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健康报独家专访仝小林院士:中医治疗方案即将更新(附中医预防处方) [打印本页]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0-1-26 22:12
标题: 健康报独家专访仝小林院士:中医治疗方案即将更新(附中医预防处方)
[size=5.55556]健康报独家专访仝小林院士:中医治疗方案即将更新(附中医预防处方)
原创: 健康报今天


1月24日除夕,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级专家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主任苗青,北京市中医院呼吸科主任王玉光分别从北京、广州出发,在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第一线汇合。

1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带领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医疗队抵达武汉。与此同时,仝小林院士带领专家组深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临床一线诊治病人。
1月26日早晨,健康报记者电话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院士。
值得说明的是,2003年,时任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主任的仝小林和全国的医疗同道一样遭遇了非典。作为中日友好医院SARS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长,仝小林主任第一批进入SARS病房,亲手诊治了200多例患者,通过直接接触大量患者,系统总结了SARS的发病特点、中医分期及证候规律,创制了“SARS-肺毒疫四期八方”的辨治方案,其中11例纯中药治疗的经验写进世界卫生组织《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试验》报告。 1.《健康报》:您带领的高级专家组前往武汉疫区承担什么工作?
仝小林 :我们中医高级专家组的主要任务有三:一是优化中医治疗方案,二是通过到医院实地考察发现中医治疗中存在问题,三是中西医结合救治疑难危重症。
仝小林院士(右一)带领专家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查房

2.《健康报》:通过查房,您如何看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否具体分析一下?
仝小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属“寒湿(瘟)疫”,是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我之所以这样归属,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病发于冬季,而且主要是从冬至(2019年12月22日)开始,经历了小寒(2020年1月6日)、大寒节气(2020年1月20日),这个时间段是一个高发期。按照“冬九九”来看,发病正值“一九”前后(2019年12月22日~2019年12月30日)。所以,在这个季节,“寒”邪是毫无疑问的。
对于“湿”,武汉的湿气本来就挺大,今年尤甚。以往这个时候,武汉开始降雪了。我们查了一下,2020年1月到今天为止,阴雨绵绵天气持续了16天,湿气非常重,这也是一种反常的天气。
“非其时而有其气”,该特别冷的时候反倒不冷,该下雪的时候反而下雨,就容易出现瘟疫。“疫”本身是指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寒湿(瘟)疫”,之所以加“瘟”字,是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病名。因为武汉今年是个暖冬,这个“瘟”字反映了当寒反暖的意思,它是在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一种气候、物候下形成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于“疫病”范畴,其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如果说得再具体些,我个人认为其中医病名可以定为“寒湿(瘟)疫”。
2. 病性上属于阴病。《黄帝内经》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阳病、阴病的性质、发展和转归是完全不同的。若为温疫或湿瘟,病性上属于阳病,结局是伤阴,是以伤阴为主线。
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寒湿之疫邪引起,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所以在治法上,一定是针对寒和湿。具体来说,因为寒邪被湿邪所抑遏,治疗寒邪,要温散、透邪,用辛温解表之法。治疗湿邪,要芳香避秽化浊。这是一个大的原则。
3.从病位来看,在肺和/或脾。《黄帝内经》讲“形寒饮冷则伤肺”,综合武汉气候及我们所看到的病人,也可以完全没有脾胃症状。
通过问诊,我们发现大多数患者有脾胃症状,而且非常典型,如周身倦怠乏力,食欲不好,恶心、呕吐,脘痞胀满,腹泻或便秘等。我认为治疗时要注意调理脾胃。
4.在分期上,高级专家组的意见基本一致,就是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为四期,即早期、中期、晚期及恢复期。
我认为各个时期的证候如下:早期为寒湿袭肺碍脾,中期为寒湿阻肺困脾,晚期为寒湿闭肺伤脾(内闭外脱),恢复期为肺脾气虚。
5.在用药上,总的原则是散寒除湿,避秽化浊,而且应该一以贯之。
早期可以用藿香正气散、神术散、达原饮等,中期用宣白承气汤、藿朴夏苓汤等,晚期用参附四逆汤或加苏合香丸等,恢复期用六君子汤、理中汤等。
应该注意的是,体质、年龄、基础病不同,感染疫戾之气有轻重之分,证候可以有所差别。但“万变不离其宗”,伤阳为其主线。有些偏于阳性体质者,很快就化热、化燥,甚至伤阴。
凡是武汉输出的病人,与武汉当地病人治法基本相同。而对于无武汉病人接触史的患者,可以根据当地情况 “三因制宜”。
遗憾的是,我们目前看到的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发热门诊病人,对居家治疗病人的防和治情况还缺乏第一手资料。随后,我们尽快了解。
今天下午,我还将与黄璐琦院士、张忠德副院长、苗青主任、王玉光主任等专家一起,向顾问组的院士、国医大师们汇报武汉疫区患者的中医治疗情况,在他们的指导下进一步优化中医诊疗方案,不久将把新版中医治疗方案对外发布。
仝小林院士(左二)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发热门诊了解病人情况

3.《健康报》:在治疗过程中,您还有哪些嘱咐吗?
仝小林: 减少不必要输液  寒湿者,舌体偏胖大,有齿痕,厚腻苔,甚至腐苔,反 映湿邪很重,此类患者初起阶段尽量采用中医药治疗,减少不必要的输液。 湿邪缠绵难愈,过度输液会加重寒湿。
避免滥用抗生素  因其为病毒感染,除非合并细菌感染,不宜常规使用抗生素。从中医来看,抗生素多为寒凉之品,易伤脾胃。 4.《健康报》:对于病症不典型的病人,在预防上应注意什么?
仝小林: 对于部分无发热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的防控,要引起高度重视。
自始至终没有发热症状的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防控上容易放松警惕。我们发现部分患者以乏力起病,一周左右也未见发热,同时伴有轻度咳嗽胸闷、食欲不振、胃肠道不适等,拍片后肺部出现毛玻璃样改变。
5.《健康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除了外出戴口罩、勤洗手等,中医有什么好办法吗?
仝小林: 艾灸  该病病邪为“寒湿”,所以应该慎用苦寒药,患者饮食要避免寒凉,食用温热饮食。 除了服用中药,中医还有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可以试用,如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胃脘、足三里等,可以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吃大蒜  2003年非典时,我们在进入病房前都吃大蒜。大蒜素有抗菌作用,对于一些病毒感染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这是我们非典时期积累的经验,有病无病都可以用。
代茶饮  推荐一款简易的寒湿(瘟)疫方:苏叶6克,藿香叶6克,陈皮9克,煨草果6克,生姜3片(寒湿重者,生姜用5~10片)。煎汤代茶饮。中成药  预防上,可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或水),剂量减半。


文/健康报记者王宁
图/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修洋
编辑:马杨
审核:陈会扬 曹政 闫龑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6 22:35
2. 病性上属于阴病。《黄帝内经》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阳病、阴病的性质、发展和转归是完全不同的。若为温疫或湿瘟,病性上属于阳病,结局是伤阴,是以伤阴为主线。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6 22:40
一说病性为寒为阴,一说病性为热为阳,专家们的意见,让人莫衷一是啊。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0-1-26 22:43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20-1-26 15:22 编辑

前线专家:武汉疫情以“湿毒”为主
注:以下内容来血微信,因属连续型图片,无法复制粘贴,只好单张另存入图片收藏,再转发出来,这样又受网页的影响而出现文字不连续的缺陷,仅供参考。

[attach]15560[/attach][attach]15563[/attach]
[attach]15558[/attach]
[attach]15557[/attach]
[attach]15556[/attach]
[attach]15555[/attach]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0-1-26 22:50
[attach]15564[/attach]

[attach]15565[/attach]
[attach]15567[/attach]
[attach]15568[/attach]
[attach]15569[/attach]
[attach]15570[/attach]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0-1-26 23:01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0-1-26 14:40
一说病性为寒为阴,一说病性为热为阳,专家们的意见,让人莫衷一是啊。

是啊!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仝小林教授认为是寒湿,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教授(前两天去的)认是湿瘟,二人一病各表,他们应该在那里新自治疗几个病例,得出临床结论才对。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6 23:08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0-1-26 15:09 编辑

1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带领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医疗队抵达武汉。与此同时,仝小林院士带领专家组深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临床一线诊治病人。
1月26日早晨,健康报记者电话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院士。

一一有一个疑问:仝先生25号到武汉,26号接受记者釆访。他的诊断与治疗方案,病人治疗的实际结果是怎样的?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6 23:11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20-1-26 15:01
是啊!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仝小林教授认为是寒湿,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教授(前两天去的)认是湿瘟,二人 ...

他们应该在那里新自治疗几个病例,得出临床结论才对。

一一和老先生想到一处去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0-1-26 23:17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20-1-26 15:21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0-1-26 15:08
1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带领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医疗队抵达武汉。与此同时, ...

谢谢陈总评分!仝小林、钟南山一中一西,是中西医队伍的高级领头人,二人都是院士,不知这次抗击新型肺炎过程中谁能领衔指挥获得最好的成果?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6 23:22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0-1-26 15:24 编辑

个人以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冠状病毒性肺炎,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冠状病毒性肺炎,应当有肺部炎症的存在(影像学证据)。有的病人,可能是冠状病毒感染,但未必发展为冠状病毒性肺炎。我们如果要讨论冠状病毒性肺炎的辨证论治的方法与规律时,首先应确定此病人是真正的冠状病毒性肺炎的患者:一、是肺炎;二、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0-1-26 23:25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0-1-26 15:22
个人以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冠状病毒性肺炎,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冠状病毒性肺炎,应当有肺部炎症的存 ...

完全赞同陈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冠状病毒性肺炎,二者还是有区别的观点!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6 23:34
通过问诊及当地专家介绍,患者有以发热前来就诊的,但体温不高,还有一部分患者没有发热症状,而更多的表现为乏力、倦怠、食欲不好,甚至出现一些恶心、胸闷、脘痞、大便溏泻等症状;绝大部分患者都有咽干、咽痛的表现,有些病人还伴随干咳无痰。这个过程一般持续5~7天,期间患者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体温多在37℃多一点,很少超过38.5℃。

  如果这个时期,患者体温持续在37℃~38℃,六七天以后,经过治疗,患者一般会逐渐会进入恢复期。

一一从这里的病史与症状表现来看,颇象肠胃型感冒的表现。至少此时是没有肺炎表现的(也没有肺炎的证据)。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6 23:40
通过问诊及当地专家介绍,患者有以发热前来就诊的,但体温不高,还有一部分患者没有发热症状,而更多的表现为乏力、倦怠、食欲不好,甚至出现一些恶心、胸闷、脘痞、大便溏泻等症状;绝大部分患者都有咽干、咽痛的表现,有些病人还伴随干咳无痰。这个过程一般持续5~7天,期间患者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体温多在37℃多一点,很少超过38.5℃。

  如果这个时期,患者体温持续在37℃~38℃,六七天以后,经过治疗,患者一般会逐渐会进入恢复期。但如果这个时期的两三天内,患者突然体温达到39℃以上,病情往往一下子就还会进入危重症状态,喘憋气急,氧合很差,肺部CT检查有大量的渗出。

一一从这里的表述来看,似先为冠状病毒感染(肠胃型感冒),部分好转痊愈,部分发展加重,至冠状病毒性肺炎。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0-1-26 23:40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0-1-26 15:34
通过问诊及当地专家介绍,患者有以发热前来就诊的,但体温不高,还有一部分患者没有发热症状,而更多的表现 ...

象这样的病例定为新型肺炎那就根本讲不通了。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6 23:58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0-1-26 20:01 编辑

我们可否这样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部分可以表现为肠胃感冒型,部分可以表现为肺炎型(必须有肺炎的存在)。仝院士先生认为新型肺炎的病机病性以寒湿为主,可能是把新型冠状病毒肠胃型感冒当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分析了。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0-1-27 07:34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0-1-26 15:58
我们可否这样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部分可以表现为肠胃感冒型,部分可以表现为肺炎型(必须有肺炎的存 ...

陈总分析很透彻,赞成!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0-1-27 07:42
仝小林教授与刘清泉教授二人的共识是湿邪病毒,仝教授以发病时间在寒冬定为寒湿,但再过七天就立春了,春季气候转温,春暖多风。这次疫情将持续三个月,那么,在春季发生的病例就将是春温或风温挟湿了。此外,北方和西北、东北就不一定是湿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27 08:03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武汉归来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
      通过问诊及当地专家介绍,患者有以发热前来就诊的,但体温不高,还有一部分患者没有发热症状,而更多的表现为乏力、倦怠、食欲不好,甚至出现一些恶心、胸闷、脘痞、大便溏泻等症状;绝大部分患者都有咽干、咽痛的表现,有些病人还伴随干咳无痰。这个过程一般持续5~7天,期间患者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体温多在37℃多一点,很少超过38.5℃。
==========================================
          不要在冠状病毒感染上打转转,一定要辨证论治,不要以为冠状病毒感染的病机一定是“湿温”,是湿邪!!这是中西医结合学派的通病,以为西医的疾病只可能是中医的一种病机,这种思路不符合辨证论治的原则,冠状病毒感染既可能有湿,也可能有燥,还可能有寒,一定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乙脑的经验可以证明,石家庄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暑热,白虎汤有效,第二年北京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虎汤无效,加苍术祛湿有效。
       【绝大部分患者都有咽干、咽痛的表现,有些病人还伴随干咳无痰。】这是风燥的表现,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27 08:17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1-27 00:47 编辑

         仝小林 :我们中医高级专家组的主要任务有三:一是优化中医治疗方案,二是通过到医院实地考察发现中医治疗中存在问题,三是中西医结合救治疑难危重症。
===================================================
        请问:中医高级专家组,谁封的??中医懂多少?《伤寒论》背会了没有??是中医还是中西医结合?中医没有专家?也没有高级与低级,只有上工与下工。下工你们够格不够格?
        任务改一下:1  虚心向基层等一线的纯中医学习辨证论治的经验;2  认真为病人服务,用心看好每一个病人;3  与西医一起救治危重病人。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27 08:22

冠状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神经系统的嗜性。儿童的冠状病毒感染并不常见。

该病毒对温度很敏感,在33℃时生长良好,但35℃就使之受到抑制。由于这个特性,冬季和早春是该病毒疾病的流行季节。

   文献报告冠状病毒的感染可以产生以下临床症状:

(1)呼吸系统感染,包括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

(2)肠道感染(婴儿偶尔发生);

(3)神经系统症状(很少)。

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口液、喷嚏、接触传染,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病毒对热敏感,紫外线、来苏水、0.1%过氧乙酸及1%克辽林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

2014年,香港卫生专家排除了它与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有关的可能性,与1997年出现的H5N1禽流感病毒也没有联系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高福院士表示,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目前已知的第7种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的血清型和抗原变异性还不明确。冠状病毒可以发生重复感染,表明其存在有多种血清型(至少有4种已知)并有抗原的变异,其免疫较困难,尚无特异的预防和治疗药物。

以下 是个人看法

新型冠状病毒,因为人类对于它没有特异性的免疫力,因此理论上几乎人人都可能被感染,与其他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一样,其本身的致病能力未必强大,未必是致人死亡的直接原因。俗话说感冒是万病之源,他可以加重许多基础病的病情,导致死亡。死亡的原因是复合的,不能单单归罪于冠状病毒。我不是说防控不重要,大面积传播,大量具有基础病的病人死亡率就会上升。
      中医在治疗的时候,一定不要在冠状病毒上打转转,一定要根据别人的全身情况,脉象舌像辨证论治。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只要症状减轻,体温下降,精神状态好转,就是有效,治疗即可继续。对症治疗就可以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27 08:33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1-27 00:42 编辑

        一定要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方,千万不可先入为主,疑邻盗斧。拿着高级专家的大架子指手画脚。
          如果出现太阳表实证,年轻人,身体强壮、体力劳动者,恶寒高烧、无汗、烦躁不安……麻黄汤。
          如果出现太阳表虚证,桂枝汤。
          如果出现湿温卫分证,藿香正气汤。
          如果出现邪伏膜原证,达原饮。
          如果出现邪热壅肺证,麻杏石甘汤。
          如果出现气分热证,白虎汤。
          如果出现阳明腑实证,承气汤。
          如果出现湿热弥漫三焦,甘露消毒丹,重者清瘟败毒饮。
          ……
          一定要辨证论治,不要围着冠状病毒打转转。
         上述方证可以两两组合,灵活运用。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7 08:40
新型肺炎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持续发热,体温下不来。如果治疗中体温下降了,是病情好转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这个角度讲,将新型肺炎的病性定为寒、湿,是否有待商榷?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7 08:43
  一定要辨证论治,不要围着冠状病毒打转转。

一一正解。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7 08:46
所谓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治,针对的核心对象,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或某些病理过程或状态",不是病因。

……所谓的"湿、热、毒、瘀",是针对新型肺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或某些病理过程或状态而言的,不是针对病因、病原体(病毒)本身。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785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27 09:17
       中医,不要被专家、精英误导!一定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按照中医理论运用中药方剂。也尊重他们的实际经验,他们亲手治疗的经验,值得学习,仅此而已。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7 09:17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0-1-27 01:20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0-1-27 00:22
冠状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嗜性。儿童的冠状病毒感染并不常见。
该病毒对温度很敏感,在33 ...

新型冠状病毒,因为人类对于它没有特异性的免疫力,因此理论上几乎人人都可能被感染,与其他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一样,其本身的致病能力未必强大,未必是致人死亡的直接原因。

一一(转)病毒性肺炎时,肺部的炎症不是病毒复制、堆积而成,而是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造成,即人体的免疫反应引起的炎性渗出而成,犹如麻疹时皮肤上出的皮疹。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体免疫体系产生特异性抗体、激活免疫细胞,抗体与病毒结合中和病毒,免疫细胞吞噬病毒。第一次冠状病毒侵入肺泡时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及激活免疫细胞。当冠状病毒再次侵入肺泡或持续在肺泡复制时,抗体从血液中通过毛细血管到肺泡与与冠状病毒结合并激活复杂的免疫过程,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因子、血浆、炎性细胞进入肺泡或病毒所在的位置,形成肺炎。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7 09:26
病毒性肺炎时,肺部的炎症不是病毒复制、堆积而成,而是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造成,即人体的免疫反应引起的炎性渗出而成

一一在病毒性肺炎疾病的治疗上(不是预防上),核心是如何缓和机体过度的免疫反应与脏器损害,而不是抗病毒。在治疗的战略方向上,中医卫气营血辨证治疗体系是科学的、正确的,完全顺应与切合了诊治过程中的客观规律。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785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7 11:02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0-1-27 00:22
冠状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嗜性。儿童的冠状病毒感染并不常见。
该病毒对温度很敏感,在33 ...


冠状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嗜性。儿童的冠状病毒感染并不常见。

该病毒对温度很敏感,在33℃时生长良好,但35℃就使之受到抑制。由于这个特性,冬季和早春是该病毒疾病的流行季节。

   文献报告冠状病毒的感染可以产生以下临床症状:

(1)呼吸系统感染,包括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

(2)肠道感染(婴儿偶尔发生);

一一冠状病毒可以引起呼吸系统感染-肺炎,也可以引发胃肠道感染-肠胃型感冒。

对于肺炎及肠胃型感冒,二者在中医上辨证论治,具体的证型表现与规律是不一样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20-1-27 15:22
一一(转)病毒性肺炎时,肺部的炎症不是病毒复制、堆积而成,而是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造成,即人体的免疫反应引起的炎性渗出而成,犹如麻疹时皮肤上出的皮疹。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体免疫体系产生特异性抗体、激活免疫细胞,抗体与病毒结合中和病毒,免疫细胞吞噬病毒。第一次冠状病毒侵入肺泡时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及激活免疫细胞。当冠状病毒再次侵入肺泡或持续在肺泡复制时,抗体从血液中通过毛细血管到肺泡与与冠状病毒结合并激活复杂的免疫过程,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因子、血浆、炎性细胞进入肺泡或病毒所在的位置,形成肺炎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20-1-27 15:45
细菌、病毒有生理免疫反应,有病理免疫反应,病理免疫反应产生炎症,中药症状中有相关物质扩散到生理免疫系统,加强生理免疫反应,是病理免疫反应产生炎症原因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20-1-27 15:46
流体酶人体气,在炎症反应中是第一级病理信号物质,对于炎症反应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流体酶人体气的存在作用,人类免疫系统对于细菌病毒只是生理免疫反应根本不会转变为病理免疫及有炎症反应。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7 16:55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0-1-27 09:18 编辑

个人以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冠状病毒性肺炎,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冠状病毒性肺炎,应当有肺部炎症的存在(影像学证据)。有的病人,可能是冠状病毒感染,但未必发展为冠状病毒性肺炎。我们如果要讨论冠状病毒性肺炎的辨证论治的方法与规律时,首先应确定此病人是真正的冠状病毒性肺炎的患者:一、是肺炎;二、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


——找到资料了。是新型冠状病毒单纯性感染与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区分。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7 16:59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0-1-27 09:18 编辑

找到资料了。是新型冠状病毒单纯性感染与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区分。


——这是两个不同的临床综合征,有联系(病因都是新型冠状病毒),有区别(临床表现,诊断,预后)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0-1-27 17:02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0-1-27 08:59
找到证据了。是新型冠状病毒单纯性感染与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区分。0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27 18:04
        怎么样把西医的临床表现准确地转化为中医的证是关键,只有这一步准确了,方剂才能正确。证态体系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9 05:36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中医部分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9 05:51
所谓医学观察期,个人理解,是相当于单纯性感染的患者。有冠状病毒感染,但尚无肺炎改变。多表现为肠胃型感冒,或一般上感症状。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29 08:03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1-29 00:38 编辑

   没要到第一线,不敢胡说,仅供参考。
      冠状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嗜性。
       文献报告冠状病毒的感染可以产生以下临床症状:
(1)呼吸系统感染,包括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
(2)肠道感染(婴儿偶尔发生);
(3)神经系统症状(很少)。
   据此,这次冠状病毒感染可能出现不同的临床类型:1  冠状病毒侵犯呼吸道;2 侵犯胃肠道;3 同时侵犯呼吸的与消化道。这是病位。病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29 08:59
   病性:侵犯消化道者,临床表现与湿温一致;侵犯呼吸道这与风燥一致。
    1     观察期,轻型、不典型、前驱期或者属于太阳表证与卫分证。
     湿温卫分证,藿香正气汤之类;风燥卫分证桑杏汤加银翘散;消化道呼吸道症状均有者,桂枝汤加减。桂枝汤是温病、伤寒第一方,不可忽视。桂枝汤加荷香、陈皮、半夏可治湿温;加桑叶、杏仁、麦冬、沙参可治风燥。
    2     典型期: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脏腑气分证,即:明确地表现消化道症状或者呼吸道症状,或者二者皆有之。
          典型肺炎表现:麻杏石甘汤加桑杏汤沙参麦冬汤等。出现肺水肿,加葶苈大枣泻肺汤
          典型胃肠道症状:甘露消毒丹、藿朴夏苓汤等等
    3     多器官功能障碍、呼吸窘迫综合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29 09:14
    不管有多少不同看法,有多少争论,这一次冲破了中医不能参与急性传染病救治的清规戒律,中医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必然取得丰硕成果。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29 09:17
        向参与第一线中医专家、医生、药师、中西医结合医生致敬!马到成功!早日战胜疫情。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9 09:20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0-1-29 01:23 编辑

冠状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嗜性。
       文献报告冠状病毒的感染可以产生以下临床症状:
(1)呼吸系统感染,包括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
(2)肠道感染(婴儿偶尔发生);
(3)神经系统症状(很少)。
   据此,这次冠状病毒感染可能出现不同的临床类型:1  冠状病毒侵犯呼吸道;2 侵犯胃肠道;3 同时侵犯呼吸的与消化道。这是病位。病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
      
一一个人理解,新型冠状病毒单纯性感染与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两个不同的临床综合征。有联系,有区别,有相对的独立性。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0-1-29 09:24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0-1-28 21:51
所谓医学观察期,个人理解,是相当于单纯性感染的患者。有冠状病毒感染,但尚无肺炎改变。多表现为肠胃型感 ...

赞成!冬春之交是感冒流感的高发时期,这些病都有发烧的症状,筛查冠状病毒感染及肺炎都也是以发烧为首选症状。个人感觉那么多的疑似病例进行医学观察,其中也肯定有重型感冒、流感及併发的肺炎之类病人。因新型肺炎疫病流行,在发生疫病的地区人们只要出现发烧伴咳嗽,就会紧张而去医院检查,这样医学观察的人就会增多,泰国反馈的情况也是如此。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0-1-29 09:25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20-1-29 01:29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0-1-29 00:03
没要到第一线,不敢胡说,仅供参考。
      冠状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嗜性。
       文 ...
对!谢谢关注!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9 09:25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0-1-29 01:27 编辑

通过问诊及当地专家介绍,患者有以发热前来就诊的,但体温不高,还有一部分患者没有发热症状,而更多的表现为乏力、倦怠、食欲不好,甚至出现一些恶心、胸闷、脘痞、大便溏泻等症状;绝大部分患者都有咽干、咽痛的表现,有些病人还伴随干咳无痰。这个过程一般持续5~7天,期间患者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体温多在37℃多一点,很少超过38.5℃。

  如果这个时期,患者体温持续在37℃~38℃,六七天以后,经过治疗,患者一般会逐渐会进入恢复期。

一一这里描述的表现,就貌似为单纯性感染。似无卫气营血四个阶段。

分卫气营血四阶段的,应属于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9 09:30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0-1-29 01:32 编辑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20-1-29 01:24
赞成!冬春之交是感冒流感的高发时期,这些病都有发烧的症状,筛查冠状病毒感染及肺炎都也是以发烧为首选 ...

冬春之交是感冒流感的高发时期,这些病都有发烧的症状,筛查冠状病毒感染及肺炎都也是以发烧为首选症状。个人感觉那么多的疑似病例进行医学观察,其中也肯定有重型感冒、流感及併发的肺炎之类病人。因新型肺炎疫病流行,在发生疫病的地区人们只要出现发烧伴咳嗽,就会紧张而去医院检查,这样医学观察的人就会增多,泰国反馈的情况也是如此。

一一我们这里暂且先不讨论重型感冒、流感。

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身就可以有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单纯性感染,包括冠状病毒性肺炎。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29 10:33

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口液、喷嚏、接触传染,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病毒对热敏感,紫外线、来苏水、0.1%过氧乙酸及1%克辽林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

2014年,香港卫生专家排除了它与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有关的可能性,与1997年出现的H5N1禽流感病毒也没有联系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高福院士表示,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目前已知的第7种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的血清型和抗原变异性还不明确。冠状病毒可以发生重复感染,表明其存在有多种血清型(至少有4种已知)并有抗原的变异,其免疫较困难,尚无特异的预防和治疗药物。

以下 是个人看法
    冠状病毒是普通感冒这个疾病的病原体之一,新型冠状病毒,因为人类对于它没有特异性的免疫力,因此理论上几乎人人都可能被感染,与其他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一样,其本身的致病能力未必强大,未必是致人死亡的直接原因。俗话说感冒是万病之源,他可以加重许多基础病的病情,导致死亡。死亡的原因是复合的,不能单单归罪于冠状病毒。大面积传播,大量具有基础病的病人死亡率就会上升。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29 10:48
       冬春之交是感冒流感的高发时期,这些病都有发烧的症状,普通感冒,包括冠状病毒引起的感冒、流行性感冒,冬春季节发病率升高是正常现象。武汉这一次流行的是新型冠状病毒,区别于普通感冒与流感,现在已经制造出诊断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可以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鉴别出来进行隔离治疗,因为从理论上说人人都可以感染,发病率非常高,这是最大的危险。
       新型冠状病毒还是冠状病毒,它具有冠状病毒的一切特性,能够引起胃肠道与消化道的感染……,不同的是具有明显的传染性,而普通的冠状病毒没有传染性,只可以散发,不会引起大范围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染。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29 10:52
        卫气营血四阶段的,应属于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
        所有的温病,都应用卫气营血辨证,消化道感染表现出湿温,同样使用卫气营血辨证论治。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0-1-29 15:34
德国专家根据流行病学模型演算,推测疫情大约会在三月初达到顶峰,四月初接近尾声,五月初结束,可参见:
  http://m.kdnet.net/share-13575385.html

  可能的感染人数不妨了解一下这位专家的初步估计:
  https://tieba.baidu.com/p/6457980855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1-29 15:47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20-1-29 07:34
德国专家根据流行病学模型演算,推测疫情大约会在三月初达到顶峰,四月初接近尾声,五月初结束,可参见:[/ ...

德国专家根据流行病学模型演算,推测疫情大约会在三月初达到顶峰,四月初接近尾声,五月初结束,可参见:1月21日,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于晓华发布微博称:我做了一个简单SIR模型,用SARS参数模拟武汉肺炎传播途径。主要结论:从病毒爆发后的大概90天到达高峰。第一例发现在12月8日,50天左右开始集中爆发(1月20日左右,比较吻合),90天左右达到高峰(预计在3月上旬),4个月左右接近尾声(四月上旬),5月上旬疫情结束。到目前看模型还是吻合的。叠加春运,接下来一个月可能会出现一个爆发高潮。

一一这样的推测比较机械,忽略了人类自身主观努力(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传染病流行状态的巨大影响。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0-1-29 15:59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0-1-29 07:47
德国专家根据流行病学模型演算,推测疫情大约会在三月初达到顶峰,四月初接近尾声,五月初结束,可参见: ...

国内专家认为是三个月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29 17:10
   千秋功罪让历史评说,这么大的国家,团结一心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2-5 04:33
特大好消息:广州八院研制出“肺炎1号方”,效果明显!药方公开!

司马小小河
关注
1月31日,广东省药品监管局拟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拟申报的医疗机构制剂肺炎一号方纳入应急审批,待申请人整理提交申报材料后,将即时审批。

据了解,肺炎1号方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治疗中显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症肺炎确诊病人50例,经1周临床观察,全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50%患者咳嗽症状消失,52.4%咽痛症状消失,69.6%乏力症状消失,总体症状明显好转,无一例患者转重症。

专家讨论后认为,该肺炎1号方能够明显改善轻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临床症状,有减少重型肺炎发生的趋势,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该制剂批准后,将结合生产企业的产能资源,可短期内满足省内医疗机构调剂使用。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是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定点收治医院,该院在嘉禾院区新设观察病区,在原200张床位的基础上再腾空综合住院大楼600床位,专门用于对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加上此前安排的1号住院楼200张病床将可全部用于疑似及确诊患者。一共收治床位达到800张。

据悉,肺炎1号方为该院中医科制剂,学科带头人是谭行华主任: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及广州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临床基地主任,现为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2-5 04:37
仝小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属“寒湿(瘟)疫”,是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我之所以这样归属,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病发于冬季,而且主要是从冬至(2019年12月22日)开始,经历了小寒(2020年1月6日)、大寒节气(2020年1月20日),这个时间段是一个高发期。按照“冬九九”来看,发病正值“一九”前后(2019年12月22日~2019年12月30日)。所以,在这个季节,“寒”邪是毫无疑问的。
对于“湿”,武汉的湿气本来就挺大,今年尤甚。以往这个时候,武汉开始降雪了。我们查了一下,2020年1月到今天为止,阴雨绵绵天气持续了16天,湿气非常重,这也是一种反常的天气。
“非其时而有其气”,该特别冷的时候反倒不冷,该下雪的时候反而下雨,就容易出现瘟疫。“疫”本身是指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寒湿(瘟)疫”,之所以加“瘟”字,是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病名。因为武汉今年是个暖冬,这个“瘟”字反映了当寒反暖的意思,它是在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一种气候、物候下形成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于“疫病”范畴,其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如果说得再具体些,我个人认为其中医病名可以定为“寒湿(瘟)疫”。
2. 病性上属于阴病。《黄帝内经》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阳病、阴病的性质、发展和转归是完全不同的。若为温疫或湿瘟,病性上属于阳病,结局是伤阴,是以伤阴为主线。
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寒湿之疫邪引起,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所以在治法上,一定是针对寒和湿。具体来说,因为寒邪被湿邪所抑遏,治疗寒邪,要温散、透邪,用辛温解表之法。治疗湿邪,要芳香避秽化浊。这是一个大的原则。
3.从病位来看,在肺和/或脾。《黄帝内经》讲“形寒饮冷则伤肺”,综合武汉气候及我们所看到的病人,也可以完全没有脾胃症状。
通过问诊,我们发现大多数患者有脾胃症状,而且非常典型,如周身倦怠乏力,食欲不好,恶心、呕吐,脘痞胀满,腹泻或便秘等。我认为治疗时要注意调理脾胃。
4.在分期上,高级专家组的意见基本一致,就是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为四期,即早期、中期、晚期及恢复期。
我认为各个时期的证候如下:早期为寒湿袭肺碍脾,中期为寒湿阻肺困脾,晚期为寒湿闭肺伤脾(内闭外脱),恢复期为肺脾气虚。
5.在用药上,总的原则是散寒除湿,避秽化浊,而且应该一以贯之。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2-5 04:44
同样的客观事实,结论却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广东的专家们认为疾病是温热疫,临床效果与事实已经证明了它的判断与处理的正确性。仝院士先生认为疾病是寒湿疫,除了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外,不知道有没有更多的证据来支持其判断与结论。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2-5 05:55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0-2-4 20:44
同样的客观事实,结论却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广东的专家们认为疾病是温热疫,临床效果与事实已经证明了 ...

  看治疗效果!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2-5 05:58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2-4 22:01 编辑

           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症肺炎确诊病人50例,经1周临床观察,全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50%患者咳嗽症状消失,52.4%咽痛症状消失,69.6%乏力症状消失,总体症状明显好转,无一例患者转重症。
          取证不同: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2-5 06:13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2-4 22:24 编辑

           方子仅适用于轻症病人和疑似病人
  “方子仅适用于轻症病人和疑似病人,不适用于重症病人。”谭行华表示,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临床表现和病变程度不同,使用方子是有一定的差别。因此,“肺炎1号方”是基础方,轻症病人症状不同,使用药物有所差别。
  “这个方子不可当预防方使用”,谭行华说,个人最好不要私下使用药方,建议在医院使用,因为可能会出现一些临床不良反应。
  谈及副作用时,谭行华表示,病人在使用方子后,大便次数可能会增加,若是一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建议减量使用。对于一些早期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病人,也建议临床医生减量使用。
  不过,从现有临床观察情况来看,病人使用药方一天后,第二天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
  “肺炎1号方”如何摸索出来?谭行华表示,方子主要是防治SARS积累的经验。相比于SARS,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更轻。
  从中医角度来说,SARS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都属于“温病”范畴,广州和武汉两地病人有一定差别,武汉以寒湿为主,广州以风热为主,所以在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疏风散热、益气养阴为主,这是“肺炎1号方”的制定原则。
======================================================================
        广州方面没有否定北京方案的意思。
        谭行华表示,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临床表现和病变程度不同,使用方子是有一定的差别。因此,“肺炎1号方”是基础方,轻症病人症状不同,使用药物有所差别。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2-5 06:20
           广州的肺炎1号,适用于轻型病人。
           武汉金坛医院收治的都是重病人,有基础病的病人,实际上是新感(新型冠状病毒)加老病,不完全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只是推测,不知道北京的方案具体的适用人群是什么病况??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0-2-5 07:11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20-2-4 23:49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0-2-4 20:44
同样的客观事实,结论却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广东的专家们认为疾病是温热疫,临床效果与事实已经证明了 ...

可能是地域、气候各不相同的因素吧,广州偏温热,武汉偏寒湿,不知武汉的治疗结果怎么样?临床验证是标准,如果武汉的临床疗效并不好,那仝院士的判断就不太准确了,疗效好那就是正确的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2-5 07:45
但广州和武汉两地病人有一定差别,武汉以寒湿为主,广州以风热为主,所以在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疏风散热、益气养阴为主,这是“肺炎1号方”的制定原则。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2-5 07:50
大家可以仔细研读分析一下图片中的内容:武汉疫情发生的外因基础……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2-5 07:52
图片中所述: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2-5 07:55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20-2-4 23:11
可能是地域、气候各不相同的因素吧,广州偏温热,武汉偏寒湿,不知武汉的治疗结果怎么样?临床验证是标准 ...

可能是地域、气候各不相同的因素吧,广州偏温热,武汉偏寒湿,不知武汉的治疗结果怎么样?临床验证是标准,如果武汉的临床疗效并不好,那仝院士的判断就不太准确了,疗效好那就是正确的……

一一赞成老先生的意见,临床验证是标准,疗效是硬道理(前提是诊断正确,有一定数量)。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2-5 08:17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0-2-5 00:18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0-2-4 23:52
图片中所述: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

图片中所述: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
仝小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属“寒湿(瘟)疫”,是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

一一理论需要逻辑自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不是属于一种"温疫"?温疫论(理论)里对温疫病因的阐述是不是一个基本的定义与定论?如果认为温病论的这个定义与定论是错误的,不充分的,我们应当先把这个定义与定论修改更正过来。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2-5 08:32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0-2-4 22:13
 方子仅适用于轻症病人和疑似病人
  “方子仅适用于轻症病人和疑似病人,不适用于重症病人。 ...

但广州和武汉两地病人有一定差别,武汉以寒湿为主,广州以风热为主,所以在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疏风散热、益气养阴为主,这是“肺炎1号方”的制定原则。

一一另,所谓广州和武汉两地病人,其实广州的病人(包括全国各地的),大都是武汉输出的,在武汉染的病,是潜伏期,至外地后过了潜伏期而进入临床发作阶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2-5 08:52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2-5 00:54 编辑

       在北京是寒湿,武汉是湿温,广州是风热;广州的方子拿到武汉不一定行,北京的方子拿到武汉行不行?武汉本地中医的方子是以湿温为主的。实际上我们看到了三个方案 :北京是寒湿,武汉是湿温,广州是风热,也有道理,也符合规律。
       瞎子摸象,各有所得。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2-5 16:46
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取得成效
中国日报2月3日电(记者 王晓东) 记者今天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截止2月1日24时,全国19个省份157个中医医院共派出664名医务人员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3361例 (不含湖北省),其中74例出院,症状改善的有1705例。在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截止2月1日16时,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共开放隔离病床4434张,收治确诊病例523例,疑似病例2158例。其中,武汉10所中医医院收治确诊病例260例,疑似病例1025例。

治疗过程中,临床使用较多的中成药品种为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2-5 16:47
治疗过程中,临床使用较多的中成药品种为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

一一对这一客观实践与事实,不知道仝院士先生会如何予以理论上的阐述?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0-2-5 18:09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0-2-5 08:47
治疗过程中,临床使用较多的中成药品种为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 ...

白、灰、黑厚腻舌苔,既有因湿浊等病邪而成,也有输液过多而成,这既要看入院时是不是那样的舌象,又要看是不是住院输液数天后才形成的。仝院士只是1月23日那天去武汉某医院去察看了一下,是否准确?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2-5 20:50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0-2-5 12:51 编辑

3.从病位来看,在肺和/或脾。《黄帝内经》讲“形寒饮冷则伤肺”,综合武汉气候及我们所看到的病人,也可以完全没有脾胃症状。
通过问诊,我们发现大多数患者有脾胃症状,而且非常典型,如周身倦怠乏力,食欲不好,恶心、呕吐,脘痞胀满,腹泻或便秘等。我认为治疗时要注意调理脾胃。
4.在分期上,高级专家组的意见基本一致,就是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为四期,即早期、中期、晚期及恢复期。
我认为各个时期的证候如下:早期为寒湿袭肺碍脾,中期为寒湿阻肺困脾,晚期为寒湿闭肺伤脾(内闭外脱),恢复期为肺脾气虚。

一一
……我观察到,新冠病毒的发作周期一般是三周,从有症状起病到发展到呼吸困难,也就是从轻症进入重症,一般是一周时间。轻症的症状多种多样,乏力,喘气,有的人会发烧,有的人不发烧。根据我们这138个样本的研究,在第一阶段,最普遍的病症表现是发烧(98.6%),乏力(69.6%),咳嗽(59.4%),肌痛(34.8%),呼吸困难(31.2%),不那么普遍的症状有头疼,眩晕,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4859&extra=page%3D1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2-5 21:02
【财新网】(记者 萧辉)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一线抢救的医生们冒了极大风险又最了解现实情况。财新记者2月4日采访身在前线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他向记者介绍了最初发现疫情的亲身经历和判断、对患者发病周期观察、以及重症抢救的效果。
…我观察到,新冠病毒的发作周期一般是三周,从有症状起病到发展到呼吸困难,也就是从轻症进入重症,一般是一周时间。轻症的症状多种多样,乏力,喘气,有的人会发烧,有的人不发烧。根据我们这138个样本的研究,在第一阶段,最普遍的病症表现是发烧(98.6%),乏力(69.6%),咳嗽(59.4%),肌痛(34.8%),呼吸困难(31.2%),不那么普遍的症状有头疼,眩晕,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一一这是彭志勇主任长时间战斗在第一线,对临床病人症状表现的观察与总结。和彭志勇主任相比,仝院士先生的调查与结论,似乎仓卒轻率了些。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20-2-5 22:27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0-2-5 13:02
【财新网】(记者 萧辉)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一线抢救的医生们冒了极大风险又最了解现实情况。财新记者2月 ...

仝院士是走马观花,下车伊始;彭志勇主任是对138个样本的全程观察研究,肯定是彭主任的研究准确!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2-6 08:08
           对抗大规模生物武器攻击的大预演。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20-2-21 22:50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0-2-5 07:45
但广州和武汉两地病人有一定差别,武汉以寒湿为主,广州以风热为主,所以在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止咳化痰 ...

中医症候:。发热,畏寒,咳嗽,多为干咳,伴咽痛明显,可伴疲乏,纳差,头晕,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浮。
--------------------【发热,畏寒,】证见伤寒,【咳嗽,多为干咳,】水气逆中,【脉浮】邪在表。(伤寒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或喘,小青龙汤主之。
  由此可证武汉瘟疫实为伤寒,疫气为湿,因为邪气直中手太阴湿土肺,肺气逆行心包络,化水停于心下,阻滞上行气机,故以小青龙发汗行水,气机疏通,诸证立消。【金匮】云:咳而上气,烦燥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20-2-23 00:3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寒湿之疫邪引起,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所以在治法上,一定是针对寒和湿。具体来说,因为寒邪被湿邪所抑遏,治疗寒邪,要温散、透邪,用辛温解表之法。治疗湿邪,要芳香避秽化浊。这是一个大的原则。
---------------------寒湿为疫,重在地气不升,天气不降,武汉盆地气候,多湿郁闭,如房屋门窗封闭,郁生疫戾之气。传人体为病,自口鼻入,首犯咽肺,便是咽炎,肺炎。肺为手太阴之首,主皮毛和营卫之降,今经气受袭,当犯营卫,故发热。邪气逆传心包络,化气为水,阻滞上升气机,成为心下有水的水气病。故用小青龙发汗行水,诸证自退,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20-2-24 12:22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20-2-24 12:26 编辑

因为邪气直中手太阴湿土肺,手太阴肺是金不是土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20-2-24 12:23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20-2-24 12:29 编辑

足太阴脾是土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