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中医的“解剖学” [打印本页]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6-11 21:27
标题: 转:中医的“解剖学”
中医的“解剖学”
时间:2018-04-1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姚鹏宇
  •中医解剖学包括脏腑、经络、官窍等为主要内容的器官形态结构,同时器官的位置、精气血津液也囊括其中,相较现代解剖学范围更广泛,与临床实践联系更密切。
  •中医解剖学内容的整理,不仅有助于中医规范化的研究,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完善也有促进作用。
  一篇名为“《Nature》文章发现的人体最新器官,竟是中医的三焦?”的文章刷屏了朋友圈。虽然其中不免有哗众取宠的成分,但阅读原文可以了解现代医学新发现的人体最新器官确实与中医“三焦”具有较大相似性。三焦作为中医解剖学里特有概念与现代医学的交叉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中医学中解剖学的内容是否能为现代医学的发展研究提供指导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中医解剖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中医理论都是建立于直观解剖的基础上。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有“五脏六腑可剖而视之”的论述,中医学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对于人体解剖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民国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的文化势头,传统医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近代学者丁福保曾言“西人东渐,余波憾荡,侵及医林,此又神农以后四千年以来,未有之奇变也”,这场中西医比较之争对传统医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导致中医“重道轻器”“解剖缺陷”成为大众的一种共识,中医解剖学的内容一直被忽视。
  中医解剖学的概念
  中医解剖学这一概念在中国医学史上缺乏明确的论述。关于解剖学的内容散见于中医典籍中,《欧希范五脏图》《内外二景图》《经络考》《医林改错》等都对中医解剖学知识有较为详备的记载,但未能全面概括论述中医解剖学的理论。现代中医学教材中解剖学的内容多为西医解剖学的内容,不能完全体现中医解剖理论的特色。中医解剖学包括脏腑、经络、官窍等为主要内容的器官形态结构,同时这些器官的位置也是中医解剖学的范围,甚至精气血津液都囊括其中。部分观点认为中医脏腑学是以实体解剖学为基础,通过分析机体外部表征来推导认识人体内部规律,病理反佐生理,重功能而轻形质形成的。事实上直观解剖为中医脏腑学说的形成提供了客观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阴阳五行理论等理论形成中医脏腑理论。最初的经络理论中涉及的脏腑解剖是相对朴素的脏腑解剖,是脏腑理论的雏形。中医脏腑理论中器官结构、位置的特异性导致了功能特异性的观点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基于事实论述事实的过程。如“肺主呼吸”的论述与“虚如蜂窠,下无透窍”“肺重三斤二两,六叶两耳,凡八叶”“肺位最高”等解剖内容密切相关。
  中医解剖学是在诠释“体”结构的基础上,涉及了对“用”功能的论述,结构的特异性是为功能表现的特异性服务的。中医解剖学相较现代解剖学其范围更广泛,与临床实践联系更密切。
  中医解剖学被忽视的原因
  中医解剖学起步较早,《黄帝内经》一书是较早系统论述中医解剖学内容的著作。其他如近年来出土的睡虎地秦墓、老官山汉墓竹简均涉及了部分解剖内容。古代的刑罚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为解剖理论的丰富发挥了极大作用。《汉书》记载公元16年,王莽捕获一罪人“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度量五脏,以竹筳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的内容就可见一斑。北宋庆历间(11世纪40年代)州吏吴简组织医生对欧希范等50余名反抗北宋统治阶级而被捕的叛军尸体解剖,绘制了《欧希范五脏图》一书。杨介的《存真環中图》系我国较早的人体解剖图谱此书虽已亡佚,但部分内容收录于后世著作,观其脏腑图谱与如今解剖学内容别无二致,可见当时中医解剖学的宏观内容的研究已经近乎完备。反观西方医学研究,公元1000年Avicenna编辑的《医典》中论述部分解剖学内容。1543年安德烈医生完成《人体构造》这部解剖学著作,奠定了西方人体解剖学的基础。
  中医解剖学的研究起步早于西方医学,但由于东西方医学的差异性,发展方向的不同,西方医学对于解剖学不断发展丰富,到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中医解剖学则在结构功能、生理病理协同发展中不断丰富,东西方医学呈现显著性差异。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的传入使这两种医学产生了交流碰撞。医家对西医学的接触导致了这一时期医学发展史迥然不同的特点。张锡纯对二者分析评价说“中医尚理想,不尚实验,故精于人身之气化,而略于人身之组织;西医尚实验,不尚理想,故精于人身之组织,而略于人身之气化”。而王秉衡《重庆堂随笔》更肯定西医学的解剖内容,谓之“精思研究,不作一影响揣度语,则西士所独也”。可见这一时期中医学家们对于西医学解剖内容的认可。但一定时期的社会诉求,反映的只能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一部分群体的诉求,并不能视之为定理。毕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下,西医学作为“舶来品”理所当然受到青睐,而此时中医学的解剖理论在对比中不能显著地表现其胜于西医学解剖的优势而被忽视淡化,影响至今。
  中医解剖学的价值
  不可否认的以西医学为主体的现代医学仍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现有的科研仪器及手段,尚不能完全解释复杂的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中医学在漫长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诸多理论是值得借鉴的。尤其是在解剖学方面,随着医学的发展诸多中医学解剖内容的价值和意义被逐渐证实。如现代冠心病与心脏微血管循环障碍的联系早在中医学络病理论中就有所涉及。现代解剖学与传统中医解剖内容是一个相互佐证,相互完善的过程。研究发现心脏中存在一种具有长期和短期记忆的神经细胞,并形成了一个微小而复杂的神经系统,心脏不仅仅是一个“泵”,在中医理论中心有主神明的作用。同样,中医学的“脑肠相通”理论就是参考了现代医学的“脑-肠轴双向调节系统”研究成果。而最近纽约大学研究学者发现的“间质器官”又与中医的三焦十分相似,虽然关于Interstitium(间隙组织)的研究早在80年代即见论述,但随着研究的进步,逐渐将间质组织归为独立的生理构成的器官,从“组织”到“器官”的认识也是经过了漫长的过程。种种个例都证明了中医解剖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的结果必将是相互完善,相互促进的过程。
  清代医家唐宗海提出“西洋剖视只知层析而不知经脉,只知形迹而不知气化”,认为西医的解剖也未超出中医经典著作的范畴,甚至中医学已超越了解剖阶段而进入更高层次。唐宗海的理论固然有维护中医学的主观性,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学的优势日渐凸显,其理论的前瞻性在多个方面得到验证,隐隐有一种指导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的可能。
  中医解剖学的内容是古人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朴素,实用性强。虽然与西医学一样都是在直观观察基础上形成的,但并不局限于直观观察的结果。如中医学“胁为肝之分野”“腰为肾之府”就是最初对于内在脏器体表投影的论述,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被赋予丰富的内涵。慢性肾炎继发的咽炎是肾病科常见疾病,而这一病变用中医解剖学“肾足少阴之脉……循咽喉”就很容易解释,其论述也能给现代医学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1973年国外学者Goldbeig曾提出人体信息传递的第二信使系统cAMP/cGMP两种环核苷酸之间存在着类似阴阳的关系,就是中西医结合应用的实例。
  中医解剖学的未来展望
  不可否认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解剖学略显滞后。但作为一个历史久远,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科体系,中医解剖学具有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的特点,它形成的诸多理念在现代医学发展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解剖学内容的整理完善,不仅有助于中医规范化的研究,在现代医学的发展完善中,也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近代被誉为“中国科学界的先驱”的杜亚泉曾说“若是有科学知识的人肯把中国医学的理论,细心研究,必定有许多地方与西洋医学相合,恐怕还有许多地方,比西洋医学高些呢”。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这一观点已经被不断的证实。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对于西医学的理论,如果选择拿来主义,就容易形成中医研究生搬硬套的科研、临床模式。用西医学的标准去要求中医,是将话语权交出去,导致中医缺乏一个适合自身的标准。中医药的诸多优势被忽视、淡化、否认,这是这一古老学科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困境。发掘中医解剖学理论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可行途径之一,拥有中医自己的话语权,指导现代医学研究的方向,是完善中医标准的重要组成,也是适应当前时代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姚鹏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转自中国中医药网> 学术临床 > 歧黄论坛http://www.cntcm.com.cn/xueshu/2018-04/16/content_43141.htm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6-12 04:44
此文客观真实地,高瞻远瞩地论述了中医解剖学的发展史以及主要特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值得思考和借鉴。现代解剖学确实比较发达,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综合中医学的观点和理念,会更能全面系统的了解人体,理解人体!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6-12 04:46
顶起来,以供更多的人学习和参考!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6-12 12:36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6-11 20:44
此文客观真实地,高瞻远瞩地论述了中医解剖学的发展史以及主要特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值得思考和借鉴。 ...

谢谢千总评分!
千总的评述高度概括了中医解剖学的重要意义!
作者: 一气二三四    时间: 2018-6-12 14:40
几个问题说明,中医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 医理探源 - 导航中医药 - Powered by Discuz!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id=72252&extra=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6-12 17:31
        【如现代冠心病与心脏微血管循环障碍的联系早在中医学络病理论中就有所涉及。】子虚乌有。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6-12 19:56
中医古代是有一定的解剖学知识,对早期的中医理论产生了一点影响。但后来的中医理论和解剖内容完全脱离了关系。
现在学者要研究古代中医的解剖知识,这是历史研究,对医学史、科学史的研究可能有意义,咱们不懂就不说了。对现代的中医学,是没有一点意义的。
中医学在不依赖解剖学的条件下,发展到现在,这里面值得研究的东西很多,对中医以后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而古代解剖学成就,就让历史学家研究吧。
假如中医现在需要解剖学知识,那好办,有现成的现代解剖学在。

作者: 一气二三四    时间: 2018-6-12 21:04
呵呵,“匪人不传牢记住”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