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金匮要略》第6条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8-31 15:48
标题:
《金匮要略》第6条
第6条
【原文】
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词解】
吸促:指吸气浅短急促。
吸远:指吸气深长而困难。
【释义】
本条论述望呼吸以辨别病位之上下,并判断其预后的吉凶。吸而微数,是吸气短促。如病由中焦实邪引起,则影响气机升降,肺气不降,入气减少,不得不济之以微数。病在中焦,当下其实,邪去正安,呼吸自能恢复常态,故“下之即愈”。如吸气短促不因中焦实邪而是属于虚证的,则如《心典》所说:“为无根失守之气,顷将自散”,故云“不治”。上焦指病在肺,吸促是肺气大虚;在下焦指病在肾,吸远是元气衰竭,肾不纳气所致。呼吸时全身动摇振振,是虚弱已极,形气相失的危重证候,故难治。
【参考】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息兼呼吸而言,吸则专言入气也。中焦实则气之入者,不得下行,故吸微数,数犹促也。下之则实去气通而愈;若不系实而系虚,则为无根失守之气,倾将自散,故曰不治。或曰:中焦实而元气虚者,既不任受攻下,而又不能自和,故不治,亦通。其实在上焦者,气不得入而辄还,则吸促,促犹短也;实在下焦者,气欲归而不骤及,则吸远,远犹长也。上下二病,并关脏气,非若中焦之实,可从下而去者,故曰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气盛而形衰,不能居矣,故亦不治。”
西医解释
吸促:指吸气浅短急促。吸而微数,是吸气短促。如病由中焦实邪引起,则影响气机升降,肺气不降,入气减少,不得不济之以微数。病在中焦,当下其实,邪去正安,呼吸自能恢复常态,故“下之即愈”。
解读:由于膈肌下降困难引起,例如上腹部急性腹膜炎,胸腔积脓,肠梗阻等,故“下之即愈”。
吸远:指吸气深长而困难。在下焦指病在肾,吸远是元气衰竭,肾不纳气所致。
解读:吸气性呼吸困难,见于极度衰竭的肺气肿。见《融合观 肾不纳气-吸气性呼吸困难证态》
呼吸动摇振振者,是虚弱已极,形气相失的危重证候,故难治。
解读:极度呼吸困难,所以难治。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9-1 06:48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8-31 23:07 编辑
西医解释
吸促:指吸气浅短急促。吸而微数,是吸气短促。如病由中焦实邪引起,则影响气机升降,肺气不降,入气减少,不得不济之以微数。病在中焦,当下其实,邪去正安,呼吸自能恢复常态,故“下之即愈”。
解读:由于膈肌下降困难引起,例如上腹部急性腹膜炎,胸腔积脓,肠梗阻等,故“下之即愈”。中焦脾胃,是指西医的胃肠道以及腹腔。虚者,不可用下法,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治疗方法。
吸远:指吸气深长而困难。在下焦指病在肾,吸远是元气衰竭,肾不纳气所致。
解读:吸气性呼吸困难,见于极度衰竭的肺气肿。见《融合观 肾不纳气-吸气性呼吸困难证态》
呼吸动摇振振者,是虚弱已极,形气相失的危重证候,故难治。
解读:极度呼吸困难,包括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等,所以难治。
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
【
其实在上焦者,气不得入而辄还,则吸促,促犹短也;实在下焦者,气欲归而不骤及,则吸远,远犹长也。上下二病,并关脏气,非若中焦之实,可从下而去者,故曰难治。】中医心肺肝肾的实证,不可以运用下法治疗,所以难治,对此西医尚难以解释。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