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杂症治验秘钥——许彦民(网名:溪流)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9-7-17 19:02
标题: 杂症治验秘钥——许彦民(网名:溪流)
杂症治验秘钥

作者: 许彦民 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6月第1版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为唐山许彦民医师四十余年的治疗经验和心得体会,共分临证碎语、杂症治疗心得、经典医理探讨、杂症病案四部分。文中记述了作者对于中医经典学术观点的新颖见解,并以实际病案论述作者临床治疗疑难疾病的心得,介绍了诊治疑难疾病的要点、方略和注意事项等。本书内容丰富,文字朴实无华,方药病案切合临床实际,对于中医师及基层医师临床工作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序 一
  
  许公彦民兄,唐山人氏,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专业毕业。1970年因病自学中医,精研《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脉经》及本草和方剂类等中医典籍。1979年参加全国民间中医转全民的中医考试,获唐山地区第一名,被转正至唐山市房管局卫生所工作。1987年,留职停薪自办中医诊所。2007年应邀赴英国伦敦牛津街51号中医馆及Weste-Hampstead诊所从事中医诊疗。2010年应邀去乌克兰卢甘斯克某中医诊所、卢甘斯克儿童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11年春回国后又应患者的强烈请求,创涌泉中医馆于唐山市路南区文化南北街盛泰庄园。
  先生积四十余年“临证不忘读书,读书不忘临证”之求索,在临床方面,对胃病、哮喘、颈椎病、腰椎病、肝炎、胆结石、结肠炎、冠心病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晚年精研食管癌、贲门癌等癌症的中医治疗,获效显著;其对三叉神经痛的治愈率极高;脑栓塞后遗症病程未超过半年者,疗效颇佳;重症肌无力、风心病等,亦验案累累。先生临床经验十分成熟,颇资同道参考。
  先生不仅勤于学习,善于治疗,且长于总结。先生在《亚太传统医药》等期刊发表《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精髓》《足三里考》等论著多篇,在中国中医药报主办的《中国中医药论坛》(现《全球中医药论坛》)开设特色专栏。且做客央视网《华人频道•名医堂》,以《中医什么病治不好》为题,用医验实例驳斥“中医不能治病”;做客央视网《养生频道•人物访谈》以《开启疑难病的钥匙》为题,谈冠心病、癌症、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治疗经验、养生经验。
  近闻先生又将四十年的临床积累,择其要者,整理成册,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名之曰《杂症治验秘钥》。杂症者,疑难杂症之谓也;秘钥者,先生独得之秘也。以此独得之秘,理疑难复杂之症,如钥开锁,故按图索骥,则证易识而治易效。综观全书,其独得之部分,既有中医医理、诊法、治则、方、药等诸内容,亦有临证心法与独得之验案。如临证碎语部分诊法之《论阴虚脉及舌》:“患者阴虚而兼有寒证……而是紧中略带小数,寒盛者甚至不数,是迟而散大无根。阳盛寸脉实,阴盛尺脉实,在难以断定患者的脉象是否细数的情况下,可以以此定之。总体上,寸脉实而尺脉虚,关上盛而关下弱,阴虚可知,于阴虚脉茫然者,以此鉴之。心肺为阳,寸部查之;肾脏为阴,尺部查之……脉见散大或者浮大而散,阴虚证。为何?阴者藏精而起亟,趋向内,收而敛,散大、浮大者,阴血不足,不能下潜敛纳,虚阳浮游于外,故脉散大。脉浮而模糊,重按不足,此亦是阴分不足……阴虚兼血虚,也就是阴血不足,舌上常有裂纹,裂痕在舌的上部,为心脾阴血不足;在中部,为肝阴血不足;在根部,属肾阴血不足。凡是舌上裂纹之阴血不足,较为难治,要辅助以养血,阴血同性,相互为用。此外,常常要补肾之阴血,以滋阴血之根。地图舌,亦为阴虚舌象,常是阴虚夹有湿邪。阴虚则无苔或苔少,湿邪当苔厚,两相搏击,故为地图舌,无苔处阴虚,有苔处湿显……有些严重疾病,阴虚血热而水肿,阴液将亡时也可以见到镜面舌,随着阴虚象被扭转,舌苔会很快出现且逐步变厚……显示出水肿的面目。这也可以提示医者,严重阴虚有水肿,先治阴虚,后治水肿。如阴太虚时再强行利水,必亡阴而不治。”则其观察之细,体会之深,对临床指导意义之大,可以概见。又如杂症治疗心得部分之《重症抑郁症多阳虚论》《火毒为癌因之首》《从中医学角度谈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的区分》等篇,其独得之秘,可见一斑。相信此书之出版,必然嘉惠医林,造福社会,纸贵洛阳矣。
  读稿毕,先生邀为序。自古作序者,非位高即学富之名人,借其名、位、学识以高其信。吾一民间医,位贱学浅,反附先生大著以传名,上苍其待我也厚矣。念及此,感恩之心遂生。感恩彦民兄!感恩读者包容!好在原书诸在,可以复案!是为序。
  
胡不群    
2018年7月8日  
  
  
序 二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75年前,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创作了一组诗篇,共计300余首,此其中之一,为今人熟诵者,其振聋发聩之势,百余年不颓。
  1979年,百废待兴,国家卫生部出台了招聘民间中医药人才的英明决策,不拘一格选人才,万名身怀岐黄奇技的民间人才荣登公有制金榜。
  2008年,我在中医论坛曾发一帖“关注七九国拔才”,有言:“时光流逝,白驹过隙,倏忽三十年快过去了,这批七九国拔的中医也‘上道’三十年了,据笔者所知,其中不乏佼佼者,早已成为各地的中坚力量,希望关注这批国拔中医人才的成长……”本书作者许彦民先生,七九国拔之精粹者也。多年前,与先生邂逅于中医药论坛,网上交也,文字交也,中医药事业患难交也!当国内少数别有用心者掀起“废除中医”波澜、黑云压城之时,先生直立滩头,著文痛批,见字识人,知必为负嵚崎磊落之才,怀真情性之士;后每瞻高论,均不囿俗套,语出警人,知其乃有真见解者。待见先生走英伦、赴俄邦,又知先生是胸蓄鲲鹏之志者也。近年诊务稍繁,上坛见疏。一日忽得先生言示,其大著方成,屈尊索序。余一僻壤穷士,何德何能?然见先生之诚,且念多年先生推举之恩,自不敢推托。拜读彦民先生自序,身世经历感人;详览书稿目录,针砭之题每见;复阅载案之目,又多言我心声,拨我之迷障,醒我之耳目,真医者鉴镜也!聊赘陋言,虽充南郭不忌焉。

                                          却波渔翁  
                                         甲午夏草成  
  
  
自 序
  
  小时候我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上学的时候三天两头打针吃药。我的国文比较好,古文背诵起来朗朗上口。
  到了青年时代下了乡,本来以为在农村锻炼一下,也许身体会强壮起来。但是没想到一场更严重的疾病袭来。
  由于劳累所致,我患上了风湿性心肌炎,但这是我病情严重到四肢都不能动的情况下住院治疗才确诊的。
  住院医生给我用了地塞米松,我的病情转轻,可以慢慢下床活动。但是,出院后病情没有继续好转,反而又严重起来,历经市内几个名中医治疗,寸效皆无。后来母亲从老家农村请来一位老中医,吃他的药我才逐渐好转。
  偶然一次,我在新华书店看到了中医自学书籍,买了两本,一本是《中医学基础》,一本是《濒湖脉学》,就是这两本书把我引上了自学中医之路。
  1970年春天,我开始了自学中医,奇怪的是,那些古文、阴阳、五行之类一点儿难不住我,濒湖脉学那些脉的体状、主病诗文,我很快就背得烂熟。这大概得益于我的国文有点底子吧。
  我开的第一张方子是给我父亲,父亲有高血压,经常找中医服用些中药,父亲看我整天给人诊脉,说你也给我诊一下试试,开个方子,我找人给你鉴定一下。于是我开出了我的第一张方子。这是一个平肝潜阳的方子,目的是治疗父亲的高血压眩晕症。第二天父亲回家眉开眼笑,说我找中医院的中医看过了,你开的方子可以使用。
  1973年的时候,我经常在民间给人开方治病,许多人反映效果还不错。街道里有一个无儿无女的五保户老太太,患了腿痛病,我给她针刺七八次,治好了她的腿痛,老人给我买了些礼物来谢。我的中医名声渐渐传播开来。但是,这只能说是“非法行医”。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医大夫,还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直到1979年,百废待兴,中医界后继乏人的现状引起党中央的重视,卫生部要在全国民间招考一万名中医(包括在集体单位招考已经从业的中医)的消息,我兴奋地报了名。当时要求报名者的最小年龄要三十岁,可我只有二十九岁,向报名处的工作人员特别说明情况后才勉强登记上。
  我参加的是河北中医学院考试,最先进行的是综合考试,我得了50.3分,这个成绩居然是唐山地区几百名考生中的最好成绩,因此顺利进入复试,最终于1981年被正式录取。我结束了当时的民间中医生涯,步入了国家正式医药人员队伍。进入单位卫生所工作。
  由于卫生所的医疗范围比较局限,为了锻炼自己,1987年,我停薪留职在我的老家自办中医诊所。自办诊所期间,我积极实践,对多种疾病积累了宝贵的治疗经验。
  我们那里的乡村百姓有个习惯,到了诊所把手一伸,看你能不能从脉诊上说出些什么,如果不能,他们常常起身就走。这样的环境很能锻炼人,逼着我在脉诊、舌诊上下了很大工夫。此外,我还自己研究了一种特殊的诊断方法,就是通过观察人的手指和脚趾来判断病人的疾病,此方法直观、简便、实用。这段时间最为突出的收获是在各种胃病、冠心病、脑中风后遗症、腰腿疼痛、颈椎腰椎病、眩晕、肝胆病、妇科疾病等的治疗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1987年到2002年,我在自办诊所里度过了十余载岁月。
  那么我的中医研究有哪些收获呢?
  在实践中,经过十余年不懈的探索,发现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新穴位,不仅能够延缓或治愈一般的脑动脉硬化,而且用于治疗脑栓塞也十分有效。
  在中草药应用方面,我总结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验。应用中药治疗肝癌、肺癌,贲门癌、食管癌等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在治疗晚期癌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方面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内容。治疗肝硬化、抑郁症、过敏性哮喘、溃疡性结肠炎、脑萎缩、心肌梗死、脑梗死、末梢神经炎、腰椎间盘突出、子宫腺肌病等疑难杂症的技术也日趋成熟。
  时光荏苒,我从医已三十余年,也曾游历欧亚数国,临床实践中也算有些积淀和收获,现将从医以来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编辑成册,冀望能对中医人有一点启发和帮助。医海无边,学无止境,书中纰漏与不足之处,敬望杏林同道批评指正。

  
许彥民  
二○一八年秋月  
  
(, 下载次数: 91)
   
目 录
引言
临证碎语
  癫狂的病机为痰郁于胆
  小议邪气致病对人的情志影响
  论滑脉
  论阴虚脉及舌
  预断生死的结代脉
  如何从舌像上诊断瘀血证
  如何通过脉象诊查疾病
  晋侯死于何病
  初学者运用中药杂谈
  换履适足
杂病治疗心得
  喘病证治一得
  论腰间盘病的证治
  如何治疗瘀血证
  谈中风后遗症常见类型的治疗及黄芪的应用
  阳痿治疗新视角
  从肝治疗阳痿的体会
  治疗胃溃疡的体会
  浅谈中医治疗胃病
  早期肝炎属于中医脾胃病的范畴
  中医治疗肝昏迷的一点见解
  肝硬化辨治心得
  火毒为癌因之首
  前列腺病治疗体会
  三叉神经痛辨治心得
  疑难病辨治思路
  谈一点中医治癌症误区
  从先贤治乙肝中领悟辨证施治的重要性
  赭石临床应用浅解
  对中药三七的认识
  今人当慎用灸法
  湿浊、瘀血有时能掩盖某些病机
  通因通用治疗出血证
  从一例鼻炎、咽喉炎看辨证施治的次序
  活血化瘀治疗腿痛
  同病异治话头痛
  中医治疗心肌炎小议
  从中医角度谈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的区分
  论失眠及证治
  如何治疗抑郁症
  对抑郁症的点滴认识
  重症抑郁多阳虚论
  浅谈颈椎病的治疗体会
  我的中医治疗特色
  针刺治疗也要辨证施治
  重症如何处理补益气血和理气活血之间的关系
  附:方剂集要
经典医理探讨
  论肝对人体头部的荣养作用
  关于阴中求阳和阳中求阴
  论肝气不升头部不适证
  阴虚血瘀论
  话说风邪
  论瘀血病十大成因
  论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唯一标准
  论精神、意识、思维与记忆的中医归属
  谈养颜
  考《素问》阳气失常的病变
  论疼痛发生的机制
  火郁发之
  金郁泄之
  木郁达之
  略谈补益
  引经药辨
  论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杂症病案
 五官、喉部及面部疾病
  七岁儿童中耳炎
  鼻干(干燥性鼻炎)
  鼻渊(过敏性鼻炎)
  长期感冒和过敏性鼻炎
  痤疮感染
  颜面红疹
  美容
  面瘫
  花季少女面瘫
  肝火旺(三叉神经痛)
  心火旺(三叉神经痛)
  肺胃火旺(三叉神经痛)
  阳气冲逆(三叉神经痛)
  高血压(三叉神经痛)
  喉痹(喉炎、喉头水肿)
  梅核气
  少年梅核气
  舌痛木硬
  蛇眼疔与牙痈风
  口腔溃疡
 头颈疾病
  二十四年头痛
  肾虚头痛
  肝阳上亢中风
  癔症兼中风
  中风
  高血压、脑梗死、骨关节炎病案
  背痛
  颈椎增生
  摇头
  健忘、失眠(脑萎缩)
  眩晕(小脑共济失调)
  中风(高血压脑萎缩)
  震颤(帕金森病)
  重症眩晕(脑苍白球钙化)
  中风兼呃逆
  中风眩晕呕吐
  眩晕(美尼埃病)
  瘿瘤、眩晕
  肝气不升眩晕
  昏厥
 喘咳病
  二十年喘咳
  痰热郁肺(过敏性哮喘)
  气逆上冲哮喘
  肾不纳气(过敏性哮喘)
  外寒内热(过敏性哮喘)
  肺气壅实(过敏性哮喘)
  小青龙加石膏汤治哮喘
  脾肺气虚哮喘
  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喘咳发热
  小儿大气下陷哮喘
  子夜喘
  大气下陷,声如蚊蝇
 心脏疾病及心神疾病
  “赤色出两颧”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发生重度三尖瓣狭窄
  风湿性心脏病病案一例
  胆病被误诊
  高年胸痹(心肌梗死)抢救记录
  心痹(冠心病)
  心痹(心肌梗死)
  不寐
  恐惧、心悸、胸闷
  英人抑郁症
  郁病不寐
 脾胃病
  活用白虎汤一例
  胃痛(胆汁反流性胃炎)
  胃痛反酸(胆汁反流性胃炎)
  小结胸证(糜烂性胃炎)
  便血(溃疡性结肠炎)
  少年腹泻
  顽固性呃逆
  乌克兰患者痔加腹痛
  老人大小便失禁
  便闭病
  消渴(糖尿病)
 肝胆病
  胆结石
  肝损伤
  臌胀(肝硬化晚期)
  急黄(亚急性重型肝炎)
  肝硬化兼腿痛
 腰与四肢病
  腰痛(椎间盘突出)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兼骨关节炎)
  痹症(半月板损伤)
  痹症(下肢神经损伤)
  肩痹(颈部外伤)
  麻木(末梢神经炎)
  血痹(末梢神经炎)
  麻木
  两臂麻木
  湿热瘀血流注(风湿性多肌痛)
  手臂麻木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肌梗死
 痿症
  痿证(重症肌无力)
  痿证(运动神经元病)
  痿证(腰椎间盘突出)
 癌症及肿物
  晚期骨癌、阴道癌并发DIC症诊治记录
  肺癌
  肺癌大面积转移
  骨癌诊治记录
  贲门、胃底癌
  肿瘤、中风、消渴
  骨瘤
  卵巢癌术后大面积转移
  呕吐不能食(肝癌)
  贲门癌患者
  晚期结肠癌肝转移
  妇女乳房肿物
 妇科、男科病
  崩漏
  痛经(子宫腺肌病)
  痛经癥瘕(子宫腺肌病、腺肌瘤)
  尖锐湿疣
  癃闭(前列腺增生)
  男性不育
  软下疳
  遗精、尿频
  遗精
  重症阳痿
  痰瘀互结阳痿
 奇难怪症
  忽冷忽热怪病治验
  水肿
  睡前大汗淋漓
  脱发奇证
  五实症一例
  血小板减少症
  疑难水肿
  脂肪液化
  左手手心汗流不止
 其他杂症
  皮疹瘙痒
  荨麻疹
  蛇盘疮(带状疱疹)
  气阳虚脱危象
  阴虚动风
  病情复杂的口腔溃疡、舌溃烂
(, 下载次数: 84)
(, 下载次数: 97)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19-7-17 22:48
祝贺许先生大作问世!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9-7-17 23:44
  导航中医药已经约定作者准备就书中部分内容作些详尽独家讲解。敬请期待。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7-18 07:23
期待。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9-7-18 12:53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9-7-18 05:17 编辑

热烈祝贺许老彦民大作《杂症治验秘钥》出版发行!!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9-7-19 17:32
祝贺溪总版新作问世!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9-7-19 18:38
本帖最后由 一吐了之 于 2019-7-19 19:37 编辑

许先生中医医书问世,可喜可贺。中医不乏医书,越多越好,胡不群先生,王昆文,封志强,周定夺都是临床之论,医师治病,都有成功的,都可出书,如杏林,何九公,柴胡汤,先贤,------相信书是越出越多。当然,还有曹东义,王世保等的中医理论书,不胜枚举,读也读不完,显示中医蒸蒸向上之象。
我看重的是许先生的“杂症治验秘钥”,正象胡先生之说“杂症者,疑难杂症之谓也;秘钥者,先生独得之秘也。以此独得之秘,理疑难复杂之症,如钥开锁,故按图索骥,则证易识而治易效”。伤寒之外,皆为杂证,难与不难,得玥不难,不得玥则难,《金匮要咯》是杂证,实是内伤,伤寒,杂证混在一起,实难分得清。故伤寒以经论证,金匮以证归经,所以,金匮、伤寒之金钥是三阴三阳。
中医不缺书,不缺医案,缺的是规律,理论,许先生临床之玥如何解杂证,诚心期待。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7-19 18:44
王世保等的中医理论书,不胜枚举,读也读不完,显示中医蒸蒸向上之象。

作者: 明华    时间: 2019-7-20 20:26
好书,祝贺。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9-7-22 08:13
谢谢大家,向大家呢敬礼!
尤其是坛主刘先生,为此书费了很多心血。致敬!
感动之至!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19-7-26 19:25

谢谢分享!祝贺许先生临床经验面世!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9-7-28 09:12
谢谢王勇先生。王勇先生在中医研究与实践是卓有成效的,佩服。
作者: 方金炉    时间: 2019-8-2 11:21
实践出真知,理论结合实践,期待中。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9-8-16 15:31
超凡脱俗,不拘一格!钦佩!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9-8-23 12:57
祝贺溪总大作发表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9-8-28 09:30
谢谢方金炉,杏林童子,杨金峰诸位先生的抬爱!谢谢!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9-8-28 09:33
这几天当当网最新中医书畅销前60名中,排名第八位。
作者: yanshoufeng    时间: 2019-9-23 21:32
祝贺许先生佳作问世!
施药不如传方
传方不如传书
治千人万人
不如传一医

说承继一心攻读古今医籍 
谈发展口手传写杏林成就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20-1-16 23:17
        “癫狂的病机为痰郁于胆”,这种观点有些过时了,如果胆囊被摘除后呢?


       但是瑕不掩瑜,浏览了一下目录,可以看得出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验案,因此该书适于中医初学者认真学习,同时也值得高年资中医师借鉴,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该书是临床上很适用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当代中医书籍。


       赞!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1-17 05:45
      西医把胆囊切除了,中医的胆仍然存在。还会有肝胆湿热、黄疸、阴黄……
作者: 溪流    时间: 2020-1-17 13:34
谢谢大家抬爱,谬误一定不少,敬请指正。
作者: 溪流    时间: 2020-1-17 13:37
刘坛主为宣传我的书做了许多工作,在此向刘先生特殊表示敬意!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20-1-17 15:01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0-1-17 01:45
西医把胆囊切除了,中医的胆仍然存在。还会有肝胆湿热、黄疸、阴黄……

肝胆湿热的实质就是肝火+湿热=肝湿热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20-1-17 23:12
肝火就是热,肝火是肝热,湿是湿,热是热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20-1-17 23:14
中医的胆不是胆囊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