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伏梁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5-26 06:03
标题: 伏梁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6-22 23:51 编辑
伏梁病
平按:此篇见《素问》卷十一第四十《腹中论》,又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七《奇病论》,又见《甲乙经》卷八第二。
黄帝问曰:人有身体胕,股胫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不可动,动之为水,溺清之腑。
头以下为身,四肢曰体,胕义当腐也。髀外曰股,膝下长骨曰胫,如此四处皆腐肿,并绕脐痛,名曰伏梁。此伏梁病,以风为本也。动,变发也。若有变发,可为水病。溺,冷清之腑也。
平按:《素问》“胕”作“髀”;“不可动”上有“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二十二字,本书在后。《甲乙》、《素问》“清”作“涩”;“腑”、“病”。
黄帝问曰:病有少腹盛者,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岐伯曰:病名伏梁。伏梁何因如得之?
[平按:《素问》作“帝曰:伏梁因何而得之?”]答曰:裹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因有膜裹脓血,在肠胃外,四箱有根在少腹中,不可按之,故按之痛,遂致于死,名曰伏梁。
平按:《素问》、《甲乙》“裹”下有“大”字。
问曰:何以然?曰:此下则因阴,必脓血,上则迫胃脘出鬲,使胃脘内痈。
何以按之致死?以其伏梁下因于阴,脓血必上迫于胃管,上出于鬲,使胃管生痈,故按之下引于阴,上连心腹,所以致死。脘□□□。
平按:《素问》、《甲乙》“必脓血”作“必下脓血”;“出鬲”作“生鬲”;“使胃”作“侠胃”,《素问》新校正云:“《太素》侠胃作使胃。”
此人①之病难治也,居齐上为逆,居齐下为顺,勿动亟夺,论在《刺法》中,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②,肓之源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
如此之病,得时必久也。亟,欺吏反,数也。此病是风为本,其气溢于大肠之中,著于脐下肓原,故环脐痛。不可辄动数夺,夺之致死。以居肓原,所以脐上为逆也。
平按:“此人之病难治也”《素问》、《甲乙》作“此久病难治”。袁刻“人”字作“积人”二字。“脐”《素问》、《甲乙》作“脐”。“源”《素问》、《甲乙》作“原”。
① “人”,人卫本注曰:据杨注疑“久”之误。《素问•腹中论》及《甲乙》卷八第二正作“久”。
② ②“肓”,萧本原作“盲”。今据仁和寺本改。下“肓”字及注中诸“肓”字同。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5-26 06:04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6-23 00:07 编辑
伏梁
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名曰伏梁。(伏,藏伏也。梁,强梁坚硬之谓。)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按,抑也。切按之者,谓过于妄攻也,故必致死。)何也?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生膈挟胃脘内痈。(此病连居三阴、冲、带之间,裹大脓血而伏于肠胃之外。其上下左右皆有根系,故下行者能下脓血,上行者能迫胃脘,致生膈胃间痈疡也。)此久病也,难治。(此非一朝夕所致者,延积既久,根结日深,故不易治。)居齐上为逆,居齐下为从。(居脐上则渐逼心肺,故为逆;在下者其势犹缓,故为从。心脉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又手少阴之筋病,内急,心承伏梁;又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然此既云齐上为逆,齐下为从,下文又云“环齐而痛,病名伏梁”,是不独以心积为伏梁也,盖凡积有内伏而坚强者,皆得名之,独言伏梁者,其总诸积为言也。)勿动亟夺。(动,动大便也,夺,夺土郁也。皆下之之谓。言勿得妄攻而数夺其胃气,不及于病,徒伤无益也。)有曰人有身体髀股 皆肿,环齐而痛,病名伏梁。(此亦在冲脉之分,而结于脐腹者也。冲脉之在上者,出颃颡,循背里;在中者,挟齐腹;在下者,伏行股足之间,故其为病如此。)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风根,即寒气也,如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即此谓也。肓之原在齐下,即下气海也,一名下肓,谓之脖 者即此,今病在冲脉,则与大、小肠相附,而当气海之间,故其为病如此。)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不当动而妄下之,则反伤其阴,阴伤则积气愈壅于下,而水道为之不利也。)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名曰息积。(积不在中而在胁之下者,初起微小,久而至大,则胁满、气逆、喘促、息难,故曰“息积”。今人有积在胁之下,俗名为痞者,其即此症,惟小儿为尤多,盖以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胳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为阳明宗气所出之道也。若饮食过伤,脾不及化,则余气留滞而结聚于此,其根正在胁间。阳明病剧,则上连于肺,此其所以为息积也。)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积不在胃,故不妨于食。喘者忌灸,恐助火邪;羸者忌刺,恐泻胃气,故必渐次积为导引,久久行之,以开其滞,仍用药饵以和其气,二者并行,斯病可愈;若专恃于药,而不积为导引,则药亦不能独治之,可见治之不易也。)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尺脉数甚,阴邪有余,而水不足也。筋急而见,筋脉拘急而形色外见也。筋者肝之合,阴气不足则肝失所养,故筋急而见。)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疹筋者,病在筋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故尺脉数甚则候当在腹。腹者,太阴、阳明之所布,今其肝邪外见而腹为胀急,乃木贼伤脾之病也。若其色见白黑,则阳气内亏,病为尤甚。)
颃颡:鼻咽腔,或者会厌以上呼吸道。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5-26 06:05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6-19 23:02 编辑
伏梁是怎么引起的?
[诊断依据]
1、临床不太常见,发病以青壮年多见,男略多于女。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呈渐进性发展。
2、腹痛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常于纳后发生,伴肠鸣,便后缓解,亦可呈持续性腹痛或全腹痛。于右下腹或脐周常可扪及包块,有压痛。腹泻,大便呈糊状,一般无粘液、 脓血及里急后重,常伴有不规则发热,恶心呕吐,纳少,乏力,消瘦等症。部分病人可 见便血、关节疼痛、口糜、肝癖、肝着等病症表现,或并发肠结。
伏梁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心下悸动、腹痛、从心下至脐有包块突起
症见脐上至心下部位有包块,大如手臂,久不愈,令人心烦,睡眠不安。(《难经・五十六难》)
下腹部坚硬胀满,有包块在腹腔肠胃的外面,推之不移,内有脓血瘀积,脐周围疼痛,身肿,下肢浮肿,忌切按。(《素问・腹中论》)
在心胸之下的部位,能升能降,有时唾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5-26 06:05
伏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血常规、大便常规、X线钡餐、结肠镜检
血液检查:常见贫血、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速等。
粪便检查:隐血试验常呈阳性,或见脂肪含量增多等。
X线钡餐检查:可见肠道病变呈节段性分布,肠粘膜皱襞增宽、扁平,甚至消失;可有线状溃疡、卵石征和息肉状变。肠管狭窄程度不一,肠管僵硬,呈线样征。病变近:端肠管有扩张和积液。
结肠镜检:可见粘膜充血、水肿、大小不等的溃疡,肠腔狭窄,肠袋改变,假息肉形成及卵石状的粘膜相。并有裂沟和圆形溃疡,病变肠段间粘膜正常。活检可发现粘膜下微小肉芽肿及纤维组织增生。
伏梁如何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肠痨:以腹痛、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低热,盗汗等为主要表现。常有痨 病史,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X线钡餐检查及结肠镜检见病变不呈节段性分布,活检发现干酪样肉芽肿,可见到结核杆菌等以资鉴别。
2、大瘕泄:腹痛及包块多在左下腹,常有里急后重,大便有粘液脓血,X线及内镜检查见结肠为弥慢性病变,一般无肠腔狭窄。
3、肠癌:多见于中年以上,以大便变形或夹有脓血,下腹痛并扪及包块为特征。
X线钡灌肠见局限性充盈缺损,内窥镜及活检发现癌肿病变。
4、肠痈:急起发病,右少腹疼痛、压痛或反跳痛,或触及包块,发热,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腹泻少见等可资鉴别。
5、小肠瘅:好发于儿童与青年,常有暴饮暴食及饮食不洁史,骤发腹痛,以左上腹和左中腹为主,大便呈血水样或暗红色糊状、腥臭,伴高热、嗜睡、谵妄、面白肢冷、脉微细等温毒厥脱表现。
6、休息痢:以左下腹痛为主,腹泻为粘液脓血便,粪便检查或培养阳性及肠镜检查可以确诊。
伏梁会引发什么疾病?
可并发肠结,少数重症迁延不愈者。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大多数不能被胃酸灭活,到达肠道后,定居于粘膜腺体的深部而致病。肠结核好发部位依次为回盲部、升结肠、回肠、空肠、阑尾、横结肠、降结肠、十二指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其中侵犯回盲部占80%~90%,这可能是由于回盲瓣的生理性滞留作用以及该部位淋巴组织丰富所致。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5-26 06:06
伏梁是古病名。主要是指心下至脐部周围有包块(或气块)形成的病证,大多由于气血结滞所致。
根据经典之义可分为三种病变,即心积伏梁、风根伏梁和脓血伏梁。
李经纬、邓铁涛等主编《中医大辞典》云:“伏梁:古病名。
①指心积症。《灵枢•邪气藏腑病形》:‘心脉,……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难经•五十四难》:‘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治宜伏梁丸等方。
②指髀股胻皆肿,环脐而痛的疾患。《素问•腹中论》:‘人有身体髀股胻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以本证为心积伏梁之日久不愈者可见之,亦宜用伏梁园治之。
③指少腹内之痈肿。《素问•腹中论》:‘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儒门事亲•卷三》:‘其一伏梁,上下左右皆有根,有大脓血,此伏梁义同肚痛。’1972年甘肃威武汉滩坡出土《威武汉代医简》有‘治伏梁裹脓在肠胃之外方’,用大黄、黄芩、芍药、消石、桑卑肖、蟅虫,祛瘀破坚,清热解毒。”
诊断依据
1、临床不太常见,发病以青壮年多见,男略多于女。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呈渐进性发展。
2、腹痛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常于纳后发生,伴肠鸣,便后缓解,亦可呈持续性腹痛或全腹痛。于右下腹或脐周常可扪及包块,有压痛。腹泻,大便呈糊状,一般无粘液、 脓血及里急后重,常伴有不规则发热,恶心呕吐,纳少,乏力,消瘦等症。部分病人可 见便血、关节疼痛、口糜、肝癖、肝着等病症表现,或并发肠结。
看了上面的资料介绍,大家对伏梁病多少有一些了解了。对于这种疾病,可能第一时间我们判断不出,但是在生活上如果感觉身体上哪里不适的话,应当即时就正规医院检查。谢谢各位观看小编的资料。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5-26 06:23
治伏梁,清热,用大黄、黄芩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5-26 06:24
芍药清热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5-26 06:26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5-26 06:46 编辑
清热,心烦,睡眠不安。用大黄、黄芩栀子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5-26 06:47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5-26 06:48 编辑
其气扩散于大肠而著于肓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5-26 06:49
气生肓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6-20 07:09
类似于腹腔淋巴结核。胃肠之外包块,也可以与肠结核同时发生,也可以形成腹腔冷脓疡(结核性腹膜炎)向胸腔扩散。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6-20 07:37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TMB)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少数地区有因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而发生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肠结核。本病一般见于中青年人,女性稍多于男性。
临床表现
1.腹痛
多位于右下腹,因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常有上腹或脐周疼痛,系回盲部病变引起的牵涉痛,但此时体检仍可发现压痛点位于右下腹。疼痛多为隐痛或钝痛。有时进餐可诱发腹痛伴便意,排便后即有不同程度缓解,并发肠梗阻时有腹绞痛,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伴有腹胀、肠鸣音亢进、肠型与蠕动波。
2.腹泻与便秘
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排便次数因病变严重程度和范围不同而异,一般每日2~4次,重者每日达10余次。不伴有里急后重。粪便呈糊样,一般不含黏液或脓血,重者含少量黏液、脓液,但便血少见。有时患者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这与病变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增生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3.腹部包块
常位于右下腹,一般比较固定,中等质地,伴有轻度或中度压痛。腹部包块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也可见于溃疡型肠结核合并有局限性腹膜炎,病变肠段和周围组织粘连,或同时有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4.全身症状
多见于溃疡型肠结核,表现为不同热型的长期发热,伴有盗汗。患者倦怠、消瘦、贫血,随病程发展而出现维生素缺乏等营养不良的表现。可同时有肠外结核特别是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增生型肠结核病程较长,全身情况一般较好,无发热或有时低热,多不伴有肠外结核表现。
5.无肠穿孔、肠梗阻或伴有腹膜结核等疾病时,只表现为右下腹以及脐周有压痛。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6-20 07:40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6-19 23:42 编辑
肠系膜淋巴结核(Tuberculosis of mesenteric Lymph Nodes)常继发于其它器官的结核,如肠结核、输卵管结核等。如吞咽进入胃肠的结核杆菌通过肠粘膜直接进入相应的淋巴管所发生的肠系膜淋巴结核,称为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核。后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临床症状
除发热、倦怠等一般结核症状外,可有腹痛、腹泻、腹胀等。腹部触诊时,右下腹或中腹部可扪及直径2~ 3厘米大小的肿大淋巴结,有时多个并存,不易移动且边缘不齐,有压痛。本病诊断除结核中毒症状以及腹部包块外,腹部X线平片,可见肠系膜根附着处,分布数个圆形或椭圆形密度不均的斑点或斑点块状钙化影,侧位片该阴影在脊柱前。临床确诊有困难者可予抗结核试验治疗,很多病例是在阑尾手术过程中发现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6-20 07:53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6-19 23:55 编辑
膈的肌束起自胸廓下口周缘和腰椎的前面,可分为三部:胸骨部起自 剑突后面;肋部起自下6对肋骨和软肋骨;腰部以左右两个膈脚起自第2至3节腰椎(其前面即为混元神室位置)。各部肌束均止于中央的中心腱。所以,膈的外周部属肌性部,而中央部分是腱膜,膈上有三个裂孔:在第12胸椎前方,左右两个膈脚与脊柱之间的主动脉裂孔,主动脉和胸导管在此通过;主动脉裂孔的左前上方,约与第10胸椎水平,有食管裂孔,食管和迷走神经在此通过;在食管裂孔的右前上方的中心腱内有腔静脉孔,约与第9胸椎水平,内通过下腔静脉。
在膈的起始处,胸骨部与肋部之间以及肋部与腰部之间,往往留有三角形的空隙,没有肌束,仅有一些疏松结缔组织和膈肌筋膜,成为膈的薄弱区,称为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这些结构使胸腹腔易于沟通,在感染时炎症分泌物由此交通。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6-20 08:05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6-21 01:10 编辑
结核病,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可以形成冷脓疡,沿着疏松结缔组织间隙扩散。腰椎结核形成的冷脓疡,可以沿着腰大肌筋膜间隙扩散到股部。
长期结核病引起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所以,足踝部可以出现水肿。
古代没有抗菌素,结核病的临床表现比现在严重的多,全身表现复杂的多,所以伏梁应该是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的共同表现,甚至于具有结核性腹膜炎,以及向胸腔扩散的临床表现。
这样理解,就可以把伏梁的绝大多数临床表现说清楚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6-20 08:28
由上可见,所谓肓者,为脐下腹腔内空隙之处。而肓之原在脐下,亦名肓原,其始源,当位于脐下一寸五分,即脖眏,亦名气海、下肓,穴位名称。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膜,皮肉、筋骨、脏腑间的膜状组织。……膜原,指上焦心肺与中焦胃肠间的膜状组织,因其广而平,故名。”
由以上得知,张志聪注:“肓者,即募原之属。”单就这句话而言,所言为是。肓,指胸膜腔、腹膜腔。募(膜)原,指(胸)腹膜。
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此“空隙之间”者,是指胸膜腔、腹膜腔也,并非空空如野而无物,是有脏腑间、组织间的粘液、组织液填充也,具有滋养、濡润之功能。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膜,皮肉、筋骨、脏腑间的膜状组织。……膜原,指上焦心肺与中焦胃肠间的膜状组织,因其广而平,故名。”
肓,当为脏腑之间空隙之处,即胸膜腔、腹膜腔也。
膜,此当为包裹脏腑的脂膜,即胸、腹之膜。因为“膜”居“肓”中,“膜”与“肓”相连,故亦名肓膜。肓膜,偏义复词,义指膜。
由于古文字通假、假借现象非常普遍,系古人一种用字现象。若不懂通假,则不宜读古书。鬲、通膈,募、同膜。
由以上得知,张志聪注:“肓者,即募原之属。”单就这句话而言,所言为是。肓,指胸膜腔、腹膜腔。募(膜)原,指(胸)腹膜。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6-20 08:44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6-21 01:13 编辑
病入膏肓,心之下为膏,膏之下为肓(huang)。是指药物达不到的地方,疾病不治疗了。
“ 肓之原在脐下,亦名肓原,”此处的肓,是指脐以下腹腔内的一种组织结构。与病入膏肓中的肓,不是一个东西。
“ 肓者,即募原之属”,膜原是指什么?湿温,邪入膜原,这里的膜原是指大网膜、肠系膜淋巴结之类,是腹膜腔中的组织结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6-20 08:50
网膜是一种特殊的韧带。小网膜即肝胃韧带,是一连接胃小弯与肝脏的双层膜状结构。大网膜即胃结肠韧带,由四层腹膜形成,是连接胃与横结肠的类似围裙状的结构。大网膜由于富含脂肪及血管而易于确认。大网膜大小变异较大,有时呈肿块状改变。一些病人大网膜的前层和后层没有融合,使液体从小网膜囊流入下方网膜夹层之间,似一网膜肿块。偶尔,网膜梗死似一腹膜肿块的表现。类似的表现也可发生在下述情况:当腹膜腔感染局限处于恢复期时,网膜(腹部警察)可呈肿块状表现,似一网膜肿瘤。网膜的任何钙化都应疑有恶性肿瘤。腹膜腔通过Winslow孔即网膜孔与小网膜囊相通。小网膜囊前界为胃,后界为胰腺前面的腹膜。液体聚集在小网膜囊可被误认为肿瘤。肝尾状叶凹入形成小网膜囊上隐窝。小网膜囊上隐窝的积液或肿块在横断面图像上可类似于肝内肿块。
大网膜常呈筛状,含有脂肪及吞噬细胞,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小儿的大网膜较短,故当下腹部器官发生炎症尤其是穿孔时,易形成弥漫性腹膜炎。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6-21 09:10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6-21 01:18 编辑
所以伏梁应该是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的共同表现,甚至于具有结核性腹膜炎,以及向胸腔扩散的临床表现。
肓, 膜原是指大网膜、肠系膜淋巴结之类,是腹膜腔中的组织结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6-23 08:21
伏梁是指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的共同表现,甚至于具有结核性腹膜炎,以及向胸腔扩散的临床表现。也涉及到腰椎结核引起的寒性脓疡沿腰大肌筋膜间隙扩散,以及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
肓, 膜原是指大网膜、肠系膜及其中的淋巴结,是腹膜腔中的组织结构。具有防卫功能。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9-6-23 09:01
把古代病名现代化,是一项很重要的探索和使命。这种研究很有意义!支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6-24 08:04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6-24 00:08 编辑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第9条
【原文】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第10条
【原文】
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夹背行,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
与伏梁相联系,是指全身结核病的不同表现。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6-24 08:33
肠系膜是悬吊、固定肠管的腹膜的一部分。生在躯体左右两侧的腹膜在肠的背侧和腹侧相合,分别形成背侧肠系膜和腹侧肠系膜。腹膜的一部分,包在小肠和大肠的外面,把肠连接在腹腔的后壁上。
肠系膜是两层腹膜愈合而成的,所以薄而韧。通往肠的血管、神经多数分布于其上,伴随肠管的分化、延长、迂曲,而肠系膜的形态也趋于复杂化。在哺乳类,只有小肠狭义的肠系膜。在大肠和直肠部分,各自称为大肠系膜(meso-colon)、直肠系膜(mesorectum)。胃的胄系膜(mesogaster)形成称为大网膜和小网膜的皱壁而伸展着。同样把卵巢与脊柱相连的系膜称为卵巢系膜,把睾丸与脊柱相连的系膜称为睾丸系膜,但后者在睾丸从腹腔内于阴囊后就不明显了[1] 。
爱尔兰研究人员新近认定,人体消化系统内“隐藏”有新器官——肠系膜。[2]
研究人员在英国《柳叶刀·肠胃病学和肝病学》杂志上报告说,2012年,他们通过精细的电镜检查发现肠系膜事实上拥有连续结构;在过去4年间,他们又持续收集了证明肠系膜是独立器官的进一步证据。
主导此项研究的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医学院教授卡尔文·科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研究论文已经过同行评议,现在可以宣称人体内存在着这个此前未被承认的器官,“一百多年前流传至今的解剖描述是错误的”。
得益于这项研究,医学院的学生们自2016年开始就已经将肠系膜作为一个独立器官来学习研究。全球最著名的医学教科书《格氏解剖学》也已经更新了这一最新定义。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6-24 08:40
小肠系膜是固定肠管的装置也是血管神经出入肠管的桥梁和通道,其根部位于第2腰椎左侧至右骶髂关节前方,并区分右上方的右侧系膜窦,左下方的左侧系膜窦.前者为三角形, 是血管神经出入肠壁处,该处与肠系膜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间隙。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6-24 08:45
中医的膜原,肓、肓原,很难理解;西医的肠系膜、大网膜、小网膜也产生了新的认识,是一个器官,与肝脾胃肠平起平坐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6-25 06:17
急性腹膜炎的后遗症诸如:膈下脓肿、肠间脓肿、盆腔脓肿,如果病人抵抗力强,也可以形成腹腔炎性包块,也可以是伏梁的一种临床类型。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11-15 08:51
伏梁
把伏梁作为一个疾病来看,其临床表现归纳如下:
1 病位:脐之上,心之下,即西医的上腹部,肠胃之外,连于膜(肓)原。
2久不愈,令人病烦心,以秋庚辛日得之。秋庚辛日应肺,立秋后多会出现降温降雨,引起呼吸道慢性疾病复发。慢性疾病,久不愈。
“肺秋适王,王者不受邪,……故留结为积,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意思是:秋季得肺病,肺不受邪,积于心下,成为伏梁。说明慢性肺病长久不愈,结于心下,胃肠之外,这就是伏梁。
时唾血:经常咳血,也说明与慢性肺病有关。
3髀股胻皆肿,环脐而痛的疾患……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
胻:是指小腿胫骨。
髀股:大腿和臀部。
“髀股胻皆肿”脓肿沿腰大肌间隙、腹膜后间隙向股部、小腿间隙流动、扩散。例如:腰椎寒性脓肿。腰椎结核脓肿常至盆腔,形成腰肌脓肿,沿髂腰肌向下蔓延到腹股沟或股内侧,从股骨后达大粗隆,沿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至股外侧下部,或向后蔓延到腰三角区,形成所谓寒性脓肿。参考:血痹虚劳病脉证病治第六第10条:痹挟背行……马刀加瘿。
胃肠之外的大脓血,一是腹膜炎;二是腹膜后脓肿。我们把《内经》腹中论关于伏梁的描述综合起来看,伏梁除了可以触摸到上腹部包块之外,还包括腹膜后脓肿以及脓肿沿腰大肌间隙向大腿、小腿蔓延等病变。结核性冷脓疡不能排除。
4“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狭义膜原是指:肠系膜。温病邪伏膜原是指:胃肠道传染病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所以伏梁应该是指:肠系膜淋巴结核。多个肿大的淋巴结黏连在一起,包裹在肠系膜里,形成一个长条形的包块,形容为:大如臂。
(5)广义伏梁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结核菌由淋巴、血行播散而来,多为肠道原发综合征的一部分。常与胸腔内淋巴结结核或全身粟粒结核并存。肿大的淋巴结大小不等,呈干酪样变,可互相融合成团,并与邻近肠管、腹膜、大网膜粘连,形成巨大肿块。干酪样物质坏死、液化,向腹腔、肠腔、甚至腹壁破溃而形成结核性瘘管。
肠道的淋巴结炎:有可能是原发性的肠系膜淋巴结炎,也可能继发于肠道感染所导致的淋巴结炎,比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伤寒尤其是小肠炎症引起,如急性胃肠炎,肠道过敏,急性阑尾炎等等所导致的。轻者腹部摸不到包块为:邪伏膜原;重者摸到腹部包块为:伏梁。
少部分是由于腹腔内的脏器肿瘤转移引起,如胃癌,结直肠癌等,极少部分是由于淋巴肿瘤。
【结语】:伏梁:肠系膜淋巴结核、腰椎结核寒性脓肿或者其他细菌性脓肿,沿筋膜间隙扩散。广义的伏梁,是指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包括:炎症、恶性肿瘤等。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