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中西医统一学新理论,就是以中医理论为本,应用现代医学理论揭开和诠释中医理论的本质 [打印本页]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3 20:23
标题: 中西医统一学新理论,就是以中医理论为本,应用现代医学理论揭开和诠释中医理论的本质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9-1-25 15:35 编辑

         “中西医统一学”的新医学理论,就是以中医原创理论为本,应用现代医学理论揭开中医理论本质之谜,并用这个理论诠释古今中医理论中的相关观点和论述。实现我国百年来无数中医先辈梦寐以求的梦想,即实现中西医理论的汇通,实现中西医理论上的融会贯通,借助于现代科学发展中医,提高中医的疗效。

      中西医统一学理论,实际上,也是中西医理论上的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高级阶段。


      中西医统一学理论,既符合中医理论的原汁原味思想,又符合现代医学理论思想。使这个被某些持《中西医不可通约论》的难题得到合理解决。
      本人从事此项研究,至今已历38年,但由于中医是现象层面的理论,其内容表现极为宠大,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我只是初步完成了基础理论的破解和诠释,以及部分临床医论的破解和诠释,起到一个“引路人”的作用。我在有生之年,只能巩固这些成果罢了,其余大量的工作还需要后人进一步来做。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3 20:51
为开拓者点赞!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3 20:55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8-9-3 20:56 编辑

中西医统一学理论,实际上,也是中西医理论上的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高级阶段。
…………………………
请问王教授到底是中西医统一还是中西医结合?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3 21:12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9-1-25 15:47 编辑

            在一套真正的现代理论体系中,理论由概念相互联系而构成,各概念之间必须相互联系,每个概念都是这个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理论体系之中,应当由各种成熟的学说理论构成,连成一体。
       以上述要求去看中医理论,《内经》够不上理论体系的标准,还仅仅是一部理论初构时期的探讨性的论文集,属于自然哲学式的取象比类的医学理论探讨。这是因为,
《内经》中的每个概念都是独立的,缺乏概念的定义,每篇文章内容,除了经验观察之外,就是由猜测形成的假说,特别是哲学与医学名词混而不分,所以没有形成纯医学的学说理论。所谓的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实际上都还是没有完全证实的假说,还没有达到学说的层次。
       《伤寒杂病论》虽形成了临床理论,但却是经验意义上的经验医学理论。从科学水平上讲,《伤寒杂病论》高于《内经》的取象比类层次。但从原理探讨深度讲,《内经》又高于《伤寒杂病论》的经验医学层次,不足之处是存在着牵强附会内容,需要去伪存真。

       所以,如果以现代理论的概念去要求古中医理论的话,那就不用探讨了,因为历代著作无一能达到这一要求。那么,就因为中医理论没有达到现代理论的要求,难道我们就不能研究了吗?显然不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更加深入、全部、具体地去研究,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提炼出合理成分,或近似合理的成分,进行补充完善,从而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过程,既是继承,也是挖掘,更是创新。例如,受到古人的一个思路启发,结合临床实际,也同样可形成新的理论,以弥补中医理论的缺胳膊少腿现象。这样形成的理论,当然属于创新。是否创新在于古代理论中是否阐述过。
       最后结论是、:我们不能象李同宪先生那样死心眼,那样形而上学的机械论思维,只知省懒事,把中医理论与西医加在一起就算融合了。但是,我们也不能以现代理论的高度去要求古中医理论的概念达到这个高度,那是不现实的。对于古人要求过高,那无疑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不可能有结果。如果古人都弄明白了,还用得着后人的研究吗?也就没有今天的争论啦。不就是因为古人没有弄明白吗,今人也没弄明白,才要进行研究吗?比如说,元气、阴阳,至今争论不休,这本身就是因为其概念不清造成的,如果概念清楚了,就不需要争论了。对不对?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3 21:18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4 06:41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8-9-3 20:55
中西医统一学理论,实际上,也是中西医理论上的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高级阶段。
…………………………
请 ...

          中西医结合的最高阶段,就是中西医理论的统一。     

     中西医统一学理论,人类医学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高阶段,既是我国提倡“中西医汇通”和“中西医结合”具有先见之明的中医大家(如张锡纯、施今墨先生等)追求的最终目标;与此同时,也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大方向的终极目标,更是钱学森院士提出的未来新医学的目标。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3 22:11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9-3 21:18
中西医结合的最高阶段,就是中西医理论的统一。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4 05:39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9-3 22:13 编辑

“中西医统一学”的新医学理论,就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揭开中医理论本质之谜,并用这个理论诠释古今中医理论中的相关观点和论述。

一一王教授创建了"王氏中医学",而不是"中西医统一学",因为其仍然应用的是中医的语言(为主体);王教授并没有揭开中医理论的本质之谜,因为王教授所言的中医理论,中医概念,很多已不是我们所学习,所运用的中医理论,中医概念了,是已经被修改过的中医理论,中医概念了,即“王氏中医学"。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9-4 06:04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9-3 22:07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9-3 13:12
在一套真正的现代理论体系中,理论由概念相互联系而构成,各概念之间必须相互联系,每个概念都 ...

如果古人都弄明白了,还有今天的争论吗?不就是因为古人没有弄明白吗?今人也没弄明白,才要研究吗。比如说,元气、阴阳,至今争论不休,这本身就是因为概念不清造成的。


一一争论的是概念的本质,而不是概念的定义(定义可以是本质层面的,也可以是现象层面的)。

如光概念的定义: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这个大家没有什么可争议的,争议的是光的本质,是波,还是粒子,最后的结论既是波又是粒子。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4 06:23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4 06:49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9-4 05:39
“中西医统一学”的新医学理论,就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揭开中医理论本质之谜,并用这个理论诠释古今中医理论 ...

            中医理论的根源在于四大经典以降至今所取得的成就,我做的工作,共有四步:
       有一步,就是根据中医原理,挖掘历代中医理论中的部分精华,梳理出中医理论中的真理部分,纠正其牵强附会的谬误,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原汁原味的中医理论;
        还有一步,就是根据现代医学几百年在整体医学和微观医学上取得的最高成就,去发现中医理论的盲区和漏洞,进行修补和完善,形成一套初步的相对完善的中医理论体系,与此同时,这套理论体系也使西医理论得到发展,也是提高之后的现代医学理论。这就是“中西医统一学理论”。
      



      真理只有一个,世界上不会因为中医、西医视角不同而出来两种真理,当今的中医、西医理论都只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我研究的结果,一方面将中西医各自的真理部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又将我从中西医理论中受到启发所发现的真理部分补充于两种医学理论之中,有所提高,形成一种全新的、既含中医、又含西医思想的未来新医学理论。这个理论,完全符合钱学森院士曾经在上世纪80、90年代提出的未来新医学理论。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9-4 06:28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9-3 22:04
如果古人都弄明白了,还有今天的争论吗?不就是因为古人没有弄明白吗?今人也没弄明白,才要研究吗。比如 ...

古人明白的你不明白,古人不明白的你明白,首先问问自己明白古人说的是什么吗?如果搞不清楚古人说的是什么,最好存疑,不要妄加猜测。比如古人说:阴阳五行六经。你认为古人说的阴阳五行是哲学,哲学怎么可能在临床上诊断治疗疾病?你用哲学诊断治疗疾病让大家开开眼界,阴阳五行六经是古人通过做实验得出来的客观规律,是特殊规律,不是普遍规律,咱们好好学习。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9-4 06:32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9-3 13:18
中西医结合的最高阶段,就是中西医理论的统一。     中西医统一学理论,人类医学发展的最终目 ...

王老师,波与粒子的科学知识你懂多少?再吹中西医理论的统一。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9-4 06:39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9-3 13:12
在一套真正的现代理论体系中,理论由概念相互联系而构成,各概念之间必须相互联系,每个概念都 ...

如果古人都弄明白了,还有今天的争论吗?
========================
古人明白的,现代人搞不出来的多着了,提问是推翻不了现实的。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4 06:42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4 06:46 编辑

             (何九公 发表于 2012-11-28 09:44 PM)

            
       读王锡民教授《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


      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这些年很热闹,不同阵营的人论战很激烈!

      近来拜读了王锡民教授的《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觉这本著作,对中医来说,意义重大,价值非凡!

      元气、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部分,中医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组织结构,病理变化,并用来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但是,自余云岫起先后四次发起反中医浪潮中,反中医们所诟病的,就是中医的阴阳五行,虽然最后都被ZF制止了,但是,为什么屡禁屡反?中医除了争取ZF支持外,有没有其他办法根本清除之些闹剧发起的根源?这一点,我认为王锡民教授的《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之谜》,用现代科学语言,阐明元气阴阳的科学本质,大力推动中医的科普工作,让现代人对中医的科学本质形成共识,这才是让中医永立不败之地的治本之法。

      “中医六十岁才成材”,中医传承很艰难,这是现代中医面临的实际问题,理论上太玄,抽象,让人难于认清其本质是传承困难的原因之一,“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可数推,以象谓之也”。中医人学阴阳、讲阴阳、用阴阳,从模糊到清晰、从抽象到形象,对于从小就生活在现代科学土壤的中医学子来说,这个过程肯定比清以前的人要长很多,《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的问世,我认为,会对中医的传承教育,产生良性影响。

      中医学与西医学,都是研究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诊断治疗疾病的科学,虽然研究方法不同,但是二者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或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两者的研究,在人体的每个层次,必定都有一个交点,从人体组织结构的形态、功能入手,相互比较,必定找出共性的物质结构,差异的可能不是物不同,而是表述各异。从《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看,中西医理论上的沟通,已经成为可能,

      中医宏观整体清楚,微观局部模糊,西医微观局部清楚,宏观整体模糊,如果没有自我意识形态之争,中西医各取其长,那么以后的医学,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既可以战略上宏观整体的把握,从技术上又可局部微观精细,这不就是一种完美的医学吗?

      读《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我不但高度认同王锡民教授的学术观点,也深深被其废寝忘食、三十年如一日的探索精神所感动,一个西医科班出身的人,内心深处流趟着热爱中医的热血,如果张锡纯前辈能够看到这本书,我想他应当感到欣慰!

http://www.zhongyiyao.net/bbs/vi ... 51769&extra=&page=1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9-4 06:43
王锡民
小董,中西医理论与波与粒子没有一点关系。知道吗?  发表于 3 分钟前
=====================================
王教授,你的程度还不如初中生。人体是物质的,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这种知识你就不懂,别在胡吹研究中西医。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9-4 06:47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9-3 13:12
在一套真正的现代理论体系中,理论由概念相互联系而构成,各概念之间必须相互联系,每个概念都 ...

如果古人都弄明白了,还有今天的争论吗?不就是因为古人没有弄明白吗?今人也没弄明白,才要研究吗。比如说,元气、阴阳,至今争论不休,这本身就是因为概念不清造成的。
-----------------------------------------------
这句话,看起来讲的冠冕堂皇,实际是对古人的学问没有深入理解,也没有正确理解。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地把个人的片面认识强加于古人。比如说元气、阴阳,古人的认识本来就是很清楚和很精确的,可惜现代有些人不理解或一知半解罢了!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4 06:57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9-4 06:47
如果古人都弄明白了,还有今天的争论吗?不就是因为古人没有弄明白吗?今人也没弄明白,才要研究吗。比如 ...

这句话,看起来讲的冠冕堂皇,实际是对古人的学问没有深入理解,也没有正确理解。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地把个人的片面认识强加于古人。比如说元气、阴阳,古人的认识本来就是很清楚和很精确的,可惜现代有些人不理解或一知半解罢了!
————————————————————————————————
       欢迎千总版参与讨论。请问千先生:
      1、如果古人的学问都清楚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反阴阳五行?
      2、古人的哪本书说清楚元气、阴阳了,请举证。来佐证你的说法。要知道,无证不立。
      3、请问,古人哪本书说过“阴阳平衡”?哪本书中有元气概念?请自己直接回答,不要转载别人的文章。不懂就要承认不懂,也不要找理由。如果答不出,你上面说的话,等于被否定,全部作废。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4 07:12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4 07:20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9-4 05:39
“中西医统一学”的新医学理论,就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揭开中医理论本质之谜,并用这个理论诠释古今中医理论 ...

“中西医统一学”的新医学理论,就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揭开中医理论本质之谜,并用这个理论诠释古今中医理论中的相关观点和论述。

一一王教授创建了"王氏中医学",而不是"中西医统一学",因为其仍然应用的是中医的语言(为主体);王教授并没有揭开中医理论的本质之谜,因为王教授所言的中医理论,中医概念,很多已不是我们所学习,所运用的中医理论,中医概念了,是已经被修改过的中医理论,中医概念了,即“王氏中医学"。
——————————————————————————————————————
         陈先生称拙著为“王氏中医学”,本人受之有愧。因为拙著只是一个开端。
     另外,若称为“王氏中医学”,也只说对了问题的一半,即“应用现代医学理论揭开中医理论本质之谜,并用这个理论诠释古今中医理论中的相关观点和论述”。还有另一半我还没细说,就是我对于西医理论的补充和提高。二者合在一起,才是中西医统一学理论的全部内容。当然,由于个人精力有限,这个事业不是我一人就能完成的,我只是创建初步理论的领路人,或他人所称的“开拓者”,剩下的工作,只能由后人来完成。  

      (另外,我研究的部分,只是基础理论部分,并不是历代中医理论中的全部内容。其它有价值的东西,只好留待后人挖掘。)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4 09:32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9-3 21:18
中西医结合的最高阶段,就是中西医理论的统一。     

     中西医统一学理论,人类医学发展 ...

中西医统一和中西医结合有本质的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9-4 10:34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9-3 22:57
这句话,看起来讲的冠冕堂皇,实际是对古人的学问没有深入理解,也没有正确理解。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地把个 ...

就文字本意就说清楚了,元气的气应该是炁,不是气体的气,元气,元与圆通假,炁,火堆旁跳舞,元气就是圆形运动,人体有很多圆形运动轨迹,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这是阴阳的定义,阴阳是时间运动与作用面运动的运动轨迹。王教授,你不懂不能证明古人没有说清楚。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9-4 10:40
运动轨迹有哪些规律,王教授你可以理解吗?理科知识不行,无论如何也不会懂,也不会清楚。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9-4 11:25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9-3 22:57
这句话,看起来讲的冠冕堂皇,实际是对古人的学问没有深入理解,也没有正确理解。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地把个 ...

阴阳、元气,对于古代先贤来说,就像穿衣吃饭一样是日常等闲事,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现在有人对阴阳五行不了解,那是因为现代有些人根本搞不懂,还要胡搅蛮缠。至于说到“阴阳平衡”,这应该是现代词汇,但是古代典籍中,对这个理念早已心知肚明,无需赘言了。现在有人不懂得,那是他自己不求甚解罢了。元气和阴阳并不神秘,无需什么破解,也没有必要搞得神乎其神!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4 17:15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4 18:41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9-4 11:25
阴阳、元气,对于古代先贤来说,就像穿衣吃饭一样是日常等闲事,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现在有人对阴阳 ...

阴阳、元气,对于古代先贤来说,就像穿衣吃饭一样是日常等闲事,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现在有人对阴阳五行不了解,那是因为现代有些人根本搞不懂,还要胡搅蛮缠。至于说到“阴阳平衡”,这应该是现代词汇,但是古代典籍中,对这个理念早已心知肚明,无需赘言了。现在有人不懂得,那是他自己不求甚解罢了。元气和阴阳并不神秘,无需什么破解,也没有必要搞得神乎其神!
————————————————————————————————
          大家都在鼓劲,千先生看不懂不说,干脆泼一瓢冷水再说,这是不是病理心态啊。举一个例子:这就如同大家正在高兴地吃饭,突然发现碗里有一只苍蝇,你说,这是多么无趣,有人会因此作呕。泼冷水,说得不好听,是居心叵测,从本质上讲,却是嫉妒心理的突出表现。自己不行,还不允许别人行,一看到别人取得一点成绩,上去就是一瓢凉水,以泄嫉妒之心火。久而久之,这种心态容易得病啊!             



      1、千先生怎么越说越离谱了呢?总不能没有证据乱侃吧!      


       2、既然不神秘,大家都应懂,为什么争来争去?这足以证明大家没明白。不明白是因为古人没说清楚,或没说。既然不神秘,你为什么也不懂?
       3、让你说说,你为什么每次都不敢说?难道怕说错了?既然怕说错,哪来的勇气泼冷水?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9-4 19:09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5 13:43 编辑

王锡民说: 那是因为你不懂。
…………………………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9-5 05:00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9-4 21:55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9-4 09:15
阴阳、元气,对于古代先贤来说,就像穿衣吃饭一样是日常等闲事,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现在有人对阴阳 ...

真是乱弹琴!
我嫉妒你什么了?你有什么值得让人嫉妒的呢?先生太自以为是,太自命不凡了吧?再说,讨论学术问题,本来就是各抒己见,
难道你的发言就成了“圣旨”?不允许有任何不同意见吗?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9-5 06:51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9-5 07:56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9-4 06:42
(何九公 发表于 2012-11-28 09:44 PM)

            

1、元气不像您说的那样肤浅。是因为元气是先天之气,其与元神(先天之神)是相伴而生的。而元神在受精卵形成之前就存在,元气也是这样。内经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就包括人在受精卵形成之前进化过程。所以,元气作为先天之气,同样可以在受精卵形成之前伴随元神而存在。毕竟,受精卵的形成才是人体后天生命活动开始标志
2、破解阴阳应该结合临床实际,即更好地为解决临床问题服务。毕竟,理论是为临床服务的,为了破解而破解属于纸上谈兵的行为。而阴阳为临床服务的途径只有两个:一是用药性;二是支撑中医的思维方式(毕竟,治病离不开思维)。
请问,您是怎样破解阴阳用于用药性问题的?又是如何破解用阴阳支撑中医思维方式的?
作者: 喻家言    时间: 2018-9-5 09:55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9-5 06:51
1、元气不像您说的那样肤浅。是因为元气是先天之气,其与元神(先天之神)是相伴而生的。而元神在受精卵 ...

支持,搬一橙子坐等王教授讲课。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5 13:49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5 14:15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9-5 05:00
真是乱弹琴!
我嫉妒你什么了?你有什么值得让人嫉妒的呢?先生太自以为是,太自命不凡了吧?再说,讨论 ...

            千先生混洧了讨论学术与灌水的区别。把自己的灌水贴当成学术讨论,笑话!
       学术讨论,是具体的认识,不是信口开河。
       比如说,你看到我提出的“元气内涵和五大规律”,明明看不懂,又不虚心,还不服气,于是就说出这种丧气话来:“元气和阴阳并不神秘,无需什么破解,也没有必要搞得神乎其神!”。让你说,一切学术研究都是吃饱撑的!没必要研究了,应该永远糊涂下去,这是一种典型的懒汉丑夫、得过且过的思想,都象你这样,科学还能进步吗?       你真懂吗?你真的不懂!你只知重复书本上那句话“元气是生命的原动力”,你根本不懂什么是原动力。由于你不懂元气的内涵和元气的规律,又不知阴阳规律在生命活动中以病态下体现在哪里,你在治病时就无从下手,只能稀里糊涂。这是因为,你不会判断。
      比如说你看到患者有“气虚”症状,也知道补气,这只是最低级的辨证施治方法。因为你不知道元气的内涵和元气的五大规律,所以就不知道气虚与元气虚、卫气虚、宗气虚、营气虚、阴气虚、阳气虚、心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肝气虚、血虚、痰湿等等的关系,所以,你下药时就不能准确地知道用哪个补气药更合适,因为中药学上也没有严格的细分。同理,你不知阴阳的内涵,不知阴阳是怎么平衡的,不知阴阳的各种规律,就不会准确地判断阴阳失调、错杂,只能稀里糊涂地说阴阳失调,用药也是稀里糊涂。一句话,你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你治病的疗效就要打折扣,你也不知道能不能治好,全然心中无数。


       你既然不懂,而我把它研究出来了,你却说“元气和阴阳并不神秘,无需什么破解,也没有必要搞得神乎其神!”这就是典型的不懂装懂?是不是嫉妒呢?如果不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泼冷水?大家在探讨学问,你泼冷水是什么意思?
       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明理,研究原理,你将自己不懂的原理说成“没必要搞的神乎其神”,请问,什么意思?

       你还问我,“我什么时候,什么问题,“每次都不敢说”了呢? ”  真会装糊涂。我以前多次让你回答的关键问题,你大多数情况下,采取的回避,不了了之。这哪是讨论呢?每次说完大话,经不起推敲,被别人一问,立即就逃跑。这哪行啊?但愿以后,你能不逃跑。我会问得你目瞪口呆。信不信?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5 14:26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5 14:32 编辑

          千秋雪
您见哪本中医典籍上,有人说元气和阴阳需要破解了呢?

——————————————————————————
千秋雪先生说话,满满的负能量。
国家从1954开始研究中医理论,至今已花了上百亿以上。你有本事咋不去说,中医理论根本用不着研究,因为中医典籍上从没说过。你自己想一想,这话说出口,幼稚可笑不?有自知之明吗?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9-5 17:07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9-5 05:49
千先生混洧了讨论学术与灌水的区别。把自己的灌水贴当成学术讨论,笑话!
       学术讨论 ...

真是大言不惭!好在论坛是公开的,是非曲直,大家有目共睹!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9-5 17:15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9-5 06:26
千秋雪说
您见哪本中医典籍上,有人说元气和阴阳需要破解了呢?

还是谈论正题吧。
你说说你是怎么破解阴阳的?阴阳到底是什么?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9-5 19:50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9-5 06:26
千秋雪说
您见哪本中医典籍上,有人说元气和阴阳需要破解了呢?

说说你又是怎么“应用现代医学理论揭开和诠释”元气的?元气到底是什么?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9-5 21:17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9-6 07:01 编辑
王锡民发表于 2018-9-5 06:51

哪跟哪啊?不懂装懂,表面看还装得挺像,实则漏馅。

我说的人的元神伴随元气在受精卵形成之前就存在是真的。若按你说的元气(伴随元神)只是形成于受精卵至胚胎形成之前这一段时间,那么,人的先天(包括进化过程)的孕育过程只有几天时间,是否太少了?到底谁露馅了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9-5 21:57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9-5 17:15
还是谈论正题吧。
你说说你是怎么破解阴阳的?阴阳到底是什么?

还是谈论正题吧。
你说说你是怎么破解阴阳的?阴阳到底是什么?
————————————————————---
        你刚说过用不着破解,怎么,一会儿功夫又变卦了?说话还能不能算数了?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9-25 17:59
王锡民
中西医理论的统一,不是物理学的统一。  发表于 昨天 09:19
哪来的牛B理论?搞笑!西医理论的基础就是物理学,诊断技术就有X光核磁超声心跳呼吸等等,没有基础知识哪来的统一?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