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中医药的脏与现代医学的脏的同与不同。 [打印本页]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7-3 16:28
标题: 中医药的脏与现代医学的脏的同与不同。
中医药的脏与现代医学的脏的同与不同。
如脾,中医的脾实际包括了胃,肠,肾,甲状腺腺体器官的结构生理物质及功能的变化。
这是从关于中医药治脾的技术知道的。
有胃的食欲减退,肠的泄,肾的水肿,甲状腺素合成的减少的少力。
这些在古代中国人都认为是脾的气虚了。
脾气虚实际就是相关联级系的生理物质增减的变化及受体构象的变化。
胃的组胺,胃酸,胃蛋白酶的合成减少,食欲减退。
肠的生理物质合成的增多。
肾的全固同合成的增多,水肿。
甲状腺素合成的减少,少力。
这些相关生理物质都可以认为是脾气当中的一种。
脾气虚就是这些生理物质合成增加或减少了。
这也是现代医学与中医学能结合的有限部分了。
但是更为主要的是另外的与脾相关的实际的真正的流体的物质的存在。
才是中医药学中价值巨大体现。
只有这种流体物质的存在及根据前面讲的脾气虚而产生的这种流体物质的密度变化,才有脾气虚时与很多的非生理反应间建立的非生理作用联系。
然而这种联系至今仅是中国人在中医药应用中的表现发现。
对于现代医学病理学并不知有这种极其重要的联系存在。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7-3 18:01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7-3 10:04 编辑

       请问dffaaoo朋友:采用何种方法或手段能证明中医在古代所认识的五藏六府不同于现代生理学所认识的五脏六腑呢?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7-3 18:36
张诚敬 发表于 2018-7-3 18:01
请问dffaaoo朋友:采用何种方法或手段能证明中医在古代所认识的五藏六府不同于现代生理学所认识的五 ...

只有这种流体物质的存在及根据前面讲的脾气虚而产生的这种流体物质的密度变化,才有脾气虚时与很多的非生理反应间建立的非生理作用联系。
然而这种联系至今仅是中国人在中医药应用中的表现发现。
对于现代医学病理学并不知有这种极其重要的联系存在。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8-7-9 04:02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7-9 04:21 编辑

脾气虚实际就是相关联级系的生理物质增减的变化及受体构象的变化。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