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打印本页]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9-11-11 11:21
标题: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看了刘兄弟的《漫谈中医脉学的伪科学本质》,突然想起了文革中的一句口号。
我向来钦佩刘兄弟的快人快语,可是这次觉得刘兄弟出格了,一个脉学大师,一个深入研究脉学的人,如果爆出这个猛料,可能会让人心里一震,可是,刘兄弟只是搞针灸的,应该是没怎么深入研究脉诊吧?如此大言,从哪里来的底气呢?

刘兄弟质疑中医理论,我这是第一次质疑刘兄弟的理论,咱们是对事不对人,希望就此作出一些辩论,以正视听。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9-11-11 11:27
我这个帖子,题目不严肃,各位同仁见谅哈,刘兄弟也不要有什么看法,我就是想活跃一下气氛而已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9-11-11 11:29
勤于独立思考,是刘先生、仁海二位同仁的美德,对此我个人表示由衷的钦佩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3: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1 13:43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9-11-11 13:46 编辑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13:09
我有何德何能哪里有那么大胆,我不是第一个质疑中医脉学的人,100年前就已经有人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系统全 ...

余云岫的中医学造诣和在医学界的地位均不是你所能及的,以他的水平,所提的这几条废除中医的理由,都经不住历史的检验,最后以失败告终!

你还在拾人牙慧,拿历史上已经失败的《废止中医案》里的理论来说事,真是可笑之极!

你还是踏踏实实研究你的西医神经理论,直到你可以准确地具体地指出扎哪条神经、怎样扎、治什么病。这才是你的出路。

但你的理论,永远也代替不了中医理论。你本质上的推翻中医的思想也和中央、国务院的精神相违背!
作者: 陈正桐    时间: 2019-11-11 13:53
凡事还得实践里头见真章,办个沙发坐着看,顺便顶顶帖子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3: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3: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1 14:33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13:53
余云岫的中医学造诣和在医学界的地位均不是你所能及的,以他的水平,所提的这几条废除中医的理由,都经不 ...

哈哈,看来你连“拾人牙慧”是啥意思都不懂,和你不懂“扬弃”什么意思一样,望文生义地乱用!

你对中医学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的理解也是一样望文生义而已。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4: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1 14:38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13:56
但你的理论,永远也代替不了中医理论。你本质上的推翻中医的思想也和中央、国务院的精神相违背!

~~~~ ...

呵呵,螳臂当车,用来形容你推翻中医学的行为很恰当!

连个中国传统非常常用的成语都用错字,可见你对中国传统理论会产生怎样错误的理解!!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4: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4: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1 15:14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14:39
如果你真的懂中医脉学,那就说说哪些疾病的诊断离不开中医脉学!!再次打赌,你绝不会谈的!!

你这种看待问题的观点早就是非常荒谬的了!!

以前有个论坛很有名的废除五行的人,不说是谁了!有个观点就是:中医学离开五行还能不能看病?如果离开五行还可以,那就说明五行是错误的!

我说:这个世界离开你是不是还能运转?如果离开你世界还能运转是不是说明你是错误的?

现在,我再给你举个例子:人冬天是不是离不开棉袄?如果离开棉袄照样可以过冬是不是说明棉袄不科学?
同样,没有脉学的西医照样可以治病!有一些中医人不用平脉也可以治疗一部分病!但这个事情说明不了脉学是无用的!

在我和我所知的许多老师的经验里,确定寒热虚实,一定要参考脉诊!

单一一个脉诊也不能对应一个具体的病,所以,从你的问题里,就看出你对脉诊的无知!也就是对中医的无知!!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1 15:19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14:40
我推翻的是中医理论,不是中医学!!错别字算啥,你连别人的观点都看不明白,赶紧找棵树吊死去吧!!

我早就给你明确分析过,推翻中医理论,本质上就是推翻中医!

认为推翻中医理论不是推翻中医,不是幼稚,就是故意忽悠!

但这种忽悠,是蒙蔽不了真正为中医着想的人的眼睛的!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5: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5: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5: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1 15:42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13:53
余云岫的中医学造诣和在医学界的地位均不是你所能及的,以他的水平,所提的这几条废除中医的理由,都经不 ...

创新发展中医学用现代科学方法揭示中医学治病原理是中医法大力提倡的!!

================================

你这就话还在曲解《中医药法》!

去看看,《中医药法》中关于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的关系是这么说的:

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看到了没有?首先是“继承”!大大的继承都被你吃掉了,只片面的提创新!你的所谓的推翻中医理论而继承中医具体治病方法,和余云岫、张功耀、方舟子的废医存药是一样的,你这不是在拾人牙慧是什么呢?你这个错误我已经给你说过多次了!现在再说一次!!


法中要求的是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到了你嘴里成了推翻中医理论!


如果《中医药法》是在提倡废除中医理论,那么,请看:


第十七条 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并符合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的中医药服务基本要求。


你的废除中医理论的做法,是不是在违法?!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5: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5: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1 15:46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15:43
继承治病经验,创新治病的科学理论,这本来很正常!!

你这个做法违反《中医药法》第十七条!!!!!

很简单明了!!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9-11-11 15:46
来点真格的
说明:以下所提病种,只是部分患者有这些脉象表现,并非所有人都会有这些特点。

直肠癌,病灶较大,梗阻明显,肛门局部肿胀热疼者,尺脉近心端弦滑,而有火焰状脉晕。痔疮,则一般不会出现这种脉象。
(注:脉晕,是许跃远先生首创的概念)
肝炎重症,双脉弦长有力而生硬,并带边脉。
肝癌,关脉有豆粒状脉晕,脉力强劲而沉寂。肝囊肿、肝血管瘤等等不具备此特点
脂肪肝,关脉有颗粒状脉晕,较柔韧,脉晕为数点。
肾结石,尺脉远心端有沙粒状脉晕,位置相对固定。
宫颈癌,尺脉近心端,或者中部,有豆粒状或者不规则硬的脉晕,脉晕信号时断时续,候脉十动以上,一般都会重复出现。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5: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9-11-11 15:48
班门弄斧,诸位同仁勿笑哈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5: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9-11-11 15:51
脉晕,是病理信号,一般都是时断时续,但候脉五十次以上,一般是不会漏掉的。
所以,诊脉,要静心,细细体会......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5: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5: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9-11-11 15:53
性情浮躁者,不适于谈脉诊........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1 15:55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15:48
发展中医学需要科学精神,就是勇于自我否定,对于中医学的研究者自身来说,这一点很难做到。例如针灸刺激 ...

别再重复粘贴这些没用的口号了!梁先生水平高,去回一下梁先生的帖子吧!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5: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5: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9-11-11 16:02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15:53
现代医学常识告诉我们寸关尺部位脉搏的压力以及搏动频率是一模一样,包括整条桡动脉上甚至全身动脉上的压 ...

是不是一模一样,见仁见智。能够体会出其细微区别,那就是不一样,体会不出,那就是一样。如此而已。
色盲者,红彤彤的灯都看不到.....
指端触觉不灵敏者,很强的“独“脉都体会不出,还怎么论脉呢?
古人云,“独处藏奸”,此之谓也。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1 16:11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15:53
现代医学常识告诉我们寸关尺部位脉搏的压力以及搏动频率是一模一样,包括整条桡动脉上甚至全身动脉上的压 ...

你的科学知识非常浅薄!

我跟你说过,脉象不是你理解的简单的抽水机的抽水软管上的压力和频率,而是一个波群的传播!

由于存在群时延,在波源始端与路径上不同点的波形是不一致的,其变化与波经过的介质特性相关!

距离波源越远,波形与波源处的变化越大!

这就是为什么古人选择脉诊的位置都在远离心脏处的科学原理!

当然你不懂,只以一个初中生的物理知识理解抽水机的管子,当然是很荒谬的!当然不能解释千百年来、无数中医人的脉诊实践!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6: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6: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1 16:37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16:11
整条桡动脉跳动的频率以及压力都是一样的,包括左右手的桡动脉跳动的频率以及压力都是一样的,绝不会出现 ...

再说一遍,脉诊,包括,但不仅是简单的一个频率和压力值!

他是一个频率、压力、功率(与外界施加的阻力即脉诊的指压有关)、波形在一个面积内的微分分布,现在还没有这样一个传感器的精密分布可以与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的密度及精度相当!

血压计和心电图,只是其中一个点或者是一个面积的这些量的积分值,与脉诊需要的精确度差的远!

十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曾邀请我帮他开发一个3X3的传感器来研究脉诊,我说这个传感器不是一般的个人财力和技术能开发出来的,就此作罢!


我一直认为,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理论,必须要有一个有想法、有能力水平、有社会地位、有财力支持的人出现才可以实现!

刘亦之,如果你不是西医集团的代言人来为了推翻中医的,那你可能只符合一个条件:有想法。

而已!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6: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17: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20: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1 21:09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20:22
柳之心
差不多快百年以前的余云岫早就有了你这样的想法,行动也比你有力得多!你竟然还拿着当灵感,可 ...

不用再包装自己了!推翻中医理论的结果一定就是推翻中医学!

余云岫也是废除中医理论而保留中药和中医具体治病技术的!

张功耀、方舟子的主张也是,简称废医存药!

你的所谓发扬光大“中医学治疗方法”,将“中医学治疗方法”纳入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就是推翻中医学的另一种说法,本质与余、张、方是一样的!

再包装你自己也掩盖不了你想推翻中医学的目的!!

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这是《中医法》明确规定了的!劝你还是不要违法的好!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1 21:13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9-11-11 21:18 编辑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20:22
柳之心
差不多快百年以前的余云岫早就有了你这样的想法,行动也比你有力得多!你竟然还拿着当灵感,可 ...

《中医药法》:

第十七条 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并符合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的中医药服务基本要求。



这就非常明确了,你不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开展以中医名义进行的针灸服务,这是违法的行为!不要拿改革开放前的事情说事了!你现在是违法了!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21: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1 22:09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21:50
《中医药法》:
第十七条 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并符合国务院 ...

你可以随便骂,我已经受到管理员劝诫,我不会骂。

《中医药法》就在那里,条文就在那里!是不是违法,你可以自行判断!

无言以对就想骂人,那叫什么?汉语中有很多成语可以表示: ?急跳墙?困?犹斗?垂?挣扎?负?顽抗?......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22: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1 22:20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22:11
不用再包装自己了!推翻中医理论的结果一定就是推翻中医学!

余云岫也是废除中医理论而保留中药和中医 ...

所以哦,你连最基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条文都读不懂,还声称要发展中医,确实可笑!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22: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22: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1 22:50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22:44
呵呵,随着辩论的深入,发现你不单是没资格、没能力的问题啊!当然,所有无道德感的人,都对自己的违法 ...

明确的法律条文在那里,违犯了还若无其事,这当然就是道德问题!装傻卖呆有用吗?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1 22:57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22:46
谈论中医有风险,一不小心被违法。。。。。

你应该不是不小心吧?!拿《中医药法》来当挡箭牌的本来就是你!说明你应该对这个法很熟悉!但你又违犯其中的条文,这应该就是有心的,故意的,而不是不小心!

如果真是不小心,那也是不小心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1 23: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9-11-11 23:52
支持一下,希望能碰撞出火花来。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9-11-11 23:55
陈正桐 发表于 2019-11-11 09:53
凡事还得实践里头见真章,办个沙发坐着看,顺便顶顶帖子

幽默的,也应该给予支持。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2 00:08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9-11-12 06:07 编辑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1 23:12
既然你认为我违犯了法律,那你打算怎么办呢,本着违法必究的原则,你还是保留好犯罪证据打110直接报警吧 ...

哈哈哈,你对违法的理解还是很浅薄的!违法不一定犯罪!有些违法行为并不会被执法机关处理。比如我国交通安全法规定行车要靠右行驶,但你若在人少的农村乡道上就靠左行驶了,逼的行人躲你,但也没有造成事故,虽然也是违法了,但只能说你这人无聊、道德败坏,打了110警察也不会抓你的,最多警告你以后注意守法。但如果出了事故,就一定是你全责!因为你违法了!
你的违犯《中医药法》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而以中医名义进行针灸也一样,不过是道德败坏而已,不值得打110。但如果不慎出了意外,比如患者晕针休克,既使不是你技术的原因,你也全责,因为你违法了!那时患者家属打110,警察会真抓你。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9-11-12 00:20
柳之心
哈哈,天不早了!早休息吧!
————————————————————
彼此彼此,谢谢!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2 06: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柳之心    时间: 2019-11-12 06:44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2 06:36
你的违犯《中医药法》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而以中医名义进行针灸也一样,不过是道德败坏而已,不值得打110 ...

无言以对了你就重复粘贴你这些膏药帖子,这就是黔驴技穷的表现!

劝你仔细读读2017年刚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你比国家高层都聪明?都看得远看得真?你先去把法律修改了再来嘟囔!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2 07: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1-12 07:41
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

脉诊在临床上,可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临床上主要掌握脉诊的时间、病人的体位,医生的指法和指力轻重,每次按脉时间,以每侧脉搏跳动不少于50次为限,同时要了解健康人脉象的变化情况,才能正确地进行脉诊。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1-12 07:41
脉象的变化与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相关,病位

浅在表则脉浮,病位深在里则脉沉;疾病性质属寒则脉迟,属热则脉数 ;邪气盛则脉实 ,正气虚则脉虚。如久病脉缓,是胃气渐复病情向愈之兆 ;久病脉洪 ,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外感热病,热势渐退,脉象出现缓和,是将愈之候;若脉急数,烦躁,则病进。脉诊的方法有 3种:①遍诊法。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见三部九候)。②三部脉诊法。即察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脉。其中以寸口候十二经,以人迎、趺阳分候胃气,也有加上足少阴 (太溪穴)以候肾的。③寸口诊法。即诊察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遍诊法和三部脉诊法已很少采用,只在危急的病证和两手无脉时才诊察人迎、趺阳、太溪,以确定胃肾之气的存亡。

要有效地治疗疾病,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现代医学利用科学技术的有关成就,诊断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多了。但在古代,医生诊病主要靠眼望、口问、耳听、鼻闻、手摸等方法。这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几乎都是这样,而且各国都有自己丰富的经验。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1-12 07:42
源远流长
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甚至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他把我国古代脉诊的发明完全归功于扁鹊,并不确切。据历史记载,我国脉诊的渊源很古,例如,传说中的上古医生做贷季、鬼臾区等已经讨论了脉诊。到春秋战国时期,脉诊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当时开始出现的重要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和稍晚的《难经》中,已经对脉诊有许多详细论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药文献帛书--《脉法》、《阴阳脉症候》,也有用脉诊判断疾病的宝贵材料。这些都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脉学已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到了汉代,脉诊就更加普遍了。《史记》记载的另一位名医淳于意(又叫仓公,约前205-?)就曾跟从他的老师公乘阳庆学习脉法达三年之久,并且接受了公乘阳庆传给他的《扁鹊脉书》。从《史记》记载的淳于意看病的"诊籍"(病案)中可以看出,他当时看病必先诊脉。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可以看出脉诊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并且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综合前代有关脉学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了《脉经》一书,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书中把脉分为二十四种,对每种脉象作了说明,并且叙述了各种切脉方法和多种杂病的脉症,把脉诊和病症进一步结合起来,使脉学成为更加实际的学问。此后,我国古代脉学著述不断增多。许多名医都精通脉学,例如,明代的李时珍对脉学也有深入的研究,著有《濒湖脉学》(公元1564年)等书。据不完全统计,清代以前脉学著述已不下一百多种。其中虽有重复,但是仍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我国古代脉学的发展。

源流述要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1-12 07:43
脉诊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属切诊。切诊是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诊断方法,虽居四诊之末,但它最具中医特色,是四诊中唯一直接触到患者人体的重要诊法。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文献之众多,涉及医学范围之广泛,都是望、闻、问三诊所不能比拟的。

切诊主要指切脉,亦称脉诊。脉诊的起源几乎与中医学的历史一样悠久,其创始者已无从查考。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为据,认为脉诊起源于扁鹊,或者说是扁鹊时代。《淮南子》指出:"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秘息脉血,知病之所从生也。"《盐铁论》亦称:"扁鹊抚息脉而知疾之所由生,阳气盛则损乏而调阴,寒气盛则损乏而调阳。"说明扁鹊至迟在西汉时已被公认为名闻天下的诊脉专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1-12 07:44
内经》记载的脉象远比后世复杂得多。典型的脉名就有:浮、沉、大、小、滑、涩、细、疾、迟、代、钩、盛、躁、喘、数、弦、濡、软、弱、轻、虚、长、实、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疏、格关溢覆等,再加上非典型的、复合的以及一些难以索解的脉名脉形,总数有近百种。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1-12 07:45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2 07:01
我想对推崇脉诊的部分中医人说,人体整条桡动脉跳动的频率、强弱是一致的,摸脉的时候人体肌肉对于脉搏有减 ...

:浮、沉、大、小、滑、涩、细、疾、迟、代、钩、盛、躁、喘、数、弦、濡、软、弱、轻、虚、长、实、强、微、衰、急、散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9-11-12 09:28
叫嚷否定中医脉学,是不切实际的可笑之举。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2 09: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9-11-12 09:38
“农业生产放卫星,亩产稻谷两万斤”!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2 09: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9-11-12 10:09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2 09:41
在这里咱不谈农业,谈中医脉学!!你既然推崇脉学,最好结合临床谈谈如何用脉学做出科学诊断!!真奇怪, ...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如不切脉,结果会怎么样?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2 10: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1-12 10:18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11-12 10:22 编辑

浮、沉、大、小、滑、涩、细、疾、迟、代、脉是经验,脉沉者是经验不是思考。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1-12 10:26
热有沉实脉,滑脉,疾脉,脉大实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1-12 10:27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2 10:12
真可笑,古人说啥你信啥,你自己没有脑子,不会思考吗??这种说法本身就自相矛盾,既然发热,说明血液循 ...

学古人经验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1-12 10:44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11-12 09:41
在这里咱不谈农业,谈中医脉学!!你既然推崇脉学,最好结合临床谈谈如何用脉学做出科学诊断!!真奇怪, ...

如果没有脉诊不论何种现代技术都是不能对症状分虚热有确定作用。
而如果不能确定症状虚热就不能正确用中药,就不能治好症状。
当然不论中医或研究中药的专业人可能都不是很清楚这种重要性。
因为药理学也根本没有研究发展到这种程度。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1-12 10:46
非典脉,浮脉,疾脉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9-11-12 15:29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这是典型的“假热真寒”(或称“真寒假热”),以脉取之,包括了“舍证从脉”的辩证过程。若医术不精者,以热病治之,可顷刻断命!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2 15: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1-12 15:50
这是典型的“假热真寒”(或称“真寒假热”),以脉取之
作者: 医见钟情    时间: 2019-11-12 15: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1-12 16:05
那么请问感受风寒,开始怕冷,然后发热发烧,这是假热真寒??还是假寒真热??然后发热发烧,疾脉是真热,感受风寒,开始怕冷,脉浮是表热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1-12 16:13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11-12 23:09 编辑

脉浮紧是表热,风池解表,发热发烧,脉数是真热,大椎清热
作者: 陈正桐    时间: 2019-11-12 16:34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9-11-11 23:55
幽默的,也应该给予支持。

谢谢先生支持!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9-11-14 08:25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9-11-14 00:28 编辑

这是1958年大跃进时的口号!与中医有何关联? 是不是胆大就完全能让中医现代话了呢?请举例说明!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9-11-20 11:53
张诚敬 发表于 2019-11-14 08:25
这是1958年大跃进时的口号!与中医有何关联? 是不是胆大就完全能让中医现代话了呢?请举例说明!

张先生,中医已经完全现代“话"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