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系列论文之三: 中国新医药学的气血理论与生物医学 [打印本页]

作者: 袁其伦主任医师    时间: 2017-8-1 23:56
标题: “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系列论文之三: 中国新医药学的气血理论与生物医学
“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系列论文之三:
              中国新医药学的气血理论与生物医学

Qi and Blood Theory of New Chinese Medicine and Biological Medicine

(笔者注:本文原载于汉斯出版社之《生物医学》杂志. 2016,6(3)17-23。现全文展示中国新医药学在现代系统生物科学方面的最新风采,以此证明“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主题的重要特征之三)   

英国科学中医针灸有限公司
Science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Ltd UK
袁其伦(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Dr. Yuan Qilun
Email:yuan_mat@163.com


[摘要]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成果促进了中西医结合的长足发展。其中以《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一书为代表的新突破,不仅从古代“气”“血”“经络”等初级概念中得到了启迪,而且为中医学和西医学在高级阶段的统合提供了基础。例如站在生物医学新应激理论的时代高度,超越了目前神经科学的局限,基本解决了“现代神经—体液调节理论”、“生命力调节系统”等医学瓶颈,也对当今医疗短板的疼痛、感冒、缺医少药等提供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应用。可以说这应得益于中医学气血理论的科学精髓,也得益于崭新应激科学的归纳和指导,还得益于人类医学发展必将融合的客观规律。这些突破性成果,为早日实现中国及世界的新医药学拟制了可望又可及的新颖平台,也为早日实现人类医学大同的美梦提供了独到的中国方案!

[abstract] In the past half a century, the results achieved through research on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ve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mong which, the new breakthrough as represented by the book “The Yuan’s New Medical Model and Clinical " has provided not only an insight into the primary concept of ancient" Qi ", " Blood " and " Channel ", but also a base for bringing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o an advanced stage. For example, based on the new biomedical stress theory in modern time, the book went beyond the limitations of current neuroscience, successfully addressed some bottleneck issues such as "modern nerve - body fluid regulation theory", "vitality regulation system", and provided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underserved, etc. as well as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treatments badly needed for pain and colds. It should be emphasized that that the breakthrough owes much to the scientific essence of the theory of Qi and Blood of Chinese medicine, to the induction and guidance of new stress science, and to the objective law that the human medical development will be eventually integrated. These breakthough achievements have set up a new platform that has made the earlier realization of China and world’s new medicine possible and have provided a unique Chinese precept for the early realization of the dream for the great harmony of human medicine.
[关键词]生物医学,中国新医药学,应激理论,气血理论,经络实质
[key words]  Biomedicine, New Chinese Medicine, Stress theory,
Qi and Blood theory, Channel essence

1.前言
在当今世界,人们对自身健康和疾病的重视和要求,已经达到了空前未有的程度。其中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医学界。可以说,尽管近百年来全世界的生物医学水平,包括从细胞与基因到人体与智慧等方面获得了飞跃发展,可是仍然满足不了人类的要求,甚至是基本要求。例如司空见惯的感冒及其病毒,从病因到治疗及预防,医学界至今都没有一整套有效的办法。又如人们非常乐见细胞及基因水平的任何成果,但对“神经-体液调节理论”和 “生命力调节系统”等根本问题却研究甚少。其中大有“捡了芝麻扔了西瓜”之嫌。
当然,可以说上述问题是西医学的短板,但客观上其难度并不是有多大。这是因为中医学两千多年来对此早有精辟的论述,随着中医药的现代化,这些问题的科学实质也就显而易见了。可是,中西医结合在西方并不受重视,中医学的现代成果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也是困扰当代医学界的重要症结之一。
在中国,毛泽东主席早就指出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其中屠呦呦教授所挖掘的青蒿素抗疟,经过三十多年后终于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就是西方不得不承认的杰出成就!实际上类似的成就在中国并不鲜见。例如在2013年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一书[1],就因为基本解决了中西医学中一系列根本问题而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2,3]。本文从中国新医药学最新模式的角度,就中医学的气血(涵容津液)理论和经络理论,与生物医学中的现代神经-体液调节理论和生命力之间的融汇贯通和相得益彰,做一个独到的分析。

2,从李约瑟博士的“世界科学演进律”谈起
在西方科技界,将东西方科技平等看待的人并不多,其中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1900-1995)就是难得的一个。他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提出了“世界科学演进律”,以反映人类医学史上东西方医学大体会经历一个“初级类似—中级分化—高级融合”的过程[4]。在近百年来的中国,中医学和西医学通过各自的发展和互相的渗透,现今不仅使中西结合医学在国内外大有燎原之势,而且验证了医学高级阶段融合时代的已经到来!这就是在《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一书中所展现的如下事实:
在两千三百年前,东西方都处于对“生命力” 的原始和低级的相似认识水平;
随着埃及两位医家发现“神经(Nerve)”[5]之后,西方医学突飞猛进,至今已扩展到了全世界;
然而中医学仍然坚持了古朴的“经络(Channel)”,并以其为红线的气血理论贯穿了临床与理论,也贯穿了古代和现代,还逐渐渗进到了美欧各国;
气血理论和神经理论在当代科学本质的揭示,使人们恍然大悟:原来两者都从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重点,反映了生命现象的种种表现;
站在现代生物医学的新应激理论立场上,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人类医学的姊妹花,也都是人类生命的守护神;
世界两大主流医学有机统合所诞生的中国及世界的新医药学,反映人类到达了科学和高级的“生命力”认识水平,也显示了全球大同医学的风范,由此才能够“环球同此凉热”!
下面,笔者就以此为梗概分析之。

3.关于生命现象的古代认识
3.1 原始时代的初级认识
史料记载[5],在公元前20世纪之前,世界各国的先民们都还相信鬼神主宰着一切。后来,人们通过长期对大自然界水系的直观感觉,简单类比联想到了人体体表或体内的“脉络状管道”。 例如成书于公元前1900—前1500年的古埃及纸草书,就记载了人体具有类似于大地水道的“Channel”(英语意为水道、河床、路径、系统等)。这与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医籍《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6]的描述:“地有经水,人有经脉”(《素问·离合真邪论》)同出一辙。实际上中西类似的相应认识比比皆是。又例如古埃及人还认为脉管相当于“沟渠”,呼吸是气,体液与气流注于脉管之中;脉搏相当于河水的涨落;血液是人体生命的源泉,甚至还认识到了“Arteria”(气动脉)是灵气与血液流动的管道等等。史料还记载了古印度的“Nadis”和古希腊的“Phleps”,这些与中国经络相似并与生命相关的认识,大体上反映了世界古代先民们对生命现象不约而同的基本认识。尽管这些认识很初级,但因为来源于长期观察的积累,和巫或医的实践活动,所以其中应该不乏某些真理的成份,并且也应该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3.2中国的代表性认识
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医学作为世界传统医学的佼佼者,其中必然涵蕴着古代智慧的宝藏。特别是《黄帝内经》中就有对生命的本质、现象、能力和变化等方面大量的论述——当然这种论述不可能脱离古朴的时代特征。例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藩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这些话表明了先贤们认为:气是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阴阳二气的变化和交感可以产生生命,也可以维系生命的全过程;气还决定了生命的生老育终的规律变化等。由此可见生物的复杂生命现象,在古代中国却是一个“气”字了得!
进一步说,尽管碍于古代的科技条件,能够在2000多年前中医强调气血理论的重要性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了。例如其中的“气”,主要反映了人体的物质基础和生命力,即使现代科技也确认了气体元素占人总质量的78%以上;更不用说须臾不能离的氧气,占达65%。又例如《黄帝内经》中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灵枢·本脏》);“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灵枢·寿夭刚柔》)。这反映了另一种“卫气”,现代研究证明了它就是与血管密切相关的交感性神经的功能活动[7]。
    面对2000多年前先贤们对生命或生命力的初级认识,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一方面读懂古籍吸取其正确合理的知识,另一方面发展这些知识为当代所用。李约瑟博士正是读懂了东西方的古代精髓,能够明智地提出了“世界科学演进律”,所以也才能成为卓有成就的大家!

4. 经络实质探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
已如所知,经络(经脉和络脉的合称)被学术界认为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有沟通全身、运行气血、感应传导、调节平衡等生命的重要功能[8]。所以自古以来经络的概念和实质在国内外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如前所述,尽管古代各国很少交往,记载文字也有所不同,但却异曲同工地描绘出了存在于人体的气血通道系统。例如在近几十年考古中发现的“涪水经脉木人”[9]等,也都记载了汉代以前(约公元前2世纪)具体的“经络”分布径线。由此证明经络的早期发现,而且也是可以认识和应用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明确地指出:“在整个古代……生理学只要超出最显而易见的事情(例如,消化与排泄)便是十足的臆测,在血液循环还不知道的时候,也不能不是如此”。所以,经脉和络脉应当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早期发现的重要部分。至今研究界绝大多数人也承认脉、络脉、甚至经脉也都与血管相关,就是一种证明。当前研究界的分歧主要集中在经络传导感应功能方面。然而奇怪的是,许多人不能在血管的正常构造方面深入探讨经络,而是花费了很大精力,提出了几十种假说,并且竟企图全国统一在不实际存在的“Meridian(子午线)”水平,从而又使中医学研究陷落到了虚玄状态。
在1986年北京召开的中国经络研究会第一届研讨会上,笔者宣读了经络实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其中公开了本人多年深入探索血管神经的成果,并重点阐释了血管的交感性神经在循经感传、气血运行、经穴—脏腑相关等机理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研究论证了经络实质主要是血管及其壁上和壁周围的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后来再加上临床应用的实践检验,于是在1990年笔者出版了《现代针灸学概论》一书[7]。这种以古代深厚的历史经验为基础的研究,应该说指引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也使笔者硕果累累[10-13]。通过近十多年文献资料的诸多引证,不仅使这种学说有了更坚实的实验基础,而且还从理论到临床方面由针灸学扩展到了中医药学[1]。这些研究和实践揭示出了古老的中医针灸具有科学的物质基础,还促进生物医学从神经科学时代发展到了应激科学的新时代[2]!

5. 生物医学的应激本质
当代生命科学已经公认了生物必须具有的五大生命特征:细胞、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及遗传、应激性。其中应激性(irritability)被认为是生物具有的应对环境刺激所产生相应反应的性质[14],也就是说生物应该具有应激本质。由这些特征使人们能够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也许病毒是一个例外。一般也认为,应激反应多发生在生物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中。
另外生物学知识告诉我们,尽管动物和植物有千差万别,但也都具有上述五大特征。例如动植物都可以有循环和呼吸功能以帮助气体和液体的流动,都能进行代谢和发育,甚至能表现出对刺激的应激能力(虽然大多数植物不明显,但向日葵和含羞草却是显而易见的例子)。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动物和植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具备了神经系统。也就是说,动物与植物虽然都有应激能力,但由于动物的神经系统的诸多特性,所以把经络定位在动物并排除了植物有经络的见解。
深入的研究还指出,尽管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的单细胞,腔肠动物如水螅的网状神经系统,有了明显应激反应的能力,但还没有综合性的应激调节作用。直到环节动物(如蚯蚓),才开始以链状神经节的方式执行着有中枢(头节)的综合调节功能。其中,与血管密切相关的交感性神经的存在,就可以较好地完成人们称之为“经络(或Channel等)”的种种功能了。所以现代针灸学等研究把经络的进化起点定位在了环节动物水平。[7]
另外,随着经络实质的揭示,特别是中国针灸针麻机理的大規模探讨,其中另一个成果是促进笔者发现并总结出了,在人体内还存着一个被西医学也忽视了的神经系统——痛觉调制神经系统[7,11]!实际上,作为这个系统的较高级中枢的下丘脑,由于也是一种血管—神经复合结构,所以充任了经络的中枢部分,表明了经络与疼痛的感觉和调制都有密切关系。这样就可以说,痛觉调制神经系统是动物最早形成具有中枢神经体系的警觉结构,是动物应对体内外刺激、特别是伤害性刺激最原始的系统反应组织,是动物应激性能最初级的全身性调节中心。这个系统也许包涵了生理学研究中的所谓“上行兴奋(激动)系统”。在此系统的反应和保护下,动物体获得了应对体内外各种刺激,并能通过这个系统实现系统性调节,进而提高生命能力和维护机体基本平衡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在最高级动物的人类体内,至今都还保留了两条,并仍然在调制着应激反应的所谓交感神经链。这难道不是上述论述的有力证明吗?
总之,包括了中医学和西医学在内的生物医学应激本质的阐明,揭开了生物甚至人类自身生命力的最为原始和初级的一面。其中不仅是促进了解剖生理等基础学科的再认识,而且也为解决疼痛等最常见病症带来了新希望,还为新医药学的创建增添了科学的魅力!

6. 现代神经—体液调节理论
按照目前解剖生理学的定义,痛觉调制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应属于最原始和比较原始的神经序列。即使以目前的技术水平,也很难将二者的外周感受器及传入神经区分开来。由此,它们在感觉暧昧,定位较差,易于引起血管神经甚至于全身性的反应等方面,都有着相似的特点。不言而喻,这些特点对于机体感受各种伤害性刺激,降低应激刺激的感觉阈,提高应激反应的整体性和有效性,都有重要的生理病理意义。
行文至此,再来议论现代神经—体液调节理论就有基础了。笔者认为,这个理论即使再现代,也不是把重点放在器官移植和基因工程等尖端方面;与此相反,这个理论的重点应该是解决人类生命力的基本问题。正如本文前言所述,人类的知识目前还需要在许多基础学科方面下功夫。“西方不亮东方亮”。人类应该说是很幸运的,作为世界传统医学保留的完整遗产的中医药学,作为中医药学现代化的最新成果,新医药学的崛起起码弥补了许多基础的学科部分,保障了医学现代化进程更加全面和更加坚实。
目前已知,在现代神经—体液调节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例如比较经典的胰岛细胞的神经调节:血糖升高时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胰岛B细胞会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血糖降低时也会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来使血糖浓度升高。笔者在这里强调的是:经络实质即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是机体的一种最基本的又最为广泛的神经—体液调节结构。正因为如此,中医学几千年来把经络紧紧抓住不放并发扬光大之,是中华民族睿智的表现。
如果从现代神经—体液调节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神经或体液的自身调节对机体的影响来说亦复如是。例如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它所支配的肾上腺髓质就增加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入血液,进而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这种情况也可以把体液调节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又例如血管,它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随需应变地导引着全身血液的重新分配;其本身的内皮细胞也具有内分泌功能,可以合成和释放舒血管物质(一氧化氮、前列环素等)及缩血管物质(内皮素等),进而在调节血液循环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由上所述,可以说是从一个狭义的角度谈论神经—体液调节理论的基本范围和组成。其中应该得益于中国古代的经络理论和气血理论早就有了总结和发挥。当然,现代医学的发展必然还要涉及到这个理论在生物医学方面的更重要作用,这从广义的角度才能有新解,所以我们在对新医药学的探讨中完成了如下深入的研究成果。

7. 生命力的调节系统
众所周知,比较高级的动物都有一整套的生命力调节系统,但目前只是停留在泛泛而谈的水平是远远不够的。中医学的经络及气血理论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使新医药学得到了新创,使人体的现代神经—体液调节理论得到了全面和深刻的发展。
如前已说,目前认为应激反应多发生在生物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中。1977年Besedovsky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算是比较受认可的生理科学新进展[15]。然而,中国在上个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对中医,尤其是针灸针麻的大规模科学探讨中,不仅总结出了痛觉调制神经系统,而且还总结出了交感性神经上行抑制系统——这个系统的主要意义是产生交感抑制性调节反应,并与痛觉调制神经系统形成相互拮抗和相互支持的对应调节[1,11]。这些知识的系统归纳,使生命力调节系统的具体框架在现代针灸学和新医药学中逐渐形成——这就是新颖的生理应激系统[1,7]。
进一步分析可知,生理应激系统包括了血管系统、交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内脏系统、痛觉调制系统等七个部分或子系统。这个系统就人体应激反应来说,或生命力的调节系统来说,基本笃定了组成和范围,或广度和深度。即使是内脏系统也是不可或缺的,如在中医学中早有“脏象”“五神脏”的认识——《灵枢·天年篇》说: “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些都提示了参与人类生命力调节的主要结构。这种全面概括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假若在极端情况如车祸和工伤等,即使没有四肢活动,甚至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人体的生命力仍然是存在的。临床上许多所谓植物人的苏醒,就是生命力的顽强表现。
新医药学还认为在人体生理应激系统中,是以痛觉调制神经系统为主导的,以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为枢纽来实现全身性调节的。这种特点提示了:其一是应激反应的原始或初级性质,即使有中枢神经的参与,那也是古老皮层(边缘系统)的调节功能。其二是人类在2300前对经络(Chinnel)的发现和总结,仍然是世界医学的宝贵财富。尽管西医学后来顺应时势,发现和启用神经系统直至登峰造极,但现今已明白这也只是生命应激性的一个方面而已。其三是目前已明确,中西医学的结合点是生理应激理论[16],由此表明了两者的科学性和结合性,并为中国乃至世界新医药学在高级阶段基础上的创建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8. 生命力调节系统的应用及意义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新医药学适时地提出了生命医学的“新应激学说”:即包括体内和体外的各种应激源都可引起人体的应激反应;良性刺激大都可激活生理应激系统的平衡性调节;劣性刺激则会造成机体的失衡,由此增加了医学介入的必要性[1]。
根据这一学说的定义,我们可以重新理解生命医学的如下方面:
生命力调节系统是以平衡为目的自动调节的,所以有许多疾病可以不药或少药而愈。中医养生主要就是通过增强这种调节能力来治病防病的。
典型的全身性生理应激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要激活痛觉调制神经系统实现防御性调节反应,如防疫和复苏;这是西医学临床的强项,如抗生素和抢救措施。另一种是主要激活交感性神经上行抑制系统实现交感抑制性调节反应,如镇痛安神和舒筋活血;这是针灸针麻和气功的长处,例如治痛降压和调养平衡。
劣性刺激会造成病理应激,此时机体将启动包括生理应激系统在内的生命应激特大系统的全身总动员,其特点是“拆东墙补西墙”的严重失衡状态。
药品是医学介入的常用措施,因此新医药学运用生理应激的分类新法,率先实现了中西药物混合的有机分类[1]。这对新医药学的一统化有重要意义。
上述新知识的探讨和积累,证实了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都有共同的应激科学本质,创建了中西医学在先进应激理论基础上统合的新医药学模式,实现了人类医学高级阶段的融合平台,展示了“世界大同医先行”的壮丽前景!

9. 小结
本文从新医药学的独到角度,阐释了中西医学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重要专题:“经络科学实质(即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中医气血理论——神经—体液调节系统——人体生命力调节系统——生命医学新应激理论——崭新临床法则及应用”[17]。新医药学吸取了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将气血理论和神经理论统合在了生物医学的新应激理论之中。目前已梳理出了两种明显的全身性人体应激反应机制:一种是防御性调节反应规律,另一种是交感抑制性调节反应规律。可以说这两种规律还没有达到现今人们所熟知的程度;如果人们自觉应用了这些规律,那么人体自身认识会更深刻,疾病治疗会更有效,养生防病会更健康,人类生命会更长寿!
综上所述,生物医学进程表明,中医学的气血理论不仅初步解释了古代生命力的现象及规律,而且也启发了当代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的全面总结,及至揭示了生理应激系统在生命力调节中的中心作用。正因为如此,在以中统西的中国新医药学的独到创建过程中,笔者尊重医学历史的发现和总结,仍将启用古代气血理论的科学精髓,形成新的气血理论并为医学现代化做出贡献。所以在总结和撰写《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一书时,就特别注意到了这个要点。本文作为新医药学四大新基础理论(应激理论、气血理论、脏象理论和阴阳理论)之一的专论,希望能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从而使有志于实现中国新医药学的志同道合者们早日梦想成真,进而引领中国医药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10. 参考资料
[1]袁其伦.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2]袁其伦.中国新医药学的应激理论和系统调节[J].生物医学,2015,5(4):43-49.
[3]袁其伦.中国新医药学的科学特征与基本构架[J].中医科学杂志,2015,11,92-93
[4]许建阳等.从李约瑟的“世界科学演进律”再论中西医结合[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
        版).2011.11,7-8
[5]张大庆.医学史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张登本,孙理军.全注全译黄帝内经[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7]袁其伦.现代针灸学概论[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
[8]麻仲学.国际针灸交流手册[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9]刘澄中、张永贤.扁鹊经脉医学•经脉现象与经络实质研究60年纵览[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10]王岱.针灸学科学体系的新模式——评介《现代针灸学概论》[J].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 1996,1.57-     
         58
[11]袁其伦.现代针灸学的理论与临床[M].香港:华杰国际出版有限公司,1997.
[12]Yuan QiLun. On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I of Clinical Acupuncture. 1999,10. 361-363
[13]袁其伦.现代针灸学临床实用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14]张惟杰.生命科学导论[M].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5]姚泰.生理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M].520-523.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6]袁其伦.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结合点---生理应激理论[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  
          1,36-38.
[17]袁其伦.弘扬中医学科学展示新医药风采——介绍《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一书的作用和意义[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3),255-256

------------------------------------------------------------------------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2 09: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2 11:15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8-2 11:17 编辑
叶苗 发表于 2017-8-2 09:30
Ksjyjs叶苗回复思考者并且认为;
中医治病即调整电磁场,辨阴阳即调光色对比度,分虚实即调电场強弱、讲究 ...


叶先生懂物理,知道什么叫“理论模型”吗?
所谓“理论模型”,就是无法找到实体的。

我举个例子:牛顿的“力”,就是一个“理论模型”。
再举个例子:爱因斯坦的“黑洞”,就是一个“理论模型”。
再举个例子:古代中医的“经络”就是一个“理论模型”。

这三个理论模型,性质都是一样的,没有实体。
如果有人非得找到实体,那就首先在自己的脑子里找到。

然后就是编书。大家就可以在书里找到了。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2 17: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2 18:40
叶苗 发表于 2017-8-2 17:13
Ksjyjs叶苗回复思考者并且认为;
思考者先生说的非常好,所谓“理论模型” 说到底就是唯物论与唯心论之 ...

思考者先生说的非常好,所谓“理论模型” 说到底就是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Ksjyjs叶苗与思考者先生对中医经典要害之争主要就表现在,叶苗认为;中医经典是唯物论,是科学,是伩息学,是相对论。
思考者先生认为;中医经典是唯心论,是迷信,是占卜学,是要决裂否定。
交点分析存在于思考者先生对于光伩息与脏势能与药气味三者之间,所在由光粒子场所引起,所存在的波粒二象性,必然会有实与虚物质的共存性,相互力作用性,特别是:光伩息与药气味力学交调在波频谱实验大量实践在,光通讯与有线电通讯的交调解调的大量使用中。同时,光伩息与脏势能场的的共存性,相互力作用性,力学交调在波频谱实验大量实践在固体物理,气体物理,生物物理,器件设备的实验大量实践中应用。

-------------------------------------------------------------------------

看来叶先生还远远没有研究到这个境界!
“理论模型”,科学的模型,不是哲学,故不存在唯物或唯心。

人们要解决自然科学的问题,自然界的事物非常复杂,带有“无限性” 性质。人类难以从无限中研究有限。
所以就需要建立模型,把复杂事物简单化,把无限性真实事物,有限化。
才能得到答案。

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个答案是“理论模型”的答案,不是真实事物的答案。也就是说,它是没有实体的。
“力”,大家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学习“力学”。这也是牛顿对人类科学的伟大创造。
但是学习力学的人,不会去寻找“力”究竟在什么地方长着。
因为力学家都知道,自然界没有“力”,这个实体。

爱氏的相对论,黑洞论,也是同一个道理。相对论没有实体,黑洞也没有实体。

懂了吧?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2 18:46
中医经典,要说它是迷信,级别显然不够。
要说它是科学,级别也不够。
它正处在一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处境。
就看人们怎么对待它?

如果人们继续迷信它,那它就会为迷信服务;
要是大家用科学眼光来审视它,他就会为科学服务。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2 19:58
在西方科技界,将东西方科技平等看待的人并不多,
---------------------------------------------------------------------
科学是对事不对人,科学家无论是哪国人都不重要。
为什么东方科学得不到平等的看待待遇?
因为东方人,拿着西方科学在这里解释东方臆想,
西方人也就没有办法平等看待东方人。

读了主题帖,看到了大片生物生理学理论,都是西方科学发现的。
东方科学家什么都没有发现,却非要说他的祖先早在两千年前就发现了。
这样一种不科学的态度,就不值得西方人平等看待!
我虽然是东方人,如果保持中立不偏袒护短的立场,我也不会平等看待东方科学。


东方古人所说的“经络”,究竟是对“神经系统”的模糊认识?还是对“血管系统”的模糊认识?
或者,两种兼备?
我总觉得,到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很不重要了。理由很简单,现代医学已经发现了神经、血管两大系统。
古人伟大也好,光荣也好,正确也好,那都已经是历史翻篇了。

现在重要的是,古人根据神经也罢,血管也罢,建立起了一个“经络”的医学模型。
建立模型,是为了解决问题的。
这才是关键点所在!

那么,这个经络模型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两千年都解决过什么问题?

先不说复杂病,就一个简单的疟疾病能解决吗?
如果能解决疟疾问题,中国早在两千年前就应该是“无疟国”!
携带疟原虫的蚊子,绝对不敢从中国的领空飞过!

如果什么病都解决不了,那么,古人建立“经络模型”的医学价值在哪里?
性味归经,不能用“应激”反应来解释;
针刺倒是可以用“应激”反应来解释。
那么,针刺后人体发生“应激反应”,调动了若干系统,---这个应该说得过去,但问题是,无论调动了多少系统,或激发了多少潜能?
它能干什么用?治什么病?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2 19:59
中医“阿是穴”的诞生,其实已经否定了其余365个穴位!
而袁先生的“应激”反应,同样否定了其余365个穴位!
因为先生的“应激反应”,是出于刺激,并没有涉及哪个穴位,
也就是无论扎哪里,人体都会发生应激反应。

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看出,中医自己都把365个穴位给否定了!
否定了365个穴位,那么“经络”这个模型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那么,剩下来还有什么?
唯独“阿是穴”,伟大光荣,永远存在!
因为只要针刺人体,人就会出现疼痛感。这种疼痛感来自神经系统的传递。
如果人体患病,本身就有疼痛之感,
神经系统接收到针刺疼痛信号之后,原先的病痛就会减轻。
因为同时两组疼痛信号传递给大脑,信号与信号之间有相互干扰的问题。
这与电磁波之间的相互干扰是一个意思。

用针刺,可以扰乱神经体系的对疼痛信息的传递,
这也叫“疼痛转移”。

这才是中医针刺治病科学的原理。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2 21: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3 08:47
应激反应,是现代生理科学的发现。
目前能够搞清中医经络概念的唯一办法,就是看古人在临床上是怎么治病的?
治病有效才是基本前提,下来再寻找“经络”是否以体内实体形式存在。

经络应用于临床,主要是针刺。
据说针刺不同的穴位,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

第一,看看针刺后疾病是否有改善?这个不难验证,现代医学理化检测完全可以验证。

第二,针刺后那些类型的疾病有改善?或者说,全身的疾病都有改善,这个现代医学也可以验证出来。

第三,经过验证,如果发现除了疼痛感有改善,其余疾病病理都没有什么改变。
那么,经络显然与应激启动的其它各大系统无关。唯一有关的只是神经系统。

第四,把中医的穴位图,与血管分布图和神经分布图对比一下。
看看针刺的穴位,位置是在血管上?还是在神经上?或者是在血管壁--复合结构上?

第五,血管壁--复合结构,在实际操作上是很难把握的。因为医生是按穴位刺针,看不见血管壁,很容易刺穿而出现。


如果不把“经络”与古人的临床行为联系起来,
是没有办法证明,先生所说的应激、复合结构就是中医所说的“经络”。
无法证明中医针刺的穴位,就是刺入了先生发现的“复合结构”上。

应激反应,人体在任何刺激的刺激下都会发生,至于不同性质的刺激,所引发的人体多少系统启动参与?
这是一个复杂问题,尚需现代科学进一步验证。

中医的经络理论,主要局限在针刺上,看不出与“应激”---这个一触即发的概念有什么联系。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3 11: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3 11: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8-5 11:30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8-5 03:31 编辑

  原来袁主任是同乡,我是璧山的,与先生原来工作的沙区中医院仅一小时车程。赞同袁先生“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的立场。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5 11: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5 15: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袁其伦主任医师    时间: 2017-8-5 21:44
非常欢迎张先生的入楼!多多交流,常常切磋!
作者: 袁其伦主任医师    时间: 2017-8-6 02:25
非常欢迎张先生入楼探讨!多多交流,常常切磋!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8-6 06:03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8-5 22:05 编辑

  感谢袁先生在四小时内两次欢迎愚朽参与讨论,在此表示感谢!
先生对中医的评价“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的论断是预示中医理论有望在近期突破报晓的钟声!
  先生身在国外,心系杏林,令
愚敬佩!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6 16: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8-6 16:34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8-7 06:04 编辑

“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系列论文之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袁其伦主任医师关于经络气血的观点与本人的观点基本一致。
只是看了袁主任医师的“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一词,感到只看到中医的长处,没有看到中医的短处。使用“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一词,掩盖了中医的缺陷,有“言过其实”之嫌。故转来下文。
     
       请袁主任医师解答:
       如果中医真的更科学、更伟大,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中医名家,全国名老中医,却没有一个人能治好这一个病人?在这里,是否能体现中医更伟大、更科学?       对于这个病人而言,如果中医理论伟大,应当是一用就灵。为什么不灵呢?
       不灵的原因不外乎两个:第一种是理论不能复盖这种疾病,所以无效;第二种是理论复盖了这种疾病,但老中医们都没有学会,试问,一个难以学会的理论,其科学性体理在哪里?从这里,我们是否能看到中医理论的弊病在哪里?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TQ3ODY5MA==&mid=507472117&idx=1&sn=c2120e67247038457e0d0a9cf6f6ce31&chksm=0112d1b8366558ae8953732cb28e8cde237b2065ea8228a5dbf54b17d009eef3e26da7c29cdd&mpshare=1&scene=1&srcid=0803Cm7yud1RDSc7Vqems43W#rd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8-6 16:39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8-7 06:09 编辑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ud1RDSc7Vqems43W#rd

我的北京寻医路
2017-08-06 桔梗之魂

      导读:放飞梦想是病友帮群友之一,今天特别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看病的经历以及感悟体验。为了保护他的隐私,对于他具体病情不做描述。


     以下是放飞梦想自己陈述的经历,病友们可以认真看下去,收获在其中哦……

      刚来北京的时候看的中医并不太多,经过北京中医医院,然后就抽时间去了北京中医医院,还专门找了一个特需冯世纶,挂号费200.在他那里看了好几次,都没什么效果,但是也没什么副作用。冯世纶使用的精方比较多,当时考虑就是找特需希望早点好。但是没想到效果真不好。

     于是就换了一个叫做刘成的医生。

     刘医生刚开始看的时候说我的病需要四个星期才能治好,他的方子都是二十多味药。第一次看病以后,我自己回家煎药吃了效果还可以,但是第二次再去看回来自己煎药效果就不好了。第三次吃了五副药的时候,晚上整个人手脚都麻木,还总是做奇怪的梦。但是我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结果越吃越厉害。第四次的时候,我就问他这个药是不是有问题,这个医生看着我拿了药就说药不能退,还说药没问题,并且说我胃不好他有什么办法,还让我买了香砂六君子。我吃了好几天一点效果没有。第五次去找他,当时心里就觉得刚开始吃的时候有效果,还是希望在他这里慢慢调理看看。结果又继续看了好几次,可是吃药以后,大便干燥,还总是做梦不断,头脑不清楚。最后他没办法就推荐我去做针灸。

      然后我就决定换医生了,去北京中医院了挂了一个叫做谢新才的医生,简介上说是侯普仁的弟子。他也不给我把脉,也不说什么就看了一下别的医生的处方,还让我检查了血液和尿液。测了一下体质。我就针灸了一段时间,的确之前因为吃药产生的各种不舒服的确好了很多。因此就一直在谢医生这里针灸还吃了他开的很多中药,但是后期针灸就出现各种副作用。因此我决定再次换医生。

      以前经常在同仁堂抓药看到里面有两个医生写着国家级名老中医,我就想国家级名老中医挂号费300,肯定比那些普通医生强。当时真的不太懂,所以就这样想的。第一个找的医生是崔章信医生,吃了几服药越来越不好。后来连续去了两次,吃药效果都很差,身体越来越不好。到最后我就问这个医生吃药没好转,一个劲难受,怎么回事,这个医生就说我也没看几次啊。我一听就觉得这个人不行,所以就决定换医生了。

      当时心里挺绝望的,但还是给自己打气,抱着希望找到一个好医生,所以找了一个叫做王今觉的医生,看了上面简介说的挺好的,还没挂到号就让医生加了一个号。然后为了看这个医生我就在那里等了一下午。我当时对这个医生印象很不好,因为这个医生带了口罩。王今觉就说他的药可能会比较贵,我觉得只要能治好就行,我就说没事。然后就开了一周七天的药。我看了王的方子药很多,剂量很大,主要是里面有很多穿山甲,特别贵。结果我吃了一副药,晚上睡觉就觉得全身憋屈,胸口发闷,出了一身虚汗。我整个人都不敢在房间里待着,感觉整个人心情非常不好,就是心里不好受,在屋子里就觉得要憋屈死,所以第二幅还没吃完的时候我就果断停药了。

      我当时觉得最好的中医可能就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了,没有比这样的医生更好的了。当时心里特别难过。我当时去问崇文门同仁堂的工作人员还有更好的中医吗?他们回答说最好的就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了,我觉得既然国家级名老中医都没看好估计其他人也不行,所以我就停药了又重新找到谢新才给我针灸。我把找了这两个国家级名老中医看了效果不好的经过都告诉他了,他也没说什么,针灸这次也没什么效果。我当时心里特着急也特绝望,就给谢医生打一个电话说这个能不能找侯普仁看看,如果我的疾病治不好真的要家破人亡了。他当时告诉我侯普仁老师已经在住院了身体很差不能给人看病了。他告诉我说要不然到平心堂挂个号和他好好聊聊,就算是捧捧场,没错他就是这样说的。结果他就给我把了一下脉,看了看舌头,就说我气血上不去,湿热下不来,也不知道怎么导致的,然后就给我开了一大堆中药说要帮我把湿热打下来。给我开的药都是去湿热的药材。我吃了几幅越来越不好。我就打电话找谢,他又让我到平心堂挂号。

      我这个时候就觉得有点绝望,就开始在网上搜集国医大师,希望找到更好的医生。说实话我自己对网络没什么概念,也不太懂,而且网络上的东西我也不太信,但是已经到这个程度了所以我还是找了,找了半天我看了路志正的简介,觉得很厉害,上面说的从业时间最长,还有很多美称,然后我就觉得找到好医生了,当时心里想这一次肯定能够找到好医生,肯定能够治好,当时抱着很大的希望。我查了路志正在三芝堂出诊,我打电话直接问了那边工作人员,他们告诉我说必须先在路志正徒弟这里看,如果徒弟看不好才可以挂路志正的号,我当时觉得没办法在徒弟这里看就看吧。第一次找的徒弟叫做张维俊,看了两次吃了药效果很差,大便特别干燥,排便很差。我和他陈述病情并且告诉他吃药没效果,他居然说我心情造成的说我心里太紧张导致的。当时路志正的号800一个要排两个月,500号要排第三个月。我当时在他那边徒弟看到有的人直接花了2000就不用挂号直接去看了,所以我就问工作人员是不是2000可以直接找路志正看病,那边工作人员说那是特需不一样,我就奇怪了问他们有什么不一样。他们说没什么不一样,也是需要预约。我当时想如果拿了2000立刻看也行,可是还是需要等还不如500等了,所以就挂了500的号,三个月等了整整三个月才去看的。那天心情挺激动,满怀信心,路志正给我开了一周药,我吃了几天还是没效果,我就直接找了路志正告诉他吃药效果不好而且身体不舒服,第二次的时候拿了药吃了几次还是没效果,第三次的时候我看了一下这个路志正的方子给我稍微改了一下,还问我是不是天气太热,还让我慢慢吃。当时我出来的时候那个工作人员还让我补了800的挂号费。这算是我最后一次看路志正。

       虽然我在北京看的医生不多,但是真的让我心寒,感觉特别受伤。我当时在网上查了查,看到很多国医大师都在外地,我如果山南海北跑也实在不现实。当时心里就想要不然就等第二界国医大师吧,然后自己也在不断关注网上的医生。后来就看到说国医堂看的不错,一般像是这样小诊所我都不去的,我都是选择正规大医院。我就针对国医堂专门进行了搜索,感觉里面医生不少。我看到了一个叫做刘燕池的简介,上面写的说他很受好评,所以我就专门花了300挂了刘的号去看了一次。结果刘给我看的效果也没什么,吃了药心口总觉得有口气在顶着,我觉得这个医生也不行,当时已经对这类医生有些敏感,有点经验了,不会像以前一样不停的看了。后来就想着想去看看王琦,感觉王琦简介上说的很厉害,而且还有黄牛卖号,所以觉得是不是可以去找他看不过看网上对王琦评价都比较差,所以暂时就没去。

      正好我有一个老乡,他母亲类风湿很严重,然后就在孔光一那里看病,说孔看病挺厉害把脉就行诊断出来,他老妈在孔那里看了十几年,好了些但是没有完全治愈。我当时也查了下孔光一的简介,觉得简介里面说的听平实的没有什么夸张的介绍,我还有点没信心。但是还想去试试看,第一次去没挂到号,第二次去就提前一天在那里住了旅馆半夜起来挂号。然后我就发现有黄牛,黄牛告诉我孔光一的号必须提前一天才能挂到。但是当时我不相信黄牛,觉得第一次无论如何也要自己挂一次。第三次我就提前一天就在国医堂门口等着,结果我去了一看号贩子就在那里排满了,黄牛就不让排队。我就一直在那里排队。结果我排到了半夜,黄牛就告诉我不让我排队了。黄牛告诉我可以下周来他们不会和我抢会留一个位置。我就下周去挂了一个号,真实感慨,我挂孔光一老师的号,前前后后三次都白去了,第四次去才挂上。
孔老方子


      我当时看病看中医太多了我都麻木了,其实已经丧失信心了,孔光一老师给我看的时候,我就把以前看过的所有的处方都拿出来,然后说了一下自己的症状。孔老当时看了就说把那些处方拿走,然后告诉我先不用说话,就给我把脉,看了舌苔,还问了很多问题,就开了第一次处方。孔老给我开了十天的药,叮嘱我忌口,还说我只要大小便回复正常一切都好了。我吃了一半的药也没感觉特别明显的变化。不过我没忌口,吃了一顿海鱼,然后就觉得胃里难受。然后发生了一次意外,我从高处摔下来,小便都是血,医院检查也没说什么,回家就修养了一段时间,孔老的药就没吃。

      第二年才又重新找到孔老看的。虽然孔老的药没出现明显效果不过比之前那些医生好多了,心里不会出现郁闷难受的情况,吃孔老的药停药后大便变得顺畅很多。当时因为孔老那边挂号太麻烦,所以就专门找了孔老改方,但是改方效果不好,他的学生告诉我不能老改方,要继续挂号重新看才行。所以我就挂了第二次号。

     第二次处方我吃了两天觉得还是难受,就让孔老重新给我看。告诉我吃一副,停一副也要把药吃下去。所以我就断断续续在孔老这里看,吃孔老的药心里也有一些烦躁,但是感觉一切都在好转,只是很慢很慢。最后一次改方回家以后再来的时候,孔老就停诊了。当时心里挺难受,以为孔老只是暂时停诊。


      然后我就慢慢等着,等了一年多,同时还在网上查询医生。我当时就想难道只有孔老一个人可以看出来我的病吗?然后就不断搜寻医生的信息。然后就找薛伯寿看了一次,但是我没拿药因为我觉得薛伯寿看病我感觉明显没看出来。我问薛伯寿能不能把脉看舌头就看出来我的病,他说这样的医生不负责任,我就告诉他我在孔老那里看的情况,然后给他看了看方子。他看了就说我的病没什么大问题,说我半夜起夜不多,就说我多锻炼一下就能好。还说我的病都不用吃药就可以好,我当时想如果这样那就不用吃药了所以就没拿药,其实心里也是对薛伯寿不信任。然后就一直等着孔老,还亲自去国医堂问了两次,确定孔老不能出诊了。

      这个时候就只能找别的医生了,我就重新找了薛伯寿,因为看到他是第二界首都国医名师,上面评价特别好,当时也知道希望不大但是还是决定试试看,然后就吃了几天看了方子觉得不对就没敢继续吃。到这个时候其实我就挺绝望的,每次都是希望满满,失望而归。当时心里就想难道真的只有孔光一老师能看病吗?上网找了很多其他国医大师,看了很多评价都不好。

      前段时间就找了孔博华的一个徒弟,就专门去望京看了一下,感觉这个医生年纪太大,说话都不利索,都是瞎比划,完全看不了病,全都是他儿子开方子问病情,感觉这个人完全成了一个摆设。

       然后就来到群里和大家分享了。感觉群里大家都是有过很多丰富的经历,这样大家分享总比一个人无头苍蝇一样找医生好很多。觉得在这个群里找到了同伴,希望能够在以后和大家一起努力守护健康。看中医到现在我只能说有一些医生治病总是想着不断试试看,病人觉得时间短要看时间长一点,其实我觉得如果医生会看第一次就会看的八九不离十,不会看再长时间也白搭。

      因此我一个结论就是看中医一次两次没效果就不需要看了,如果总是抱着希望时间长了就可以好了这个真的不现实。我觉得中医在找以前还是需要提前调查一下这个医生,不能考虑说自己花了钱挂了号就要拿药,这个思路不对。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8-6 16:42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8-6 16:44 编辑

           我转此文的目的,是在提醒大家:对于中医的评价,要客观得当,不能言过其实。否则,中医的缺陷无法解释,导致不能自圆其说。

      试想一想,如果中医理论完美无瑕,为什么这么多名中医中,无人能治愈这个病人?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8-6 23:35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8-6 16:42
我转此文的目的,是在提醒大家:对于中医的评价,要客观得当,不能言过其实。否则,中医的缺陷 ...

王教授,这个故事也有意思,和您前段时间发的那个"濒死”案有些类似,您有兴趣的话,另外开帖大家聊聊。
这个帖子里的其他内容, 我看的莫名其妙,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8-7 06:29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8-6 22:31 编辑

   要读懂袁先生的论述,必须先得了解应激学说的涵义,下面将从网上得到的对应激概念的介绍录在下面,供朋友们参考:应激反应stress 指由于应激因子(stressor)对动物体的有害作用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的一切紧张状态。这是塞莱氏(H.Selye)(1936)根据机体在寒冷条件下的反应而提出的概念.也可以说是机体遭到侵害而产生反应的状态.应激反应有时为局部性,如炎症,有时为全身性,如全适应综合症,但不论是局部性的或全身性的都与作用因子的种类无关,通常是机体的统一反应,因此认为具有适应性的意义.不过应激反应对动物体也有其破坏作用的一面,即所谓的适应性疾病.动物处于应激状态时,丘脑下部-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增强,因此这些器官的激素分泌增加.另外,也影响到免疫系统,因而机体的防御机制等也发生变动.J.J.Christiam(1950)曾主张应激反应与哺乳类动物的个体数的自然控制有关,即在高密度条件下个体间的互相干挠,会产生社会心理性的应激反应,因而可带来生殖机能的降低和死亡率的增加,结果严重产生应激反应的种群趋向于崩溃.但也有反对这种学说的.
  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增多,并引起一系列全身反应以抵抗有害刺激,成为应急反应.
  个人对应激的认识是:应激反应是有生命的机体对突然刺激的本能反应,目的是保护生命的延续。诚然这种认识是极其肤浅的,还请朋友们多多赐教。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7-8-7 07:35
那个“放飞梦想”精力很好啊,而且钱包看上去也是鼓鼓的。

在论坛上见到的所谓微信群,我看十之八九的群主都是有心之人,是别有用心之心。听过就好,不可太认真。


作者: 袁其伦主任医师    时间: 2017-8-8 02:04
回张先生:这两天忙于英国中医师学会之夏日坊会,也是报告“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之一的内容,会上反响热烈,没有离开医学专业的。关于“应激”内容,恕我重庆人的直言,你恰恰中了西医学神经理论的圈套!实际上我在之一的内容已有阐述,可复看一看,不然就没办法说明主题了.
如果多说一点,也是下一篇之四要说的,本人对应激的最新定义是:“ 什么是应激? 应激(Stress)是生物应对内外刺激(即激源,包括良性和劣性的)所产生的相应生物反应。生物都具有这种应激能力的性质,即应激性(Irritability)。应激属性对生物的生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这是区别于非生物的重要特征。对于人类的应激性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在人类文明中,人的应激性可以显现在应激社会、应激文化和应激科学等方面。
   在世界进入21世纪新时代,生命科学界把应激性列为了生物的五大根本属性(其它是细胞、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之一,宣示了应激科学时代的到来。我国中医现代化的研究冲破了西医学神经科学的束缚,终于结束了“树林里面耍大刀”的尴尬局面,迎来了中医应激本质的广阔天地!”
以上供你参考。

作者: 袁其伦主任医师    时间: 2017-8-8 03:17
回王先生:你的帖子有两个误解。一是本人说的“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议题,是指整体中医学,特别是对西医学而言,哪是指的某一些具体医生?二是某人的病没有治好,怎能怪整个中医学的科学性?帖子隐去了许多重要信息,如此人是否对西医治疗没有信心了才转看中医?仅凭病人短期感觉而无客观证候和检测指标,是否空口无据来判好与差?以“隐私”为借口,却指责了许多位“名医”,就为了说明中医学不那么科学?太片面了吧!意图真使人“莫名其妙”哩!
多说一点吧!就整个中医学而言,养育和捍卫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中早就蕴涵着许多世界领先的科技文化。如传统中医学中所反映的应激科学,直到这21世纪的生命科学才有些揭示,许多人甚至连西医权威也不能全面认识(参见24楼张先生的引用)。但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大把大把多的是!关键是现代人要拂去历史的尘埃,站在21世纪的应激科学立场上才能通晓其中的奥秘。笔者为此大学毕业后奋斗了近50年才有一些体会,故开此“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专题连载,希望大家能围绕主题深入探讨而不是其它!谢谢!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8-8 11:10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8-8 11:16 编辑
袁其伦主任医师 发表于 2017-8-8 03:17
回王先生:你的帖子有两个误解。一是本人说的“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议题,是指整体中医学,特别是对西 ...

回王先生:你的帖子有两个误解。一是本人说的“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议题,是指整体中医学,特别是对西医学而言,哪是指的某一些具体医生?二是某人的病没有治好,怎能怪整个中医学的科学性?帖子隐去了许多重要信息,如此人是否对西医治疗没有信心了才转看中医?仅凭病人短期感觉而无客观证候和检测指标,是否空口无据来判好与差?以“隐私”为借口,却指责了许多位“名医”,就为了说明中医学不那么科学?太片面了吧!意图真使人“莫名其妙”哩!
————————————————————————————
         袁先生显然没有明白我的意思,甚至没有认识到传统中医理论有缺陷。评价一门学科,不宜盲目地言过其实,而是应本着客观的态度。
      上述那位患者所写,不用管其什么目的,我们要从这个现象中去看事物的本质。此人看了那么多老中医无效,但毕竟认可孔老先生有效。
      就那些无效的名老中医来看,应该从侧面反映表中医治病的水平。这个事实,一方面说明,这个病比较难治,从另一角度也说明,老中医凭借他们熟悉的中医理论,并不能解决这位患者的疾病。为什么不能解决?道理很简单,以往的书本中没有现成的治疗本病的具体辨证施治方案,而这些老中医又找不能有效的方案,所以才导致无效。举个例子,假如治疗风寒感冒,无论哪位中医,都会辨证下药,这是因为《伤寒论》中有具体的辨证施治方案,照葫芦画瓢就能收效。而本例病人,为什么这么多中医治不好,因为书中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案,而老中医本人又找不到相对应的方子,所以无效。这说明什么?说明学会中医理论并不能包治所有疾病。
      这虽然只是一个患者所写,实际上,我们在医院遇到的患者,吃一个月、两个月不见效的有的是。加起来,就多了,绝不是个案的问题。这其码说明,中医治病的理论还不够完善。既然理论不够完善,就应当继续发展,才是科学的态度,怎么能无限夸大戴个吹破天的“大帽子”呢?岂不捧杀中医?
       只有认识到中医理论的局限性,才能知道,中医需要发展、完善。这便是我提醒你“用词不当”的本意所在。
       此外,还能有什么意图呢?
       当然,中医的某些理论确实是比较先进的,科学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先进、科学。比如说,内经说“天有日月,人有二目”,这样的附会理论显然是不科学的,更不伟大。所以,在用形容词时,要注意范围。       再比如,西医能做脑出血、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医就做不了。在这里怎么能证明中医比西医更伟大、更科学?写文章,没有前置用语,就会漏洞百出。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8-8 15:54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8-8 07:59 编辑

   袁先生认为“中医更科学、更伟大”。是可从内经时代的医学理论观点中体现出来的:在素问中的“阴胜导致阳虚同寒”和“阴虚导致阳胜和热”的关系,经研究与现代细胞膜结构变化必然导致代谢功能同产热量变化的细胞代谢规律完全吻合,当今西医并不承认寒热现象在人体的存在,实际上人体因结构或其它原因导致代谢水平的降低或升高的同时,产热量必然会减少或增多,这种热量的变化让人体感觉到的不适就是古代认识的疾病规律。但现代医学尚未意识到人体内产热量的多少会对机体有何影响?谁先进?谁伟大?请朋友们自己去作出结论吧!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8 19:36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8-8 15:54
   袁先生认为“中医更科学、更伟大”。是可从内经时代的医学理论观点中体现出来的:在素问中的“阴胜导 ...

   袁先生认为“中医更科学、更伟大”。是可从内经时代的医学理论观点中体现出来的:在素问中的“阴胜导致阳虚同寒”和“阴虚导致阳胜和热”的关系,经研究与现代细胞膜结构变化必然导致代谢功能同产热量变化的细胞代谢规律完全吻合,当今西医并不承认寒热现象在人体的存在,实际上人体因结构或其它原因导致代谢水平的降低或升高的同时,产热量必然会减少或增多,这种热量的变化让人体感觉到的不适就是古代认识的疾病规律。但现代医学尚未意识到人体内产热量的多少会对机体有何影响?谁先进?谁伟大?请朋友们自己去作出结论吧!

----------------------------------------------------------------------------------

张先生的“热量”学,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人体因个体差异,代谢功能不同,地区及季节气温不同,饮食种类不同,人体所产生的热量就会不同。

人体因个体差异,皮肤功能不同,生活及工作室内外环境不同,运动量不同,穿衣厚薄习惯不同,人体散发的热量也会不同。

就是说,人体热量堆积,不全是由细胞膜代谢功能决定的。

人的舒适或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其患病。

人体疾病种类繁多,千变万化,绝不是用一个“不适”就能说明它的规律。

有很多人多年都感觉不适,但客观上查无疾病;

还有的人,并无不适之感,但客观上查有疾病。

西医不承认人体内产热量的多少会对机体有何影响,是因为西医把人体运动“耗热”及自然“散热”都考虑进去了。

正常情况下,是一个平衡数值。

而张先生并没有考虑这些诸多方面。才觉得内经说得那么有理。

古人也就是说说而已,不必当真。如果要当真,

那是需要实验研究的。不实验,说什么都可以,但说什么都没有用。西医只认实验结果。因为实验才是客观。想象推测为主观。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8 19:55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8-8 20:03 编辑

“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这个命题还是不切实际的。

中医的科学性,袁先生还正在寻找,找到的对不对,尚未通过科学实验确认验证,怎么一下子就从经验医学摇身变成了“更科学”了?

这个“更”字,应该是与西医比较的吧?
西医是国际医学;中医是民族医学,西医是现代医学;中医是古代医学。二者本身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怎么能称中医比西医“更科学”?

如果换一种说法还是可以的:中医因袁先生发现了“经络”实体,以及经络显身于人体的“应激”功能,才扶摇直上,变成了科学。
这在逻辑上还是成立的。


至于“更伟大”,因为西医从来都没有自称“伟大”。这也就无法与西医比较而称“更伟大”。
如果与全人类其它各民族医学相比较---“更伟大”;或者与本民族(大汉族)的古代其它文化项目比较“更伟大”。逻辑上才能成立。

不过,这样会涉嫌藐视其他民族的古代医学。不利于民族团结;也涉嫌藐视本民族的其它古代文化,不利于本民族行业之间的团结。

人类各民族是平等的,所有,各民族的古代医学都是伟大的,没有办法比较,谁更伟大。
大汉族的其它古代文化都是伟大的,没有办法强调中医行业比其它行业更伟大。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8 20:25
        王教授一针见血的指出“.......传统中医理论有缺陷。评价一门学科,不宜盲目地言过其实,而是应本着客观的态度。”

这才是一种科学态度。研究中医如何发展,主要是用现代及未来的眼光审视它存在的致命缺陷。如果能够予以弥补,才是全人类的万福。

大家都那么吹捧中医,显然是看不到中医存在的问题,甚至千方百计为中医寻找牵强依据。这样做,只能害了中医越来越落后,受误导的患者就会越来越敌视中医。中医反对派的势力就会日益壮大。

任何一门医学,其医疗能力都是有限的。即便未来的新医学,也不能大包大揽---百病皆治。
人类疾病的复杂性,不仅远远超越人类任何一门医学,而且远远超越了人类各类医学的全部。

从目前情况来看,现代医学还是优势于各民族医学。
但中医倒是有能力弥补现代医学中很多不足。

但是为什么中医这么多年来,除了几位高手之外,几乎显示不出来其优势呢?
因为,高手中西皆通,知道西医的问题在哪里,弥补起来才能有的放矢。

其他人为什么不行?西医推出来的患者,所患都是非常疑难的疾病。
大家并不知道西医为什么医疗无效,怎么能有的放矢?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8-8 20:41
llyyjj 发表于 2017-8-6 23:35
王教授,这个故事也有意思,和您前段时间发的那个"濒死”案有些类似,您有兴趣的话,另外开帖大家聊聊。
...

李老师提的有道理。等有时间再说。
作者: 袁其伦主任医师    时间: 2017-8-8 22:17
“就整个中医学而言,养育和捍卫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中早就蕴涵着许多世界领先的科技文化。如传统中医学中所反映的应激科学,直到这21世纪的生命科学才有些揭示,许多人甚至连西医权威也不能全面认识(参见24楼张先生的引用)。但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大把大把多的是!关键是现代人要拂去历史的尘埃,站在21世纪的应激科学立场上才能通晓其中的奥秘。”

不错,讨论渐入佳境。张先生的帖子已经很有意思,如果把你的体会归纳为一些应激反应,那么内经的科学性就被你的举例证明了(起码在例举方面)。本人强调中医主要体现的生理应激原理如针麻,就是比西医更科学的重要论据之一。继续努力吧,在医学革命已经到来之际,不是做非难者或旁观者,而是做冲锋者和践行者,那么历史会写上你一笔的!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8 23:38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8-8 23:55 编辑

中医的经络是不是现代生理学的应激,也只是先生的一面之词。如何认定“传统中医学中所反映的应激科学,直到这21世纪的生命科学才有些揭示,许多人甚至连西医权威也不能全面认识”?

古代医学里蕴含领先的科学性,这倒是一点也不新鲜。
鸟儿的翅膀里还蕴含着领先的科学性(空气动力学原理)呢,直到19世纪才被揭示出来。
没有揭示的科学性都很领先,自然界及动物类、植物类,满视野都有领先的科学,谁揭示了才能算谁的。
如何能够说明,中医里的领先科学性,就比自然界、动物类、植物类的领先科学性还伟大?

医学革命由中医来引发,但中医首先要完成的是革自己的命。就冲中医现在这个落后的模样,连自己的命都革不了,怎么革别人的命?
作者: 袁其伦主任医师    时间: 2017-8-8 23:58
关于“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主题我再解释一下:其中“更”字,在汉语中有比较的意思,此处是在生命医学的基础上对比西医学而言的。例如中医的人性化、个体化、辨证论治都是举世公认的,也是西医缺少的科学;更不要说以西方话语权为主导的应激性,直到21世纪才在生命科学中登场,而中医在两千多年前就多的是了(人参天地、天人相应等)。这些不说明了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
当然,本人毫无降低西医科学性和伟大之处。但当西医说中医不科学或伪科学的时候,你们又是怎么说的呢?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自尊、自信和自强。不错,西医自埃及两位医生发现了神经以来,2300年一直科学伟大,传统中医连神经二字都没有。可是中医有经络并坚持了2300年!当现代科技揭示了经络比神经更重要,更参与应激反应控制的时候,难道不可以说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吗?
有的人总喜欢用某人未被几个中医生治好来差评整个中医学,这是思想方法问题?某人未被西医治好,你差评西医了吗?实际上有许多病如晚期癌症,中西医都不好治,又何必单挑中医来责难呢?任何医学都是长处为主,但也有短处。所以我们大家的责任是保护中医,提高中医,让中医更科学更伟大,为世界人民更好贡献中华文明的奇葩!坛友,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8-9 15:05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8-9 15:06 编辑

        热爱中医与盲目鼓吹中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真正热爱中医,就应当实事求是的宣传中医,让老百姓准确地了解中医究竟能解决哪些问题,而不是用一些言过其实的模糊词来虚捧中医,当你无法解释许多中医治病为什么不见效时,只会造成老百姓的反感。正确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最忌吹牛。吹牛就是害中医,也叫捧杀中医,是不可取的。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7-8-9 16:15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8-9 15:05
热爱中医与盲目鼓吹中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真正热爱中医,就应当实事求是的宣传中医,让老百 ...

完全赞同王教授所言。其实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有些好笑。现今的专业世界,能拿到真正顶级专业杂志发表的,都是有突破性的成果,读了几十年技术专业的文献,俺真从没见过有用“更科学”、“更伟大”做标题的文章。如果别人做不到,你做到了,就说你如何做到,人家验证过果然是,如此不断解决问题做出贡献,人家自然承认你的成就,什么院士、诺奖迟早送上门来。是不是“更科学”“更伟大”行内人自然心中有数,光靠自己一张嘴巴,坦白讲,就像叶Sir一样,再说几十年几万遍都没用。所以,光看这文章标题就知道,这类文章只供国内消费,尤其是供被倒骑驴集团把持的中医界抱团取暖之用,看不到对中医的发展真有什么助益。


作者: 袁其伦主任医师    时间: 2017-8-9 20:27
思考者和叶先生的议论和提问并不专业。所以请参考陈斌版主收集的本人关于针灸经络的系列文章,已有明确分析,也许以后就会少而精了。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8-10 10:41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8-10 02:43 编辑

  王教授认为: 我转此文的目的,是在提醒大家:对于中医的评价,要客观得当,不能言过其实。否则,中医的缺陷无法解释,导致不能自圆其说。
  试想一想,如果中医理论完美无瑕,为什么这么多名中医中,无人能治愈这个病人?
  无知认为:从现实立场讲,中医理论存在诸多缺陷,有人提出内经百错,如仔细寻找远不止百条错误。从历史立场讲,在那个蒙昧时代,内经能总结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和“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等医学观点是难能的。这些医学观点都是证明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的证据。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8-10 10:45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8-10 03:22 编辑

  对极端性寒热的讨论:
  1.讨论依据: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与“重寒则热,重热则寒。”,两者都是人体的极端性寒热现象,是古代医者观察、体验到人体在发烧过程中首先表现出短短暂的“寒战”过程,继而引起高热规律的总结。
  2.对寒极生热和重寒则热的讨论:探索认为,人体发烧过程首先出现寒战的前驱症状,就是内经所称的“重寒或寒极”,寒战过后进入发热期就是“寒极生热”或“重寒则热”。从医学立场分析,寒战是发烧的前驱病理症状,古今应是一致的。从生理学立场认为:寒战现象的产生,应该是一个短暂的代谢抑制过程,寒战意味机体内产热量严重不足而难以维持体温,表明机体代谢受到热源物质的抑制;在此过程出现后,机体的代谢调节机制迅速起动,依据生物化学的研究“体内调节代谢的酶凭其对体温变化的敏感,可在数十秒或数分钟内被激活”认为,这些酶被激活后,迅速引起ATP、ADP甚至AMP多级储备能的水解产生热量弥补人体热量的不足,形成cAMP成为细胞的第二信使,诱导细胞改变代谢途径,减少ATP的偶联生成而增加产热量,很快将体温调节至超越正常水平,出现发热的持续过程;一旦体温超过正常标准时,机体因体温的升高而基础代谢水平随之升高,现代生理学的研究认为体温每升高1度,机体的基础代谢水平提高13%,正是这种效应导致发热的加重和持续,表现为出汗、头痛、全身乏力等现象;出汗是人体的散热机制,表明人体内热量过多;全身乏力意味机体内的能量供给不足,提示代谢途径是以产热为主的方向进行的。从医学立场分析,人体产生的寒战现象是机体代谢受到热源物质的抑制激活代谢调节机制的结果。
  3.对“热极生寒”和“重热则寒”的讨论:在机体发烧阶段,体内存储的代谢底物被大量消耗后,发热转归到“热极生寒”或“重热则寒”阶段。“热极生寒”或“重热则寒”是发烧后期,体内的能量物质在发热期间被大量消耗后补充不足,细胞在能量代谢缺乏物质的情况下基础代谢迅速减弱,机体不仅会因能量的缺乏感受到全身乏力,同时产热量迅速减少,让机体感受到中医所讲“怍惊寒”现象就是“热极生寒”或“重热则寒”,是内经对发烧后期到恢复期过渡阶段的认识。
(可以认为是激反应现象从衰减到消失的过程。)
  4.对极端性寒热原因的讨论: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的发热过程大多是由细菌死亡产生的内毒素导致的,称为感染性发热,而内毒素的产生大多与感染性疾病有关,因此认为,极端性寒热的原因大多是源于感染,尽管古代并不清楚疟疾、伤寒、回归热是微生物感染造成的,根据内经在疟论篇的阐述“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就是疟疾症状的描述,疟疾是一种感染性疾病;而张仲景所论述的伤寒也是一种感染性疾病;表明极端性寒热是与感染有关的病理生理现象。综上所述认为“寒极生热同重寒则热与热极生寒同重热则寒”是内经对感染性疾病发热规律的总结。
  5.讨论认识:“寒极生热同重寒则热与热极生同重热则寒”是内经对感染性疾病发热规律的总结。
(可以认为是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应激反应从产生至消失的过程)
  若无知的观点能被朋友们认同,从时间上就比西医早了两千年,本帖的讨论是否能证明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请朋友们自行去判断。

  若朋友们认为无知的认识是荒谬的,请大家自行去理解重寒同重热的关系,欢迎提出理由对无知的认识进行批判。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8-10 14:17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8-10 14:23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8-10 10:41
  王教授认为: 我转此文的目的,是在提醒大家:对于中医的评价,要客观得当,不能言过其实。否则,中医 ...

无知认为:从现实立场讲,中医理论存在诸多缺陷,有人提出内经百错,如仔细寻找远不止百条错误。从历史立场讲,在那个蒙昧时代,内经能总结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和“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等医学观点是难能的。这些医学观点都是证明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的证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先生此言差矣!
      内经作为2000年前的产物,在那个时代来说,与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相比,的确是先进的,伟大的。但本论坛不是2000年前办的,而是21世纪的今天。
      作为今天的人来谈中医,不是谈两千年前,而是谈今天的情况,因为今天不是古代。对于中西医的正确认识,应当是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果单纯地说中医比西医伟大,不提中医之短,看不见中医的缺陷,那只能是自欺欺人(用这个词非常得当,只对事,不对人,不要误解)。
      请问,休说两千年前,便是今天,西医心外科可以做“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大大提高“先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先心病”人的寿命。试问,哪个中医人能够做到?回答是,从来就没任何一个中医人做到。从这个病例上讲,中医的伟大在哪里?因此,以中医之长来度西医之短,本身就是偏见和错误的认识。
      我再重复一遍:对于中医或西医的评价,不要以某一方面的优势作为评价全面的依据而做结论,这样的结论是片面性的,是经不起推敲的。只有站在中正的立场上,才能做出”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的结论。
如果中医真的比西医伟大,那么,近百多年来,为什么医疗市场被西医占去90%左右,难不成那些花钱找西医看病的患者一代一代全都是傻子?
      

作者: 袁其伦主任医师    时间: 2017-8-11 01:03
41楼张先生的帖子显示了饱学之士的风范。你以后不要过度谦逊了,你比那些只知空了吹的“无知”们更有学识,更为有知,因而更受人敬重!
帖子很好,更有水平。建议结合《内经》中的“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层次性,再结合本人系列之二所提示的五个系统,也就更具当代系统生物医学的风范了。这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需要!以后如果你愿意的话,论文将在本人网站上发表,也可推荐到其他杂志正式发表。

作者: 袁其伦主任医师    时间: 2017-8-11 01:57
本帖最后由 袁其伦主任医师 于 2017-8-10 18:49 编辑

        回对“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的责难者们,你们貌似公允的说法,实际上是在贬低中医!在你们帖子中未见有抱怨西医缺点的,又何苦数落我们的民族医药那么多?在引用的“桔梗”店老板例子中,也未说西医长期无效而转向中医的,本人甚至怀疑他是一个西医治疗失败的例子,这在临床上很常见。在英国,都是西医(免费)没效的才来自费找中医针灸的。老外们也不傻吧?
        另外,在本人所发的三个帖子中,一是说在针灸经络方面,西医根本没有针灸,他们的老祖宗放弃了经络,所以“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二是说在应激科学和系统调节方面,西医学差了几条街,所以“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三是说在气血理论方面是中国独有,并有科学分析,所以“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难道不是吗?你们读过吗?那就请就三个问题辩论一场,谅你们不是对手!
        以后本人还要一个又一个地具体说明“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别离了主题空了吹,那不是学者的风度!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8-11 06:15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8-10 22:17 编辑

袁先生所谓"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主要是相对于一些中医不科学的言论而言的,措辞所指的侧重点也不一样,突出了对中医优势一面的肯定,并没有否定与贬低西医之意。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8-11 07:39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8-10 23:52 编辑

    袁先生的回复:帖子很好,更有水平。建议结合《内经》中的“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层次性,再结合本人系列之二所提示的五个系统,也就更具当代系统生物医学的风范了。这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需要!以后如果你愿意的话,论文将在本人网站上发表,也可推荐到其他杂志正式发表。
   先生的回复让本人受宠若惊,
无知村人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11 10: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11 10: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11 13: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8-13 18:52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8-13 19:00 编辑
袁其伦主任医师 发表于 2017-8-11 01:57
回对“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的责难者们,你们貌似公允的说法,实际上是在贬低中医!在你们帖子 ...

   内经作为2000年前的产物,在那个时代来说,与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相比,的确是先进的,伟大的。但本论坛不是2000年前办的,而是21世纪的今天。
      作为今天的人来谈中医,不是谈两千年前,而是谈今天的情况,因为今天不是古代。对于中西医的正确认识,应当是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果单纯地说中医比西医伟大,不提中医之短,看不见中医的缺陷,那只能是自欺欺人(用这个词非常得当,只对事,不对人,不要误解)。
      请问,休说两千年前,便是今天,西医心外科可以做“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大大提高“先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先心病”人的寿命。试问,哪个中医人能够做到?回答是,从来就没任何一个中医人做到。从这个病例上讲,中医的伟大在哪里?因此,以中医之长来度西医之短,本身就是偏见和错误的认识。
      我再重复一遍:对于中医或西医的评价,不要以某一方面的优势作为评价全面的依据而做结论,这样的结论是片面性的,是经不起推敲的。只有站在中正的立场上,才能做出”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的结论。如果中医真的比西医伟大,那么,近百多年来,为什么医疗市场被西医占去90%左右,难不成那些花钱找西医看病的患者一代一代全都是傻子?


      来这个论坛的,都是中医的支持者,没有反对者,请正确对待不同意见。你看懂本人的话了吗?
      我再重复一遍;捧杀中医与棒杀中医都是不可取的,都是害中医。正确的认识,中医应当靠疗效取信于民,不是靠瞎吹。      当代人对于中医的要求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去伪存真,提高疗效。
      


作者: 袁其伦主任医师    时间: 2017-8-13 21:05
本帖最后由 袁其伦主任医师 于 2017-8-13 13:14 编辑

“再重复一遍;捧杀中医与棒杀中医都是不可取的,都是害中医。”
王某一再强调自己的中正立场,还有意思吗?事实已说明了一切!
在全天下现在都在想榛杀中医的时候,中医人不站出来说几句中医的好话和据理力争,能算中医人的立场吗?王某的通篇发言,没有实事求是地说明西医对许多病的无效(起码桔梗店老板就是一例),反而借此贬低中医无效,这不是棒杀吗?王某的通篇发言,还没有见对中医的几句好话,在这种“全球中医药”的论坛能允许一边歪倒的言论吗?
另外,在本人科学立场上说“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时,王某就说是捧杀了,是不是不让人说中医的优点了?你是不是找错了论坛?其实本人立场很客观,在论文中也说了西医的优点,如“西方医学强势进入中国。由于西医的科学魅力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使其迅速占领了中国医疗的半壁河山。”,与此同时再说中医优点,怎么就有人溜溜地不高兴了呢?有本事就主题辩论嘛!你才在“瞎吹”啊!
在21世纪新时代科学进展已经把中医蕴涵的应激科学原理揭示了,本人将以十几个方面的专题具体说明中医的优点和长处,也就是说西医神经理论的短处。如果长期不高兴,就会得情志病哦,这也许是你会懂的!
好在王某看了内经之后已经承认中医在古代的先进伟大了。但愿在学了现代版的中医知识后,也有如此效果,本帖浪费的时间也就值了。善哉!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8-13 21:19
袁其伦主任医师 发表于 2017-8-13 21:05
“再重复一遍;捧杀中医与棒杀中医都是不可取的,都是害中医。”
王某一再强调自己的中正立场,还有意思 ...

楼主在啊,不要讲立场什么的了。您先把主帖内容讲明白,大家学习、讨论。
主帖里提到个“应激”,这是什么意思啊?大家听懂了才好讨论。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13 23:13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8-13 23:23 编辑

其实,我与蒲老先生,袁先生是一个专业~铁路专业。我希望铁路多出医才!
我只所以认真拜读袁先生大作,也是想支持您。
我提的都不是中医技术问题,而是逻辑问题。
先生远在海外不忘中医创新,令人敬佩!
但创新首先要通过“逻辑”这一关,然后还要通过“实验关”。
我明显感到先生文章逻辑漏洞太多。几乎像一位名老中医,看不到三军大西医正牌毕业生的逻辑水平。难道现代西医一旦步入中医行当就真的“中毒”了?袁先生和四军大李教授中毒的症状及病理就那么相似?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13 23:33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8-13 23:41 编辑

新医药学,不是随便凑几篇文章就算创建了。
我多次宣传新医药学的最低标准就是“两个超越”!
先生不仅一个超越都没有沾边,
反而大肆吹捧封建旧医学。这本身就是一个逻辑错误!
既然封建旧医学那么更科学,那么更伟大,您还有什么必要创建新医药学?
您就真的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经被逻辑矛盾缠绕了吗?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13 23:52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8-14 00:02 编辑

创建新医药学是一场革命!
这就如同辛亥革命一样。
革命者要推翻满清政府,
就不能一边革命,一边为满清政府唱赞歌。
歌颂它更伟大,更科学。
既然想歌颂它,就要学习保守派。
不要再用现代医学标签望旧医学脖子上挂。
旧医学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应激”。
它要是真知道,早把西医羞回西方去了。
西医还能如此这般的耀武扬威?
在中国如入无医之境?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8-14 05:43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8-13 22:17 编辑

从寒热现象看中医在内经时代医学理论的先进性

    1.内经中寒热概念的起源:寒热原本是气候概念,素问逆调论中“黄帝问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也?”和“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的阐述,是发现人体在正常环境中会产生不正常的寒冷或闷热的感受现象,将人体感觉到的异常寒热现象类比于气候的寒热现象产生了医学的寒热概念。
    1.1内经人体寒的涵义讨论:依据内经中“黄帝问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也?”来对寒进行表述。“人身非衣寒也寒”是认为不是衣着的原因,“中非有寒气也”是认为不是寒冷气候的原因,“寒从中生者,何也?”是问寒冷从人体产生是何道理?,歧伯的回答是“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其涵义是“是人体内多导致寒冷的痹气,阳气少就是阳虚,阴气多就是阴胜,因此身体感觉从水中出来一样的寒冷。”,寒冷本来是人体对气候现象的感受,笔者认为,内经时代是采用比类取象思维方式用寒来形象地表达寒性疾病伴随的现象,寒从中生是认为这种现象是从人体中产生的。据此认为“内经中人体的寒是阳虚、阴胜者在衣着和气候正常的环境中感受到寒冷的异常生理现象”。
    1.2内经人体热的涵义讨论:依据内经中“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歧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人的身体不是经常的感到温热,为什么会产生热而烦闷的感觉呢?”,歧伯的回答是“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笔者理解为“人的身体不是经常的感到温热”,为什么会有热而烦满却闷热的感觉呢?歧伯的回答“阴气少就是阴虚,阳气胜就是阳胜,热而烦闷是在常正人感觉适宜的环境中,有疾病的人在同等的衣着情况下产生的热而烦闷而热的感受。笔者认为内经时代是采用比类取象思维逻辑用热而烦满来表达热性疾病伴随的现象。表明“内经中人体的热是阴虚、阳胜者在正常的环境中感受到烦闷的异常生理现象”。据此认为“内经中人体的热是阳胜、阴虚者在正常的气候和衣着环境中感受到闷热的异常生理现象”。
    1.3讨论认识
    1)内经中人体的寒是阳虚、阴胜者在衣着和气候正常的环境中感受到寒冷的异常生理
现象。
    2)内经中人体的热是阳胜、阴虚者在正常的气候和衣着环境中感受到闷热的异常生理现象。
    3)依据前述两项认识认为,内经医学是在相同的气候和衣着环境中,发现患有疾病的人的异常感受现象,采用比类取象思维逻辑来同正常人比较,产生了疾病的寒热概念。
    说明:现代医学对中医理论的寒热理论持否定态度,认为寒热是子虚乌有的?因此“不承认寒热现象的存在”不管是基于何种理由都值得进行反思?理由是:人体可因不同原因导致代谢的变化造成功能和产热量的变化,从生理学立场是不难理解的,而产热量的减少或增多实质上就是寒热现象产生的生理学依据。因此,不进行深入研究就轻易否认中医理论中寒热现象存在的观点,是掌握生理学而不应用生理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现象的例子,谁科学?谁伟大?在此不便作进一步的评论。

    朋友若有不同见解,欢迎提出证据和理由进行批判挞伐!!!!!!!!


作者: 常其柏    时间: 2017-8-14 06:42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7-8-14 07:23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8-14 05:43
从寒热现象看中医在内经时代医学理论的先进性
    1.内经中寒热概念的起源:寒热原本是气候概念,素问逆调 ...

请问袁先生,没有气化,没有特定的温度,没有酶的参与,能有应激吗。讲生理,当生殖为先。生命现象是随着温度变迁而终始,五运六气相关,为中医理论之基本。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14 08: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14 08: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常其柏    时间: 2017-8-14 11:35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7-8-14 12:04 编辑
叶苗 发表于 2017-8-14 08:49
应激在伩息论中是电子粒孑激厉振荡,振动频率相互作用交调,迅间反映相互作用力的作用。产生生理,或中医 ...

不管电子粒子如何激厉振荡,能脱离天体运行独居一格吗?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14 15:59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8-14 16:10 编辑

经验技术很难传承。根日本人扯得上关系?
总体而言,现代中医比古代中医强得多。小董你认识几个现代中医?又领教过几个现代中医?估计你也就了解几个捏脚的。
中医的现代及未来,肯定比过去强!

死几个名老中医,不会影响中医发展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15 08: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常其柏    时间: 2017-8-15 11:30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7-8-15 11:31 编辑
叶苗 发表于 2017-8-15 08:39
叶苗回复常其柏 :是粒子激厉振荡而产生天体运行,产生宇宙间一切物质运动,粒子与天体与人本为一体。

...

谢谢回复,领教了。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15 19: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15 19: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常其柏    时间: 2017-8-15 19:48
叶苗 发表于 2017-8-15 19:04
袁其伦主任医师先生提出了:中国新医药学的气血理论与生物医学,叶苗创立并提出了中医工程技术如下。。想 ...

本人非常用重视四逆散。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15 19: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袁其伦主任医师    时间: 2017-8-16 02:29
57楼张先生的探讨很有体会。这对于那些见帖就指手划脚并掩盖自己半壶水的人来说,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张先生以《内经》为据,提出了两千多年前寒热的生理病理转化,世界上有几种医学这样深刻?即使逻辑推理也是先进的!当然①如果把邪气具体化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激源,就更时髦了。②转化中以“生理应激系统”的大范围(如之二所介绍)分析,也许就更精彩了。匆匆,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作者: 常其柏    时间: 2017-8-16 02:30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7-8-16 02:34 编辑
叶苗 发表于 2017-8-15 19:56
 【出处】 《伤寒论》
  【分类】 和解剂-调和肝脾
  【组成】 柴胡(6克) 枳实(6克) 芍药(6 ...

散剂同与茶饮。中医经典已用之。不过未明其理。当今明之,幸甚。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16 08: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16 08:26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8-16 08:45 编辑
叶苗 发表于 2017-8-15 19:04
袁其伦主任医师先生提出了:中国新医药学的气血理论与生物医学,叶苗创立并提出了中医工程技术如下。。想 ...


袁其伦主任医师先生提出了:中国新医药学的气血理论与生物医学,叶苗创立并提出了中医工程技术如下。。想看看思考先生的东东??

------------------------------------------------
叶先生好!您的那些物理词汇积木,我不想打击您。
因为您的东东实在没有被打击的价值。
我估计您文化程度比较低,感觉您明显赶不上那个足疗董先生的水平,更不要说根袁先生这样一位三军大毕业的业内资深专家相比。

袁先生的新医药学虽然存在逻辑矛盾,但它还是有非常睿智的地方。这些方面显然您是看不出来的。
例如:经络没有被解剖学认可实体,袁先生提出“应激”,用“应激”理论,便可以躲过解剖学。这一点非常英明。您没有看出来吧?

至于我所介绍的新医学,是介绍21世纪,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理论的新进展。如果我不介绍,没有人知道,中医界全界都没有人知道,中医还能在临床上如此风采。新医学的研究者,短短八年,接待过无数个西医学专家教授患者,接待过无数个“熊猫”级名老中医(含国医大师)医治无效的转诊者。
患者遍布三界之内,无人不称赞新中医的医疗能力。
这里的“三界”是指
1、广大业外患者;
2、西医专业人员患者;
3、中医反对派患者。

在理论方面,新医学研究者,利用现代医学科学,破解了20世纪最高经典---《蒲辅周医案》,《杜雨茂奇难病临证指要》及“周次清临床经验荟萃”。不仅仅把中医的临床能力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且为中医总结出一套现代医学科学理论。
恐怕叶先生连蒲老、东周西杜,这几个人是谁,都没有听说过吧?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16 08: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16 09: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16 16: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8-16 17:49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8-16 09:54 编辑

    感谢袁先生在参加2017年中、欧中医药合作与发展论坛会议的百忙中给予回复。由于个人对应激理论是门外人,要入门绝非短时可成之事,会让先生失望。但先生“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的观点个人会自始至终给予支持!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16 18:20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8-16 11:13
冒牌的大学毕业生岳毅科,高级技师成了足疗的,抹黑能力超强,抹黑的成了不是中医;(不介绍,没有人知道 ...


中医足疗技师---董建军,中西医结合是党和国家的中医国策。你敢攻击?你的那些足疗徒弟,能治足病,会捏脚,我还是相信的。新医学不干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活。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16 18:27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8-16 18:29 编辑
叶苗 发表于 2017-8-16 16:23
在理论方面,新医学研究者,利用现代医学科学,破解了20世纪最高经典---《蒲辅周医案》,《杜雨茂奇难病 ...


在理论方面,新医学研究者,利用现代医学科学,破解了20世纪最高经典---《蒲辅周医案》,《杜雨茂奇难病临证指要》及“周次清临床经验荟萃”。不仅仅把中医的临床能力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且为中医总结出一套现代医学科学理论。
请拿出来让我们看看,学习,学习、

--------------------------------------------------

这些东东是您这样的人能学得了的吗?您不觉得说“学习学习”,也太不谦虚了。
新医学理论,要求文化程度:西医大学本科。
您估量一下,您的西医文化程度,到得了西医的大一?

您再估量一下,您跨得进去西医大学的门?
跨得进去西医大中专院校的门?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16 21:33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8-16 21:01
冒牌的岳毅科,你分的中医足疗技师,抹黑的能力超强,小学程度狗屁不懂,风湿病患者可不是我的徒弟,是我 ...

冒牌的岳毅科,你分的中医足疗技师,抹黑的能力超强,小学程度狗屁不懂,风湿病患者可不是我的徒弟,是我的患者,因为怕我按的难受,自己按照我按的部位按摩,把自己的风湿病关节肿痛给治好了,你想学学不去,新中医根本治不好。

--------------------------------------------------------------------------------
哈哈!小董啊!
不要胡吹,
“把自己的风湿病关节肿痛给治好了”,这句话本身就不严密。
究竟是“风湿病”?还是“关键肿痛”?一定要说清楚。
“风湿病”是一个病名;“关键肿痛”是一个症状。
你是把病名治好了,还是把症状消除了?

这可不一样。

新中医与现在的中医最大的区别就是不胡吹,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能治就说能治,且主动引用第三方来验证疗效。
不能治,就直接给患者说:“不能治”。不糊弄患者。
这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医德问题。
如果丧失医德的人过多,说明这门学科还是有问题的。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17 06:53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8-16 21:33
冒牌的岳毅科,你分的中医足疗技师,抹黑的能力超强,小学程度狗屁不懂,风湿病患者可不是我的徒弟,是我 ...

董建军

中医穴位按摩的诊断与治疗就是本人写的论文,足疗有诊断与治疗吗?

------------------------------------------------------------

那么我问问:穴位和经络是什么关系?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17 06:57
我从网上上找了一个解释:

经络——人体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经尤如直行的径路,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则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经络内属腑脏,外络肢节,行气血,通阴阳,沟通表里内外,网络周布全身,把人体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保持其机能活动的协调和平衡。

穴位——分布在经络上的点。 通俗的说:经络就像地铁线路,穴位就像各条线路上的站点。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17 07:11

“经络”这一概念为什么备受争议?
是因为解剖学并没有发现它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着的。
但是“穴位”却是以实体的位置而存在。
如今科学技术如此发达,解剖一下穴位下面的组织,岂不一目了然!
如果确认了穴位下面的组织,就等于确定了经络的关键节点。
这个其实不是什么难事。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17 07:17
请问小董:
你按摩肯定是穴位按摩吧?
你知道你选的那些穴位下面是大血管,还是小血管?
或是神经?
当然还有一种新说法“血管与神经的复合结构”?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7-8-17 09:42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8-17 07:17
请问小董:
你按摩肯定是穴位按摩吧?
你知道你选的那些穴位下面是大血管,还是小血管?

请问岳先生:船行青青岛,上海,广州,其水哪是江水,哪是海水,哪是洋水?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8-17 11:20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8-17 09:42
请问岳先生:船行青青岛,上海,广州,其水哪是江水,哪是海水,哪是洋水?

先生这么问,显然是认为无法区分,或不需要区分。
江水,与海洋之水浮力是不一样的。在设计船只的时候,肯定会区分不同水质。
当然,船在行入交界处时,按最不利情况设计便可。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7-8-17 11:54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8-17 11:20
先生这么问,显然是认为无法区分,或不需要区分。
江水,与海洋之水浮力是不一样的。在设计船只的时候, ...

先生错矣,江水入海即是海水,海水入洋即是洋水。其水质能区分吗?你说青岛,上海,广州的水质一样吗?同理,穴位下的经脉。络脉,孙脉是人体需要,自然天成。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8-19 10: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袁其伦主任医师    时间: 2017-9-3 03:38
本帖最后由 袁其伦主任医师 于 2017-9-2 19:40 编辑

       刘亦之老是说要推翻经络学说,因为还有古代的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等,他认为是古人“臆想”出来的东西。真是可笑之极!由于科研的原因,这些学说即使暂时没有被揭示,凭他自己的“臆想”也不能全盘否定古代科技的总结;何况本坛已经有了许多的揭示,怎么着伸着眼说瞎话呢?要知道鼓吹推翻我国古代科技的后果是会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的!
      关于经络学说及气血理论等古代科技,本人应用中国新医药学的观点已在本主帖作了揭示和介绍,其中的要点是:经络学说及气血理论等反映了应激科学的初级认识,限于历史的科技水平,不可避免地杂拌着一些推测的东西,但横向对比当时西方“黑暗的一千年”,中医人的智慧尽显其才!这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认识,现摘引十年前本论坛的老帖子供“臆想”派学习和参考。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A%D5%EB%BE%C4%D1%A7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下)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A%D5%EB%BE%C4%D1%A7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9-4 09: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