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中医技术体系—“黑箱子”的解析思路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4-26 18:41
标题: 中医技术体系—“黑箱子”的解析思路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4-26 18:43 编辑

       前言
       我们总算找到了中西医结合的正确方法及道路。常言道“思路决定出路”。中西医结合的出路已经摆在面前。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20世纪这一代临床家的经验技术进行科学化总结,尤其是对现代汇通派临床家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以求得新中医的新理论。
       当研究者深入进去以后才发现,事情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名曰“中西医结合”的机构及人员在临床上基本上没有经验,只有残存的汇通派后继临床家,临床经验丰富,成就卓越。汇通派虽然已有几代,但代代均为传统派出身。自幼投入中医门下,后进修西医。其内功主要还是自幼练就的中医功底。他们的经验技术,归属于中医技术体系。挖掘汇通派顶尖临床家的经验技术中奥秘,不仅能获得新时代中西医结合的经验,而且还能找到古代中医技术体系的内核。
       虽说有了正确的思路,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因为中医技术体系本身就具有极大的隐秘性,封闭性。《个案》更是繁杂、零乱、松散,无规律可寻。
       中医技术体系原本就很隐秘,再加上“参西”,就更是深不可测。从没有规律的经验中找到其科学规律,现代人只得选择逃避。科学界给“逃避”换了一个时髦词,称“黑箱子”。
       这是研究者遇到的第二层困难。

       一、中医技术体系“共性”的发现
       尽管中医技术,尤其是《个案》显得繁杂、零乱、松散,我们还是要将其认定为一套体系。所谓体系就是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
       如果把整个中医技术视为一个体系,那么,其内在必然具有同一性。就是说:无论是经典、各家学说、还是古今个案,三者之间必然有一定的联系。 找到这个环节,才是破解是中医技术体系的关键。
       自医学经典问世以来,历朝历代不乏涌现出多种不同学派。这些学派都只在极力张扬自己的个性,把大家的眼球都吸引到鉴赏他们的个性上来;还有那些未曾标新立异的古代神医,现代顶尖临床家也都是极力展示自己的神医神术和绝技绝学,同样以此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这就造成了从古到今,大家集体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些经典,各家学说,那些神医神术,绝技绝学,他们之间存在的共性是个什么?
       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必然导致千余年来中医发展传承之路不够畅通;也就导致六十多年的中医科学研究工作一无所获。
       一直被大家忽略的东西,往往是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我们把中医经典、各家学说、历代名家医案,汇通派顶尖技术统统视为一个体系。那么,在这套技术体系中,一定存在着“共性”的东西,这些东西虽然未被揭示出来,但大家千百年来一直都在运用着。
       一旦找到了中医技术体系中“共性”的存在,中医《个案》也就不再显得繁杂、零乱、松散,而是一个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的技术体系。这个“共性”也可能与西医在科学原理面层取得了同一性。

       二、中医技术内核的探索
       中医技术体系形成初现于医圣的《伤寒论》著作中。后世发现的遗著《杂病论》也被编入其中。随后的一千多年里,中医学术派系丛生,不断标新。具有历史影响力的人物及学派有:张子和之倡吐,刘河间之主火,李东垣之尚补,朱震亨之滋阴,薛立斋之真阴真阳,愈嘉言之秋燥,张景岳之温补,叶天士之温病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小学派,以及没有标新学派,却拥有更高技术水平的神医神术,绝技绝学。
       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为什么就能演化出了这么多派系?因为中医的认知原理的表述用的是哲学方法论。这就导致了中医只能在治疗方法上不断变换,以求标新,但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并没不到位。用药方法虽有变化,但对人体疾病的作用原理并没有改变。
这与中国武术特点相似,派系丛生,招势千变万化,但致命的都只有一招,致命的部位虽然不同,致人死亡原理都是一样的。
       这样我们就看到了在这套体系里,在中医各门派里,在古今各位名医大家那里,在千变万化的方法背后,在千首万首的处方背后,一定遵循着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法则。
       中医技术内核为什么一直破解不开?不是中医没有科学性,更不是什么“复杂科学”。这套体系看去复杂,原理却很简单。正因为原理过于简单,才导致大家把它想复杂了。
       中医技术内核有一部分与西医具有同一性原理,有一部分有相似性,还有一部分西医至今都没有进入这一领域,我们称是西医之盲区。我们通常是用西医来揭示中医,同一性原理原本不难揭示出来,但大家总往复杂里想,反而揭示不出来。
相似性原理与同一性原理不同,却更容易混淆成同一性原理。
       至于西医不曾涉足的领域,中西医结合自然就找不到原理的对应性。 将其放弃,也在情理之中。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放弃的东西再次捡起来,重新纳入现代医学的研究范畴。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5-6 06:06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5-6 08:04 编辑

       这篇文章说到关键之处了。高兴之下,有感而发,多说几句。
       实际上,就这个问题,就是以往争论的“中西医是否通约”的问题。
       我在2011年1月10日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的“ 唯有破解中医本质才能汇通中西”这篇文章,就谈过这个问题:
      “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研究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诊断治疗疾病的科学。既然二者研究的对象是同一人体,在同一人体内绝不可能出现两种毫不相关的“结构和功能”,而对于同一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也决不可能出现两种毫不相关的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西医理论在内涵上应当是相通的。既然内涵相通,实现中西医理论的统一就是可行的。”   
     又说:“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角度讲,既然承认中医理论是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那么,在人体中就一定有其物质基础。尽管目前还不能准确地对号入座,但并不等于就没有物质基础。可喜的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已经把人体的微观结构搞得一清二楚,而且又有如此众多的现代边缘学科为此提供了理论上的联系,那么,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就一定能够找到其物质基础,并最后揭示中医理论的科学本质。”   
       可惜的是,真正看懂这篇文章的人不太多。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5922&extra=page%3D1



            
疾病的“共性”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就是疾病的“本质”。同一个病,西医确诊的绝大多数病就是疾病的本质,中医四诊辨证所辨的症状、体征和证,都是疾病的现象。疾病的现象可以千变万化,但疾病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也许有人会说,西医既然知道疾病的本质,为什么治不好那些慢性病呢?实际上,这个问题非常的简单,也非常好理解。
           
   

    这是因为西医所用的药物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非常短暂,品种太少,有病没药。西医学科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科。1899年第一个合成化学药物阿斯匹林才问世;1935年德国多马克合成了世界上第一种抗菌药百浪多息;1943年10月,青霉素才在二战末期开始使用。2015国家基本药品一共497种药品,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只有292种。试想,人类的疾病成千上万,292种药物如何能够解决人类上万种疾病?短短的一百多年,能够进行急诊急救、理化检查和各种复杂手术,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西药治不了慢性病,完全在情理之中,不值得大惊小怪。   


    那么中医为什么能治疗慢性病?就是因为中医治病技术历史悠久,中草药达几千种,并形成了经验用方,治病经验极为丰富,所以才能治慢性病。实际上,中医治病的历史具有上万年以上的历史,经方形成已有3000年的历史,形成初步理论2千几百年,形成四大经典1800年。总之,中医能治西医不能治的慢性病,是因为中医既有经验,又有草药,西医治不好是因为西医没有化药,也没有。治病经验。但是,西医现在正在不断地从中草药中提练成分,做为西药使用,中医的治病经验也会成为西医的技术。


    说了这么多,疾病的“共性”在哪里呢?就在草药、方剂对应的症状和证上,而症状和证对应的就是疾病的西医学病理学机制上,理化指标便是连结症状、证与病理学机制的纽带。关于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也在多年前就讲过。只是大家不理解而已。2014年还在健康报上发了一篇文章,受版面限制,编辑删了不少内容。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851&extra=
中医不要自断一臂——谈理化检查对于辨证的意义   
         所以,我说,思考者先生这篇文章说到点子上去了。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5-6 06:58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5-6 10:42 编辑

          当然,中医的证与内在的病理不是完全对应的。病有显象,也有隐象;一个“证”可以多证并存,也可单证存在,病理可有一处,也可有多处,由此形成了多变性。对于这种复杂关系的甄别,是衡量一个医生判断能力的关键。这里我就不细说了,聪明者一看就明白,糊涂者说透了也不懂。

       我治过很多难治病,这些难治病患者大都经过了几个月或多年求医,走过了不少大小医院,中医西医都治过,西药、中药、针灸、推拿、甚至跳大神都用过,但就是不管用。就是因为医者不明白疾病的本质在哪里。有些患者经我用手法治疗,一次就治愈者就有很多,要比中药、西药快得多。有的患者15分钟、20分钟就已经解决问题了。这算不算高难技术呢?患者最清楚。若说不难,为什么经过长时间的多人治病不愈呢?为什么其w他人掌握不了呢?若说难,为什么一治就愈呢?这里面肯定有个道理。


      为什么有这等疗效?关键就是抓住了这些疾病的本质,找到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一击得中。中医的经验加上西医的疾病本质,就是成功的诀窍。
      这不是自吹,自吹没有什么用处,不挣一分钱,有吹的时间还不如直接治病挣钱。我是在传播治病理念,有的读者心胸狭窄,病理心态,总是以已之心度人之腹,不说好话,不谈学术,单唱反调,是不道德的做法。我曾在本论坛介绍过几个案例,可以证实我以上所言。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480&extra=


      当然,我能治好许多病,不等于什么病都会治,这就是个人的精力有限,所研究的范围也必定有限,不可能每种病都有绝招。有时间,我介绍一例重症心脏病患者,找西医专家看了15年,期间经历了多个城市求医,经6名老中医久治不愈的一例重症心脏病患者。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5-6 07:45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5-6 10:06 编辑

       中医学疗效的提高,离不开现代医学的支持。那种以“中医西化”为借口有意阻碍中医发展,以达到拖中医后腿目的保守做法,最终挡不住医学发展的脚步。医学的目的是治病,追求的是技术和疗效的提高,不是为了保持原汁原味的中医技术永不变色,古中医并不是终极真理,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神化中医就是捧杀中医。继承中医,也是为了继承其中的精华,弃其糟粕,而不是什么都继承。      

      有人故意设迷魂阵,鼓吹让中医学生学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极端错误的。学生又不是考古专家,连课本上的东西都看不完,连中医经典都看不完,哪有时间看课外书。最重要的是,看了医学之外的书,对治病毫无用处,这是我的切身体会,中医需要的是治病疗效,不是云山雾罩,东扯西拉,学专业才是最重要的。中医的源头是治病经验, 是技术,不是什么文化。

         古中医认为,中医有术也有道。术就是治病方法,道就是中医理论。可是,这个道,是以哲理解释医理,不是纯粹的医理,解释的只是大体,并不到位,并不能落实到具体的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模糊的描述。而现代病人要求的是清晰。提高治病效果也需要清晰。所以,哲学之道就必须变成医学之道。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5-6 10:50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5-6 10:33
最佳方案是用数学计算出来的还是你凭空想象的?老年昏花,你能知道你自己是谁吗?

哈哈哈!小董啊,咋又发神经了呢?

在哪看到的最佳方案啊?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7-5-6 11:03
如果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想从临床经验中总结出科学规律几乎不可能。以经络为例,国内外做了大量的测试实验,发现了许多现象,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就无法总结出经络的内在本质。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5-7 10:06
黄中正 发表于 2017-5-6 11:03
如果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想从临床经验中总结出科学规律几乎不可能。以经络为例,国内外做了大量的测试实验, ...

如果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想从临床经验中总结出科学规律几乎不可能。以经络为例,国内外做了大量的测试实验,发现了许多现象,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就无法总结出经络的内在本质。
——————————————————————————————————
       实践治病经验也可以归纳出规律,形成经验技术理论,经验技术的背后隐藏着科学原理,这个科学原理就是规律。尽管不知内在本质,但也是有规律存在的。不然就没有中医理论。
作者: 谈玄说虚    时间: 2017-5-7 20:12
黄中正 发表于 2017-5-6 11:03
如果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想从临床经验中总结出科学规律几乎不可能。以经络为例,国内外做了大量的测试实验, ...

我说黄先生,你这个玩笑开的有点大,请教,是先有实践还是先有理论?
如果你说的科学理论指导是用西医或现在水平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医,那还不如废了中医,因为那样的指导不仅害中医,还会害人。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7-5-7 23:52
本帖最后由 黄中正 于 2017-5-7 23:59 编辑
谈玄说虚 发表于 2017-5-7 20:12
我说黄先生,你这个玩笑开的有点大,请教,是先有实践还是先有理论?
如果你说的科学理论指导是用西医或 ...

我们不是在空谈理论与实践关系。我们阅读了大量的关于经络相关实验的现代文献,也做了相同的经络实验,发现经络中现象很复杂,过去一直没有理论解释(也有用中学电学理论来解释,但解释不通),只能作为人体经络存在的证据。(注:经络的实验现象不是你们中医临床所能察觉的,比如经络内的频率在不同刺激作用下产生跳跃性变化 、还有同一经络上不同穴位电位之间的相位变化等)。现用比较深奥的数学理论做指导,可以解释经络现象的内在科学规律。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人体利用科学规律的能力来自何处?只能用天人合一来解释。
这就是我原话的真实含义,你理解了吗?

作者: 谈玄说虚    时间: 2017-5-9 03:48
黄中正 发表于 2017-5-7 23:52
我们不是在空谈理论与实践关系。我们阅读了大量的关于经络相关实验的现代文献,也做了相同的经络实验,发 ...

我对你说的“经络中现象很复杂”,也许你们通过实验掌握了经络的一些规律,丰富了前人留下的东西,建立了一套数学模型,是初步的,其实用数学理论解释一些事物也不是你们的独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很简单的数学模型。
规律都是由实验经验总结归纳而来,数学是我们认识规律的一种工具。至于说你们掌握了经络的一些规律就说可以解释经络现象,恐怕还差得远。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5-14 22:36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5-14 23:11 编辑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角度讲,既然承认中医理论是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那么,在人体中就一定有其物质基础。尽管目前还不能准确地对号入座,但并不等于就没有物质基础。可喜的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已经把人体的微观结构搞得一清二楚,而且又有如此众多的现代边缘学科为此提供了理论上的联系,那么,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就一定能够找到其物质基础,并最后揭示中医理论的科学本质。”
-----------------------------------------------------------------------------------------------
王教授好!
中医虽然经历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但一直都不具备对疾病本质及治疗原理的认知水平。
这一方面,其它民族医学也都大同小异。只有现代医学学科划分细致,才把人体疾病搞得相对清楚。
中医学不是神学,不可能超越人体--物质基础,去治病。

20世纪以来,西医所治疗的病越来越多,而中医所治疗的病是越来越少。
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西医所治的病与传统中医所治的病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复的,而且比中医治得好。
在这些中西医重复的病种上面,西医所采用的方法背后的科学原理与中医是同一性的。
中西医的同一性科学原理,不用揭示都能比较出来。

西医如果不能替代中医,跑到中国来做什么?
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很多中医人一直都不明白。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5-14 22:39
只要是给人体治病,虽说方法不同,角度不同,但遵循的原理必然具有同一性。
这么简单的逻辑,到了中医这里,怎么就变得复杂了?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5-15 11:03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5-15 03:09 编辑

      思考者朋友认为:只要是给人体治病,虽说方法不同,角度不同,但遵循的原理必然具有同一性。这么简单的逻辑,到了中医这里,怎么就变得复杂了?
    村人认为:思考者朋友的认识是有道理的:中医治病并非什么黑箱?中医诊断是依据寒热现象的体征表现如舌苔、脉博以及在身体不同部位颜色变化以及大小便的多少、颜色及次数多少等来判断疾病的部位、轻重和预后。依据不同部位的寒热表现出的现象,经推理来判断是功能的削弱或增强,再进一步推理判断阴的胜虚。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比较复杂。因为,阴的胜虚不可能通过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来判断,就是在百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也不能看到细胞膜结构的变化也就是阴的胜虚,至于功能虽可通过现代医学手段进行初步判断,但缺少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而无法作为对照比较。因此,中医诊断
的阴阳胜虚是凭现象和经验来作出的,但并非是什么黑箱?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5-15 12:07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5-15 12:09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5-15 11:03
思考者朋友认为:只要是给人体治病,虽说方法不同,角度不同,但遵循的原理必然具有同一性。这么简单 ...

     思考者朋友认为:只要是给人体治病,虽说方法不同,角度不同,但遵循的原理必然具有同一性。这么简单的逻辑,到了中医这里,怎么就变得复杂了?
    村人认为:思考者朋友的认识是有道理的:中医治病并非什么黑箱?中医诊断是依据寒热现象的体征表现如舌苔、脉博以及在身体不同部位颜色变化以及大小便的多少、颜色及次数多少等来判断疾病的部位、轻重和预后。依据不同部位的寒热表现出的现象,经推理来判断是功能的削弱或增强,再进一步推理判断阴的胜虚。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比较复杂。因为,阴的胜虚不可能通过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来判断,就是在百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也不能看到细胞膜结构的变化也就是阴的胜虚,至于功能虽可通过现代医学手段进行初步判断,但缺少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而无法作为对照比较。因此,中医诊断的阴阳胜虚是凭现象和经验来作出的,但并非是什么黑箱?
----------------------------------------------------------------------------------------------------------------
很高兴与张先生在某些问题上达成共识。
人体疾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反应。从这个角度认识人类疾病,无论是西医的病理改变,还是中医的体征表现(舌苔脉像)都是疾病的反应过程,将其一视同仁,就不难看出在中医认识与西医认识之上,疾病有着它自身的规律。中医及西医所揭示出来的规律,都是疾病规律的一角。

至于阴阳、虚实、寒热等概念,古人用的都是形容词,可见不是用电子显微镜所能观察的实体,而是一种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对照比较方法。传统中医诊断靠的是辨别阴阳胜虚寒热,只能凭对现象的感觉经验来判别。
即便判别出来了,也不能治病,而是治证(包含消除症状)。

西医虽能诊断疾病,也能治疗疾病,但西医没有辨证一说,故无法体现个性化治疗。所以西医的疗效在白鼠身上非常明显,但到了具体人体身上也就大打折扣了。

朱良春大师一语道破天机,辨证,其实辨的是症状,当然治的也是症状。
中医的原始认知及手法,无法深入到病理面层去治疗疾病。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5-16 10:34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5-16 10:35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5-15 14:58
同一性于粒子还是波?粒子是有结构的,波没有结构。请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岳毅科回答。

同一性于粒子还是波?粒子是有结构的,波没有结构。请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岳毅科回答。

-----------------------------------------------------------------------------------
我还记得有一位称“妙之门”的先生发过一贴,问:“董建军先生的水平究竟有多高?”

如今看来确实不低!他竟然知道“粒子是有结构的,波没有结构” 。
如果深思一下就是,西医学科有结构,中医学科没有结构
董先生这一发现非常重大,堪称划时代!
那么,下一个难题接踵而来,就是
面临新的时代,中医的学科结构应该如何搭建?
里面还有那些关键性问题需要突破?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7-5-16 12:54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该如何解释?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7-5-16 14:07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5-15 12:07
思考者朋友认为:只要是给人体治病,虽说方法不同,角度不同,但遵循的原理必然具有同一性。这么简 ...

辨证,其实辨的是症状,当然治的也是症状。

Well,朱国医怎么说俺不知道。但咱们都是理工出身的,可以而且应该用代数方程式 y=f(x)的思维方式这样去解读:f是个函数名称叫‘辨’,x是f的输入叫‘症状’,y是f运算的结果叫‘证’。这才是对中医辨证的正确现代解读。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5-16 15:51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5-16 15:57 编辑
萧铁 发表于 2017-5-16 14:07
Well,朱国医怎么说俺不知道。但咱们都是理工出身的,可以而且应该用代数方程式 y=f(x)的思维方式这样 ...

Well,朱国医怎么说俺不知道。但咱们都是理工出身的,可以而且应该用代数方程式 y=f(x)的思维方式这样去解读:f是个函数名称叫‘辨’,x是f的输入叫‘症状’,y是f运算的结果叫‘证’。这才是对中医辨证的正确现代解读。
------------------------------------------------------------------------------------------------
用 y=f(x) ,函数表达式表达传统中医辨证论治是可以的。
朱国医的意思是要把西医诊断加进去,那可就复杂的多了。
我们的研究人员也曾研究过朱国医的医案。从医案反映,朱国医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我还是用这个函数式来表达一下新中医的辨证论治法则吧:
         △y=f(x) ,
       △x=x1-x2=个体免疫能力—疾病对个体的侵蚀作用                                     

                   =全面体检资料疾病单项检查资料
      △y为证
这样的好处是只看资料不见人,不需要望闻问切。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5-23 11: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5-23 15:42
叶苗 发表于 2017-5-23 11:42
中医从望光色中去认识人体,西医从解剖去认识人体,光色与解剖是两种完全不同体系的座标系,它们分别从属 ...

叶苗先生是中医相对论学家。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5-23 20: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5-25 12: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5-25 12: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5-26 10:09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5-26 02:19 编辑

          中医理论是黑箱是一种对中医理论无从理解的无奈说法,其实中医在内经时代就是以人体结构、功能和现象认识和治疗疾病,当时的治疗方法就具有用大、中、小“毒物”治病的药物治疗方法。根据示从容论中载:一人之病,病在一藏也,若言三藏具行,不在法也。说明当时就是在治不同藏府的病,用针灸治疗时,对不同藏府的疾病具有不同的取穴。但不同藏府的疾病可在全身的不同部位如舌苔、外在不同部位的颜色以及不同的病人的自我感觉以及表出的二便及其颜色来判断属于何种藏府的疾病,并针对疾病进行治疗,只不过当时药物尚少,能挽救重病患者的机会甚微。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5-26 17:30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5-26 17:31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5-26 10:09
中医理论是黑箱是一种对中医理论无从理解的无奈说法,其实中医在内经时代就是以人体结构、功能和 ...

张先生说得比较客观。见识过张先生的一些观点还是很睿智的。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