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现代医学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打印本页]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2-22 16:19
标题: 现代医学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中医表面上治的是症,实际上治的是病理(证)。因为症状与病理是密不可分的,症状是病理改变的属性,病理改变是症状的实体存在与直接原因(引发病理改变的原因是病因)。症状的缓解与消除,是内在病理改变得到缓解与消除的直接外在表现与反映。

对于西医言,原先是以治疗病因为重心,而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其发展的趋势,将是转移到以治疗病理为重心。这将是整个医学发展史上一个根本性的、战略性的转变趋势。而这一趋势,恰好是中医的专长与优势。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6-5 12:28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6-5 04:30 编辑

      现代医学尚未承认中医的“寒热”现象存在,个人认为是有悖于生理学立场的作为,理由是:人体最重要的基本生存条件是无时无刻进行的新陈代谢,一旦新陈代谢停止人体生命即告终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根据生物华化学的研究,人体摄入的物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有大约50%形成热量散发是现代医学所承认的。人体可因不同原因如阴的胜虚、甲状腺功能的异常、肾上腺功能的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的异常等原因导致代谢的变化导致阳功能的变化同产热量的变化是新陈代谢的规律,产热量减少让人感到寒冷就是寒,产热量增多让人感到烦热就是热。之所以现代医学不承认中医理论的寒热,是无视生物化学理论产生的偏见。现代医学能转变对中医的偏见么?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5 18:53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5 18:55 编辑

中医表面上治的是症,实际上治的是病理(证)。因为症状与病理是密不可分的,症状是病理改变的属性,病理改变是症状的实体存在与直接原因(引发病理改变的原因是病因)。症状的缓解与消除,是内在病理改变得到缓解与消除的直接外在表现与反映。

对于西医言,原先是以治疗病因为重心,而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其发展的趋势,将是转移到以治疗病理为重心。这将是整个医学发展史上一个根本性的、战略性的转变趋势。而这一趋势,恰好是中医的专长与优势。

--------------------------------------------------------------------------------------

其实,先生出现一个逻辑矛盾。
先生首先认定的是传统中医很厉害。

既然是这样,那你还搞中西医结合做什么?
西医的战略重点都转移到中医这里来了。
中医的专长与优势足以让西医无地自容,干脆回到西方去。

先生显然不知道,国家搞中西医结合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通过西医,来提高中医。
让中医发挥出它原先发挥不出的优势。
如果认为中医原先优势就很大,而且已经发挥出来了,那中西医结合完全是多此一举!

一定要看清,古代中医,即便有些优势,缺乏科学技术,几千年都发挥不出来。
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中西医结合的主题是:
中医如何借助现代医学理论及手段,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更高。

盯着这个主题,才能讨论中西医结合的核心问题是否已经解决了。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6-5 19:45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6-5 10:53
中医表面上治的是症,实际上治的是病理(证)。因为症状与病理是密不可分的,症状是病理改变的属性,病理改 ...

其实,先生出现一个逻辑矛盾。
先生首先认定的是传统中医很厉害。

既然是这样,那你还搞中西医结合做什么?
西医的战略重点都转移到中医这里来了。
中医的专长与优势足以让西医无地自容,干脆回到西方去。

一一不是在下出现逻辑矛盾,而是您偷换了概念。

个人认为传统中医有优势,是指中医的疾病本质观,中医的诊治思维或模式,在内伤杂病领域有着特定的专长与优势,并没有否定西医的专长与优势。在传染流行性疾病领域,西医以病因为核心的疾病本质观及诊治思维或模式,是成功有效的;在具体的生理病理药理研究机制上,西医有着极大的优势。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6-5 19:54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6-5 19:55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7-6-5 19:45
其实,先生出现一个逻辑矛盾。
先生首先认定的是传统中医很厉害。

陈先生好!
现有一个难治病案,病情复杂,特邀您一起讨论。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70791&extra=&page=1


已有多人参与讨论。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7-6-7 08:22
本帖最后由 黄中正 于 2017-6-7 08:25 编辑

这种因果关系分析意义不大。症和病理是相关的,但又有区别。查验病理复杂而困难,但可直接辨证。另外还有可能存在病理但无症(或不明显)的情况。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7 09:37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7 09:41 编辑
黄中正 发表于 2017-6-7 08:22
这种因果关系分析意义不大。症和病理是相关的,但又有区别。查验病理复杂而困难,但可直接辨证。另外还有可 ...


这种因果关系分析意义不大。症和病理是相关的,但又有区别。查验病理复杂而困难,但可直接辨证。另外还有可能存在病理但无症(或不明显)的情况。

-------------------------------------------------------
黄先生的理解到了一定的高度!
西医就是把症状与病理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因果关系。我理解大家所说的“西化思维”,就是被西医的这种因果关系给束缚了。
在症状紧急的情况下,不去治症状,反而去治病理。病理尚未改善,人却因症状严重而死。
中医治病的真谛,就是要把症状与病理的因果关系切断,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治疗。

查验病理虽说复杂而困难,但是对于病的认识具有全面性。
辨证虽然直接简单,却只是病理过程的一部分,况且,辨证靠的是感觉,误差还是很大的。
现代医学进入中国以来,就出现了一种新情况:
有很多病,没有明显感觉或症状,也辨不出什么证,但理化检测确有结果。
这就是现代医学比传统医学先进的地方。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7 09:46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7 09:49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6-5 19:02
中药的性味归经怎么借助现代医学理论及手段?借助现代医学理论及手段与中医理论技术不是一个概念,现代医 ...


中药的性味归经怎么借助现代医学理论及手段?借助现代医学理论及手段与中医理论技术不是一个概念,现代医学理论及手段是粒子的理论技术,中医理论技术是波的理论技术;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混混岳毅科就有得出原地转圈圈的结论。

-------------------------------------------------------------------------
董先生,你不是扭脚的吗?怎么跑到《中西并用》栏目来了?
是谁把你链接过来的?
你一个小学毕业生,也懂西医吗?

西医里有一种病叫糖尿病,
既然来了,你就给大家谈谈,
扭脚上的哪一个区域或穴位可以降血糖?
为什么?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7 10:01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7 10:06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6-5 12:28
现代医学尚未承认中医的“寒热”现象存在,个人认为是有悖于生理学立场的作为,理由是:人体最重要的 ...


现代医学尚未承认中医的“寒热”现象存在,个人认为是有悖于生理学立场的作为,理由是:人体最重要的基本生存条件是无时无刻进行的新陈代谢,一旦新陈代谢停止人体生命即告终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根据生物化学的研究,人体摄入的物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有大约50%形成热量散发是现代医学所承认的。人体可因不同原因如阴的胜虚、甲状腺功能的异常、肾上腺功能的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的异常等原因导致代谢的变化导致阳功能的变化同产热量的变化是新陈代谢的规律,产热量减少让人感到寒冷就是寒,产热量增多让人感到烦热就是热。之所以现代医学不承认中医理论的寒热,是无视生物化学理论产生的偏见。现代医学能转变对中医的偏见么?

------------------------------------------------------------------------
张先生好!
先生说得都很对!
物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热量,完全可以解释中医寒热的科学性问题。

有一个新思路,我想对先生建议一下。
现代科学及现代医学已经发现和证明过的生理病理知识,就已成为人类同享知识。
中医发现的早,那就伟大!那就科学!
完了。

但是,过去的伟大和科学摆脱不了目前的困境。
目前中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疗效问题。
怎样才能提高疗效?
怎样才能解决西医解决不了的临床难题?
这才是中医存在的唯一价值。

传统中医通过寒热概念,能解决大量问题。这是事实。
但过去的大量问题,现在西医已经解决了,中医没事干了。这才是反对派的口实。
如果通过寒热,能解决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甚至发现解决西医尚未发现的问题,才是成功。

建议先生从这个方向继续探索。
我的要求可能高了一点,仅供参考!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7 10:09
还有就是,想让代医学转变对中医的偏见,不是不可能。
但仅靠先生说说,力度还是不够的。
要证明!从理论到临床两个面层进行论证,
到那时,西医不纠偏也不行。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7 19:39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7 19:42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6-7 10:55
用波去纠粒子的偏还是用粒子纠波的偏?


用波去纠粒子的偏还是用粒子纠波的偏?

----------------------------------------------------------
小董啊!
你怎么物理学的这么糟糕?
波和粒子是一回事。
你还是谈谈怎么按摩能治癌症吧?

中医的特点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你虽然能治癌症,但不知道为什么你能治。
所以,你的技术也就无法传承。
你的治癌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人亡技绝。
真可惜!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6-8 14:05
黄中正 发表于 2017-6-7 00:22
这种因果关系分析意义不大。症和病理是相关的,但又有区别。查验病理复杂而困难,但可直接辨证。另外还有可 ...

症和病理是相关的,但又有区别。查验病理复杂而困难,但可直接辨证。

——二者并不矛盾,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一个是证的症状层面,一个是证的病理层面;一个是证的现象层面,一个是证的本质层面;一个是证的属性层面,一个是证的实体层面。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6-8 14:07
黄中正 发表于 2017-6-7 00:22
这种因果关系分析意义不大。症和病理是相关的,但又有区别。查验病理复杂而困难,但可直接辨证。另外还有可 ...

另外还有可能存在病理但无症(或不明显)的情况。

——一切症状都是内在病理改变的外在表现,脱离内在病理改变,独立的、纯粹的症状,在客观世界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一切内在病理改变,都有着症状的属性。但症状属性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的症状可表现出来,为病人与医者感觉感知到,而隐性的症状,则没有明显的外在表现,不一定为病人与医者感觉感知到。但隐性的症状仍然是一种症状表现,或症状属性,不能说症状是隐性的,看不到,感觉感知不到,就说此病理改变无症状的属性,如无症状性的高血压病,无症状性的糖尿病等等……一切病理改变都有症状的属性,无症状属性的病理改变,是不存在的。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7-6-8 14:09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6-8 09:13 编辑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6-7 01:37
这种因果关系分析意义不大。症和病理是相关的,但又有区别。查验病理复杂而困难,但可直接辨证。另外还 ...

西医就是把症状与病理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因果关系。我理解大家所说的“西化思维”,就是被西医的这种因果关系给束缚了。
在症状紧急的情况下,不去治症状,反而去治病理。病理尚未改善,人却因症状严重而死。
中医治病的真谛,就是要把症状与病理的因果关系切断,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治疗。

——严格的讲,症状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是现象与本质,属性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内在病理改变是本质,是实体,外在症状表现是现象,是属性。

病理与病因(外因),病理与病理之间转化的关系,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