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也谈三焦 [打印本页]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19:42
标题: 也谈三焦
关于三焦,是中医争论的一个老问题。本不想涉足这个争论太多的概念,最近却颇有些新的想法,而且三焦是一个和营卫相关的概念,借用三焦也可以理解古人对营卫的一些认识,故很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01
书名: 《黄帝内经灵枢》
章节: 卷九 五味论第六十三
内容: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02
书名: 《黄帝内经灵枢》
章节: 卷八 五味第五十六
内容: 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04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05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弱,胆为怒,是为五病。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06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08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09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10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11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12
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13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中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14
营卫生会第十八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阳衰,平且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己,与天地同纪。
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中焦,卫出下焦。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14
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15
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中渚,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行于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而得之;三焦下腧在于足大趾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腘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手少阳经也。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16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17
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高曰:臣请言其故。
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诸肠。
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
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肠胃之长,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故肠胃之中,当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后,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小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18
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19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9 07:34 编辑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愿闻其道。
岐伯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欬而泣出矣。
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
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
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
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这是说的下焦不通,水液储留,而成腹水),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19
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21
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肾应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麤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麤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22
黄帝曰:愿闻勇怯之所由然。少俞曰:勇士者,目深以固,长冲直扬,三焦理横,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由然者也。
黄帝曰:愿闻怯士之所由然。少俞曰:怯士者,目大而不减,阴阳相失,其焦理纵,(骨曷)(骨亏)短而小,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肠胃挺,胁下空,虽方大怒,气不能满其胸,肝肺虽举,气衰复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24
五味论第六十三
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挽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少俞答曰: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
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
黄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何也?少俞曰: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悗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25
黄帝曰:其非常经也,卒然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已食若饮汤,卫气留久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26
痈疽第八十一
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后。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气乃持。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
岐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萓不成,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藏伤故死矣。
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曰名。岐伯曰: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
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
阳留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而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
发于肩及臑,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逞焫之。
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急治之。
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
发于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谷实柧楼,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十岁死,死后出脓。
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坐陵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
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
发于膝,名曰疵痈。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
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十日死。
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
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
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急治之,百日死。
发于足傍,名曰厉痈。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
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岐伯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黄帝曰:何谓疽?岐伯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34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37
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中渚,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输;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行于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乃得之;三焦下腧,在于足大指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腘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手少阳经也。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37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9 07:38 编辑
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注:六腑之所与合者,合,古代指上下牙相互接触为合,此处是接触,和六腑都有接触,指出三焦是包裹六腑的结构)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39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循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儒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挟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0:43
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高曰:臣请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诸肠。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1:01
关于三焦的几种观点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1:02
争鸣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7 21:03
众说纷纭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2-7 21:04
请先生把原文转发出来。谢谢。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9 11:05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FD%BD%B9&page=1
可以看看金栋先生的总结,比较全面了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9 11:32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9 03:38 编辑
看了诸先生的看法,讨论已经很深入了,不过总有一点,不甚得当,大家总是带着自己的知识或者说西医的知识去看三焦,所谓见其一点,不计其余,总是隔着一层,难探其根底,更有生搬硬套:比如焦在《内经》中曾和椎字混用,以为三焦是椎骨的说法,是最讲不通的,明显相互之间不能解释么?!说三焦是植物神经,根本就没列举理由,居然也就成了各家杂说的一种,中医各家杂说,究竟有没有优胜劣汰的机制?有没有评判的标准?
三焦在《内经》中是有确定的解剖的,依照现代人最通常的理解,是胸膜腹膜这一类,包绕诸脏器,而成一大腔,这点我同意金栋先生的看法。脂膜、网油等说其实和这个说法并不矛盾,这是强调了它的形态,上面有些油脂附着,网油指的腹膜的最主要部分网膜,上面附着很多油脂,唐宗海时代叫作网油,现在猪的大网膜也还叫作网油。
胸腹各种膜形成的结构叫做胸膜腔、腹膜腔,中间还有些血管淋巴管神经,现代人盲人摸象,各摸着一块,说这就是三焦,摸着象鼻子的说是蛇的形状,摸着象腿的说的圆柱子的形状,摸着象尾巴的说是象绳子的形状,都有道理,又都不对。中医界的争论大抵类此。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12-9 11:45
三焦,就是三个部位,也就是三个体腔(胸腔,腹腔和盆腔)。有时候说三焦,除了说体腔,还包含了其中的脏器而已。那种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提法,可以休矣!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9 14:23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9 06:35 编辑
谢谢千总支持!
不过胸腔、腹腔、盆腔是现代西医的分法,《内经》的下焦并非到了盆腔。《内经》对上中下三焦的划分是以胃为中心的,上焦出于胃上口,贯膈,到咽喉这一节,大致相当于胸膜腔,包裹的脏器是心肺;中焦大致相当于胃体高低范围内的各种腹膜,包裹的脏器是脾胃;下焦在胃下,一直到膀胱以上,大致相当于现代的大网膜为主及其范围内的各种腹膜。
古人的解剖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是很粗略的,能辨识到这种程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古人对脏腑功能的认识,一方面是简略的解剖知识,另一方面是临床众多的疾病现象,《内经》采取的是近者司内揣外,远者司外揣内,对照着解剖的知识思考它可能的与外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对照着临床疾病的表现反推它可能的功能,以病以知其不病,根据它产生的疾病表现推理它可能的正常功能,这是《内经》的认识方法。古人还没有实验的条件和理念,实验的方法不是当时的中医认识事物的方法。中医的这种方法认识事物很有成效,不过,由于内部过程打开不够,也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
比如,对下焦的认识,来源于古人临床上经常遇到腹水的患者,腹大如鼓,能抽出很多腹水,如果打开可以发现这些水液主要存在于腹膜腔的组织间隙,利尿等治疗可以减少腹水,根据这些临床表现,古人产生了下焦是水液运行之通道的看法。
循着尿路上寻,可以看到尿路上通到膀胱,从水的入路来说,是从肠胃吸收的,可是水液如何从肠胃吸收最终到了膀胱,下焦腹膜腔的积液又是怎么储留下来的,这是古人面对的难题。
中国的古人并没有建立血液循环的理论,对这个过程没法回答。在当时所能掌握的各种材料基础上,古人建构了从胃吸收到下焦腹膜,然后通过下焦腹膜和膀胱联通的水液代谢概念,不过古人的解剖并没有找到从腹膜通向膀胱的管道,所以古人认为水液是从下焦(主要指大网膜)通过看不见的小孔渗入膀胱的。
以后的中医又发展了水液从肠道吸收、通过阑尾进入周围的腹膜再渗入膀胱的认识,这在很多中医书上都有记载。从现在的发展看,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不过,在当时条件下,古人对这种疾病现象给与了一定的解释,也能指导当时的临床,从历史的角度看,在当时中医理论的架构中没有矛盾,满足了理论自恰的要求。伴随着新的事实发现,古人这个下焦出水到膀胱的说法应该被改写,不过古人提出的腹水成因的认识依然有些是要被重视的,就是下焦的腹膜到底在水液代谢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临床胸腹水的成因真正弄明白了么?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9 15:16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9 07:27 编辑
大网膜(greater omentum)是连接胃大弯至 横结肠的腹膜,呈围裙状遮被空、回肠。大网膜的前两层向下延伸至脐平面稍下方,膀胱上水平,然后向后上折返,包被横结肠,形成大网膜的后两层。大网膜是腹膜的很重要一部分。
腹膜腔还形成很多结构,如韧带、系膜、陷凹、皱襞等,它包绕腹腔的器官,给以支持、固定、保护。它的形状根据所包绕器官的位置、形状变化而不断变化,有大致的范围,没有固定的形状,难经称其“有名而无形”。膀胱、子宫等大部分被腹膜所覆盖,称为腹膜间位器官;脾胃等全部为被腹膜覆盖,称为腹膜内位器官。腹膜形成一个贯穿上下的液体流通管道,具有重要的分泌、吸收和防御功能。当有病原体入侵,大网膜的游离端能向病灶处移动,包裹围绕病灶,大网膜中富集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能吞噬病原体,限制疾病发展。小儿腹膜发育尚不完善,容易发生弥漫性腹膜炎。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9 16:00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9 08:07 编辑
现代西医对腹膜并不是很重视,腹膜的结构更多的是指导西医的手术,为什么中医会单独指出来,给与这么的重视呢?
这和中医对营卫的重视有关。《内经》对营卫非常重视,认为营卫从胃中别出,是先入三焦,通过三焦再进入其他脏腑的。
古代中医没有建立血液循环的理念,不过中医建立了营卫循环的理念。营养和防卫的过程是中医一直想弄明白的问题,而对这个过程古人是很难研究的,受限于具体的条件,古人没法进入营卫相互作用的内部过程,古人依然是发展了通过疾病的临床现象去反推的司外揣内的研究方法,首先从临床的大量现象出发,从痈等脓肿的认识得到启发,认为痈等化脓性感染是卫气与邪气剧烈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脓肿发生的部位也就是卫气集中和流行之处,而在古人的临床实践中,胸膜腔和腹膜腔的脓肿多发引起了古人的思考,古人由此反推认为营卫是流行于三焦的,因为脓液比较浑浊,血液比较清澈,中医有了营清卫浊之说,营卫的分布古人提出了营出中焦、卫出下焦(上焦好像也说的卫),又提出了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因为脓肿多在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从现在看,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符合事实的一面,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个理论是符合当时观测到的事实的,现在我们知道血管中有营也有卫,那是因为我们增加了很多的观察事实材料,在当时条件下如果这么说,是很难说清楚的,既然营卫并行血管之中,又具有相反的阴阳属性。为什么它们之间为什么不会发生相互作用?古人恐怕就很难解释清楚了。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这种说法至少符合当时的观察材料。
所以古人建构的理论基本根植于当时的观察材料,他也不可能超越他的阶段提出超前性的说法。三焦与营卫相关是中医的一个很重要的说法,值得下一步很好的去研究探讨。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2-9 21:24
三焦辨证中的“三焦”是什么意思?大网膜恐怕不好解释了。个人看法。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9 22:31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9 16:55 编辑
三焦辨证的三焦不同于内经的三焦,是外感温病传变的三个阶段,或者仅取了三焦部位范围的含义,这种概念的异化在中医很多,卫气营血辨证中的卫营也是这样。语言是在不断演变的,随着解剖的式微,中医原始概念的解剖方面的意义就逐渐隐晦,流变到其他含义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2-10 07:34
先生认为三焦究竟是西医的什么解剖学结构?
【 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这是说的下焦不通,水液储留,而成腹水)】下焦应该是指:西医的肾脏?
在中西医比对的时候,我不主张一定要按照西医的思路找到相对应的解剖学结构,西医的结构决定功能的机械唯物论必须推翻,否则,你对于中医概念的理解必定是错误的。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功能的实现都是全身解剖学结构参与才能够完成,只是某一个系统为主,或者直接参与而已。所以,功能与结构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呼吸功能的完成是全身所有器官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参与才能够实现,仅仅是在肺中直接完成气体交换而已。肺,也绝不是单一的只具有呼吸功能,肺还有内分泌、代谢、助循环等等功能。余类推。
三焦,实际上是一个功能,或者说几种功能,切不要认为是一个西医的解剖学结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2-10 07:45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12-9 23:48 编辑
功能决定结构,这是我的下一本书里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用了大量篇幅论证功能决定结构,推翻结构决定功能的机械唯物论。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认识脏象经络,中医理论是以功能为参考系建立起来的,而不是以解剖学结构为参照系建立起来的。以功能为参照系重新认识西医理论,解构并以功能为参考系重组西医解剖学结构,才能够实现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12-10 07:51
三焦,实际上是一个功能,或者说几种功能,切不要认为是一个西医的解剖学结构。--------------------------------------------------------------------------------------------
此话欠妥。
中医的一切功能或现象的描述,其实都是有实体结构作依托的,而不是凭空臆想的,这个观点必须明确和坚持。尽管古人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没有现代解剖学清晰和具体,但是也明白是人体某些结构发生了变化。所谓功能都是有客观基础存在的,而不是虚无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2-10 07:57
《素问 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形象地概括三焦的主要功能。“上焦如雾”,形容上焦主布散水谷精气,如同雾露蒸腾。“中焦如沤”,形容中焦主腐熟水谷,化生精微,如同沤物浸渍。“下焦如渎”,形容下焦主排泄水液和糟粕,如同沟渠水道。
上焦为心肺所居,功能输布气血,以温养肌肤筋骨,通调腠理,若雾露之溉大地,所以说“上焦如雾”。中焦属脾胃,功能腐熟消化吸收转输水谷精微,通过肺脉化生营血,这种功能形如酿酒一样,故说“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主要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和肠道排泄大便的作用,犹如沟渎一样,必须疏通流畅,故曰“下焦如渎”。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2-10 08:06
完成三焦的功能,需要西医的许多解剖学结构才能够实现,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可能与西医的一个解剖学结构相对应。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12-10 08:08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12-10 00:09 编辑
《素问 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形象地概括三焦的主要功能。“上焦如雾”,形容上焦主布散水谷精气,如同雾露蒸腾。“中焦如沤”,形容中焦主腐熟水谷,化生精微,如同沤物浸渍。“下焦如渎”,形容下焦主排泄水液和糟粕,如同沟渠水道。
上焦为心肺所居,功能输布气血,以温养肌肤筋骨,通调腠理,若雾露之溉大地,所以说“上焦如雾”。中焦属脾胃,功能腐熟消化吸收转输水谷精微,通过肺脉化生营血,这种功能形如酿酒一样,故说“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主要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和肠道排泄大便的作用,犹如沟渎一样,必须疏通流畅,故曰“下焦如渎”。---------------------------------------------------------------------
从以上描述可知,
中医所谓三焦不仅仅是功能和现象,而是有坚实的物质结构做基础的。而且据此可以看出,三焦并不是所谓大网膜所能胜任的!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12-10 09:15
三焦是人体腔体,如同密闭的罐子,可以做实验,在密闭的罐子里放上水,当温度升高时,就出现有水的一层,有雾的一层,有介于水与雾的一层,把密闭的罐子改成腔体,三个层次就是三焦,就有周期性循环运动。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10 09:42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10 02:00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12-10 00:08
《素问 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形象地概括三焦的主要功能。“上焦如雾”,形容上 ...中医所谓三焦不仅仅是功能和现象,而是有坚实的物质结构做基础的。而且据此可以看出,三焦并不是所谓大网膜所能胜任的!
我并没有说三焦是大网膜。大网膜只是腹膜的一部分,大网膜是现代西医的说法,《内经》时代没有这个概念,中医的分类和西医不一定一样,不过人体的这些结构的本体是一样的,中西医可能做了不一样的分类和命名。比如中医以胃上下来分,西医以胸腹来分,其实,在人体腹膜是通过各种联系联结在一起的,共同形成腹膜腔的结构(胸膜和腹膜是否有联结?从现代解剖看胸膜是密闭的,胸腹之间通过膈肌分开,不过各种血管淋巴的走行,在古人眼里,说它们有联系也说的过去。而且,古人也没有强调它们解剖上的联系,而是形态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古人做出他们时代的分类也有他们的道理。)
《内经》看到了这些结构,给它们做了他们那个时代的命名。并根据临床的情况,对它的功能进行了判定。只有根据《内经》的描述,才能努力走入《内经》的视野,还原《内经》的见解和思路。《内经》对下焦的功能认识有不正确的地方,这没有什么需要避讳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努力去掩盖反而模糊了中医理论的本来面目。说下焦主持水液并不代表主持水液代谢的都是下焦,融合观先生这个思路就有逻辑问题。融合观先生强解下焦包括肾与膀胱,也不符合《内经》的记载。下焦(腹膜)包绕肾和膀胱,并不是下焦包括肾和膀胱。西医的腹腔和腹膜腔有些人也会混淆,在需要分开的时候还是分开的好。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12-10 09:56
下焦如渎,翻译:下焦象水沟里的水运动,取象比类,请你指出错在那?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10 10:37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10 02:42 编辑
重要概念解读:
腹腔:指的是膈以下、骨盆以上,由壁层腹膜围绕而成的大腔,包括腹膜腔和其内的内脏器官。
腹膜腔:是壁层腹膜和脏层腹膜围绕而成的潜在性腔隙,不包括内在的实质性器官。
大网膜:是胃大弯到横结肠的网状腹膜,其游离端下垂到接近膀胱部位,遮盖腹部大部分,不过它只是腹膜的一部分,不是整个腹膜。
《内经》的三焦原义是指胸膜及腹膜及其各自构成的腔隙,后来概念泛化,泛化后的三焦成为部位的代名词,似乎也包括其中的实质性器官。
(胸腔和胸膜腔也可以类比来推理说明,不过胸腔并非壁胸膜围成,而是由膈肌和胸廓围成,包括胸膜腔、肺以及中间的纵膈,脏壁两层胸膜围成的腔隙叫做胸膜腔,我们平常所说的胸腔穿刺其实是胸膜腔穿刺,胸腔积液其实是胸膜腔积液,腹腔积液是指腹膜腔积液,腹腔穿刺其实是腹膜腔穿刺,不过西医的概念相对连续明确,知识的连续性比较好,中医《黄帝内经》长期的流传,散失、重新编纂,知识的继承性并不好,再加上由于后世解剖的弱化,三焦逐渐演变成了三个部位,和其中包绕的实质性器官逐渐混杂,就像胸腔和胸膜腔的混杂一样,傻傻分不清楚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2-10 10:51
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医理论中的每一个概念,都是中医理论构架中的不可分割的概念,与其他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西医理论中的概念,也不是孤零零的存在着。当中西医概念比对的时候,也不可能孤零零的一个概念进行比对,而需要考虑整个理论构架的比对,才能够比较准确的用西医的一个概念或者好几个概念去解释中医的一个概念。
一般而言,上焦是指中医的心肺。中医的心肺转换为西医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据此推论,上焦应该包括:西医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温病中有:湿热弥漫三焦证,暑湿弥漫三焦证,这里的三焦如何解释?
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医的任何一个概念的比较准确的诠释,都必须把中医理论作为一个整体认识清楚了,才能够说得清楚。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10 11:17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10 08:13 编辑
再说说“焦”字。为什么古人会选用焦字呢?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
为什么不用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膜”字呢?《内经》是有膜字的, 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素问 • 痹论》
《説文解字》:膜,肉閒胲膜也。从肉,莫聲。 这儿的“莫”既是声旁,又代表没有的意思(“莫”是“暮”的本字。指太阳隐没在草丛之中),月代表肉,代表没有肉或者与肌肉不同的组织,《内经》没有选用膜字,不过从他的上下文,一方面说卫气来源于水谷,走行于下焦(上焦?),又说卫气布散于胸腹部的膏膜,三焦和胸腹部的肓膜是同一种东西,前后相互解释。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10 16:39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10 08:40 编辑
《説文解字》:焦,火所傷也。从火,雥聲。焦或省。
焦,下面是火,上面是鸟雀,表示烧烤鸟雀。造字本义:动词,用柴薪烤熟鸟兽。
所以说,焦字其实来源于古人烧烤的经验,回顾烧烤的历史,来了解焦的本义。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10 16:47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10 09:28 编辑
现在夏天烧烤摊盛行,很多以为新疆来的,其实中国烧烤的历史更加悠久,古代的先民们创造了丰富的烧烤文化,可以远溯先秦以前。
在远古时代,河里、湖泊里、海里有许多鱼,天空有许多鸟,地上有许多兽类,可是人们不会捕捉。人们手提一根树干在水边等着,看着鱼游过来就打一棒子,靠这种方法偶尔才能捕到几条鱼。伏羲将野麻,晒成干搓成绳,然后用细一些的绳子编成网,教人们捕鱼;用粗一些的绳子编成网,教人们捕鸟捕兽。这比只吃树上野果要好多了,但是生鱼生鸟吃起来味道并不好,有的弄不好,吃了还要闹肚子生病。当伏羲取来天火后,便教人们用火把鸟儿、鱼儿烤熟了吃。从此,人们吃着香喷喷的烤肉,身体也就更健康了。为了纪念伏羲,人们把他称“庖牺”即“第一个用火烤熟兽肉的人”。
“上古之世……民食果窳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肠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燧人氏”。
伏羲只是个神话,实际上烧烤的经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慢慢总结的。如果从人类开始使用火计算,烧烤的历史至今可能已经170万年了。打到了猎物以后进行烧烤,也是人类最先想到的把生食加工变成熟食的方法。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10 16:51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10 09:26 编辑
据中国考古学家考察,大约在六十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已经开始吃烧烤了。
距今六千年的新时期时代的马家滨文化考古中,学者们终于发现了用来制作烧烤的器具。
烧烤食品曾经是中国商周时期的主要食物,到了秦汉时期,烧烤之风仍是盛行。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即位以后,常以烧烤鹿肝牛肚下酒。天子如此,臣子莫不如此。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10 17:42
烧烤的发展其实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改进过程。
古人收获了鸟雀,有了火,首先想到的是把鸟雀去毛后在火上烤,不过直接烤,温度太高,常常外面已经过了里面还没有熟,办法是常常翻动,用东西穿着,另一方面是控制火的温度,不要太旺。
《吕氏春秋 • 应言》说:“少洎之则焦而不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10 19:53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10 14:36 编辑
古人发现鸟兽直接烧烤容易外面焦糊了里面还没有熟,所以古人又发展了很多方法,先是煨,就是把火灭了,把鸟兽放在火的灰烬里面,温度低了,不容易烤糊。不过这样灰烬容易进入,影响口感。
再就是炮。就是把鸟兽外面蒙上一层湿泥巴,然后再煨或烧烤,利用泥巴来隔热,防止烤糊,达到均匀加热的效果。
周礼……礼记记载帝王食品八珍的第三珍记载了用炮制作猪肉的方法:
“炮:取豚若将,刲之刳之,实枣于其腹中,编萑以苴之,涂之以谨涂。炮之,涂皆干,擘之,濯手以摩之,去其皽。为稻粉,糔溲之以为酏,以付豚,煎诸膏,膏必灭之。钜镬汤,以小鼎芗脯于其中,使其汤毋灭鼎。三日三夜毋绝火,而后调之以醯醢。”
““将小猪或肥羊宰杀后,去除内脏,将枣子填满入它们的肚中,用芦苇草绳捆扎,涂上粘泥在火中烧烤。待粘泥烤干后,掰去干泥,洗净手,将小猪或肥羊表皮上的一层薄膜揭去;再用稻米粉调成糊状,敷在小猪或肥羊身上;然后,用油将猪、羊煎炸;大鼎装满热水,小鼎内放香草,再将小鼎放入大鼎之中,大鼎内的热水不能满过小鼎;如此三天三夜不断火;之后调入醋、肉酱而吃。”
“炮”在这里读作páo,一说指肉不去毛而加以烧烤,一说指将肉用泥裹起来加以烧烤。“将”应为“牂(zāng)”,指母羊。“取豚若将”的意思是:或者用小猪,或者用母羊来烧烤。
“刲(kuī)”是屠宰,“刳(kū)”是剖开。这是指将小猪或母羊屠宰并剖腹。“萑(huán)”指芦苇一类的植物,“苴(jū)”是包裹,“谨”应为“瑾(jìn)”,用泥涂塞。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将枣子填在小猪或母羊的腹中,然后用芦苇密密地裹起来,再用泥涂在外面。
“擘(bò)”是击打,“濯(zhuó)”是洗涤,“皽(zhāo)”指皮肤上的薄膜。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将泥裹起来的小猪或母羊烧烤,等外面涂的泥烤干之后,用手击打使干泥脱落,再用洗干净的手不停地加以摩擦,去掉小猪或母羊身上的薄膜和油脂
。
“糔(xiǔ)”是汁,“溲(sōu)”是用水调和,“酏(yǐ)”指稀粥。这几句话的意思是:继承上一道工序之后,再将稻米粉用水调和成糊,糊在小猪或母羊的躯体四周,然后下油锅煎,锅里的油一定要淹没小猪或母羊的躯体。
“钜镬(huò)”指大锅,“芗脯”指将小猪或母羊在小鼎中煮,煮成肉脯的模样,散发出香气。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小猪或母羊煎好之后,放在小鼎之中继续煮,再将小鼎放进盛有汤的大锅之中,大锅里的汤一定不能淹过小鼎,否则汤水就会进入小鼎,败坏肉的味道。
“醯(xī)”是醋,“醯醢”即指用盐、醋等作料调制而成的肉酱。这句话的意思是:大锅下面的火三天三夜不能熄灭,煮满三天三夜,然后才能取出小鼎里面的小猪或母羊,吃的时候用肉酱调和。
针对这一烹饪方法,近代学者尚秉和先生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一书中感叹道:“可谓费矣!然不知发明若干年,而后能制法繁复若此也。”
再就是炙,就是把肉切成小块,穿在签子上,放在火上烧烤,类似于现代的羊肉串,在烧烤的过程中,要加用各种调料辅料,主要是外涂油脂,防止温度升高过快。
古人还发明了利用大网膜包裹烧烤的技术,礼记八珍的食品第八珍就是这样做成的。
肝膋:古膳食八珍之一。以网油蒙于肝上,烤炙而成。《礼记·内则》:“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举焦其膋。”(选取一只狗肝,用网油包起来,再涂上脂油炙烤,烤至表面焦黄之后食用)膋,就是类似大网膜的组织,富含油脂,用它包绕于食材烧烤,能使食材缓慢加热,外焦里嫩,香味十足,可以说是烧烤的最高级境界了。现在还有一些菜肴实用大网膜包绕烧烤,鲁菜的烤网油签等就是。
用大网膜等包裹食材进行烧烤,使网油变成焦黄色,这时里面的食材也大致熟了,这样把油脂的香味加温后浸入食材,达到外焦里嫩、改善口感的效果,这个古代烧烤的实践可能是当时的人们包括《内经》以焦来代指网油,也就是腹膜等组织的由来。
至于烤这个字,古文没有,是近代郭沫若先生造出来的,被大家认可了,流传开来,现在成了流行字。
http://ourartnet.com/Sikuquanshu/Jingku/Zhushu/Lilei/001/004.asp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2-11 20:01
古人烧烤图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2-15 07:31
三焦辨证为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所确立,但其理论渊源可以上溯到《内经》。历代对三焦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大多以上、中、下三焦划分人体上、中、下三个部分,即横膈以上的胸部为上焦,包括心、肺两脏;横膈以下、脐以上的脘腹部为中焦,内居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肝肾和膀胱等。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即论述过三焦病证,其后历代医家有所发挥,但尚未构成完整的体系。至清代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三焦辨证得以确立。他根据《内经》有关三焦部位的概念,结合温病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及病变累及三焦所属脏腑的不同表现,以上焦、中焦、下焦为纲,以温病病名为目,将六经、脏腑及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贯穿其中,重点论述三焦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机变化,并以此概括证候类型,按脏腑进行定位、诊断和治疗,创立了三焦辨证这一温病辨证纲领。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同为温病辨证方法,卫气营血辨证反映由表入里的发展过程,而三焦辨证则体现了温病从上而下的传变规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床运用则可更全面地指导温病的辨证论治。另外,三焦辨证除运用于温病的辨证外,对内伤杂病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2-15 07:37
卫气营血四个证反映了温病过程中病情浅深轻重不同的四个层次,病证的传变规律一般由卫分开始,依次逐渐加深传入气分,深入营分、血分。由于卫气营血的传变过程体现了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病情由轻而重的发展趋势,因此,运用卫气营血辨证,抓住各个阶段的证候特点,就可从总体上把握外感温热病的病机演变规律。但由于所感病邪性质有别,病人体质强弱及反应各异,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恰当,因此,临床上又有不少特殊情况。如有的病在卫分、气分,经治疗邪从外解而病愈,不再内传营、血;或初起不见卫分证,一发病即在气分,甚至径见病入营血之证;或卫分证未罢,又兼见气分证而致“卫气同病”,甚至气分证尚在,同时出现营分证或血分证,而成“气营两燔”或“气血两燔”。更有严重者,热邪充斥表里,遍及内外,出现卫气营血同时累及的局面。因此,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四证互有联系,错杂出现;既有病程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病情变化的特殊形式。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12-15 07:40
卫气营血,在中医学里有二方面的含义和内容,一是指生理机能来说,它代表人体的生理功能,一是指温热病的病变过程来说,它代表温热病的病势深浅的四个阶段。
《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的经验积累到系统的理论总结,卫气营血辨证亦由此萌芽。《灵枢•营卫生会》说:“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素问•痹论》云:“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懔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由此可见,《内经》为卫气营血辨证的渊薮。
《难经》在《内经》的基础上,对卫气营血作了进一步阐发。如《难经•三十二难》提出“心者血, 肺者气, 血为荣, 气为卫, 相随上下, 谓之荣卫”。这一理论的发挥, 对卫气营血辨证纲领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东汉末年,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说明疾病的表里深浅轻重,并将卫气营血引入外感病的领域,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如《伤寒论》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致汗出。欲效邪风者,宜桂枝汤。”简释了汗出发热的外感病理机制。第50条指出:“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说明荣血亏虚患者虽外感风寒,亦不可发汗。叶天士在全面吸收《伤寒杂病论》理论精华之基础上,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可见仲景开创了卫气营血辨证的先河。
晋隋唐时代是中医药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临床医家对卫气营血的认识也不断加深。晋王叔和整理《伤寒论》时用卫气营血理论对外感病作了进一步阐述。
宋金元时期,我国医学从实践到理论都有很大的发展,卫气营血辨证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宋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在继承《伤寒论》卫气营血理论分析外感病机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挥。
明代随着温病学的发展,卫气营血辨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吴又可《温疫论》首先提出了邪在“气分”和“血分”的概念,指出:“凡疫邪留于气分,解以战汗;留于血分,解以发斑。”并指出:“时疫之邪,始则匿于膜原,根深蒂固,发时与营卫交并,客邪经之营卫,未有不被其所伤者。”同时明确认为卫气营血证候之间浅深轻重不同,所谓“邪之伤人也,始而伤气,继而伤血”“气属阳而轻清,血属阴而重浊。是以邪在气分则易疏透,邪在血分恒多胶滞”。吴氏运用卫气营血理论阐释温病病机,为清代温病学家进一步运用“卫气营血”辨析病机奠定了基础。
清代,人们对温病学的认识日益丰富。温病学家在实践中发现原有的六经辨证难以应对繁杂的临床实践,六经辨证需要突破。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全面吸收了《内经》《难经》《伤寒论》等论著中有关卫气营血的理论精华,在六经辨证的启发下,汲取了上述历代医家运用卫气营血理论阐发外感病机的理论成果,结合平生治疗温病的丰富经验,创造性地总结出卫气营血辨证。
叶氏在《外感温热篇》中对温病的病因病机、浅深轻重、病程不同阶段、传变规律、辨证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叶氏指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反映了温病卫气营血四个病理阶段顺序传变的一般规律。又指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特殊情况。“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把温病卫气营血四种不同的病理阶段的病理变化与具体脏腑联系起来。“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指出了卫气营血不同阶段的治疗大法。
综上所述,卫气营血辨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其学术渊源于《内经》,确立于清代,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卫气营血辨证纲领的创立,适应了外感热病新领域,扩展了外感热病证候范围,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形成了六经辨伤寒、卫气营血辨温病的证治格局,完善并丰富了中医对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和内容,对临床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