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如何看待中医传统派、反对派和科学派?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5-28 23:12
标题: 如何看待中医传统派、反对派和科学派?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5-28 23:15 编辑


       中医发展了数千年,历朝历代都在改进,这一点,业内比业外更清楚。近一百年来,由于西医的介入、影响和促进,中医改进应该说步子更大一些。然而,由于本时代的战争、动荡、动乱等原因,学术发展受到影响,尚未从理论上突破,仅仅是时间不够。
       大家只看到汇通派、结合派碰的鼻青脸肿。没有看到他们每代人,每一年,每一天,都在向目标推进,而且越来越近。我们已经看到的不是成功的可能性,而是肯定性。

       就在这历史发展和转折的重要关头,传统派和反对派都等不急了。等不急的原因是由于两派人中大都是科盲。把一项划时代医学科学发展突破,当成了吹气球。一口气没有吹起来,两派就都有说辞。
      传统派说:一百多年了,都没有搞成。可见中西医学完全是两个体系,根本就不可能搞成,最佳方式就是采用原来的传统方式;
      反对派当然也有说辞:那么多年,花了国家那么多钱,按他们自己的说法:没有搞出一个像样的成果,也没有培养出一个会看病的医生。却在那里大肆吹捧封建巫卜文化,实在没有必要继续留在国家医疗建制之内。

      当今的中医趋势是回归,是走老路。当然理由很充分。新的没有出来,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构成说服的理由。
      然而,反对派却不这么认为,如果搞不下去,就得退出国家医疗建制。而不是把一个旧的学科长期保留在国家医疗建制之内。

      看来,中医说来说去,还是一个现时代能不能快速科学改进的问题。能改进,无论传统派还是反对派都无话可说。但目前改进工作尚未成功,或者说改进派人数绝少,尚成不了气候。那么,传统派和反对派都有理由,二者将会以对立统一的形式而长期存在下去。
   
     当今,中医传统派一步步向后退,虽然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然而,反对派的存在形式,也由短期转为长期。 这就会给中医带来巨大的生存阴影。中医将始终生活在杯弓蛇影之中而惶惶不可终日。
     后继精英人才,愿不愿意再跳进这历史和时代转折所形成的漩涡之中,背负着对立面带来的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生存阴影,而继续学医从医?

     中医界前些年提出了培养“铁杆中医”之说法。却没有提出培养“智慧中医”之说,甚至没有想到。铁杆是就意志而言的,而智慧是就认知能力而言。中医界虽然拥有一大批意志坚定的人,但却没有像张仲景、叶天士那样能够开辟未来的人。也就不得不一直挣扎在历史与时代形成的漩涡之中。中医学科的未来也就没有未来。

     中医里的有志有识者,以及中医业外拥护者,没有附会传统派的见识。提出了新的见解和不同看法,就会被打成与反对派有共同语言。
     其实,这些人,提出科学改进中医,才是真心热爱中医,保护中医。看到当今的中医,生存在广大群众的怀疑和白眼之下;生存在反对派污蔑羞辱的污言秽语之下;生存在高学历高职称而不敢面对患者的心理阴影之中。真叫:惨不忍睹!
     马克思说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是说,中医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中医对时代、对科学、对生命的反对态度,同时也决定了社会反对派的存在,以及社会反对意识的存在。

     中医一旦与医学科学接轨,反对派就再无口实。他们自己就会主动取缔自己,而不是取缔中医。而且他们的人患病也会来看中医。他们不仅不再反对,而且会对他们以往的反对意识感到愧疚。这一点,可以不怀疑。







作者: 探本寻源    时间: 2017-5-28 23: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5-29 06:54
反对派不会自动退出历史午台,如张功耀在2014年还跑到日本去作反中医的演讲,是在向中医进行新的挑战。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5-29 09:39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5-29 06:54
反对派不会自动退出历史午台,如张功耀在2014年还跑到日本去作反中医的演讲,是在向中医进行新的挑战。


反对派会不会自动退出历史午台,主要看中医怎样证明自己的科学性?证明科学性,首先要看有没有科学态度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足以证明中医不愿意证明科学性,更不具备科学态度。
就拿近些年中医界提出的“养生保健治未病”来说,是一个逃离验证的作为,
也就是一个抹杀中医的科学性作为。

中医界宁愿绕过能够科学验证的临床治疗,
去扯那些无法验证的虚无缥缈。
反对派能罢休吗?

千万不要认为反对派是个别人。
虽然跳出来的是个别人,
却代表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心态的集聚。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5-29 09:40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5-29 09:41 编辑
探本寻源 发表于 2017-5-28 23:31
中医一旦与医学科学接轨,反对派就再无口实。他们自己就会主动取缔自己,而不是取缔中医。而且他们的人患病 ...

仅就中医针灸临床实践而言,中医针灸的作用原理是科学的临床疗效是稳定的,能够经受住现代医学科学的反复验证,只不过绝大部分传统中医目前还沉浸在经络理论中没有认识到针灸的科学性而已。中医针灸一旦与现代医学科学接轨,中医针灸不科学的谬论自然会消失不见。前提条件是需要否定传统的中医经络理论,用现代医学科学的神经理论来揭示针灸的科学原理。
----------------------------------------------------------------
非常好!中医好好看病,方法科学,治疗有效,谁还反对你?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5-29 11:07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5-29 03:12 编辑

       事实上,中医也可通过中药的作用机理来证明其医学涵义。例如:中医的祛寒药或清热药的机理就是这样,1991年,笔者发现了两种类似中药作用的物质,一种是抗氧化物质,一种是直接促进代谢的物质,因而异想天开地搞起了“内经医学原理探索”来,并证明在内经时代的医学理论就具有生理学意义上的医学内涵,比现代医学对疾病原理的认识更为符合生理学规律,结论为“内经医学是依据人体组织结构变化导致功能同产热量变化的生理代谢规律认识和防治疾病的医学科学”。尽管无人愿意相信,更无人愿意支持,但却是以内经医学理论的历史客观存在为依据,从现代生理学立场进行讨论得出的结论。用现代生理学的认识去重新认识内经医学中的客观存在,是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获得的探索进展。




作者: 探本寻源    时间: 2017-5-29 11: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6-7 18:46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6-7 11:12 编辑

         探本求源朋友问:不知道您发表的那么多“中医理论”来于何处。。。。。。。。
        村人回答是:来源于现代物质效应与中药效应的比较,认识到中药的养阴药是细胞保护药,中药的壮阳药是代谢促进药。从这些微不足道的发现中悟出了中医内经时代医学理论就具有生理学意义上的医学涵义。由于是局外人,不受阴阳无形等观点的制约,敢于越过雷池发挥自己的思路,编造“人体之阴就是组织器官,人体之阳就是组织器官的功能,组织器官之阴就是细胞,组织器官之阳就是细胞的代谢功能,人体组织器官的阴胜就是细胞膜的超稳定,阳胜就是细胞代谢功能的增强,人体组织器官的阴虚就是细胞膜的不稳定,阳虚就是细胞代谢功能的削弱等等”痴人说梦的神话。还认为“阴虚会导致阳胜产生热的现象与阴胜会导致阳虚产生寒的现象”等等天方夜谭式的胡诌。还认为养阴就是保护细胞膜结构,延长细胞的代寿命而使人长寿,壮阳药可提高人体的功能而削弱细胞膜结构,有可能缩短人体寿命等奇谈怪论。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7-6-7 23:39
本帖最后由 黄中正 于 2017-6-7 23:49 编辑

已经看到中医理论科学化的希望,中医理论的科学原理正在揭开。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6-8 11:10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6-8 11:13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6-7 18:46
探本求源朋友问:不知道您发表的那么多“中医理论”来于何处。。。。。。。。
        村人回答 ...

编造“人体之阴就是组织器官,人体之阳就是组织器官的功能,组织器官之阴就是细胞,组织器官之阳就是细胞的代谢功能,
——————————————————————————————————
        张先生,这个观点我在2003年之前已经完成,并大2012年1月首次正式出版提出,您说的这个观点与我提出的观点基本一致,只是悟到的晚了一点儿。只是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6-8 11:18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6-8 03:19 编辑

      非医村人认为:传统派群休庞大有气派,反对派少见到此论坛来,科学派势单力薄很无奈。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8 17:08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6-7 18:46
探本求源朋友问:不知道您发表的那么多“中医理论”来于何处。。。。。。。。
        村人回答 ...


探本求源朋友问:不知道您发表的那么多“中医理论”来于何处。。。。。。。。
        村人回答是:来源于现代物质效应与中药效应的比较,认识到中药的养阴药是细胞保护药,中药的壮阳药是代谢促进药。从这些微不足道的发现中悟出了中医内经时代医学理论就具有生理学意义上的医学涵义。由于是局外人,不受阴阳无形等观点的制约,敢于越过雷池发挥自己的思路,编造“人体之阴就是组织器官,人体之阳就是组织器官的功能,组织器官之阴就是细胞,组织器官之阳就是细胞的代谢功能,人体组织器官的阴胜就是细胞膜的超稳定,阳胜就是细胞代谢功能的增强,人体组织器官的阴虚就是细胞膜的不稳定,阳虚就是细胞代谢功能的削弱等等”痴人说梦的神话。还认为“阴虚会导致阳胜产生热的现象与阴胜会导致阳虚产生寒的现象”等等天方夜谭式的胡诌。还认为养阴就是保护细胞膜结构,延长细胞的代寿命而使人长寿,壮阳药可提高人体的功能而削弱细胞膜结构,有可能缩短人体寿命等奇谈怪论。

--------------------------------------------------------------------------------

张先生好!
您对内经时代医学理论的认识是对的。就是说,中医早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生理学及医学的某些原理,至少比现代医学早出2000年。
那么,就会引发一个悖论:为什么全人类只承认西医的认识,不承认中医的认识?
全人类范围太大了,就是中国吧,为什么中国人不认可中医?只认可西医?

因为中医却少论证体系。
什么是科学?西医为什么就能称科学?
因为西医运用了一套人类通用的科学论证体系。
先生虽然发现了很多现代医学与古代中医的相似之处,但都没有经过论证。
只不过是借助西医的知识解读中医的说法。

我不知先生的职业,不知是不是搞科研的?
例如:“阴虚会导致阳胜产生热的现象与阴胜会导致阳虚产生寒的现象”,
这是需要列出科学课题来研究论证的。
列课题最大的障碍就是,没有人知道“阴虚导致阳胜”课题在医学科学上怎么列?
一堆空口无凭的东西,是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

阴虚,是什么?阳胜,有什么?古今意思不一样。
五藏是什么,古今的意思也不一样。
都不一样,业内都在争论,自己都没有搞清楚,怎么列课题研究?
所能列出课题的,就是阴虚概念之下涵盖了多少种病,把每一种病列出来,
接下来,把阳胜概念之下涵盖了多少种病,把每一种病列出来,
最后就是阴虚类病种,转化为阳胜类病种时,会不会产生热量?产出多少热量?
是否比正常生理状态下产生的热量多?
这样就可以了。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阴虚类病,为什么能转化为阳胜类病?
这又会引发一大堆课题。
这样分解下去,会无穷无尽。
换句话说,这类课题无法列出,也就证明不了。

退一万步说,即便证明了,
也只是验证了中医的说法是对的。在考古学上非常有价值。
但在现代医学领域,没有价值。因为西医率先证明过了,您是在人家后面才证明的。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8 17:37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8 17:49 编辑

其实,先生进入了一个误区。哲学理念,只能用哲学方法证明其原理的正确性,
没有办法深入医学科学领域去证明自己的医学科学性。

寒与热,就如同好与坏,
谁能用科学方法证明好与坏?
因为它是一个社会评价概念,只能用社会标准来衡量,没有办法用科学来验证。
寒与热,是一个人体感觉概念。只能依赖于人体来感受,不能用科学方法来验证。

所以,我一向认为,
内经,科学解读是可以的。
但不能认为,科学解读了内经,就可以把解读的内经,作为中医的医学科学理论。

再者,大家都是用西医知识解读,这说明西医发现在先。中医虽然运用在先,但发现在后。
西医既然已经提前发现了,我们直接运用,不是更简单吗?
为什么还要把中医内经翻译成西医理论?来用我们的翻译版来指导中医,而不直接运用西医?
岂不多此一举?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8 17:39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8 17:50 编辑

西医各层次理论的大量发现,已经替古代中医完成了科学化基础理论工作。
这一点,从来没有人能够认识到。

新医学与传统派,与其它创新派的理念都有区别。
区别就是认为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新中医直接借用,而不另起炉灶。
中西医的区别在于,中医采用不同的医疗技术,
需要一套独立的技术理论体系。

具体说,病理学及一下的基础理论都可以借用西医的,
病理学以上的部分需要独立,
临床医学的技术理论体系需要独立。
而目标直接对应的就是临床。
只有临床,才能真正体现中医医学价值,
只有临床,才能真正验证中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不能验证的东西,干脆抛弃,以免涉嫌不科学或糊弄人。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8 23:13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8 23:14 编辑

董建军
没有能力验证的也抛弃吗?你的所谓临床是西医临床,根本没有中医诊断。有中医诊断技能的临床才能是中毉临床。

--------------------------------------------------------------------------------
董先生倒是听明白了,新中医是怎么回事了。看来我没有白费笔墨。

董先生注意过没有,前几天转贴朱良春大师的文章吗?
朱大师提到“新医药派”一词,也是说这个派的医生一直都是这样看病的。
看来你没有听说过,少见多怪了!

新中医不用传统手法诊断。是因为靠望闻问切缺陷太大,没有办法诊断什么病(现代医学意义上的病)。
如果患者是个聋哑人,你问他,他即听不见,也不会说,你怎么办?
如果患者是个精神病,你问他,他就给你胡说,你怎么办?
即便不是神经病,大量的人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描述不准确,怎么办?
这些问题,你动过脑子没有。

新中医就是要借助现代科学检测仪器设备。
这不是西医的专利品,是现代科技和工业的成果。
你不会用,看病水平就低。患者不满意,就要大喊大叫“废除中医”。

中医是在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的夹缝里生存的。
这个夹缝不是别人把它放进去的,而是自己钻进去的。
为什么把自己要钻进夹缝中?
还不是因为太落后,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才藏到夹缝里。
为什么要自甘落后?
因为都不愿意动脑子,只愿意动心眼。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9 19:59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6-9 10:39
望闻问切诊断的是五藏六府,节,经络,经脉,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等,相对应的治疗方法是针灸按摩导引 ...

望闻问切诊断的是五藏六府,节,经络,经脉,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等,相对应的治疗方法是针灸按摩导引药物,这些治疗方法的切入点就是经脉经络,中药是在性味归经的药理指导下治疗疾病的,而你说的所谓新中医,诊断是生物化学分子结构,所谓的中药药理也是生物化学分子结构。你吹的云天雾地的新中医,事实上是西医。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混混岳毅科你知道“五藏六府,节,经络,经脉,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等”是什么病吗?又怎么落后?当这些疾病痊愈时,你的所谓西医病都正常。

--------------------------------------------------------------
小董啊!
你知道什么叫科学?什么叫中医科学化?应该听说过吧?这是国家的中医发展方针啊!
新中医紧跟科学发展步伐,遵循国家发展方针。
你所说的“中药是在性味归经的药理指导下治疗疾病的” ,用什么来证明?
何为“性”?
何为“味”?
何为“归”?
何为“经”?
这四个字,你和你的保守派,创新派,无论什么派,连一个字都落实不了。

既然大家都不知道,说来说去有什么意思?故弄玄虚而已。

按刘先生的解释,经,即经络,现代人称神经系统。
就可以解释为性、味归神经系统。
这样解释显然不对?

性味不可能归到神经系统去,只能在血液里。
那么,只能把经络解释为血管。

又不对了。针刺经络是针刺神经,才能有感觉。
针刺血管,人没有感觉。

小董没有发现经络一概念,在用药和针刺两个领域的解释不一样吗?

经络的草药解释是血管;
经络的针刺解释是神经。
故推出:
经络=神经;
经络=血管;
所以,血管=神经。

这就是传统中医理论中存在的逻辑问题。
你还是好好动动脑子吧!
你还真以为自己是用心藏思考问题的。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10 07:49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6-10 06:47
胡侃瞎猜,不懂装懂,胡乱解释,中医理论名词含义是你说的意思吗?用什么证明,你肯定不知道,绝对不是用 ...

刘先生解释,经络是神经;
但他只解释了针刺神经方面的问题。
用药性味归经,他没有解释。
用药归血管,这人都知道。
性味只能归血管。
在古人看眼里,分不清神经与血管,
所以,中医“经络”一词,实际上涵盖了现代解剖学上的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两大系统。
中医“心”一词,相当于现代解剖学上的大脑;


作者: 探本寻源    时间: 2017-6-10 09: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10 09:30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10 09:33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6-10 09:28
混混,中医理论是你写的吗?你叫中医理论名词是什么含义就是什么含义吗?性味归经的经与经络的经是一个字 ...


那你说说,性违归经的“经”,是不是经络里的“经”?
如果不是,重复用字,该怎么解释?

如果是,是不是就有矛盾?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10 09:39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10 09:42 编辑

经络,在古汉语中与“纲目”意思接近。但专指人体。
也就是“粗细”的意思。

如今解剖学的发现,可称“粗细”的器官就是神经和血管两个。
应该是其中一个,或两个都是。
但是绝逃不出这两个器官。
吴以岭院士认为经络就是血管;
刘亦之先生认为经络就是神经;
我认为这两个答案都对。
用药归经,就是归血管;
针刺经络,就是刺激神经。
简单吧?
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神秘化。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10 09:45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6-10 09:39
客观事实存在有什么矛盾?矛盾在那??性味归经的经与经络的经是一个字 ,一个含义,一个内容,就是经过 ...


客观事实存在有什么矛盾?矛盾在那??性味归经的经与经络的经是一个字 ,一个含义,一个内容,就是经过。

-------------------------------------------------------------------------

那么,经络的“络”字,是不是也可以解释为“络过”?
作者: 探本寻源    时间: 2017-6-10 09: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10 09:50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10 10:04 编辑

按刘先生的说法,经络一说是古人臆想出来的。
我倒是认为,古人即便臆想(艺术创作),也得有个创作的原形吧?
估计,古人发现了神经和血管之后,当时并无条件区分二者各自的功能。所以将其二者统统归于“经络”。
随后的学说,如十二经脉,奇经八脉,都是从这个基础上演化出了的。

孙悟空的原形是猴子;猪八戒的原形是天蓬;
经络的原形就是神经与血管。
古中医在此原形的基础上加以臆想,经络就成了科学概念。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10 09:54
探本寻源 发表于 2017-6-10 09:49
经络不是血管

经络亦不是神经

支持先生的彻底改错精神!
作者: 探本寻源    时间: 2017-6-10 10: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6-10 12: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10 15:07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10 15:49 编辑
探本寻源 发表于 2017-6-10 10:29
古中医在此原形的基础上加以臆想,经络就成了科学概念。
~~~~~~~~~~~~~~~~~~~~~~~~~~~~~~~~~~~~~~~~~~~~ ...


思考着先生此言差矣,经络循行既然是臆想而成,就不是科学概念。很喜欢看思考着先生的帖子,总是给人一种澎湃向上的力量,不过对于先生说的创建新医学有不同的看法,所谓的新医学应该是不同于现代医学的新的医学体系,可是现代医学体系庞大仅凭古人遗留的几百个方剂如何能够撬得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仅凭几根檩条子也盖不成一个完整的大厦。

------------------------------------------------------------------------------
刘先生好!
先生能感到我的帖子“一种澎湃向上的力量”,实在过奖,本人感动不已,谢谢您是我知音!

新医学的基本理念,这几年我讲过很多,但不系统、不全面。
说其本质,新医学只是为现代医学开辟了一个新的认识视角。而这个视角度,却是来源于传统中医。
就是说,新医学什么都没有做。只是把四两拨千斤的原理用于双医。

现代医学虽然强悍,但缺陷也很大。而且有些缺陷是先天的,永远无法弥补的。
比如说,先生的针灸的神奇疗效,现代医学无论多么强悍,也会感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

我曾描述过,新医学就是用西医的理论,来治疗西医治不了的病。
用中医的经验,来治疗中医经验不到的病。
其实就同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用少理功夫打败少林达摩;
用武当派的功夫打败武当张三丰。
新医学完全可以用王叔和的功夫,打败王叔和。
新医学研究的是技巧,而不是基本理论。基本理论人类科学为其建设了几百年,没有人能够撬动。
但是新医学可以利用现代医学科学的知识,部分打败西医。

中医是祖先发明的,西医是现代科学创造的。
新中医其实什么都没有发明,也没有创造。
但是,祖先发明了中医,却几千年都用不好中医。
现代科学发明了西医,西医的表现实在不怎么科学。

新中医可以用西医的理论,来解决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
同样,可以用中医的经验,来解决中医经验不到的问题。

新中医一出临床,接待的就是中国中医百年百名临床家之列,以及国医大师之列的人物的转诊者,
前期的患者,基本上都是西医学的专家、教授、医务人员。
反应之强烈,令人震撼。一所反中医医院,心甘情愿为新中医开设“道场”。
通过短短几年的临床实践,新中医已经初步做到了“两个超越”。

所以,我才有足够的底气来这里宣传,
称“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在日本和西德已经初步实现了”。
意思是,毛主席设想的新医学,在中铁一局西安中心医院已经初步实现了。
注意:我是说“初步”实现。
也就是说,为人类医学的认知,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总体来讲,也只是揭开了人类医学冰山之一角。
大量的工作,还在后面。估计至少需要半个世纪的时间才能完成。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10 15:47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10 15:52 编辑

新医学只是毛主席的一个口号。数十年来,没有人见到过新医学。毛主席自己也没有见过。
毛主席之所以这样设想,其实是施今墨、萧龙友、孔伯华等人给毛主席建议的。
随后的数十年中,一大批地方名医被国家诏安,收入现代中医机构,强迫他们学习西医。
他们虽然创出了一些新的医疗经验。被国家授予各种头衔,但大部分人水平都很低。
只有三个人水平偏高。但是并没有什么本质性突破。

新医学的研究者,就是在这三位水平偏高的临床家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才取得了突破。
这种突破,不是基本理论方面的突破,而是临床技术(技巧)背后科学原理方面的突破。
这方面的突破,对于中西医临床技术发展具有很大促进作用。

我之所以敢称“新医学”,就是按照毛主席提出的标准来衡量的。
标准就是“两个超越:
即”“超越现代医学;超越传统医学”。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10 16:11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10 16:18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6-10 15:59
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混混岳毅科,你超越传统医学,传统医学是建立在传承操作技能基础上的理论,脉诊操作技能 ...


我实事求是,确实不会,但新医学的研究者不是我。我只不过是个宣传者。
原先我只是再看看网页。后来看你们这帮人实在没有思维能力,几乎接近智障,
才出面给你们说说中国新医学的发展态势。
不过,你不是用药的,你是洗脚的。给你说也是对牛弹琴。

用药如用兵,运用孙子兵法,照样可以打败孙武。
你的足疗术,用谁的?能打败谁?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6-10 18: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