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金匮要略》中有没有五行?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11 07:12
标题: 《金匮要略》中有没有五行?
       《金匮要略》开篇第一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五脏六腑,是不是有五行学说的内容,心肝脾肺肾是不是五行中的心肝脾肺肾,难道是西医的心脏、脾脏、大脑、交感神经、股动脉……??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11 07:20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第1条
【原文】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
      有人说,这是王叔和加进去的。这一条暂时收起来,待后再讨论。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11 07:27
          第2条
【原文】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
      五常、五脏,是不是五行的内容。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11 07:31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9-10 23:42 编辑

        第3条

【原文】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词解】
  苦冷者死:腹中冷,苦痛者死。
  水气:水饮内停。
  寒:水饮。
  目正圆:两目直视不能转动。
  劳:指肾精不足虚劳证。
  难:指大便难。
【释义】
  本条论述面部望诊在临床上的应用。鼻为“面王”,内应于脾,故面部望诊首先从鼻开始。如鼻部出现青色,青是肝色,症又见腹中痛,为肝乘脾;如再见极度怕冷,则属阳气衰败。鼻部色现微黑,黑为水色,此属肾水反侮脾土之象,所以主有水气。色黄是指面色黄,不单纯指鼻部。鼻部色黄,黄为脾色,多系脾病不能散精四布,因而水饮停于胸膈之间,所以色黄者胸上有寒,寒指水饮而言。面色白是血色不能上荣于面,失血过多之征,所以色白者主亡血。如亡血之人面色反现微赤,又不在气候炎热之时,此为血去阴伤,阴不涵阳,虚阳上浮之象。目正圆是两眼直视不能转动,此为风邪强盛,五脏之精气亡绝,多见于痉病,证属不治。但必须指出,本书各篇中所称死或不治,多为表明疾病危笃,并非绝对不治,不可以辞害意。
  “色青为痛”以下一段,仍论面部的望诊。青为血脉凝涩之色,所以主痛。黑为肾色,劳则肾精不足,其色外露,所以主劳。风为阳邪,多从火化,火色赤,所以面赤主风。黄为脾色,若其色鲜明是湿热蕴结,脾气郁滞,多有大便难之症。面色鲜明为体内停积水饮,上泛于面,形成面目浮肿,所以反见明亮光润之色。
==========================================
  如果哪位先生认为【释义】不正确,请他给一个正确的释义!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11 07:46
   阴阳五行学说,是解释人体经络脏腑功能、病症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待后再议。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11 11:25
              第7条
        【原文】
  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旺时而动,假令肝旺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词解】
  寸口:一名气口,又名脉口。本书脉法,一种是独取寸口法,分寸口、关上、尺中;一种是三部诊法,分寸口、趺阳、少阴。凡条文中寸口与关上、尺中并举的,则此寸口仅指两手寸脉;如果单举寸口,或寸口与趺阳、少阴对举的,则此寸口包括两手的寸、关、尺三部(或仅指两寸,应视内容而定)。本条的寸口,则包括两手的六部脉。
  四时各随其色:指春青、夏赤、秋白、冬黑。
【释义】
  本条论述脉象与四时五色相结合的诊病方法。四时季节改变,脉象和色泽也随之发生改变,但有正常与异常的不同。如春时肝旺,脉弦、色青是为正常。假如此时色反白、脉反毛(秋毛),是为非其时而有其色脉,即属不正常的现象。
=====================================================================
        看看这一条里,有没有五行!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11 11:27
   还需要逐条引证吗?否定五行的勇士们,怎么没有一个反对的???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9-11 16:14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9-11 11:27
还需要逐条引证吗?否定五行的勇士们,怎么没有一个反对的???

,人家没有说《金匮要略》中有没有五行。人家是对五行学说的正确性和价值,提出质疑。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9-11 16:45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9-11 08:47 编辑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9-11 08:14
,人家没有说《金匮要略》中有没有五行。人家是对五行学说的正确性和价值,提出质疑。

人家没有说《金匮要略》中有没有五行。人家是对五行学说的正确性和价值,提出质疑。
---------------------------------------------------------------------
历经了千百年的临床历练,经历了多少仁人志士的研究和考验,“五行学说的正确性和价值”还有值得疑惑的吗?难道我们的前辈古人都是白痴吗?
现在有许多人对五行学说提出质疑,甚至要从中医学中废弃之,请问,他们真的很了解五行学说吗?仁海先生可谓是本论坛反五行的旗手了,但是他能否认事物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吗?他的确写了很多质疑五行学说的文章,并且反复引用和张贴,但是那都是很幼稚的,片面的东西,不足为据!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11 17:30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9-11 09:40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9-11 08:45
人家没有说《金匮要略》中有没有五行。人家是对五行学说的正确性和价值,提出质疑。
------------------ ...

历经了千百年的临床历练,经历了多少仁人志士的研究和考验,“五行学说的正确性和价值”还有值得疑惑的吗?难道我们的前辈古人都是白痴吗?
现在有许多人对五行学说提出质疑,甚至要从中医学中废弃之,请问,他们真的很了解五行学说吗?仁海先生可谓是本论坛反五行的旗手了,但是他能否认事物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吗?

——千总说的很好。

对于五行,本论坛已经争论了多年。这么多年下来,其实已经可以下个初步的结论了。

五行学说的核心价值,在于概括与反映了事物之间(子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古人概括为生克制化),这个基本思想与观点,是正确的,有价值的。五行是中国古人原始的、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系统论的模型。虽然原始,朴素,但不是谬误,不是玄虚,与谬误和玄虚有根本性的区别。中医理论正是建立在正确的哲学基础上(阴阳与五行),才得以延续千年,而仍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不是偶然的,这是有其某种必然性在起着作用的。

不足处,在于五行学说有着机械的一面,其应用在中医学理论上,有着过度滥用,机械教条,生搬硬套的一面,乃至于用哲学的研究,替代了具体学科具体规律的研究。这点上是应当批判与改正的。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11 17:36
仁海先生在论坛上反复追问:有什么疾病,是离开五行不能诊治的?

其实这个问题,李先生和我已经多次答复过他了:阴阳五行是不能直接诊治疾病的。阴阳五行是认识方法论,指导了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但不能够直接用来诊治疾病。



用阴阳五行直接看病……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476

阴阳五行不能用来直接诊治疾病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563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11 17:48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8-9-11 17:52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9-11 17:36
仁海先生在论坛上反复追问:有什么疾病,是离开五行不能诊治的?

其实这个问题,李先生和我已经多次答复 ...

仁海先生在论坛上反复追问:有什么疾病,是离开五行不能诊治的?

其实这个问题,李先生和我已经多次答复过他了:阴阳五行是不能直接诊治疾病的。阴阳五行是认识方法论,指导了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但不能够直接用来诊治疾病。


用阴阳五行直接看病……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476

阴阳五行不能用来直接诊治疾病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563
…………………………
就这一条就可以肯定,你那个阴阳五行是错误的,必须废除。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11 17:56
百度五行

五行系指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并叫它们为“五行”。早见《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弯曲,舒张),金曰从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土爰稼穑(意指播种收获)。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不但将宇宙万物进行了分类,而且对每类的性质与特征都做了界定。后人根据对五行的认识,又创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这个理论主要在“五行生克”定律上面。

相生,是指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则与相生相反,是指两类不同五行属性事物间之关系是相互克制的;具体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11 17:57
gl0101 发表于 2018-9-11 09:48
仁海先生在论坛上反复追问:有什么疾病,是离开五行不能诊治的?

其实这个问题,李先生和我已经多次答 ...

就这一条就可以肯定,你那个五行是错误的,必须废除。

——101先生的五行是什么?请指教。不要又把五行的文献,当作是五行的定义~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9-11 20:01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9-11 20:31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9-11 09:36
仁海先生在论坛上反复追问:有什么疾病,是离开五行不能诊治的?

其实这个问题,李先生和我已经多次答复 ...

仁海先生在论坛上反复追问:有什么疾病,是离开五行不能诊治的?
----------------------------------------------------------------------

这个问题是自觉和不自觉的问题,中医诊治疾病不谈及五行,不等于五行规律没有在发生作用。

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没有感觉到地球在“坐地日行八万里”的飞速运转,不等于脱离了地球的影响。许多人没有学习过营养学,也不懂得什么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什么的,吃饭照样能充饥和生长发育,但不等于他就没有新陈代谢机能。中医诊治疾病,只要考虑到了脏腑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药物的升降浮沉,那就不可能离开五行的生克制化机制。如此而已!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12 10:23

第8条


【原文】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词解】
    未至而至:前面的“至”字是指时令到,后面的“至”字是指时令相应的气候到。
    甲子:是古代用天干和地支配合起来计算年月日的方法。这里指冬至后六十日第一个甲子夜半,此时正当雨水节。
=======================
      我不知道甲子与阴阳五行有没有关系?哪位大师教教我,谢谢。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12 10:31
        第9条

【原文】
    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词解】
    前:指关前寸脉。
    后:指关后尺脉。
  【释义】
    本条论述同一脉象,因出现的部位不同,主病也就不同。一般情况下,脉浮是病邪在表的反应,但必须是浮脉见于寸部,因寸部属阳主表,故寸脉浮,其病在表,是正气抗邪于表的表现。如果浮脉见于尺部,因尺部属阴主里,故尺脉浮,其病在里,一般是肾阴不足,虚阳外浮,阳气不能潜藏的现象。还须指出,表证属实者之见浮脉,必浮而有力;里证属虚者之见浮脉,必浮而无力。
    肾藏精主骨,腰为肾之外府,其脉贯脊。肾虚精髓不充,腰脊失养,故腰痛、背强、骨痿不能行走,甚则不能纳气归源,呼吸短促,濒于危笃之候,故云“极”。
=========================================
       【 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词解】肾藏精主骨,腰为肾之外府,其脉贯脊。肾虚精髓不充,腰脊失养,故腰痛、背强、骨痿不能行走,甚则不能纳气归源,呼吸短促,濒于危笃之候,故云“极”。
       这个词解,正确不正确?如果有人认为是错误的,请给一个正确的解释?这个肾,是不是五行中的肾??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