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呼吸者,脉之头也 [打印本页]

作者: 文地清风    时间: 2020-9-19 05:50
标题: 呼吸者,脉之头也
伤寒论平脉法: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成无已注:(难经)曰: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以脉随呼吸而行,故言脉之头也
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
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外虚内实也
成氏注:外为阳,内为阴。(内经)曰:来者为阳,去者为阴。是出以候外,入以候内。疾为有余,有余则实。迟为不足,不足则虚。来疾去迟者,阳有余而阴不足,故曰内虚外实。来迟去疾者,阳不足而阴有余,故曰内实外虚。
作者: 文地清风    时间: 2020-9-19 07:27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20-9-19 08:32 编辑

金匮肺痿肺痈篇: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治,脓成则死。尢在泾注:此原肺痈之由,为风热蓄结不解也。凡言风脉多浮或缓,此云微者,风入营而增热,故脉不浮而反微,且于数俱见也。微则汗出者,气伤于热也。数则恶寒者,阴反在外也;呼气不入者,气得风则浮,利出而艰入也;吸而不出者,血得热则雍气,气亦为之不伸也。肺热而雍,故口干而喘满;热在血中,故咽燥而不渴。且肺被热迫,而反从热化,为多唾浊沫;热盛于里,而外反无气,为时时振寒。由是热蓄不解,血凝不通,而痈脓成矣。......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9-19 07:39
  愿闻其详,请不吝赐教。
作者: 文地清风    时间: 2020-9-20 07:14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20-9-20 09:13 编辑

从金匮肺痈微数之脉尤氏之注可知,呼吸为脉之头。其呼气不入者;,因气得风而浮,利出艰入  ,利出艰入,致呼吸不利为咳逆。其吸气不出者,因血得热则雍,肺由热逼从热化,多唾浊沫,内热甚外无气,而身时时振寒矣。故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呼气不入吸气不出,而脉微数,蓄热不解 血凝不通,则痈脓成矣。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20-10-14 23:28
呼吸并不是脉气运行的源头。因为:
1、经脉总长(最短循行长度)十六丈二尺,一呼一吸也不过六寸而已。
2、经脉循环无端,何来头尾?
3、《灵枢五十营》中计时的方法有四种(天象计时法,日晷计时法,呼吸计时法和心率计时法)。呼吸只不过被用来计算经气运行的长度而已,与脉头无任何关系。
4、有一种说法认为肺经是十四经脉的第一个运行的经脉的确是有一点道理的。因为经脉都是从一侧运行十四条经脉后经过天突穴到对侧肺经。
作者: 文地清风    时间: 2020-10-15 09:53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20-10-15 12:31 编辑

呼吸者,脉之头也。是由于脉即血脉,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行,气止血滞,本论只谓呼吸者脉之头也,未言脉之尾。并以来疾去迟,为出疾入迟,是内虚外实的证候等。也就是说呼为脉之头,吸也为脉之头也。以肺痈为例,呼为脉之头,呼气不入;吸为脉之头,吸气不出。呼吸不利而病咳逆,不能吐故纳新,于是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而成肺痈。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20-10-15 10:29
文地清风 发表于 2020-10-15 09:53
呼吸者,脉之头也。是由于脉即血脉,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行,气止血止.本论只谓呼吸者脉之头也,未言脉之尾 ...

脉的解释有两种:
1、血脉即血管。
2、经脉或经络。
文中引用了“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就是指的经脉(原文在《灵枢五十营》中)。如果说是指的血管的话,那血液在血管中运行的速度也就太慢了吧!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0-10-15 12:07
文地清风 发表于 2020-10-15 09:53
呼吸者,脉之头也。是由于脉即血脉,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行,气止血止.本论只谓呼吸者脉之头也,未言脉之尾 ...

在气功练习中主要是中国丹道功法中,比较多的就是要在丹田聚气。
气功练习中有各种不同方法都能达到丹田聚气的效果。
如守丹田,包括神经控制思想集中在丹田,或用呼吸法对丹田气加力以增加密度。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0-10-15 12:09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0-10-15 12:11 编辑

生理呼吸对丹田气加力以增加气体分子能量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0-10-15 12:11
丹田脉之头也
作者: 文地清风    时间: 2022-9-13 02:05
呼吸者,脉之头也,该饮食言:谷入于胃,脉道乃行。而来疾去迟,内虚外实,多指卵生动物: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形态方面多采取胸式呼吸。来迟去疾,内实外虚,多指胎生动物;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形态方面,多采取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已为脾主腹,脾主四肢,而用口唇饮水,亦为脾开窍于唇之生态现象。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