并不是说的中药,我说的是中医治病原理,中医治病不只是中药,至于中药如何作用于人体,您说的什么构象我还无法理解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4-21 18:05
武极 发表于 2021-4-21 17:25

中药能治愈症状与症状生理系受体结构或构象恢复有关。

农村包围城市
作者: 善元一    时间: 2021-4-22 07:31
有用心、用眼,认真看过民间郎中郭生白的大医传承视频,哪怕十分之一~也就是一二十讲的,我才有兴趣与其讨论该话题。
作者: Fa.半夏    时间: 2021-4-22 13:09
本帖最后由 Fa.半夏 于 2021-4-22 18:16 编辑

正邪,天人。这都是中医理论框架内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正常体质正常季节转换,是不容易得病的。正常季节转换,身体虚的人容易受季节转换时气候环境的变动影响。中医传统理论对体质,是按阴阳盛衰来划分的,不同季节对不同体质影响也不一样,或者有利病情缓解,或者加剧病情。但是,季节转换也有反常的时候,当温不温,当寒不寒,不按其稳定的规律走,也会造成比较多的人生病。联系到现代微生物学,季节转换不顺利,气候反常,容易导致微生物群体活动的异常,从而容易引发人类疾病。但气候反常不见得就必然引起传染病,所以,除正常气候体质差或偏颇的人得病,和反常换季气候比较多的人得病外,还有独立的瘟疫传染病这类病,这种病,无论男女老少,患病症状总体一样,即使体质比较好的人,仍然容易得病,体质好虽然有利于抵抗病邪,但体质因素不如在避免得普通病中那么权重大
作者: 弥生医    时间: 2021-4-22 13:21
中和乃大法
作者: 谈笑风生    时间: 2021-4-22 16:05
中医有别与西医的正是其有独特的时空观,天人合一观,中医的优势正体现于此,然而中医也并不忽略局部。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尤其重视正气与邪气之间的关系。
作者: 國醫一脈    时间: 2021-4-29 14:58
正氣存內,邪不可乾,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1-5-5 16:26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21-5-5 10:52 编辑

拜读了,赞同刘先生“病与不病,取决于邪与正”和“疫气流行,并非人人都病”的观点。
《内经》对正气的论述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回真气、元气,是人们生命机能的总称,即人体的防御、抵抗和再生的功能,通常与邪气相对而言,如《素问•刺节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灵枢•小针解》:“神者,正气也”。人体正气不足,或外源性病邪乘虚而入,或内生病邪积蓄,都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而有些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平生从未发生过什么大病,到老也没有出现几高的毛病,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正气旺盛,防御、抵抗病邪的功能很强的了。
二是指时令正常之气,《灵枢•刺节真邪》:“正气者,正风也”,《素问•离合真邪论》:“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燥)、冬寒,这是时令正常之气,如果非其时而出现,或出现太过,或者出现疫疠之气,都会使人体天人合一的生理节律受到影响或破坏而发生疾病,但正气旺盛的人照样具有防御、抵抗病邪的能力而不发病或发病轻微。
曹东义教授所说邪气由正气变化而来,内生的“邪气不是被完全驱赶出去,与人完全隔绝起来,而是被转化成正气而加以利用”的观点,确实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这里所说的“邪气由正气变化而来”一句中的邪气应该只是针对内生邪气而而言,确实难以完全驱赶出去,而应被转化成正气加以利用,如血脂过高就可以通过药物和适当运动,使坏的胆固醇转化成好的胆固醇,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并保护脑组织。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