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内刊》第二期内刊稿件推荐(学术经验)
[打印本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7-1-15 06:21
标题:
《内刊》第二期内刊稿件推荐(学术经验)
国医大师郭子光: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郭氏观察到,当今临床上面临的常见病、多发病和一大批难治之病(尤其各类慢性疾病),单因单果者至为鲜见,大多虚实夹杂,寒热混淆,表里同病,生克逆乱,或宿疾兼新病,或内伤夹外感,往往是多因素所致,多脏腑、多层次受累。尤其是一些难治的慢性疾病,纯虚纯实,或单一脏腑、单一层次受累者几乎没有。加之,病人的正气强弱、脏腑虚实、气血盛衰、情志状态、性格特征、饮食喜好、环境处所等,各不相同,个体差异很大,即使罹患同一种疾病,其病理反应状态也极其复杂多样。对这样的病证,如不辨标本主次,不分先后缓急,用药面面周到,处方庞杂不精,味数多而战线长,表面看似对证,实际鲜有疗效。他经过多年摸索,总结出下述5个临床治疗步骤,是其临证的显著特色。
【一、凡有外感先治感】
外感时邪,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既是外感病的主要原因,又是许多内伤杂病复发、加重和影响治疗计划的主要因素。仲景所谓“外证不解,当先解外”的原则,实具普遍意义,外感、内伤,各科顽疾,概莫能外;不只风寒外感,当先解表,感受暑燥湿热之邪,亦当首先解除,再议治疗它病。总之,凡有外感先治感。外感病风寒外束,表气闭郁,可以一汗而解,自不待言。内伤杂病复遭风寒外感,也须先解表、和表。使表气疏达,则里气不滞,有时不仅能愈外感证,还能促进原病好转,收一举两得之效。外感失于表散,以致表邪内陷,传变入里,造成变证、坏证,仲景《伤寒论》用了大量篇幅加以阐述,内伤杂病失于表散,其结果是相同的。尤其慢性病、老年病,多是气血亏虚,表卫不固,稍冒风寒,即患外感,原病往往因此复发,复发一次,病情加重一等;有的原病本已有很大好转,但因一次外感而前功尽弃;有的更因一次外感失治,表气闭郁,邪气稽留,正气不支,而导致死亡。
所以,此等病人,有外感之时,自当首先解表、和表,而无外感之时,也应始终注意固表实卫,避免冒风感寒,不少慢性疾病,防止了外感即可使原病逐渐好转。一般解表,或辛温,或辛凉,再视兼证,略事加减,不难掌握。惟有虚人外感,最难处理,只宜轻清宣透,微开皮毛,取微似有汗,切忌重剂发汗之品,有的还当配伍扶正之药,方保无虞。桑菊饮、参苏饮、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为常用之方。此等病人,表卫最虚,给予解表治疗,约有两种情况:一是投一般解表剂不作汗,必加人参鼓动正气,才能汗出而解;另一种情况则是对解表药极敏感,甚者引起大汗亡阳亡阴之变,只有在实践中摸索掌握分寸。六淫之中,风寒风热,多由表入,故以解表为先。而湿热邪气,则多犯中道,或流注下焦,亦当首先清利芳化,分消湿热,使其气机舒展,有的竟因此而导致原病好转。不如此,则湿热稽留,气机壅滞,变证百出,病深莫解,比比皆是。外感风寒湿热如此,伤暑伤燥亦如此。
【二、气机不畅先治郁】
郁者,滞而不通之意。这里是指无形之气或有形实邪(痰、瘀、食、石、虫、矢、浊水等)阻滞,以致气机不疏为范围。不包括六淫邪气所致表气闭郁、肺气壅滞或三焦遏郁等外感邪气所致之郁。观察一个病人,如无外感存在,就当考虑有无气机郁滞的问题。朱丹溪曾提出六郁之说,包括气火痰血湿食诸种。其实不过有形之实邪和无形之气郁两类。然六郁相因,恒以气郁为首,诸郁之治,莫不以调气为要。因无形之气郁日久,必导致有形阻滞之变,而有形之实邪阻滞,未有不导致无形之气郁者。故治无形之气郁自当调气,而治有形之实邪阻滞亦当调气。
所以,承气汤下肠中糟粕阻滞,要配枳实、厚朴以行气;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祛瘀通滞,要配枳壳、乌药、香附等理气;保和丸、平胃散等消食导滞,要配陈皮、莱菔子、厚朴等调气;二陈汤、苏子降气汤、滚痰丸等逐痰浊之郁,要配陈皮、厚朴、沉香等降气顺气;实脾饮治浊水停滞,要配木香、厚朴等行气,如此莫不体现调气为要。就气郁而言,气郁即木郁,木郁即肝郁。肝滋生于木,涵养于土,性升散而喜条达。
所谓治气郁当调气,实际调气即是调肝,调肝即是达木。只要肝气调达,则气顺血和,升降有常,脏腑协调,脾胃因之而能纳能化,气血因之而能生能长,此治郁即寓治虚之义。尤其慢性疾病,多虚亦多郁,常虚郁互见,有时单治其郁而虚证自解,如不治其郁而单补其虚,不仅达不到补虚目的,反而愈补愈塞滞,病无宁日。然而,调气之药,多辛散耗气,气虚之人不可久用,阴虚之人不可多用,一旦气机疏利,或补虚培本,或饮食调养,各施其宜。有形之实邪阻滞,常使窍道不通,传化不行,升降出入障碍,解除其阻滞为治疗之急务。实践证明,实邪一除,诸证缓解,实邪不除,虽治难减。然而,实邪的性质和阻滞的部位多种多样,治疗之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内科治疗即可,有的则需外科手术治疗,这里主要讨论前者。最常见的实邪郁滞莫过于肠中大便秘结,以致腑气不通,传化不行。不仅外感热病传阳明之腑,当通里攻下,一下而解;许多内伤杂病,如高血压、口腔炎、胆石病、疮疡等,只要有大便秘结,就当先通下腑气,往往因此而诸证缓解。若为瘀血阻滞,首当化瘀治疗,以通血脉。由于瘀血阻滞可发生在任何一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种疾病过程中,故其临床表现至为复杂。总之,病久多有瘀,出血必有瘀,有郁常有瘀。轻者活血化瘀,重者破血通络。瘀血除,病始解。若是结石阻滞窍道、管道,以致气化不行,也只有排除或溶解结石之后,才能使气机畅利。如尿路结石、胆道结石、胃石等,古书只记载了肉眼可见结石,其余均须借助现代检测得知。治疗结石原无定法,大体结石之在脏者多虚多寒,在腑者多热多实,而结石郁久又常兼气郁血瘀。总之,任何结石在发作之时大忌补涩,以攻石为主,佐以调气活血,石去则诸证缓解。凡未经气化而停聚之水液,称为浊水。浊水停聚胸胁是为“胸水”,古称“悬饮”。浊水停聚腹中是为“腹水”,古称“水臌”。浊水漫于肌肤形成“水肿”,亦称浮肿。浊水停聚必使气机郁滞,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化行不得化行。故凡浊水停聚都当以逐水为先。
然而,此等病人,皆属虚中实证,只是虚实的程度不同而已。又因浊水停聚的部位不同,寒热性质各异,采取的逐水方法大不一样。有从大肠泄下夺水者,如腹水、胸水;有发汗散水者,如身半以上浮肿;若是阳虚寒盛而浮肿者,当温阳化气以行水,而阴虚湿热者,又当清热除湿,滋阴化气以利水。浊水停聚未有不气郁者;气郁日久又常兼血瘀;气郁、血瘀又必加重水停;水停、气郁、血瘀交互影响,呈恶性循环,不断加深病情。故治水当行气,气行则水行,病久还当佐以活血之品,才能收效显著。严重血瘀,络道阻闭,形质损伤者,则治疗较难。再论痰郁。痰,为津液凝聚、煎灼而成,可留滞于人体任何部位,引起气机郁滞而为病。如痰阻肺气,则咳逆喘息;痰郁喉间,产生梅核气;痰阻心窍,使神志昏迷,或精神错乱;痰停胃脘,胃失和降,引起呕吐、反胃;痰留胸膈,便成结胸;痰阻胞宫,则月经失调、不孕;痰留经脉、肌肤,形成瘿瘤、包块、结节;痰挟风上扰,又可引起抽风、痉挛、瘫痪等。痰之为病,表现多样而奇特,故有怪病多从痰治之说。痰与水饮皆津液为病之实邪,同源而异流,究其属性而言,都有寒热虚实之辨。如痰有风痰、热痰、湿痰、寒痰、痰瘀等不同性质。又因其郁滞的部位不同,故痰无定证,治无定方。凡证候奇特,久治无效者,皆须考虑到痰郁之可能。至于治痰之药,各有专长,当随证选择。如半夏、茯苓治湿痰,竺黄、竹沥、瓜蒌壳、贝母治热痰;南星、僵蚕治风痰;干姜、生姜治寒痰;白芥子善除脂膜之痰;白附子善搜络中之风痰等。痰郁日久,必兼气郁、血瘀,故治痰不忘治气、活血,气顺则痰降,血活则痰行,实为治痰之高招,不可不知。所谓有形实邪,还有宿食、虫积、异物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7-1-15 06:22
【三、运化失司先理脾】
在病人没有外感和气机郁滞的情况下,一般就要考虑脾胃运化状况如何。如有脾胃运化失司,首当调理脾胃,宜脾胃健运,再调治其它。有的虽然气机郁滞(如浊水、瘀滞、结石等),但脾胃太虚不任攻伐,也当先行调理脾胃,再议治郁,或间隔实施。许多慢性病人,常因脾胃运化之恢复,带动整个脏腑功能向康复转化,从而促使原病好转。由于人体之营卫气血全赖水谷化生,而水谷之运纳则是脾胃所司,只有脾胃健运,能纳能化,气血有源,五脏得养,生机旺盛,才有抗拒邪气、修复损伤的能力,而且药物亦赖脾胃运化输布才起作用。
所以,除某些外感病(如湿热蕴结中焦等)、伤食证等,有一时性脾胃困顿,运化失司之外,许多疾病过程,尤其是慢性疾病,脾胃的功能状况,通常是其病情好转与恶化,预后善恶的标志。可以说,一切慢性疾病,只要脾胃不虚,则虽重不险,若脾胃一败,生化无源,病虽轻而难复。脾胃功能状态以纳运为首要,纳指受纳水谷,运指运化水谷,习惯上常以运化二字概括之。脾胃运化功能,是通过升降运动而实现的。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升降正常则脾胃健运,其突出表现是:饮食香,食欲好,胃口好,消化好;如食欲不振,不能进食,食量减少,少食亦消化不良,表明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如升降反常,则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可因外感、内伤引起一时性气机障碍所致,亦可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前者随病情好转常能自然恢复,或略事调理即可恢复,后者是根本性的,较难恢复,是为这里重点讨论内容。脾胃虚弱,有气虚、阴虚和阳虚之别。急性热病之后,调理脾胃收功,重在气阴。慢性久病,护脾益脾的法则当贯彻始终,即脾胃尚可之时,小心护胃固脾,慎用大热大寒,猛攻厉伐,峻补滋腻之剂。因大热伤阴,大寒伤阳,猛攻伤气,滋腻碍湿,峻补滞气之故。如其必用也须稍加反佐之药。例如,必用峻补滋腻之剂,可稍佐行气醒脾,芳香开胃之药,以轻展气机,催动运化,使其补而不滞。至于过分苦涩、腥臊难于入口的药物尽量少用,以免引起呕吐而伤胃气。脾胃虚弱之人,饮食调理十分重要,总宜清淡,新鲜,荤素混食,粗细混食,多样化,富营养,八分饱,勿过量为原则。
【四、平调阴阳治原病】
从广义讲,前述三个步骤:治感、治郁、调理脾胃,其目的都属于平调阴阳范围,许多病证往往因此而缓解或治愈。这里所谓平调阴阳,是指经过前述三步骤治疗而原病未愈,当从平调阴阳入手,以改变其病理反应状态,达到治疗目的。如果原病不存在前述三个步骤治疗的病情,亦应从平调阴阳着手治疗,即“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以平为期”。此中切忌片面而纯粹地“中药西用”,即根据现代医学的病因概念,用中药来治疗原病。例如,由于细菌存在所致的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慢性痢疾等,采取中药抑菌治疗。此种治疗往往没有效果,或疗效很不满意,有的甚至加重病情,如用平调阴阳之法,改变其细菌致病的条件性,则不治因而治因,常能收到较好效果。这正是中医最具特色的治疗手段,也是中医学的优势所在。
不过,郭氏主张在辨证论治的范围内,汲取现代中药研究的成果。例如,痢疾,辨证为肠道湿热,选用黄连、黄芩、地榆、马齿苋等,这些药物既有较强的抑菌制菌作用,又能寒以清热,苦以燥湿;高血压病,辨证为肝阳上亢,选用黄芩、决明子、地骨皮、菊花等,这些药物既有降血压的作用,又符合平肝清肝的论治要求;冠心病心绞痛,辨证为气虚血瘀,选用黄芪、川芎、当归、丹参等,这些药物既有较好的扩冠作用,又满足益气活血的需要。如此考虑,他认为能提高疗效。然而,中医学所谓阴阳平衡即是健康,阴阳失调即是疾病,故平调阴阳就是治疗总则,这些都是以“四诊”为条件的宏观范围的结论。
而临床上却经常遇到下述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病人没有任何自觉症状,四诊检查也未见异常,但现代医学化验检测却发现了疾病存在,比如早期发现的癌肿、初期高血压、肺结核病、肝炎、肾炎等;
第二种情况是,经过治疗之后,病人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形神色泽,舌象脉象完全正常了,中医认为病已痊愈,但现代医学的化验检测指标表明,并未完全恢复,比如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某些糖尿病人等;
第三种情况是,中医“四诊”观察其阴阳失调的证候明显,病人的自觉症状也很突出,但现代医学的化验检测未发现任何异常,比如一些所谓综合征、官能症、原因不明性疾病等。须知,中医“四诊”发现的异常脉证是疾病的表现,现代医学化验检测的异常结果也是疾病的表现,二者都是客观存在,都应该承认。
上述第三种情况,现代医学不能定位,“无病可辨”,也就无从治疗,而中医却有证可辨,按辨证论治,平调其阴阳,正好发挥中医的优势,自不待言。上述第一、二种情况,在宏观上阴阳处于平衡状态,“无证可辨”,而在微观领域的表现,则应认定为阴阳失调,其平调阴阳的方法,目前尚处于积累经验的过程中。
郭氏对上述第一种情况的处理,原则是现代医学有特效治疗者,尽早采取特效治疗,以免延误病机,如早期肺结核及时给予抗痨治疗等等。如现代医学对其无特效治疗或必须配合中医治疗者,当分下述三种情况处理:
一是现代医学检测确诊的病与中医能“对号入座”,就按中医的认识预作治疗。例如,肺结核病与中医所言“肺痨”是一回事,中医认为“肺痨”是因“痨虫”所致阴虚肺热为基本病机,于是采取预保阴液,清肃肺热,抑制痨虫的治疗,实践证明,也能收到较好效果。
二是现代医学检测确诊的病与中医不能“对号”,但现代医学没有特效治疗,其病又不具很快恶化的性质,这些病从中医角度看,其病机演变可能比较复杂,不便遣方用药预作治疗者,则根据其体质、气质情况,采取体育、气功、饮食、情志等自我调摄方法处理,如初期高血压、动脉硬化之类。其中有的则可摸索微观辨证论治的处理方法,如根据初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血液流变性、血脂的变化等遣方用药,也能获满意效果。
三是现代医学检测确诊的病与中医难以“对号”,又具很快恶化的性质,预后不良,而中西医皆无特效治疗,如癌肿等。对此类疾病,除采取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外,要积极摸索中医治疗经验,有的则可取二者之长结合进行。如对癌症的治疗,一方面采取手术、放疗和化疗,一方面用中医方法对抗其副反应,保证通过疗程,并改善体质,改善其血液流变性等。
实践证明,二者结合实施能大大地延长其生存期。他对上述第二种情况的处理,一般是按原来的病机治疗。他认为,虽然宏观上“无证可辨”,而微观上继续存在的异常的化验检测指标,实际上表明原来的病机变化尚继续存在,理应按原来的病机继续治疗。例如,慢性肾炎的蛋白尿,原属于脾肾两虚的病机,在其完全消失以前,当然意味着脾肾功能未完全恢复,继续原来补益脾肾的治疗,直到蛋白尿完全消失,显然是正确的。许多疾病的反复性大,即使化验检测指标正常了,也应针对原来的病机继续治疗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7-1-15 06:23
【五、逐步减除治标药】
这里所谓“治标药”,是指用来控制某些主要症状和某些疾病发作而长期服用的中西药。例如,一些慢性发作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癫痫等,由于西药针对性强,有的病人就是长期依靠西药控制其发作,不敢稍微懈怠,而且量越用越大,服次越来越频,一种药失效了,又换用另一种药,常年累月地服用,并未获得根治。对于控制某些突出症状,如头痛、心痛、失眠、便秘、心动过速、高血压、高血糖,以及用激素控制的血小板减少、尿蛋白等等,情况也是这样。这类药物的作用虽然很局限,仅能控制标证,但因其不服用就不行,如突然停用,不仅不能控制其症状发作,有的还会使病情迅速恶化,当十分注意。
所以,对这类病症缓图根治时,要着重治本,通过治本逐步减除治标药,最后逐步减除治本药,而达到根治目的。有的则是以中药逐步取代西药控制病情,达到避免西药副反应为目的。经验证明,逐步减除的过程要愈慢愈能成功,欲速则不达。因为这类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的病证,多属脏腑损伤,或顽痰作祟,或瘀阻络道,其来也渐,其积也久,其生克关系异常紊乱。要把已损伤之脏腑培补起来,陈久之顽痰彻底消除,久瘀之络道疏通畅利,要把非常紊乱的生克制化调整正常,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绝非易事,只能缓缓图之。至于那些属于先天禀赋性缺陷的疾病,以及病程太长其脏腑之伤或络道之闭已成为不可逆损伤者,则药物治疗无济于事矣。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