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凤凰中医:一个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医药时事热点类自媒体!
来源丨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记者丨黄蓓
同步丨公众号内容同步刊发在凤凰中医:视频号、微博号、头条号 敬请关注!投稿微信:FHzhongyi
近日,英国《解剖学杂志》(Journal of Anatomy)在线刊登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李永明的研究成果《遗留正中动脉可以解释古代中医十一到十二经脉的转变》。研究认为,手厥阴经脉循行与人体“遗留正中动脉”非常相似,古代中医通过脉诊发现了变异正中动脉,早于西方解剖学近两千年,并依此建立了完善的经脉理论,指导后来的临床实践。
[attach]16058[/attach]
马王堆汉墓医书记载人体有11条经脉,而后来成书的《黄帝内经》增加了手厥阴经,形成了中医十二经脉理论并沿用至今。对于这一转变学术界虽然有十几种不同的说法,但尚没有以解剖结构为证据的答案。
2020年10月初,澳大利亚解剖学者在英国《解剖学杂志》报告,发现人类上臂有一条“遗留正中动脉”还在不断进化中。正中动脉是人类胎儿时期的正常动脉,在出生前开始退化,只有10%~30%的成年人有遗留,被称为变异动脉。
李永明研究汉代不同版本的简帛经脉文献发现,手厥阴经脉循行与人体“遗留正中动脉”非常相似,解剖位置几乎完全一致,表明古代中医经摸脉发现了变异正中动脉,早于西方解剖学近两千年,并从此建立了完善的经脉理论,指导后来的临床实践。证据提示,中医经脉理论的最初建立以动脉和神经系统为主要依据。
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医家很可能是通过脉诊,发现了人体上臂内侧不十分常见的“正中动脉”,并命名为手厥阴心包经。之所以第12脉记载的出现较晚,可能是因为需要时间积累病例才能发现低概率的变异动脉。而西方解剖学者是在1846年才发现这个变异动脉,后命名为遗留正中动脉,只是在近几十年才对正中动脉的发生概率和进化状态有所了解。
[attach]16059[/attach]
以上初步研究结果已经在《解剖学杂志》线上首发。杂志编辑同时征求了澳大利亚等国家解剖专家的意见,他们联合撰写一篇评论文章,基本认同中医第12经脉与遗留正中动脉可能相同,是很有意义的发现。
相关详细证据和论证于2021年1月25日在《中国针灸》在线发表。
“研究证据表明中医的经脉(络)系统的最初模型是建立在对人体动脉和神经系统的解剖学观察基础之上,并非主观臆测。”李永明表示,研究还提示,很可能是因为针灸等外治疗法的发展和需求,改变了中国古代初期经脉解剖学的发展方向,建立了以气血经络和脏腑归经为核心的“虚拟系统”,以指导临床实践,成为中医传承二千余年的核心理论。对比之下,因为外科手术的发展和需求,西方古代医学坚持探索人体的“实体结构”,推动了临床医学的进步,最终产生了现代解剖医学。以传统理论为基础的中医仍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会同西方现代医学长期并存。
延伸阅读
· 中医经络研究获重大进展,我国学者发现经络间质通道
· 94岁经络学家:我有一种312锻炼法,希望帮助人人活过100岁!(人民日报力荐)
· 刘良教授的解剖刀,划开了西医的短处
· 针灸“西游”记 | “较针”六年,针灸治疗骨关节炎终获国际认可· 警惕:“西方医学针灸”兴起!老祖宗的宝物正被西方“去中国化”,我们该着急了!
· 张伯礼:有些人虽然受西方教育多,但是对自己的老祖宗,对自己的文化要自信!
· 被西方偷走的千年中医绝技!国人真得深思!
· 西方科学解释不了中医!中医药振兴需新建中医药研究院(转自凤凰中医微信公众号)
[/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