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五行的多义性 [打印本页]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18 14:39
标题: 五行的多义性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8-7-18 06:46 编辑

五行,有法则五行,即哲学五行;物质五行和物态五行等,多义性。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18 14:52
不能以其中之一义以统之。否则,则置以偏以概全。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7-18 14:54
给五行一个定义:
五行是指自然界中的五种基本物质(或无素)及其性质以及相互关系。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18 14:54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8-7-18 06:56 编辑

中医内的五行,三义都存有之。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7-18 14:59
五行属于哲学而不属于科学,因此,认识五行要用哲学(辩证)思维而不适用机械思维,这是很多机械思维者不能理解五行理论之原因。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18 15:02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8-7-18 07:09 编辑

中医内的五行,主倾于人体个体内的物质与物态。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18 15:06
五行学说就是一种演绎事物之间复杂关系的哲学思想或方法论,无所谓什么物质五行和物态五行。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7-18 15:07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中,将阴阳五行列为科学,显然是错误的,是作者不懂科学与哲学的联系与区别的表现,但是让公民学习这些内容,是好事。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18 15:14
中医内的法则五行,用之明示与支撑物质五行和物态五行。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18 15:29
人体内的五行与人体内的阴阳的关系是前者支撑和维持后者的关系。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18 15:35
人体内的五行物态不正常,则人体内的阴阳物态就难以正常。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18 15:36
所谓治五行以调阴阳即是此也。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7-18 15:39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7-18 07:41 编辑

          当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八纲:表里、虚实、寒热、阴阳。是中医界所公认的,八纲是近代总结出来的,不提五行绝不是毫无道理就摒弃了五行的,请朋友们深思?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18 15:42
因发帖总是出现丢失,暂此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7-18 16:04
表达就不完整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18 16:33
煲贬任由之。不过,总是希望灵聪能沉下以思考,或能有新天地?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18 16:38
因用笔记本电脑,不好操作,否则,都一一回应。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18 16:47
治五行以调阴阳即是此也。
作者: 易鉴道    时间: 2018-7-18 19:53
请问各位先生:阴阳及五行在宇宙中,是否真实存在?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7-18 20:06
一个就行了,哪有那么多,骗人的。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18 20:09
易鉴道 发表于 2018-7-18 11:53
请问各位先生:阴阳及五行在宇宙中,是否真实存在?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阴阳五行,中医经纬,信之则有,不信则无。
作者: 易鉴道    时间: 2018-7-19 14:18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7-18 20:09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阴阳五行,中医经纬,信之则有,不信则无。

先生,儒家思想不能全面解释中医,只有道家思想可以。
作者: 易鉴道    时间: 2018-7-19 14:48
易鉴道 发表于 2018-7-19 14:18
先生,儒家思想不能全面解释中医,只有道家思想可以。

千秋雪先生,儒家充其量也不过是对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准则的一种规范。而道家说的是这种准则规范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即法天,法地,法道。
作者: 易鉴道    时间: 2018-7-19 15:41
易鉴道 发表于 2018-7-19 14:48
千秋雪先生,儒家充其量也不过是对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准则的一种规范。而道家说的是这种准则规范必须符合 ...

先生,各种不同的看法可以存在,但每种看法必须要用实证加以证明。毕竟实证(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7-19 15:55
易鉴道 发表于 2018-7-19 07:41
先生,各种不同的看法可以存在,但每种看法必须要用实证加以证明。毕竟实证(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比如检验火曰炎上,把炎上理解成物质,到心脏去找,无论如何找不到炎上物质,炎,火光上也。--《说文》,上,登;上升;向上,炎上就是脉冲运动,实践检验心脏就有脉冲运动规律。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7-20 16:37
柴胡汤 发表于 2018-7-18 14:54
给五行一个定义:
五行是指自然界中的五种基本物质(或无素)及其性质以及相互关系。

“给五行一个定义:
五行是指自然界中的五种基本物质(或无素)及其性质以及相互关系。”
可见五行有三义。
中医藏象理论中,主要取其生克关。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7-20 16:41
如果没有生克关系,自然界(含人类社会)便不能保持动态平衡!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7-20 16:49
历史经验告诉国人:如果中国不克美帝国主义,我们就会挨美国佬的打!这不是相克关系又是什么?
原子弹、氢弹的炸响,克了老美多少年?五十年?一百年?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22 15:35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8-7-22 08:18 编辑

法则五行则是一种世界观。指物质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等物质所组成。各行间存在生克制化的关系与联系。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22 16:20
物质五行,即金、木、水、炎、土。各个行定义着不同的特性。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22 16:22
不同的行元素所呈现着不同的特性,即物态五行。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22 16:34
古人认为,在人体这一个体内,呈现着五物属性的五脏。五脏功能的相互协调,都不过不足,则人体内的 阴阳则就平行,从而人体就得以健康。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22 16:44
当人体内五脏各属物的物性的所明显表达出来时,此时即为物态五行中的某行功过或功不足了。此时则就可以依就五行的生杀制化关系给予诊治。此即中医五行在临床的实用性形式。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22 16:51
实际上,中医五行是中医四诊诊疗活动所碰到的临床困境而不得不引入的,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22 18:58
古中医人的这种结合临床人体现实的对于外五行的引入,目的就是解读所面遇到的人体现实难题,进而实现对人体现实的客观诊治。这就中医理论内的五行学说得以在中医理论内融合、存留的原因。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7-22 19:08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7-22 19:30 编辑
gonmai 发表于 2018-7-22 16:34
古人认为,在人体这一个体内,呈现着五物属性的五脏。五脏功能的相互协调,都不过不足,则人体内的 阴阳则 ...


嗯,这个说法还真的是很不错了。阴阳五行,其实是抽象的一个概念。比如,水果这个词,就是抽象的一个词,他即可以是苹果,还可以是香蕉,还可以是其他的具有水果属性的。人体的生理器官中,有不少的器官功能的属性,就符合金木水火土所定义的属性,因为,肝具有木的属性,所以,中医说,肝属木。所谓的肝属木,这个属,是指肝的属性。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7-22 19:10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7-22 19:31 编辑

春天生发,也有着木的属性,所以说,春属木。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7-22 19:11
如果在一个中医论坛,还要普及这样的东西,真的是中医的不幸。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22 19:17
从实践,即对人体的诊疗实践到产生与形成概念、理论,是对同一实践标物的同一实践形式的所产生的认识知识。是对人体存在现实的认识的深化。是人体客观形式的反映。
一般地,概念、理论与客观间,是互应与对等的。有何样的客观形式。则产生相应的概念、理论 。
那么,中医五行脏腑理论所对应到的人体客观形式是何呢?
中医五行脏腑理论所对应到的人体客观形式是人体内的稳态,或人体内稳 态。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23 00:45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8-7-22 23:26 编辑

人体稳态,即维持人体进行生命 活动所必须的体温、PH值、体内压力环境等物理的和生化的指标环境,即人体内环境保持正常的自体自反馈 系统。
在这样的自体自反馈 系统内,体内各组织器官既是此一稳态系统的参与者,同时也此系统的受益者。各组织器官单元依据着稳态指令或反馈指令, 通过它自身功能(比如分泌功能)参与着内环境管理,使内环境动态稳 定。
在正常的体内环境里,进行着正常的生命活动,延续着生命 。

稳态,稳 态系统、内环境和稳态系统内各组织器官单元的功能示显特征以及它间的相互关系等人体现实,不断的被古 中医人的诊疗活动所触碰和这种触碰的累积,形成了对这些人体现实的认识。然后再借助五行与五脏藏象形式,把这些认识拟化地表达出来,进而形成了现存的中医五行脏腑理论。
此即中医五行脏腑理论所对应到的人体现实实体。
基本的, 中医的概念、理论,都必定有它所对应的人体现实实体。但都 在以拟化或喻化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因当时的局限而不得已而为之!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23 07:45
在总体上,中医五行学说是从物质内容进入到法则内容,然后进入到人体。进入到人体后,既有法则内容,也有物质内容,同时还有,而且主要是五行五脏腑物态内容及它们间的相互关联、影响的内容。对这些,务必要有全局性的清醒认识把握,如此了,才不至于执其之一义而偏失其它。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23 08:42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8-7-26 06:49 编辑

内稳态,即人体内稳态系统的主旨目标是维持人体内环璋的恒定而使人体内的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内稳态各参与体的功能特征显示,形成了中医的藏象、脏腑学说,即所谓功能性脏腑学说;稳态内各参与体的功能间存在的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的客观形式。这种客观存在形式在支撑着产生和形成着中医的五行五脏的生克制化关系形式的理论。此即中医五行五脏理论所对到的人体实体形式。
此即中医的从法则五行到人体实体五脏五行的过程。
所以,中医理论总是关联与对应着人体的实体形式。这是把握中医理论的关键点啊。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23 09:23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8-7-26 06:51 编辑

内稳态,即人体内稳态系统的主旨目标是维持人体内环璋的恒定而使人体内的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在此正常的人体内环境里,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在正常进行着。细胞内、外正常的物质交换、细胞内外物质分布、物质功能形态、细胞膜的功能形态。。。等,都处于正常状态,如此了的人体细胞内、外状态时,则就为中医所主旨强调的阴(即细胞 内)、阳(即细胞外)平行了。

人体细胞内、外状态正常时的状态即中医所主旨到的阴阳平行,即人体处健康状态。
人体内环境正常是人体细胞内、外状态正常的前堤条件。人体内稳态系统则是经对各参与内稳态参与体的功能调控实现对人体内环境的维持和维护。
所以,人体细胞内外状态正常有依正常的人体内环璋;而正常的人体内环璋则有依内稳态参与体功能即功能五脏功能的调控,如此就形成了调治五脏实现对人体内环境的维持;进而实现对人体阴阳,即人体细胞内、外的调治,即所谓治五脏以调阴阳。

此即为五行五脏与人体阴阳间的相互关联与关系形式。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8-7-23 09:29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8-7-23 02:13 编辑

中医的伟大与亘古不朽是在于中医理论、概念着实在于着着实实的入实着人体实体的结构与人体实体结构的功能形式啊!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