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夜读伤寒(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6-4 15:30
标题: 夜读伤寒(原创)
  初次登录贵论坛,向各位老师问好。本人是一位忠实的中医爱好者,自学医以来,慢慢积累一点点感悟,并形成些文字。在2017年申请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后,便专注打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随着时间的流逝,公众号里渐渐丰富起来。偶尔浏览网页,看到中医药识途论坛名家众多,正是我学习中医的一个好园地,于是又起心将公众号里的文章移过来,接受百草居各位老师的审阅,希望能遇到知己,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6-4 15:33
夜读伤寒: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神兽汤名称的由来

  在中医历史上,《伤寒论》中著名的青龙汤、白虎汤、真(玄)武汤历来闻名于世,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神兽来说,《伤寒论》独少了朱雀汤,这成为中医历史上的一大悬案。此外,以四神兽命名的方剂,其方名有何来历,也一直是中医人士争论的一个焦点。

  笔者认为,想辨析清楚四神兽汤方剂原理和方名由来,首先要先梳理清楚四神兽所代表的涵义。

  其实青龙、白虎、玄武、朱雀之外,还有勾陈和腾蛇,并称为六大神兽。其最初是来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二十八星宿,后来融入了五行,与方位、时序、万物、人事等相结合,被广泛应用到军事、艺术、文学、医学、地理、卜筮等领域,特别是被周易六爻卦象的灵活应用后,更加被人所熟知。

  中国古代以北极星为中心,四周分布着“四象”,东方星象连起来象苍龙,西方星象连起来象白虎,北方象龟与蛇,南方象大鸟,随着地球自转和公转,这四大星象也随着季节次第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朱雀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玄武上升。这即是"四大神兽"的来历。

  正因为此,四大神兽就被赋于了不同的意义:

  青龙代表东方,五行属木,其色为青,为春季,性温,其气主升;

  白虎代表西方,五行属金,其色为白,为秋季,性凉,其气主降;

  玄武代表北方,五行属水,其色为黑,为冬季,性寒,其气寒藏;

  朱雀代表南方,五行属火,其色为红,为夏季,性热,其气热散。

  四大神兽先简单了解这些,下面再来结合中医方剂对四神兽汤的来历进行逐一辨析。

  一、白虎汤方名由来

  白虎汤由知母、石膏、炙甘草、粳米四味中药组成,其中知母、石膏为苦寒之药,主清肺、胃之热。肺为上焦,胃为中焦,知母、石膏之寒气上焦开始往下清降,犹如凉风从天而降,一扫炎热之气。这不正如白虎所代表的西方秋季的气候吗,所谓“凉风起天末”,寒气下降,炎热褪去,万物萧杀,草木枯白。凉秋来临,炎夏消退,这不正是白虎汤组方用药之义吗。

  粳米本为水中生长之物,能在水中生长而不被淹死,其必有抗水、利水的功效。而白虎汤之所以使用粳米这味药,是因为白虎汤具有秋季特性,即一为凉,一为燥。同样石膏、知母苦寒之性也易引起燥湿之弊,所以此处用粳米即是为了防止石膏、知母燥性太过,以增加润燥养阴之功。另外,粳米还具有利水之能,利水能开下窍,下窍疏通开了,也会更利于上焦寒凉之气的下降。粳米一药两用,体现了古人立法之严密和灵巧。

  二、真武汤方名由来

  只所以用真武汤而不用玄武汤命名,据说是后世为避唐玄宗皇号原因。此汤由茯苓、芍药、生姜、附子、白术五味药组成。此方本治太阳病发汗不解后,出现“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症状的。所谓汗伤阳、下伤阴,发汗太过,阳气外散,内寒湿重,而“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正是一种振寒的表象。而玄武汤正是温肾阳、行肾水的名方。

  上文已说过,玄武主北方寒藏之气。那么玄武藏的是什么?我们知道,历代农民在冬季来临之前,都会“颗粒归仓”。其目的,一是保存足够的粮食度过冬天,二是为明年保存种子。其实这种子就是中医所说的“元阳”。如果自然界缺少了这些种子,万物都将消亡(而中药学中也有“诸子皆降”之说,即种子成熟后多会有降落习性,其实就是降到肾的地方,所以大多的种子具有补肾功能)。同样,水离开了阳气,便不能蒸腾化气,也是死水。所以真武汤以大热的附子为君,即是用其温肾阳以行水、治水之功。这与北方冬季功效相同,故名真武汤。

  三:大小青龙汤方名由来

  青龙汤分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通过上文分析,既然名为青龙,组方用药肯定应该具有青龙神兽的禀性。而清代医家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一书中认为“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此说太拘泥于龙的习性,而失于青龙神兽之本义了。至于现代人认为甘草和桂枝为青色,故名为青龙,石膏为白色故名为白虎之说,更是望文生义,不值一驳。

  小青龙汤: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小青龙汤本为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解表之药麻黄、细辛、桂枝等药,五味子有敛肺功效,肺敛则能降,配合半夏降逆燥湿之性,可祛心下水气。而祛水湿还可以采取健脾来加强运化水湿方法,所以方中炙甘草、干姜等,即有助解表之功,又有运化水湿之能。纵观全方,有龙尾(五味子、半夏)往下摆动,以助龙头龙身(麻黄、细辛、桂枝、干姜、炙甘草)升腾发表之象,以图示之更形象:

   [attach]12977[/attach]

  大青龙汤: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枚,石膏如鸡子大。

  大青龙则是治“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紧脉加上不汗出,说明表闭未解,明显为麻黄汤证;内心烦躁则阳明胃中有热,上扰心神所致,所以用大剂石膏来清降。从小青龙用五味子和半夏来降逆,而大青龙明显采用了更猛的石膏和杏仁来清降;另外,解表主药麻黄的用量,也明显是小青龙的两倍。即大青龙汤的用药,龙尾往下摆动的力度更大,同时龙头龙身升腾解表的力量也更大。同样用图表示更明白直观:

   [attach]12978[/attach]

  由此可知,青龙汤虽分大小,但都同样具有青龙神兽的东方春季其气上升的特点,这才是青龙汤方名的由来。

  正所谓“左青龙,右白虎”,而上天龙,主升;下山虎,主降。与中医“清气左升,浊气右降”原理深相切合,也与易经太极一气周流的“左升右降”相吻合,还与大自然太阳“东升西降”现象一致,其实这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万物一理”的最好体现。

  四:朱雀汤寻踪

  《伤寒论》四神兽汤中,唯独找不到朱雀汤的踪迹。这也成为《伤寒论》的又一大悬案。

对于朱雀汤,有的医家认为是十枣汤。而由真武汤主行水,白虎汤主清降,青龙汤主升解来看,朱雀汤应当是来解南方炎夏之热方为妥切。而十枣汤为逐水之剂,与朱雀本义不符。所以十枣汤即为朱雀汤之说应当排除。

  此外,还有的医家认为《伤寒论》中黄连阿胶汤即为朱雀汤,方中黄连能清心火,心在五行属火,方位主南方,这正与朱雀所代表的方位、时序相同。

  而在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明确载有大小朱雀汤,其中小朱雀汤即为黄连阿胶汤,这也为黄连阿胶汤即为朱雀汤增加一个佐证。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6-5 13:19
夜读伤寒:抵当汤证辨析

  云深堂主,夜坐书房,焚香调息,潜心静虑,夜读《伤寒》。恰桌上有乾隆年间名医黄元御《伤寒悬解》一书,随手翻开,正是“抵当证四”篇,原文如下:

  《伤寒论》原文: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黄氏注解:身有热而少腹满,多是木郁阳陷,疏泄不行,应当小便不利,今反利者,是有血瘀,当下。然满而未硬,下不必急,减抵当之分两,变汤为丸,缓攻可也。

  〖抵当丸〗 大黄二两 水蛭二十枚 虻虫二十五枚 桃仁二十五枚,上四味,杵,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煎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连服。

  云深堂主细品黄氏之解良久,反而疑问丛生,现将疑问逐条列如下:

  一,“伤寒有热”是“身有热”吗?

  二,“少腹满”的病因是什么?

  三,少腹满为何会“应小便不利”?真的是“木郁阳陷,疏泄不行”的原因吗?

  四,为何“为有血也”反而会让小便利?

  五,血从何来?

  六,变汤为丸,真的是为了“缓功”吗?

  七,本条用药真是为了“减抵当之分两”吗?
 
  疑问太多,云深堂主又查阅明代医家方有执《伤寒论条辨》一书,将其对“抵当汤证”解析列如下:

  方氏注解:“此与上编第二十一以下三条同,以风寒俱有,而比上编为难解,故用上编之方而变汤为丸,然名虽丸也。犹煮汤焉,夫汤,荡也。丸缓也。变汤为丸而犹不离乎汤,其取欲缓不缓,不荡而荡之意欤,且曰不可余药,言即使如上编之用汤犹未为对,必如是而后可,亦奇制也。其犹兵家之八阵欤,八阵武侯兵也。变则反正为奇,以奇为正,谓医与将同道者,尚在同一权变哉。”

  阅毕,如雾锁江,云深堂主更加深陷迷茫之中,不禁掩卷而坐,闭目向天,苦思仲景先师方证之义。

  当此时,窗外车声远近,案头清香袅袅,神思所及,更显夜静。

  圣人有言,静能生智,云深堂主静思良久,疑惑渐解,条理渐明。

  一,抵当汤证,实为“太阳病篇”中之一证,其仲景先师所谓“伤寒有热”者,非黄氏“身热”矣,而实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热也。在《伤寒论》原文“抵当汤证”条中,有明示:“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宜下之,以抵当汤。”此实为经热入腑,热随经而传膀胱之腑。

  二,《内经》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而《营卫生会篇》又谓“水谷俱下而成下焦,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这说明膀胱运化机理,为水谷至下焦,经气化后,循膀胱壁表渗入至膀胱内里,在内里气凝聚为液,满而从膀胱下口溢出为尿。之所以入膀胱内能凝聚为液,是因为六气之中,足太阳经气寒水矣。

  正因为此,所以《类经》中称“膀胱有下口而无上口,津液之入者为水,水之化者由气,有化而入,而后有出,是谓气化则能出矣。”

  三,今太阳经病有热,热随经而入膀胱之腑,脏为阴,腑为阳,阳腑本为清净之所,对于膀胱寒水来说,更是清凉之地,今突然而受热邪侵入,腑内之液难免受热又蒸而为气,胀满整个膀胱,这即是原文所谓“少腹满”之原因矣。

  四,热邪内结膀胱,重新又蒸液为气,故无小便,所以原文称“应小便不利”。现实生活之中,亦有此种现象。如人在发烧之时,小便偏少;或晚上饮酒,睡前大量喝水,整夜不会起夜小便,这即是内热蒸液成气,致使小便短少的原因。

  而黄氏所谓“木郁阳陷,疏泄不行”之解,似于理不通,太阳病本在表,而绝对与肝无关,更与阳气陷无关,肝气疏泄之论过于牵强矣。

  五,然而本证却相反,本应小便不利,今反而小便利,仲景先师给出答案,是“为有血也”。

  然而血从何来?从热而来也。热结膀胱,热性动灼,冲动蒸灼膀胱内壁而为血,所以此证“其人如狂”,所以方有执理解为“发狂,则主血之心亦病,而重于如狂”,亦为不通,太阳表证,邪气远未入心,与脏无关矣,牵强于“心主血”之论,亦偏离主题万里矣。

  六,膀胱表壁被血所瘀阻,太阳经之热受阻暂时不能渗入,膀胱之内气复凝聚,所以反而会“小便反利”。

  七,至此可知,发展到这一步,实为病进矣。病重药亦重,故仲景变汤为丸,用丸而不用汤,非为丸缓,而是杵诸药为散后制成丸,再煎丸,为何,方便汤与药一起内服也,即不可浪费一点药,这即是“不可余药”之本义。否则,何必制成丸后,再把丸重新煎一次呢?所以后文又加一句,一天后(晬日)当下血,“若不下,连服。”连续再服,这还是为了缓吗?何况,此病为急证,哪有缓治之理。故方有执之“丸缓”之解,与黄氏“下不必急,减抵当之分两,变汤为丸,缓攻可也”之论,更不通矣。

  八,汤以“抵当”为名,至此明矣。瘀血阻于膀胱内壁,以抵挡气化渗入之义也。

  九,细观其方,虻虫者,飞虫也,属气药,膀胱为“气化而能入”,只有气才能渗入膀胱,所以用虻虫正是用其气渗入膀胱之义;水蛭,水中之物,入水可破血瘀,膀胱为藏津液之水脏,水蛭正擅长于水中作业矣;桃仁,果核肌瘤之状,破肿物矣;大黄性寒,活血化瘀同时可清热矣。

  呜呼,圣人组方,道法自然,巧夺天工,可信也欤!

                                 云深堂主记

                               于2017年10月19日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6-5 15:43
    学习了,请先生继续。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6-5 16:39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6-5 15:43
学习了,请先生继续。

谢谢,互相学习。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6-5 16:40
夜读伤寒:越婢汤神秘方名大揭密

       在整部《伤寒杂病论》中,越婢汤所散发出的神秘光芒,穿越了近两千年的时光,依然诡异的照耀着整个中医世界。无论其组方用药与脉证的矛盾背离,还是方名的奇异诡谲,都让历代中医大神们伤透了脑筋。

神秘的方名

      这里暂且罗列一下历代中医名家对越婢汤方名有代表性的解析:

  一、成无已的以婢为脾论:即发越脾气,通行津液的意思。见于金代·成无己的“脾治水谷,为卑脏若婢……是汤所以谓越婢者,以发越脾气,通行津液”。
  二、方有执的“超越卑微”论:方氏在《批注伤寒论》谓“越,逾也、过也;婢,女子之卑者也”。(《伤寒论条辨》)

  三、喻嘉言的拟人论:“石膏之辛凉,以兼解其寒,其柔缓之性,比之女婢。”
  四、近人柏德新的越级论:使被压迫的脏腑越级,免受压迫的意思。如其在《伤寒溯源集》中说:“越婢实有使婢越级出其受压地位之意。结合疾病,则有发越……『肺之郁闭』。”
  五、钱潢的越国婢女论:钱氏在《尚论篇》中说:“或以此治越人之婢而得效,遂以命方。”

  六、日本江户后期医家森立之的婢为痹论:森立之是日本考证医学的泰斗级人物,其在《枳园丛考》中,对“越婢汤”方名从文字学和训诂学角度作了大量的考证,提出“越婢汤”当为“越痹汤”的说法。

  七、戏说演绎论:说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突患头昏目眩,浑身乏力、全身浮肿、下腹胀满、小便不利之疾。召来太医会诊,切脉服药。但一连十几天,病情丝毫没有减轻,反有加重之势。满朝文武大臣急得无计可施,太医更是有如热锅之蚁。一再会诊商讨,束手无策。越王烦躁大怒,大斥太医无能,下旨要斩。并在全国张贴告示:谁能治好越王之病,重重有赏!可是一连数日,无人应诊。
这时,越王的一个婢女自告奋勇,愿给越王治病,并说如果治好了越王的病,不求奖赏,只要越王赦免众太医就行。大臣们深感惊讶,太医更是惊奇不已,谁都不相信这个婢女有什么医术。可是越王被疾病折磨得甚苦,且目前又无人敢来应诊,也只好抱着一线希望,将信将疑勉强同意婢女诊治。说来也奇,越王服下一碗汤药之后,不多时全身轻快,浮肿渐退,病已去了一大半。三剂后病痊愈。
越王大喜,对这个婢女大加赞赏,并封为妃子。被赦免的太医们个个自觉惭愧,同时满腹狐疑,暗暗惊叹,一个婢女,哪来这等高超医术?于是结伴向这个婢女道谢救命之恩,并讨教她到底用了什么灵丹妙药。婢女听后,说道:“我哪有什么高超医术、灵丹妙药,其实都是平常向你们学的呢!我经常熬药服侍王宫上下,久而久之,我熟悉了什么药治什么病。这次大王患病,你们处方不验,是因为你们惧畏大王,认为大王是龙身玉体,不敢用平时常用的这些峻猛廉贱的药物,岂能奏效?”一席话,说得太医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事后,太医们将婢女所用之方剂,取名为“越婢汤”,并载入医书。

  以上对越婢汤方名的解析,聚讼纷纷,终无定论,其正确率有多大,大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暂不评论。

神秘的组方用药

  先看原文,再将其神秘之处列出: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朮四两。

  一、脉浮用麻黄没错,但是后面有自汗出,应是桂枝汤证,而依然用麻黄,这是越婢汤方药与病证背离之一;

  二、“不渴、无大热”而重用石膏,用量相当于现在的125克,这是方药与病证背离之二;

  三、脉证中明明点明“风水恶风”后,给出“越婢汤主之”的治法。但在越婢汤后的服用方法中,却又特别注明“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朮四两。”这又如何理解?

  四、本篇一开始对风水的论述是“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而本条没有骨节疼痛,而多了皮水证中的一身悉肿,出现此类病证的病理又是什么?

  五、本篇对水肿的治疗原则有“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本条“一身悉肿”,但越婢汤用药却发汗有余,而利小便不足。



方证揭秘

  如果对本条病证“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进行深入辩证、研究,还是能发现一些端倪的。

  “一身悉肿”,说明脾气虚,在《病机十九条》中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论述。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则必湿邪困脾,从而使脾不健运,所以越婢汤中采用大枣和甘草这两味药来大补脾气。

  另一方面,一身悉肿这一外在表症,说明水湿之邪在表,而非在里。如湿邪在里,则会出现大便溏泻的病症。

  而水湿之邪聚与表皮,这又是什么病理引起的呢?

  我们知道,风性浮散,水性润下。什么情况下才能使润下之水上浮到表皮呢?这必须在具有浮散之性的风力极强的时候才能达到。经常开车跑高速的朋友,遇到下雨高速行驶时,会发现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水珠,在高速风力的冲击下,会极快的向上流动。取象比类,水湿聚于表皮引起一身悉肿的原因,也必是内风极强鼓动的结果。

  那么这极强的内风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中医学有一种现象,叫热极生风。那么这热又是从哪里来呢?

  上面已分析过,本证是湿邪困脾引起脾不健运。脾气虚,则脾不升清。而脾本主升清,胃本主降浊。脾胃为脏腑枢轴,脾气不升,必会引发胃气不降。胃为阳腑,具阳明燥金之性,胃气逆则其燥金之气必上炎,一旦燥金之气过于强大,必蒸动水湿外溢。这即是热极生风,风迫水湿聚于体表,形成一身悉肿的主要原因。

  既然热极生风,那么此条为何会说“不渴、无大热”呢?

  其实,这“不渴、无大热”只是一种表面的假象。内有水湿,肯定不渴;体表亦有水湿停聚,胃火上逆根本突破不了皮下水湿,只能蒸动其一部分外出为汗,这即是“脉浮……续自汗出”的原因,所以体表外根本体现不出大热之象。

  胃火上蒸,却又难以透发,邪之出路被闭阻,所以不能被“续自汗出”的假象所迷惑,从而重用麻黄解表,以开邪气外出之路。同时重用石膏,以清降胃火。

  辩证至此,方能分清哪些表证是假,哪些表证是真,透过表证看清内里实质,才是本条组方遣药的基础。如果面对这些重重谍影,而不辩真假,你就只能被这些表证所迷惑,而找不到主证,抓不准病机,从而错失医治良机。所谓用药如用兵,敌我不分,善恶不辨,小之丧身,大之丧国,这种事例在历史上重演的已经不少了。

方名揭秘

  仲景之所以要以“越婢”来命名本方,只有一个可能,即是“越婢”完全能配得上——或非常适合这一病证和方剂。

  历代医家对此方名的理解,之所以难以让大家信服,问题多是出在对让方名与病证、方剂的本身脱离开了。

  婢,《说文解字》解释为“女之卑者也”。后通指为“古代罪人的眷属没入宫为婢,后通称受役使的女子。”

  越婢即是地位卑下的古代越国女子。从历史上看,越女之所以能成为我国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原因即在于,一是越国多出美女,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即是西施;其次越国被吴国打败后,作为亡国之女,在夫权至上的古代,其地位的低下更可想而知了。这也是以西施为代表,从小生于农家,以浣洗衣服为业,因长相美丽,被作为政治牺牲品,进贡给吴王夫差,以美色来乱其朝政,从而达到复国的目的。这放在当代其实就是一美女间谍。

  虽然西施为自己国家而出卖美色,但是在贞节观特重的古代,还是被士大夫所鄙视的。所以东汉时期,将以西施为代表的越女,称为越婢,是有其时代特征的。西汉著名辞赋家枚乘在其《七发》中即有“越女侍前,齐姬奉后”的描写,即是当时对越女鄙视的真实写照。

  而西施开始被世人以正面形象传颂则是出现在唐代以后,特别是王维在《西施咏》的名句“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以及李白的《越女词》后,西施才真正被人们所褒扬接受。

  言归正传,越婢即亡国之越女,其代表人物为西施,在古代被视为潜入吴国的一名女间谍。而以其命名的方剂,对应的脉证,经过上文分析,也是谍影重重,真假难辨,与潜入吴宫的西施身份何其相似。且自古人将女人比作水,而本证作怪者亦是因水而起。

  所谓的越婢汤,即是借越女西施以外表如水的假象以达到祸乱吴王的真实用意,来比拟本证如何透过因水邪恋表所同样引发的重重假象,来组方遣药深入敌宫清除邪气的目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6-6 08:52
       我们知道,风性浮散,水性润下。什么情况下才能使润下之水上浮到表皮呢?这必须在具有浮散之性的风力极强的时候才能达到。经常开车跑高速的朋友,遇到下雨高速行驶时,会发现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水珠,在高速风力的冲击下,会极快的向上流动。取象比类,水湿聚于表皮引起一身悉肿的原因,也必是内风极强鼓动的结果。

  那么这极强的内风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中医学有一种现象,叫热极生风。那么这热又是从哪里来呢?
=========================================================
        先生这一段,理解错了。
         《金匮要略》中的风水,具有明确的临床表现,先生可以到《金匮要略》中查看,不是热极生风!
           《金匮要略》中的风水,是指西医的肾性水肿,轻度的主要表现在眼睑部位水肿,严重的全身水肿。中医理论,发汗是治疗水肿的一种方法。
        越婢汤为中医名方,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原文为:“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另有其加减用法,分别为同篇中治疗“皮水”的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附方中治疗“肉极”的《千金方》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治疗肺胀的越婢加半夏汤,以及《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治疗太阳病轻证兼夹里热的桂枝二越婢一汤。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6-6 12:50
水之性本为趋下,而水肿在脸在表,如果没有风与热的蒸发带动,本是润下之水,又是借何力到达脸与表的呢?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6-6 12:51
麻黄解表,不仅是发汗,也是为风与热找一个出路。石膏则是从内来清降的。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6-8 12:50
夜读伤寒:从小建中汤到乳汁产生原理揭秘(上)

  读《伤寒论》遇到小建中汤,审视良久,满腹疑问,一个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就能建中气,到底是什么原理呢?桂枝汤不是解肌的方子吗?其作用的区域应该是在肌表的,为什么加上胶饴后就将药力从肌表转入到中焦脾胃,具有建脾胃中气的作用了呢?

  于是将突破口重点放在胶饴这味药上。查资料得知,胶饴,即是麦芽糖,由麦芽和糯米等为主料组成。

  一看到麦芽,立马让我联想到麦芽具有回乳这一功效。我曾经用生麦芽和炒麦芽各60克,为我爱人断乳,效果很好。

  这不禁让我又产生另一个疑问:麦芽能回乳的原理是什么呢?

  要想理清这个问题,你就必须先弄明白下面一个问题:为什么女人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不产生乳汁,只在生产完以后才会出现产乳现象?

  乳汁的产生原理是什么呢?

  天啊,中医难就难在一个疑问还没理清,更多的疑问又接踵冒出来,让你应接不暇。

  这个时候,我只能闭目静坐,把大脑清空,让自己遁入虚无之境,让思绪潜入源头,去一点一点搜寻。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6-10 18:11
夜读伤寒:“伤寒脉浮”病证辨析​
  《伤寒论》中有“伤寒脉浮”证的共有三条,分别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中下篇的第五、第六、第七条中。原文分别如下:
  一、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二、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三、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与中风之脉本应不同,“风伤卫,寒伤营”,风性温散,寒性收敛,伤寒之脉本应为浮紧,若反出现脉浮,定有非常之变出现。
应该是什么非常之变呢?
  太阳病本为表证,分中风与伤寒两类。体表中风时,风性温煦而浮散,表受之而毛窍易开,所以会汗出脉浮;而体表伤寒时,寒性阴沉而凝涩,表受之而易入里,使营阴冷凝收涩,所以无汗而脉浮紧。这本为正常情况下出现的症状。那么,什么特殊情况下,会使体表伤寒时,脉会出现浮象呢?
我常认为,中医的一些难题,应该从大自然的众多现象中去悟,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自然总会给我们一些比书本更直观、更简单的“象”。针对上面伤寒脉浮这一症状,使我想起我上小学时候一个小伙伴掉进冰窟窿里的事情,他爬上岸后,由于那时候穿的是老棉花的棉衣,吸水慢,棉衣还没全部浸湿。那时候农村各家都穷,他怕家人打,就站在教室外避风向阳的地方晒。等我们下课后围观时,我清楚的记得,他脸上寒毛直竖,牙微颤,他棉衣湿的地方结了晶亮的冰,而没湿的地方,反而热气蒸腾。
  受寒水侵袭,反而热气蒸腾,这热气蒸腾不就是一种“浮”吗?
  如果棉衣全被浸湿,肯定会全部结冰,从而体内散发的热气出不来,只能郁在衣下,这就形成一个“浮紧”脉。现在只是一部分浸湿,不能将热气全阻挡于衣下,有一大部分蒸腾出来了,这不就是“浮”脉吗。
  由此可知,伤寒脉浮的原因,必是体内阴虚引起的,至少也是表皮下阴虚。
  这个问题解决了,下面就更好理解了。既然寒伤阴只是伤了一部分,从而形成浮脉,即卫气关卡被内里热气冲破,汗必会随着而出,这即是“自汗出”的原因。
  毛窍开,汗自出,这就相当于“提壶揭盖”了,即如水管上口被封死,管中水不会从下口流出,而一旦上口漏气了,水便会立即从下口流出。这不就是“小便数”的原因吗。
  而“心烦”者,是由于脉浮表开,阳气加速向表外流散,从而引动内阳动而扰心神,会有内心烦躁现象出现。
  “微恶寒”,是伤寒本应恶寒,只是内热未被全封藏住,所以不会太怕寒。
  “脚挛急”,是因为汗出、小便数后,内阴损伤,筋脉失于润养,而不能完全舒展,会出现挛急症状。至于为什么会是“脚”挛急,而不是手或其他部位呢?这个此处暂不解析。
  以上症状的纷至而来,必会使体内阴虚更甚,同时内阳也流失。在这种内里阴阳皆虚的情况下,表证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后面仲景说“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
  桂枝汤本是攻表、实表阴以塞汗泄之路的方子(具体请参看《夜读伤寒:戏说桂枝汤》),本证如果用桂枝汤,表阴被补全,营阴必会全被寒伤闭现象发生,所以仲景说“得之便厥”。
  “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表被寒闭,阳从汗失,胃气必虚。胃本以降为顺,虚则逆上,所以会咽干、吐逆。所以仲景以炙甘草和干姜治之,以复其阳,也是取“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意。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厥回足温后,用芍药甘草汤与之,是取甘酸化阴之法,阴填则筋脉滋养舒展,所以其脚即伸。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胃气不和,即上面所说胃虚上逆,调胃承气汤即清胃热而降胃气,少与即愈。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重发汗,再加烧针,这是重劫其阳,阳劫过重,阳之根本在肾,故肾必虚,这即是用四逆汤固其阳根之意。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此条基本与以上解析相同,只不过症状稍重一些而已。去芍药也是避免实表阴之患,蜀漆苦温降下,龙牡敛收阴阳,桂枝振心阳温内里,皆法“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旨。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条出现“发热无汗”,说明阴虚不是很厉害,所以阳郁浮,仅出现发热,而无汗现象,阴不太虚,则阳难太亢,所以“不可与白虎汤”。若渴,说明阴欲竭,再无表证,说明胃火盛了,同时脉浮气虚,所以要白虎加人参汤,清降胃火,同时补正气。
  以此观之,《伤寒杂病论》虽重在方证,然其理不失,贵在读者条分缕析也。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6-14 13:17
夜读伤寒:从小建中汤到乳汁产生原理揭秘(中)

  对于女性月经的描述,最早起于《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这里所说的“天癸”,实为天干中代表北方水的壬水和癸水,这是属于先天范畴的一对阴阳组合。壬者,妊也,为阳,水处阳地,方始怀妊孕育;癸者,揆也,指万物成形达到可以揆度的阶段。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所以“天癸至”即是说女人在14岁左右时,身体发育,有形之血成熟,而达到令任脉通,冲脉盛满,月经初来。

  而传统中医认为,冲脉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海,它起于胞宫,夹脐上行,散入胸中,直通乳房。

  女人在二七14岁时,天癸至,冲脉盛满始来月经,可以怀孕生子,到七七49岁,“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便开始绝经。所以女性在年轻时,一般月经量足,乳房丰满,皆是经血充足原因所致,随着年龄增大,经血衰竭,月经量渐少,乳房也开始干瘪。

  女人胞宫素有“血海”、“血室”之称,一般一个月时间便会因满而溢,形成月经。如果怀孕后,经血来充养胎儿,月经便会出现暂停现象。

  而一旦在分娩后,子宫骤空,脏气先来充填,冲脉之血下行入里之路受阻,未及入脏,便会循经上溢,出乳房而成乳汁。这才应该是乳汁形成的原因。

  李时珍说:“乳是阴血所造,生于脾胃,摄于冲任。”那么,同时阴血,为什么月经为红色,而乳汁反为白色呢?

  女人未孕之时,任脉和冲脉从表入里,经五脏而入胞宫,其中心主血,心在五行中属火,其色为红,阴津经心脏历炼而为血,故其色红艳。而在怀孕后,胞宫被胎儿所占,冲脉未经五脏历炼而直输胞宫,为胎儿提供营养,在分娩后,又直接上溢胸中化为乳汁,人之身体,内为阴为地,表为阳为天,天为乾金,金之色为白,即如云之色为白一样,所以冲脉之中未经五脏历炼之阴津,出乳房而成白色汁液。

  乳汁产生原理就分析到这里,一家之言,不成体系,静待方家指正。至于麦芽为什么会有回乳功效,其原理又是什么,以及小建中汤的组方中含有什么奥妙,下篇再作分析。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6-15 12:57
夜读伤寒:从小建中汤到乳汁产生原理揭秘(下)

  上文对乳汁产生的原理进行了分析,下面对麦芽为什么具有的回乳功效的原因,再进行剖析。

  一般来说,万物生长过程几乎都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一自然规律,而小麦却稍有不同,小麦一般是在中秋之后才开始播种,这个时候正是气温转凉,万木凋零,季候即将进入“冬藏”时节。可以说小麦播种后,正是冒着日渐寒冷的天气开始萌芽的。此时万物萧然,大地寒结,而在广袤的田野里,小麦却顶破正在僵冷的大地,为田野涂抹上一层生命之绿。

  这就是麦芽的独特之处。

  中医“取象比类”,将麦芽入药,正是取其“破冷气、活瘀积、疏坚土”的这一特性。如果将麦芽炒一下,则又会增加燥湿、引气入里的作用。

  人体之中,也有一方田野,那就是五行属土的脾胃。胃中如有宿食,或脾胃虚寒,则会出现脾胃消化功能减弱的症状。此时若用上麦芽,则会疏松宿食、破除寒气,使脾胃功能得以恢复。

  根据中篇分析,产妇因阴血化乳,循冲脉上行入胸化为乳汁,成为常路,而使阴血原本入脏之路荒芜不通。如想断乳,使阴血回脏,必先重新修通原来的入脏之路方可。于是这一任务,就非麦芽莫属了。

  一般来说,用生麦芽和炒麦芽各60克即可。原理即是,入脏之经时久不通,必有湿气瘀阻,炒麦芽燥湿,引生麦芽之气入里疏通余积残障。入脏之经脉一通,表皮经络中气血立马转身入里,于是填乳之阴血改道而行,乳汁便会渐渐断绝。

  上面是麦芽断乳的作用过程解析,下面再来谈谈小建中汤中所隐藏的奥秘。

  小建中汤,由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组成。我在《夜读伤寒:戏说桂枝汤》一文中已对桂枝汤的诸药协同作用原理进行了解析,这里再简单叙述一下。桂枝汤由桂枝、芍药、大枣、生姜、炙甘草五味药组成,来共同达到实表、止汗、祛表邪的目的。也就是说桂枝汤的作用区域是在肌表,并不是脏腑内里。

  那么桂枝汤是如何将其“兵力”输送到肌表的呢?原来,桂枝这味药本为树枝的末梢,同样用药入人体,其作用力也是在肌表末梢之所,即桂枝将肌表下的络脉打通,这时芍药跟上来,芍药酸、甘、微寒,是一味补阴津的药,所以在桂枝打通肌表络脉之后,芍药就会将这些络脉及时补满津液,相当于将肌表下的络脉用津液给堵上了,这样体内的汗就无法外泄了,即实表止汗法。可以说就这两味药足以达到止汗目的了,但是,张仲景考虑的更远更完善,所谓劳师远征,必有后顾之忧。忧的是什么?是后勤补充不足。一旦后勤出现短缺匮乏,必是前功尽弃。

  这个时候,仲景先师就用上了大枣、生姜、炙甘草,这三味药,生姜具有温中发散作用,炙甘草也有温中调和诸药作用,大枣益气补血,这三味药协同在后方脾胃之处,温阳化气生血,将后方之气血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肌表,为桂枝和芍药提供支持,同时后方脾胃不至于枯竭。

  既然桂枝汤是作用于肌表的,为什么加上胶饴和将芍药加倍后,就将作用力又调头转回脾胃,具有建中气作用呢?

  其实这与麦芽回乳的原理大同小异。

  首先看胶饴这味,胶饴,又名饴糖、麦芽糖,是由麦芽、糯米或玉米等发酵而成。

  这里麦芽又出现了。上面已分析过,具有引气血入里补脾胃之功效。

  再看芍药,味酸,酸有收敛作用,收有回头、回家之意,如鸣金收兵、收工、收粮等等;而敛则有积聚之意。所以芍药如果重用,其收敛之性则会显现出来,对那些外散、升发之力必有很强的牵制、回拉效果。

  所以,桂枝汤本是向肌表作用的,但遇到麦芽和芍药的强力回拢、收敛之力时,也只能“鸣金收兵”,以救脾胃内宫了。

  小建中汤的组方原理分析到此结束。但言尽而意不尽,本文对丰胸似乎也有点启发的。

  行文至此,中医之至美,古人之巧思,真正是天人合一,巧夺天工,经方之神韵,非照猫画虎所能及也。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6-16 19:41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6-16 23:40 编辑
云深易医 发表于 2018-6-4 15:33
夜读伤寒: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神兽汤名称的由来

  在中医历史上,《伤寒论》中著名的青龙汤、白虎汤、 ...

欢迎光临。有独到的见解。不错。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6-16 20:24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6-16 19:41
欢迎光临。有独到的间接。不错。

感谢版主的鼓励,欢迎多指正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6-18 17:16
本帖最后由 云深易医 于 2018-6-18 17:24 编辑

中医辩证论治“来源于生活”医案一则

  2017年2月24日一早上班,一同事来找我,说她母亲最近头晕,想下午带来让我看看病。我说你中午回家将她舌头照片拍好微信发给我就可以了,没必要让老人家再跑过来。于是中午未到13点,照片传过来,如下图:
[attach]13053[/attach]
  我看后回复为:头晕,睡眠不好,胸闷,有时会腹胀,口干,大便不畅粘腻,右肩不舒服,眼睛干涩胀满。并问血糖高不高?
  同事回复见微信截图:
[attach]13052[/attach]
  后当天下午去查了血糖值为5.3,正常。我为其开了下面的方子:

[attach]13054[/attach]

  26日下午四点时候,告诉我吃了一付药后,今天早上头不晕了,就剩下嘴还有点干。我建议将十付药吃完再看看。
  3月8日十付药吃完后,除了嘴还是干,其他诸证皆除。于是再让其将舌头照片传来,如下:
[attach]13046[/attach]
[attach]13051[/attach]

  舌象上看,舌苔白厚而燥,舌中凸起,舌质微红。此非寒象,虑乃胃肠有积,腑道不通所致,于是组方如下:
[attach]13047[/attach][attach]13050[/attach]
  
  后回复此方服一付后舌苔已全消,口干亦除,余下药也未再吃。惜当时未让其将愈后舌象拍来
  辩证思路简单归纳如下:观舌辩证,有时候也要抓主症,不能被传统的“淡红舌、薄白苔”的标准所困住。这一例患者的舌象,我们第一眼最直观的印象是什么,也就是这个舌象最突出的“象”是什么,就应该代表了患者是什么主症。我们知道,正常人的舌象大多都是平整如波面,不会无缘无故的凸起或凹陷。而这位患者,最大的特点就是舌面凸凹不平。既然有了这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么我们完全就可以直抓这个特点,将其作为主症来分析,其他如苔多少、苔黄白、舌红淡等等可以直接先搁置一旁。
  舌面为什么会出现凸凹不平这一现象呢?
  这个如果用传统的“取类比象”原理来解释就非常直观了。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中医中一些模糊的、不好言说的理论。比如我们在为汽车贴膜的时候,常会有膜鼓起的现象。为什么会鼓起呢?膜下有气,气顶之使然也。这说明凸起多是与气有余有关系。
  另外,现在很多城市出现了地面实然塌陷的事故。这个事故与地下水被过度开采有着直接关系。那么从这一现象中也可以提炼出,凹陷多是与水亏有关系。
  天人合一,我们的舌象其实也与大自然的一些现象,存在着相同的原理。就上面的舌象来说,舌面凸凹不平,体内肯定也存在着气血盈亏的病理。
  那么怎么治疗呢?
  这个治疗方法,我们就应该向乡下老农学习。农民们在平整土地的时候,特别是平整将要插稻的水田时,都是先将大的土块敲碎(去瘀),然后再往田中灌水(滋阴),灌满水后,再套上牛,用犁一耙(活血),整个田就平整如镜了。
  我的方子,即是完全遵守了农民平整水田的这一方法。
  或者美其名曰:来源于生活。[attach]13049[/attach]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6-22 17:01
夜读伤寒:经方对“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一次完美诠释
  作为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重在对医理的阐述,《伤寒杂病论》则重在方剂的应用。这就使《黄帝内经》给人一种脱离临床的、充满玄奥枯燥的理论的感觉。而《伤寒杂病论》则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只罗列方证,绝口不提组方原理,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脉证,和有了这脉证后为什么要用此方。也就是说,《伤寒杂病论》完全抛开了医理,这就使后人形成死背经方的习惯,以方套证,而慢慢忽视了医理。
  可以说,《伤寒杂病论》的问世,造成了“理法”与“方药”的隔离——抛弃“理法”而死记“方药”,成为大部分中医“吃现成饭”的一种偷懒捷径。
  这并不是《伤寒杂病论》的错,其实书中每个脉证和方剂中,都含有与《黄帝内经》相同的“理法”。是我们只见经方的效果好,而忘记深研其中的医理医法罢了。这就如只知爬树偷吃仙人果,而不知寻求怎么自己种仙树的道理一样。
  下面就举一个用《伤寒杂病论》的经方,来阐述《黄帝内经》医理的例子,与大家共享。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黄帝内经评热病论》中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而桂枝加桂汤也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个名方: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桂枝(去皮)五两,芍药三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下面就桂枝加桂汤对“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一医理的体现进行分析。
  首先,此证是由烧针发汗引起,我们都知道“汗多亡阳”,那么这个阳是指体内的阳气吗?笔者认为,此处的阳不能仅作体内阳气看,它还应指阳所处的部位。对人体来说,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从脏腑来说应该是心肺为阳,肝肾为阴。那么汗多亡阳,完整的理解应该是发汗过多,造成人体上半身的心肺阳虚。
  其次,发汗过后,此时又出现“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症状。所谓“阳化气,阴成形”,下针处受寒,则血遇寒而易凝,气遇寒易郁而化热,血凝则如核凸起,郁热则发赤。
  第三,同气相求,针处受寒,则外寒会引动内寒。且皮肤如核凸起,皮肤上凸起,皮肤下则会形成虚空,也容易吸引身体内里的阴气动起来。所以要“灸其核上各一壮”后,再服桂枝加桂汤,灸正是为了填补皮下虚空。内寒受到了惊动,那么内寒向哪个方向动呢?
  第四,气体的流动规律是从高压流向低压,高压为实,低压为虚。根据上文分析,发汗已经造成身体上部心肺阳虚,即在体内的心肺之处形成一个低压。其次针处受寒,引动内寒(阴气),由于阴气未有耗损,一旦惊起,便形成一个高压。阴气从高压向心肺阳虚的低压处流动,这不就是奔豚吗。
  豚,本为小猪,猪为亥水,鼠为子水,皆阴物也。仲景取豚为名,是亥为阳水,阳者好动,另老则易静少则易动,小猪好动,所以奔豚即可形象的表明体内阴气如好动的小水猪一样,直冲心肺。
  由此可知,因为心肺阳虚,致使阴气奔豚上侵,这不就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真实写照吗。
  仲景拟桂枝加桂汤以治此证,正是取桂枝汤本来就有调和营卫、巩护脏腑正气的功效,再加上桂枝能大振心阳,所以桂枝加倍后,正气得固,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外来邪气,故仲景说“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即将奔豚之气从阳位泄走之义。也体现了“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医理。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6-28 19:08
夜读伤寒:仲景脉法辩解三则
一、《伤寒论》:趺阳脉浮而芤,浮者胃气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也。
王行安:营卫之理,契合自然之道。卫在上在外,而营在下在内,故卫气轻而营气重。卫在上为风气云雾,营在下为江河湖泊。故卫虚时,则如云气虚而益浮,在脉为浮;营虚时,则象江河枯竭而空涩,在脉为芤。营卫运行,形之于脉,不差分毫,其虚时,卫气外散,荣气内消,内外皆失,其身焉可不瘦,肌肉无以滋润营养,自当甲错,消耗日久,必是宗气衰微,四属断绝之病矣。
同理,弦脉者,有寒热两种。寒者,如江河因寒而冰冻之象;热者,如气鼓而胀紧之象。万不可一遇弦脉,便皆言阳盛矣。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二、《伤寒论》: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抟,必成瘾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
王行安:此处浮为风虚,风者,当为外,为卫气。大为气强,气者,当为内,为营气。内部营气强大,加上外部卫气虚而无收敛之力,才能使脉以乘卫位,同时带动营血外侵,隐于皮腠这下,发而为瘾疹。如此处将“大为气强”的气作卫解,则不通矣。
而卫虚根源,不外内寒与外风两种原因。
营为卫之根,卫为营之叶,内寒则根寒,根寒则叶自虚,这是卫虚原因之一,形之于脉则为浮象。
外风者,风为百病之长,其性疏泄,所过之处,墙倒树拔,卫气遇之即吹散而难固聚,形之于脉亦为浮象。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三、《伤寒论》: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抟,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王行安:因卫为阳,营为阴,所以此处“浮为阳”当是指卫气而言。“滑为实”当时指营阴而言,只有营阴充实才能出现流利滑硕脉象。浮则卫阳虚,滑则营阴实,卫阳虚则卫外之气无力收敛固涩内部的阴气。所以如果脉出现数疾之象,在卫阳失去收敛之力情况下,则极易发热汗出,造成阳虚同时,又阴泄无度,因“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所以说若出现此种脉象,必是阳虚继而又引发阴虚,阴靠阳生,而阳又虚无力来生,由此阴阳皆虚,恶性循环,所以说“此为不治”。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7-17 06:32
打呼噜病理探秘
  打呼噜又称打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其群体越来越有扩大的迹象。
那么打鼾的原理是什么呢?
  百度一下,不外三种观点:一是从西医角度解释认为是上气道的狭窄和阻塞引起的(见下图);二是从中医角度辨证认为是人体“内伤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统称 )而致“神疲”造成的;或认为鼻为肺之外窍,是由肺气虚、不通畅引起的;第三种观点比较老实,直接承认打鼾是一种不明原因的病态现象。

  至于观为正确与否,仔细推敲一下就自然知道了。因为所有打鼾的人,并不是从小就打鼾的,那么我们就问了,即使打鼾是因为上气道狭窄和阻塞引起的,为什么之前没有上气道狭窄和阻塞?引起上气道狭窄的原因又是什么?至于内伤七情、外感六淫,并不是只有打鼾人独有的,而是所有人都有可能会引发内伤外感,为什么其他人不打鼾呢?引起肺气虚、不通畅的病因又是什么呢?
  万事万物都必定有其原因,从表象入手,抽丝剥蚕,逐层剥开覆盖在表面的迷雾,真象肯定会显露出来的。下面不妨遵从这一方法,来寻找打鼾的真正的原因。
  通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打鼾群体男人多于女人;大人多于小孩;胖子多于瘦子;饮酒的多于不饮酒的;脾气暴躁的多于脾气好的;人类多于动物界。对于这些现象,这里要有个问号:为什么?
  其次,打鼾时,都是张开嘴,采取用嘴呼吸,这与不打鼾的人闭着嘴用鼻呼吸存在明显区别。这里也应该有个问号:为什么?
  第三,正常人鼻是用来呼吸的,口是用来咀嚼下咽食物的,都经过共同的咽喉部位来完成。食物由口腔咽下后,经咽喉部进入食管到胃;空气则从鼻腔吸入,通过咽喉部进入气管到肺脏。咽喉之下,分叉为一个食道,一个气管。而咽喉处的会厌,就象一片树叶,在吞咽食物时将气管堵寒住,使食物只能进入食道下行至胃;不吞咽食物时,会厌这片“树叶”则打开气管掩住食道,使呼吸气体通过气管进入肺脏,再输布到全身。
  这只是从解剖学角度对气管和食道功能进行的表述,并不能解释人在打鼾时为什么会张着嘴改用嘴来呼吸的现象。而能解释这一现象的,中医典籍中说的比较详细。《黄帝内经》中说“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即是说天之气(指无形清气)由鼻吸入,经喉部进入肺,地之气(指有形水谷)由口咀嚼,经咽部进入胃。无形之气为阳,有形之物为阴。这也是一对阴阳关系。为什么喉结的发育为男性的生理特征,而乳房的发育为女性的生理特征,也是因为男为阳女为阴,男性在发育成熟后,男性阳气强盛,气强则可直升到气管,主气的器官就会发育突起;女性阴血强盛,血性阴沉,则只能上行至胸部即止,从而发育突起而成乳房。一为阳二为阴,所以喉结只有一个,而乳房会有两个。这是男女第二生理特征发育不同的原因。
  虽然现代医学认为呼吸是由肺脏功能来完成的。但中医早就发现,人在吸入气时靠的是肾,在呼出气时靠的是肺。我们不妨将手平放在小腹上,去慢慢体会,在我们呼吸过程中,吸气时小腹会不由自主的鼓起,呼气时胸部会不由自主的瘪下去。这小腹就是肾脏所在部位,胸部则是肺脏区域。
这即是中医所说的“肾主纳气”原理。
  既然“肾主纳气”,如果肾功能下降,即肾虚了,肾不纳气了,会怎么样呢?
  这个时候,是不是会直接导致我们吸入气的力量不足了,没有足够的力量将气吸入到我们身体的深处,这时人就要借助口来帮助往里吸。而上文说过,口是用来吞咽食物的,口一张开,会厌这片“树叶”就会掩盖气管,但是同时鼻还有一部分吸气功能,于是会厌这片“树叶”就会夹在鼻与口同时工作尴尬处境中,来回的摆动,在两股气流的冲击下,在鼻腔中形成共鸣,于是就会产生鼾声震天的音响效果。
所以说,打鼾的终极原因,是因为肾虚导致的肾不纳气引起的。
  中医一直有“上病下治、下病上治”治疗原则,即病症虽在上,但病根却有可能在下。打鼾即是很好的说明。
  但西医有可能会不同意这一点,西医根据自己的仪器检测,会认为打鼾人的气道确有变得狭窄的病态现象,这才是引起打鼾的直接原因。
  但是气道狭窄又是怎么引起的呢?中医认为,肾虚者,肾中之火不能收纳,其龙雷之火则必然会上行,内火上逼,一个会引起外气难以入内,即上文所分析的,使吸气入里变得困难;其次火势上窜,上部器官组织必受其烧灼,其中狭窄的气管为其必经之地,受烧灼程度最重,肿大发炎再所难免,这是气管变得狭窄的主要原因。
  上文还留下一个问号,即“打鼾群体男人多于女人;大人多于小孩;胖子多于瘦子;饮酒的多于不饮酒的;脾气暴躁的多于脾气好的;人类多于动物界。”用肾虚来对号入座,也就迎刃而解了。
  而打鼾的人一般会伴随醒后口干咽燥不解乏,头痛、头胀、易疲劳、经常打盹、胸闷、打嗝烧心、易激动、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注意力分散、阳痿、性功能减退、血压持续偏高、心律不稳、似睡非睡,工作、学习、开会、开车时昏昏欲睡,鼻炎、咽炎、失眠多梦、盗汗、夜尿增多、流口水等。在这众多症状里,是不是都会有肾虚的影子呢?
  打鼾的病根找到了,治疗方法自然也就容易了,中医方剂中治疗“肾不纳气”的可谓俯拾皆是,在此就不赘述了。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8-7-17 06:34
根本没有科学素质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7-17 06:51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7-17 03:28 编辑
云深易医 发表于 2018-7-16 22:32
打呼噜病理探秘
  打呼噜又称打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其群体越来越有 ...

虽然现代医学认为呼吸是由肺脏功能来完成的。但中医早就发现,人在吸入气时靠的是肾,在呼出气时靠的是肺。我们不妨将手平放在小腹上,去慢慢体会,在我们呼吸过程中,吸气时小腹会不由自主的鼓起,呼气时胸部会不由自主的瘪下去。这小腹就是肾脏所在部位,胸部则是肺脏区域。
这即是中医所说的“肾主纳气”原理。
  既然“肾主纳气”,如果肾功能下降,即肾虚了,肾不纳气了,会怎么样呢?

一一请问,这里的"肾功能下降"是什么?是尿素氮,肌酐升高异常吗?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17 06:59
云深易医 发表于 2018-7-16 22:32
打呼噜病理探秘
  打呼噜又称打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其群体越来越有 ...

        知识来源于实践,先生用肾不纳气治疗过打鼾吗?效果如何?如果治疗过,而且效果很好,先生的理论就能成立。
        先生开了一个取象比类的好头,是不是正确,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的验证。赞一个。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7-18 07:01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7-17 06:51
虽然现代医学认为呼吸是由肺脏功能来完成的。但中医早就发现,人在吸入气时靠的是肾,在呼出气时靠的是肺 ...

版主对西医理论好象更专业。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7-18 07:06
[attach]13544[/attach]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7-18 11:27
云深易医 发表于 2018-7-17 23:01
版主对西医理论好象更专业。

既然“肾主纳气”,如果肾功能下降,即肾虚了,肾不纳气了,会怎么样呢?

——中医没有“肾功能下降”的说法。所以想请教一下,“肾功能下降”是什么?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7-18 11:30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7-18 03:31 编辑
云深易医 发表于 2018-7-16 22:32
打呼噜病理探秘
  打呼噜又称打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其群体越来越有 ...

虽然现代医学认为呼吸是由肺脏功能来完成的。但中医早就发现,人在吸入气时靠的是肾,在呼出气时靠的是肺。我们不妨将手平放在小腹上,去慢慢体会,在我们呼吸过程中,吸气时小腹会不由自主的鼓起,呼气时胸部会不由自主的瘪下去。这小腹就是肾脏所在部位,胸部则是肺脏区域。
这即是中医所说的“肾主纳气”原理。

既然“肾主纳气”,如果肾功能下降,即肾虚了,肾不纳气了,会怎么样呢?

——中医所讲的“肾”,是指肾脏吗?中医所讲的“肾虚”,是指肾功能下降吗?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7-18 12:35
脏腑,中医以功能论,西医以器官论。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7-18 12:38
[attach]13545[/attach]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18 13:10
云深易医 发表于 2018-7-16 22:32
打呼噜病理探秘
  打呼噜又称打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其群体越来越有 ...

我最近治疗一个睡觉打鼾的2岁小孩,西医诊断“腺样体肥大”,要给手术切除之,患儿母亲及姥姥拒绝手术,遂来找我,希望用中药治疗。我予以开方,化痰理气,10剂。患儿应手而愈。
方药介绍如下:
法半夏3,姜厚朴5,紫苏梗5,茯苓5,蜜枇杷叶6,盐橘核6,枳实3,海藻10,昆布10,桃仁3,木香3,海浮石10(先煎),蜜紫苑6,浙贝母6,玄参6,煅牡蛎10(先煎),水煎服,日一剂,分多次温服。



并没有考虑“肾不纳气”,患儿一样可以药到病除,这又怎么解释呢?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18 15:56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7-18 05:10
我最近治疗一个睡觉打鼾的2岁小孩,西医诊断“腺样体肥大”,要给手术切除之,患儿母亲及姥姥拒绝手术, ...

本病例收入:病例征集帖子,特告知。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18 16:05
      咽扁桃体肥大又称腺样体肥大(adenoid vegetation),本病为咽扁桃体的的病理性增生肥大,常起于咽部感染和反复炎症刺激。在寒冷,潮湿和气候多变的地区比较常见。儿童期急性传染病、营养不良和体质因素等亦可诱发,本病虽为儿童疾病,但对身体的正常发育与健康却有较深远的影响。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18 17:32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7-18 08:05
咽扁桃体肥大又称腺样体肥大(adenoid vegetation),本病为咽扁桃体的的病理性增生肥大,常起于咽部 ...

扁桃体和腺样体都生长在咽部,但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7-18 18:55
       腭扁桃体即我们常说的扁桃体,位于口咽部两侧,在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舌扁桃体即我们所说的舌根部腺体,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部就是所谓的腺样体。一般都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引起肿大。
       过去,有一个咽淋巴环的名称,包括三者。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18 19:43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7-18 10:55
腭扁桃体即我们常说的扁桃体,位于口咽部两侧,在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舌扁桃体即我们所说的舌根部 ...

[attach]13549[/attach]

[attach]13550[/attach]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7-18 19:45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7-18 13:10
我最近治疗一个睡觉打鼾的2岁小孩,西医诊断“腺样体肥大”,要给手术切除之,患儿母亲及姥姥拒绝手术, ...

没考虑“肾不纳气”,但纵观整个方子用药,哪一味药不是引气入肾,沉降下行之品。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18 19:58
云深易医 发表于 2018-7-18 11:45
没考虑“肾不纳气”,但纵观整个方子用药,哪一味药不是引气入肾,沉降下行之品。

法半夏3,姜厚朴5,紫苏梗5,茯苓5,蜜枇杷叶6,盐橘核6,枳实3,海藻10,昆布10,桃仁3,木香3,海浮石10(先煎),蜜紫苑6,浙贝母6,玄参6,煅牡蛎10(先煎),水煎服,日一剂,分多次温服。


看看这些药的功能:
半夏
【药用】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块茎。
【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化痰,消痞散结,降逆止呕。

厚朴(附:厚朴花)
【药用】木兰科乔木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shdetWils.或凹叶厚朴M.offcinalisRend.etWils.var.bilobaRehd.et.Wils.的干皮、根皮及枝皮。
【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燥湿行气,降逆平喘。

紫苏
【药用】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脾经。
【功效】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茯苓
【药用】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菌核的白色部份
【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

.-------哪一个也不是补肾和纳气的!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7-18 20:06
[attach]13551[/attach]

这不都有“降”吗?这往哪降呢?不是往肾降吗?宽中是为什么?不是能使降的通道更宽畅吗?茯苓的功能能引众药入里,更深的入肾吗?可能我们对中药药性的理解不是一样。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7-18 20:10
海藻、昆布,海中之品,性咸。不也是与肾水之性相一致吗?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7-18 20:13
云深易医 发表于 2018-7-18 12:10
海藻、昆布,海中之品,性咸。不也是与肾水之性相一致吗?

海藻
【药用】本品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大叶海藻)或羊西藻(小叶海藻)的叶状体。
【性味与归经】苦、咸,寒。入肝、胃、肾经。
【功效】消痰结,散瘿瘤。
【临床应用】用于痰涎结核,瘿瘤、瘰历等症。

昆布
【药用】本品为昆布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鹅掌菜等的叶状体。
【性味与归经】咸,寒。入肝、胃、肾经。
【功效】消痰结,散瘿瘤。
【临床应用】用于瘿瘤、瘰历等症。

-----------看看哪一个是补肾纳气的?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7-18 20:17
水之性寒,水之味咸。海藻、昆布怎么能不是入肾之品呢?肯定也就具有引气入肾之功吧。
作者: 云深易医    时间: 2018-7-18 20:20
本贴连载至此为止。谢谢版主及众位老师。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