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王教授的“禀赋遗传论”是先天决定论 [打印本页]

作者: ygmingabc    时间: 2019-6-13 09:49
标题: 王教授的“禀赋遗传论”是先天决定论
王教授的“禀赋遗传论”是先天决定论
作为王教授的体质理论,王教授提出了四个基本理论,生命过程论、形神构成论、环境制约论。我们已经讨论过,与中医的传统理论相比较,并没有什么新意,虽然起了个新名词,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突破。禀赋遗传论就不同了,禀赋遗传论在王教授的体质学里,实际上成了先天决定论。
在人分九体中,平和质在王教授看法是:“在阴阳方面,若先天禀赋充足,则体质无偏,即属平和质。”把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看成是一种僵死的东西,实际上阴阳的动态平衡有一个活动的阈值范围,在这个允许的生理范围内,阴阳两方面是有一定的偏颇的,这就是我们说的正常的偏颇体质。平和质是无偏颇的,这不是中医阴阳学说的观点。
特禀质。其一就是先天性的疾病,包括西医的先天性疾病,遗传病,和中医的胎传疾病。这些都是先天性疾病,是生下来就存在的疾病,不可能是非疾病状态,因此,把特禀质定为非疾病状态本身就是错误的。其二是过敏体质,其诊断的依据是其患过变态反应性疾病就是过敏体质。没有患过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就不是过敏体质。就是说过敏体质与变态应性疾病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也必然是疾病而不是非疾病状态。因此,王教授的特禀质是疾病而不可能是非疾病状态下的病理体质的归纳。
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王教授认为也是先天禀赋不足所形成的,而痰湿质、湿热质又是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的潜在因素下形成的。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都是先天禀赋不足所形成的。王教授就是这样说的。王教授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36页)禀赋遗传论中所说:“可以说个体的气血差异,是先天禀赋因素在体质差异方面的一个重要表现。在阴阳方面,若先天禀赋充足,则体质无偏,即属平和质;若先天禀赋不足,则视其不足的表现,导致各种体质类型,或阳不足,或阴不足,或气血不足等,出现‘素体阴虚’、‘素体阳虚’、或‘素体气血俱不足者’。这种先天禀赋差异的存在,成为各种体质形成和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若素禀阴不足者,一般多发展为‘瘦长型’的‘阴虚质’;素禀阳不足者,则又成为‘肥胖型’的‘痰湿质’的潜在因素。因此,先天禀赋的差异,是导致体质差异的内在条件。”他的病理体质类型是先天禀赋所决定的。婴儿一出生除了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和胎传疾病之外,先天禀赋还决定了一部分的婴儿是健康的,其余的婴儿是不健康的。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是错误的。我们说他的禀赋遗传论是先天决定论一点都不过分。在他看来后天获得所起的作用,不过是对这种既有体质的加强和巩固。他有一句话“遗传因素是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他的八种病理体质类型也是先天禀赋所决定的,人生下来除了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胎传疾病,还有专门用于生病的病理体质,而且数量颇多。从王教授的临床病历中可以看到,在儿科中只要有病,就已经形成了病理体质,就要用他的三辨模式。
由于王教授把中医的八纲辨证中的虚证:阴虚、阳虚、气虚;实证中的痰湿、湿热、气郁、血瘀病证,说成了他的偏颇体质类型,把病证当成了体质,作为疾病辨证分类的中医的八纲辨证也就名存实亡了。没有了阴虚、阳虚和气虚,八纲中的虚证就没有了;没有了痰湿、湿热、气郁、血瘀八纲中的实证也没有了。如果王教授还承认自己的体质学还叫中医体质学的话,那就是说在中医学系统里有了两套标准。在中医学中叫做阴虚、阳虚、气虚、痰湿、湿热、气郁、血瘀的病证和证候,王氏体质学就变成了先天所决定的病理体质。虽然是病理表现但不是疾病,而是在非疾病状态下。世界上的任何一门学术,都不可能同时对一个事物使用两个标准。如果使用了两个不同的标准,就非要乱套不可。阳虚质、阴虚质、气虚、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与中医学中的阳虚证、阴虚证、气虚证、痰湿证、湿热证、气郁证、血瘀证命名是相同的,临床表现是相同的,病理病机分析是相同的。在中医学里认为是病证,是疾病的证候。在王氏体质学里就成了人的生理特征,成了病理体质类型,成了非疾病状态。
王教授《中医体质学》的先天决定论,还表现在对疾病的看法,中医学认为疾病是致病因子与人体正气斗争的过程中导致人体阴阳气血的失调,脏腑功能的紊乱、病理产物的滞留所产生的。而王氏体质学则认为所有的疾病都天生的存在于人的机体内,先天就已经决定了的。王教授《中医体质学》2008版(第244页)中说:“发病即疾病的发生,是疾病的起始阶段,标志着人体从健康状态进入病理状态。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是否导致疾病的发生,取决于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中医发病学认为,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病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虽然有着重要影响,但一般只起诱发、激化、加重疾病等作用。”病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般只起诱化、激化、加重疾病等作用。诱化、激化、加重这三个词,都是在原来就有的基础上才能被诱化、激化、加重出来的。所以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健康的机体内原来就存在着各种疾病,是各种致病因子通过诱化、激化、加重把它们表现出来了。如外感风寒所引起的风寒表实证,不是风寒之邪与人体的正气相争出现的风寒表证,而是风寒之邪对人体内的风寒表证进行诱发、激化、加重之后,体内的风寒表证才表现出来。又如阳痿这个病在王教授的体质分类标准里并没有,但在致病因子的诱化、激化、加重下就可以把机体原有的阳痿这个病诱化出来。八种偏颇体质除特禀质外都可以诱化出阳痿这个病来。偏颇体质只要加上阳痿这个症状就是病,就是证候,没有这个阳痿症状,偏颇体质就是人体的固有特征。按照王教授的观点,疾病是机体内原本就存在的,那不是先天决定论,又能是什么呢?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6-13 15:43
如果使用了两个不同的标准,就非要乱套不可。阳虚质、阴虚质、气虚、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与中医学中的阳虚证、阴虚证、气虚证、痰湿证、湿热证、气郁证、血瘀证命名是相同的,临床表现是相同的,病理病机分析是相同的。在中医学里认为是病证,是疾病的证候。在王氏体质学里就成了人的生理特征,成了病理体质类型,成了非疾病状态。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