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打印本页]

作者: 明堂振衣    时间: 2004-3-8 11:07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针刺治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也可能偶然出现某种异常情况,如晕针、滞针、弯针等,必须立即进行有效处理。
一、晕针
   (一)现象 轻度晕针,表现为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慌气短,面色苍 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
  (二)原因 多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其他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饥饿空腹、大汗后、大泻后、大出血后等。也有因患者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以及治疗室内空气闷热或寒冷等。
    (三)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扶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即可恢复。如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四)预防 对晕针要重视预防,如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对劳累、饥饿、大渴时,应嘱其休息,进 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针后情况,一有不适等晕针先兆,需及早采取处理措施。此外,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
二、滞针
    (一)现象 针在穴位内,运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感到疼痛。
    (二)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三)处理 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用循、摄、按、弹等手法,或在滞针 附近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如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
    (四)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注意行针手法,避免连续单向捻针。
三、弯针
    (一)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角度、使提插,捻转和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到针处疼痛。
    (二)原因 术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变动了体位,或针柄受到某种外力碰压等。
    (三)处理 出现弯针后,就不能再行手法。如针身轻度弯曲,可慢慢将针退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者,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再慢慢退针。遇有弯针现象时,切忌强拔针、猛退针。
    (四)预防 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患者的体位要选择恰当,并嘱其不要随意变动。注意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力碰压。
四、断针
    (一)现象 针身折断,残端留于患者腧穴内。
    (二)原因 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内,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局部肌肉猛烈挛缩。患者体位改变,或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等所致。
    (三)处理 嘱患者不要紧张、乱动,以防断针陷入深层。如残端显露,可用手指或镊子取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可用手指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用镊子取出。如断针完全没入皮内、肌肉内,应在X线下定位,用手术取出。
    (四)预防 应仔细检查针具质量,不合要求者应剔除不用。进针、行针时,动作宜轻巧,不可强力猛刺。针刺入穴位后,嘱患者不要任意变动体位。针刺时针身不宜全部刺入。遇有滞针、弯针现象时,应及时正确处理。
五、针后异常感
    (一)现象 出针后,患者不能挪动体位,或重、麻、账的感觉过强,或原有症状加重,或针孔出血,或 针处皮肤青紫、结节等。
    (二) 原因 肢体不能挪动,可能是有针遗留,未完全出完,,或体位不当,致肢体活动受限;对过于重、麻、胀针感者,多半是行针时手法过重,或留针时间过长有关;原有病情加重,多因手法与 病情相悖,即"补泻反,病益笃"之由;局部出血、青紫、硬结出现者,都因刺伤血管所致,个别可能由凝血功能障碍引起。
    (三)处理 如有遗留未出之针,应随即起针,退针后让患者休息片刻、不要急于离开;对原病加重者,应查明原因,调整治则和手法,另行针治;局部出血、青紫者,可用棉球按压和按摩片刻;如因内出血青紫块较明显者,应先作冷敷以防继续出血,再行热敷,使局部癣血消散。
    (四) 预防 退针后真清点针数,避免遗漏。行针手法要柔和适度,避免手法过强和留针过时。临诊时要认真辩证施治,处方选穴精炼,补泻手法适度。要仔细查询有无出血病史,对男性患者,要注意排除血友病。要熟悉浅表解剖知识,避免刺伤血管。
六、针刺引起创伤性气胸
    (一)症状 患者突感胸闷、胸痛、气短、心悸,严重者呼吸困难、紫绀,冷汗、烦躁、恐惧,甚则血压下降,出现休克等危急现象。检查时,肋间隙变宽,外胀,叩诊呈鼓音,听诊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可向健侧移位。X线胸透可见肺组织被压缩现象。有的针刺创伤性轻度气胸者,起针后并不出现症状,而是过了一定时间才慢慢感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原因 针刺胸部、背部和锁骨附近的穴位过深,刺穿了胸腔和肺组织,气体积聚于胸腔而导致气胸。
    (三)处理 一旦发生气胸,应立即起针,并让患者采取半卧位休息,要求患者心情平静,切勿恐惧而 反转体位。一般漏气量少者,可自然吸收。医者要密切观察,随时对症处理,如给予镇咳、消炎类药物;以防止肺组织因咳嗽扩大创口,加重漏气和感染。对严重病例需及时组织抢救,如胸腔排气、少量慢速输氧等。
    (四)预防 医者针刺时要集中思想,选好适当体位,根据患者体形肥瘦,掌握进针深度,施行提插手法的幅度不宜过大。胸背部腧穴应斜刺、横刺,不宜长时间留针。
七、刺伤脑脊髓
    (一)症状    如误伤延脑时,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休克和神志昏迷等。如刺伤脊髓,可出现触电样感觉向肢端放射,甚至引起暂时性肢体瘫痪,有时可危及生命。
    (二)原因   脑脊髓是中枢神经统帅周身各种机体组织的总枢纽、总通道,而它的表层分布有督脉和华佗夹脊等一些重要腧穴,如风府、哑门、大椎、风池以及背部正中线第一腰椎以上棘突间腧穴。若针刺过深,或针刺方向、角度不当,均可伤及,造成严重后果。
    (三)处理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出针。轻者,需安静休息,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则应结合有关科室如神经外科等,进行及时抢救。
    (四)预防    凡针刺督脉腧穴--12胸椎以上及华佗夹脊穴,都要认真掌握针刺深度、方向和角度。如针刺风府,哑门穴,针尖方向不可上斜,不可过深;悬枢穴以上的督脉腧穴及华佗夹脊穴, 均不可深刺。上述腧穴在行针时只宜捻转手法,避免提插手法,禁用捣刺手法。
八、刺伤内脏
    (一)症状   刺伤肝、脾,可引起内出血,肝区或脾区疼痛,有的可向背部放射。如出血不止,腹腔聚血过多,会出现腹痛、腹肌紧张,并有压痛及反跳痛等急腹症症状。 刺伤心脏时,轻者可出现强烈刺痛,重者有剧烈撕裂痛,引起心外射血,即刻导致休克等危重情况。 刺伤肾脏,可出现腰痛,肾区叩击痛,血尿,严重时血压下降、休克。 刺伤胆囊、膀胱、胃、肠等空腔脏器时,可引起疼痛、腹膜刺激征或急腹症等症状。
    (二)原因    主要是施术者缺乏解剖学、腧穴学知识,对腧穴和脏器的部位不熟悉,加之针刺过深,或提插幅度过大,造成相应的内脏受损伤。
    (三)处理    损伤轻者,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后,一般即可自愈。如损伤较重,或继续有出血倾向者,应加用止血药,或局部作冷敷止血处理,并加强观察;注意病情及血压变化。若损伤严重,出血 较多,出现休克时,则必须迅速进行输血等急救措施。
    (四)预防   术者要学好解剖学、腧穴学;掌握腧穴结构,明了腧穴下的脏器组织。针刺胸腹、腰背部的腧穴时,应控制针刺深度,行针幅度不宜过大。

作者: 5jw    时间: 2004-7-4 10:21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此文论述得很详细。
作者: 聽雨軒    时间: 2004-7-27 22:18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是蛮好的
不过
学中医的都知道
作者: 明堂振衣    时间: 2004-7-28 12:26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知道不难做到难,临床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位医生不曾经历过上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多可避免,其发生有时不过因为偶一疏忽,所以要置顶强调。
作者: 美丽的壁虎    时间: 2004-10-26 11:07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很好!!
作者: 三阳五会    时间: 2005-1-10 23:59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大椎可刺两寸半
作者: 明堂振衣    时间: 2005-1-20 14:02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下面引用由三阳五会2005/01/10 11:59pm 发表的内容:
大椎可刺两寸半
穴位针刺的深浅,应该根据病人不同的体态而有异,而且与医生的水平也有关系。硬性的断言某穴可刺多深或不可刺多深,于临床皆不可取。
作者: 贫下中医    时间: 2005-2-26 00:25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安全第一!
作者: czz01    时间: 2005-3-1 23:51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这篇帖子为刚踏入针灸之门的我有指导和警示作用。
很好!
作者: xushuguo    时间: 2005-3-7 20:05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So good!
作者: liyang    时间: 2005-4-8 00:15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针刺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异常情况也不少。最多见的是晕针,滞针,断针,弯针,血肿,内脏损伤等,表现为疼痛,肿胀,麻木,肌痉挛,严重者出现心慌,胸闷,呼吸不畅甚至休克,当然也有刺中延髓致死的报道。遍阅各种针灸书籍杂志均无针刺致声音嘶哑的报道,笔者最近在临床上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刘某,女,43岁,教师,因“颈项疼痛一周”入院,住院号399958,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咽不红,扁桃体不大,颈项僵,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心肺腹听诊无异常,最近无咽喉炎和感冒病史,入院时也无声音嘶哑症状,入院后给予颈椎夹脊穴常规毫针针刺,针刺深度约1—1.5寸,患者每次留针期间均出现声音嘶哑,无其他不适,留针半小时拔针,患者声音嘶哑10—20分钟自愈,下一次针刺时又出现类似的情况。
   声音嘶哑乃是喉部病变的主要症状,临床上引起声音嘶哑最常见疾病有,急慢性喉炎,喉结核,声带小结和息肉,喉部肿瘤,外伤,声带麻痹等,内分泌因素如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减退均可引起声嘶,女性月经期或月经期前1周左右也可出现声音变化。
本例所见之声音嘶哑很显然不考虑喉部器质性病变,应该考虑一过性功能性受限。患者虽为教师,教师因职业关系,往往用声过度,又得不到休息,长此可致声带病变,可能出现声音嘶哑,但不会出现仅仅针刺期间的声音嘶哑,所以不应考虑职业的因素。而且患者最近无咽喉炎和感冒病史,入院时也无声音嘶哑症状,患者目前处在月经期后,且无如上述之内分泌方面的病史和症状,体征,因此喉部疾患和内分泌因素也不在考虑之列。而从解剖学上看,喉返神经上行于气管和食管之间,且患者颈项粗细适中,于颈后部针刺1.5寸虽不可能直接刺中喉返神经(排除喉返神经受压导致的声带外展肌麻痹而引起的声音嘶哑),但可以考虑针刺得气后的针刺感应向颈前之喉部放射,加之患者处于俯卧位,吼部气机本受阻,复因针感至喉部不得宣散,致局部经气受阻更甚而出现声音嘶哑。西医认为可能喉返神经间接受刺激,针感强烈时便可以出现声音嘶哑,拔针后声音嘶哑也随着针之余感和体位的改变而慢慢消失。这种分析仅为余之管见,有待同道商榷。

作者: qcz1019    时间: 2005-4-24 21:32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作者: 冷秋魂    时间: 2005-4-26 19:12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有谁有详细的 经络图
发给我好吗? 书店跑变了都没有
谢谢了 邮箱lengqhum@163.com

作者: 波波001    时间: 2005-5-27 22:14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很好哦,我在临床没遇见过,还有什么好的东西吗?说来听听
作者: 一天下    时间: 2005-6-16 22:54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以前遇到过。一个女孩子  左手鱼机痛  针刺合谷与 鱼机  病人当时无任何不良反映。只限局部单手出现很多汗液。
作者: 香附    时间: 2005-6-28 11:28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我同意人是有胖瘦高矮只分的不是一个尺码扎到底就象鞋子一样不可能所有的人都穿一样大的硬性的一个指标是不正确的
作者: wufusen    时间: 2005-7-12 23:18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一次打这么多字 佩服 佩服 难得
作者: 杏林后生    时间: 2005-7-16 16:04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怎么感觉象刺灸教材,不过作为每个针灸医师该了解的东西和该会处理的,所以还是谢谢分享
作者: 枫柳轩    时间: 2005-7-22 23:30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好。!谢谢。前辈
作者: 灵异怪医    时间: 2005-8-17 20:49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针术一定要安全第一,不要本病未愈再给人添新病!同意斑主和LIYANG的观点!大椎固然可进2寸半,可危险有多大!我家祖传的长针针法,但还是要熟悉解剖位置方可进针,比如说风池进4寸针,哑门进2寸半,这些都可以做到,只不过是一些手法避开了中枢神经而已!但是必须先熟悉解剖位置,再者因人而已!切记不要贪深针,深针不一定有好的疗效!且没有十足把握不要轻易深针脑后诸穴!
作者: hand402    时间: 2005-9-2 23:23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医乃救人活命之术,不可不慎

作者: yiwang    时间: 2005-9-2 23:36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宜慎之
作者: 灵枢    时间: 2005-9-10 19:34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针刺是中医的第一要术,可惜针灸象《伤寒论》这样的著作没有诞生,它指导了方药的运用。针灸的本来面目现在还没有真正出现,现在的针灸和《黄帝内经》里面描述的还有巨大的距离。针灸的安全研究现在只是在解剖方面,可以借鉴《经穴断面解剖图谱》一书。但是只是告诉针灸者临床施术时不要伤及重要的神经、血管和脏器,针刺深度把握适度,不要造成脊髓和胸腹腔的损伤。我认为这些不是主要的方面,我们要明白经络的运行轨迹和深度以及直径等空间立体形态结构,才是最重要的。经络的空间结构不清楚,还谈什么针灸的安全性呢?好比吃饭一样,不要伤害牙齿,不要腹泻,要加强营养,但是食物的营养、构造、加工不明白,还谈什么安全饮食呢/
作者: 值日生    时间: 2005-10-20 23:22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 版主模式 *****
<a href=topic.cgi?forum=4&topic=1018>该贴子已被管理员转移,请点击这里查看</a>
作者: 论坛发言人    时间: 2007-7-31 09:08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40>留言区</a>转移过来的!
作者: 国医圣手    时间: 2007-12-3 11:53
标题: [推荐]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针刺之晕针现象,大可不必太过慌张。
更多的体验是,刺激强度大于患者的耐受度时,晕针出现。h
患者耐受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饱食后、饥饿、失血后、新睡后、激烈运动后。。。。。多可以归结为气血不平和之状态。刺激的强度除了手法、取穴多少之外还受到施术者的影响,比如有气功训练基础。
晕针,其实也是一种“得气”表现,只是表现剧烈,一般患者不可接受,甚者有气机逆乱之嫌。
我在针刺过程中,取穴一般3-5个,出现晕针的几率还是比较高,每10人中,约1-2人。轻浅不一。但往往晕针同时,有出奇好的疗效。
不管怎样,事前与患者的充分沟通,做好各种应急准备是很必要的。但为针者,当力避之。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