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将中医百年衰退归于“中医西化”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谎言 [打印本页]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8-1 18:27
标题: 将中医百年衰退归于“中医西化”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谎言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8-1 19:07 编辑

        将中医百年衰退归于“中医西化”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谎言

      中医近百年的衰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人找各种借口,怨这怨那,就是不怨自己疗效不行。不从自身找原因,加以更正,再过一百年也不会有发展。最常见的有几种说法,我们不妨认真推敲一下,就足以证明其荒谬。

      第一种说法是,中医近百年衰退是由于西医东渐导致“中医西化”所致。这种说法更是经不起推敲,与事实不符。理由是,中医治病采用的是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用的是中药,与西医何干?况且在现实中,那些治病疗效差的中医人并没有西化的能力,中医界人士也没有能力应用西医理论解释中医,可见这个说法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谎言。事实恰恰相反,自清末开始,凡深入学习西医理论的中医人,大都成为中医泰斗或中医大家。这里介绍四位典型“中学西”代表人物:第一位,清末中医名家张锡纯,通过深入学习西医理论,在治病中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其医术超越了古人,树立了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成为清末时期无人相提并论的一代中医宗师。第二位,民国时期名中医施今墨先生深入研究西医理论,触类旁通,促发灵感,其治病疗效高居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誉满天下,开创了我国以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治疗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之路,树立了我国中西医结合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为新中国开展全国性的中西医结合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位,陕西中医学院院长杜雨茂教授,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诊断及理化检查,在治疗肾病、尿毒症等各种疑难病方面取得卓越疗效,誉满国内,各省疑难病患者求医者络绎不绝,成为新中国时期以中西医结合为特点的中医临床名家,名列《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之中。第四位,山东中医学院周次青教授,也是医辨证结合西医诊断及理化检查,开方治疗,疗效卓著,成为以中西医结合为特点的中医临床名家,名列《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之中。这些事实足以证明,中医学习西医,只要真正学习到位,就能触类旁通,左右逢源,成为一代中医大家并不是难事。充分证明,那种宣扬我国百年衰退是由于西医东渐导致“中医西化”所致的观点,是经不起一驳的谬论。螳臂当车,阻挡不了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


      以笔者的30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采用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是收效最快、治愈率最高的最佳治疗措施。例如,用于气功治病和推拿治病,大都可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用于中药治病,收效也很快速,笔者曾治愈了大量的经过老中医和西医专家久治不愈的难治病,令患者、家属及经治医生惊叹不己。笔者也因为在内毕业的三年内,就成为地方小有名气的医生,多次接受多家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
      事实表明,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中西医结合都可提高疗效,成为最佳治病手段。然而,目前有些思想保守、顽固不化的部分中医人,对于中西医结合毫不了解,一直试图阻碍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但也一直没有得逞。从攻克重大疾病的希望和角度上看,中西医结合是我国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也是不可动摇的。


      第二种说法是,中医近百年衰退是由于中医治病背离了中医经典所致。这种说法同样违背了历史真象。一个无可辨驳的事实是,在四大经典成书的两汉时期,治病效果最差,死亡率最高。例如,《汉书•艺文志》有一句谚语,叫做“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就是对于西汉时期治病疗效的明确记载。意思是说,患病后挺着不治,就相当于一个中等水平的中医治病的结果,由此可见,那时的中等水平以下的中医是治不好病的。另外,《伤寒论》序言中说的更清楚,张仲景族人200余人,不到10年死了三分之二。这足以证明,到了东汉时期,中医依然不会治愈当时的急危重病,患者只能等死。《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有一多半内容是专门用来论述和纠正庸医们治疗伤寒类病时误下、误吐、误火所导致的坏病的,可见当时的中医连治个外感疾病都没有把握,经常治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仲景感到死人太多,才发愤研究中医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整理出《伤寒杂病论》一书。张仲景本人对于《伤寒论》治病疗效的评价是“思过半矣”,意思是说,自以为学懂此书可以治愈一半以上的病人,但也等于说,还有近一半病他也治不好。此书中就记载着他自己也不会治的死症。


      以上就是中医四大经典成书的两汉时期治病的真实水平。由此可见,四大经典成书时期充其量只是医学理论形成的萌芽时期,不仅治不了危重症,就连一些常见的外感小病也没有把握治好。这些事实足以证明,当今那些神化中医四大经典能够包治百病的说法,实际上是一个毫无根据的谎言。清末中医泰斗张锡纯大师对于四大经典的评价最为准确。他在《复冉雪峰问创建医学堂规则书》一文中,明确反对把《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四大经典全本充作医学教材,认为把经典全本充作教材,“取径太远,非阐十年之功于此等书,不能卒业,即使能卒业矣,果能得心应手乎?”他又说:“此非谓内经、难经诸书可废也,因古籍紧要处,已粗搜罗于拙著之中而便于领会也。”他还满怀激情地勉励冉雪峰编写这样的中医新教材:“广搜群籍撷其精,参以西学择其粹,独出见解,发古人所未发,补中西所未备,撰为医学新讲义,以教导生徒,诚千古之慧业也,济世之仁术也,岂不美哉!”这些高瞻远瞩的见识,为新中国的中西医结合事业,指引了前进的航向,远非一般中医人所能理解。


      当今医学已经发展到西医治疗急危重病的高疗效阶段,古代那种司空见惯的由于中医无力治疗所导致的儿童夭折和成人早折现象几乎接近消失,死亡率也已降到历史上最低点,岂能再退回治病疗效低下的古代中医初期阶段?可见“回归经典、反对创新”、盲目夸大古人治病疗效的做法,只是一种盲目崇古的情结在作怪,不仅不符合事实,而且对于今天的中医发展极为不利。


      既然中医近百年的衰退,既不是“中医西化”所致,也不是脱离经典所致,那么,究竟是怎样造成的呢?


      铁的事实证明,只有一个解释,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治病疗效的竞争输给了西医。中医自古以来,疗效从来就没有高过,当西医进入我国医疗市场之后,一种新的疗法给了患者新的选择,广大患者经过百年的治病体验,货比货的结果,逐渐抛弃了中医,从中医的诊室走到了西医的诊室,从而导致中医治病门庭冷落。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出一个合理解释的理由。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医治病技不如人,疗效不靠谱,才导致在医疗市场上竞争失败。      

      中医治病技不如人,表现在救治危重病方面远不如西医,而患者最重视的就是危重病导致的死亡,由此失去大多数患者;患者心目中没有中医西医之分,只有疗效一个标准,他唯一认可的是谁能治他的病。疗效不靠谱,表现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其疗效具有不确定性,有时有效,有时无效。既使是国医大师,接受不会治的疾病同样无效。由此又会失去一部分患者的信任。试想一想,中医治危重病技不如人,治慢性病疗效没有保障,在医疗市场上失败就是必然结果。你把这个原因,推到“中医西化”上面,转移中医本身的低疗效真象,有用吗?


      笔者认为,作为一门治病的医学,首先要在疗效上下功夫,取得患者的信任,才是解决中医在现代环境下生存的最有效办法,而不是找一大堆理由作为失败的借口,怨这怨那,就是不怨自己治病效果不好,失去了信誉。这是当今中医人应当反思的一个大问题。

     关于古代中医治病的低疗效真象,笔者将在下一个问题中讨论。




作者: 喻家言    时间: 2018-8-1 19:01
请教王教授:“中医百年衰退”的论据,出自何处?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8-1 19:10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8-1 19:11 编辑
喻家言 发表于 2018-8-1 19:01
请教王教授:“中医百年衰退”的论据,出自何处?

           中医百年衰退,不是论据,是近些年“复古派”反复地、不厌其烦地提出的一个错误论点和结论,目的就是为了否定我国的中西医结合。本文的目的,就是针对性地批判这个错误论点的。该论点的具体内容,可在许多文章中看到。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