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能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今天的中医会怎样呢?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19 17:19
标题: 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能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今天的中医会怎样呢?
  这个疑问(多年以前与部分中医人讨论过),再一次被提起,源自在我们的交流群里刘老师转发了一段文字。如下:

  胡碧玲很认真地说,
  “由于西医是不会容纳中医的,容纳的是一些技巧,但不会接受中医的理论。”
  “西医理论根本不承认中医理论中的气、经络、阴阳五行说等等。所以中医为了‘科学化’,其治疗配方中的思维就越来越接近西医的思维模式,现在选药越来越不按传统的性味模式相配,而是按西方科学的药理作用相配。”胡碧玲说,“现在中国在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中医和中医的病名来诊断一种疾病。”
她不客气地指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误区,是完全的西化。同时,她以为即使要中西医结合,应该是中医容纳西医。
  “从我自己个人的角度来看,惟一能沟通的方法是把西医融进到中医里面,而不像现在,把中医融进到西医里面,由于中医看病是在生命的层次看病,西医看病是在肉体的层次看病。”


不谈阴阳五行:不久的将来,现代医学必将承认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不是替代医学关系,而是互补医学关系。气、阴阳和经络也会承认的,因为这些已经可以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解释清了。

杨金峰:互补,完全支持。

我:(帖子题目的完整表述)不知有人思考过没有,如果中医(中国传统医学)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中医与西医会呈现今天这状况吗?

不谈阴阳五行:你提出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科技发展对现代医学的影响比较大,对中医理论的影响比较小,现代科学对中医理论的帮助主要遇到两个问题:1是现代科学不清楚中医所需;2是中医所需对现代科学来讲尚难达到。这两个问题都存在。

我:你理解和回答可能有误。
1、追根溯源,哪一项现代科学发明(据英国学者统计,从旧石器时代至公元2008年,共产生了1001项改变世界的重大发明)的目的是直指现代医学(或西医)所需的?
2、适时引入当代科技发展成果运用到中医(以传统中医思维为主导)的诊断、治疗中,就那么难吗?为什么呢?

欢迎所有关心中医药发展的朋友们参予交流、讨论。请各位不要出口伤人。谢谢了。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8-7-19 18:14
发展中医引进一些现代科技成果没有错,中医不应该排斥检测技术。但是在借助现代科技成果的同时,更不能淡化中医思维。我们借助现代检测技术诊断疾病,并且用中医中药解决它,才能让人民群众信服。比如治疗肝炎,肝硬化,肾、输尿管结石,腰椎间盘膨出、突出等。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19 19:56
第一,中医需不需要吸收现代科技?需要。

第二,现代科技能不能满足中医需要?能满足。

第三,中医能不能吸收现代科技?能也不能;将来能,现在不能。

第四,中医不能吸收现代科技的原因在现代科技还是在中医?中医不能吸收现代科技的原因在中医,不在现代科技。

第五,中医不能吸收现代科技的原因在哪里?中医不能吸收现代科技的原因在中医理论没有现代化和科学化。

第六,中医理论没有现代化和科学化与现代科技和西医有关系吗?中医理论没有现代化和科学化与现代科技和西医没有关系。

第七,中医理论怎么才能现代化和科学化?只有阴阳五行现代化和科学化,中医理论才能现代化和科学化。

回答完毕。

此为原创。凡有类同,都是冒充。

谢谢!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7-19 20:03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7-22 09:04 编辑

适时引入当代科技发展成果运用到中医(以传统中医思维为主导)的诊断、治疗中,就那么难吗?为什么呢?
——————————————————————————————————————————-
            1、中医理论是经验科学理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理论,与现代科学相比,至今尚处于科学的初级阶段,其中含有较多的不科学成分甚至错误,这是它与现代科学理论的根本区别(当然,现代科学理论中也会存在着不足,也是不全面的,不过,若有牵强附会,肯定是会清除的)。正因为如此,自一百年前的张锡纯大师及民国时期的施今墨大师看到了西医之长和中医之短,才决心提倡中西医汇通和中西医结合,我国从50年代开始,到今天已经花费了60多年研究中医,除了在肾本质、经络本质和活血化瘀本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之外,但对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而言,仍没有获得突破。这就足以证明,将现代科技成果运用到中医之中是非常难的。

      由于研究没有实现理论上的突破,近十几年来,提倡固步自封的中医保守派极力否定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否定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提出“中西医不可通约”的谬论,编造学习西医会丢掉中医思维形成中医西化的谎言,以此阻挡中医学习西医,但从今年的国家发布的中医政策来看,制造这种错误谬论和谎言的人的目的没有得逞。这是因为,落后的思想是不得人心的。

       2、那么难在哪里呢?实际上我早在《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一书中就说得很清楚。难在中医界百年来缺乏跨学科理论研究的学者,知识面不够,思维能力不够,下的功夫也不够。特别是近几十年向钱看,人心浮躁,做假成风,更没有出现这种人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人自1980年开始自费研究中医经络、气功和中医理论以来,至2012年,终于捷足先登,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破解中医理论科学本质的开山之作——《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该书出版后,得到了中医学家朱良春国医大师、中国未来研究会医学委员会王绍臣会长,以及许多中医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也遭到了一些无知的半瓶子中医人的极力反对。但反对是没有用的,螳臂当车,挡不住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
      总结:中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在笔者及与笔者相同志向的学者的带领下,终将会逐步吸收现代科技发展成果,纠正中医理论中的错误,使中医理论从经验科学走向现代科学层次,提高疗效,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扬光大。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7-19 20:17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7-19 20:18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8-7-19 19:56
第一,中医需不需要吸收现代科技?需要。

第二,现代科技能不能满足中医需要?能满足。


       仅仅阴阳五行科学化是不够的,脏腑、经络、气血是物质基础,更要科学化。只有所有中医理论被现代科学揭示,才能实现真正的科学化。这其中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医理论中的错误和牵强附会,是不会科学化的。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19 20:22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7-19 20:17
仅仅阴阳五行科学化是不够的,脏腑、经络、气血是物质基础,更要科学化。只有所有中医理论被现 ...

第五,中医不能吸收现代科技的原因在哪里?中医不能吸收现代科技的原因在中医理论没有现代化和科学化。

第六,中医理论没有现代化和科学化与现代科技和西医有关系吗?中医理论没有现代化和科学化与现代科技和西医没有关系。

第七,中医理论怎么才能现代化和科学化?只有阴阳五行现代化和科学化,中医理论才能现代化和科学化。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7-19 20:25
gl0101 发表于 2018-7-19 20:22
第五,中医不能吸收现代科技的原因在哪里?中医不能吸收现代科技的原因在中医理论没有现代化和科学化。
...

第六,中医理论没有现代化和科学化与现代科技和西医有关系吗?中医理论没有现代化和科学化与现代科技和西医没有关系。
————————————————————————————-
         这个观点是百分之百错误的。现代医学是现代科学的组成部分,是现代科学在医学上的成功应用。舍此,都是空话,糊涂话。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19 20:31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7-19 20:03
适时引入当代科技发展成果运用到中医(以传统中医思维为主导)的诊断、治疗中,就那么难吗?为什么呢?
— ...

请问王教授,你那个中医理论现代化和科学化需要阴阳五行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吗?你研究过阴阳五行怎么现代化和科学化吗?你知道阴阳五行的定义和原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请问你的研究先进在哪里?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7-19 21:00
dffaaoo 发表于 2018-7-19 20:36
1是现代科学不清楚中医所需;2是中医所需对现代科学来讲尚难达到。这两个问题都存在。

请问王教授,你那个中医理论现代化和科学化需要阴阳五行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吗?你研究过阴阳五行怎么现代化和科学化吗?你知道阴阳五行的定义和原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请问你的研究先进在哪里?
——————————————————————————————————————————
             中医理论的科学化,当然需要阴阳的科学化,因为阴阳具有自然哲学与科学双重属性。但不需要五行的科学化,因为五行虽然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但实际上只是一个思维模型,不具有自然规律上的哲学意义。本人提出这个观点,至今仍然无人支持,那是因为不懂,懂了就支持了。
       当然,我这么说,有些人会用五季和五脏的五行划分来反对我。所以,我必须指出,五季不是五行,是五行的人为划分;五脏也不是五行,是五行的人为套用。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19 21:11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8-7-19 21:25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7-19 20:25
第六,中医理论没有现代化和科学化与现代科技和西医有关系吗?中医理论没有现代化和科学化与现代科技和西 ...

中医要吸收现代科技,中医就必须要与现代科技处在同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是什么平台呢?毫无疑问,这个平台既不是哲学的也不是文化的;这个平台既不是现代科学的也不是现代科技的;这个平台既是现代语言的也是科学语言的。这个平台是中医现在达不到、经过现代化和科学化才能达到的,这个平台是够得着现代科技和现代医学(西医)的。中医在这个平台上吸收现代科技就是现代中医,中医在这个平台上吸收现代医学(西医)就是中西医结合。

此为原创。如有类同,都是冒充。


作者: 尧都玉竹    时间: 2018-7-19 21:30
不必纠结中医必须要用科学来证明,因为科学本身也不是很完善,科学是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产物,是不断发展的,也是有局限性的,现在的科学还不能完全解释自然吧,也不能完全解释人体吧,那凭什么要用科学去解释中医呢?中医对人体的认识要高于现代西医对人体的发现,西医的发现将会越来越证明中医对生命认识的准确性和中医理论无法超越的先进性。

作者: 谈玄说虚    时间: 2018-7-19 21:43
管理员摆了个台子,这个台子应该科学唱主角,中医人就认真听科学讲座吧。
不过有个问题,现代的科学的医学先进,几百年了,他们怎么就没发明针灸呢?这个,科学怎么解释呢?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19 22:45
gl0101 发表于 2018-7-19 19:56
第一,中医需不需要吸收现代科技?需要。

第二,现代科技能不能满足中医需要?能满足。
第三,中医能不能吸收现代科技?能也不能;将来能,现在不能。

  举个例子吧,洛阳平乐正骨传人郭春园在X光(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发现,算现代科技吧)下给患者接骨,能算中医吸收现代科技发展成果的一例应用吗?!如不算,给出理由。
  不能一提现代科技,就把本来实际的内容,谈的太玄乎了,这样对中医发展没有星点好处,反授某些人以口舌攻击中医。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20 06:43
        2、适时引入当代科技发展成果运用到中医(以传统中医思维为主导)的诊断、治疗中,就那么难吗?为什么呢?
       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能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今天的中医会怎样呢?
========================================================
        先生对于中医学的历史发展,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类似的问题:西医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中西医理论为什么不能直接沟通,不能直接互相解释?等等。
        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中医是一个开放性的医学,时时刻刻都在吸收外来的文化、哲学、医学、药物,不断地充实发展着中医的理论、临床实际、药物,现代的中医药学比起解放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所以中医没有取得支配地位,不能怪中医,中医的现状与整个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相互呼应的。我们要把中医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去研究。中国的航空母舰比起美国来,落后了两个时代,这种情况,不能怪海军。医学属于上层建筑,海军属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意识(上层建筑),当中国化了的航空母舰超越美国的时候,中医学必定证据主要地位。那时候吃饭用筷子,将成为时髦。
        中医,不会西化,西方科学、西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世界未来的方向。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20 06:53
     从明朝开始,中医就开始吸收西方文化、科学、医学,从来没有停止过,今天哪一个中医不学习西医?多少都知道一点。同时中医也向全世界扩散,与世界文化交融,而不单单是西医、西方科学。解放后中医接纳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这比西医先进,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重新武装的中医,一定超越西医,只是还需要时间。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7-20 07:18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7-20 07:29 编辑
尧都玉竹 发表于 2018-7-19 21:30
不必纠结中医必须要用科学来证明,因为科学本身也不是很完善,科学是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产物,是不断发展的, ...

不必纠结中医必须要用科学来证明,因为科学本身也不是很完善,科学是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产物,是不断发展的,也是有局限性的,现在的科学还不能完全解释自然吧,也不能完全解释人体吧,那凭什么要用科学去解释中医呢?中医对人体的认识要高于现代西医对人体的发现,西医的发现将会越来越证明中医对生命认识的准确性和中医理论无法超越的先进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言差矣!
       1、中医如果得不到科学的证明,中医就不可能做到吸收现代科学理论,包括西医学理论,来提高自身。
       2、现代科学不能完全解释自然和人体,但不等于不能解释。知识面不足者,一点都不能解释。不能把自己不能解释,误当作现代医学或现代科学不能解释中医。
       3、“中医对人体的认识要高于现代西医对人体的发现”,这句话不客观、不具体,混洧了事实。水分太大。
      
      正确的说法是:中医的辨证施治、经络、气血等等认识,都属于经验性科学认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认识。如果说这种认识高于西医认识,是因为西医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性认识。但在解剖、生理、病理、微观、理化检查、急诊急救、手术,搞菌素治疗等方面,恰恰相反,中医都远低于西医的认识。正因为如此,百年来,90%的患者才放弃了中医,从中医的诊室走向了西医的诊室,这是最有力的证明。西医已掌握了急危重病的全部首诊权和首治权。如果中医高于西医,患者会抛弃中医吗?
       4、发扬中医的长处,不能忘记中医的短处,更不能只看西医的短处,忘记西医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中医的取长补短。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20 07:23
    【   洛阳平乐正骨传人郭春园在X光下给患者接骨,  】
==================================================
       没有看到现场的实际情况,不能妄下结论。
       如果是医生直接暴露于X光下操作,违反了X光操作规程!医生容易患癌症。
       看X光片,有利于诊断,也有利于手法复位。中医已经接受了西医的技术,发展充实了中医的诊断治疗技术,大好事,没有人反对。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20 07:45
      科学,是个没有共识定义的东东,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的科学。不要再拿科学与中医纠缠,争论了几百年了,不再浪费时间。科学主义者自以为自己是科学,实际上根本不懂什么是科学。也不懂中医,门都没有入,就想提高中医。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7-20 08:06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7-20 17:59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7-20 07:45
科学,是个没有共识定义的东东,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的科学。不要再拿科学与中医纠缠,争论了几百年了 ...

  科学,是个没有共识定义的东东,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的科学。不要再拿科学与中医纠缠,争论了几百年了,不再浪费时间。科学主义者自以为自己是科学,实际上根本不懂什么是科学。也不懂中医,门都没有入,就想提高中医。
————————————————————————————————————————

          1、李先生总是把你个人对于“科学”概念的无知,说成是“没有共识”,这是有意而为之的错误行为,这不仅是在贬低科学,实际上更是在危害中医发展,意欲阻碍中医的进步。           
      科学,绝不是你个人理解的“没有共识”,而是有着明确的定义,科学研究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是对真理的表达形式。科学不会因为你的不懂而停止向前发展。连这个最起码的问题都不清楚,就没有资格发言。
      2、你顽固反对中医的科学发展,千方百计地混洧视听,这样做无疑于螳臂当车,终将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身碎骨。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7-20 08:21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7-20 08:22 编辑

             1888年,达尔文就给科学下了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很显然,这个定义明确了科学的内涵,即“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什么是事实?事实就是客观事物实际。也就是说,科学的内涵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此后,爱因斯坦对于科学的定义做了进一步的准确阐述:“科学的目的,在于发现隐藏在自然界背后的确定性的规律。”这里的“自然界”,即自然界的客观事物。科学的目的是干什么呢?就是通过研究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发现“客观事物背后的规律”。 可见,爱因斯坦所阐述的科学定义的内涵同样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两位科学泰斗对于“科学”内涵的表述完全一致。由此得出结论,科学的内涵是客观存在的,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而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发现”就是“科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发现“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就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或正确反映,而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或错误反映就不能叫发现,那等于没发现。换言之,“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就是科学的本质特征。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0 09:41
  胡碧玲很认真地说,
  “由于西医是不会容纳中医的,容纳的是一些技巧,但不会接受中医的理论。”
  “西医理论根本不承认中医理论中的气、经络、阴阳五行说等等。所以中医为了‘科学化’,其治疗配方中的思维就越来越接近西医的思维模式,现在选药越来越不按传统的性味模式相配,而是按西方科学的药理作用相配。”胡碧玲说,“现在中国在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中医和中医的病名来诊断一种疾病。”
她不客气地指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误区,是完全的西化。同时,她以为即使要中西医结合,应该是中医容纳西医。
  “从我自己个人的角度来看,惟一能沟通的方法是把西医融进到中医里面,而不像现在,把中医融进到西医里面,由于中医看病是在生命的层次看病,西医看病是在肉体的层次看病。”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0 09:42
不知有人思考过没有,如果中医(中国传统医学)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中医与西医会呈现今天这状况吗?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0 09:42
1、追根溯源,哪一项现代科学发明(据英国学者统计,从旧石器时代至公元2008年,共产生了1001项改变世界的重大发明)的目的是直指现代医学(或西医)所需的?
2、适时引入当代科技发展成果运用到中医(以传统中医思维为主导)的诊断、治疗中,就那么难吗?为什么呢?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0 09:45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8-7-19 22:45
  举个例子吧,洛阳平乐正骨传人郭春园在X光(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发现,算现代科技吧)下给患 ...

不算,因为吸收和利用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20 11:06
       牛顿力学发现的客观规律是:空间与时间是绝对的!爱因斯坦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时间可以缩短,空间可以弯曲。
        物质不灭定律是真理,现在还是真理吗?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才是地地道道的经验科学。
       拿着西方100年前的牙秽当令箭,知识老化牙都没有了,还在卖弄科学。根本不懂科学是什么东东。
        这个问题的争论,以前已经明朗了,不要反刍没个完。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7-20 12:11
不谈阴阳五行先生说的这句话【1是现代科学不清楚中医所需】,我认为很重要。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7-20 14:20
毛主席语录:
团结中西医是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

中西医团结问题没有做好,原因是西医存在很大问题,主要是西医有宗派作风。

西医传到中国来以后,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把中医忽视了。必须把中医重视起来。把中医提得过高也是不正确的。

团结中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中国医药科学。首先要弄清楚,这不仅是为了中国的问题,同时是为了世界。

掌握中医中药,必须要有西医参加,也要吸收有经验的中医,靠单方面是不够的,单有西医没有中医不行,有中医没有西医也不行。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7-20 15:24
本帖最后由 柴胡汤 于 2018-7-20 15:26 编辑

毛泽东:中国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说得好啊!
但是发掘到现在,得到了什么?是毛伟人说错了吗?不是!是“发掘者”错了!他们是当事人,有的已经作古,还不知道错在哪里?!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0 15:32
gl0101 发表于 2018-7-20 09:41
  胡碧玲很认真地说,
  “由于西医是不会容纳中医的,容纳的是一些技巧,但不会接受中医的理论。”
...

胡碧玲,加拿大学者、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博士后弟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生。

请问胡博士是怎么容纳中医、怎么接受中医理论的?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7-20 15:42
柴胡汤 发表于 2018-7-20 15:24
毛泽东:中国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说得好啊!
但是发掘到现在,得到了什么? ...

总结、讨论这几十年的发掘成就与失误,是非常有意义的,请大家发表高见。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0 15:43
gl0101 发表于 2018-7-20 09:42
不知有人思考过没有,如果中医(中国传统医学)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中医与西医会呈 ...

不会,中医的状况会比现在好得多,至少与西医平等,绝不会在西医之下。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7-20 15:43
gl0101 发表于 2018-7-20 15:32
胡碧玲,加拿大学者、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博士后弟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生。

请问胡博士是怎么容纳 ...

哲学博士当邓铁涛的弟子,学什么专业?改行学中医的话,那可费时间。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0 16:10
gl0101 发表于 2018-7-20 09:42
1、追根溯源,哪一项现代科学发明(据英国学者统计,从旧石器时代至公元2008年,共产生了1001项改变世界的 ...

1.科学与医学息息相关,中医经典本来就有许多至今依然领先的科学发现科学发明,有待挖掘整理。

2.中医界哲学风、文化风一个劲地吹,中医要引进和吸收现代和当代科技发展成果比登天还难。为什么?因为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医学和哲学、文化各走各的道、各唱各的调,不搭界啊!

中医界不是都在普及和倡导哲学中医、文化中医、甚至艺术中医吗,想要引进和吸收现代和当代科技发展成果那不是白日做梦吗?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0 16:17
llyyjj 发表于 2018-7-20 15:43
哲学博士当邓铁涛的弟子,学什么专业?改行学中医的话,那可费时间。

哲学博士跟着哲学中医学中医不难,容易得很。相比而言,西医学中医就难多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0 16:25
llyyjj 发表于 2018-7-20 15:43
哲学博士当邓铁涛的弟子,学什么专业?改行学中医的话,那可费时间。

哲学中医、文化中医、艺术中医、玄学中医啥样?就现在这个样:百花齐放,繁荣昌盛,欣欣向荣,就是据说好中医难找。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7-20 16:32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7-21 07:31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8-7-19 19:56
第一,中医需不需要吸收现代科技?需要。

第二,现代科技能不能满足中医需要?能满足。

中医在百年前就开始了伴随我们国力的衰退而逐步陷入困境的历程。但我们不能说这一百多年中医界没出过能人。为何那么多仁人志士对此无可奈何呢?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无法协调中医吸收西学成果制止中医西化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提出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简称天人合一观)恰好能够解决该问题。毕竟,中医的核心理念可用天人合一观表达;而西方科学(包括西医)的核心理念是机械还原论。故中医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中医西化即机械还原论入侵中医而产生的异化。
为便于理解,可将疾病比作上世纪日本侵华;那么,中医治病就像共产党抗日,西医治病就像国民党也抗日。其中,天人合一观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即“中医吸收西学成果”的过程,就像共产党掌握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机械还原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就像国民党掌握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所以,中医西化就像共产党将自己的领导权交给国民党。
虽然现在的中医就像抗战开始时的共产党那样弱势,但只要我们坚持天人合一观,中医一定能像共产党那样,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20 16:57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7-21 12:36 编辑

       复习一下中医历史

       第四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医仍然按照两条路径发展走到两个极端:一方面,形成了辨证论治体系与脏象经络学说,否定了物质结构解剖学;另一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实验研究,否定功能对于结构的决定性作用。
         建国后,基于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整理,才始将《内经》有关脏腑论述命之为“藏象学说”。具体来说,即定型于中医高等教育教材的编写。从中医期刊来看,1957年以前没有发现以藏象或脏象为题的文章。1957~1962年3月也仅见有“《内经》通俗讲话——藏象”、“对藏象教学的一些体会”、“试论藏象理论中的辨证思想”等寥寥数篇;1962年6月,湖北中医学院第二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员发表了“从脏腑学说来看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一文,明确提出“脏腑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同年10月上海中医学院《内经》教研组发表“对‘从脏腑学说来看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一文的商榷”,其中谈到“根据中医的传统,称‘藏象学说’而不称‘脏腑学说’”。不知何故,凡此以降,中医著作、教科书中关于人体脏腑理论,皆称曰藏(脏)象或藏(脏)象学说。从此可以看出:1  “脏腑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由学习中医的西医提出来的,是按照西医解剖学的思维方式看中医;2   脏腑学说与藏象学说之争,藏象学说胜利了。学习中医的西医,对于中医经典理论并不熟悉,是因为经典理论文字古奥,很难理解,没有时间与精力认真学习、完整掌握,因此把脏腑与西医解剖学的器官分不清楚。
            藏象学说与辨证论治是同时发生的,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
          “辨证”一词,首见于张仲景《伤寒卒病论.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论治”一词首见于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自序》:“论治凡八十,制方凡四百,总为十卷,号济生方。”但历史上该书已失,目前的《济生方》是《四库全书》根据《永乐大典》所收录的内容编辑而成的,所以未尽得其原文。
        “辨证施治”作为独立的词组要到明代周子干《慎斋遗书》(1573年)才出现,其卷二中专列“辨证施治”,亦是普通篇名,并无特别意义。《慎斋遗书》虽有:“辨证施治”的字样,却没有说明什么是“辨证施治”。
         清《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下品藜芦篇中:“辨证施治,神而明之,非仅以毒攻毒四字,可了其义也”,就这一句。清章虚谷《医门棒喝•论景岳书》首现“辨证论治”一词,是惊鸿一现,全书也仅一处。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有:“诊病施治”的说法,丹溪翁有“凭脉寻因、寻症施治”。1759年徐大椿《伤寒类方》有“见症施治”之称,徐大椿曾对《外科正宗.卷一》的注释中:“此言用药大法,大段只如此,其辨证施治,圆通活泼,不可执也。”这是继周之干之后,较早使用“辨证施治”术语的。。
        “辨证论治”这个词组,首见于1825年清代章虚谷的《医门棒喝》:“……可知景岳先生,不明六气变化之理,辨证论治岂能善哉!”但该书还有:辨证论方、审病用药、随证而治、详辨施治、辨别论治、论证立法,辨证论治只出现了一次,可见当时辨证论治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词组。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历史上中医界对“辨证论治”的内容,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20 16:58
        “辨证论治”的正式提倡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亲身经历过这一历史过程的名老中医们进行了回忆和追述,如邓铁涛先生在《辨证论治》中说:“辨证论治之精神,来源古远,但加以提倡宣扬,是在解放之后、中医学院成立之初,中央卫生部于1963年五月二十日和十月二十日分别在江西与安徽两地召开了全国中医学院第二版中医教材的修审会裁,这两次会都是在郭子化副部长和吕炳奎司长亲自主持下召开的。郭子化副部长在庐山教材会议上提出把辨证施治之精神写入教材之中。后来经时间之推移,大多数学者同意定名为‘辨证论治’。这是名称提倡之由来。”。
干祖望先生在《漫谈辨证论(施)治这个词目》一文中说:“我们这批老中医,在解放之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辨证论治、辨证施治。”
      王玉川先生在《关于“辨证论治”之我见》中说:“把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辨证论治方法综合起来组成一个体系,并把它写进中医教科书里,那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大批从事中医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学者们(其中有印会河、王绵之、汪幼人等,以及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一些专家,笔者也是其中一员),在党的中医政策鼓舞下做出的一项贡献。”
辨证论治、藏象学都是解放后出现的,各个辨证论治体系,及其衍生概念都是在解放后产生的。在中医学教材编写中形成的。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正是《毛泽东选集》出版,两论、唯物辩证家喻户晓。1955年,时任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的任应秋在《中医杂志》上发表《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一文,“辨证论治”第一次成了“体系”。1957年,时任卫生部中医顾问的秦伯未在《江苏中医》上发表《中医的辨证论治概说》之后,中医人在这两份杂志上纷纷发表文章挖掘弘扬,吴德钊的《中医的辨证论治》,朱式夷的《中医的辨证论治规律的探讨》,蒲辅周的《从治疗乙型脑炎的临床实践体会谈中医辨证论治的优越性》等。“辨证论治”一跃而成中医最具时代感的口号。建立“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是现代中医。
       “辩证论治”和“辨证论治”并行于世,大量出现在报纸媒体论文著作,甚至词典上。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伤寒专家郝万山在《郝万山讲伤寒论》中,把仲景的“辨证”全部改为“辩证”,从头到尾“辩证论治”起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伤寒专家王雪华在《王雪华讲金匮要略》中大谈“辩证施治”规律。“跨世纪的老中医”熊寥笙在《伤寒名案选新注》中阐发“辩证施治”的奥旨。中西医结合专著《女科宝鉴》中“辩证施治”……连工具书《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中也辩辨不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20 17:00
        1997年王琦主编《中医藏象学》第一版,2003年第二版,2012年第三版。是一本专著,其中说到:【“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象学说中的藏,是深藏与体内的不可见的,没有一个“具体实体”的功能集合,以五脏的名称(心肝脾肺肾)代表他们。我们只能够从外界的各种表现(象),通过取象比类认识心肝脾肺肾的功能。】
       藏象学说完全否定了结构的存在,神明,疏泄,运化……是依靠什么结构去完成的?有没有物质结构基础?
       在古代,西医没有传入中国,或者西医解剖学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脏腑的实体与功能的不一致”,是不存在的,那个时代脏腑的实体与脏腑的功能是一致的,没有人提出异议。“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没有人提出异议。余类推。西方医学,西方科学的原则是结构决定功能,结构与功能必须一一对应,是一致的,是统一的。
       那么如何解决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就必须推翻西方科学的机械唯物论“结构决定功能”,树立功能与结构是不对称的,或者说不对应的,不一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功能决定结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20 17:01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7-21 12:38 编辑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诸如脏腑实质研究、证实质研究、经络实质研究等所谓“现代化”研究,在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立项审批与科研成果的奖励评比中,占据了绝对优势。我们长期以来热衷于创新研究,轻视或忽视继承研究,将继承与创新这对矛盾完全割裂与对立起来。正是由于缺乏扎实的中医文献研究基础,缺乏对中医学有关学术问题实质内容的正确和全面的理解,缺乏对中医学内在规律的把握和可行性思路,因而其研究成果对中医理论和临床缺乏实用价值。令人欣慰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医理论的创新研究只有在继承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为中医理论的创新准备好赖以站立的“巨人的肩膀”之后,才能有所作为。这是因为虽然任何科学都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但继承和创新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世界上从来没有孤立的继承,继承之中就孕育着创新;要创新就必须首先要继承,没有认真扎实的继承,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空中楼阁而己。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20 17:06
         第五阶段   中西医融合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20 17:09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7-20 09:11 编辑

   中医,在解放后得到了长足发展,完善了中医基础理论;创立了各种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开展了大规模的中西医结合与科学研究等等。不管成功的或者是失败的,都是中医发展的宝贵财富。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7-20 20:13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7-20 20:22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7-19 20:17
仅仅阴阳五行科学化是不够的,脏腑、经络、气血是物质基础,更要科学化。只有所有中医理论被现代科学揭示,才能实现真正的科学化。这其中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医理论中的错误和牵强附会,是不会科学化的。

现代科学(西方科学)不可能揭示所有的中医理论。若不信的话,就用现代科学解释一下,阴阳是什么
作者: 谈玄说虚    时间: 2018-7-20 21:02
administrator
毛线都不懂,就知道扣帽子。再重新复习一遍1楼的内容吧。  发表于 昨天 22:38
--------------
哈哈,我老做揭底的事,,不过我没兴趣打擂台。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0 23:06
谈玄说虚 发表于 2018-7-20 21:02
administrator
毛线都不懂,就知道扣帽子。再重新复习一遍1楼的内容吧。  发表于 昨天 22:38
---------- ...

  你揭了什么底?你语文难道是跟你师娘学的?像你这样水准把中医当成爱好就挺好了,不要当真,那是错觉。不要给江苏人丢脸。送你2句话。
  你的幸福感来自于:1、对世界的无知。2、对现实的无视。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0 23:15
gl0101 发表于 2018-7-20 09:45
不算,因为吸收和利用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你这是在人为割裂吸收和利用。再认真复习一下这两词的解释吧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7-20 23:23
谈玄说虚 发表于 2018-7-19 21:43
管理员摆了个台子,这个台子应该科学唱主角,中医人就认真听科学讲座吧。
不过有个问题,现代的科学的医学 ...

古代的西方医学,有类似中医针灸的一些内容和方法,可以看作是初级“针灸”,主要是放血和按摩。因为后世西方整个科技文化有近一千年(中世纪)的停滞落后,这些医疗手段没有能够发展成为针灸学,等十六世纪,西方的科学开始发展,西方古代留下来的那点“针灸”内容就逐渐淘汰了。而中国的针灸已经发展成熟。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7-20 23:31
吸收,利用,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反正现在的中医大夫,一步也离不开西医。中医大夫可以不用西医西药治病,但不可以没有西医知识。

如果你是一个有执业资格的中医,你获取资格时必须考西医内容。
如果你在医院工作,没有西医内容,你连一份病例也写不出来。
如果你要搞临床研究,迄今为止,几十年间,还没有见到以中医病名为对象的临床研究报告。



那几位文化中医、养生中医,如张悟本等用不着西医知识。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1 00:43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7-20 07:23
【   洛阳平乐正骨传人郭春园在X光下给患者接骨,  】
=========================================== ...
如果是医生直接暴露于X光下操作,违反了X光操作规程!医生容易患癌症。
  谢谢李老师参予,您说的正是,郭春园就是因为长期暴露于X光下操作,才导致最终罹患癌症(郭春园事迹宣讲团的说法)。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中医可以吸收利用科技发展成果应用于中医,并不是提倡这样具体的有害于医生身体健康的操作方法。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1 01:00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7-20 12:11
不谈阴阳五行先生说的这句话【1是现代科学不清楚中医所需】,我认为很重要。

  杨老师,这个“不清楚”可能存在,但问题的重中之重是完成这项工作的人应该是跨学科的中医人才,论重要程度,确实很重要。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1 01:06
llyyjj 发表于 2018-7-20 15:42
总结、讨论这几十年的发掘成就与失误,是非常有意义的,请大家发表高见。

  李老师,有些话,现今情况下,可能还不能说的太直白了,还是委婉些哈。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1 01:07
gl0101 发表于 2018-7-20 15:43
不会,中医的状况会比现在好得多,至少与西医平等,绝不会在西医之下。

  个人认为,此观点极其正确。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7-21 06:40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7-19 13:00
请问王教授,你那个中医理论现代化和科学化需要阴阳五行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吗?你研究过阴阳五行怎么现代化 ...

  中医理论的科学化,当然需要阴阳的科学化,因为阴阳具有自然哲学与科学双重属性。
哲学是科学的一部分,哲学是对科学的分科而己,老三届的知识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阴阳在内经里定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说明阴阳就是科学,看不懂理解不了阴阳,是自己的知识程度问题,与阴阳的科学性无关。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7-21 06:46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7-19 13:00
请问王教授,你那个中医理论现代化和科学化需要阴阳五行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吗?你研究过阴阳五行怎么现代化 ...

理解不了五行五季五脏,成了人为的,事实上说的都是物候,物候只有用物质的运动才能表达出来,把物质的运动(参照物)当成研究物质的规律是错误的。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1 06:47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8-7-20 23:15
  你这是在人为割裂吸收和利用。再认真复习一下这两词的解释吧

事实上中医利用现代科技还极其有限而且极端困难,否则就没有你提出的问题了。这个极其有限和极端困难表面上在利用,实际上在吸收,吸收不了当然不会利用。并不是所有利用都需要吸收,但是大多利用是必须要吸收了才能利用、不吸收不能利用的。这个你去请教临床医生好了,不需要讨论,更不需要你认可。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1 06:56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8-7-21 01:07
  个人认为,此观点极其正确。

正确归正确,但是没有看到有哪个中医站出来承认错误,为错误负责。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可惜不但看不到补,恐怕也没人补得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1 07:26
尧都玉竹 发表于 2018-7-19 21:30
不必纠结中医必须要用科学来证明,因为科学本身也不是很完善,科学是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产物,是不断发展的, ...

很好的催眠曲。一般中医都喜欢听,而且听了一般都很管用。赞,特别地赞!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21 07:56
gl0101 发表于 2018-7-19 11:56
第一,中医需不需要吸收现代科技?需要。

第二,现代科技能不能满足中医需要?能满足。

先生一再强调中医理论现代化,请问您认为怎样才算“中医理论现代化”呢?又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中医理论现代化”呢?请不吝赐教。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7-21 08:08
现在中医所处的困境,就像我们长时间不给暖气炉加煤,底火不多了,直接加煤很容易压灭底火。若先给底火上放适量晒干的玉米芯,再适量加煤,就容易重新点燃了。其与借助西医药理选药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1 08:09
尧都玉竹 发表于 2018-7-19 21:30
不必纠结中医必须要用科学来证明,因为科学本身也不是很完善,科学是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产物,是不断发展的, ...

不必纠结中医必须要用科学来证明,因为科学本身也不是很完善,科学是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产物,是不断发展的,也是有局限性的,现在的科学还不能完全解释自然吧,也不能完全解释人体吧,那凭什么要用科学去解释中医呢?中医对人体的认识要高于现代西医对人体的发现,西医的发现将会越来越证明中医对生命认识的准确性和中医理论无法超越的先进性。
…………………………
立此存照。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1 08:25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7-21 07:56
先生一再强调中医理论现代化,请问您认为怎样才算“中医理论现代化”呢?又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中医理论 ...

呵呵,我弄的中医理论现代化比较低调,只不过使现代人不用再劳神费力皓首穷经去意会就能很轻松地读懂中医经典就可以了。谢谢你不耻下问哈。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1 08:31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7-21 08:08
现在中医所处的困境,就像我们长时间不给暖气炉加煤,底火不多了,直接加煤很容易压灭底火。若先给底火上放 ...

千总烧火有经验,赞。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1 08:33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7-21 08:08
现在中医所处的困境,就像我们长时间不给暖气炉加煤,底火不多了,直接加煤很容易压灭底火。若先给底火上放 ...

呵呵,没瞅清楚,不是千总是高总啊!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7-21 08:53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7-21 09:04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8-7-21 08:33
呵呵,没瞅清楚,不是千总是高总啊!

中医借助现代科技(即吸收与利用现代科技)复兴中医的过程,与借助玉米芯重新引燃炉火,道理相同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7-21 10:08
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能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今天的中医会怎样呢?
--------------------------------------------------
  这个问题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中医在发展过程中,盲目吸收现代科技成果,造成今天中医西化的现状。中医应是中医院,中医大学,中医研究部门为代表,哪个单位没有吸收现代科技成果,骨科医院用透视是应用科技成果的事实,即是民间中医,哪个不懂西医诊法,所以说,中医应用科技发展的成果,是中医西化的表现。
  当然,中医西化之始,是中医的美好愿望,包括老一代领导。几十年中西结合的历程,证明,这条路行不通。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1 10:30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7-21 08:53
中医借助现代科技(即吸收与利用现代科技)复兴中医的过程,与借助玉米芯重新引燃炉火,道理相同

你牛X。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7-21 10:50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21 10:08
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能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今天的中医会怎样呢?
----------------------------- ...

是的,西化者先设定西医先进,正确、科学,然后以之来衡量中医。失败后,他们又不知是何原因。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7-21 15:12
gl0101 发表于 2018-7-21 10:30
你牛X。

其中,玉米芯易引燃却不能持久,就像掌握药理治病的方法容易,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煤的燃烧持久但不易点燃,就像药性虽然治本,但整体掌握药性治病的方法不易,导致中医成才周期长。故只有将药性与药理完美融合于天人合一观,才能缩短中医成才的周期,加快复兴中医的步伐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7-21 15:41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7-21 15:43 编辑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21 10:08
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能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今天的中医会怎样呢?
----------------------------- ...

什么是中医西化呢?并非中医使用西医手段方法治病就是中医西化。中医西化是个哲学概念。也就是说,中医人用西学(包括西医)的思维方式看待中医导致歪曲否定中医才是中医西化。用西学思维方式看待西医不是西化,是因为人家本来就是西医。换句话说,中医西化者就像中医队伍里的汉奸。本来是中医人,却不用中医思维看待中医,导致其心有了变化了。
总之,一心为中医服务,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方法,都不是中医西化。就像抗日战争时期,只要你一心抗日,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和方法,你就不是汉奸。例如:打入鬼子内部的特工,为了取得鬼子信任,有时装模作样干一些坏事。你不能因为他做这些坏事,就认为他是汉奸。辨别中医西化者,也是这道理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1 19:26
llyyjj 发表于 2018-7-20 15:43
哲学博士当邓铁涛的弟子,学什么专业?改行学中医的话,那可费时间。

  李老师,实际我也挺感兴趣的,若是中医史专业不会有问题吧。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1 19:32
gl0101 发表于 2018-7-20 16:10
1.科学与医学息息相关,中医经典中本来就有许多至今依然领先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有待挖掘整理。

2. ...

  你说的第2条,有些道理,就是不知西医界是否有“哲学西医”、“文化西医”了。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1 19:35
gl0101 发表于 2018-7-20 16:25
哲学中医、文化中医、艺术中医、玄学中医啥样?就现在这个样:百花齐放,繁荣昌盛,欣欣向荣,就是据说好 ...

  这些是真正中医人应该思考的,多问几个自己为什么吧。爱好者就别瞎掺和了。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1 19:55
gl0101 发表于 2018-7-21 06:56
正确归正确,但是没有看到有哪个中医站出来承认错误,为错误负责。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可惜不但看不到补, ...

  人性和文化导致的这种不肯认错的心态。不必纠结。
  如果真正有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视角,中医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如此境地了。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18-7-21 19:58
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能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今天的中医将是世界的主流医学。中医向西方传播,东学西渐。

历史上,《内经》之所以成为不朽的经典,就是因为它吸收了几乎当时所有能利用的科技发展成果,融会贯通,创造出一个中国医学的兴盛时代。当时的中医理论和临床水平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西医。

中医的落后是近几百年的事。决定性落后是在近100年。从理论水平说,目前的中医还达不到两千多年前《内经》曾经达到的水平,甚至连《内经》的理论体系都还没解读清楚。中医长期被误解,自己找不着北了,陷入百年困惑。

这中间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哲学、社会、政治、经济、技术、语言等各方面的原因,回头看看,每一段历史又似乎是必然的,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根本就不可能出现中医的突破性发展。

现在中医有着历史上最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医突破的阻力更在于中医内部。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1 20:10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7-21 19:58
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能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今天的中医将是世界的主流医学。中医向西方传播,东学西 ...
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能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今天的中医将是世界的主流医学。中医向西方传播,东学西渐。


  先生好,您的这句话才是我本想表达的主旨意思。这更应该是国人(包括中医人)应该静下心来深深思考的问题,而不是就天天相互攻击,很无聊。
  中医的命运何尝不是国家命运的另一个缩影呢!!
  gl0101,王不留行先生的这句话,与你34楼的观点不谋而合吧?!
  实际,有了先生这句话,我发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谢谢了。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21 20:13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7-21 11:58
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能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今天的中医将是世界的主流医学。中医向西方传播,东学西 ...

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能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今天的中医将是世界的主流医学。中医向西方传播,东学西渐。
历史上,《内经》之所以成为不朽的经典,就是因为它吸收了几乎当时所有能利用的科技发展成果,融会贯通,创造出一个中国医学的兴盛时代。当时的中医理论和临床水平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西医。


-------------------------------------------------------------------------------------------
以上这些话振聋发聩,比较真实地总结了中医学的历史和发展历程,人们应该从中取的经验和教训。赞一个!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1 20:32
gl0101 发表于 2018-7-21 08:09
不必纠结中医必须要用科学来证明,因为科学本身也不是很完善,科学是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产物,是不断发展的 ...

  存了也这样,已经有西医的研究人员跟学生们说了,他们研究的很多东西,中医早就有了,中医确实更具前瞻性呀。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1 20:32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8-7-21 19:32
  你说的第2条,有些道理,就是不知西医界是否有“哲学西医”、“文化西医”了。

没有,没听说过。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1 20:34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8-7-21 19:35
  这些是真正中医人应该思考的,多问几个自己为什么吧。爱好者就别瞎掺和了。

我想掺和呢,没资格啊!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1 20:35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8-7-21 19:55
  人性和文化导致的这种不肯认错的心态。不必纠结。
  如果真正有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视角,中医也至 ...

是啊!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7-21 20:41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8-7-21 19:26
  李老师,实际我也挺感兴趣的,若是中医史专业不会有问题吧。

现在中医药大学的教师情况我不了解。中医教学,有两门课和临床离的稍微远点,医古文和中医史。

从现在的医古文教材看,就相当于普通大学理工科语文教材里的古汉语部分,只是包含几篇与中医有关的文言文文章。这样的教材,一般古汉语专业(不知道现在中文系是不是叫“古汉语”专业,也前是这么叫的)的人是可以胜任的。
在五版教材前,医古文教材只有一些古医籍中的选文,也没有基础知识等内容,教学就是串讲古文,其中重点还是中医专业内容,这样的医古文教学,教师必须懂中医。


中医史教师的情况我不了解,各大学好像对这门课不怎么重视。不过有的大学设立了医学史专业,具体教学情况不了解。

研究中国的医学史,并有专著,最早的是陈邦贤的《中国医学史》,大约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出版,后来著名的学者有山西中医研究所的贾德道,这二位是早期中医史的权威学者,都是学医的,后来专搞医史研究。


近些年教材《中国医学史》,都是集体编著,不过我看见的几位主编,也都是中医学院的中医专业出身。


按说,讲医史和医古文,必须学过中医。中西医都分临床和基础两大部分,搞基础研究的,可以不上临床,没有临床经验,但必须是医学专业为基础。在中医药大学里,医史和医古文,是属于基础课里的。


现在中医药大学花样多,北京中医药大学干脆办个国学院,学中文的、学历史的,堂而皇之在电视上做中医养生讲座,看他们的讲座,我由不得要想起严新、胡万林大师。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1 20:49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7-21 19:58
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能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今天的中医将是世界的主流医学。中医向西方传播,东学西 ...

吐故纳新,中医老祖宗早有遗训,但是到了近现代由于两个原因吐故纳新倒成了中医的瓶颈和难题了。
哪两个原因呢?
第一,西学东渐,科学和西医传入中国;
第二,中医界决策失误,应对失当,迷失方向。
这两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同时也是致命的。

亡羊补牢,逝者可追,现在的问题是咋办?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1 20:58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8-7-21 20:32
  存了也这样,已经有西医的研究人员跟学生们说了,他们研究的很多东西,中医早就有了,中医确实更具前 ...

关于那个帖子我早上写了一大段话,但是因为有事打搅,再点开时啥也没有了成白板了。实际那个帖子的观点是极其错误和极端有害的,我称它为催眠曲,实际上是催命曲啊!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7-21 21:03
内经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所谓深之细者,其中手如针也,摩之切之,聚者坚也,博者大也。《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金匮》者,决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
病能论篇就是说诊断治疗疾病的操作技能,按照内经的临床操作技能考核,你是中医吗?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1 21:13
gl0101 发表于 2018-7-21 20:34
我想掺和呢,没资格啊!

  忘了你也是中医爱好者了,我本想说那什么虚的呢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1 21:19
gl0101 发表于 2018-7-21 20:49
吐故纳新,中医老祖宗早有遗训,但是到了近现代由于两个原因吐故纳新倒成了中医的瓶颈和难题了。哪两个原 ...

  个人以为,你的第二个观点,应该是不全面,或者说太浅了,认真读读78楼的第二句话。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7-21 21:26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21 10:08
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能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今天的中医会怎样呢?
----------------------------- ...

中医【盲目吸收现代科技成果,造成今天中医西化的现状。】不是事实吗?为什么不敢承认客观存在呢?中医西化,是中医理论西化,中医是人体生命气化理论,是六经为结构的整体理论。【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是否包含西医的人体解剖理论,是否包含人体细胞繁殖理论?当前的中医,有几人说得明中医理论,有几人不是把西理作为临床的根据?中医西化,不是事实吗?
  我谓【盲目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并非全盘反对,比如骨科,手术,都是必须的,但是六经气化的正邪之争,这个科技成果能起什么作用?中医的根本问题是理论,中医不乏有术,而术无道统是衰落的根本原因。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1 21:27
gl0101 发表于 2018-7-21 20:58
关于那个帖子我早上写了一大段话,但是因为有事打搅,再点开时啥也没有了成白板了。实际那个帖子的观点是 ...

  别太悲观,中医行业里还是不缺智者的。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7-21 21:36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8-7-21 19:35
  这些是真正中医人应该思考的,多问几个自己为什么吧。爱好者就别瞎掺和了。

哲学中医、文化中医、艺术中医、玄学中医啥样?就现在这个样:
----------------------------还有一个科学中医,先生别丢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1 21:38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8-7-21 20:10
  先生好,您的这句话才是我本想表达的主旨意思。这更应该是国人(包括中医人)应该静下心来深深思 ...

宁可明白死,不愿糊涂生。其实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和死法。对于中医问题,中医爱好者只能敲敲边鼓罢了,中医专业人士看着办吧!

前几天翻帖子看到王不留行是个博士,人才啊!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1 21:41
   我申明一下我的观点:
  1、不认可中医需要什么科学化(即:中医的所有内容必须装进西医或科学的框框里),而应等待科技的前进到了一定程度,再来揭示中医的奥秘吧。
  2、更不认可西化才是中医的唯一出路。
  3、中医的很多经典被N多人(更有甚者,很多还是中医院校的老师、行医的中医人)曲解,这是为什么呢?中医的经典解释怎么才能更简单、通俗易懂化(最起码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能比较容易的读懂吧)。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1 21:47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8-7-21 21:19
  个人以为,你的第二个观点,应该是不全面,或者说太浅了,认真读读78楼的第二句话。

坛子里点到为止就可以了。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1 21:48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21 21:26
中医【盲目吸收现代科技成果,造成今天中医西化的现状。】不是事实吗?为什么不敢承认客观存在呢?中医西 ...
哪个是真正的中医人?比一比,还不如半瓶醋的中医愛好者。

  一吐先生,肯定不是成天攻击其他医学的那些所谓的中医人啦。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1 21:49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8-7-21 21:27
  别太悲观,中医行业里还是不缺智者的。

有肯定有,缺还是缺,非常缺。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8-7-21 21:49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7-21 19:58
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能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今天的中医将是世界的主流医学。中医向西方传播,东学西 ...

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能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今天的中医将是世界的主流医学。中医向西方传播,东学西渐。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从来没有如果。西医胜在术非理。中医衰在理,不是术。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1 21:50
gl0101 发表于 2018-7-21 21:47
坛子里点到为止就可以了。

  是的,有心且具备独立思考的人会有自己的答案。
作者: 谈玄说虚    时间: 2018-7-21 21:59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8-7-20 23:06
  你揭了什么底?你语文难道是跟你师娘学的?像你这样水准把中医当成爱好就挺好了,不要当真,那是错觉 ...

你是赤膊上阵了,我早就看穿了你,现在颇有些气急败坏的感觉吧。
还记得你说你不懂中医,只是给大家搭个台子,现在看来,你不是就搭个台子,还唱主角啊。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7-21 22:05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21 21:26
中医【盲目吸收现代科技成果,造成今天中医西化的现状。】不是事实吗?为什么不敢承认客观存在呢?中医西 ...

  一吐老先生,您真行。
  盲目吸收,是真正的吸收吗?您已经曲解了我所谓吸收的本意了。您这叫偷换概念呐。
  还有,人体解剖(鉴湖五脉的传人告诉我中医几百年前就有自己的解剖了)、骨科(正骨算嘛)、手术(马王堆里有文物证据)并不是西医所独有呀。
  看来您根本没有理解我所说的及时吸收科技发展成果的真正意思。
  请您再仔细思考一下77楼王不留行先生的帖子吧。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21 22:05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8-7-21 21:50
  是的,有心且具备独立思考的人会有自己的答案。

有一种楼主可以自己管理帖子的插件,装一个吧,省心省事。
作者: 谈玄说虚    时间: 2018-7-21 22:05
llyyjj 发表于 2018-7-20 23:23
古代的西方医学,有类似中医针灸的一些内容和方法,可以看作是初级“针灸”,主要是放血和按摩。因为后世 ...

那也叫针灸?放血,近代西方不是还在用吗?治死了华盛顿,那是真正的西方医学。
按摩?哪儿疼就揉揉哪儿,这是本能。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