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急劳(急性白血病)案(原创作者:医海之水源于泉) [打印本页]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9-4-21 14:43
标题: 转:急劳(急性白血病)案(原创作者:医海之水源于泉)
孙某,男,24岁,1985年8月7日来诊。
主诉:发热全身乏力1月余。
病史:患者素体强壮,很少生病。1月前,突然感觉发热,全身乏力,某所给予药片口服名称不详,病情逐渐加重。遂到某院就诊,血常规报告:血小板9u/L。入院后腰穿确诊为急性白血病,住院治疗20余天,病情有增无减。出院后,前来我处求治。患者面色咣白,神情呆滞,体重未有大幅度减轻。发热不恶寒,白天易出汗,夜间无盗汗。全身乏力,行走困难,少气懒言,语音低。头晕目眩,食欲无,食量少,口干,少饮即解。大便数日一行,不干结,小便黄少。舌淡苔薄白,脉象浮细。体温37。8度。
诊断:急劳
辨证:阴虚血热
治疗原则:凉血育阴
处方:生地黄30克,赤芍药15克,牡丹皮15克,紫草10克,青黛3克冲服,车前子包煎10克,甘草5克,柴胡3克。
二诊:8月10日,服药三剂,发热已退,余症未减,上方加生脉散七剂。
三诊:发热未作,气力培增,可外出散步,二诊方,续服七剂。
四诊:8月26日,症状进一步好转,患家信心倍增,患者精神明显好转。迭进七剂。
注: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转自百草居论坛-会员原创-讲师文荟-原创作者:医海之水源于泉http://www.baicao99.com/threads/430781/#post-1454491)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4-22 10:06
      【 以上部腰椎棘突为穿刺点,左手拇指及示指在预定穿刺的棘突上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由棘突之侧方或中央垂直刺入。 】这是抽取骨髓的方法。
      腰穿,是穿刺进入脑脊髓膜腔,抽取脑脊液或者测量脑脊膜腔压力的方法。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4-22 10:14
  青黛起了主要作用?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9-4-22 20:54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4-22 02:14
青黛起了主要作用?

个人感觉是方药的整体功效,谢谢关注!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2 22:01
生脉散,中医方剂名。为补益剂,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效。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疗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所致的咳嗽。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2 22:02
组成

人参、麦门冬、五味子 [1]  。

用量

人参9g,麦门冬9g,五味子6g。

用法

长流水煎,不拘时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

①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②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数。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2 22:03
dffaaoo 发表于 2019-4-22 22:02
组成

人参、麦门冬、五味子 [1]  。

全身乏力,行走困难,少气懒言,语音低。头晕目眩,食欲无,食量少,口干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2 22:04
dffaaoo 发表于 2019-4-22 22:02
组成

人参、麦门冬、五味子 [1]  。

气力培增,可外出散步,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2 22:05
dffaaoo 发表于 2019-4-22 22:01
生脉散,中医方剂名。为补益剂,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效。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 ...

体倦乏力,气虚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2 22:06
小便黄少温热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2 22:08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4-22 22:11 编辑

辨证:阴虚,气虚,实热,表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3 01:00
全身乏力,行走困难,少气懒言,语音低。头晕目眩,食欲无,食量少,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3 01:00
dffaaoo 发表于 2019-4-23 01:00
全身乏力,行走困难,少气懒言,语音低。头晕目眩,食欲无,食量少,

气虚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3 01:03
脉象细舌淡口干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3 01:03
dffaaoo 发表于 2019-4-23 01:03
脉象细口干

阴虚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3 01:08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4-23 01:10 编辑

生地黄,别名:地黄、生地、地髓、原生地、干地黄、苄、芑、牛奶子、婆婆奶,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直立草本。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怕积水,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3 01:09
发热不恶寒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3 01:10
dffaaoo 发表于 2019-4-23 01:09
发热不恶寒

生地黄身热口干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3 01:12
dffaaoo 发表于 2019-4-23 01:10
生地黄身热口干

服药三剂,发热已退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9-4-23 06:58
这个病案,无论从中医,还是从西医的角度看,叙述都是混乱的,不是精确可靠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可信度不高!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9-4-23 07:51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9-4-23 00:03 编辑

血常规报告:血小板9u/L。


一一血小板数值有问题,单位不规范。没有提及白细胞与血红蛋白。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9-4-23 07:52
四诊:8月26日,症状进一步好转,患家信心倍增,患者精神明显好转。迭进七剂。

一一这个医案,只是提及症状改善。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9-4-23 12:31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9-4-22 23:51
血常规报告:血小板9u/L。

陈总版所言有理。不仅如此,而且如“入院后腰穿确诊为急性白血病,住院治疗20余天,病情有增无减。”这样的描述,也不严谨。仅仅腰穿就能诊断急性白血病吗?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是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诊断的。 第一个就要查血常规,这样的病人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是明显的增高的。 第二个往往是我们要做骨髓穿刺,在骨髓穿刺中往往占全部骨髓细胞的30%以上。 第三个叫做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查,来确定白血病细胞的来源。 另外还要根据尿常规便常规、心功能、肝功能、免疫功能等等来确定。
“腰穿”并不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必要手段。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9-4-23 12:35
千秋雪 发表于 2019-4-22 22:58
这个病案,无论从中医,还是从西医的角度看,叙述都是混乱的,不是精确可靠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 ...

千总说得很对!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9-4-23 12:42
白血病属于恶性肿瘤类疾病,不是等闲疾患。处方:生地黄30克,赤芍药15克,牡丹皮15克,紫草10克,青黛3克冲服,车前子包煎10克,甘草5克,柴胡3克。这个方剂虽然能缓解和控制一定的病变,但要完全控制和治愈白血病,恐怕还是力有未逮吧?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9-4-23 17:43
千秋雪 发表于 2019-4-23 04:42
白血病属于恶性肿瘤类疾病,不是等闲疾患。处方:生地黄30克,赤芍药15克,牡丹皮15克,紫草10克,青黛3克冲 ...

原作者的方药只是对此患起了阶段性(近期)疗效,但没有后续治疗的报告,确实是不完整的,也就缺乏说服力。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4-24 14:33
     青黛,含砒霜,治疗白血病特效。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4 17:34
青黛,中药名。为爵床酬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具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等作用,在古代亦常用于印染布匹、画眉等。主产于福建、云南、江苏等地。性味咸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等功效。其主要用于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咽痛口疮,小儿惊痫,疮肿,丹毒,蛇虫咬伤等。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9-4-24 18:41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4-24 06:33
青黛,含砒霜,治疗白血病特效。

青黛中主要含有靛玉红和丰富的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Fe、zn、Cu、Wn。雄黄含有砒霜的成份,有用雄黄治疗白血病的报导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4 20:30
砒霜 (急性毒药)  锁定



砒霜(arsenic),即三氧化二砷,俗名称砒霜或信石,三氧化二砷的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升华。微溶于水,较难溶于酸中,但又会溶于盐酸中,生成三氯化砷或其他砷化合物,易溶于碱。不纯的砒霜往往带有红色或红黄色的块状结晶或颗粒,其中含有少量的硫化砷,俗称红砷。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4 20:31
砒霜(arsenic),即三氧化二砷,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4 20:32
雄黄,中药名。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4 20:32
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4 20:33
dffaaoo 发表于 2019-4-24 20:32
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

砒霜(arsenic),即三氧化二砷,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4 20:58
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硫化砷。雄黄加热经氧

化还原反应会转变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剧毒品砒霜。由此可见,饮用加热的雄黄酒实际上是在服毒。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4 21:02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4-24 21:03 编辑

靛玉红药品,有抗癌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靛玉红是从中药青黛(Indigofera tinctoria L)中分离出来的抗白血病的有效成分,为一双吲哚类抗肿瘤药物。本品对多种移植性动物肿瘤有抑制作用,能破坏白血病细胞;在本品的作用下,变性坏死的细胞多呈肿胀、溶解性坏死。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4-24 21:03
靛玉红是从中药青黛(Indigofera tinctoria L)中分离出来的抗白血病的有效成分,为一双吲哚类抗肿瘤药物。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9-5-8 09:17
这样简单的方剂能解决的白血病只能认为是极个别的“特例”。此论只针对病案不针对人啊,杏林童子是个好中医。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