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并非发现黄帝内经 [打印本页]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6-28 10:00
标题: 并非发现黄帝内经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6-29 01:06 编辑

并非发现黄帝内经
       我并未拜读过什么大块头的医学专著,自然对内经基本无知,也无柯云路先生的才智,能写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注:发现黄帝内经)来取宠于医学爱好者。现就对经络的见解胡诌一通,仅用以安慰个人的好奇心。
       中医典籍对针灸和经络有独特见解,至今日为止尚对其无科学的解释,也可以说是神秘的。
       七十年代,我曾向民间医生学习过一种挑治疗法,就是用缝衣针挑某些穴位,专门治疗胃宛刺痛,其实效果是极好的,内人就是这么治愈的。当初认为有些神秘:主要挑(上)中宛及附近的六个穴位,中心为中宛,其余五个呈梅花形分布于上宛等部位。曾碰到两例在挑治过程中发生过敏晕针而中止,故而摆手不敢再干。但也奇特:经历折腾,其胃宛刺痛确消失了(注:最后一位晕针者94年时60岁,其人过了80岁时仍见其健在)。个人为此注意到,其反应与植物神经反应极为相似,但与感觉神经亦有关联,在挑治时的强烈刺激,对传导各种信息(感觉、交感或副交感)的神经通路产生影响,开放营养微血管、改善局部供血状况和代谢状况,达到治疗目的。它与药物治疗的不同点在于只是刺激穴位(也许就是某种神经结)通过神经的兴奋或抑制,改善血液供给,为功能所需能量代谢提供营养保障,从而改善局部功能而治疗疾病。个人看来,大部头的针灸专著、数千年的神秘经典道理就这么简单。
       当然,我已说过,是胡诌而已。但是,没有异想天开就永远也揭不开数千年的神秘,就不可能将内经的经络纳入现代研究的轨道。村愚对经络的解释:经络就是广泛分布于机体各部位的植物神经系统,如其结点受到刺激,将产生交感的或副交感的效应而产生治疗作用。
       人微言轻,谁人会相信一介山野村夫混帐的谬论呢?但愿能有几人去研究它们。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本文:并非发现黄帝内经。
张诚敬

                                                                                                                                     99.8.22  12:40

       十九年后的认识:内经中所讲的经络就是分布于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及其所控制的血管网络。经是指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络是指血管网络。这就是无知对经络的认识。
       本人是个没学过针刺的外行,知道的穴位不过十来个,却在此胡诌其对经络的认识,实在是没有让人相信的理由,因此称为奇谈怪论。欢迎对经络有兴趣的朋友们进行批判挞伐!

       说明:上文中除括弧中加注的内容外,其余括弧中内容均为原文。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7-1 06:25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6-30 22:28 编辑

       笔者确信:内经中所讲的经络就是分布于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及其所控制的血管网络。经是指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络是指血管网络都是人体客观存在的,是现代研究所认可的,无须再去找什么证据来证明。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7-1 07:02
谢谢董先生的正确诊断:人老了难免有脑萎缩。
本文是19年前所写的,那时候张某还算是清醒的啊?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7-1 07:37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7-1 07:43 编辑

         张先生钻研的精神值得赞赏。不过,经络比张先生的想象要复杂。经肯定不是神经,因为二者的走行不一致,传导速度不一致。络是分支。内经中谈经脉,脉才是血管。经络是后世人的说法。      

      关于“经”,现代人提出了许多观点,但都是片面性的观点,解释其中的一个或一部分现象,除笔者1984年发表的论文解释了循经感传原理之外,尚没有一个观点能够诠释清楚这个现象。虽然近年来有多人认为与声、光、电、磁、热、神经血管等有关。但仍解释不了循经感传及各种经络现象,则成立不了。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7-1 07:59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7-1 00:01 编辑

       尊敬的董先生:内经中所讲的经络就是分布于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及其所控制的血管网络。这是个人研究后得出的认识,若先生不同意此观点时,请你证明现代生理学植物神经沿血管分布的理论是错误的理由?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7-1 08:29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6-30 23:37
张先生钻研的精神值得赞赏。不过,经络比张先生的想象要复杂。经肯定不是神经,因为二者的走行不 ...

感谢王版主参与讨论!
王先生是研究针灸的先驱,肯定是了解植物神经的走向的,副交感神经在体表的结点是针刺的穴位,控制其管理的内脏器官血管的效应是让是内脏血管收缩和相应的体表血管扩张,交感神经的作用与其相反。相信先生是十分了解植物神经功能的,只有刺激植物神经才能治病,舍此别无它途。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7-1 09:57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7-1 02:05 编辑

        针灸能治病的道理是:通过穴位刺激致使某种植物神经的兴奋或抑制导致其管理的内脏血管的舒张或收缩,增加或减少血液的供给,直接的产生增强或削弱其管理的内脏的代谢水平而治疗疾病是符合生理学逻辑的。       对植物神经不甚了解的朋友们,请先了解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然后对本人的观点进行反驳。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8-7-1 10:04
张诚敬 发表于 2018-7-1 09:57
针灸能治病的道理是:通过穴位刺激致使某种植物神经的兴奋或抑制导致内脏血管的舒张或收缩,增加或 ...

不是这一原理,与生物电流相关。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8-7-1 10:07
血管不会变位,经络实际是会变化的。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7-1 10:11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7-1 02:13 编辑

        我相信针刺治疗与施治者的生物电流有一定相关,灸治疗法是通过热能和芳香烃的化学成份有关,事实上凡设及神经系统的治疗手段都是与生物电流相关的。
      谢谢黄中正先生的有益指导!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7-1 10:20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7-1 02:24 编辑

       植物神经控制血管是现代生理学已经清楚了解的,血管有舒张与收缩的变化,植物神经有兴奋与抑制的变化,肯定地说针灸是通过植物神经的兴奋与抑制来控制血管的变化而产生治疗作用,这是一种主从关系,不容混淆。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7-1 10:42
“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可见经言经脉,“经络”一词,可能出自后世医家或后来的专家编写的教材。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1 10:53
黄中正 发表于 2018-7-1 06:07
血管不会变位,经络实际是会变化的。

如何证明经络实际是会变化的?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1 10:57
张诚敬 发表于 2018-7-1 03:59
尊敬的董先生:内经中所讲的经络就是分布于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及其所控制的血管网络。这是个人研究 ...

老懂是这个论坛中的活宝,制造笑料的特级专家,他的话别当真。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7-1 15:52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7-1 10:57
老懂是这个论坛中的活宝,制造笑料的特级专家,他的话别当真。

老董自己不承认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却在五行擂台赛期间,逼我退出正方讨论组。你说他有这个资格吗?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7-1 16:11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7-1 11:52
老董自己不承认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却在五行擂台赛期间,逼我退出正方讨论组。你说他有这个资格吗?

老懂是这个论坛中的活宝、制造笑料的特级专家,你那么的在乎他的举而并之,说明你跟他是一个等级。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7-1 16:39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7-1 08:43 编辑

         黄中正先生认为:血管不会变位,经络实际是会变化的。
       无知认为:血管位置是不会变改变,但其舒张与收缩却是受控于植物神经的兴奋或抑制,内脏血管是随交感神经的兴奋而扩张。随副交感神经的兴奋而收缩,因此而调节内脏的供血量,导致内脏器官的代谢水平的改变及热量产生的增减而治疗疾病。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7-1 16:47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7-1 08:48 编辑

         针刺产生的效应是兴奋副交感神经而治疗内脏的热性疾病,灸产生的效应是兴奋交感神经而治疗内脏的寒性疾病。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8-7-2 17:15
张诚敬 发表于 2018-7-1 16:47
针刺产生的效应是兴奋副交感神经而治疗内脏的热性疾病,灸产生的效应是兴奋交感神经而治疗内脏的 ...

针(刺)灸治疗之理法,仍然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艾灸适宜治寒病而不适宜治热病。后世医家有实践经验总结:针药不及,艾之所宜(例如治瘫痪)。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7-3 08:23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7-3 00:24 编辑

       dffaaoo朋友说:医学科学,病理学药理学,根本就没有针刺神经治疗疾病治愈疾病方面的研究应用,完全没有。

     无知村人:正是因为如此,才有探索研究的必要。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