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答疑:先天之精为什么不是受精卵? [打印本页]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24 11:13
标题: 答疑:先天之精为什么不是受精卵?
懒得质疑,直接答疑吧。
因为我们大家身体里都有先天之精伴随终生,受精卵它不能够啊!
欢迎质疑。祝网友们中秋快乐!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4 11:21
先天之精,是指源于先天(出生前),不是指存在于先天(出生前)。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9-24 11:30
我们大家的先天之精,是从何时有的?《内经》说的还是您说的?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8-9-24 12:01
先天之精,若局限于生人,则受精卵裂解变化成人,并且产生精子、卵子的这一生,受精卵称之为先天之精是正确的。因为它遗传天地规律,包括父母及环境。先天之精,受之于外,或祖辈的精华,现代称之为遗传。
若放大这个局限,则先天之精用受精卵代表就不对了。要知道真正的含义,必须返本还源,直朔生命形成之初,即知道先天之精和气的根本,没有达到这个阶段,对气的运用不能真正掌握。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24 12:03
是啊。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任何的科学化、现代化,任何的诠释、破解、揭示,都必须遵循中医理论,都不能违背中医常识。让自欺欺人无中生有的所谓“诠释”、“破解”、“揭示”统统见鬼去吧!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24 14:47
《内经》没有先天之精一词,何时有的待查。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24 15:02
呵呵,盲人摸象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先天之精不是受精卵,这是确定无疑的。凡是认为先天之精就是受精卵的都是盲人摸象的瞎子,他们只知道受精卵,不知道精,因而不知道先天之精。他们西医理论也许及格,中医理论肯定不及格。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24 16:53
先天之精,若局限于生人,则受精卵裂解变化成人,并且产生精子、卵子的这一生,受精卵称之为先天之精是正确的。因为它遗传天地规律,包括父母及环境。先天之精,受之于外,或祖辈的精华,现代称之为遗传。
若放大这个局限,则先天之精用受精卵代表就不对了。要知道真正的含义,必须返本还源,直朔生命形成之初,即知道先天之精和气的根本,没有达到这个阶段,对气的运用不能真正掌握。
——————————————————————————————
医源先生所说是正确的,与我的本意相同。我没有细说,这几人瞎评论,不是我的本意。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24 16:54
不是我的原意,就不要强加于我。等看我的讲座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24 16:56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9-24 09:01 编辑
受精后24-36h,受精卵分裂为两个细胞,继续分裂,边分裂,边运行。受精后72h,分裂成12-16个细胞的实心团,称桑椹胚。
由于输卵管平滑肌的舒缩,粘膜上皮纤毛的摆动,受精卵越过壶腹-峡部连接处。经峡部,形成桑椹胚,进入子宫。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发生卵裂,但体积不增大。
桑椹胚从宫腔中吸收营养,宫腔液渗入到桑椹胚内,细胞分裂增生,至受精后约96小时,发展成为囊胚。囊胚的构成:①由外周的细胞群构成滋养层;②被滋养层包围的间隙,含有液体,称为囊胚腔;③位于囊胚腔一端的细胞群,称为内细胞群,以后发展成为胚胎。桑椹胚进入子宫腔后呈游离状态约3-4d。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9-24 17:00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9-24 09:31 编辑
精是中医的概念,受精卵是西医的概念,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具有深刻历史和文化差异的理论体系。中西医的概念之间只能相互比较却不能相互代替。中医的先天之精和西医的受精卵有一定关系,可是不能说中医的精就是西医的受精卵。
那么,中医的精是什么呢?它来源于古代的精气说,通俗的说,就是指的气中最好的最上等的那一部分。
《説文解字》:精,擇也。从米,青聲。 优中选优,最细微、最高级的那一部分气。
《管子·内业》认为“精”“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是世界的本原。中医在这个学说指导下,把精作为生命的本源,认为是能够形成人生命和精神的根本。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生命能量的最高级形式,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夫精者,生之本也。”东汉王充说:“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论衡·论死》。
所以中医的精代表了古人对生命本源的认识和见解。常先身生,那是因为古人观察到生命由父母“两神相搏”遗传而来,没有男女交媾,就没有新生命的产生,这儿的精就代表了生殖之精,也叫先天之精,不过古人不可能观察到受精卵、细胞什么的,只是从临床和生活现象中推演出来的;
《内经》没有元气概念,遗传这一块《内经》是以精概念阐述的。如何能两神相搏而实现遗传物质的融合和递存,这个过程不是《内经》时代能研究清楚的,他没有这个技术和条件,受精卵只是遗传物质递存的一个关键环节,受精卵的精是指的精子,这个精子的命名和中医的精有点关系,但已经不是一个概念。
同样。没有阳光、空气和饮食,生命也不可能持续,所以又有了天地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关键是这些精气进入人体后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就是中医的气化学说。水谷之精的演化内经衍生出了营卫学说,认为主要包括营养和防卫两大功能系统,营卫也是精,“营卫者,精气也”,是水谷之精微变化而来。五脏是藏精的,这是一套环环相扣的中医概念系统。
从先天之精的意义上讲,类似于现代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的载体是基因,或者说DNA、受精卵什么的,不同层次上会看到不同的东西,但是这些概念都不是中医演化出来的,它来源于西医概念术语系统,无法和中医的概念体系无缝对接。
如果无视两者的差别简单的进行比附和混同,就难免会牵强附会,难以自圆其说。这已经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教训。
中医应该学点系统论,学点逻辑学,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读。
中医近代式微,这和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运衰落有一定关系。甚至牵连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的概念术语体系,它已经被西医侵蚀的不成样子,两套概念术语的竞争中医可以说是完败。
现代流行语中绝大多数的医学术语都是西医贡献的。中医的辉煌荣耀于两千多年前,它的理论体系和概念框架现代已经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了,甚至连现代中医人自己也不能理解,这更是历史的悲哀。
近几百年来的科学是分析科学的时代,中医不被理解、式微也和这个科学大背景有关。在未来科学的系统时代、整合时代,中医也许会被重新认识,重新理解和评判。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24 17:28
受精后26~30小时开始卵裂,每10~12小时进行一次卵裂,有16~32个细胞时开始称为桑椹胚,此时开始到达子宫腔。第4~5天时,形成早期胚泡,透明带溶解消失,胚泡开始侵入子宫内膜,11~12天完成植入。
严格意义的受精卵,只是指的 受精后72h,分裂成12-16个细胞的实心团,称桑椹胚。之前的状态。进入桑椹胚,已经进入了胚胎形成期!已经不属于受精卵的概念了!最多也只能到第4~5天时,形成早期胚泡。受精卵这个名称,最多只有受精后的4~5天,之后受精卵这个名称就被胚泡替代了!
也就是说妇女受精后4~5天才会有受精卵这个名称!
先天之精、精,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而不是受精后的妇女独有的,更不是仅仅存在于【妇女受精后4~5天】之内!!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24 17:34
萧铁名言:【 古人写出内经之时,现代科学还差了千多年才出现,用现代人的科学概念强加到内经上的论述上,根本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嘛,】
请问先生:【用科学破解中医】是什么态度?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4 18:04
中医的先天之精和西医的受精卵有一定关系,可是不能说中医的精就是西医的受精卵。
那么,中医的精是什么呢?它来源于古代的精气说,通俗的说,就是指的气中最好的最上等的那一部分。
《説文解字》:精,擇也。从米,青聲。 优中选优,最细微、最高级的那一部分气。
《管子·内业》认为“精”“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是世界的本原。中医在这个学说指导下,把精作为生命的本源,认为是能够形成人生命和精神的根本。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生命能量的最高级形式,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夫精者,生之本也。”东汉王充说:“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论衡·论死》。
一一正解。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4 18:12
同样。没有阳光、空气和饮食,生命也不可能持续,所以又有了天地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关键是这些精气进入人体后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就是中医的气化学说。水谷之精的演化内经衍生出了营卫学说,认为主要包括营养和防卫两大功能系统,营卫也是精,“营卫者,精气也”,是水谷之精微变化而来。五脏是藏精的,这是一套环环相扣的中医概念系统。
一一赞同王版主的阐述。清气主要是空气,氧气。营气主要是水谷之精微,是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物质。宗气主要是富含氧气与营养物质的动脉血。
中西医结合理解营气、清气、宗气[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讨论]
关于水谷精微【中西医结合生理病理学讨论】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4 18:14
常先身生,那是因为古人观察到生命由父母“两神相搏”遗传而来,没有男女交媾,就没有新生命的产生,这儿的精就代表了生殖之精,也叫先天之精……
一一生殖之精和先天之精不是一个概念。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4 18:19
从先天之精的意义上讲,类似于现代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的载体是基因,或者说DNA、受精卵什么的,不同层次上会看到不同的东西,但是这些概念都不是中医演化出来的,它来源于西医概念术语系统,无法和中医的概念体系无缝对接。
一一 先天之精是指机体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固有的构建与维持生命的精微物质(如核酸、酶、激素等),和后天之精相对。后天之精,主要是指经脾胃吸收的构建维持生命的精微物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
受精卵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生殖之精相关。
先天之精是先天之精,受精卵是受精卵
先天之精的本质是内分泌激素[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讨论]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24 18:41
有关系,而实际不同。这就是具有不可通约性。不能完完全全地、对等的、等同的解释。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4 19:15
不能完完全全地、对等的、等同的解释。
一一先天之精与受精卵不是"不能完完全全地、对等的、等同的解释",是完全不同的解释。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24 19:16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
此处的精也是受精卵?两个受精卵相博……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9-24 19:31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9-24 11:40 编辑
您和王教授对人的先天与后天的划分都有误。常言说人生是个大舞台。人的后天就像在舞台表演的时间(观众能看到,西医也能看到)。其寓意为有形的东西。例如:受精卵刚好能被人的肉眼看到,现代科学仪器同样能看到。受精卵之后的形体更容易看到了。即从受精卵开始为人的后天。
而人的先天就像为上台表演做准备(观众看不到,西医和现代科学也看不到)的时间。故这个阶段的东西对西医和西方科学是无形的。
也就是说,人生在舞台表演的时间不可能多于为表演做准备的时间。可见,西医和现代科学不可能破解中医里先天的东西。实际上,西医和现代科学连与阴阳对应的概念都没有。所以,西医和现代科学不可能破解中医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9-24 19:40
您和王教授对人的先天与后天的划分都有误。常言说人生是个大舞台。人的后天就像在舞台表演的时间(观众能看到,西医也能看到)。其寓意为有形的东西。例如:受精卵刚好能被人的肉眼看到,现代科学仪器同样能看到。受精卵之后的形体更容易看到了。即从受精卵开始为人的后天。
而人的先天就像为上台表演做准备(观众看不到,西医和现代科学也看不到)。故这个阶段的东西对西医和西方科学是无形的。
可见,西医和现代科学不可能破解中医里先天的东西。实际上,西医和现代科学连与阴阳对应的概念都没有。所以,西医和现代科学不可能破解中医
人的后天存在的时间远远超过人的先天存在的时间,是不符合事实的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4 19:43
您和王教授对人的先天与后天的划分都有误。
一一我的先后天划分,不是我个人的创造,是引述世人的共识与常识,百度百科为证。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9-24 21:45
先天之精来历不明,定义不清,您怎么认定不是“受精卵”?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9-24 21:49
先天之精、精,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而不是受精后的妇女独有的,更不是仅仅存在于【妇女受精后4~5天】之内!!
------------------------------------------
每个人都具备“先天之精”,这话不错。
受精后妇女具备的先天之精,是后天的先天之精。每个人具备的先天之精,是儿女的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
你怎么把爹妈和儿女混在一块说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9-24 21:54
先天之精明确的说法来自中基教材、哪一版我记不得了。如果是中基教材第一次提出,定义就该依中基教材。
这个教材定义,是否符合内经原义、是否与中医理论整体吻合,我们可以慢慢讨论。
按出生前算,先天从精子、卵子-----受精卵----胚胎----胎儿。经历了这么个过程。
现在探讨,先天之精,指的是这个过程中的什么东西?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9-24 23:02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黄帝曰:六气有,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痹,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9-24 23:07
一气分化为六种不同的名称,精也是气的一种。这是古代的气一元论。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个气指的是卫气。卫气有时候会简称为气。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9-24 23:15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9-24 15:21 编辑
理解古人的气一元论,就不会对古人精也是气的想法说法感到奇怪了。天地万物都是气化的产物,这个气是广义的气。
当然,六气之中,精和气又是并列的,对此《内经》在下文中作了进一步解释和界定。这个具体的气不包括精。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5 03:59
先天之精来历不明,定义不清,您怎么认定不是“受精卵”?
一一中医基础理论:
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精,贮藏于脏腑、形体、官窍之中,并流动于脏腑、形体、官窍之间。
人体之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
1、精的生成。人体之精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及来源于吸入清气与水谷精微的后天之精相融合而生成。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精,按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定义的很清楚,是来源于先天(出生前)而不是存在于先天(出生前)。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5 04:04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9-24 20:28 编辑
每个人都具备“先天之精”,这话不错。
受精后妇女具备的先天之精,是后天的先天之精。每个人具备的先天之精,是儿女的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
你怎么把爹妈和儿女混在一块说了?
一一您在歪解歪曲中医基础理论中先天之精的概念。先天之精每个个体都具备,包括父母、儿女、受精后或受精前的妇女;每个人具备的先天之精,源于先天,源于父母的精子、卵子、及结合而成的受精卵(生殖之精)。说先天之精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不知理论依据与出处何在?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5 04:08
先天之精明确的说法来自中基教材、哪一版我记不得了。如果是中基教材第一次提出,定义就该依中基教材。
这个教材定义,是否符合内经原义、是否与中医理论整体吻合,我们可以慢慢讨论。
一一您可以慢慢讨论。但在讨论之前,新的结论与共识出来之前,大家应当约定俗成的共用一个概念。请参考逻辑学里的同一律。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9-25 04:28
先天之精和受精卵并不是一回事。
虽然,只有受精卵里才含有先天之精,没有先天之精的卵子是不能生长发育的。但是,先天之精不等于受精卵。受精卵只有在先天之精的作用下,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生长发育成新的个体。先天之精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先天之精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力和寿命!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25 06:02
中西医融合观
你的原意违背了内经的精神,是歪曲、意会、错误理解。
-------------------------------------------------------------------------------------
普朗克科学定律
普朗克曾经说过一句关于科学真理的真理,它可以叙述为:
“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们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们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这一断言被称为普朗克科学定律,并广为流传。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5 06:21
普朗克科学定律
普朗克曾经说过一句关于科学真理的真理,它可以叙述为:
“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们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们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这一断言被称为普朗克科学定律,并广为流传。
一一前题是:科学真理。
不是真理的,或迟或早,终将煙灭,或作为反面教材而存在。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25 06:44
精就是受精卵,是谬论。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25 06:52
g10101先生不在本话题中跟贴,自作聪明地另开一个话题中说:
懒得质疑,直接答疑吧。
因为我们大家身体里都有先天之精伴随终生,受精卵它不能够啊!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任何的科学化、现代化,任何的诠释、破解、揭示,都必须遵循中医理论,都不能违背中医常识。让自欺欺人无中生有的所谓“诠释”、“破解”、“揭示”统统见鬼去吧!
————————————————————————————————
你说这句话,足以证明你的思维已僵化,简单的问题都理解不了,还好意思说是答疑。那不叫答疑,叫质疑。陈斌、千秋雪、融合观三位,也是同样的僵化思维,竟然给予加分。
我现在回答你:
受精卵只是先天之精的源头,而受精卵分化的一身细胞始终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每个细胞都是先天之精。你的一身细胞难道不能伴随你的一生?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5 07:07
回答你:受精卵既是先天之精的源头,本身也是先天之精。
我现在回答你:
受精卵只是先天之精的源头,而受精卵分化的一身细胞始终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每个细胞都是先天之精。
一一受精卵分化的一身细胞,也是受精卵吗?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9-25 07:51
我现在回答你:
受精卵只是先天之精的源头,而受精卵分化的一身细胞始终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每个细胞都是先天之精。你的一身细胞难道不能伴随你的一生?
-----------------------------------------------------------------------------------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个思想:"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
一个人的身体也一样,也在不断滴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所以任何一个细胞,不可能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更不要说一身的细胞了。人体的细胞不断的进行更新,然而其先天之精却是与生俱来,不断地发挥作用的!
你可以宣传你的观点,但是,请不要自以为是,唯我独尊!更不要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谩骂别人“思想僵化”“愚蠢”等,因为你还不是真理的化身,你的观点也许往往是错误的,别人没有必要一定要认同你的意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25 08:01
你的一身细胞难道不能伴随你的一生?
===========================================
没有一个细胞能够伴随你一生!这是常识!!即就是基因,也在不停地更新换代。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5 08:23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9-25 00:35 编辑
先天之精的源头,同时是先天之精的自身。想怎样拗就怎样拗,逻辑也不要了。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9-25 08:31
赞同。
此点,是医学常识。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25 19:35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25 19:37 编辑
几个思维僵化者,不是搞学术的材料,自娱自乐去吧。
不再回复。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9-26 03:44
[attach]13898[/attach]
谩骂攻击,是你的习惯。论坛曾有几个人举报过你,忘了吗?
---------------------------------------------------------------------------------------
是谁一遇到不同意见,就谩骂攻击,大家有目共睹。甚至在没有人招惹你的情况下,你也总是夸张自己,诬陷无辜。这是你一贯的陋习!
有人举报我,这不足为奇,说明有人重视我,想帮助我。真金不怕火炼,你羡慕了吗?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26 06:50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id=72970&extra=
作者: 喻家言 时间: 2018-9-26 07:36
各位版主,注意形象,就事论是,理智辩论。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6 15:27
先天之精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先天之精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力和寿命!
一一正确。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6 15:38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9-26 09:45 编辑
先天之精和受精卵并不是一回事。
虽然,只有受精卵里才含有先天之精,没有先天之精的卵子是不能生长发育的。但是,先天之精不等于受精卵。
一一先天之精源于先天,源于父母的精子、卵子,乃至于受精卵。受精卵里含有先天之精。但受精卵本身绝不等于先天之精,先天之精不等于受精卵。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9-26 16:27
先天之精,是中医名词,受精卵是西医(或生物学)名词,很显然:二者不能等同。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9-26 16:33
“阳化气,阴成形”,中医阴阳,于人体而言,精、气、神为者为阳,血、汗、津者为阴。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9-26 16:42
受精卵是有形之物,按中医阴阳分类,属于阴,中医阴阳于生命之关系:阳主生,阴主死。受精卵主生还是主死?符合中医认识吗?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6 17:21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9-26 09:22 编辑
先天之精,是中医名词,受精卵是西医(或生物学)名词,很显然:二者不能等同。
——不等同不是因为一个是中医名词,一个是西医名词。概念是对事物的客观存在与客观规律的概括与反映。先天之精总是有所指的,不是虚无。但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规定了先天之精不可能是受精卵,受精卵的特性,与中医先天之精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明显不合。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6 17:36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9-26 09:39 编辑
先天之精源于先天,源于父母的精子、卵子,乃至于受精卵。受精卵里含有先天之精。但受精卵本身绝不等于先天之精,先天之精不等于受精卵。
——先天之精源于先天,源于父母。其不仅源于胚胎,源于受精卵,再往上推,其可源于精子,卵子,源于父母双方。父母双方的生物学特征,后代禀赋的强弱(精气的充足与否),通过核酸(基因、DNA),以精子、卵子为载体,而传递到下一代的个体身上。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6 17:43
后代禀赋的强弱(精气的充足与否)……
——先天禀赋的强弱(精气的充足与否),取决于父母双方的遗传信息(以核酸、基因、DNA为载体),及基因、DNA指导下合成的酶、激素、神经递质等精微物质。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9-26 19:22
[attach]13902[/attach][attach]13903[/attach]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9-27 08:25
将中医之精视为西医的受精卵,是天大的笑话,是既不懂西医也不懂中医的具体表现,按传统中医理论,中医之精与西医受精卵,没有丝毫关系!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9-27 08:29
本帖最后由 柴胡汤 于 2018-9-27 08:43 编辑
王锡民犯的是思路、方向性的根本错误,如他原想去北京,但是走上了到海南之路。这一点,我早就向他指出,但其执迷不悟。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27 15:40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的下面两个帖子供参考:
我们在学习、认识中医概念的时候,要注意和西医的区别。西医的细胞、精子、卵子、受精卵、胚胎……都是形态学的结构,通过科学仪器可以看到;而他们的功能另外做实验证明,通过科学仪器测量也能够看到。
细胞学理论的形成,大约经过了200多年,才完善。
中医的概念、理论,是在长期日常生活中,医疗实践中反复验证得来的。中医理论中的概念的形成往往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于几千年才能形成。从精这个概念的出现,到先天之精(清朝)大约2000多年。精、先天之精,不单单是指物质结构,更重要的是指他的功能!先天之精不单单是指西医的精子、卵子、受精卵、胚胎……,而且还具有调控整个生育繁殖过程的功能。按照天人合一的观点,先天之精还包含着整个人类的繁殖发育以及外界环境对于繁殖生育的影响。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mp;page=1#pid567581
精,最早来源于人类的生育繁殖,后来上升为哲学概念,管子把精与气结合形成精气学说,天地万物都是由精气演化出来的,再应用到中医,人类也是精气,经过天地运转(两神相搏)化生出来的。内经、难经……都没有先天之精的说法。直到明•李中梓撰于1637年《医宗必读》首先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是与脾为后天之本相对而言的。先天是指人体受胎时的胎元。这个时候还没有先天之精这个明确的概念。
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徐文弼编撰了《寿世传真》八卷。提出【元精乃先天之精,非交媾之精……所谓元精、元气、元神,由未生出胎以前而具,俱先天也】先天之精才出现!《寿世传真》【气有稟天地者,有受于父母者】,就是说:人类生命的起源受天地之气而成的,个体生命是稟父母之气而成的。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mp;page=1#pid567584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27 15:48
您知道中西医为什么不可以通约吗?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27 15:51
您说的太好了,我很赞同。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27 15:53
请问先天之精是精吗?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9-27 15:57
克隆(英语:Clone)在广义上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在园艺学上,克隆是指通过营养生殖产生的单一植株的后克隆(英语:Clone)在广义上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在园艺学上,克隆是指通过营养生殖产生的单一植株的后代,很多植物都是通过克隆这样的无性生殖方式从单一植株获得大量的子代个体。在生物学上,是指选择性地复制出一段DNA序列(分子克隆)、细胞(细胞克隆)或是个体(个体克隆)。
简单地说,克隆的定义就是: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非人灵长类平台诞生;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
克隆技术的实现,用一个细胞就可以复制出一个新的个体。这说明每一个细胞里都含有“先天之精”,故而可以知道所谓“先天之精”,并不只是存在于“受精卵”。所以所谓“先天之精就是受精卵”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27 15:59
想要知道什么是先天之精,须要先知道什么是精;知道什么是精,什么是先天之精就好办了。供参考。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9-27 16:07
综合上述发言观点:“先天之精就是受精卵”之说是错误的。
原因:用西医(或科学)思维来认识中医理论,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27 16:11
概念都在经典里,这是基础,要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27 16:15
您说的太好了,我很赞同。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27 16:20
很多问题就出在这个“很显然”上。不能动不动就很显然,得讲出根据,得讲清楚为什么。为什么啊,讲讲。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27 16:23
基因DNA,能够更加完美的解释先天之精。他不仅仅存在于人体细胞内,而且通过对于蛋白质形成的调控,因此调控着整个人体的各种功能与各器官的结构改造。他不仅仅存在于人体内,而且存在于整个有机界,包括病毒、游离的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是有机界与无机界的衔接者,与大自然的无机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即先天之精、精是天地感应交汇的产物。
这个说法,以前就有人说过,不是我发现的。特此声明。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27 16:24
先天之精不是受精卵,确定无疑。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27 16:27
尽管基因DNA能够更加完美的解释先天之精,也仅仅是对于先天之精的解释,我认为不能等同。仅仅是一种合乎科学的解释,是生物学的解释,而不是医学的解释。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27 16:31
我很赞同。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9-28 08:12
用西医方法发掘,经历了几十年,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说明这一思路是错误的,现在可以肯定:只有用中医方法,才能发掘,因为西医学不懂中医,中医人才是行家。当年毛泽东的提辞没有错,错在发掘者犯了思路之错,他们迷信西医先进(中医落后),可以发掘。这类无知者至今不知道反思!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28 09:18
中医被埋的太深了,中医西医单独挖都不行,得联合挖,但主要是中医挖。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28 09:41
您咋知道挖不了啊,讲讲。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28 15:23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28 15:25 编辑
陈斌、千秋雪、g10101等几位之所以看不出受精卵及其分化的细胞是先天之精,就是因为,不知道,先天之精是一个生命。没有生命的不是先天之精。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28 15:41
【 先天之精是一个生命】
=============================================
出之何处?
独创?证据?
我就是这么说了!信不信由你。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8 15:44
陈斌、千秋雪、g10101等几位之所以看不出受精卵及其分化的细胞是先天之精,就是因为,不知道,先天之精是一个生命。没有生命的不是先天之精。
一一只知道生命离不开先天之精,不知道先天之精是一个生命。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9-28 15:44
“精是中医的概念,受精卵是西医的概念,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具有深刻历史和文化差异的理论体系。中西医的概念之间只能相互比较却不能相互代替。中医的先天之精和西医的受精卵有一定关系,可是不能说中医的精就是西医的受精卵。”
赞同。
机械思维者总是爱猜想甲等于乙,这样最简单,然而正确率也最低(例如占梦直叶法)。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28 15:52
先天之精是一个生命。
一一这大概是王教授关于先天之精的最新版本的定义
作者: 喻家言 时间: 2018-9-28 21:31
什么是全能干细胞?
答:最原始的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它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任何类型组织的能力。迄今为止,只有“受精卵”才符合这样的定义。
一般细胞没有自我复制能力,而且也不会分化。
“受精卵”是人体所有细胞之祖,由其而来的胚胎干细胞可以根据它们的分化潜能,分为全能干细胞和亚全能干细胞。全能干细胞是指受精卵最初的1~3分裂所产生的2~8枚细胞,这些细胞聚集成团,还没有开始分化,其中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形成胚胎、胎盘和胎膜的能力,也就是说在适当的环境中,每一个细胞可以发育成一个胎儿,所以称为全能干细胞。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8-9-30 01:28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8-9-29 17:45 编辑
生命秉承天地规律,先天之气、先天之精形成了生命的雏形。而现代生命始生的起点,以卵生动物为例,则是受精卵由很小的一个形态,裂解增长为一个形态高大的生命。并且古人将父母代也称之为天地,故天生地养不但是指环境,并且包括了生身的父母。如果先天之精不是象受精卵这样有限制的发展 - 遗传生命规律,那先天之精就不会有存在的必要。先天之精首先要遵循气机规律,其次还要遵循所在生命的规律,懂否? 什么是精?凡是在天地规律中生成的物质,均为“精”。稍微大一点就不是精了?你以为什么是精。精就是精子?精就是微物质?在自然界中形成生命就不是精了。精,含有高能物质的总称。记住,医源在这里给你开窍、定义。
和你谈只能谈到这一步,如果你能理解到天地环境中,说明你真正掌握了先天之气、先天之精,但从你的言论中并没有表现出来,从你否定受精卵不是先天之精,已经说明你根本就不了解什么是先天之精,一副高人样子装给谁看?
先天之精的定位,有好几个层位的,处于不同的时代、或不同生命对应的就不同,以人为界,受精卵就是先天之精;若以精卵细胞而言,那当然又是一个层次了,你能在哪个层次?在往上推到气,先天之气在何处?先天之精又在何处?估计你也是懵懵懂懂。
莫装逼,装逼容易露底。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10-1 18:11
呵呵,您好,您最后一句话说的太好了,我很赞同。
作者: 医源 时间: 2018-10-1 18:13
是的!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10-1 18:19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10-6 09:50
“先天之精为什么不是受精卵?因为我们大家身体里都有先天之精伴随终生,受精卵它不能够啊!”
欢迎质疑,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质疑。奇怪。
作者: 春风拂面 时间: 2018-10-6 16:27
先天之精的定位,有好几个层位的,处于不同的时代、或不同生命对应的就不同,以人为界,受精卵就是先天之精;若以精卵细胞而言,那当然又是一个层次了,你能在哪个层次?在往上推到气,先天之气在何处?先天之精又在何处?
——————
说得好!
作者: 春风拂面 时间: 2018-10-6 16:32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10-7 00:45 编辑
没有受精卵,连人都成不了,哪里还有先天之精?
人身上的一切,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演变而来,如果受精卵不是先天之精,那么,先天之精是从何而来的?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10-12 12:27
总说没证据没根据,这不是证据根据吗?呵呵。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10-12 13:05
先天之精为什么不是受精卵?
这个问题,大家讨论了很多,但是有些人总是纠缠不清。
受精卵里确实含有“先天之精”,但不能说受精卵就是先天之精,也不能说先天之精就是受精卵。就像每个男人都生有睾丸,睾丸是每一个男人最决定性的器官,但是不能说睾丸就是男人,或者说男人就是睾丸!二者有联系,但不能完全划等号。
作者: 文地清风 时间: 2018-10-16 20:14
标题: kfu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18-10-16 20:42 编辑
天为阳,地为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在天之先,本乎地者,是谓先天,变形虫,为虫食味以成形,即先天,为蛾勿食而产卵乃先天之精。为蛾勿食而产卵,即精化为气,气伤于味。味归形,形归气(一年二十四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精食气,为先天之精。虫无呼吸器官而能食,为形食味。蛾有呼吸器官不能食而产卵,为精化为气,气伤于味。为精食气。)
作者: 文地清风 时间: 2018-10-17 12:31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18-10-17 12:40 编辑
受精卵有形有味。为味归形,未出地者;出生以后,司呼,为形归气,则出地者。味为有形,气为无形,有形为生司呼吸,为有形归无形。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10-24 00:10
您说,先天之精不是受精卵。我同意。再请教一句:受精卵是不是先天之精?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10-25 19:49
不是。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10-25 21:54
受精卵不是先天之精。什么是先天之精?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10-26 10:06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还有“先天之精”这个东东吗?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10-27 09:09
受精卵不是先天之精,先天之精不是受精卵,您明白这个就可以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10-27 09:14
“先天之精”这个东西应该有、肯定有吧,只是您知道的不是,是的您不知道,而已。信不信由您。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10-27 23:02
应该有,肯定有,就是您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这东西是不是和“咕咚”一样,是个传说?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10-28 08:58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8-10-28 09:00 编辑
那得看您想不想让它是个“咕咚”了。目前的中医概念、原理、理论基本上都还是“咕咚”,所谓“咕咚”就是见仁见智、各说各是、莫衷一是,就是不能实证。您是个中医教师吧,应该有责任把“咕咚”变成不“咕咚”,而不是任其“咕咚”下去,而不是把“咕咚”传授给您的学生。当然,各人能力有大小,没有那个能力也不能勉强。网上不是有个王教授说了吗,我误中医、中医误我,一误就是几十年,一误就是一辈子,一误就是好几代人,非常让人感叹,非常让人痛惜。所以,中医理论一定要科学化、现代化,中医理论一定不能再让中医专业人士和中医爱好者想入非非、皓首穷经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10-28 23:23
您这番道理,也是我想说的。首先对您这里讲的道理表示赞同。
因为您和我都想把中医的概念明确起来,咱们能做的事算多少,就从“先天之精”开始如何?
您说不是受精卵,那可能是什么,等您论述。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