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慢性胃炎常用治疗药物分类,请收下这张表 [打印本页]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8-14 18:30
标题: 转:慢性胃炎常用治疗药物分类,请收下这张表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尚无特效疗法,大多数都在门诊随访治疗,主要是用祛除病因和对症治疗。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性反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祛除病因

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进食对胃黏膜有强烈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戒酒。积极治疗口、鼻、咽部的慢性疾病。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细嚼慢咽,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的慢性胃炎应根除幽门螺杆菌。

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抑酸或抗酸治疗、保护胃黏膜和增强胃动力三个方面。现将慢性胃炎治疗过程中常用的药物进行归类。

表1.慢性胃炎常用治疗药物
[attach]13730[/attach]
[attach]13731[/attach]
[attach]13732[/attach]
[attach]13733[/attach]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症状的处理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消除或改善胃黏膜炎症,防止萎缩、肠化的进一步发展,无症状、有幽门螺杆菌阴性的非萎缩性胃炎无须特殊治疗。对于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严重的萎缩性胃炎或伴有上皮内瘤变者应注意预防其恶变。
来源:医脉通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8-8-15 17:14
这是西药表啊。

再说了,按我老师意见,慢性胃炎十之八九都有情绪性因素,无论中西医,如果只从中医的脾虚或上面这些西医分类去应对,大部分疗效都不会好。我老师自然是对的。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8-15 17:29
萧铁 发表于 2018-8-15 09:14
这是西药表啊。

再说了,按我老师意见,慢性胃炎十之八九都有情绪性因素,无论中西医,如果只从中医的脾 ...

再说了,按我老师意见,慢性胃炎十之八九都有情绪性因素,无论中西医,如果只从中医的脾虚或上面这些西医分类去应对,大部分疗效都不会好。我老师自然是对的。

——有情绪性因素,不等于情绪性因素是唯一的因素,也不等于情绪性因素是主导的因素。只有部分肝郁犯胃型的胃病,情绪性因素是主导性的因素。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8-15 22:14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8-15 14:22 编辑

西药治疗胃炎有其长也有其短,如有的患者到顶级大医院检查出有慢性胃炎、HP感染,但用了抗HP感染的三联药治疗半月,患者自觉症状却仍然没有任何减轻,转而用中药3天症状锐减,当然也不排除前段西药治疗已奠定了一些基础,如果二者适当配合豈不更好。但也有用中药施治而效果欠佳者,说明中药治疗慢性胃炎有其长也有其短,了解西医治疗慢性胃炎如何用药,可以取彼之长,补已之短,对有些找到中医却不愿吃中医药的患者,或有些久吃中药又想换个西药治治者,也可随手施用西药治之。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8-15 22:24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8-15 14:46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8-15 09:29
再说了,按我老师意见,慢性胃炎十之八九都有情绪性因素,无论中西医,如果只从中医的脾虚或上面这些西医 ...

陈总说得很对!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8-15 22:32
萧铁 发表于 2018-8-15 17:14
这是西药表啊。

再说了,按我老师意见,慢性胃炎十之八九都有情绪性因素,无论中西医,如果只从中医的脾 ...

情绪问题是慢性胃病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饮食不得法。
麻烦的是,饮食方法,你可以给病人仔细教,情绪问题,谁也没办法。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8-15 22:50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8-15 09:29
再说了,按我老师意见,慢性胃炎十之八九都有情绪性因素,无论中西医,如果只从中医的脾虚或上面这些西医 ...

谢谢陈总评分!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8-15 22:50
llyyjj 发表于 2018-8-15 14:32
情绪问题是慢性胃病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饮食不得法。
麻烦的是,饮食方法,你可以给病人仔细教,情 ...

受凉,熬夜,辛苦劳累,都可以加重胃病病情。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8-8-16 06:12
llyyjj 发表于 2018-8-15 22:32
情绪问题是慢性胃病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饮食不得法。
麻烦的是,饮食方法,你可以给病人仔细教,情 ...
情绪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但首先须得知道它。其次,要给“心药”而不仅仅是“身药”,这时好的医生(无论中西)就要充当某种程度的心理医师。心理医生在外国很普遍,在电影里经常可看到。在电影的情节里,病人很放松的半躺在张长椅上,心理医生做的就是提些简短的问题,大部分时间引渡病人自己讲。所以,让病人把“闷在心里”的病根释放出来,可说是心理医生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加逍遥散里的舒肝3药,疗效肯定比没加的好。

想起来,在中医脏腑中,脾胃的“身病”似乎是最受“心病”影响而不被认知的。而只把慢性胃炎作为纯身病应付,不管是中医西医,都是不会有好疗效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8-16 07:35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8-8-16 08:18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8-16 07:35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

又来说套话了。如果所有问题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会有什么从实践/经验提升成具指导意义的认识从而反过来指导实践?很多中西医治不好慢性胃炎就是因为对这病的认识不到位;不到位的关键就是没有认识到要治的不仅是身病,更主要是心病。像先生这种假大空的理论家,平时就好讲什么哲学指导,到真正要碰到具有指导意义的认识时又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胡诌,自己露馅而已。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8-16 09:06
萧铁 发表于 2018-8-16 06:12
情绪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但首先须得知道它。其次,要给“心药”而不仅仅是“身药”,这时好的医生(无论 ...

这个话题讲起来,很庞杂的,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容,还包括一小部分精神病学内容。
因为我没有学过心理学,这个话题就讲不下去。


我的几点想法:
1,中医学很重视心理作用,许多中医大夫,实际上天天在应用心理治疗(或者说治疗心理),但他的这些“治疗”,完全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大部分中医大夫,甚至没有听说过“心理治疗”这个词。
2,中医大夫所应用的“心理治疗”,和现代心理学的“心理治疗”,方法上差别很大,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点,可是效果却很好。
3,因为中医是不自觉地在治疗病人的心理,所以中医、患者,往往把中医的疗效都归于药物的作用。
还有一些想法,一下子说不出来。


八十年代,我有过一本《中医心理学》,后来被人借走了,同行借书,都是有借无还。那本书可是对中医学里有关心理学内容 的初步总结,也只是把有关内容做简单介绍,但说明中医界有人开始研究这些问题了,不知道近些年有什么进展。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