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免疫紊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 [打印本页]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0-25 11:19
标题: 免疫紊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


疾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病毒、细菌的感染吗?那为什么处在同样的环境中,有的人得病而有的人并不得病呢?!是来源于遗传基因先天的设计么?那为什么具有相同遗传基因的同卵孪生兄弟也并不一定得一样的病呢?!事实上,无论是环境因素还是遗传因素都不足以解释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考察临床各种疾病的病理过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免疫紊乱才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


1 关于狭义免疫和广义免疫的界定


狭义免疫指的是现代免疫学所指的“免疫”,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部分内容为主,一般不包括出凝血和炎症调节的内容,而出凝血系统和炎症系统是人体防卫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方面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人体防御过程的总画面,所以要在这儿提出更全面的广义免疫的概念——那就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1]中的“免疫”概念。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认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者共同形成一个复杂广泛的调节网络,共同调控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机体内的调节因子,除了神经、内分泌之外的,都应该归于免疫的范畴。事实上,考察这些因子,也确实和机体的防卫以及损伤的修复密切相关。免疫、出凝血、炎症三者基本上由同一种干细胞发育而来,作用上相互影响,分布部位也大致相同,功能上都是人体防卫过程的组成部分,把它们整合到一起提出广义“免疫”的概念是有它们共同的功能基础的。本文的“免疫”主要是指的这种“广义免疫”。


2论免疫紊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


如果从系统论的视角来考察疾病,疾病的本质并不能归结于基因或细胞的病变,而在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2]。伴随着分子病理学的不断发展,2型糖尿病、肥胖、肿瘤、动脉硬化等慢性病以及休克、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病都已经被认识到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紊乱相关[1,3-5],相反,基因图谱的绘制并没有解开疾病的最终奥秘,疾病的基因还原论解释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代谢组学”等从系统角度对人体的研究渐渐成了主流[6,7]。樊代明院士[8]提倡整合医学,以纠正目前还原、实验为代表的分析医学的某些弊端,强调医学的整合需要与还原、分析医学不同的方法论,不同的疾病观。可以说这种方法论就是复杂系统的观点,这种疾病观就是把诊断和治疗的重点放在人的整体水平,注重联系和动态相互作用的疾病观,就是把疾病的根本定位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的疾病观[2]。


但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疾病过程来说,神经、内分泌、免疫三者的作用地位并不是等同的。相对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紊乱更居于主导地位。现代研究的进展已经表明[9]:神经、内分泌、免疫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神经可以作用于免疫,免疫也同样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来调控神经的反应,因此,神经和免疫两者都是机体反应的调控者,只是两者具体的作用有所不同而已。神经系统主要感知声、光、触压等刺激,并对它作出迅速而有效地反应,但细菌、病毒以及衰老的细胞等是神经系统所无法感知的,这要通过免疫系统对它应答,神经、免疫分工协同,相互影响,共同调控机体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发挥防病和抗病作用。在生理情况下免疫的调控是潜隐的,一般并不为意识所觉察,我们所觉察的反应活动大多是在神经的支配下完成的,因此,在生理情况下,神经的调控在生命活动中居主导地位;但是在病理情况下,在整体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刻,这时神经更多的要接受免疫的信号,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反映的也是免疫状态的变化。由于免疫流动于血液和淋巴液以及身体各处,所以有人称呼免疫为“流动的大脑”[10],就是为了强调免疫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例如临床常见的症状——发热,现代医学是以神经为中心的体温调定点上移学说解释,可是仔细考察现代发热理论[9],体温调定点的改变并不是病毒、细菌等各种感染或非感染因素直接刺激神经的作用,而是通过改变白细胞介素-1(IL-1)、前列腺素等各种免疫因子达到的。退热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本来就是作为经典的抗炎药物存在的,另一类常用的退热药糖皮质激素也具有明显的抗炎、抗免疫作用。如果适当的把免疫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还原论视角下孤立的碎片,那么,在发热的形成过程中免疫的调整难道不是比神经更初始、更根本么?!


从免疫本身的作用来说,主要包括免疫自稳、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等功能:免疫防御的低下会导致感染;免疫防御的过亢又会过度敏感——过敏或炎症反应失控而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可能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免疫监控过亢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过于低下又不能及时清除变性的细胞或老化的组织,可导致肿瘤性疾病。这还仅仅是相对狭义的免疫作用,如果把炎症和出凝血系统一起考虑进来,就基本上可以概括临床上绝大多数的病理生理类型了[9]。可是,目前的课程设计淋巴细胞的内容在《免疫学》,炎症(粒细胞)和出凝血过程(血小板)在《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讲述,具体疾病中的免疫炎症阐述又被分散到了各个专科疾病的各个篇章,割裂成了一个个分子、通路。在这过程中,一个整体的具有自我调节和密切相互作用、并对自身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的免疫过程被割裂成了不同的片段,使我们已经很难看清楚整个画面,我们也似乎很难想起这些被割裂到各处的细胞其实是由同一种造血干细胞转化而来的,作用上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并共同组成了人体防御过程的总画面,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自愈”能力,因此把它们整合起来阐述是非常有必要的。医学的整合恐怕首先在于免疫的整合,因为免疫最具有整体、运动、过程作用和分散分布的特征,这也是目前还原论的生物医学最大的短板。


免疫本是抗御病原微生物、维持机体稳定的反应系统,为什么它倒成了疾病的主导因素了呢?难道更初始的原因不是病原微生物等环境因素么?!这是因为,人体和疾病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复杂系统的典型特征就是复杂系统的演化更决定于内部矛盾斗争的涨落,病毒、细菌、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外涨落作用于人体,必须经过免疫、神经、内分泌等内涨落的转化才能起作用,事实上,这些环境因素致病能力也取决于对免疫等内涨落的影响,在于对机体自稳调节信息作用的干扰上。美国著名医学家刘易斯·托马斯在其名著《细胞生命的礼赞》[11]一书中曾对免疫紊乱造成疾病的观点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细察之下,最居心叵测的微生物——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象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它们一有机会就侵入人体,进行繁衍。有一些会到达我们机体最深处的组织,闯入血流,但还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作出的反应使我们得病。我们身体中用以迎战细菌的火药这样猛烈,又牵涉这样多的防御机制,它们对我们的危险性比入侵者还要大。”依据传染病学的知识我们知道,病原体侵袭,并不一定导致疾病,大多数情况是在被感染者不知不觉中病原体被清除、消灭,这种情况称为隐性感染,真正得病的只有极少数人;再者,许多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侵入、分布、定位和增殖的过程只是属于疾病潜伏期阶段,或者长期停留于病原体携带状态,至于发病不发病,更取决于免疫对它的反应。当正常的免疫过程不能达到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异物的目的,免疫就会选择更激烈的模式。由于长期的进化,造就我们的免疫模式转换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也正是由于有如此完善而复杂的免疫调控机制,才使得人类能够在如此危险而多变的世界上生存。然而又正是因为这种调控过程过于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所以在另一方面它又非常脆弱,很容易被错误的信号所误导。细菌的毒素就是钻了这个空子,它的信号潜入了免疫调控的中心环节,使得免疫系统过度激活,甚至不再顾惜自身。现在所谓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mic inflemmatery response syndromeme SIR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systemic organ failure,MSOF)等等其实就是免疫产生自身损伤过程的典型描述[5]。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细菌的损害远远没有免疫所想象得那么大,在疾病状态下的免疫反应很多是不必要的,过度的,弊大于利的[12,13],免疫紊乱反而成了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这在临床很多疾病中都是这样的,因此在疾病诊治中要注意评估免疫的状态、尽量调控免疫反应适度是非常重要的。


您也许要问:难道基因的变化不是内因么?是的,基因虽然是存在于身体内部的因素,基因的改变和疾病的发生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基因的改变只是反映了基因层次的变化。人体各个细胞的基因序列是相同的,可是各个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表现却各不相同,这和基因的不同表达有关。基因的表达要适应内外环境的不同变化,要由免疫、内分泌、神经等各种信号分子不断给它传达变化的指令,因此,从很大意义上说,基因的表达是受整体的调控的[2,7],这就是把疾病的主导因素归因于免疫而不是基因的原因。也只有从免疫(或者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入手,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整体的特性,彻底纠正生物医学过分重视部分而忽视整体的误区[2]。


3.结语


总之,把病因定位在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基因的改变还是定位于免疫的失调,虽然仅有切入角度的不同,但随之带来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观的变革却是巨大的。“免疫紊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这个观点要求我们必须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免疫的调控上,要探讨免疫的发生、发展、紊乱的规律以及影响的因素,要注意从免疫角度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要把治疗的着眼点放在维持和恢复体内免疫的正常上。免疫绝非越强越好,对于目前的临床来说,防止免疫过度可能是更重要的[14]。这正是解开现代生物医学目前所面临的诸多困惑的关键,也恰是打开中医药诊疗奥秘的钥匙[15]。


关于疾病过程中免疫调控和变化的规律,目前了解得还很少,已经有的一些知识也被生物医学还原和分析的利刃解析得支离破碎,难以窥见全貌。可是仅仅就凭借这零碎的“冰山一角”,已经帮助我们消灭了天花,控制了大部分烈性传染病,而且还正在向更多更深更广的领域不断进军。即使是抗生素的应用、基因图谱的绘制又有哪一项可以抵得上免疫的贡献呢?!假如什么时候我们能深切地了解免疫作用的规律,能够自如的调控免疫为我们的健康服务,那将是人类医学最大的梦想了。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10-25 11:32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10-25 03:35 编辑

考察临床各种疾病的病理过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免疫紊乱才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

一一胃部受寒,胃平滑肌痉挛,表现为胃痛,也要归结为"免疫紊乱才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吗?

先天性唇裂,也可以归结为"免疫紊乱才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吗?

外伤引发的局部小创伤,也可以归结到"免疫紊乱才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吗?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10-25 11:46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10-25 03:47 编辑

疾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病毒、细菌的感染吗?那为什么处在同样的环境中,有的人得病而有的人并不得病呢?!是来源于遗传基因先天的设计么?那为什么具有相同遗传基因的同卵孪生兄弟也并不一定得一样的病呢?!事实上,无论是环境因素还是遗传因素都不足以解释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考察临床各种疾病的病理过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免疫紊乱才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


一一细菌、病毒是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且不是全部原因。常见的病因,有生物性病因,还有物理性、化学性、社会性、心理性……

免疫紊乱通常不是病因,是病机,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机制。同时,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或机制,并不局限于免疫紊乱这一病理过程或环节。有全身性的病理过程或环节,也有局部性的病理过程或环节;有免疫系统的病理过程或环节,也有神经、内分泌、循环、血液系统的病理过程或环节……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10-25 11:57
考察临床各种疾病的病理过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免疫紊乱才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

一一对于生物因素感染性疾病,"免疫紊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才有一定的正确性。

对于内伤杂病,就不完全适合了。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0-25 12:47
这个观点来自《内经》"审察卫气,为百病母"。中医是把它扩充到内伤杂病的认识和治疗过程中去的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10-25 13:21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10-25 05:24 编辑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0-25 04:47
这个观点来自《内经》"审察卫气,为百病母"。中医是把它扩充到内伤杂病的认识和治疗过程中去的

这个观点来自《内经》"审察卫气,为百病母"。中医是把它扩充到内伤杂病的认识和治疗过程中去的……

一一应当用事实去验证、修正、发展理论,而不是用理论去裁剪事实。一个是从事实出发,从客观存在出发,一个是从书本,从理论,从教条出发。前者是唯物主义立场,后者是唯心主义表现。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10-25 13:58
“免疫紊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这个观点要求我们必须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免疫的调控上,要探讨免疫的发生、发展、紊乱的规律以及影响的因素,要注意从免疫角度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要把治疗的着眼点放在维持和恢复体内免疫的正常上。免疫绝非越强越好,对于目前的临床来说,防止免疫过度可能是更重要的[14]。这正是解开现代生物医学目前所面临的诸多困惑的关键,也恰是打开中医药诊疗奥秘的钥匙[15]。
---------------------------------------------------------------------------------
以上这些话说的太好了,它打开了我们认识和征服许多疑难疾病的门户,这也证明了中医“阴平阳秘”才是人体维持健康的肯綮。谢谢分享,赞一个!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0-25 16:33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0-25 08:44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10-25 05:21
这个观点来自《内经》"审察卫气,为百病母"。中医是把它扩充到内伤杂病的认识和治疗过程中去的……

一 ...

这唯心主义帽子扣得太大了吧。理论来源于事实,同时又不同于事实。理论的探讨不能说就是唯心吧

细菌的病因说启发我们去研制抗菌素,遗传的病因说启发我们去研究基因,免疫的病因说启发我们正视免疫的作用,这都没有错啊,重点还有对各个病因的评估问题,这一点我认为中医做得更好一些,免疫居于各种矛盾的主要方面,应该把免疫的正常化做为治疗的最重要靶标,而不是去看细菌或基因,这是《内经》给我的最大启发。整本内经,就是一个免疫医学或者说系统医学的光辉典范。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0-25 16:41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10-25 05:58
“免疫紊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这个观点要求我们必须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免疫的调控上,要探讨免疫的 ...

谢谢千总支持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10-25 16:43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0-25 08:33
这唯心主义帽子扣得太大了吧。理论来源于事实,同时又不同于事实。理论的探讨不能说就是唯心啊

细菌的 ...

这唯心主义帽子扣得太大了吧。理论来源于事实,同时又不同于事实。理论的探讨不能说就是唯心啊

一一呵呵,这里的唯心唯物是方法论之争,不是意识形态之争,望不必介意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10-25 16:49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0-25 08:33
这唯心主义帽子扣得太大了吧。理论来源于事实,同时又不同于事实。理论的探讨不能说就是唯心吧

细菌的 ...

免疫居于各种矛盾的主要方面,应该把免疫的正常化做为治疗的最重要靶标,而不是去看细菌或基因,这是《内经》给我的最大启发。整本内经,就是一个免疫医学或者说系统医学的光辉典范。

一一对于感染性疾病,应当重视与强调免疫系统的作用与机制。对于内伤杂病,病因病机较复杂,不局限于免疫系统的作用与机制。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10-25 16:59
即便在感染性疾病过程中,也应当辩证的看待病因病原体与病理〈免疫应答与损害)的关系。某些感染性疾病过程中,或者以病因病原体为主要矛盾主要方面,或者以病理(免疫)为主要矛盾主要方面;在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某个阶段可能以前者为主,而某个阶段,可能以后者为主。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0-25 17:02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0-25 09:10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10-25 08:59
即便在感染性疾病过程中,也应当辩证的看待病因病原体与病理〈免疫应答与损害)的关系。某些感染性疾病过程 ...

如果懂系统论,不会得出这样万般皆对的混沌认识。从系统的角度看,选择抗菌也是为了恢复体内免疫的正常,而不是为了杀菌至0,只是因为过多的细菌是导致免疫紊乱的最重要因素,最关键方面,所以给予针对性的调整,保持了免疫的正常化就保持了机体的健康。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10-25 17:13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0-25 09:02
如果懂系统论,不会得出这样万般皆对的混沌认识。从系统的角度看,选择抗菌也是为了恢复体内免疫的正常, ...

从系统的角度看,选择抗菌也是为了恢复体内免疫的正常,而不是为了杀菌至0,只是因为过多的细菌是导致免疫紊乱的最重要因素,最关键方面,所以给予针对性的调整,保持了免疫的正常化就保持了机体的健康。

——也就是说,您是同意在某些疾病某些阶段,细菌病毒病原体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0-25 17:18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0-25 09:26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10-25 09:13
从系统的角度看,选择抗菌也是为了恢复体内免疫的正常,而不是为了杀菌至0,只是因为过多的细菌是导致免 ...

系统论不象你这样看问题。即便以感染为主,祛除感染的目的也是为了恢复体内的平衡和正常,所以要对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脏腑功能状态进行不断的评估,进行不断的调整。西医对这一块有欠缺,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10-25 17:30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0-25 09:18
系统论不象你这样看问题。即便以感染为主,祛除感染的目的也是为了恢复体内的平衡和正常,所以要对机体的 ...

系统论不象你这样看问题。即便以感染为主,祛除感染的目的也是为了恢复体内的平衡和正常,所以要对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脏腑功能状态进行不断的评估,进行不断的调整。西医对这一块有欠缺,

——西医强调对病因病原体的认识与处理。而中医辨证论治,强调的是对机体内在病理过程或状态的认识与处理。中医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体系,本质是病理诊断病理治疗,而不是病因诊断病因治疗。

卫气营血诸证不是病因诊断[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讨论]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id=65164&extra=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0-25 17:55
系统论其实不强调因果,因果是简单系统、单一因素决定时有因果,是机械论的产物,在复杂系统中,往往是多因多果、互为因果,只有具体的事实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能有先后的因果,但又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所以,以因果的观点来看复杂系统,往往会得出失实的结论,反映不出系统的复杂性特征。所以,你不要纠缠于因果,要学学系统对于复杂系统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尤其对人体和疾病这个复杂系统来说。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10-25 18:00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0-25 09:55
系统论其实不强调因果,因果是简单系统、单一因素决定时有因果,是机械论的产物,在复杂系统中,往往是多因 ...

系统论其实不强调因果,因果是简单系统、单一因素决定时有因果,是机械论的产物,在复杂系统中,往往是多因多果、互为因果,只有具体的事实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能有先后的因果,但又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所以,以因果的观点来看复杂系统,往往会得出失实的结论,反映不出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赞同此段观点。中医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治,是针对的果,针对的病理过程或状态为主,而不是病因。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10-25 18:03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0-25 09:55
系统论其实不强调因果,因果是简单系统、单一因素决定时有因果,是机械论的产物,在复杂系统中,往往是多因 ...

所以,你不要纠缠于因果,要学学系统对于复杂系统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尤其对人体和疾病这个复杂系统来说。

——西医在感染流行性疾病领域里,用的主要是因果关系。在感染流行性疾病领域里,整体上言,是西医的诊治模式占优势,而不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模式占优势(在部分感染流行性疾病部分阶段中医的辨证论治模式占优势)。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0-25 18:41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0-25 10:46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10-25 10:03
所以,你不要纠缠于因果,要学学系统对于复杂系统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尤其对人体和疾病这个复杂系统来说。 ...

其实感染性疾病的因果关系是包含对一些事实的漠视的,就是同样的环境,并不一定所有人都感染,而是大部分人没有感染,所以感染的发生其实在于病原体侵袭与个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一个整体的突现效应。不过,不得不说,西医单一因果论在感染性疾病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研发出了有效遏制病原体的武器抗菌素。

但是,把这个模式复制到免疫系统的研究中来,是不成功的。免疫系统是一个网络化作用的超级复杂系统,充满了两两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这时候因果论就有点捉襟见肘了,不强调因果,而是强调状态,反而是更明智的选择。

《内经》可以说是一个以系统方法建构免疫医学体系的成功范例,它对机体防卫系统的研究集中在它的卫气学说中,可是这种研究和阐述方法并不能为现代还原论的科学所理解,历史上西医对免疫又存在极大的片面性和盲区,它的理论当时无法解读《内经》的理论,中医自己一直没有得到机会去发展,提升,在西医参照系下,现代的中医人已经不理解中医的理论了。我们只能用以前已经形成的,却一直没有改进,只能说,在西式科学的背景下了,我们对中医理论的解读出了很大问题,只是因为没能理解,就自己把自己的营卫学说当成糟粕丢掉了。留下来的也是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已经丢掉了它的精气神。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0:40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amp;_dsign=628f4ca1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0:42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0-27 01:33 编辑

祛除感染的目的也是为了恢复体内的平衡和正常,所以要对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脏腑功能状态进行不断的评估,进行不断的调整。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0:46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0-27 00:47 编辑

例如临床常见的症状——发热,现代医学是以神经为中心的体温调定点上移学说解释,可是仔细考察现代发热理论[9],体温调定点的改变并不是病毒、细菌等各种感染或非感染因素直接刺激神经的作用,而是通过改变白细胞介素-1(IL-1)、前列腺素等各种免疫因子达到的。退热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本来就是作为经典的抗炎药物存在的,另一类常用的退热药糖皮质激素也具有明显的抗炎、抗免疫作用。如果适当的把免疫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还原论视角下孤立的碎片,那么,在发热的形成过程中免疫的调整难道不是比神经更初始、更根本么?!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0:53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amp;_dsign=fbb97426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0:55
在各类疾病中存在的症状,肯定是与病理反应相关的。
但并不一定就是由病理结果产生的。
(病理结果应是最后一级的反应结果,如炎症中的组织损伤。)
也不一定就是病理联级反应中的某一级产生的。
而每一种病理联级反应,实际者可以分成,生理性的与病理性的不同组成部分的。
如果症状不是联级反应中病理部分产生的结果,就应是联级反应中生理性部分的反应产生的结果。
在病理性生理反应中,由于生理反应较强或较频,其中会有物质扩散而改变了与症状相关的生理联级反应中的受体构象,从而将这种联级反应增加或减弱。
当这种构象及物质的合成改变积累到某种程度时,显现了,才有了能感知的状态,就是症状了。
而在达到了显现感知的程度时,其中的气体的酶物质扩散也达到了较强的强度浓度。
同时又有了新的一轮的物质扩散影响加强了症状相关的病理性的生理反应而演变成了实际的真正的病理反应了。
而与症状相关的联级反应和相关的物质扩散就是各种病理反应的第一级原因或者是病因,或是启动子启动物质的来源。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1:35
dffaaoo 发表于 2018-10-27 00:42
祛除感染的目的也是为了恢复体内的平衡和正常,所以要对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脏腑功能状态进行不断的评估,进 ...

抗生素

是对正常免疫反应的消除或让其不能产生,从而在开始就阻止了或减少了炎症的生成了。
1如果免疫反应还没有开始,它就是不让其产生作用。
结果是根本不会有炎症生成。
2如果免疫反应已经开始或正在反应中,其作用是阻止生理性免疫的继续。
而生理性免疫反应是产生炎症反应的原因之一。
结果是能减少炎症的生成,或已有炎症为止,不在增加新的炎症组织细胞了。
已有炎症会被相关功能清除。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1:37
本质是病理诊断病理治疗,而不是病因诊断病因治疗。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1:38
但是如果要想中药医能变成医学科学的一部分,医学科学病理学药理学,对于疾病病因要有根本的转变认识,病理学药理学研究就要达到对于疾病绝对本质的正确认识,不仅仅是对疾病相对本质相对病因的认识。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3:57
免疫紊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3:58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amp;_dsign=7daa3d0f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3:59
免疫紊乱是症状主导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4:00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0-27 04:07 编辑

症状主导物质扩散,物质扩散的非生理信号物质主导免疫紊乱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4:01
而是通过改变白细胞介素-1(IL-1)、前列腺素等各种免疫因子达到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4:02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0-27 04:09 编辑

非生理信号物质改变白细胞介素-1(IL-1)、前列腺素等各种免疫因子的非生理性合成增加主导免疫紊乱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4:04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amp;_dsign=0eb3d7a7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4:17
;免疫防御的过亢又会过度敏感——过敏或炎症反应失控而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可能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4:18
白细胞介素-1(IL-1)、前列腺素等各种免疫因子的非生理性合成增加主导免疫防御的过亢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4:20
非生理信号物质主导白细胞介素-1(IL-1)、前列腺素等各种免疫因子的非生理性合成增加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07:13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0-27 07:15 编辑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170&extra=page%3D2&_dsign=adce0de0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7 21:21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extra=page%3D1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8 04:55
美国著名医学家刘易斯·托马斯在其名著《细胞生命的礼赞》[11]一书中曾对免疫紊乱造成疾病的观点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细察之下,最居心叵测的微生物——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象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它们一有机会就侵入人体,进行繁衍。有一些会到达我们机体最深处的组织,闯入血流,但还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作出的反应使我们得病。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8 04:57
然而又正是因为这种调控过程过于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所以在另一方面它又非常脆弱,很容易被错误的信号所误导。细菌的毒素就是钻了这个空子,它的信号潜入了免疫调控的中心环节,使得免疫系统过度激活,?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8 05:33
信号系统非生理联级的形成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理学的分级调节原理只能对于生理性的信号系的反应,有原理说明的作用。

但是在各种疾病反应中,信号系向非生理控制信号开关转变的作用或病理性的控制了胞内生化反应的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病理学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研究发现,或者并不知这种形成的根源中的结构变化,变化的物质,物质的变化是什么 。
如在胃酸合成增多的反应中,设定的H蛋白的替代物质,或者是有某种不是H蛋白质的物质与10个生理性组胺合成反应受体以外的6个组胺合成受体结合,增加了60个组胺分子的合成,又进一步的非生理性的增加了600个HCl,胃酸分子的合成,而形成了胃溃疡病。
但是这6个非H蛋白质的却与组胺合成受体结合,产生了超过生理反应的结合的物质或化学基团的来源是什么,或者是与那种信号联级反应中产生的物质扩散是相关的。
病理学并没有研究到这一步或达到这种认识的深度,或者就没有病理学研究者思想过的。
而这6个额外的非H蛋白质的化学分子或基团必定是与6个组胺合成受体产生了非生理性的结合,才能增加60个组胺分子的合成,及非生理性的增加了600个HCl盐酸分子的合成,及产生了胃溃疡病。
而这6个额外的非H蛋白质的化学分子或基团必定是与6个组胺合成受体产生了非生理性的结合,才能增加60个组胺分子的合成,及非生理性的增加了600个HCl盐酸分子的合成,这是肯定存在的反应。
这是根据信号系反应的基本原理,及病理反应现像推导得到的一种信号系统非生理联级反应假说。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8 05:43
免疫信号系统的病理联级各级反应及物质组成

预备级
第一级
由于巨噬与抗原结合较频,受体构象暂时性失活或休息。抗原结合酶不能被吸收清除,在间质液中密度分子数增加,而产生向各生理系信号联级系的扩散,增加了各系的结合酶的分子数。
其中有的联级系受体构象有非生理性变化不能结合它们的上级信号物质,也不能对于它的结合酶有吸收清除的作用。
如在唾液合成反应联级反应中,就有口干的减少的功能表现或症状,同时相关结酶分子数增大,而产生第二轮的酶的向各联级系的扩散。
以形成二级流体结合酶密度。
但在巨噬产生的密度变化要大于除唾液联级的密度值。
这些酶之间会产生离子并与IL-1合成及抗原结合相关的负反馈受体结合而拮抗了IL-1合成拮抗素的合成反应。
IL-1合成及抗原与巨噬结合频率的非生理性增加。

从而将正常的生理性免疫联级改变成了生理病理的混级反应了。
就是其中部分有了非生理性合成反应的部分了。
而这种变化是从第一级开始演变的。

在巨噬细胞受体形成的流体酶二级密度产生的离子不仅拮抗了IL-1合成拮抗素的合成反应。
IL-1合成及抗原与巨噬结合频率的非生理性增加。
也很有可能与受体的其它部分结合,非生理性的将其中的蛋白酶的门打开,这些酶在细胞外就将一些组织细胞分解改变结构了,就是炎症反应了。
当然这种二级密度也有可能在另一抗原递呈细胞中性粒细胞受体形成,将蛋白酶转移到细胞外而产生炎症反应。



第0级是初始级与炎症反应相关但是免疫系统以外系统的症状产生的相关病理联级。

1口渴联级
2心烦联级。
3食少联级。
----------------------------
第一级
抗原物质变化和抗原与巨噬细胞结合频率增大
1有系统外来的非细菌病毒抗原与Th结合,以增加IL-1的合成分子数。
2同时也增加了抗原肽的加工分子数。

第二级
由于IL-1合成增加部分与Th产生了结合,从而也增多了IL-2合成的分子数。
第三级
增多的抗原肽和IL-2与B细胞结合增加浆细胞的分化增殖数

第四级
病理性增多的浆细胞合成抗体分子数增加

第五级
增多的抗体与外源性抗原结合成免复合物的数增多

第六级
增多的复合物与补体结合数增加

第七级
补体C1被激活酶化反应增加

第八级
1由酶化的C1产生的补体C3.增加
2由酶化的C1产生的补体C5增加

第九级
1增加的补体C3与肥大细胞结合而释放组胺增加
2或增加的补体C5直接与内皮细胞结合

第十级
组胺与内皮细胞结合以产生通透功能增强,而产生炎性水肿。

第十一级
增加的补体C5直接与内皮细胞结合,而产生炎性水肿。

第十二级
有酶离子与巨噬或中性粒细胞非生理性结合

第十三级
巨噬或中性粒细胞的门非生理性开放,将蛋白酶释放到细胞外,而对各种组织有分解结构的作用,如炎症。

实际上除第十三级外,其它各级都是系统内生理病理混合级或变级或级变反应,是由其中有生理性部分和非生理性部分共同组成的,主要区别是分子数的不同,纯生理级物质分子数要少于混级中的物质分子数,也可称是内混级病理生理联级反应。
第十三级是纯病理功能级反应。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8 22:35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0-28 22:58 编辑

1症状是各种疾病产生的绝对原因本质的主要部分。
2在疾病反应中症状的产生是与其它生理系的正常生理活动相关。
是其它生理系的生理反应活动过强,或活动频率较大,而影响了正状相关信号联级系受体的结构构象,变成了非生理的构象。
这种信号联级系受体的结构构象病理改变,在时间的累积中最后产生了症状。
3症状联级系结构改变中,这个信号联级系有物质扩散至对其产生的结构变化的相应联级系的信号受体,而增强了这个系的生理反应活动,从而这个系的生理活动有了向病理反应的转变。
如在免疫反应中的由生理性免疫反应,变成了病理免疫反应就是这种关系的。
4在病理反应中的症状的结构变化,与它们独立的产生症状中的受体结构构象变化是完全相同的,也就可以用相同的中药恢复这些症状受体的构象结构。
由于症状中产生的物质扩散与受体有关,当用中药恢复了受体正常结构构象以后,物质扩散也就停止了。
5疾病反应没有了扩散物质信号的引导作用,疾病就不在有继续发展了。
或停止疾病反应了。
用中药以治疗症状而能治愈相关疾病这是这种原理的体现作用。
6在急性炎症反应中,只是以中药对于相关症状表现治疗,而阻止了炎症续继发展扩大,就是这种原理药理的作用。
7现代免疫学只知道免疫病是反应过强的原因,但是并不知这种反应加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而对于中药实验的研究对于解开免疫反应过强的原因之迷是一种启示,是打开免疫反应过强的原因奥秘的金钥匙。
如果没有对中药实验的科学的研究发现,药理学的说明,免疫学之迷至各种疾病产生的绝对原因本质是什么之迷,是永远研究不清楚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8 22:54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0-29 05:30 编辑

科学是一元的,不分国界,全球认同。如吴宓所说:“原夫天理人情物象,古今不变,东西皆同。盖其显于外者,形形色色,千百异状,瞬息之顷,毫厘之差,均未有同者。然其根本定律,则固若一。”(《论新文化运动》,1920)医学也毫不例外,现代医疗在设定的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重复性与可检验性,好医生虽然需要经验,但绝无玄机与秘术。所以,真正科学的东西,在现代不可能长期被科学界所拒斥,只有伪科学才囿于狭窄的范围里要求“权威”承认和政策支持。如今再把医学分成西方医学和东方医学是不适当的;一切地域的传统医学,如果其中存在积极的因素,最终必将汇入现代医学,在此之前不能称为科学。把一个民族的人口繁衍不衰归功于传统医学,完全是出于缺乏生物学常识的一种主观臆断。对于传统应当实事求是、去伪存真,批判地加以继承;不崇古恋祖,不敝帚自珍,才是科学的态度。虽然希波克拉底以他的睿智和敏锐的观察,合乎逻辑的推理,提出过至今犹不失其意义的一些医学理念,记述了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的临床观察,创造过医学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并且成为现代医学传统的源头,因而被尊为医学之父或医圣,然而现代的医生决不会从《希波克拉底文集》中去寻找灵丹妙药或灵感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9 01:10
这正是解开现代生物医学目前所面临的诸多困惑的关键,也恰是打开中医药诊疗奥秘的钥匙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9 01:14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0-29 05:21 编辑

说反了,而对于中药实验的研究对于解开免疫反应过强的原因之迷是一种启示,是打开免疫反应过强的原因奥秘的金钥匙。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9 05:48
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甩掉包袱,驰骋想象。特别要大胆承认,有些东西也许不可想象,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同时又是真实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9 05:50
然而这是要做一些事的。大家都忘了,要使真正重要的实用技术变得实用,那需要长久的时间、艰苦的工作。现代医学的伟大成就是控制和预防细菌感染的技术,但它并不是随着青霉素和磺胺药的出现一朝落在我们面前的。那一技术起源于上世纪末叶,人们进行了数十年最刻苦、最费力的研究,才了解了肺炎、猩红热、脑膜炎以及其他一些疾病的病原学机理。为解决这些问题,几代精神抖擞、想象飞扬的探索者耗尽了他们的生命。说现代医学始于抗菌素时代的说法,忽视了多到令人膛目结舌的基础研究。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10-29 15:48
非常好的帖。这大概和中医说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含义很相似。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9 21:49
但还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作出的反应使我们得病。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9 22:08
正气内存,气的反应使我们得病。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29 22:10
樊代明院士[8]提倡整合医学,以纠正目前还原、实验为代表的分析医学的某些弊端,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30 00:00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0-31 23:04 编辑

注重联系和动态相互作用的疾病观,就是把疾病的根本定位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的疾病观[2]。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30 00:06
物质扩散的密度数级与级密度数对免疫反应过强及非生理性免疫生成信号的影响作用。
1密度级数与病理反应中产生症状的种类数有关。
2级密度数数大小与这一级中的受体病理变化的个数多少有关。
3密度级数越大病理反应中症状的种类就越多,产生的物质扩散的分子数越多。
4级密度数越大,这一级中的受体病理构变的受体个数越多,产生扩散的物质分子越多。
5建立扩散物质的密度级数和级密度数与扩散物质分子数的关系式,以计算扩散的物质的分子个数。
6由扩散物质的总的分子个数,计算产生的各种离子的个数
7根据不同病理信号物质产生应有离子的种类不同,推算产生的相应的病理信号物质分子离子的个数。
8根据病理信号物质分子离子的个数的多少,可以知相应病理信反应的强弱,或下级胞内化学反应的病理性增强或减弱的程度大小。
9还可以预测有何种非生理合成反应物质病理物质被合成。
10以结束当前病理学研究病理信号物质只能被动以检测的有限的发现。
11医学成为真正的明确的能治愈各种疾病的科学。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30 00:19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0-30 13:23 编辑
dffaaoo 发表于 2018-10-30 00:00
说明中国人不会研究科学,没有物质还原就没有科学研究,或者由于不能发现未知生理病理物质,就以为还原论无 ...


为解决这些问题,几代精神抖擞、想象飞扬的探索者耗尽了他们的生命。说现代医学始于抗菌素时代的说法,忽视了多到令人膛目结舌的基础研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30 14:28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0-31 14:39 编辑

F=TA
F是在时间T内物质扩散生成的离子个数。
T是物质扩散用的时间。
这个简化公式的生理学病理学价值是,显示了免疫或疾病产生前首先在信号系的非生理变化,产生的物质扩散。
在时间T等于某一数值时,就有了足够的非生理信号的积累,及产生了实际的病理变化,疾病了。
当然症状也就有了明显表现了。
如在免疫急性反应中,没有症状表现之前,也没有炎症。
当有了炎症时必然有相应的症状表现。
这些症状信号系联级产生的物质扩散,就影响产生了免疫反应的非生理部分。
就是免疫病理学一般认为的免疫过强部分。
病理学至今不清楚免疫过强部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而这个公式就揭示了,隐藏在生理免疫反应背后的深课的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信号学的原理。
说的更明确,就是在中药中的先有湿,热的症状后有的炎症反应。
就是在时间T内积累的是症状相关受体变化,和产生的物质扩散及离子化反应的积累。
湿,热是2级密度。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30 14:31
这样的文应发表在美国,如自然杂志可能有能看懂的,在中国像这种论坛,根本没有专业研究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31 15:17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1-2 17:46 编辑

体温调定点的改变并不是病毒、细菌等各种感染或非感染因素直接刺激神经的作用,而是通过改变白细胞介素-1(IL-1)、前列腺素等各种免疫因子达到的。退热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本来就是作为经典的抗炎药物存在的,另一类常用的退热药糖皮质激素也具有明显的抗炎、抗免疫作用。如果适当的把免疫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还原论视角下孤立的碎片,那么,在发热的形成过程中免疫的调整难道不是比神经更初始、更根本么?!糖皮质激素是抗免疫过强,不是抗免疫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31 15:20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0-31 17:50 编辑

改变白细胞介素-1(IL-1)、前列腺素等各种免疫因子病理信号物质是什么?
是物质扩散,是扩散物质的病理信号的引导作用非生理的增加、改变了白细胞介素-1(IL-1)、前列腺素的合成反应,有发热病理反应,扩散物质的病理信号是非生理的增加、改变白细胞介素-1(IL-1)、前列腺素的合成反应,有发热反应的原因,病因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31 19:52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0-31 20:17 编辑

设湿,热症状受体结构构象病理变化产生扩散每分钟扩散各60个分子。
巨噬因抗原结合过频体息或暂时失活,产生的扩散物质60个分子。
扩散物质密度级是三级
设这三级密度扩散物质每分钟180个分子。
生成NH2百分比率g是三分之一。
生成NH百分比率g是三分之一。
每分钟扩散物质180个分子。
180个分子生成离子NH2.NH基团每分钟各是60个。
生成N基团的百分比率g是三分之一。
每分钟还能得到60个N基团。
在2 天内48小时中扩散因生成的离子
分别是172800个NH2和172800个NH,172800个N基团。
假设人体中有2880个受体它们在2天,内三种基团都各增加了60个的密度增长。
而在组胺结合受体这各是60个三种基团,因为与组胺的结合受体的三种结合基团NH,2NH,N,一样,也可产生组胺的功能,是组织渗透的功能,但是由于这60个三种基团是非生理部分的作用,就病理性的增强了组织渗透的功能,而产生了炎性水肿。
病理学只知炎性水肿与组胺或补体3有关,但是不知其中非生理的部分产生的原因,物质是什么。
正是症状中扩散质的非生理性信号作用。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31 19:57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0-31 20:03 编辑

中医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治,是针对的果,针对的病理过程或状态为主,而不是病因。? 中医辨证治湿,热是治病因,湿,热不是果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0-31 22:57
dffaaoo 发表于 2018-10-31 07:20
改变白细胞介素-1(IL-1)、前列腺素等各种免疫因子病理信号物质是什么?
是物质 ...

感谢您回了这么多贴。不过,你的概念体系好像和我的不一样,读着似懂非懂,交流困难。建议您系统阐述一下您的观点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0-31 23:23
人体信号系统非生理反应的分析的数学表达或数学模型。
或人体生理系统功能紊乱的原因的数学表达分析。
不仅是在胃酸的胃溃疡病反应,在其它疾病相关的信号系的非生理反应都同样有相关信号物质的非生理性合成增加的表现反应。
如在全固同合成系
100个紧张素lll是正常合成结合分子数。
但是如果有另外的60个不是紧张素lll的化学物质或基团与100个紧张素lll以外的60个醧固酮合成受体结合,就必然会病理性的增加600个醧固酮分子的合成,从而加了水的回收或对原尿的回收率,而有尿少,及水肿的形成。
在肾上腺素合成系
如果有另外的60个不是肾上腺素H2蛋白质分子,与100个肾上腺素分子的与100个质细胞合成受体结合,以外的60个肾上腺素髓质细胞合成受体结合,就必然会病理性的增加600个肾上腺素分子的合成。就会有心动过速,心脏病,及循环组织的疾病,而这些疾病反应的产生形成的原因,都是起源于100肾上腺素分子生理性的合成受体,以外的60个肾上腺素质细胞合成受体结合的60个化学物质或基团,病理性的增加合成的600个肾上腺素分子
在糖皮激素合成系
会有这种激素的合成增加,如果有另外的60个不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化学物质或基团,与100个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理性的合成受体,以外的60个糖皮激素合成受体结合,会病理性的增加600个糖皮激素分子的合成,及引起各种相关的疾病反应,因为这种激素的对免疫反应的广泛的拮抗药理,会减弱相关的免疫功能。
如在甲状腺素合成系
会增加甲方状腺素的合成,如果有另外的60个不是TSH激素与100个甲状腺素生理性的合成受体,以外的60个甲状腺受体结合会病理性的增加600个甲状腺素分子的合成,而有甲亢病。
在气管的组胺合成系
增加的合成反应,而加强功能有咳,
在免疫系统,
对IgM,IgA,抗体的病理性的合成增加,如果有另外的60个不是抗原的化学物质或基团与与100个浆细胞细胞生理性的受体,以外的60个浆细胞的受体结合,会病理性的增加600个IgM,IgA抗体,而有肾炎病。
对组胺有炎性水肿。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1-1 16:12
抗生素,激素,中药在急性炎症中对扩散物质密度的不同影响作用。
1抗生素
因为其对抗原的清除作用,就替代了人体的免疫反应了,也就不存在免疫细胞巨噬受体生理构象休息或失活的反应,而有物质扩散产生了,就是减了一个密度级。
2激素
对于3级密度没有减级或增级影响的作用。
3中药
用化湿,清热的中药以恢复湿,热的相关症状的受体生理构象,就消除了湿,热这2 个级产生的物质扩散,仅有一级扩散物质密度影响
这 三种药物中抗生素药中的都是有扩散物质密减级的作用。,就是停止了非生理性的免疫反应了,因为病理性信号物质的合成由于扩散物质密度小于三级,没有离子生成,也就没有了免疫非生理信号的生成了。
如对组胺的非生合成部分就不存在了,
炎性水肿就不会在发展了。
当然炎症本也必定与扩散物质三级密度产生离子化病理性信号有关,与病理性离子化密度有关,在扩散物质三级密度减少了1,2级后,炎症也不在有新的炎症细胞形成了,或停止炎症发展了。
离子化率在扩散物质密度小于三级,是二级密度或是一级密度时,扩散物质离子化率接近于0,或离子很少,不足以生成足够有效的信号离子或基团。
实际在感情染了病细菌的开始几天,在免疫信号系统中一直都有这种持续产生的物质扩散及免疫细胞受体结构象病理改变的非生理反应,生成非生理免疫信号。
直到扩散物质密度积累到三级,免疫就开始了其中的非生理性部分反应了。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1-1 20:20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1-1 20:28 编辑

虽然用激素对于急性炎症中的三个密度级,没有减密度级数的作用。
就是激素对于由物质扩散的病理性信号或离子化反应,并没有阻止生成的药理作用。
但是因为激素是拮抗免疫物质反应过强结合的药理作用,也就减少了新的炎症细胞的发展形成了。
而免疫反应细胞的对抗原的清除作用还在继续,用中药也是这样。
但是却不会有新的炎症细胞产生了。
直到免疫反应将病毒细菌全部清除。
当然用激素和抗生虽然能治愈急性炎症病。
但是免疫反应其中的湿,热的症状是不能治愈的,或没有药理作用。
很可能治愈急性炎症病后,都是还有湿,热的症状,及扩散物质的二级密度还存在。
是可以又产生其它新疾病的如非典后遗症,就是用激素之后的新生病。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1-2 17:47
dffaaoo 发表于 2018-10-31 15:17
体温调定点的改变并不是病毒、细菌等各种感染或非感染因素直接刺激神经的作用,而是通过改变白细胞介素-1( ...

糖皮质激素是抗免疫过强,不是抗免疫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1-2 17:48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1-2 17:51 编辑

但是因为激素是拮抗免疫物质反应过强结合的药理作用,也就减少了新的炎症细胞的发展形成了。
而免疫反应细胞的对抗原的清除作用还在继续,这部分免疫反应还在继续,用中药也是这样。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11-2 20:55
dffaaoo 发表于 2018-11-2 09:48
但是因为激素是拮抗免疫物质反应过强结合的药理作用,也就减少了新的炎症细胞的发展形成了。
而免疫反应细 ...

这就是我想写的免疫正常化策略,而不是增强免疫。这是中医很重要的一个观点,以平为期,平就是正常化。而对于正常的理解,西医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中医的标准又太古老,没有现代化。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1-2 23:25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1-2 23:27 编辑

这是中医很重要的一个观点,以平为期,平就是正常化。中药是以恢复湿,热的相关症状的受体生理构象,正常化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1-3 19:33
症状与疾病关系的理论分析教课教学

独立症状的产生与症状的结构病理变化有关
二由中药治愈症状而治愈疾病能知,疾病中的症状是疾病产生的原因。
三症状中有必有物质扩散的影响才产生了疾病
1症状本身的病理结构变化不会对疾病产生有影响作用。
2是其中的物质扩散的作用,就像电视遥控器的发射信号电磁波的功能。
如果没有电磁波的作用,遥控器本身的操作对电视没有作用。
3但是症状与疾病产生联系是非生理性的。
4如脾虚食少是消化系,消化系生理反应正常状态与免疫系生理反应没有关系,只是在有炎症病理反应时才有的非生理性的病理的关系的建立。
5说明疾病如炎症中症状产生的非生理性的物质扩散,是在消化系非生理脾虚食少反应变化中,才有的关系和物质扩散。
四疾病中症状系产生症状的原因只与生理系如免疫系正常反应相关
1这种免疫系正常生理反应中也应有物质扩散才首先在症状系产生症状如湿,热。
2因为在疾病如急性炎症中的症状如湿,热是疾病急性炎症的原因,其症状如湿,热就应先于疾病急性炎症产生,而不能是在急性炎症之后。
说明湿,热症状这些症状产生只应与相关正常免疫生理活动有关。
如果湿,热症状是后于疾病产生它们就不是因果关系或要反转因果关系了。

如果在生理反应如生理免疫中没有扩散物质是不会产生湿,热症状的。
1疾病如急性炎症中症状的产生如湿,热,必有相关物质结构变化,必有相应物质及能量作用才能有症状系湿,热系,结构病理变化。
2扩散物质必然存在,也必然是与正常生理系反应有关
研究,教学,启蒙,理解的重点,难点就在于应是什么样的正常生理系反应,如生理免疫和免疫生理系反应中扩散的什么物质,如何扩散去影响了症状相关的结构病理变化。
3这也是生理学,病理学,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研究的难点或难解的迷。
如果这些没有合理的说明研究。
要研究中医药只能是纸上谈兵。
更长谈不上什么发展中医药了。
实际上张锡纯到现在一百年的中医研究几乎没有什么实际的进展重要的发现价值,就是这些原因。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1-4 20:07
扩散物质多旋流空洞效应
1在扩散物质密度级可以产生信号作用或生成病理信号离子后,这些离子与受体结合的反应也就开始了。
这种结合反应一旦开始,就有可能在反应受体间形成旋流空洞,会吸引分布在其它受体的扩散物质到旋流中,以补充反应中消减的扩散物质。
2而由症状受体也还在不断的有扩散物质流散分布于各受体。
3如果病理离子信号生成率,结合率小于扩散物质生成率扩散分布率,在各受体的扩散物质的密度还会增加新的密度级,如由三级变成四级,或多于三级。
4这种新的密度级的增加变化,有可能在某些受体又了新的病理信号物质离子反应的生成及结合而有新的病理反应。
5这些新形成的病理反应,有些是以新的症状形式表现的的,有些是以新的疾病反应表现的,并发症有可能就是这种新的疾病形式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1-4 20:09
物质扩散的密度数级与级密度数对免疫反应过强及非生理性免疫生成信号的影响作用。
1密度级数与病理反应中产生症状的种类数有关。
2级密度数数大小与这一级中的受体病理变化的个数多少有关。
3密度级数越大病理反应中症状的种类就越多,产生的物质扩散的分子数越多。
4级密度数越大,这一级中的受体病理构变的受体个数越多,产生扩散的物质分子越多。
5建立扩散物质的密度级数和级密度数与扩散物质分子数的关系式,以计算扩散的物质的分子个数。
6由扩散物质的总的分子个数,计算产生的各种离子的个数
7根据不同病理信号物质产生应有离子的种类不同,推算产生的相应的病理信号物质分子离子的个数。
8根据病理信号物质分子离子的个数的多少,可以知相应病理信反应的强弱,或下级胞内化学反应的病理性增强或减弱的程度大小。
9还可以预测有何种非生理合成反应物质病理物质被合成。
10以结束当前病理学研究病理信号物质只能被动以检测的有限的发现。
11医学成为真正的明确的能治愈各种疾病的科学。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1-5 03:16
1如果非扩散源症状与实际疾病反应吸收的扩散物质的离子率及结合率的和大于,扩散源受体扩散的物质的离子化率,它们的这种差别越大,病理信号及相关病理反应能持续的时间就越短,有可能产生一些时间停顿,如炎症反应,发热反应的发展会停顿。
如果以坐标曲线表示是会随反应开始的最大值向下滑落的曲线关系
2如果在反应开始后形成的新症状也是扩散源,就会增加原来的密度级。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4 22:51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2-24 22:53 编辑

例如临床常见的症状——发热,现代医学是以神经为中心的体温调定点上移学说解释,可是仔细考察现代发热理论[9],体温调定点的改变并不是病毒、细菌等各种感染或非感染因素直接刺激神经的作用,而是通过改变白细胞介素-1(IL-1)、前列腺素等各种免疫因子达到的。退热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本来就是作为经典的抗炎药物存在的,另一类常用的退热药糖皮质激素也具有明显的抗炎、抗免疫作用。如果适当的把免疫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还原论视角下孤立的碎片,那么,在发热的形成过程中免疫的调整难道不是比神经更初始、更根本么?!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4 22:58
一书中曾对免疫紊乱造成疾病的观点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细察之下,最居心叵测的微生物——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象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它们一有机会就侵入人体,进行繁衍。有一些会到达我们机体最深处的组织,闯入血流,但还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作出的反应使我们得病。我们身体中用以迎战细菌的火药这样猛烈,又牵涉这样多的防御机制,它们对我们的危险性比入侵者还要大。”依据传染病学的知识我们知道,病原体侵袭,并不一定导致疾病,大多数情况是在被感染者不知不觉中病原体被清除、消灭,这种情况称为隐性感染,真正得病的只有极少数人;再者,许多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侵入、分布、定位和增殖的过程只是属于疾病潜伏期阶段,或者长期停留于病原体携带状态,至于发病不发病,更取决于免疫对它的反应。当正常的免疫过程不能达到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异物的目的,免疫就会选择更激烈的模式。由于长期的进化,造就我们的免疫模式转换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也正是由于有如此完善而复杂的免疫调控机制,才使得人类能够在如此危险而多变的世界上生存。然而又正是因为这种调控过程过于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所以在另一方面它又非常脆弱,很容易被错误的信号所误导。细菌的毒素就是钻了这个空子,它的信号潜入了免疫调控的中心环节,使得免疫系统过度激活,甚至不再顾惜自身。现在所谓的全身炎症反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4 22:59
它的信号潜入了免疫调控的中心环节,使得免疫系统过度激活,甚至不再顾惜自身。现在所谓的全身炎症反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4 23:00
依据传染病学的知识我们知道,病原体侵袭,并不一定导致疾病,大多数情况是在被感染者不知不觉中病原体被清除、消灭,这种情况称为隐性感染,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5 18:42
当正常的免疫过程不能达到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异物的目的,免疫就会选择更激烈的模式。??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5 18:42
它的信号潜入了免疫调控的中心环节,使得免疫系统过度激活,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5 18:44
dffaaoo 发表于 2018-12-25 18:42
它的信号潜入了免疫调控的中心环节,使得免疫系统过度激活,

最居心叵测的微生物——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象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5 18:45
如果适当的把免疫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还原论视角下孤立的碎片,那么,在发热的形成过程中免疫的调整难道不是比神经更初始、更根本么?!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5 18:48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2-25 18:50 编辑
dffaaoo 发表于 2018-12-25 18:45
如果适当的把免疫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还原论视角下孤立的碎片,那么,在发热的形成过程中免疫的调整 ...


应把免疫病理反应,看成是免疫病理联级信号级反应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6 02:39
dffaaoo 发表于 2018-12-25 18:42
它的信号潜入了免疫调控的中心环节,使得免疫系统过度激活,

细菌毒素是信号?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12-29 19:46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2-30 16:42 编辑


1免疫紊乱是疾病,免疫疾病的原因,
2卫气的泛滥扩散产生的非生理,病理信号是免疫紊乱的原因,
3脾气虚,脾阴虚,心气虚,心阴虚,肾气虚,肾阴虚,阳虚,痰,湿,热,血瘀相应症状细胞受体结构的变化,是卫气的泛滥扩散紊乱产生的的非生理信号,病理信号的原因,

1生理免疫反应增强,受体率结合增强,受体结合构象失活休息,产生的卫气的泛滥扩散是脾气虚,脾阴虚,心气虚,心阴虚,肾气虚,肾阴虚,阳虚,痰,湿,热,血瘀相应症状细胞受体结构病理变化,症状细胞受体结合构象失活休息的原因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8 13:57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1-8 16:26 编辑

一书中曾对免疫紊乱造成疾病的观点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细察之下,最居心叵测的微生物——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象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它们一有机会就侵入人体,进行繁衍。有一些会到达我们机体最深处的组织,闯入血流,但还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作出的反应使我们得病。我们身体中用以迎战细菌的火药这样猛烈,又牵涉这样多的防御机制,它们对我们的危险性比入侵者还要大。”依据传染病学的知识我们知道,病原体侵袭,并不一定导致疾病,大多数情况是在被感染者不知不觉中病原体被清除、消灭,这种情况称为隐性感染,真正得病的只有极少数人;再者,许多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侵入、分布、定位和增殖的过程只是属于疾病潜伏期阶段,或者长期停留于病原体携带状态,至于发病不发病,更取决于免疫对它的反应。当正常的免疫过程不能达到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异物的目的,免疫就会选择更激烈的模式。由于长期的进化,造就我们的免疫模式转换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也正是由于有如此完善而复杂的免疫调控机制,才使得人类能够在如此危险而多变的世界上生存。然而又正是因为这种调控过程过于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所以在另一方面它又非常脆弱,很容易被错误的信号所误导。细菌的毒素就是钻了这个空子,它的信号潜入了免疫调控的中心环节,使得免疫系统过度激活,甚至不再顾惜自身。现在所谓的全身炎症反
------------------------------------------------------------------

假定细菌是对Ts的抑制作用,而增大了细菌与巨噬的结合反应率进而有后级的反应增强增多产生的炎症。
1但是如果是这样的,免疫反应本身的增强应是又很快的结束了。
2免疫炎症反应比正常免疫反应还要时间短的就完成结束了。
3而实际并不是这样的,如果不用药物炎症反应是会持续的发展的。

说明在有很多细菌侵入或细菌毒性或细菌复制率较大的入侵时,人体的免疫生理反应应是受到某种抑制了。
1细菌清除率是要小于细菌复制率可以有基本的计算证明。
2也表明炎症的产生并不是细菌清除率反应本身增强有关,一定是有另外的生理免疫反应之外的原因增加了非生理免疫反应部分。
如炎症反应时,细菌清除功能在第一级巨噬不是增强的,相反巨噬的细菌清除功能,应是受到某种抑制了。
三免疫学研究非生理免疫反应,应是有较大的认识误解。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1-8 14:49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amp;page=8#lastpost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