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现实与欲望的冲突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4-8 07:06
标题:
现实与欲望的冲突
现实与欲望的冲突
李同宪 李月彩
摘要 肝气郁结与心身疾病是一致的,临床表现、病因,基本相同,可以融合。 其病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归根结底是现实与欲望的冲突。欲望的满足产生正性情绪;欲望得不到满足产生负性情绪。负性情绪引起肝气郁结-心身疾病。情绪的形成在边缘系统;情绪感知在大脑皮层;情绪的表现是面部表情,情绪的效应器在内脏。
(一) 肝气郁结证与心身疾病
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简称肝郁、肝气郁。长期精神刺激,情志抑郁不畅,或病久不愈而因病致郁,或他脏之病理影响于肝等,均可使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形成肝气郁结之候。其轻者称为肝气不舒或肝气郁滞,重者可以引起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甚至于痰饮血瘀,其滞或在身躯,或在脏腑,引起广泛的,多种多样的疾病。临床上以情绪抑郁、悒悒不乐,以及胁肋胀痛等气机郁滞之候为特征,且每当太息、嗳气之后略觉舒缓。由于不同部位、不同病机、不同原因等等,还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形成不同的疾病,诸如:
1 肝经所过部位发生胀闷疼痛,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循腿内后侧上行,绕阴器,至少腹,布胁肋,上连目系,会于巅顶。肝气郁结,经气阻痹,则肌肉关节、腰脊、胸胁、乳房、少腹胀闷疼痛或攻窜作痛;
2 妇女肝气郁结证更为多见,可见乳房作胀疼痛,痛经,月经不调,甚则闭经,舌质暗红,脉弦。
1.肝气郁结引起的压抑、忧虑往往导致女性头痛、烦躁、情绪波动易怒、胸胁胀痛、腹部胀满、内分泌紊乱。
2.女子月经正常与否与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肝气不疏可导致经期过短、月经量少、经间期出血、经行眩晕、经行不寐。
3.肝经循行在两胁,肝经脉运行不畅还可能导致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甚至乳腺癌的发生。
4.肝郁导致失眠,表现为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无法保证睡眠质量,使女子气血失荣、皮肤粗糙,脸色暗沉。其中肝郁化火型失眠多因恼怒伤肝。
5.肝气郁结则气机不利,还会让人不思饮食,因为代谢缓慢,四肢乏力、懒惰少动,从而造成肥胖、便秘等问题。
3 或咽部梅核气,
4 或颈部瘿瘤等;
5 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影响胃的和降,可兼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胸闷嗳气等症(见肝气犯胃证)。肝气郁而不达,或气滞转化为横逆,均可影响脾胃之纳运,形成兼有呕吐、嗳气、脘胁胀痛等肝气犯胃和兼有腹胀肠鸣、腹痛泄泻、大便不爽等肝气犯脾之候。
6 肝病及脾,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引起纳呆腹胀,便溏不爽,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等症(见肝脾不和证)。
7 气有余便是火,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形成气火逆于上的肝火上炎之候。
8 引起肝阳上亢
9 木火刑金 肝属木,肺属金。由于肝火过旺,耗灼伤阴,出现干咳,胸胁疼痛,心烦、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均属肝木化火而加剧肺金病证的变化。属于相侮关系传变。临床所见的支气管扩张病证,病位在肺,每因肝气郁结,气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见咳血,则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哮喘,肝气郁结引起之。
心身疾病
是一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主要特点包括:①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②表现为躯体症状,以及内脏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③不属于躯体形式障碍。
根据美国心理生理障碍学会制定的心身疾病的分类如下:
1、皮肤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神经性皮炎、搔痒症、斑秃、牛皮癣、慢性荨麻症、慢性湿疹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热耗肝阴,阴虚生风)
2、骨骼肌肉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疼、肌肉疼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
3、呼吸系统的心身疾病有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神经性咳嗽。
4、心血管系统的心身疾病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原发性高血压或低血压、偏头痛、雷诺病。
5、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压食、溃疡性结肠炎、幽门痉挛、过敏性结肠炎。
6、泌尿生殖系统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性功能障碍、原发性痛经、功能性不孕症。
7、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低血糖、阿狄森病。
8、神经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痉挛性疾病、紧张性头痛、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
9、耳鼻喉科的心身疾病有梅尼埃综合征、喉部异物感。突发性耳聋,耳鸣,眩晕等等。
10、眼科的心身疾病有原发性青光眼、眼睑痉挛、弱视等。(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
11、口腔科的心身疾病有特发性舌痛症、口腔溃疡、咀嚼肌痉挛等。
12、其他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有癌症和肥胖症等。
以上各类疾病,均可在心理应激后起病、情绪影响下恶化,心理治疗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可以看出,心身疾病与肝气郁结的临床表现是完全一致的。基本上可以一一对应。
肝气郁结-心身疾病证态
(一) 病因:一致,心理社会因素,情志抑郁,精神刺激。欲望与现实的冲突。
(二) 表现为全身各主要器官系统(中医的脏腑,躯体)的功能性、器质性病变(中医的痰饮血瘀)。
(三)临床表现:一致。肝气郁结的每一个证,都可以在心身疾病中找到相应的病理状态,限于篇幅,不在这里一一论证。
治疗
药物的合理利用可以为心理治疗创造条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1、西医治疗
除了对各种具体患病器官的对症治疗外,大部分心身疾病患者是适用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以控制患者的不良情绪为主要目的。目前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抗焦虑药物有:丁螺环酮、苯二氮窧类,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文拉法辛、米氮平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患者,可服用谷维素以调节脑功能。对于难治的病例也可以在抗抑郁药的基础上,合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无利培酮、奥氮平或喹硫平。
2、中医治疗
由于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对心身疾病特别适用。临床资料表明,小柴胡汤、龙骨牡蛎汤、半夏厚补汤、承气汤、甘麦大枣汤、逍遥散、建宁汤等常用方剂,对精神因素引起的躯体病理反应者有良好效果。为了能使用得当,必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使用。针灸对消除症状可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但应循证取穴,配合电刺激以增强效果。
肝气郁结-心身疾病的整合,得出方-证-病理状态-诊断标准、治疗方案,这样一个逻辑链条,西医在治疗心身疾病时能够准确使用中医治疗肝气郁结的方剂及其他方法;中医可以借助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准确地诊断肝气郁结证,使用西医的治疗方法,中西医在理论上实现融合,现实无障碍的沟通与交流。
(二)肝气郁结-心身疾病的病因:现实与欲望的冲突。
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归根结底是现实与欲望的冲突。
欲望是超出本能需求的追求。放纵欲望,欲望与现实发生冲突,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人际关系紧张,个人的不满足感,心理不平衡……是导致心身疾病-肝气郁结的主要原因,因此节制欲望,改造人类自己,将成为治疗、预防心身疾病-肝气郁结的极其重要的手段。
欲望是指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可归结为“不足之感”和“求足之愿”。欲望是不足的感觉和追求满足的愿望之间的统一。希望得到超出本能需求的占有就是欲望。欲望满足之后会产生快感或幸福感,表现出快乐的情绪,是一种享受或享乐。所以人们永远追求欲望,欲望满足之后还会产生新的欲望,因此,人们永远得不到满足而永远苦恼。“知足者常乐”就是节制欲望而得到快乐。
欲望是由动物本能进化而来,本能只具有生物学性质,是动物所共有的;欲望不仅具有生物学性质,而且具有心理性质与社会性质,是人类独有的。欲望对于个体是一种心理现象,对于人类不同群体,欲望具有社会性质。为了满足个体与不同群体的欲望,人类不断的提高、发展生产力制造各种消费品及消费行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为了争夺消费(消费品及消费行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不间断的进行着各种斗争;欲望的无限膨胀,消费品的无限占有不仅产生了政治腐败,而且引发了疾病和生态破坏。
自从欧洲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欲望得到疯狂的膨胀,我们整个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确在飞速增长,三百多年时间创造的的财富比过去几千年创造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我们人类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自我毁灭的祸根,并且这个祸根已经发展到威胁整个人类生存的程度。
叔本华说过,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所以,节制欲望,改造人类自己,上可治国,中可治人,下可治病。
欲望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如果无限制的放纵欲望,其结果是导致人类灭绝,社会发展也就自然结束。我们必须在社会进步与人类灭绝之间进行协调,因为我们不能在社会进步与人类灭绝之间只选择一个,我们必须同时选择社会进步与人类生存、发展,因此只有节制欲望,规范人类的行为,改造人类自己,使我们的欲望在自然规律之内涌动。
欲望与疾病:
放纵欲望引发不良行成为疾病的重要原因,其关系见下表:
放纵欲望 不良行为 疾 病
食 欲 美食、暴食、过食、偏食 代谢综合征 牙颌系统退化 肿瘤
安 逸 不运动、不劳动 代谢综合征等等
性 欲 不洁性交 、放纵性欲 性病、性功能障碍等等
权 欲 心理失衡、压力过大、吸烟、酗酒、网瘾、吸毒 精神障碍、性功能障碍、肿瘤、溃疡病等等
钱 欲
名 欲
“色食性也”属于本能的欲望,动物也会有;名利地位,则属于社会性的欲望,动物是没有的。西方热衷于研究动物的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为了抹杀人与动物的区别,维护等级制度。
(三) 放纵欲望,负性情绪的致病机理
1 中医的认识:
《黄帝内经》关于情绪与疾病
中医认为,人的情绪有七种:怒、喜、思、忧、悲、恐、惊,即所谓“七情”。《黄帝内经》认为:某种情绪过于强烈、持久或失调,会引起脏腑阴阳气血紊乱,波及脏腑经脉,从而产生疾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喜怒伤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黄帝内经》认为:按照五行生克关系,某种情绪可以通过另一种情绪来调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悲胜怒,恐胜喜。这些关于情绪失常导致疾病以及调节情绪治疗疾病的观点对后世运用情绪疗法治疗疾病产生了深远影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这里明确指出了喜怒忧思之情大多伤及内脏之气机。
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明确定为“七情“,指出“内所因惟属七情交错.爱恶相甚为病.能推而明之。”
七情也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中医学在“形神合一”整体观指导下,以五脏为中心,把七情归纳为喜、怒、忧(悲)、思、恐(惊)为五志,并分属于五脏。五脏藏有五神.即肝“在志为怒”藏魂,心“在志为喜”藏神,脾“在志为思”藏意.肺“在志为忧”藏魄,肾“在志为恐”藏志。以七情、五志、五神与五脏相配应,用来说明人的情志活动是以脏腑作为生理基础的,特别是以“心神”来概括和总统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可见.人的七情活动是对客观外界事物刺激的反应.而腑功能活动的表现又要依赖五脏精气化为物质基础。故而陈无择论述七情病机.“夫五脏六腑,阴阳升降,非气不生。神静则宁,情动则乱,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者不同,各随其本脏所生所伤而为病。故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击;忧伤肺,其气聚;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胞,其气急;恐伤肾,其气怯;惊伤胆,其气乱。虽七诊自殊,无逾于气。黄帝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但古论有寒热忧恚,而无思悲恐惊,似不伦类,于理未然。然六腑无说,惟胆有者,盖是奇恒净腑,非转输例,故能蓄惊而为病。尤其是中老年人.因“肾气虚哀”.身体逐渐哀老.五脏精气俱损.五脏缺乏藏神物质基础所养,易形成“五志薄弱”.容易患有七情所致的各种疾病。
金初刘完素研究情志致病可以化热而提出的“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他认为“五脏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若五志过度则劳,劳则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也。”情志活动过度,躁扰阳气,化生火热,而致中风偏枯、惊惑、悲笑、谚妄、癫狂等。反之,火热亢极,又可扰乱神明,出现神志异常。但刘氏又认为五志化火生热的关键是心,若心火暴可致中风偏枯、谚语、狂、癫、悲痛苦恼,其因是由肾水虚衰,不能制火,致心火易亢,治宜清心火,益肾水。
到金元时期,中医情志致病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张元素(1131~1234年)在其著作《珍珠囊•去脏腑之火》中首次提到“肝火”两字,其日“白芍药泻肝火”;
元代朱震亨,字彦修(1281──1358年)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首次正面概况了肝的生理功能,提出“肝司疏泄”。可见,肝主疏泄是在肝气郁结,肝火之后,提出来的。这个时候,还没有肝阴,肝阳之说。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4-8 07:07
现在中医学认为
人有七情,属于精神活动范畴,包括喜,怒、思、忧、悲,恐、惊等情志情绪的变化。1 通常情绪的波动一般不会危害人的健康。2 但强烈的情绪波动,3 或长期消极情绪能引起过度的或长期的精神紧张,使人的健康受到影响,并可引发一些疾病。
情志太过之时,则损伤五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
喜
喜为心志,心主神明,“喜”在正常情况下能使人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有益于身心健康,故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愉悦时,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增强,考试时也能有超常发挥,运动员易破纪录;心其华在面,喜悦时会神采飞扬,面带笑容,喜形于色,热恋中的情侣越发娇美动人或潇洒英俊等;心开窍于舌,高兴时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语言流畅动听等;由于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人在高兴时也胃口大开,久则心宽体胖等等。
喜伤心。过喜的异常情志可损伤心,伤神耗血可引起心神不安、神志恍惚、心悸、怔忡、不寐、脏躁等症。常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多汗出,胸闷,头晕,头痛,心前区疼痛,甚至神志错乱,喜笑不休,悲伤欲哭,多疑善虑,惊恐不安等症状,可导致一些精神、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发生,中老年人若暴喜过度,极易诱发心肌梗塞、高血压等病.发生卒中等。严重者还可危及人的生命,如大喜时造成中风或突然死亡,中医称之为“喜中”。 高兴的睡不着觉,范进中举神志恍惚……
怒
怒为肝志,肝能表达人的愤怒之情志活动。怒是个人的意志和活动遭到挫折或某些目的不能达到时,所表现的、以紧张情绪为主的一种情志活动。怒既有积极的一面,即指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战前动员要鼓舞战士的士气,包括激起战士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使之在战斗时化为巨大的战斗力;怒又有消极的一面,即指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消极和不良的影响。暂时而轻度的发怒,能使压抑的情绪得到发泄,从而缓解紧张的精神状态,有助于人体气机的疏泄条达,以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怒胜思)
怒伤肝,为肝之志,与喜相反。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发怒是人们欲望和需求受到遏抑,郁怒之火向外发泄的一种表现。在一定的情况下,小怒可有某种快感,有利于肝胆之气疏泄条达,使肝藏血以养其体,疏泄以遂其用。大怒、过怒易伤肝,表现为肝失疏泄,肝气郁积,肝血瘀阻,肝阳上亢等病证。出现胸胁胀痛,烦躁不安,头昏目眩,面红目赤,有的则会出现闷闷不乐,喜太息,暧气,呢逆等症状。若大动肝火.疏泄太过则肝气上逆扰动心神,暴怒动气可引起吐衄,甚则晕厥扑倒。若疏泄不及,则气机郁闭阻滞,升降失常,发为郁证、癫狂、痴呆等病。
西医认为:人体发怒时可引起唾液减少,食欲下降,胃肠痉挛,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血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黏滞度增高,交感神经兴奋。长此以往,会使人患上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对患有心脑血管病者,可导致病情加重,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危及性命。
忧(悲)
忧(悲)为肺志,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这主要是因为肺开窍于鼻,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忧愁悲伤哭泣过多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
忧(悲)伤肺。人在悲伤忧愁时,可使肺气抑郁,耗散气阴,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所以悲忧伤肺,还可表现在某些精神因素所致的皮肤病上。情绪抑郁,忧愁悲伤可以导致荨麻疹、斑秃、牛皮癣等。
悲(忧):悲忧可以抒发人的感情,大哭一场能解除一定的精神痛苦。悲忧为肺之志,悲则气并于肺而肝木受损,肺金太过肺亦致病。陈无择说,预事而忧,忧伤肺,其气聚。人们常因仕途上的失意、经济上的困扰、家庭的不睦、病残的痛苦、突发事件的打击等,都会导致忧郁烦躁,心境凄凉。《灵枢.口问篇》说: “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悲忧致气机调节失常,出现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心神沮丧,不食不饮等症。忧郁致病,病患忧郁,相互影响。过度悲忧哀愁能加速人体哀老,易使意志薄弱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发生精神障碍而轻生。国外报道,65岁以上老年人有10%有明显精神障碍。按年龄结构分,因悲忧抑郁而轻生,老年人是自杀率最高的年龄组。
恐(惊)
恐(惊)为肾志,肾是人们表达惊恐之志的主要脏器。惊恐是人对外界突发刺激的应急反应,惊恐过度会耗伤肾气,使得肾气下陷,二便失禁,遗精滑泄,这与肾主前后二阴,肾主两便的功能相符。肾藏精,生髓充脑,人受到惊吓后,会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与肾藏精,生髓充脑有关系。惊恐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一定的益处的,可以引起警觉,避免机体遭到危害。
惊(恐): 《内经》日: “惊则气乱,恐则气下。”人们突受惊吓,可见小便失禁、目瞪口呆,惊惶失措,甚则昏厥或死亡。恐伤肾“志乱”,受到威胁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状态,可发生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心理受到极度创伤而发为精神病、痴呆、癌症等病.甚至因精神失常而死。
思
思为脾志,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伤牌可以表现为暧气,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疾病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可以导致气血不足致乏力,出现头昏,心慌,贫血等症状。
当人在思考或焦虑时,往往会出现饮食无味,食欲下降;有的妇女可以因为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量少,经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的功能相一致。
思伤脾。思为脾志,因而过思则易伤脾。精神状态对于人的阴阳、气血、脏腑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样当人的阴阳、气血、脏腑发生问题时也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人们常说的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也就是这个道理。补益有利于健康长寿,在补益的过程中实施精神补养很重要,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把人的精神调整到最佳状态。
思:思是一个认知过程,能约束各种感情的思维活动。正常的思能增强人的记忆,使办事周到而卓有成效。 “脾藏意”而主思虑,可见记忆思维由心脾共同完成。若百思不得一解,越思越忧,越忧越虑,以致脾气郁结,“茶不思饭不想”,清阳之气不能上升,生化之源乏竭,则心神失养而见心脾两伤。研究证实,思虑忧伤,可出现厌食、呃逆,甚至绝谷而亡。
所以,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怒伤肝,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在配属五行的时候,一定是经过反复排列组合,取象比类而确定的,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反复实践检验的过程。
中医归纳为:心主神,肝主疏泄是肝气郁结的主要原因。心肝脾肺肾气虚,是肝气郁结的早期、轻型表现;情志失常,长期慢性刺激,属于肝气郁结,引起气机失调、影响各脏腑的功能,出现不同的证型;肝气郁结久而生火引起痰饮血瘀……。肝气郁结是情志病的中间环节,也是一大类疾病。心身疾病雷同,神经官能症-心身疾病-各器官躯体性疾病,包括抑郁症(只在大脑皮层中的表现)。另外一方面,五志过极,是指突然、强大的精神刺激,诸如大喜伤心,大怒伤肝……;肝气郁结是由于长期慢性的精神刺激!肝气郁结引起痰饮血瘀,导致一系列脏腑的有形疾病!
中西医都认可不同的情绪有其相对应的器官,大喜伤心,优思影响消化功能,大怒伤肝(引起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呕血),恐伤肾引起大小便失禁等等。 喜与心、怒与肝、思与脾,忧悲与肺、恐惊与肾—一相对应。大喜伤心,大怒伤肝,大思伤脾,大恐伤肾,大悲伤肺,是指剧烈的、突然出现的情绪过激,引起相应脏器出现的急性损伤,无论中西医都有同样的临床证据。
长期的、慢性的不良情绪刺激则属于肝气郁结,肝为相傅之官,是宰相,七情长期不适,造成肝气郁结,不同的情志也有其相对应的脏器器官。
西医认为:不同的情绪,有其相应的器官,某一种情绪能够引起相应器官的病变,具体的对应关系没有深入研究,而中医则研究的比较清楚,在这一方面,中医大大优于西医。
2 ,西医的认识
情绪的形成在边缘系统;情绪感知在大脑皮层;情绪的表现是面部表情,情绪的效应器在内脏。
情绪不是自发的,而是由刺激所引发的。引起情绪的刺激,可以是外在环境因素,也可以是内在因素;可以是具体可见的,也可以是隐而不显的。外部环境中的人、事、物及其运动变化都能引发个体的情绪反应,如扑鼻的花香、和煦的阳光会使人觉得心旷神怡;而喧哗,拥挤的场所则令人烦躁不安。不过,相同的外部刺激,未必引发不同个体相同的情绪状态,如股票指数的涨跌牵动着每个股民的神经,而未涉足股市者则表现出漠然的态度,分数则令学生牵挂激动不已。一般说来,刺激符合人的需要满足欲望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反之则引起消极情绪,与己无关则不引发情绪,呈中性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会对个体自身、他人及周围环境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欲望)作出评价,产生内心态度体验,出现肯定或者否定的情绪反应。
外部刺激引起情绪的机理:
外界刺激通过感觉器官,形成信息,首先传入边缘系统,在边缘系统内形成情绪。情绪的信息上传大脑皮层,与欲望相比对,欲望满足,产生快感属于正性情绪;欲望没有满足,产生负性情绪。
情绪的信息由边缘系统下传丘脑、下丘脑,再下传自主神经-内分泌系统,引起不同内脏功能的变化;同时,情绪信息下传疑核,面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等等特殊内脏运动核,引起面部表情变化。
在情绪的背景下,产生认识(实践论)
情绪的形成,既有动物性(本能,非条件反射)的一面又有社会性的一面(教育,第二信号系统)。边缘系统是分界线,上传大脑皮层(社会脑),形成感觉、意识,与大脑皮层上的第二信号系统相连续,这是社会性,非动物性;从边缘系统下传丘脑……内脏功能变化,属于非条件反射,这是动物性,非社会性,不形成意识,不被感知!
考察团到了延安,看到老百姓的脸,感受到,老百姓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平等自由,热情奔放,欲望满足……正性情绪感染了考察团,考察团也得出正性情绪的感受!得出了中国的未来希望在延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情绪背景密切相关。
文化熏陶、教育(第二信号系统)对于社会脑的作用(建立参考系,正确与错误,善与恶……的标准),例如:现代人在动物园里看老虎,灌输老虎是漂亮的动物,看到老虎,产生正性情绪;古代人在山里,看到老虎产生恐惧,负性情绪!
知道了这个过程的路线图,治疗与预防的方法就明确了:1 节制欲望,降低欲望值;2 提升现实规格,或者二者同时进行,使得欲望与现实取得平衡;3 看到一张愉快的脸,或者自己保持一张愉快的脸;4 听音乐,旅游……,打乱恶性刺激的恶性循环;5 按照中医五行生克,用一种情绪克服另外一种负性情绪……
药物作用于大脑的各个不同水平,以及不同的内脏。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4-8 07:08
情绪的现代研究:以下解释是各家学说的综合:
一 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又称内脏脑,情绪脑,生命脑。包括的结构各家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在大脑半球内侧面有一由扣带回、海马旁回及海马回钩等在大脑与间脑交接处的边缘连接成一体,故称边缘叶。边缘叶与邻近皮质(额叶眶部、岛叶、颞极、海马及齿状回等)以及与它联系密切的皮质下结构(包括与扣带回前端相连的隔区、杏仁复合体、下丘脑、上丘脑、丘脑前核、部分丘脑背侧核以及中脑内侧被盖区等)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间都有密切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功能系统,称为边缘系统。
一开始研究者称边缘系统为嗅脑,十八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它的功能,即运行情绪,并称之与情绪有关,并命名为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是指高等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由古皮层、旧皮层演化成的大脑组织以及和这些组织有密切联系的神经结构和核团的总称 。古皮层和旧皮层是被新皮层分隔开的基础结构,他代表了爬行动物以前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所有功能与结构。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包括,海马结构、海马旁回及内嗅区、齿状回、扣带回、乳头体以及杏仁核。上述结构通过帕帕兹环(Papez 环路)相互联系,并与其他脑结构(新皮层、丘脑、脑干)有广泛联系,所以边缘系统的作用是使中脑、间脑和新皮层结构之间发生信息交换。
端脑表面所覆盖的灰质称为大脑皮质,也即新皮质,新皮质从爬行动物开始出现。依据进化,大脑皮质分为古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古皮质与旧皮质与嗅觉有关,总称为嗅脑。在哺乳动物中,等级愈高,新皮质愈发达。古、旧皮质是三层的皮质,而新皮质则发展成为六层。由于人类新皮质的高度发达,它约占据全部皮质的96%。
神经生理学家帕帕兹(J.W.Papez)于1937年系统地阐述了一个包括情绪行为与情绪体验的复合神经机构,即帕帕兹环路。该环路的主要结构就是边缘系统。帕帕兹认为,情绪过程建立在海马,当海马被刺激时,冲动通过胼胝体下的白色纤维传递到下丘脑的乳头体。兴奋从下丘脑传递到丘脑前核,并上行到大脑内边界的扣带回,再回到海马和杏仁核,完成了这一环路。兴奋在这一环路上经扣带回扩散到大脑皮层,冲动在这里附加于意识上,产生情绪体验。
心理学家麦克林(P.D.Maclean)研究和扩展了帕帕兹的情绪学说,于40年代末提出了“内脏脑”的概念。内脏脑所占据的中皮层部位调节着所有的感觉器官和内部器官,通过下丘脑调节内脏反应和骨骼肌反应。从进化过程看,中皮层是介于新、老皮层之间的脑结构,兴奋从这里转换到大脑皮层,从而提供意识的感情成分。麦克林认为,情绪过程是由皮下机构调节的,而对情绪性质的评价、认识过程则由大脑皮层完成。因此,只有当皮层下部位输入的神经冲动经过边缘系统的整合,并同皮层活动联系起来时,才是情绪产生的完整机制——大脑皮层促成情绪体验,下丘脑促成情绪表现。
通过与下丘脑及植物神经系统的联系,边缘系统参与调节本能和情感行为,其作用是自身生存和物种延续。此外,海马结构还对学习过程和记忆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因此如果海马结构或与之功能联系的结构受损,则导致遗忘综合征。其病变部位不同,产生的记忆障碍形式也不同。
植物人,是一个“内脏人”的典型例子,所有基本生命活动: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泌尿等等功能完好无缺,生命的本能反射都存在。缺失的是逻辑思维与躯体(骨骼肌)运动,各种心理感受,各种感觉消失了。表现为大脑皮层与皮层下中枢的分离。
医学的临床观察和实验证明,帕帕兹环路中的扣带回、杏仁核等部位与情绪的产生有密切关系。切除了扣带回前部的病人表现为失去恐惧情绪,并在社交活动中变得冷漠无情。某些有凶暴行为的病人,其脑病变常发生在杏仁核,对某些病人施行杏仁核毁坏性损伤手术后,追踪观察表明他们的凶暴行为未再发作。
二 社会脑
1990年,L Brother根据灵长类社会活动的多样性提出了“社会脑假说”。社会脑概意为,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大脑内肯定存在着一个旨在认识和理解他人表情的神经机制,在社会交往中人会通过该中枢迅速处理与他人相互作用的各种信息。
社会脑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承担着了解和观察他人的目的、意图、信念、推测等信息的处理,从而达到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交往,简而言之就是社会认知能力。当前研究表明与社会脑相关的三个特殊脑区是杏仁核、后上颞沟和与之毗邻的颞顶连接、内侧前额叶皮质及与之毗连的前扣带回皮质。
杏仁核通过在认识诸如恐惧表情中的反应而在社会交往中发挥作用的。但不是通过情绪本身而是通过观察脸部的情绪表达所引发。
人的社会行为都受大脑中的某些特定区域调控,统称为“社会脑”。英国最新的研究发现,人脑负责社会行为的部分要到三四十岁以后才会成熟。中国人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广义上说,人的社会行为是指人类在和他人及团体之间打交道时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和反应,包括情绪,表情,姿态,言语等等各种表达方式。这些社会行为都受大脑中的某些特定区域调控,统称为“社会脑”,包括前额叶、杏仁核、海马、脑岛以及视觉联合皮层、下丘脑、脑干等,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杏仁核和前额叶中的扣带回。这些部位通过彼此之间的复杂联系共同负责调控人的社会行为。
可以看出,社会脑与边缘系统基本上是重合的。社会脑着重于社会行为的认知,主要表现为情绪的表达,即语言表达与非语言表达。而心理学家着重于研究非语言表达,即面部表情以及语音,语调等等。
非语言表达,主要通过面部表情肌,以及特殊内脏运动核是支配的横纹肌!即脑神经核中的特殊内脏运动核。(多重迷走神经系统)
特殊内脏运动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疑核,面神经核,副神经核
一般内脏运动核:
动眼神经副核:瞳孔扩约肌睫状肌。
上泌涎核:纤维加入面神经支配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及口腔鼻腔的腺体。
下泌涎核:纤维加入舌咽神经经耳神经节支配腮腺的分泌。
迷走神经背核:纤维经迷走神经,在器官内和旁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管理胸腹腔内脏平滑肌、心肌、腺体的运动和分泌。
疑核(nucleus ambiguus,NA) 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下橄榄核之间的网状结构中,纵贯延髓的全长,发出的纤维先向背内侧走行,然后折向腹外方出脑,此核接受双侧皮质(因为刚开始发现这个脑神经核的时候,搞不清楚它的作用,比较疑惑,所以就叫疑核)束纤维的传入。
疑核是个细长的细胞柱,发出的纤维加入3对脑神经:
上部发出的纤维进入舌咽神经,仅支配茎突咽肌;中部发出的纤维加入迷走神经,支配软腭与咽的骨骼肌、喉的环甲肌和食管上部的骨骼肌。下部发出的纤维构成副神经脑根,进入副神经,出颅后又离开副神经而加入迷走神经,最后经迷走神经的喉返神经,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肌。此外疑核还包含投射到心脏的副交感节前神经节。
三 社会融入系统(自主神经的多重迷走神经理论)
1995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精神病学及生理心理学家Porges通过对迷走神经调节心率变化这一现象的深入研究,结合神经系统发生学、神经系统解剖学研究,从物种进化与环境适应行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新理论,即自主神经的多重迷走神经理论。
该理论认为:通过神经解剖学和系统发生学的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绝大多数爬行类动物没有分化出NA迷走神经,只有DMNX迷走神经。所以,支配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只来自于DMNX。(2)哺乳类动物已经分化出NA迷走神经和DMNX迷走神经,而且,支配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主要来自于NA。(3)杏仁核的中央神经核与NA迷走神经之间有直接的联系。(4)NA迷走神经丛,能够调节与声音、面部表情相关的随意肌活动,还能协调呼吸与吸吮、吞咽活动。
只有哺乳类动物才具有的NA,迷走神经纤维是由起源于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副神经三对颅神经的部分传出神经元纤维组成,其中起源于疑核背侧的NA运动神经元纤维支配着喉、咽、软腭,食道复杂的协调动作,以保证吸吮、吞咽、呼吸动作的顺利完成。而且NA部分纤维还控制着心率快慢和音调高低,而且,与三叉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副神经相互联系,共同参与面部肌肉活动、声音表达,而这些都是情绪活动、社交活动及同伴沟通不可缺少的行为功能。而疑核腹侧的NA运动神经元投射出非自主运动神经元纤维支配心脏和支气管,在休息睡眠与应激状态下这类神经活动表现出增强或降低,起到刹车作用,与交感神经共同支配着哺乳类动物战斗-逃跑反应。因此,可以说,哺乳类动物的NA迷走神经即参与非自主的反射性内脏活动,又参与灵活自主的社会交往活动。这一复杂的神经功能可以解释人类很多心理行为现象和临床神经症症状。
NA迷走神经与新皮层都是在爬行动物之后出现的!这不是偶然的。
按照传统的自主神经的概念来讲,自主神经系统是控制内脏系统功能的神经系统,支配腺体,内脏平滑肌及心肌,控制心血管活动,消化代谢活动及体温调节。自主神经的活动都是非随意运动,是下意识的。按照自主神经的功能及在脑干及脊髓的神经解剖起源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但是这一概念主要把自主神经界定为运动神经系统,而排除了内脏感觉神经系统。这样的界定,限制了人们探索内脏与脑之间关系的研究。但是,内脏感觉神经系统正是把内脏信息反馈到延髓和下丘脑的通路,而大脑皮层通过皮质延髓束对自主神经进行调节控制,因此,自主神经系统应该包括内脏传入神经这一部分。这部分神经属于迷走神经,占有80%迷走神经纤维,是联系内脏和大脑的桥梁,可以把内脏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刺激这部分传入神经,可以影响大脑的功能,可以引起癫痫发作、抑郁状态、自伤行为。
Pogers认为,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但发展出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外在行为(功能),还塑造了有机体支持这些行为的生理结构,因此,哺乳类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进化出能够支持社会行为的内脏调节系统,而自主神经系统就是情绪体验和情感反应的神经生理基础。而且,不同等级物种的神经生理的功能限制了不同物种所具有的情绪体验、情感表达及社会行为。灵长类动物特别是人类,出生以后就开始和抚养者及家庭成员交流声音、面部表情,而且利用哭笑、面部表情表达饥渴、冷热等内脏、皮肤感受,开始识别母亲声音,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开始评价环境是否安全舒适。
从胚胎发育的过程来看,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等颅神经都从胚胎的第一鳃弓分化出来,因此,彼此之间有部分神经纤维紧密联系。多重迷走神经理论认为,这些神经共同构成了情绪表达与社会融入行为的神经基础,支配着表情肌肉的活动和声音的音调。Pogers将这些颅神经与前额叶皮层、延髓一起称为社会融入系统(social engagement system)。这个系统的皮层部分是高级运动中枢,控制着延髓的神经核团,这些是低级运动中枢,控制着眼轮匝肌的活动(目光接触,关注视觉信息),面部表情肌肉动作(情绪表达),中耳肌肉(从噪音背景中寻找有意义的语言信息)、咀嚼肌运动(有助于消化)、咽喉运动(语言与语调)以及颈部肌肉的活动(社交姿态、对新奇刺激的寻找与定向)。总之,这些肌肉运动帮助人们完成社会性行为。
比较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物进化方面的研究对人类面部表情肌肉及心理行为的出现提供了线索。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表明,控制面部及头颈部肌肉的五对颅神经神经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的神经核都有一些传出神经纤维与特殊迷走神经相联系,而特殊迷走神经能够抑制心率、血压、减少交感神经的唤醒、促进平静状态以促进合成代谢过程,促使个体成长和贮存能量。另外,社会融入系统还与HPA轴、催产激素、加压素以及免疫系统有神经联系。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是社会融入系统的重要反馈通路,可以把社会融入系统效应器官的状态信息传递到外周神经、脑干网络组织以及下丘脑、杏仁核和丘脑。除此之外,迷走神经传入纤维表现出能够抑制HPA轴而减少皮质醇激素的分泌。因此,面部表情、目光接触、倾听等社会行为可能会改变内脏活动状态,调节心率、血压及内分泌激素水平。这一理论强调生理状态限制个体的社会融入行为和情绪调节能力,并提示使人安静的锻炼以及对面部和头颈部肌肉的锻炼可以刺激社会融入系统从而增进积极的社会行为。
多重迷走神经理论突破了传统自主神经理论中把自主神经系统当作调节个体内脏系统功能的神经系统,而是把自主神经系统建构为一个连接大脑与内脏活动、情绪表达、社会行为的桥梁,把自主神经系统定位为连接人类内脏生理活动与个体社会行为的渠道,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是一个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充实的大理论框架。这一理论为众多身心疾病及多种精神障碍提供了可能的神经生物学解释,同时也为通过改变社会行为来调节内脏器官功能及情绪状态的心理治疗或临床治疗方法提供了一个神经生理模型,为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来调节身心状态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就是“节制欲望,改造人类自己”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依据。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4-8 07:18
这是中西医融合观之三《融合观》中的:肝气郁结-心身疾病证态。还没有发表,请注意知识产权保护。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18-4-10 21:07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