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用现代语言讲好中医五行第二届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启动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1-3 11:15
标题: 用现代语言讲好中医五行第二届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启动
用现代语言讲好中医五行第二届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启动
2020-10-24 20:18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经典有效。可在数千年的传承过程中,随着语境的变化,语意的变迁,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在现代语言体系下变得异常艰涩难懂,不同的解读则带来了多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比如阴阳、五行、气、经络等,在脱离古代语境词意后,就变得非常的形而上学和抽象。一度鱼目混杂,引发部分人对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质疑和曲解。
领导总书记2018年10月在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视察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循着总书记珠海之行的脚步,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厘清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脉络,由广东省健康中国研究会发起、并联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举办的第二届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学术会议于2020年10月24日在广州召开。并通过现代语言体系,讲述好中医传统的基础理论,让更多人能够理解中医精髓和奥义。
众多非中医领域的专家前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
此次会议邀请国内中医药学、传统文化、天文、地理、物理、考古学等领域的权威学者齐聚一堂,进行大学科研究,分别就中医学核心基本理论关键问题,如阴阳、五行、气、经络、运气、脏腑等展开讨论和多学科碰撞。会议提倡海内外专家共同探讨中医理论,除线下会议外,还邀请了世界各国中医界的领军人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远程视频参会,大会成果将被独家打造成知识类产品,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科普式大众传播。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表示,千年传承的中医药文化需要极好的挖掘、整理,并结合现代科学加以阐释。
广东省健康中国研究会张力军会长表示,目前中医药的理论建设和文化建设是中医药发展的短板,以往提到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大家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建医院、建学校、种中草药等方面,但对中医的核心理论建设以及文化建设,还是有不足之处。加强中医核心基本理论的建设,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全面系统总结和阐释中医药学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历史使命和首要任务。“传承精华是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根基。开展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工程,不仅是传承精华的必经之路,更是“守正创新”的实践探索。也是把中医药核心理论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科学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充分夯实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张力军透露,这一系统性的探源工程的首届会议已于2019年10月19日在珠海横琴召开。并邀请了中医药学、传统文化、历史学、哲学、物理学、天文学等各领域著名专家分别就"阴阳、五行、气、经络”等中医核心基础理论,展开跨学科的系统专项研究,在此基础上,汇集与会专家的讨论成果进一步整理、辑结成册,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正式出版发行系列丛书。
“类似的活动,我们将坚持十届以上,下一届的主题,我们计划对中医阴阳、五行和经络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性的阐释、梳理。毕竟,在现代中医师中,从事针灸的占据了绝大多数,而针灸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也是最高的。”
采写 南都记者王道斌 通讯员查冠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1-3 11:26
10月19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医药局为指导单位;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健康中国研究会、广东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共同主办;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与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学术会议”在广东省珠海市横琴举行。
[size=0.48]是一次具有启动性质的标志会议
[size=0.48]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国强会长在开幕式发表讲话,肯定了主办方打造“中华医道”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系列工程的创新性基础工作,并预祝本次学术会议圆满成功。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李梓廉、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首届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学术会议大会秘书长杨炳忻、广东省健康中国研究会会长张力军;协办方代表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领导胡奇飞等分别对大会热情寄语,并表示将同大会组委会一道继续努力,共同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
[size=0.48]
[size=0.48]据介绍,为落实广东省中医药强省战略,在庆祝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厘清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脉络,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首届学术会议主题为阴阳——至简之大道,是一次具有启动性质的标志会议。同时,将以此届会议为开端,逐步在全国树立一面中医理论探源的学术交流“旗帜”,凝聚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专家、多学科的科学家、文化研究专家组成跨学科、跨国界的学术联盟,每年围绕不同的中医基本理论核心命题,运用历史探源、现代科学前言成果及现代语言解读等研究,对其进行一系列既溯源又加以现代阐释的工作,其意义将对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做出共贡献,而这些系列会议以“中华医道”为品牌,旨在探讨中医核心基本理论的源流与内涵。
[size=0.48]中医界30多位学者建言献策,踊跃发言
[size=0.48]据了解,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全国的近三十位中医界权威学者。其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孟庆云教授、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徐道一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顾植山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田合禄教授、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柳长华教授、著名独立学者刘明武先生等六位专家做主旨发言,分别从古天文学研究、五运六气学说研究、中医臓象学研究等不同视角,对阴阳理论进行阐述,其他二十几位专家也踊跃发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讨论十分热烈。
会议现场,“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工程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大会秘书长杨炳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吕玉波、广东省健康中国研究会会长张力军三位大会执行主席共同为首批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最后,杨炳忻教授作总结发言时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是不会强大的,也是没有出路的。如果我们能够看清、厘清中医核心基本理论这一中华文化源头的重大问题,发挥中华传统的整体集成之优势,必将能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华中医药学会、广东省政府、广东省科技厅、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广东省属中医医疗和学术团队代表、相关中医药企业代表等100人出席会议。
[size=0.48]相关链接:太阳与中医
[size=0.48]据介绍,本期论坛的主题是“阴阳----至简之大道”。谈阴阳,不能不谈天文历法。中华文明的源头不在文字而在太阳历。谈中医核心基本理论,不能不谈阴阳。关于这个问题,刘明武有一本论著《太阳与中医》,最近已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黄帝内经》中,隐藏着十月太阳历、十二月太阳历与太阴历。所以,不懂天文历法,读不懂《黄帝内经》。
[size=0.48]那么,太阳与中医究竟是什么关系?现将《太阳与中医》一书中相关观点介绍如下:第七章中指出,书中的道理在书外,人文的根本在太阳。内容包括量天尺下的成果;量天尺下的抽象与推理;量天尺之前的成果;“以天为师”与“以太阳为纲”。
[size=0.48]在谈太阳历与中医文化部分,第八章:十月太阳历与《黄帝内经》。内容包括《黄帝内经》中的“以道论之”;阴阳在群经之中;五行、干支在《黄帝内经》中;一个基本数据与一个基础性问题;阴阳合历简评。第九章:十二月太阳历与《黄帝内经》。内容包括:四时;六气;八风;十二月十二律;三线四点与升降出入。第十章:太阴历与《黄帝内经》。内容包括: 太阴历简介;《周髀算经》中的太阴历;月亮留下的成语、诗句与术语;太阴历与《黄帝内经》;太阴历简评。第十一章:北斗历与《黄帝内经》。第十二章:阴阳合历与《黄帝内经》。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1-3 11:35
关于“探源工程”
受国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启发,论坛主办方于2018年11月发起了关于启动“中医核心基本理论传承创新探源工程”的倡议,该探源系列工程的相关计划包含以下内容:
1.举办“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的专题会议。大会旨在促进中医核心基本理论的多学科探讨,厘清学术源流,明晰现代内涵阐释,形成专家共识。从201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至两期,分别就中医学核心基本理论关键问题,如阴阳、五行、气、经络、运气、脏腑等展开讨论和多学科碰撞。大会成果将被独家打造成知识类产品,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科普式大众传播。
[size=0.28]2.专题探讨中医核心基本理论等有关问题,并集结成册。目前已经委托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进行系列出版、发行。
[size=0.28]3.组织拍摄有关中医基本理论题材纪录片系列,包括《千年国医》、《千年医典》等。目前第一季《千年国医》已经拍摄完成,即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第二季《千年医典》已经在筹拍之中。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1-3 11:38
未来,此系列会议将以“中华医道”为品牌,逐步在全国树立一面中医理论探源的学术交流“旗帜”,凝聚一批优秀科学家、文化研究专家和中医药工作者组成跨学科、跨国界的学术联盟,每年围绕不同的中医基本理论核心命题,用现代话语以及历史探源的研究,对其进行一系列既溯源又加以现代阐释的工作,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1-3 11:52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11-3 03:53 编辑
现代科学前沿成果及现代语言解读等研究,对其进行一系列既溯源又加以现代阐释的工作,其意义将对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做出共贡献,旨在探讨中医核心基本理论的源流与内涵。
未来,此系列会议将以“中华医道”为品牌,逐步在全国树立一面中医理论探源的学术交流“旗帜”,凝聚一批优秀科学家、文化研究专家和中医药工作者组成跨学科、跨国界的学术联盟,每年围绕不同的中医基本理论核心命题,用现代话语以及历史探源的研究,对其进行一系列既溯源又加以现代阐释的工作,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
大会成果将被独家打造成知识类产品,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科普式大众传播。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1-3 11:55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11-3 03:57 编辑
《伤寒论现代解读》《中西医融合观》序列。 就是干这事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1-3 17:38
疫情结束之后,中医界举办“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的专题会议,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中医学术界的动向。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经典有效。可在数千年的传承过程中,随着语境的变化,语意的变迁,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在现代语言体系下变得异常艰涩难懂,不同的解读则带来了多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比如阴阳、五行、气、经络等,在脱离古代语境词意后,就变得非常的形而上学和抽象。一度鱼目混杂,引发部分人对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质疑和曲解。
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工程的目的:分别就中医学核心基本理论关键问题,如阴阳、五行、气、经络、运气、脏腑等展开讨论和多学科碰撞。吸收现代科学前沿成果及现代语言解读等研究,对其进行一系列既溯源又加以现代阐释的工作,其意义将对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做出了贡献,旨在探讨中医核心基本理论的源流与内涵。
我们用了50年研究中西医的关系,近20多年来出版了四本书:《伤寒论现代解读》《中西医融合观》《中西医融合观续》《融合观 中西医融合观之三》,从哲学层次、基础理论层次、临床辨证论治层次,把中医理论整体进行了现代哲学、西方医学的语言阐释,解读与现代社会沟通,与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工程不谋而合。但是我们的工作不为人知,人轻言微,不能得到领导和学术界上层的重视与认可。不知道你有没有办法帮助我们,把我们的书送达相关的领导部门。谢谢。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20-11-3 19:21
http://www.qihuanghealthcare.cn/live/detail/485?periodId=1092
这儿可以看到视频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