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中医脏腑之间有独特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并没有生克乘侮的的关系 [打印本页]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09:05
标题: 中医脏腑之间有独特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并没有生克乘侮的的关系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8 19:31 编辑
中医五脏病变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并没有生克乘侮的的关系。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410&extra=&page=16 | 159楼
发表于 昨天 23: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7-8 04:12 编辑
中医五脏病变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并没有生克乘侮的的关系。
|
点评 仁海中西医
其实,说的是实话,可惜活在“皇帝的新装”时代的人们,听不得真话。 详情 回复 [color=#999999 !important]发表于 29 秒前
[color=#999999 !important]发表于 1 分钟前
|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09:10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8 06:13 编辑
dffaaoo:
中医五脏病变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并没有生克乘侮的的关系。
现略加改动为:
中医五脏生理、病理变化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并没有生克乘侮的的关系。
进一步延伸为:
中医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相互影响关系,并没有公式化的生克乘侮关系。
也请中西医师长同仁参与修改。谢谢!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7-8 09:29
如果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来描述中医脏腑之间的生理与病理之关系,就更全面了。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7-8 09:32
所谓生克乘侮,其实只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古代版。不需要太纠结了。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8-7-8 09:41
仁海啊,你离中医太远。当然,国医大师、院士、教授、研究员离中医也不近,你大可不必认为在贬低你。
中医的五脏,就是具有生克关系的五脏。没有这种关系的五脏,就从来不是中医的五脏。解剖意义上的五脏,不具有生克关系,即便偶有牵强,也不是中医的五脏。比如现代中医认为的木旺土虚,肝硬化、胆囊炎,造成肠胃的症状,就是牵强附会,与中医的木克土没有半毛钱关系。
一个简单的五行、五脏,整个中医界大多都无法正确理解,原因就在于西化教育。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09:46
这句话理性,也是你说的话当中,最理性的一次。赞10次!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09:51
脏腑之间的关系是象五行学说内容那样公式化吗?你见过吗?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8-7-8 09:52
中医理论是一个整体自洽的理论体系,只要任何一处被误解,其余的都会产生悖论。你反对的,是因为你在某处误解了中医概念,以误解了的概念找出了其它之处的矛盾。而你拥护的,只是你没有发现自己的矛盾,别人照样可以指出来。
比如,你拥护阴阳,可你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没有肝阳虚、脾阴虚、肺阳虚这些证。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0:00
而你拥护的,只是你没有发现自己的矛盾,别人照样可以指出来。
比如,你拥护阴阳,可你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没有肝阳虚、脾阴虚、肺阳虚这些证。
——————————————————————————
我没说阴阳学说完美无缺。如果你认为阴阳学说不合理的话,那么,你完全可以倡议中医界废除阴阳学说。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7-8 10:05
又在纠结了。
不是和你说过,机械教条的生搬硬套,用哲学化(阴阳五行)研究替代医学自身客观规律的研究,是错误的吗?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8-7-8 10:10
阴阳是完美无缺的,五行也是完美无缺的,只是你所认知的阴阳和五行,都不是中医的五行,而是西化教材杜撰出来的所谓哲学。阴阳五行不是什么哲学,仅仅使用了哲学方法。吃饭拉屎是哲学吗,有其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就成了哲学?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0:16
五行也是完美无缺的,只是你所认知的阴阳和五行,都不是中医的五行,而是西化教材杜撰出来的所谓哲学。
————————————————————————
那么,请你把不是西化教材杜撰出来的五行学说拿出来亮亮相?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0:20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8 06:30 编辑
脏腑之间的关系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生搬硬套,就是机械教条,因此,五行学说就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废除,从而不用五行学说这个有色眼镜去看被扭曲变形的脏腑关系,而是还原本来的真实的脏腑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这就是废除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真正意义所在。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8-7-8 10:23
五运六气的科学原理与中医理论的整体构建 - 百家争鸣 - 导航中医药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0:31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8 06:39 编辑
哈哈,看来俺这篇文章,是专门为一家子你而定制的:
十一、由五行学说等演绎出来的五运六气学说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015&extra=page%3D1&_dsign=2d6e7e7d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8-7-8 10:40
你这是自说自话,根本不能对一家子任何问题,提出质疑。
五行就是五运,五行学说是根据五运六气的方法发展而来的,而不是相反。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8 10:40
五行理论是用来解说天地万物变化的。所以中医学总是用运行不息来理解五行。中医学的阴阳关系,是通过五行(木、火、土、金、水)来表述的。阴阳五行,描述了生命系统内部所必须具有的相互支持和相互制约力量,因而形成了对生命特殊的看法。五行理论把生命描述成活的、不断运动发展和能够维护自身平衡的生命。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0:50
五行学说的理想很丰满——对自然界解释,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但现实很骨感——除了对不理性者起到忽悠的作用外,神马都是浮云。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0:55
正常的五行阳中之阳(火)阳中之阴(金)阴中之阴(水)阴中之阳(木)阴中至阴(土)与正常的人体五行阳中之阳(心)阳中之阴(肺)阴中之阴(肾)阴中之阳(肝)阴中至阴(脾)对应,没有多余的东西。(高智海语录)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extra=&page=13
————————————————————————
请问老先生:为什么有阴中至阴,却没有阳中至阳呢?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1:00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8 07:01 编辑
千秋雪
你根本不懂什么是五行,所以你也没有资格对五行说长道短!乱说,没有意思!——————————————————————-
那么,老先生您说一下您心目中的五行学说,俺给您批评一下,如果给指出错误的地儿,请您不要产生负面情绪,象毛先生说的那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呗。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1:11
俺的目的,是说明通过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一系列理论(包括五运六气)没有科学依据,而是错误的,就足够了。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8 11:17
我说句老实话,仁海先生,从你一系列的发言来看,你根本没有深刻了解什么是五行,而且你也不想了解什么是五行。而是一心一意反五行,你把反五行当作一项使命,当做一种乐趣了。如果是这样,与你讨论五行还有什么意义呢?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罢了!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8-7-8 11:20
你是凭空而论,既没有物证、书证,也没有理证。你这样做,说服力不足。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1:27
老先生说这话有点过儿,俺从来不为辩而辩,也从来对事不对人。论坛上的人,几乎都没见过面,因此,既没有仇,也没有恨。 我对五行学说的认识,只是对中医当前现状反思的结果。五行学说有用吗?在何处?无用吗?又在哪里?中医为什么受制于西医呢?中医发展的瓶颈在哪里?
然后,反思的结果就是:废除五行,吸收现代科技与必要的西医知识,这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属我的一家之言。
如此而已。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8 12:41
你自己承认,你头脑里没有五行!你有什么资格说五行!我为什么信你!
你头脑里没有五行,从你嘴里吐出来流动的空气……是什么东东??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8 12:43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7-8 04:44 编辑
谢谢仁海先生的热情回复,我相信先生说的肺腑之言。
五行学说有用吗?千百年来的医学实践,多少中医前辈的认真体会,都说明五行学说对中医学是有帮助的。至于说它有力所不逮的地方也是可能的,毕竟世界上任何事物再伟大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局限性。如果发现了它的不足,我们可以帮助它完善起来,或者选择性的应用它,为什么非要打倒它呢?
至于说“中医为什么受制于西医呢?中医发展的瓶颈在哪里?”这的确是个值得深思,值得重视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很复杂,绝不是紧紧靠着改良中医学本身就能解决的问题。五行学说确实是常常引人诟病,常常被人作为把柄攻击中医,但是如果中医抛弃了五行学说,那些攻击中医的人真的就会偃旗息鼓,鸣金收兵了吗?中医事业真的就可以繁荣发达了吗?我看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8 12:45
【中医脏腑之间有独特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并没有生克乘侮的的关系】
请问先生,有没有阴阳关系?你运用阴阳看看病,试一试!
你用阴阳看病,逗你玩,收费!
阴阳应该废除!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3:49
当我们觉得此路不通的时候,是不是该换个方向走呢?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正能量基本上没有,负能量却比比皆是。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3:51
只要能证明五运六气学说是错误的,后来者越来越多的认识了,不学了,不支持了,就行了。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8-7-8 15:18
你用十以内加减法,来证明微积分是错误的?你懂五运六气吗?
请问你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既然,你认为四季为了照顾五行才编造出个五季五运来,那么,为什么还要编造一个六季六气来?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5:57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8 12:10 编辑
又来了,吹牛皮也是有风险的。
五行学说都是错误的,五运六气理论更是忽悠人的。我就是专治各种吹牛皮的。至于五季五运是如何得来的,那是你的问题,我只要找出五运六气不成立的理由,就OK了,反正你赢不了,不信就试试。
由五行学说等演绎出来的五运六气学说的错误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015&extra=page%3D1&_dsign=2d6e7e7d&_dsign=3282077f我的论据:
一、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五运六气说”,经过机械化、教条化、公式化地加工,“用木、火、土、金、水五行来说明一年五个季节的基本性质,这就是名为五运的基本意义所在。”本来就四季,但为了照顾五行,就强划成五季。
二、“一候五日,一气三候,一时六气,一岁四时。”认为世界是五种物质之特性的运动生成的,故弄出五行学说,然后就顺理成章的弄出个“一候五日”来。如此简单地认识,就能掌握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显然是不可能的。
三、五行的分配十天干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而推测五运则与此大不相同,须把十干的阴阳干重新调整一番,而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说:“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戌癸。”之所以化运的十干要不同于五行十干的阴阳配合,是因五行十干的配合,是以五方、五季等关系而确定的。尽管两种配属方法所产生的结果是五行的相生不变,但这同样说明了五行的配属不准确,可以任意相配、相互矛盾。如此卜算出来的结果有多少可靠性,就可想而知了。
四、“六质者,即经曰木、火、土、金、水、火”,五行为了配六气,将火分成君火与相火两种。那么木、土、金、水为何不弄上两个呢?
五、“六气者,即经曰风、暑、湿、燥、寒、火”,天气千变万化,而简单化成六种,将“六”视为真理而套来套去,而现实中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六、“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这些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
肝病与饮食、精神状态、及感染等因素有关,而与春季没有必然联系。心脏病与感染(如心肌炎)、惊吓、高血压、阻塞性肺病、风湿病等有关,冬、春季气候寒冷时血管收缩痉挛等因素,也可使心脏病加重。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饮食物易发霉变质,如饮食不洁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机会较多。但实际情况是,胃肠病全年均可发生,并且与饮食是否规律、精神状态、劳逸是否适当等因素有关。肺病之哮喘则于草木开花季节花粉飘散时发作,沿海地区潮湿霉变致敏机会多而尤甚;慢性支气管炎则遇寒凉时易加重。肾病之风水与感染有关,泌尿系结石则在夏季及中国南方时,令人出汗多而尤重,慢性肾病则与饮水食盐多少、体力强度、饮酒等有关。因此,四季对身体各个脏器的影响,是阴阳消长转化过程中的寒温变化,对身体、食物、植物、环境等产生诸多影响,综合起来作用于身体所造成的结果,而与五行学说无关。
综上所述,疾病预测与天气预报、地震预测等一样,属于对自然界运动变化趋势的前瞻性研究。古代医家创建了五运六气学说,为医学气象学和疾病预测学做出了努力。五运六气的作者,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打破了迷信思想,利用当时掌握的有限知识,想找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以便更深入地认识世界,预测季节气候与疾病发生的内在联系。这种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相对于今天还有那么多的玄学、神学论者而言,这是非常值得赞许的。只可惜,其理论建立在正确的阴阳学说与错误的五行学说混合基础之上,而其结果必然是错误的。因而“五运六气”学说只能为后人对疾病的预测起到了一次尝试的作用。
同时,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出,如此演绎出来的“五运六气说”,其实质只是承载了古代的一些文化。但就其用途而言,说穿了,只有七个字:“高级的文字游戏”。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8-7-8 16:11
你是光屁股打狼,胆大不知磕馋。越特么无知,越特么无畏。
瞧瞧你萌得不能再萌的智力,照顾五行要编出个六气来,六怎么照顾得了五?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6:16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8 12:18 编辑
我就是专治泼皮无赖。要脸的,岂能当骗子?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8-7-8 16:19
到底谁是泼皮无赖?你不懂,你却知道不懂的东西是错的,这种智力得萌到什么程度?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6:31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8 12:32 编辑
你那是不懂装懂,纯粹惹人嘲笑,还不如不懂。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8-7-8 16:37
没吃过猪肉,却在那儿评论,猪肉好吃不好吃。
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你智力更加萌的吗?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6:45
说这些有用吗? 不能否认你很聪明,但却是聪明误用,你不适合干实实在在的事情,而适合写小说之类的,那样可以天马行空,无遮无拦,小说本来就是为搏读者的眼球、眼泪的嘛。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8-7-8 16:53
为了照顾五行,要编造出个六气来。只有你这么萌的智力,才会这么论证问题。你做的事情,好实在哟。萌娃。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6:58
“六质者,即经曰木、火、土、金、水、火”,五行为了配六气,将火分成君火与相火两种。那么木、土、金、水为何不弄上两个呢?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8-7-8 17:06
按着你萌的智力理解,一年只有四季,为了照顾五行才编造的五运,那为啥要编个六气呢?既然是编造的,编造君火相火,为什么不编造君木相木?既然你言之凿凿,那么这些问题就该由你来解答。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7:21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8 13:26 编辑
按着你萌的智力理解,一年只有四季,为了照顾五行才编造的五运,那为啥要编个六气呢?————————————————————————
全是五,哪来那么多的花样?因此,就编出个六来嘛。否则,就只是个普通的文字游戏,而不是“高级的文字游戏”了。
六质:木、火、土、金、水、火”,
六气:风、暑、湿、燥、寒、火”,
看见没有:无论六质中最后的火,还是六气中最后的火,都是添加的,是无中生有的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8 17:26
你自己承认你头脑里没有五行,就不用玩了!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8-7-8 17:43
你不是说,六气是为了照顾五行编造出来的吗?编个六照顾五,逻辑在哪儿呢?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8:30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8 14:33 编辑
全是五,哪来那么多的花样?因此,就编出个六来嘛。否则,就只是个普通的文字游戏,而不是“高级的文字游戏”了。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8-7-8 18:56
仁海中西医
全是五,哪来那么多的花样?因此,就编出个六来嘛。否则,就只是个普通的文字游戏,而不是“高级的文字游戏”了。
你这段话,没法证明你的另一句话是对的,为了照顾五编出个六来。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9:07
那就不关我事了,我只要证实五运六气理论不成立,就OK了。
六质:木、火、土、金、水、火”,
六气:风、暑、湿、燥、寒、火”,
看见没有:无论六质中最后的火,还是六气中最后的火,都是添加的,是无中生有的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8 19:13
好像有点无赖泼皮的味道,……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8-7-8 19:14
你说的话,不关你的事儿?你说说你的智力怎么会这么萌?
照顾五,编出个六来,你自己能把这句话编圆乎了不?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8 19:50
五运配六气、七气、八气、、、,究竟是配几气才合理,那是你们研究五运六气者的事情。如果你们配合理了,我还给你们点赞呢。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7-9 01:20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7-9 01:29 编辑
内经说的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是五藏不是五脏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7-9 01:25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7-9 01:26 编辑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指中医的五脏都是有病的五脏?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7-9 06:58
难道中医对正常的五脏没有论述?没有正常与有病的对比,您怎么知道五脏有病?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9 09:48
中医还有正常的解剖的五脏?你又在搞自我矛盾。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7-9 10:19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7-9 02:31 编辑
高先生认为:难道中医对正常的五脏没有论述?没有正常与有病的对比,您怎么知道五脏有病?
内经中的正常藏象:内经中对藏象的阐述,六节藏象论中“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所讲的其华就是正常藏府的外在体征表现。
内经中的病理藏象:内经对疾病藏象的阐述,内经素问痿论篇中对瘦证的讨论中:帝曰:何以别之。岐伯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他们对话讲的是五种疫证。现代语言译是,黄帝道:用什么办法鉴别五种瘦证呢?岐伯说:肺有热的瘦,面色白而毛发衰败;心有热的瘦,面色红而浅表血络充盈显现;肝有热的瘦,面色苍而爪甲枯槁;脾有热的瘦,面色黄而肌肉蠕动;肾有热的瘦,面色黑而牙齿枯槁。笔者研究认为,肺热类似于现代的肺结核,由于肺结核是消耗性疾病,因此产生面色白的表现;心热类似于现代高血压,因此有面部红胀的表现;肝热类似于现代的肝炎;而肾热类似于现代的肾炎,讲的都是疾病状态下的藏象,是藏府在疾病状态下表现在人体相关部位特有的体征。
依据上述内经中讲的不同藏象认为:内经时代是依据人体不同的藏在正常或疾病状态下在人体相关部位特有的不同体征表现来判定人体是否患有疾病的。 内经时代就观察到不同藏府疾病的特有体征表现,是科学?是伪科学或是胡说八道?相信朋友们一定会有自己的判断!!!!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7-9 10:21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7-9 10:22 编辑
不是自我矛盾,而是因为解剖组织的五脏是由阴中之阳(木)阳中之阳(火)阴中至阴(土)阳中之阴(金)阴中之阴(水)组成的。所以,中西医不矛盾。我支持中西医结合就是这个原因。放心吧,我不会像您那样故意在中西医之间制造矛盾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9 10:22
那么,到底有没有“阳中至阳”呢?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7-9 10:27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7-9 10:41 编辑
正常的人体是没有阳中至阳的;若病人长了肿瘤,称为阳中至阳大概是可以的。否则,阳中至阳这一伟大的创新,是很难得到人们认可的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9 10:31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9 06:33 编辑
五脏是由阴中之阳(木)阳中之阳(火)阴中至阴(土)阳中之阴(金)阴中之阴(水)组成的。
——只有“阴中至阴”,没有“阳中至阳”,那么,五脏配属五行的理论不成立。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7-9 10:39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7-9 02:40 编辑
内经中仅仅是认为:木土水火金,地之阴阳也。哪来的什么五行学说 ?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7-9 10:44
既然如此,你可以加上阳中至阳而创造一个六行学说再与六脏进行配属岂不美哉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9 10:53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9 06:57 编辑
五脏是由阴中之阳(木)阳中之阳(火)阴中至阴(土)阳中之阴(金)阴中之阴(水)组成的。
——只有“阴中至阴”,没有“阳中至阳”,那么,五脏配属五行的理论不成立。
————————————————————
既然如此,你可以加上阳中至阳而创造一个六行学说再与六脏进行配属岂不美哉
————————————————————————
好,五行学说不成立了。我研究一下,看能否成立六行学说哈。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7-9 10:57
个人的五行观点 - 百家争鸣 - 导航中医药 - Powered by Discuz!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2455&extra=page%3D1看看这个主题帖6楼的帖子,您可能明白一点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7-9 11:45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7-9 03:48 编辑
仁海先生认为:中医五脏病变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村人认为:先生的认识是对的!如因肾损排尿不正常时,在心血管系统表现血压升高就是肾对心的影响,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