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把病理体质类型改为疾病的证候分类 [打印本页]
作者: ygmingabc 时间: 2020-3-30 07:53
标题: 把病理体质类型改为疾病的证候分类
把病理体质类型改为疾病的证候分类
某教授在《王某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一书61页有有临证举要一节,共有15个病例。我们以患者、辨体、辨病、辨证四项列表如下(见本书第2章第16节表1)。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个问题。某教授的八种偏颇体质中的任何一种偏颇体质,只要加上一个中医的病名或西医的病名,八种偏颇体质马上就变成了疾病和证候。如:李某阳痿案,在湿热体质上加上阳痿症状就变成了疾病和证候;或者八种偏颇体质标准中的某一个症状被提升为病名,偏颇体质也就马上变成了疾病和证候。如黄某湿热质中原本是有阴囊潮湿症状的,如果称为阴汗,就成了疾病和证候。
某教授的八种偏颇体质类型如何才能发展成为疾病,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中某教授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途径,是在(397页)“在外界潮湿环境的诱发下,痰湿质由量变到质变表现为痰湿证”。虽然这只是就痰湿质而言,但它是有指导意义的。从上面的15个病例来看似乎没有那么复杂。我们只要在八种偏颇类型的基础上加一个西医的病名或中医的病名,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体质与证候的区别界定,不必搞上九条那么复杂,用这一个办法就很好,有简单又实用。
如果某教授在把偏颇体质改为病理体质、病理表现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承认他的病理体质就是中医的病证、中医的证候,我看某教授的八种病理体质类型并不失为一种中医疾病学的分类方法。因为八种病理体质类型本来就是中医学八纲辨证中虚实辨证的一部分内容。有部著作叫做《三部六病》,它就是把疾病从病位上分为表、半表半里、里三部,把病分为六种即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也是一种学术观点,并不违背中医的理论。某教授的八种病理体质类型如果去掉特禀质加上血虚证、实热、寒实证。用十大基础病证来分类中医学的内科杂病,从而实现中医的群体化治疗,我看也是一件好事。我们在临床诊疗的时候,首先辨病,确定病名(包括中医病名和西医病名),从十大方面进行分类,然后再根据具体病人的具体情况,确定病位与具体病机。这样一种辨证方法,对初学者讲,不失为一种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好方法。
关于为什么要去掉特禀质我们有专文论述,加血虚证、实热证、寒实证的原因我们做下面的说明。
王某《中医体质学》2008版编写说明(第17页)说:“运用药物治疗疾病,既要考虑选用去除疾病临床症状的药物治疗(即对症治疗),又要考虑根据疾病发生的内在病理性体质选用改善体质的药物治疗(对质治疗),否则即便疾病的临床症状已消除,疾病‘痊愈’,但其病理性体质依然存在,仍会成为下次发病的基础,使疾病未能‘去根’。例如,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如果一方面用硝酸甘油改善胸痛症状,另一方面用利痰化湿的药物改善其发生冠心病的体质——痰湿体质,治愈率可以提高,而且复发率也将大大降低。”我们先不要说发生冠心病的原因,并不是“痰湿体质”一种,气虚、气滞、血瘀、痰热等都可以引起。过分的强调一种原因本身,就可以使人迷入岐途。因为它违背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也背离了临床实践。仅把去除疾病临床症状的药物治疗说成是对症治疗,就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格格不入了。中医或西医的病名加上他的八种偏颇体质中的任何一种,就变成了疾病和证候。治疗疾病和证候就是消除症状,也就是对症治疗。在他的三辨诊疗模式里是表现得很清楚的。这样就有了他的“专病专药”的提法。多少年来中西医结合工作者都是这样做的。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用中药处方加西药或加通过西医对中药的药理研究认为对疾病有效的特效中药及中药制剂。也就是某教授所提的“专病专药”。
采用专病专方我们并不反对,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加用一些特效药如结核病的抗痨药,一些特效的抗生素或一些解除某些症状的特效药物如抗心绞痛的硝酸甘油制剂。但在中药的验方及成药的应用上,必须注意辨证的原则。就中医的理论而言,中医是没有专病专方的。因为中医的每一种病,都存着多种可能,辨证不同用药就不同。就拿咳嗽来说,《内经》中有一句名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有一个专方能治疗咳嗽吗?肝经湿热,宗筋弛缓之阳痿,用龙胆泻肝汤加专病专方蜈蚣、九香虫就不一定妥当。因为这不符合中医辨证用药的原则。高血压性阳痿,不分辨证分型就用羚羊角熄风兴阳也是不恰当的。某教授用他的过敏康治疗过敏性疾病,也是所谓的专方专用。他是在中医对过敏性疾病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加用过敏康。8岁张某邪热蕴肺的鼻鼽案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用麻杏石甘汤是对的,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用黄芪就没有道理了。说治当调体为先,实际是宣肺泄热为先,这里的特禀质是个什么体。特禀质的体质基础是什么。并没有说清楚。过敏康在这里只不过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的专病专药,与扑尔敏、异丙嗪的用法没有区别,如有区别的话,它的副作用可能要小一些。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