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证与症候 (转) [打印本页]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7-3-9 05:34
标题: 证与症候 (转)
证与症候
甄常友 于 2015-9-21 09:49 PM 编辑


作为一个中医先生,必须懂得什么是证,什么是证侯。然而许多人却对这两个概念熟视无睹,对它们的内涵更是不甚了了。
为了简单而且直观的说清楚什么是证,什么是证侯,我们举例来说明。
例如:
气虚证的证侯是:少气懒言,疲倦乏力,头晕目眩,舌淡,脉虚等。
在这里,少气懒言,疲倦乏力,头晕目眩,舌淡,脉虚等都是证侯。其中少气懒言,疲倦乏力,头晕目眩属于症状,舌淡和脉虚属于体征。
由此看来,证侯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也就是说,证侯是个大概念,它包括症状和体征。就像什么是粮食?粮食是个大概念,它包括豆类和谷物。
下面再说说什么是证。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患者如果具有少气懒言,疲倦乏力,头晕目眩,舌淡,脉虚等证侯,那么就说明患者得的是气虚证。
由此看来,证指的是特定的一组证侯(证侯群)。也就是说,我们把一组特定的证侯命名为某某证。当然这个命名不是随随便便的,它必须体现出病患的基本特点,也就是抽象出患者症状和体征最本质的东西,即妙先生所说:证来自于证侯的抽象。
总而言之,证侯是具体的症状和体征,可以通过四诊而获得。
证仅仅是一个没有实体的概念,它无法从患者身体中检测出来,只能由证侯中抽象出来。因此证不是病症,只能反映疾病的某些性状。


http://www.zhongyiyao.net/bbs/thread-63962-1-1.html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3-9 07:21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3-8 23:22 编辑

证仅仅是一个没有实体的概念,它无法从患者身体中检测出来,只能由证侯中抽象出来。

一一结论明显是错误的,与临床事实不合。如果证是一个没有实体的概念,中医的方药作用的对象与目标是什么?是虚无?

但如何会得出这样错误的结论,问题出在哪个逻辑环节,值得大家思索探讨。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3-9 10:45
概念不是"存在″的本身,概念是大脑意识对"存在"的概括与反映。

一切概念本身都不是实体存在,而是大脑意识中的存在。但概念所概括与反映的对象与内容,多数时候是一种实体存在,不是虚无。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3-9 15:04
证是病机,证候是内在病机的外在表现。医生从外在表现判断内在病机,这个过程叫辨证。辨证的结果是知道了病机,也就是知道了证。辨证的对象是证的外在表现,叫证候。
这是《中基》课程上的基本概念,就和小学生知道乘法是连加一样。这种基本概念还有含糊的话,说明没有正式学习过中医。


从汉字本义上认识。候,1,是等待、观察。2,是等待、观察的对象。
气候,就是大气物理变化所表现的状态。要了解地球大气的变化,就要、也只能观察“候”。


症、证、证候、病机……这些词汇,这些名称,都是人为规定的,你改个名字,叫做馒头、包子、发糕也可以,可是疾病表现与内在机理的关系,这是客观的,观察疾病表现来认识病变机理,这是医学(中医和西医)的基本方法,这些关系是不能随便乱说的。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3-9 15:11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7-3-9 15:15 编辑

病机的表现,叫候。
了解候,叫诊。
分析候,叫辨。
辨出来的病机,叫证。
针对证进行治疗,叫施治。

对治疗措施进行讨论,叫论证。


合起来,叫辨证论治。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3-9 15:13
论坛里,都是中医专业人员。大家应该对辨证论治的内容、意义、方法、经验、研究这些内容深入讨论,不可停留在几个字眼的基本概念上,不可老在初级水平呆着。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3-9 16:52
llyyjj 发表于 2017-3-9 07:04
证是病机,证候是内在病机的外在表现。医生从外在表现判断内在病机,这个过程叫辨证。辨证的结果是知道了病 ...

症、证、证候、病机……这些词汇,这些名称,都是人为规定的,你改个名字,叫做馒头、包子、发糕也可以

——这就是名称与概念的区别。一个理论体系里,关键的是概念,不是名称。概念通过名称表现出来,但名称不是概念,概念必须要有明确的内涵与外延。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3-9 16:57
llyyjj 发表于 2017-3-9 07:04
证是病机,证候是内在病机的外在表现。医生从外在表现判断内在病机,这个过程叫辨证。辨证的结果是知道了病 ...

可是疾病表现与内在机理的关系,这是客观的,观察疾病表现来认识病变机理,这是医学(中医和西医)的基本方法,这些关系是不能随便乱说的。

——这段话点个赞。

诊治过程中存在的客观要素,关键性的其实只有三个,症状、病理改变、病因。

一个临床医生主要分析与研究的,一是症状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一是病理改变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一是病理改变与病因(生物物理化学心理社会诸外因)之关系。核心枢纽是病理改变。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7-3-10 11:41
概念明确,学习了!
请教一个问题:本文标题用“症侯”,文中用“证候”,二者的含义是否相同或不同?谢谢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3-10 15:15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7-3-10 11:41
概念明确,学习了!
请教一个问题:本文标题用“症侯”,文中用“证候”,二者的含义是否相同或不同?谢谢

本文标题用“症侯”,文中用“证候”,本来两个词的意思有区别的,但首帖作者似乎没有在意这个区别,或许作者认为没有区别。


候,是观察和观察的结果。讲中医,候就是医生能观察到的表现。症状和体征。
症,是病人自觉症状,通过诉说,医生也能观察到。一般习惯上,把体征也归到症里。那就是症状和体征,也就是和候是一个意思。
证是辨证的结果,实际是分析出来的病机。


组成词组以后:
证候,是证的候,是某证的症状和体征,是某某病机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不管是什么病,不管是谁。是某证就有应该有某证候。
症候,是某病或某人所有的表现。


证候与症候都是词组,证候应该是偏正词组,是讲候的,但限制在证的范围内。风寒束表的证候、邪热壅肺证候,这些候,都是相关证应有的表现。在讲辨证施治里,常是某某证、证候、治法、方药这样排列。
症候是联合词组,两个词表示的意思一样或者相近。症候没有限制,这个病,这个人,所有的表现都是症候。而证候只是某证的表现。
比如,高速公路,是讲公路的,但限制在某一种公路。道路,就没有限制,是所有的路,大路、小路、高速公路都是道路。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7-3-10 20:14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7-3-10 12:23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7-3-10 07:15
本文标题用“症侯”,文中用“证候”,本来两个词的意思有区别的,但首帖作者似乎没有在意这个区别,或许 ...

我是糊涂中的糊涂,没弄懂。谢谢讲解哈!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3-10 20:54
杏林童子先生读文章很细心。从原文内容来看,原作者似二者未作区分,潜意识里,证候即症候。其实证症不分或乱用,在中医领域很常见。如中医内科领域,有喘证、颤证、痿证等,实质上当为喘症、颤症、痿症等。做为证的概念,当含有病位病性之属性,如肝阳上亢,心血亏虚等。肝阳上亢、心血亏虚与喘、颤、痿等,根本不是一类的名词。喘、颤、痿等,皆是症状。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3-10 20:59
证候当于证相对。前者指证的外在表现,即症状(有时包括体征)。后者指证的本体(或实体),即病理改变,由病位加病性组合而成。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3-10 21:51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7-3-9 07:21
证仅仅是一个没有实体的概念,它无法从患者身体中检测出来,只能由证侯中抽象出来。

一一结论明显是错误 ...

证仅仅是一个没有实体的概念,它无法从患者身体中检测出来,只能由证侯中抽象出来。因此证不是病症,只能反映疾病的某些性状。
--------------------------------------------------
这个结论的错误在于,作者把“抽象”和“检测”的意思没弄明白。
检测,是医生的主动行为,也就是四诊。检测的是候,不能直接检测出来证。
抽象是对候的抽象的结论,所谓抽象,并不是没有,而是病人不能自知、候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这个结论,这个结论,是要靠医生抽象思维才有结果。
所谓“没有实体”,他想说证能直接表现在候上。


证要医生动脑筋思考,医生的任务就是从候里抽象出来证。而这个”证”,是疾病的本质,是实实在在的实体。西医的病理学,就是讲这个的。中医虽然没有西医那样的《病理学》,但中医知道有实实在在的病变存在。
证,又叫病机。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3-10 22:03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7-3-10 20:54
杏林童子先生读文章很细心。从原文内容来看,原作者似二者未作区分,潜意识里,证候即症候。其实证症不分或 ...

喘证、颤证、痿证。这些名称,是当初编中医教材时,没有明确制定内科病名规范时用的一种临时名称,后来有的改证为病,有的没改。
中医内科中的内伤杂病,病名的命名规范,也讨论了几十年了,现在也没有满意的结果,外感热病,古人命名的很科学、合理。
中医内伤杂病的病名,我认为,可能永远不能明确规范。
医生在临床、科研中,都是以西医病名为病名,而以中医辨证为分型的。本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实际应用了几十年了,这是中医这些年能够有所进步的主要保障。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方法始终得不到中医界的公开承认,但大家一直在用,一直用到获得了诺贝尔奖,中医界还不承认。
您说,中医界就这点出息,怎么进步啊!


打个比方,一对夫妻,自主婚姻,家长不承认,他们就自作主张一起过日子了。家长也和他们正常来往,帮他们过日子,带孩子,儿孙满堂了。可是家长还不承认他们结婚了。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3-10 22:22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3-11 07:22 编辑

医生在临床、科研中,都是以西医病名为病名,而以中医辨证为分型的。本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实际应用了几十年了,这是中医这些年能够有所进步的主要保障。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方法始终得不到中医界的公开承认,但大家一直在用,一直用到获得了诺贝尔奖,中医界还不承认。

一一西医辨病论治,以病因为核心,强调的是纵向思维一一在病因作用下病理过程或状态在时间轴上的发展演变关系;

而中医辨证论治,以病理改变为核心与纲领,强调的是横向思维一一在"刻下"的时间点上,机体不同的病理过程或状态在空间结构上的相互关系。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3-10 22:35
医生在临床、科研中,都是以西医病名为病名,而以中医辨证为分型的。本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实际应用了几十年了,这是中医这些年能够有所进步的主要保障。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方法始终得不到中医界的公开承认,但大家一直在用,一直用到获得了诺贝尔奖,中医界还不承认。

一一这个是辨病分型论治,是对辨病论治的细化,虽然也有证型的结论,但诊断的思维程序,已不再是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路径。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3-10 22:44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7-3-10 22:22
医生在临床、科研中,都是以西医病名为病名,而以中医辨证为分型的。本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实际应用 ...

这是西医病名的范围内辨证论治,可以把横向纵向都包括。
再说,除了这个方法,根本没有其他方法。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3-11 04:13
这是西医病名的范围内辨证论治,可以把横向纵向都包括。
再说,除了这个方法,根本没有其他方法。

一一有的。

采用传统中医内科病的体系,以主症为纲,直接辨证(病理改变)而治。以主症为切入点,定病理部位,定病理性质,定彼此病理改变间的相互关系,再进行论治。

相当于把传统西医体系打破了进行重新架构,以病理学为核心与纲领,进行重组。

(以上所述,主要是在内伤杂病领域)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3-11 04:31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3-10 20:46 编辑

相当于把传统西医体系打破了进行重新架构,以病理学为核心与纲领,进行重组。

一一重组过程中,首要的核心,是要编排一部病理诊治学。以病理改变为单位的诊断及治疗学。病理改变以部位为纲,性质为目,从局部到整体,从内到外,从系统层面到器官组织层面,从功能病变到形态结构器质病变,治疗方法上从西药到到中药,从药物治疗到手术针炙理疗……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7-3-11 05:26
llyyjj 发表于 2017-3-10 13:51
证仅仅是一个没有实体的概念,它无法从患者身体中检测出来,只能由证侯中抽象出来。因此证不是病症,只能 ...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7-3-11 05:27
llyyjj 发表于 2017-3-10 13:51
证仅仅是一个没有实体的概念,它无法从患者身体中检测出来,只能由证侯中抽象出来。因此证不是病症,只能 ...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当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人体正气强弱不一,病变部位有深浅,阴阳平衡状态有别,邪气性质与盛衰亦有差异,在疾病过程中的病机也是随着正邪消长而不断变化的。因此,疾病发生的机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区分为病机总纲、基本病机、和具体病机等不同的层次。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7-3-11 05:28
llyyjj 发表于 2017-3-10 13:51
证仅仅是一个没有实体的概念,它无法从患者身体中检测出来,只能由证侯中抽象出来。因此证不是病症,只能 ...

病机,是指能够涵盖各类疾病的病机变化,包括阴阳失调和邪正盛衰两方面。阴阳协调平衡则人体无病,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阴阳失调,是任何疾病过程中都必然存在的病理变化,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不可见,寒热见之,故寒热可以别阴阳属性。各类致病因素统名曰邪,因邪伤正,正邪交争以致邪正盛衰变化,则是从正邪交争的角度探讨疾病病机虚实变化的纲领。因此,在临床辨证过程中,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分析探求阴阳失调和邪正盛衰的具体情况,进而掌握疾病的寒热虚实,从而作出准确的辨证,成为论治的基础和指导。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7-3-11 05:28
llyyjj 发表于 2017-3-10 13:51
证仅仅是一个没有实体的概念,它无法从患者身体中检测出来,只能由证侯中抽象出来。因此证不是病症,只能 ...

主要指气机失调和气化失常。人之所有惟气与血,人体内所有的生理活动都是以气机活动和气化过程为基础的,因此,任何具体的生理活动都是气机运动和气化活动的一部分,都可以用气机运动和气化过程加以概括。所以说,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任何病机变化不论是产生于局部,还是发生于全身,都必然要引起气机运动的失调和气化活动的失常,从这一意义上讲,气机失调和气化失常是疾病的基本病机。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7-3-11 05:29
llyyjj 发表于 2017-3-10 13:51
证仅仅是一个没有实体的概念,它无法从患者身体中检测出来,只能由证侯中抽象出来。因此证不是病症,只能 ...

折叠具体病机及其分类法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具体的病变部位、致病因素,都会表现为具体的病证,都存在具体的病机变化。只有对此进行细致分析研究,才能更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

① 按病变部位分类:

脏腑病机:人体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完成以脏腑为核心。疾病不出外感、内伤两大类,在疾病发生之后,无论何种病因,也不论邪气从何处侵入,都必然要影响到脏腑。外邪致病,邪气由表入里,波及脏腑;内伤发病,则邪气直损脏腑。此外,临床辨证、处方用药、将养调摄,也无不以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基础。由此可知,脏腑病机在具体病机中据首要的、主导的地位。

气血津液髓精病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五脏主藏精气,精气不外气血津液精髓之属,凡此之类,充于脏腑,行于经髓,达于全身。成为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精髓由脏腑气化活动而产生,同时也是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疾病过程中,或邪气直伤气血津液精髓,或影响其谧藏与循行,即导致其功能活动失常。因而,气血津液髓精病病机主要可以概括为形质亏损和功能逆乱。这一病机变化具有普遍性,即他不但体现出各种病机变化基本规律,而且可以单独存在,因而,又具有特殊性。

经络病机: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行气血、通行阴阳、联络脏腑组织、四肢百骸的重要作用。因此,脏腑的协调,阴阳贯通,气血流行畅达,皆以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为基础。在疾病过程中,可以出现单纯的经络受病,或脏腑气血受病,累及经络等不同的情况。临证循经辨证、循经用药、循经取穴,皆以经络病机为基础,如对头痛的辨证论治,就强调辨头痛部位,以明病变所在脏腑、经络,进而分经选药,可以增强针对性,提高治疗效果。

② 按疾病病因分类

六气病病机:六淫邪气是引发外感病的致病因素,六气病机主要是研究六淫邪气引发疾病的各种病机变化,这是外感热病、内伤杂病以及临床各科都要涉及的主要内容。

七情病病机:情志变化本是生命过程中的正常情志活动,但七情变化过与不及也能引发疾病。七情致病,各有特点与变化规律,其损伤脏腑与产生的证候各有特征,而探讨七情致病的病机特点与规律性,对认识情志病、精神病以及其他疾病都是十分重要的。

内生五气病病机:风、寒、湿、燥、火五邪自内而生,常责之五脏功能失常,故此五邪即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致病因素。所以,内生五气病病机,一方面要分析五邪产生的病机过程,同时又要研究五气产生后导致新的疾病发生的病机变化。因此,内生五气病病机与上述六气、七情病机,与脏腑、气血津液精髓、经络病机等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同时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是分析内生五气病机的基础与指导。

痰饮、瘀血病病机:痰饮、瘀血作为病理产物性病因,其致病的机理是极其复杂多变的,这是由于其本身产生机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的,其致病特点也不同于六淫、七情。因此,痰饮、瘀血病病机常常单独讨论。但由于痰饮、瘀血的形成,其病因离不开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病变也不出脏腑气化失常,气机失调,气血津液亏虚,因而,讨论痰饮、瘀血病病机,又必须联系六淫、七情、脏腑病机、气血津液病机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辨明疾病的本质。

③ 按疾病类别、病、证、症的病机分类

外感病病机:主要包括六经病病机、卫气营血病机和三焦病机,分别用于阐述外感热病的病机变化规律。六经病病机本是专门研究伤寒为主外感病的病机变化规律;卫气营血病机与三焦病机专门研究外感温热病的病机规律,但前者主要用于阐述温热病机制,后者则主要研究湿热病病机规律。

临证病机:研究分析临床各科具体病证之病机规律。临床各科诸多疾病,因其发生、发展都有独特的规律性,因此,分别予以详细研究,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内科病中常见的失眠病,病因不出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劳倦过度,病机则有邪气内扰,心神不宁,或阴阳亏虚,心神失养的不同。再如,郁证病起于七情内伤,基本病机为气机郁滞,病位在肝。但气郁日久,可以导致血郁、火郁、湿郁、痰郁等,诸郁化火,复能伤阴,因此,郁证病机具有以肝郁为首,气郁为先,久郁致虚的特点。临证把握具体病证的病机特点,对辨证论治、辨证施护都具有指导意义。

证候病机:证候亦称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这一病理变化就是证候病机。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就包含了对证候产生机理的分析与判断,因此,辨证的过程,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探求证候病机。证候病机代表的证候群具有相对固定的特征。如《伤寒论》中所述的桂枝证、柴胡证,都是赋予特殊含义的证候,它代表着营卫失和,少阳被郁等不同病机变化。不同疾病,可具有相同的证候病机,如郁证、胁痛、胃痛、腹痛、淋证等都可见肝气郁结的证候病机,这是异病同治的理论依据。证候本身就说明病机变化。如内伤头痛中,常见痰浊头痛与瘀血头痛二证,一经辨证为痰浊头痛,则其头痛的病机必然是痰浊中阻,清阳被蒙;瘀血头痛则必然是瘀血阻滞,脉络不通。同时也就成为立法、处方、用药的基础。故证候病机,是辨证论治这一过程中所要探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症状病机:症状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变化,或为医生通过各种诊察手段而获得的客观异常所见,简称症。它是构成疾病临床表现的最基本单位。同一症状,在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疾病过程中,其发生机理也不尽相同,因此,症状产生的机理,称为症状病机。症状可以说明证候病机,典型的症状,常常是疾病病机的外在征象。如《伤寒论》说的:"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个一症不是无原则的,它必须能说明证候病机,因而是典型症状,也称主症。同一症状,产生的原因不同,病机有别。如食欲不振一症,或因胃中积滞,胃失和降不能受纳;或因脾虚不运,以致胃不能纳;或因肝气郁结,木不疏土,肝胃不和;或因胃阴不足,胃失润降等等。同一患者所述不同症状,其发生机理也不同。如血虚患者,失眠、心悸、健忘由心失血养;头晕为清窍失荣;面色萎黄由肌肤失养;大便燥结则为肠道失润;脉细为血虚不能充盈之故。分析症状病机是准确辨证的前提,也是临床加减用药的重要依据。因此,也就成为临床医生的基本功。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3-11 17:48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7-3-11 04:13
这是西医病名的范围内辨证论治,可以把横向纵向都包括。
再说,除了这个方法,根本没有其他方法。

采用传统中医内科病的体系,以主症为纲,直接辨证(病理改变)而治。以主症为切入点,定病理部位,定病理性质,定彼此病理改变间的相互关系,再进行论治。
-------------------------------------------------------------------------
这个办法,是现行中医教材采取的办法,是有许多优势。但我认为,这个办法是初级阶段,在中医学院教学中是适用的,就是培养一个中医师水平学生可以用这个方法,再要提高就不能了。
现在的教学、考试都是这个办法,这样中医内伤杂病的水平一直就停留在这个阶段。显见的事实就是,所有的科研、临床观察等等,都没有采用这个标准或办法。这您也知道。
不要讲道理了,咱们讨论一下,您把现行的内科病名,或者您设计一个内科病名。拿出来咱们一起看看。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3-11 22:02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3-11 14:19 编辑

现在的教学、考试都是这个办法,这样中医内伤杂病的水平一直就停留在这个阶段。显见的事实就是,所有的科研、临床观察等等,都没有采用这个标准或办法。这您也知道。
不要讲道理了,咱们讨论一下,您把现行的内科病名,或者您设计一个内科病名。拿出来咱们一起看看。

一一李老师提的有道理。上述方法(以主症为纲的临床诊治体系)实际上是考察临床医生之临床应用的能力,并不利于科研,临床观察总结等。

利于科研,临床观察重复总结的,当是病理学诊治体系。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3-11 22:03
20楼

……重组过程中,首要的核心,是要编排一部病理诊治学。以病理改变为单位的诊断及治疗学。病理改变以部位为纲,性质为目,从局部到整体,从内到外,从系统层面到器官组织层面,从功能病变到形态结构器质病变,治疗方法上从西药到到中药,从药物治疗到手术针炙理疗……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3-11 22:11
以病理学为单位进行其防治规律与方法的研究。

而不是以病为单位进行其防治规律与方法的研究。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3-11 22:14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3-11 14:16 编辑

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原因就在于诊治的基本单位,是病理改变(单个的病理过程或状态),而不是病(一定病因作用下的病理过程或状态的集合)。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