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治未病”与五行学说有关 [打印本页]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2-11 07:59
标题: 【原创】“治未病”与五行学说有关
“治未病”与五行学说有关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有同道网友在中医相关论坛发帖子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糟粕,应该废弃不用。”愚见认为,此言有点偏见,有失公允。为什么?因为在五行学说理论中,其中之一就与“治未病”理念有关系。如果废了五行学说,中医如何治未病?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体系是否将会被打乱?
治未病概念有二:⑴未病先防;⑵既病防变(传)。其中“既病防变”则与五行的生克制化有关。
传变一词,《内经》称“传”,亦名“传化”、“病传”等,指疾病部位的转移及病情性质的变化。病邪传至五脏,最后可能会导致死亡。疾病传变往往是没有及时得到适当治疗的情况下才发生的,所以掌握一般的传变规律,从而做到早期诊断,预见其传变,及早予以治疗是临床诊治疾病中的重要一环,此即“既病防传(变)”,也称“上工治未病”。
在《内经》一书中,外感病的传变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轻到重,可见于《素问·皮部论》、《缪刺论》及《灵枢·百病始生》等篇;内伤杂病的传变规律,是按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判断推测五脏的病情轻重及生死预后,可见于《素问·玉机真脏论》、《标本病传论》及《灵枢·病传》等篇。
⑴外感病的传变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轻到重。外邪犯人,一般是先客皮肤→络脉→经→输→伏冲之脉→肠胃→肠胃之外,募原之间、血脉之中。如《灵枢·百病始生》:“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输……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素问·皮部论》:“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禀于肠胃。”《素问·缪刺论》:“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所以“上工”者,当“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⑵内伤杂病的传变规律,是按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判断推测五脏的病情轻重及生死预后。可见于《素问·玉机真脏论》、《标本病传论》及《灵枢·病传》等篇的有关内容,论述不尽相同。
传变分为顺传和逆传。一般而言,顺传预后好、病情轻,逆传预后差、病情凶险。
一是按五行相乘(克)的关系传变,如肝病传脾(木乘土)、脾病传肾(土乘水)之类,这是一般常见的传变顺序,又称顺传。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此即《难经·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及张仲景《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而《素问·标本病传论》及《灵枢·病传》则认为五行相乘是逆传。如《素问·标本病传论》:“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灵枢·病传》:“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马莳云:“夫传其所胜,谓之甚。夫病传者,五脏皆然。试以心言之:心病者,脏真通于心,故先心痛。火来乘金,一日传之于肺,即发而为咳也。又三日,则四日矣,肺邪胜木,故胁支痛,以肝脉循胁肋也。又五日,则九日矣,肝邪胜土,故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以脾不运化,及脾主肉,故病及肉。又三日,则十二日矣,其病不已则死。”
二是按五行传克我(相侮)之脏的关系传变,如肺病传心(金侮火)、心病传肾(火侮水)、肾病传脾(水侮土)、脾病传肝(土侮木)、肝病传肺(木侮金)之类。因为传于相侮之脏最为凶险,预后不良,故称其为“逆传”。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受(授)气于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授)气于心,传之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授)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授)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授)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授)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
根据“传其所胜,谓之甚”及“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的传变规律,及早地主动采取治疗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变恶化,挽救患者生命,此即“上工治未病”。
由上可见,五行学说理论是不能废弃的,
《难经·七十七难》:“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12-27 20:32
治未病和养生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可惜许多中医专业人士把它搞混了。上医治未病,并不是说会养生就是上医,民间会养生的人多了,但是他们并不是医,更不是上医。中医堆里会养生的多了,他们也不是上医,有的人甚至可能是庸医。耄耋老人,鹤发童颜,经常在电视里出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现身说法,很可能就是个医盲,骗人的。现在中医界传承的大多仅仅是所谓治未病的理念,什么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愈防复等等,至于技术大多是些泛泛而谈,真正的治未病技术十分鲜见。因此,挖掘、掌握治未病技术,真正弄清楚治未病的理论内涵,是个专业性极强的活儿,需要沉下心来下足功夫才行,心底浮躁的人绝难做到。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27 21:20
提倡中医治未病,是真正的坑爹!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12-28 17:05
强调养生、治未病是对的,但是养生不等于治未病、治未病不等于养生,整不明白、分不清后果很严重。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28 17:32
中医的养生,实际上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就是'气功”。
现在大家文章里讲的养生,其实都是废话。废话,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大家都知道的话,重重叨叨没意思。一个是说了也白说的话。
看看中医养生文章,都是这两个特点。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12-28 19:09
正如101先生所说,强调养生、治未病是对的。而且强调养生、治未病是中医的一大特点。有些人号称中医,甚至混迹于中医教师的队伍,却对中医的治未病一窍不通,甚至还说怪话。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向先生致敬,谢谢先生直言。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28 20:41
千总,我认为中医是治病的,不是“治未病”的,您说我信口开河,您讲讲怎么治未病。
讲出来内容,我自然承认信口开河。要是讲不出来,咱们还是治病吧,不要听那个坑中医的'治未病'",您说呢?
张仲景讲,"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是典型的辨证论治。张仲景可没有什么治未病的措施。
《金匮要略》提到“上工治未病”,很明显摘抄内经的,是讲一个原则,或许这一条还是后世混进来。不管这一条是张仲景原著还是错简,原话出于内经,大家都知道的。
现在讲中医讲治未病,真正有什么意义?如何应用?从来也没有人提起。没有实质内容的“治未病”,会把中医引向何地?
请大家清醒点吧!
中医是实实在在治病的科学,每一条原则,每一个治法,都要,也都能落在实处。不能落实的所谓精神,所谓特点,都是坑中医啊!
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利湿……都有实实在在的内容。
治未病有什么?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28 21:02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6-12-28 22:03 编辑
楼主认为五行学说对治未病有用,是吧?
这正好说明五行学说在中医里是糟粕。因为,治未病本来就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
大家谁不同意,请讲出治未病的具体内容来。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12-29 05:48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6-12-28 21:50 编辑
谢谢先生回复。中医治未病对于维护人体健康长寿,是积极的,主动的,基本的认识和措施。内经里用整篇的内容专论养生和治未病,现在党和国家的卫生政策也提倡预防为主,怎么就是坑爹呢?真是岂有此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12-29 09:22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6-12-29 09:27 编辑
中医养生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不只是气功,更多懂得养生的人不懂、不会气功。中医养生、治未病理论和技术都与阴阳五行密切相关,并非泛泛而谈。当然,我说的是中医经典,不是现实中的中医,现实中的中医已经走偏了。所以,中医经典中的养生、治未病理论和技术需要继续挖掘,加以整理,推广普及。
我最愿意跟讲真话、实话的人交流中医,因为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情绪化、政治化、神秘化、玄虚化中医影响实事求是是学不好中医的。大胆质疑、小心求证,不要迷信任何人,不要被任何人吓倒。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医经典和经典中医从来就不是忽悠人、吓唬人的。中医自信要靠实事求是,有人讲中医自信,但是反对实事求是,他们动辄忽悠人、吓唬人,他们喜欢的是唯唯诺诺,他们传承的是中医教、是迷信,他们收获的是质疑、是敬而远之。记住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吧,关键时候很管用。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12-29 09:24
千先生过誉了。谢谢。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29 11:05
治未病是个很理想的事,能治未病当然大家都高兴。
中医到底是靠治病发展下来的,还是靠治未病发展起来的?
中医在西医的冲击下,到底是靠疗效存在的,还是靠治未病存在的?
千总嫌我说风凉话,说我信口开河,咱们现在就论论,中医这几千年靠的是治病还是治未病。
要说中医治病,有哪些措施,有哪些成果,不用我说,也不用您说,全中国所有人都能说出来。
再说说治未病,中医到底有哪些治未病措施?有哪些结果?您说出来,超过中医治病的成果,咱们都去治未病。
既提不出措施,又看不到成果,却要取代中医治病,这就叫“坑爹”。
这几年,提出坑爹的中医措施有几条,一些中医人士和张功耀相互呼应,我在本论坛也发帖讲过。本帖里就不说了,免得干扰主题。大家应该提高警惕。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29 15:04
说气功,是和现代医学比较。中医在养生方面,和现代医学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气功。其他方面,中医的养生和现代医学的养生,没有什么差别,早就混在一块了。只是说气功是个特色,并不是评价气功的意义。
您说要记住实事求是。这一条应该请大家都时刻注意。
中医经典里的一些提法,有的是中医的一些基本原则,有的只是古人的理想,并不是真正的、具体的中医方法,有的东西,永远停留在理想阶段。实事求是地讲,中医实在提不出之未病的具体方法,中医本身也是治已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要不您请大家介绍之未病的内容,我看能讲出来什么。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29 15:13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6-12-29 16:02 编辑
溪流
治未病是个更高深的概念,需要更高深的理论基础支持。现在让遍地的养生师搞得乱七八糟,已经走入邪途。给大家添病。
------------------------------------------------------------------
溪流老先生看出来一些端倪了。
这几年,宣传文化中医,宣传中医养生,实质是贬低中医治已病能力,干扰大家对中医理论的探索研究,最后必然影响中医的威信,让中医和传统文化混同,甚至和封建迷信混同,最后让中医陷入被医学抛弃的境地。
这就不只是坑爹,简直坑十八辈祖先。
电视台上出来的伪养生专家、伪养生理论、伪中医理论,有许多,大家要看吗?要看我粘贴出来。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29 15:15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6-12-29 16:02 编辑
金栋先生对中医经典研究甚深,请您介绍一些中医经典中提出的治未病具体内容。
要是您介绍不出来,论坛其他人恐怕也找不出来。就是说,中医古代医著中,就没有治未病的内容。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2-29 16:35
中医99%就是糟粕。阴阳五行,气化轮 ,脏腑论 那个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2-29 16:38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愈防复 这些与治未病无关。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12-29 18:21
讲的中西不分听的自然中西不分了,记住实事求是吧,避免上当。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12-29 18:41
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就是养生,养生就是治未病,大家都不治已病治未病养生了,这个确实有点搞笑,但是是拾遗补缺嘛,还是很有意义的。我明白您的意思,这个应该不是学术问题应该是政策导向问题吧,不谈,谈也无益。或许以后的中医有一多半都要搞养生治未病吧,这在国家可能是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今年中医政策频出,中医药法顺利通过,可能都与此相关。看一点小康和医保文件吧,了解一下形势自然明白。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29 19:33
没实事,就不能求是。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29 19:35
或许以后的中医有一多半都要搞养生治未病吧,这在国家可能是有重大战略意义的
----------------------------------------------------
养生、治未病,在国家层面上讲,确实意义重大。但这是中医的短处。个人有志于此者,作为一个研究方向,未尝不可。但如果要把整体中医引导到这个方向,消灭中医就很容易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29 19:37
各位,既然关心中医治未病,就讲讲具体内容,哪怕一药一方也行。
咱们是中医论坛,不是口号论坛。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6-12-29 20:01
谢谢先生关心中医治未病,这方面的著作,不但古已有之,现代人也有专著,先生可以搜求和参考之。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29 20:11
我读书不算多,古代的医籍里中到不少养生内容,不过,除了气功(泛指各种修身方法)之外,我认为没有什么特殊有意义的内容。在古代,这些方法可能还有意义,现代人卫生知识都提高了,这些养生方法,已经成为常识,而且和西医的知识融在一块了。要说中医除了“气功”以外,还有什么独特的养生方法,就要请大家介绍了。大家介绍出来,有用的我们都来宣传,宣传中医知识是好事,是为中医发展出点力。
我请大家介绍中医养生知识,我先把我见到的一点贴出来,大家看看。
大家看这一段如何,这可是中医名人写的:
治未病四步走
饮食——张教授指出许多人意识到自己亚健康,就会有给自己补一补想法。但由于每人体质不同,适合别人的补品不一定适合自己,弄不好反而“补”出其他疾病。因此,在进补之前,最好让中医了解自己的体质后再作决定。体质偏热型就平时多注意少吃热性食物,自然偏寒型的就少吃寒性食物,饮食讲究“少、杂、淡、温”,通俗讲就是“少食;少荤多素,少细多粗;少盐、少油、少糖;低热量食物。”
起居——起居要符合阴阳变化规律,子时是阴气最旺之时,我们该在子时之前睡觉,卯时阳气上升,我们该起床。对上班族而言这是难上难的事,对此张教授特别强调,夜生活不要太丰富,静静的呆着就好,吸烟、喝酒、跳舞这些最好不要出现。
运动——现代人缺乏运动,一是没时间,二是压根不知道怎么运动,张教授特别的推荐了一款简单而有效地健康运动—“八段锦”,“八段锦”属于一种导引功,体势有坐势和站势两种。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站势运动量大,适于各种年龄、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锻炼。但是一定要注意“用功”全身心的投入的去接受大自然之气。
精神——也可称之为情志、神志,养生关键就在于“调神”。这就要求我们心平气和,不急躁,将自己融入天地之间,集中精神,用神导气。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2-29 21:24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12-29 17:37 编辑
有同道网友在中医相关论坛发帖子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糟粕,应该废弃不用。”愚见认为,此言有点偏见,有失公允。为什么?因为在五行学说理论中,其中之一就与“治未病”理念有关系。如果废了五行学说,中医如何治未病?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体系是否将会被打乱?
——————————————————————————————
我着实没有想到与金栋先生在学术方面还会有不同意见。
连金先生这样开明的中医,尚且对五行恋恋不舍,真让我想不到。因此,看了您的这个帖子,不得不让我思绪万千——在中医理论中废除五行学说真是不容易。
但是,我又不得不认真地回应。
治未病概念有二:⑴未病先防;⑵既病防变(传)。其中“既病防变”则与五行的生克制化有关。
传变一词,《内经》称“传”,亦名“传化”、“病传”等,指疾病部位的转移及病情性质的变化。病邪传至五脏,最后可能会导致死亡。疾病传变往往是没有及时得到适当治疗的情况下才发生的,所以掌握一般的传变规律,从而做到早期诊断,预见其传变,及早予以治疗是临床诊治疾病中的重要一环,此即“既病防传(变)”,也称“上工治未病”。
在《内经》一书中,外感病的传变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轻到重,可见于《素问·皮部论》、《缪刺论》及《灵枢·百病始生》等篇;内伤杂病的传变规律,是按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判断推测五脏的病情轻重及生死预后,可见于《素问·玉机真脏论》、《标本病传论》及《灵枢·病传》等篇。
——————————————————————————————
疾病的传变与五行无关,就到先生下面的内容里回复吧。
⑴外感病的传变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轻到重。外邪犯人,一般是先客皮肤→络脉→经→输→伏冲之脉→肠胃→肠胃之外,募原之间、血脉之中。如《灵枢·百病始生》:“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输……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素问·皮部论》:“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禀于肠胃。”《素问·缪刺论》:“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所以“上工”者,当“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
这样的疾病传变规律,不就是由表入里嘛,与五行学说半点关系都不存在。
就以这条为例说明一下:“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中皮毛属肺(金),肌属脾(土),筋属肝(木)、、、、、、。——如此这般,您不会认为金克土、土克木就是疾病的传变规律吧?这样的传变规律,与五行半点关系都没有啊。
⑵内伤杂病的传变规律,是按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判断推测五脏的病情轻重及生死预后。可见于《素问·玉机真脏论》、《标本病传论》及《灵枢·病传》等篇的有关内容,论述不尽相同。
传变分为顺传和逆传。一般而言,顺传预后好、病情轻,逆传预后差、病情凶险。
一是按五行相乘(克)的关系传变,如肝病传脾(木乘土)、脾病传肾(土乘水)之类,这是一般常见的传变顺序,又称顺传。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此即《难经·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及张仲景《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
1、在临床上,肝病后只传脾吗?
肝病后,心功能同样受影响,是木克火吗?
肝病后,肺功能受影响,是木克金吗?
肝病后,哪个脏器可以不受影响?
2、在临床上,心病后只传肺吗?
哪一个脏器不给供血可以存活?
3、“脾”病后,只传肾吗?
看看营养不良会产生哪些病吧。
4、肺病后,只传给肝吗?看看慢阻肺的并发症吧。
5、肾病后,只传心吗?看看尿毒症后出现的情况吧。
、、、、、、
而《素问·标本病传论》及《灵枢·病传》则认为五行相乘是逆传。如《素问·标本病传论》:“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灵枢·病传》:“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马莳云:“夫传其所胜,谓之甚。夫病传者,五脏皆然。试以心言之:心病者,脏真通于心,故先心痛。火来乘金,一日传之于肺,即发而为咳也。又三日,则四日矣,肺邪胜木,故胁支痛,以肝脉循胁肋也。又五日,则九日矣,肝邪胜土,故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以脾不运化,及脾主肉,故病及肉。又三日,则十二日矣,其病不已则死。”
——————————————————————————
如此情况,金先生在临床上见过吗?如见过,您可以拿出来咱们进行讨论。
二是按五行传克我(相侮)之脏的关系传变,如肺病传心(金侮火)、心病传肾(火侮水)、肾病传脾(水侮土)、脾病传肝(土侮木)、肝病传肺(木侮金)之类。因为传于相侮之脏最为凶险,预后不良,故称其为“逆传”。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受(授)气于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授)气于心,传之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授)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授)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授)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授)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
根据“传其所胜,谓之甚”及“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的传变规律,及早地主动采取治疗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变恶化,挽救患者生命,此即“上工治未病”。
由上可见,五行学说理论是不能废弃的,
——————————————————————————
五行相克理论本不存在,故上述病理就是无本之木。
证据如下:
1、在临床上,肝病后只传脾吗?
肝病后,心功能同样受影响,是木克火吗?
肝病后,肺功能受影响,是木克金吗?
肝病后,哪个脏器可以不受影响?
2、在临床上,心病后只传肺吗?
哪一个脏器不给供血可以存活?
3、“脾”病后,只传肾吗?
看看营养不良会产生哪些病吧。
4、肺病后,只传给肝吗?看看慢阻肺吧。
5、肾病后,只传心吗?看看尿毒症后出现的情况吧。
、、、、、、
那么,治未病的实质是什么?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说得好。
阴平阳秘,就会健康;失去阴平阳秘就会发病;阴阳离决,人就死亡。
由上可以看出,人体的生理不能阴平阳秘了,人体要发生病,但尚未病,或病情尚未严重到病人可以感觉出来、仪器能够识别出来的程度——这就是未病。
因此,未病早治的措施,是利用阴阳学说理论实现的嘛。
至于有病早防,要根据临床上的实际情况,预计会影响哪些脏器、部位、方面等,去及早进行干预,去巩固那个脏器等的功能嘛,这与五行学说无关。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29 21:47
跟金栋先生讲这个问题,不需要太复杂。有学问的人,一说就明白。如果只未病不能落实,五行的作用也就空了。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2-30 08:22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16-12-30 00:25 编辑
反中医的人,不懂装懂,语气还那么强硬。
吧治未病等同于漫天撒网式的养生和保健,预防。纯属胡闹
治未病的理念是伏气说,和传变说
比如冬天得病,夏天发作,(有的若干年才发作),在冬天时他是没有“证”,也没有理化指标异常的,伪伤寒论大家,和岳毅科的新西医只能干瞪眼的。
在冬天有目的性的吧这个伏气干掉,这才叫治未病。而不是漫天撒网的预防养生保健。古人说的明明白白。今天的人怎么就不懂????
别问我如何发现伏气---如果这都不知道就拿块豆腐撞死吧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2-30 08:31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16-12-30 00:35 编辑
治未病除了给自己家人用,没有人用于临床的,费力不讨好,,看看扁鹊见蔡桓公就明白了,
治未病在古代没有多大影响,在今后也不会有多大市场。大家还是省省吧
魏文王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魏文侯曰:‘善。使管子行医术以扁鹊之道,曰桓公几能成其霸乎!’凡此者不病病,治之无名,使之无形,至功之成,其下谓之自然。故良医化之,拙医败之,虽幸不死,创伸股维。”
扁鹊见蔡桓(huán)公,立有间(jiān)。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yìng)。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xuán)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tàng〕熨(wèi)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jì)之所及也;在骨髓(suǐ),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suì)死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zēng)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6-12-30 09:12
我有个从北京来的病人,两口子在北京打工,生了一个男孩,1岁零两月的时候,带着孩子去北京某家高级养生馆,花费300元挂号,让养生师给看看孩子如何保健,养生师说孩子缺乏钙质,让他们每天给孩子熬骨头汤喝,结果喝了4个月后,孩子本来能走路,变得走不了路了,脖子也抬不起来,胳膊也抬不起来,经过301医院检查,是得了脑瘫。医院认为与和骨头汤有直接关系,骨头汤含有的脂肪和胆固醇太高,对一个孩子绝对没有好处。这就是治未病的“伟大成果”。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6-12-30 09:18
我的有些病人,舌面干燥无苔,还在 喝薏苡仁汤。手脚冷似冰,还在和赤小豆汤,舌头根部苔腻,还在泡脚足疗。尺脉数似奔马,还在吃鹿茸酒,哪里是养生,都是在作死。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2-30 09:42
一个人从幼年到成年、中年,就是要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趋向成熟。你如果是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话,那么,一定要务实。不管什么人提出不同意见,不要动辄扣大帽子。管他是什么人干啥?只要能利于诊治疾病,就采纳,管他是“敌”是友;否则,无需理会,又有什么不可?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2-30 09:54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12-30 05:56 编辑
——《内经》中如何防疾病的传变、预测人的生死?
《内经.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 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 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
金先生认为这些论述被临床证明是正确的吗?
如果这些论述不能被临床所证实的话,那么,根据五行学说所编造的防传变、测生死理论就无法成立。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30 10:54
您要讲出来如何治未病,欢迎介绍。这种排侃没有用,也没有意思。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30 10:59
本帖大家比较关注,有两个问题说一下:
1,养生和治未病是不是一回事,大家意见不一,这个可以不一致,想分别讲想合并讲,都可以。
2,请大家介绍一些中医养生或治未病的具体内容,哪怕一方一药也好。
我们讨论治未病,应该有一点学术水平了,水平就要体现在具体治未病的措施上。再不可拿“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说事,这是学中医的初级水平,要指导治未病,还差很多。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30 11:04
24楼,我粘贴了一位“中医名人”的一段文章,讲养生的,大家有兴趣可以聊聊。
这位名人,名气很大很大,反正比咱们论坛里来的人名气都大。不过,这位可能没有执业资格,我猜的。
ymy111先生
治未病四步走--这位纯属胡说八道
-------------------------------------------------------大家意见如何,欢迎发表。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2-30 11:13
很多人,连治未病的含义都不知道()。知道了含义。真正的中医自然会知道具体措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2-30 11:23
无休止的争论,其结果就是中医现代化的标志
中医现代化的标志
准则: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是正确
原理:阴阳正确,能够指导手术;五行错误,不能指导看病
标准:直面理化检查;科学实验证实
理论:心是神,肝是疏泄,脾是运化……;间接生,风是流动的空气……;肝生于左脚后跟……
临床:肝气郁结就是胆汁淤积,胆汁流到月经里;痰浊外感热病侵入大脑;血液里有烤鸭的一部分;……
自然科学部分:金星、木星,生也罢、克也罢,两个星星隔着十万八千里,什么人异想天开胡诌出来个五星。天上有数不清的星星,岂不是地上有数不清的行?还五行,五百行、五万行也打不住。
中医现代化已经完成了!!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2-30 12:38
不知人世间还有羞耻二字。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30 14:21
楼主主帖,主要想说:如果废了五行学说,中医如何治未病?,楼主想用治未病来论述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里的作用。这个想法不错。
楼主的论述需要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论述中医有“治未病”的具体措施。
第二步:论述治未病的措施是在五行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如果能证实这两步,就给五行学说增加了一个用途,如果不能证实这两步,五行学说就减少了一个用途。楼主此帖,是正经讨论中医学术的帖子,希望大家认真参与,不要空喊口号,更不要像融合观先生37楼那样,用垃圾帖来干扰讨论。
一位老学者,沦落到发垃圾帖捣乱的地步,真正可惜、可怜、可叹!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6-12-30 16:45
以《内经》言之,“未病”概念有二: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未病,不等于没病。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2-30 18:18
一、未病先防,是病不显,属于见微知著范畴。
二、既病防变,是病显时,属于防病情加重、恶化范围。
然而,因为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理论根本不成立,故治未病思想与五行学说无关。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30 19:58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这是一种理想状态,需要有具体方法。
先找到具体方法,再看这些方法是不是五行学说指导。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1-1 11:02
中西医融合观
把阴阳五行学习好了,自然知道什么是治未病!否定阴阳五行谈治未病,那是对牛弹琴。
----------------------------------------
你懂个屁!以后离我远远的,有多远滚多远。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1-1 14:18
金栋先生,您经典学习功底很深,如果您想用治未病来论述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里的作用,请继续发表见解,并期待您继续发表其他支持五行学说的论据。
在本论坛,五行存废争论已久,不管您是什么观点,在经典著作中寻找五行存废的依据,恐怕本论坛就得靠您了。
或者直白点说,如果金栋先生也找不到经典里支持五行的依据,其他人更指不上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1-1 14:21
治未病的话题,如果大家讲不出什么内容来,也就说,所谓治未病,实际是一句空话。
请大家继续讲。争取讲出来。争取不要让治未病变成空话。
如果治未病是空话,把空话当成中医的特点和专长,这就是张功耀等人正等着的事,这就真的是“坑爹”。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7-1-1 16:08
根据“传其所胜,谓之甚”及“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的传变规律,及早地主动采取治疗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变恶化,挽救患者生命,此即“上工治未病”。
由上可见,五行学说理论是不能废弃的,
《难经·七十七难》:“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
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是阳春白雪,奈何牛儿听不懂,萌萌叫!!金栋先生啊,你能不能用牛语言解读一下!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7-1-1 16:12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7-1-1 08:40 编辑
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概述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口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治未病重在防,防未病与治未病殊词同旨,诗人陈志岁《病中窥镜》云:“偶对玻璃镜,床头漫想思。颜貌瞒人老,腰肢管自衰。至防防未病,精补补初亏。窃珍宾世体,须竟我为为。”(《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①摄生防病。《黄帝内经》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此外,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②既病防变。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
“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内经》中出现“治未病”一词的还有2篇。《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处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类似于唐代孙思邈所说的“欲病”,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两篇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渊源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马王堆出土的《养生图》中已经出现了吐纳、导引等养生方法。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也讲了很多养生理论。讲中医养生文化,不能不讲老子和孔子,两者代表了两种养生思想:老子是“清静无为”,“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老庄是养生学的开创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贯穿在中医养生学发展过程中。“仁者寿”、“智者寿”、“欲而不贪”是儒家在养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
《黄帝内经》有一段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主要指要掌握自然规律,根据天地阴阳法则调和各种方式,有节制、有规律地安排饮食和起居。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形与神俱”。也就是一个人要做到形神统一,形神结合。有形的运动而无神的调和,不算完整。
汉代华佗的五禽戏,根据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创造,演变为后来太极拳一类的健身方法。魏晋南北朝时,养生家与医学家结合。许多人既是医生又将道家思想贯穿于医学之中。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主张调神养形、“小炷留灯”。把人的生命看作一盏灯,生命的源泉是油。灯里的油是有限的,如果把灯点得很亮,油很快用完了。如果“小炷留灯”,则能燃烧很长时间。这是一种低代谢的思想。我们经常说要拼命、拼搏,事实上会影响你生命内一些积极的、良好的因素。因此,应改变原有的观念,让生命之火“小炷留灯”,燃烧得更长。
李时珍《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里,提出耐老、增年、轻身、益寿等概念,有些中药对延年益寿有着独特的功效。
养生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 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简言之,要做到“淡”字。
第二就是饮食养生。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南宋陆游的养生方法是喝粥。他有一首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中国人盐的摄入量超标,脑溢血、高血压等疾病与此相关。上述观点也与目前营养学界提倡的“健康膳食金字塔”相一致。
第三是运动养生。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如,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个功,在办公室也可以做。
第四是房事养生。《洞玄子》、《素女经》等也是研究“房中术”的书籍,讲究阴阳和谐,并强调欲不可早,不可过度,又不可无的思想。
第五是气功养生。《庄子》讲“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吐故纳新”指做气功,“熊经鸟申”讲人就像熊一样攀援,像鸟一样左顾右盼。这两种方法就是导引,这样做的人就是养形人。养形要达到什么效果?要像彭祖那样“寿高八百”。气功养生在曰本很流行,有人写了一本书《只需五分钟》。在这五分钟里,常吐气、常呼吸。当头昏脑涨时,不妨这样做做,五分钟后会耳目清明,心情为之一爽。
第六是药物养生。如柏子仁,就是柏树的果子,也是一种养生长寿食物。植物里寿命最长的就是柏树和松树,我们常说“千年柏树”。柏子仁有养性、安神、润肠、通便、养颜的功效。
实践
要健康长寿,关键是把养生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下面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不妨一试。
1.坚持几个“少”: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忧多眠。有一首诗中写道“一眠万事了,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物,身在即为宝”。
2.坚持几个“常”:发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运,齿常叩,腹常旋,耳常弹,肛常提。
3.践行“八字”诀,终生不懈:童心、蚁食、龟欲、猴行。童心,要童心未泯。蚁食,要少吃。现在许多人的问题是吃得太多、太好,又不运动,食物堆积在身体里。龟欲,要心境淡泊。猴行,要多运动,锻炼身体。
4.天天干洗面:先把手搓热,然后用手搓脸。每天早晨起床,反复做几十次。搓阳明经这个部位,气血运通。坚持干洗面,眼袋和皱纹慢慢都舒展了,比做美容还见效。
5.学会吐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的不同,口型有轻微的变化,吐气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去除一切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气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古书称“上池之水”,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
6.“三通”:我们现代人一直在不断地补,现在公路上交通堵塞,我们体内也交通堵塞。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都是堵塞的结果。所以要把“补”改正为“通”。血脉要通、气要通和、心气要通、胃肠要通,要达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
7.坚持勤动脑:不要以为养花、养草、养鱼,就是养生了,一点精神寄托都没有,衰老得反而快。马寅初70岁的时候开始学俄语,歌德80岁的时候写《浮士德》,陆游《渭南集》里很多气壮山河的诗词都是60岁以后写的。不要以为60岁就到晚年了。
医书注解
清代《世补斋医书》认为:“疾、病二字,世每连称。然今人之所谓病、于古但称为疾,必其疾之加甚,始谓之病,病可通言疾,疾不可遽言病。《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谓人于已疾之后,未病之先,即当早为之药。疾而不治,日以加甚,病甚而药,药已无及。未至于病,即宜药之,此则《内经》未病之旨,岂谓投药于无疾之人哉?”以“疾、病、疾病”古今词义异同理解“治未病”含义。“无疾”,健康人;初患苦为“疾”(临床前期);疾甚为“病”,患病。提醒“治未病”不是指“无疾”的健康人使用药物治疗。
<黄帝内经太素>将“治未病”相关内容列于首卷,称“摄生”。列一名“顺养”,举例《师传篇》“有所心藏(志)……则而行之,皆欲顺(调)其志”。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心的重要生理功能。顺调其志,相当于现“精神卫生”);摘《宣明五气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血、气、肉、骨、筋”是人体内物质与形态重要体现,要重视“五劳所伤”对人体健康危害性,注意顺养;集《四气调神大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生物的“生、长、收、藏”生长特征,人体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应自然、趋利避害。本篇未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此之谓也”,总结“治未病”意义和法则。
《类经·序》“人之大事,莫若死生,能葆其真,合乎天矣,故首曰‘摄生’类”。辑《上古天真论》:“善养生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治外之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治内之道”;“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修身养性之法”:“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调于四时、象似日月、辨列星辰”等等养生法则。集《四气调神大论》一年四季养生方法;以及“顺、逆”正反两方面效应后果;结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此之谓也”,《类经》注“此承前篇而言圣人‘预防’之道,治于未形,故用力少而成功多,以见其安不忘危也。”因此,“治未病”重心主要在于预防疾病发生,即教导人们“摄生”,由自己把握和保护自己身体的健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顺》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唐代医家孙思邈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并指出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字里行间蕴涵着对“无事之前”的养生防病及欲病早调的观点。“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维方式已经确立。
《金匮要略》谓:“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未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指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医家感悟
叶天士
——清代名医,温病学派创始人。他对于“治未病”的既病防变研究颇深,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这种提法进一步阐明了“治未病”的另一层涵义,即在疾病过程中要主动采取措施,防变于先,控制病势发展的思想。其预防传变主要体现在护阴保津上,这是由温热病的特性所决定的。从温病的证情看,一般是热偏盛,易出汗,更易伤津耗液。
张景岳
——明代著名医家。关于什么是“治未病”,他感受颇为深刻:“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矣。”他还指出:“履霜坚冰至,贵在谨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可以说张景岳是一语中的,指出了“谨于微”就是“治未病”的关键所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其先兆的,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健康当然也不例外,能将影响身体健康的微兆扼杀在萌芽中,这便是掌握了医学的纲领、摄生的法则。
朱丹溪
——元代著名医学家。对“治未病”有许多高明的认识,如在《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中说:“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长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孙思邈
——唐代著名医家,史称“药王”。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要求医生要“消未起之患,治未
孙思邈
孙思邈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中,他还明确论证了“治未病”与养性的直接关系,“善养性者,治未病之病”,并创造了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他认为人能否延年益寿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他还积极推广养生功法,认为经常适当的劳作运动,能促进身心健康。所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此外,孙思邈还在著作中列食养、食疗食物154种,他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也就是说,食物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途径。合理安排饮食,可保证机体的营养,使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提高适应自然界变化的应变能力,增强抵御外邪的力量。
葛洪
——晋代著名医家,他在防病养生方面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精辟的论述。首先,提倡“养生以不伤为本”,重视身体保养。疾病形成是一个漫长过程,是由于人们防患意识淡薄,平日不注意护形、养神而致。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愈如抽丝。”一旦造成无法挽回的不良后果,后悔晚矣。其次,强调劳逸适中,慎避外邪。他在《抱朴子》中指出,一个人所以常生病,皆因风寒暑湿所致。如果平日注意内养正气,形神相卫,各种邪气就不会侵犯人体。此外,葛洪还认为维持人的生命的基本要素是气和血。人生病主要是气血亏损所致。他提出一系列不损伤气血的养生之道,其中包括:唾不及远,行不疾步,目不久视,坐不至久,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不欲晚起,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饮酒当风,不欲广志远愿等。在精神保健和心理卫生上,葛洪提出要除六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财物,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诅嫉。他明确告诫我们:“夫善养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延驻千百年。”
华佗
——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擅长外科手术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剂“麻沸散”,因而被誉为外科学始祖,相传著有《中藏经》一书。其“治未病”思想与实践主要有:创五禽戏,强身健体。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曾对其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不朽是也。”也就是认为运动有强健脾胃的功能,可促进饮食的消化输布,使气血生化之源充足,气血流通,则身体健康而长寿。他根据古代导引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不同形象和特有的动作特色,创立了一套适宜于防病、祛病和保健的医疗体操——“五禽戏”。他的弟子吴普施行五禽戏法,到了“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调摄精神,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华佗非常重视七情、饮食、起居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要求人们“宜节忧思以养气,慎喜怒以全真”。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和过度情志波动,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他认为饥饿过度会伤脾,宜饮食有节,不可过饱或过饥,切忌偏嗜,并控制肥甘厚味的摄入。他还认为“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度则伤肝”。若起居无节,酒色过度,可损伤人体正气,导致各种疾病。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华佗认为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必然影响人体,使之发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反应。人体疾病的发生,是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只有掌握其规律,适应其变化,才能祛病保健。
张仲景
——东汉著名医家,史称“医圣”,对“治未病”有着独到的研究。据《针灸甲乙经·序》记载,一天,仲景与侍中王仲宣相遇。仲景说他已患病了,到了40岁的时候眉毛要脱落,然后过半年就会死去,并且告诉他服五石汤可免除。俗话说,“忠言逆耳”,王嫌仲景的话难听,就没有服药。后果如仲景所言,王仲宣到了40岁时先是眉落,继则死去。这个故事可以说明,张仲景诊察未病的造诣是很高深的。他发展了《黄帝内经》以来的相关思想,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多侧面论述了“治未病”的原理、方法。以《伤寒杂病论》(后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一书为标志,“治未病”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说,其中关于养生保健,均有涉猎;治则方药,一应齐全。
张仲景的“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无病重防。在健康状态下,重在摄生以防病,一方面,充分认识风寒湿燥暑等外邪致病的规律及特点,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另一方面,提倡饮食有节,保洁,忌冷食,勿贪食,且保持精神愉悦,做到起居有常,“房室勿令竭乏”,在此基础上通过导引、吐纳等方式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五脏元真通畅”的生理状态,使病邪“无由入其腠理”。既病防变。此为仲景“治未病”的中心环节,具体表现为:首先,要早期治疗。在疾病之初,要不失时机地给予正确治疗,尽量祛邪于萌芽阶段 。其次,治未病的脏腑。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也必然成为在病理状态下疾病传变的内在依据。为此,仲景将治未病的脏腑作为既病防变的重要措施。如《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第三,慎治防变。仲景列举了大量临床上因为医家误治而引发严重不良后果的例子以警示后人,如“淋家,不可发汗,复汗必便血”等。仲景还将顾护脾胃作为慎治防变的关键环节,在施治过程中念念不忘“勿犯胃气及上二焦”。
扁鹊
------姓秦,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人。他“治未病”的思想鲜明地体现在齐桓公病案中。据《史记》记载,扁鹊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他巡诊去见齐桓公。礼毕,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相信这一套。”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仍不相信,并对扁鹊的说法深感不快。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看过桓公后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桓公还是不相信。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接着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于是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招来祸害。”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桓公这时后悔莫及,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了。为扁鹊写传的司马迁为此感叹道:“使圣人予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这个病案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扁鹊能够预知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提出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的观点,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体现出扁鹊“治未病”的思想——治未病的脏腑。《难经》据传是扁鹊所作,其中有“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孔子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实,他还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养生大师。孔子曾提出过许多颇具真知灼见的养生“治未病”思想。如《论语·季氏》中有这样一段话:“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在这里他明确地告诫人们,应当根据不同生理时期的体质与心理特点,陶冶情操,养护体魄:青少年时,身心发育不成熟,不可恋色早婚,不可快情纵欲;人到中年,精力充沛,仍须劳逸结合,修身养性,不可过度疲累,因为体质将由盛转衰;到了老年时,体质已虚,更要淡泊名利,超脱俗念。正是由于孔子注重养生防病之道,且身体力行,持之以恒,所以尽管他一生历尽坎坷,屡陷困境,仍能安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尽享天年。
含义
主要有三层意思。
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发生。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类经》注释“此承前篇而言圣人‘预防’之道”。《灵枢·逆顺篇》:“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二是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刺热篇》:“肾热病者,顾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脏气热于内,必先见于色,病虽未发,见其色而即刺之,名曰治未病。”《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集注》:“萌芽,始发,见其洒淅动形而即治之,不使有伤三部九候之气。”
三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发展。《难经·七十七难》:“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相同语句又见《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首“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根据五脏(五行)之间生理、病理相关原理,从整体出发,预测原发脏的病变发展趋势,采取非针对“现脏病”的“隔二、隔三脏”预防性治疗,防止继发脏病的产生,杜绝疾病发展和传变。
现代认知
《内经》以“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认识指导“摄生”。这里的“天地”与“日月”主要是指“环境”。当时已宏观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健康、疾病与环境关系密切。现《预防医学》从宏观和微观二方面认识到: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空间。人类环境又分为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给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要条件,而环境(质量下降)又能危害人体健康,发生疾病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如生活环境,空气中气象诸要素:气温、气湿、气流、气压、太阳辐射以及空气离子等能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成为为致病因素(中医称外因,六气,外感六淫)。社会环境,是人类在生活、生产和社交活动中相互间形成的社会关系,如风俗习惯、人群的交往等。人的精神活动,意识思维、思想感情来源于社会社会实践。“精神因素,情绪刺激”可以引起呼吸、循环、消化系统和内分泌腺等一系列变化及代谢改变,以至影响人体健康。提出“环境卫生”、“精神卫生”预防措施,保住人体身心健康,预防控制疾病。因此,中医学应继承发扬《内经》“治未病”理论与“摄生”法则,创新出现代的“中医预防(医)学”与“中医保健(医)学”。为人类健康事业再作贡献。
中医将治未病作为奠定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倡导惜生命,重养生,防患于未然。养生的内涵是延长生命时限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心理保健:中医治未病的核心是养心,即调节情志,保持良好心态。心理保健已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重要保障,“心身疾病”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之大敌。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为物欲化倾向、冷漠化倾向、粗俗化倾向、躁动化倾向。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互为因果。所以,中医治未病心理保健工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潜力。
二、饮食保健: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保健的关键。《素问·脏器法时论》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的观点,堪称中华民族饮食和营养的纲要。《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中国保健食品的特点和优势是传统的中医药学、养生学与现代食品科学、营养学密切结合,既有几千年的丰富经验、系统理论,又有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及研制方法的优势互补,使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安全有效,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三、运动保健:运动保健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内容。三国时的华佗,根据中华传统文化所说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理论,创造了“五禽戏”模仿五种动物的姿态,促进体魄的强壮。《内经》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提示应当劳逸结合、锻炼适度,才能气血调畅、疏郁散结、脏腑得养、阴阳互守。适当的运动能使周身的血液畅流不息,不致瘀滞;能改善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证脏器细胞正常活动;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人体保持旺盛的活力,是预防疾病,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获得健康长寿的要素。中国的养生保健体系是关于人体运动保健思想、理论及方法的体系,认为运动保健应讲求性命双修、形神俱养和心身并育。未来理想的运动保健模式将以个人分散的运动健身活动为主,根据自我身心的特点,自觉自由地进行运动锻炼。运动保健的原则是协调统一,形神兼练;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比较适宜于健身的运动项目有太极拳、气功、散步、慢跑等。
四、药物保健:历代医家对药物养生保健有很多记载。《本草纲目》中记载有养生作用的药物共约160种。后世医家分别制成膏、丹、丸、散等剂型,遵循中医理论进行君、臣、佐、使的配伍,适宜于长期进行养生保健。传统保健药物如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肾气丸、逍遥丸、归脾丸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保健佳品,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欢迎。我们可以凭借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开发出能够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及抗衰老的保健药品;可以根据现有的复方研究成果,如补肾填精方、益肾健脾方、脑力智宝方、葆春方等,以及古方如十全大补方、八珍汤、小建中汤、地黄饮子等进行再开发;也可以借鉴一些保健单味药的研究成果如银杏、白芍、月见草等,进一步开发研究。开发保健药品还可以在改变保健品剂型上下工夫,将保健药品制成简便易携带、方便易保存的中药制剂如胶囊、丸剂、膏剂、颗粒剂等,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五、住宅保健:中华文化典籍中有“鸡初鸣、洒扫堂庭”等教导。到后世朱柏庐《治家格言》明确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后汉张让传所载,灵帝三年,毕岚创造翻车、渴鸟。就像现在的人造喷泉和洒水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居住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居住者和社会舆论的关注,住宅规划设计的不健康因素,导致居住环境受到污染、人际关系冷漠,装修病、空调病蔓延。应该围绕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的相关问题,使人们以居住与健康的新价值观重新审视我们的住宅。从住宅保健角度分析,具有保健作用的住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住宅建筑的地理形势、住宅建筑的自然方位、住宅环境的水土质量、住宅环境的气流状况等。我们应当顺应住宅保健的发展趋势,防止由于住宅而引发健康问题的情况。
三个层次
中医“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大主题。
一、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也就是说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强调重视体质的内在因素,一方面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之道。另一方面要求人们“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减少它对人体的侵害,就可保证不发病或虽病亦不重。未病先防正是与现代“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相吻合。它包含着调养精神、体格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丰富内容。
二、既病防变,治在发病之初。也就是说在患病以后,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一般来说,疾病的转变是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转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治在疾病发作加重之先。
三、除邪务尽,使病愈防复。所谓“愈后防复”,就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一般病人初愈后,大多虚弱,这就要求在康复医疗中,做到除邪务尽。针对患者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脏腑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病不复发的目的。
内涵与范畴
治未病主要指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复发。治未病也不是时髦的语言文字和单纯的临床实践。临床运用更需要理论指导,建立未病治疗学科体系,让中医治未病所体现的医学学术优势,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动力所在。
1.无病先防
①无病自调,重在养生强体、养生卸病。调理重在修身养性,一是调节人体生物钟与自然界的谐调统一性,按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保养人体阳气,与天地共阴阳,适应自然界变化而不病;二是调节人体心理状态与社会发展状态的谐调统一性,按和谐顺畅的目标,保养人体气机,与社会发展共节奏,适应社会变化而不病。
②因病而防,重在有针对性的预防。一是预防接种,我国始于明代的用于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是世界医学免疫法的先驱,奠定了因病而防的思想基础和扩充了中医治未病的方法。以此扩展因病而防,不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预防疾病的传染和流行都任重道远。二是消除环境致病隐患。三是防衰老性疾病。生物的衰老是必然,机体老化易引发老年病。尤其是衰老性疾病引起和加速的原因多与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针对其引起的因素加以防范尤其重要。
2.既病防变
①有病早治(亚健康、亚临床调理),是防在疾病未加重之时;
②先安未病之脏(临床并发症),是防在疾病未演变之时;
③病后止遗(临床后遗症);
④防疾病复发(临床发作性疾病)。
基本原则
1.定期体检,见微知著结合国家劳动保险制度,建立突出中医特色的体质辨识中心或体检站,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定期体检,“辨病”与“辨体”相结合。开发“体检-预防-保健-诊断-治疗-体检-康复”为一体的环式治未病保健诊疗链,建立完善的体检资料数据库,动态观察和规范管理,定期开展随访和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内容不但包括身体疾病、心理疾病、中医体质类型和亚健康状态,及时发现“疾病微征”或“隐态”,且利于早期逆转,恢复健康。通过体检,及早发现并防止疾病传变。
2.重视先兆截断逆转先兆症状是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关键,如对中风的潜证“无者求之”的早期治疗,如出现肢体麻木、沉滞者为脉络阻滞,予活血通络之丹参、红花、川芎、赤芍、鸡血藤,若见眩晕则予平 肝熄风之钩藤、天麻、石决明、菊花等,从而预防中风的发生,治中风于未发之时。对一些反复发作,发病有规律的疑难痼疾,如现代医学中的免疫性、过敏性及内分泌、神经系统或者一些病因尚未明了的疾病,运用中医治未病方法,注意缓解期的扶正固本,结合情绪调摄、体育锻炼,疗效确切。研究表明,将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干预组和对照组,中药干预组具有延缓患者糖耐量降低发展到糖尿病,从而进一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及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及延长其生命。
3.安其未病防其所传未病,指尚未患病的肮脏或部位,与“已病”和“成病”相对而言。如,糖尿病,其特征是持续高血糖,其病理基础是胰岛细胞功能损伤,若血糖控制不良,久之则引起心、脑、肾、眼等脏器的损伤和病变。因此,对糖尿病,则在十分重视早期治疗的达标和胰岛功能的修复的同时,选用中药重点养阴,活血通络中药目前,脂肪肝的检出率日益增多,部分脂肪肝患者可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可以认为脂肪肝不断发展是肝纤维化的前期病变,如能在早期及时治疗,可以阻止其进一步发展,甚至使共逆转,因此其治疗日益受到重视。
4.掌握规律先时而治对于有明显季节性的疾病,常可先时而治,预防为主,往往能事半功倍,如哮喘病,往往秋冬常发,在夏季就积极预防,即所谓中医学的“冬病夏治”,疗效确切。对流感,过敏性鼻炎等春季多发病,则通过建议患者增强体质,适当锻炼,积极预防,采取了“春病冬防”的原则。
5.三因制宜,各司法度三因制宜,就是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人有老幼、男女、胖瘦以及九种体质分别,地有东、西、南、北、中之分,时有一年四季之分,这些不同特点,决定了治未病时的“同中存异”、“异中存同”的必然性。因此,治未病工作的开展,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可行性
治未病思想首现于《黄帝内经》,这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在后世一直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
1.未病治疗学的理论基础早已根深蒂固孕育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之中。唐代医家孙思邈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并指出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字里行间蕴涵着对“无事之前”的养生防病及欲病早调的观点。“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维方式已经确立。其先安未病之脏和有病早治的既病防变思想,充实和丰富了治未病思路的内涵,构成了中医治疗未病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
2.治未病是中华民族文化。治未病一词,学术渊源可追溯到春秋乃至周代的多种文献。如《周易》云:“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国语.楚语》曰:“夫谁无疾眚?能者早除之……为之关藩篱而远备闲之,犹恐其至也。是之为日惕。若召而近之,死无日矣。”强调了早期治疗,防止传变的重要性。
3.临床实践证明,防患未然的思路有积极指导意义。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指出:“始萌可救,脓成则死。”大承气汤“急下之”其旨并非独治痞满燥实,而是从整体出发,防止阳盛伤阴。又如清代医家叶天士在《温热论》斑疹治疗中强调,对肾水素亏,病虽未及下焦,但在处方时,甘寒之中加入咸寒之品“务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耳。”
4.医学观念转变。医学模式正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疾病谱的改变、化学药品的毒副反应、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多以及新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中医更凸显优势。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医疗费用日趋高涨,为减少医疗保健费用的巨大投资,各国的医疗保健策略逐渐从以疾病为主导向以健康为主导转变,我国也提出了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重点转变的“前移战略”,这种健康维护理念的变化与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息息相关。
5.政策支持:吴仪在2007年全国中医卫生工作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上工治未病”的重要性。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体系和指导临床运用的能力,也应该成为中医发展的着力点。
必要性
1.目前医学科学在世界水平上不能解决的问题,科技发展,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健康损害越来越显现,SARS、艾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预防更比治疗重要,单纯的修补医学已经是很不适应今后的医学发展,治疗和防护两手抓才是上策。
2.随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亚健康人群增多,“欲病”成为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预防为主的医学理念转变,为中医治未病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3.治未病所体现的医学学术优势,有利于中医学优势发挥,应当是中医学发展的着力点。
现实意义
1.为国民的健康护航
作为健康杀手的多数慢性病,都可以通过“治未病”的种种措施来预防;而对于传染病,通过打断传染必须的三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流行,指导人们远离疾病。
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病、营养过剩的代谢紊乱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这类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中医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一书提出了“辨证施保”,研究形成有效提高生存质量的养生、保健体系,明显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来延年益寿,这是21世纪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之一。中医“治未病”,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以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来治未病的基本原则,可以从功能的、整体的变化来把握生命,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调护。总之,“治未病”是人类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治未病”对于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降低医疗费用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国民非常关心的问题,怎样防止医疗费用日趋高涨,减少医疗保健费用的巨大投资呢?国家采取了这样的策略:逐渐从以治疗疾病为主导向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主导转变,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坚持“预防为主”。而中医的防治原则始终贯穿着“治未病”的思想,要求医者在准(辨证准)、精(用药精)、廉(价格低廉)、便(使用方便)上做文章。所以,将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加以发扬,在人们未病之前采取应对措施而不是病后用药,将会给民众带来更多的健康利益,也将节省更多的医疗费用。“九五”期间,卫生部曾做过的一个课题,研究社区防治和预防投资效益比,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一块钱的预防,可以节省医疗费八块五毛钱。
3.中医的特色与优势所在
中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治未病”的主导思想和养生保健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健康需求的转变。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的改变、化学药品的毒副反应、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多,以及新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中医更凸显优势。
4.中西医学对话和交流的平台
当前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的新医学模式,这样一来,把影响人的健康的诸要素均纳入其范畴,从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进行医学研究,这和中医重视整体,强调“治未病”,就可以互补相成了。“治未病”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作为中医药学奉献给人类的先进和超前的思维,其实质就是“人人享有健康”。中医学在医学模式、理论特点和诊疗方法上,对疾病的防治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老百姓在这一点上都有所体会,比如人们常说“中医治本”、“中医治病去根”、“中医讲究调理”就是对中医诊治优势的认同。
落地平台:KY3H模式
KY3H模式:是指由昆仑健康保险、炎黄健康科技、炎黄文化传媒三家公司,提出了以人(未病/已病)为中心,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三位一体的健康保障模式(简称KY3H模式)。
“治未病”是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性医疗危机的唯一途径。只有“治未病”的医学才是经济上供得起,因而可持续的医学;才有可能是公平的和公正的医学。从“治病”到“治未病”,一字之差,却蕴涵着深刻的变革,决非现代医学的技术性的外延(如疾病早期诊断等等)。核心是观念的变革,即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从以疾病的诊断、治疗为中心,转向以维持、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而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命是精神和肉体的统一(身心整体),且和其所生存的环境有着内在的联系。故医学模式的转变(从生物医学到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结合)是“治未病”的必然内涵。
当前,诸如癌症、心脏病、脑血管病等非传性慢病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我国青年早卒人数的63%),并构成了疾病社会负担的主要部分(68.7%),且以18%的年增率上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非传染性慢病是身心整体失调的局部体现。从整体功能失调到疾病的发生是渐变到突变、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渐变、量变阶段,身心整体状态可因正确、及时的干预而好转,从而避免疾病。这正是“治未病”的最有效时期(“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因而“治未病”的主题是:(个体化)人的身心状态的(动态)辨识和(动态)调控。
KY3H模式通过金融契约,发挥健康保险的社会管理、资金融通、经济补偿和市场组织功能,把分散的个体的健康需求转变为社会化、集约化的健康管理。以金融契约为纽带,把不同健康需求的人群和现有的医疗保健机构联结起来,逐步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过渡;同时,以“治未病”为目标,潜移默化,逐步改变相关医疗保健机构的功能和观念,形成真正的“治未病”的层次结构体系,逐步实现以疾病诊疗为中心到以维持、促进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KY3H模式的健康管理是以人(未病/已病)为中心的健康服务平台,是“治未病”的具体体现。其特点主要有三:
首先,以系统工程的观念考察人的生命运动。对处于人生不同阶段(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中老年、老年、孕期等)的人的身心状态进行动态辨识和动态调控,且以季节、地域、职业、家庭、社区环境为背景,综合集成。已初步建立的KY3H私人健康状态信息库为此提供了基础。其次,以传统中医学和养生学为主,融合现代医学和医学工程技术,形成以辨体(质)、鉴(状)态、识(未)病、干预(调理)、评估(效果)等为主要环节构成的个性化健康保障技术和服务体系。开发相应的产品,并形成个性化健康服务产业链。第三,以传统健康文化理念为主导,以被保险人(未病/已病)为主体,从改变其观念入手,进行顺势调理,实施互动式健康管理。
健康文化是KY3H模式的基础,其主体则是中国健康文化。国外的经验表明,成功的健康管理必以健康教育为先导。而健康教育的核心则是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不同于西方文化,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基点是坚信人自身具有强大的自愈能力和潜力。调理和养生,作用均在于激发人的潜能,以维持、提高健康。“我命在我不在天”!就是这一理念的高度概括。20世纪90年代WHO的全球调查表明,对于人的健康和寿命来说,遗传、环境和医疗条件分别占15%、17%和8%,而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则占60%,居于主导地位。这一结果为古老的智慧作了现代的诠释。显然,“上工治未病”和“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两个互为表里、互为因果的理念是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精髓,它们和后工业化时代的“人本”精神相融合,必将使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焕发时代的光彩。
对于中医特色预防保健体系的建设来说,KY3H模式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KY3H健康保障模式和以政府为主、以基本卫生保健为目标的社区医疗保健系统相结合,互补相成,将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以人(未病/已病)为中心的预防保健体系。后者面向广大城乡基层;前者则以满足不同人群多层面、全方位的健康需求为目标,尤其适合于功能社区和高端居民社区,这对于改变社会健康意识作用巨大;其次,KY3H模式所创导的观念、思路和服务模式等,对于社区医疗保健系统的建设有普遍意义。
健康工程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落实吴仪副总理关于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
治未病健康工程的目标是:努力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治未病健康工程的目的是:不断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治未病健康工程的载体是: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确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为主体,并根据发展要求和条件基础,在严格把关指导下,逐步扩大试点单位。
治未病健康工程的模式是:积极探索和完善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健康保障服务模式,通称KY3H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积极创新治未病服务内容和方法以及规范技术方案、完善评价体系。
治未病健康工程的机制是:积极探索治未病,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运行机制,以及治未病人才培养机制、科技创新机制、文化传播
http://baike.so.com/doc/5940445-6153378.html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7-1-1 16:17
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实际上就是节制欲望,改造人类自己!
阳春白雪,令人心旷神怡。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1-1 23:04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7-1-1 23:31 编辑
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概述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略。内容见47楼)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
千总发出来的这篇文章,是篇好文章,内容正确,完整。不管是千总所著,还是转载,内容都不错。
我们本帖要讨论的是两个问题:
1,中医治未病有哪些措施?
首先,这些措施,应该优于西医的。就是西医没有认识到,或者认识到了,但没有中医做的好。其次,这些措施,确实起到了预防发生、发展的作用。
2,这些措施可以具体实行。比如说,五禽戏,这就很明了,给病人教两三次就会了,病人坚持锻炼,肯定有收益。有的含糊不清,不好让人执行的,就不能算有效措施。比如“提携天地、把握阴阳”这些过于抽象的内容,不能直接用来指导病人预防。
楼主本意还想用治未病来论述五行,我看后一步再说。
---------------------
这段话,是我对治未病要求的理解,先表达出来。您发的这篇文章,内容全面,咱们逐段学习。
我摘出来的这一段,题头话和概述,主要介绍治未病观点的源流,还有治未病的三个意义,防病、防发展、防复发和后遗症。
这些思想都是正确的。
其中有对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评价,认为是最早的预防为主思想。
这些内容都是正确的。
(一)待续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1-1 23:35
①摄生防病。《黄帝内经》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此外,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
这一段,也都是正确的,没有错误。
一个要求避开有害因素,这个我想,只要是智力正常的成年人,大概都懂。当然这几天还光膀子的楞头青,也不能说没有。
另一个内容是提到一些中医传统的健身方法,五禽戏等等。这些方法倒是中医的一个特色,而且我个人认为比现代的体育健身方法更好一些。
归纳起来是:
注意天气变化,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经常锻炼身体。
这些内容,是现代人都懂的生活、保健常识,西医自然也是这些观点。就这么几句话能说完的,讲了一大篇,还引经据典。
②既病防变。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
这个道理也很正确,可惜没有介绍具体方法。只提到一个,肝病治脾。文章肝脾讲的有很多概念含糊的地方,咱们就不说了。只是所有的文章,讲治未病都只举这一个例子,让人怀疑中医能不能“既病防变”?
讲完这两条,文章又介绍了内经的一些论述(这个介绍次序有点乱,咱们不管了)
“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但还是没有具体措施。
(二),待续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7-1-2 04:35
仁海先生说:“然而,因为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理论根本不成立,故治未病思想与五行学说无关。”
关于五行学说的争论已非一日,但结果并不如人意,争来争去依然是森严壁垒,各持己见,没有解决丝毫问题。仁海先生是坚持反对五行学说的,而且是反五行学说的旗手和骨干。按说首先他应该是熟悉和应用五行学说的专家或行家,否则就没有资格对五行学说进行评议,一个从来不会游泳的人,有什么资格评价蛙泳的技巧和利弊呢?一个从来没有去过太空的人,却大谈在太空的感受,岂不是信口开河?现在他又在这里斩钉截铁、大言不惭地说“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理论根本不成立”,请问仁海先生,你知道什么是相生相克吗?你通过哪些实践证明“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理论”根本不成立呢?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7-1-2 07:16
一、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的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五行学说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jichulilun/44-2-3.html
(1)相生规律:相生即递相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称作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把它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以火为例,生“我”者木,木能生火,则木为火之母;“我”生者土,火能生土,则土为火之子。余可类推。
(2)相克规律:相克即相互制约、克制、抑制之意。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这种克制关系也是往复无穷的。木得金敛,则木不过散;水得火伏,则火不过炎;土得木疏,则土不过湿;金得火温,则金不过收;水得土渗,则水不过润。皆气化自然之妙用。
在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黄帝内经》称之为“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所以,五行相克的关系,又叫“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以土为例,“克我”者木,则木为土之“所不胜”。“我克”者水,则水为土之“所胜”。余可类推。
在上述生克关系中,任何一行皆有“生我”和“我生”,“克我”和“我克二四个方面的关系。以木为例,“生我”者水,“我生”者火;“克我”者金,“我克”者土。
二、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理论在临床上不存在:
A、五行相生理论不存在:有空补上。
B、五行相克理论本不存在,故上述病理就是无本之木。
证据如下:
1、在临床上,肝病后只传脾吗?
肝病后,心功能同样受影响,是木克火吗?
肝病后,肺功能受影响,是木克金吗?
肝病后,哪个脏器可以不受影响?
2、在临床上,心病后只传肺吗?
哪一个脏器不给供血可以存活?
3、“脾”病后,只传肾吗?
看看营养不良会产生哪些病吧。
4、肺病后,只传给肝吗?看看慢阻肺吧。
5、肾病后,只传心吗?看看尿毒症后出现的情况吧。
、、、、、、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7-1-2 08:28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7-1-2 04:36 编辑
点评
千秋雪
老生常谈,不切实际。认识肤浅,离题万里。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非常感谢千秋雪老师的教诲!
千老师,请您来一个少生初谈、切合实际、认识入骨、紧切主题的发言,给广大学生做个示范:
请用临床病例说明一下,能体现出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用克了又生、生了又克的规律,先循环五次。如何?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7-1-2 13:08
老问题。阴阳转化!你与你的妻子怎么转化!!阴阳指导手术!!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7-1-2 14:59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7-1-2 11:03 编辑
千秋雪
五行学说反应的是客观规律,不是儿戏。请严肃认真的对待。
一一一一一一一
请老先生用临床事例说明一下五行学说的用途?
五行学说这一客观规律,该不会只适用于侃大山而不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7-1-2 16:22
请老先生用临床事例说明一下阴阳学说的用途?女人与男人是怎么样转化的?
阴阳学说这一客观规律,该不会只适用于侃大山而不能解决临床手术实际问题吧?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7-1-2 16:47
连阴阳学说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的主儿,还出来摆呼个什么劲儿?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7-1-2 16:49
秦伯未教授谈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2015-12-27 20:33:38)[url=]转载▼[/url]
文源 老恕
五行学说,本来以相生相克的规律说明自然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临床上运用五行学说,主要也是解释人体内脏的相互联系及生理、病理的复杂变化,从其正常和不正常情况下所反映的现象,作为推断病情和确定治法的依据之一。为此,临床上具体运用五行学说,首先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必须以内脏为基础,离开了内脏活动的真实反映来谈五行,便会落空。
二、必须依据病因和病情的发展,在辨证施治下适当地运用五行学说,否则也是不切实际的。
事实表明,医学上既然将五行分属内脏,临床运用就不能离开内脏来谈五行。内脏发病的原因不同,演变不同,离开了内脏疾病的本质和变化,刻板地强调五行生克,显然是理论脱离实际。
人体内脏之间本有一种调整的本能,表现为相依相存,相反相成,保持其活动均势,是为正常现象。反之,当生不生,当制不制,或相生不及,相制太过,以及其他紊乱现象,都为病征。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五行生克规律来治疗,也有几个大法:
一、补母,用于相生不及。如肾虚影响肝脏亦虚,称为水不生木,治以滋肾为主;或者肝虚影响肾脏亦虚,称为子盗母气,也在补肝的同时朴肾。这些虚证上利用母子关系治疗,即所谓“虚则补其母”。
二、泻子,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肝火偏旺,有升无降,可用泻心方法,所谓“实则泻其子”。
三、抑强,用于相克太过。如肝气横逆,犯胃克脾,称为木克土,用平肝、疏肝为主。也有木本克土,反为土克,称为反克,亦叫相侮,如脾胃壅滞,影响肝气条达,当以运脾和胃为主。使主因削弱,则被制者的机能自然易于恢复。
四、扶弱,用于相克不及。如肝虚郜滞,影响脾胃健运,称为木不疏土,治宜和肝为主,兼予健脾,以加强双方的机能。
这里说明了生克关系是两方面的,运用这规律来治疗,必须双方考虑,又必须分清主次。假如认为相生是母子关系,而重视其母、忽视其子,或在相克的现象下,重视克者而忽视被克者,都是不够全面的。例如水不生木,用滋肾养肝,木横克土,用疏肝健脾和平肝和胃,均是生者与被生者和克者与被克者结合治疗。在滋养肝肾中,如果水不生木,则以肾为主,子盗母气,则以肝为主,同样地,疏肝健脾、平肝和胃,由于木横克土,以疏肝、平肝为主,倘因土反侮木,便以运脾、和胃为主,均有一定的主次。
此外,临床上掌握病情,制止其发展和促进其复原,也能运用五行生克规律来治疗。比如见到肝实证有克制脾胃的倾向,就应先健脾胃,使脾胃不受损害,痊愈较速。又如肝虚久不复元,虽然肾脏不虚弱,也可结合滋肾,加强肝脏的恢复。这种利用生克来防治,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是否需要来决定;如能直接解决,就不必要强调生克,牵涉到其他方面。
以上是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的大纲大法。现在再分相生和相克两个方面来谈其具体运用。由于经验缺乏,存在一些空白点,请补充和指正。
一、相生规律在临床的运用五行相生系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临床上运用这规律来治疗,多属于母虚累及其子,其次是子盗母气,再次是单纯子病,均可利用母子关系加强相生力量。所以相生的治法主要是掌握母子关系,它的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凡母虚累子,先有母的证状,子盗母气,先有子的证状;如单纯子病,须有子虚久不复元的病史。这样,三者的治法相似,处方就有主次之分。
(一)水不生木即肾虚不能养肝。临床表现在肾虚为阴不足,多见耳鸣,腰酸,膝软,遗精;肝虚为血不足,多见消瘦,疲乏,目眩,筋惕肉瞤。阴虚能生内热,血虚也能生内热,且易引起虚阳上扰,故进一步可出现颧红,潮热,手足心热,头晕,肢麻颤抖等证,脉象或见细弱,或见细数,或见细弦,舌质亦或淡或嫩红。这种肾阴亏耗不能养肝的证候,临床上常见的为肝风眩晕。张景岳曾说:“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主张用左归饮(地黄、山药、萸肉、杞子、茯苓、甘草);叶天士也明白指出:“晕眩烦劳即发,此水亏不能涵木,厥阳化风鼓动”,常用滋阴潜阳法。除内伤杂证外,温病传入下焦,耗伤真阴时亦常出现眩晕,《温病条辨》用加减复脉汤(生地、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甘草),佐以一甲煎(牡蛎),二甲煎(牡蛎、鳖甲),三甲煎(牡蛎、鳖甲、龟版)。
处方法则:滋水涵木法,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乙癸同源法。
常用药物:滋肾阴——生熟地、鳖甲、天冬、女贞子;养肝血——归身、白芍、制首乌、渣沙蔸、阿胶、黑芝麻;熄风潜阳——龟版、玳瑁、生牡蛎、石决明、真珠母、天麻、菊花、钩藤。
(二)木不生火即肝虚不能温养心脏,表现为血亏和生气不强,心血和心阳、心神衰弱,如消瘦、胆怯、心悸、惊惕、健忘、失眠、脉象细弱或结代或寸脉不静等。肝为藏血之脏,内寄相火为肝的生发之气,心主生血而司君火,火明则神志清朗,这是木火相生的主要关系。故木不生火的心虚证,多见意志萧索,神情谵荡不收,补肝以养心,又当偏于温养。养心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白芍、肉桂、五味子、茯苓、远志、陈皮)用血药以补其体,气药以助其用,其中肉桂能温肝,亦能壮心阳,实为主药。用木生火来治疗心虚,侧重在肝阳虚弱,如果心阳虚弱而不属于木不生火的,应从本脏治疗,如复脉汤(人参、桂枝、阿胶、生地、麦冬、甘草、麻仁、姜、枣)便是。
处方法则:补肝养心法,温养心肝法。
常用药物:养肝血——见前,养心血——生地、麦冬、阿胶、枣仁、龙眼;温心阳——人参,肉桂、紫石英、五味子。
(三)火不生土即心火或命门衰微,不能温脾:五行分配必火属心,但在临床上运用这规律,多指命门之火,也就是肾阳。脾为阴土,恶湿,以阳为用,阳虚则运化无权。所以火不生土的证状,在命火虚为畏寒,四肢不温;在脾阳虚为食入艰化,胀满,腹泻,或水湿积聚,小便不利,形成浮肿。因为肾阳和脾阳有密切关系,脾阳依靠肾阳来温养,所以脾肾阳虚证候以补肾阳为主,但既然同病,也不能忽视健脾。例如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白芍、生姜)治水气,就用了白术、茯苓、生姜的健中温中;四神丸(破故纸、吴萸、肉果、五味子、生姜、大枣)治五更泄泻,也用了肉果、生姜、大枣温中补土。更明显的如《伤寒论》里理中汤(人参、白术,炮姜、甘草)治太阴病,加入附子为附子理中汤,便治少阴病,可见在温脾的基础上进一步温肾,是助火生土的正常治法。
这里必须说明一个问题,即心火与脾阳的关系。我认为这类实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张仲景治痰饮病用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治水气上凌心悸用桂苓草枣汤(桂枝、茯苓、甘草、大枣)等,用桂枝的目的即在温心阳以助脾阳的健运。故温命火用附子,温心阳用桂枝。《本草疏证》论桂枝有六种用法: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这些作用都与心脏有关,尤其是用于补中法,含有火生土的意义。假如忽视了这方面,只将火不生土认作脾肾关系,从整个五行生克规律来讲,就很难说通了。
处方法则:益火补土法,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通阳健中法。
常用药物:温肾阳——熟附片、肉桂、巴戟天、葫芦巴、仙茅、益智仁、补骨脂、鹿茸;温心阳——见前,温脾阳——白术、干姜、砂仁、肉果。
(四)土不生金即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脾和胃的功能不同,但作用是统一的,故在土虚证上往往并提。脾胃虚弱为食果,消化不良,大便溏泄,肺虚则为气短,干咳,或吐粘痰,或痰内带血。这些证候常见于肺痨后期,此时补肺气则易生胀满,养肺阴又虑增加腹泻,只有侧重脾胃用甘平补中一法,使后天生气充沛,则肺脏可得到滋养。用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苡仁、甘草、陈皮、莲肉、砂仁、桔梗),方内山药、扁豆、苡仁等不仅补脾,也能补肺,同入肺脾两经。至于一般所说的肺脾两虚证,多指气分不足,且多由中气虚弱引起。表现为行动少气乏力,语音低微,表虚多汗等,与土不生金有区别,当用李东垣调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当归、白芍、五昧子、陈皮、升麻、柴胡),即补中益气汤加入白芍、五味子补肺敛气。
处方法则:培土生金法,补养肺脾法。
常用药物:补脾胃中气——党参、白术、山药、扁豆、炙甘草、红枣;补肺气——人参、黄芪、五味子、冬虫夏草,养肺阴——北沙参、麦冬、百合、石斛、玉竹、梨膏。
(五)金不生水即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临床表现多为肺肾阴虚,兼有内热,如气短,干咳,口渴,小便短赤,腰膝酸软等。治宜百合固金汤(百合、生熟地、麦冬、玄参、当归、白芍、贝母、桔梗、甘草)补肺滋肾。也有肾阴亏耗,虚火上炎,因肺热津燥,亦现金不生水现象。这是其本在下,其标在上,当以滋肾为主,方如八仙长寿丸(生地、山萸、丹皮、山药、茯苓、泽泻、麦冬、五昧子),即六昧地黄丸加麦冬、五昧子补肺。正因为肺肾相互影响,治疗又相互照顾,所以又称金水相生。《时病论》里治肺肾两亏,用人参、麦冬、五味子补肺敛肺,知母,玄参清肺又能滋肾,并以甘草协和诸药,谓有“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妙”,便是例子。
临床上常用开肺必利小便,乃指肺与膀胱的生理关系。肺为水之上源,膀胱为水之下流,肺气宣畅则三焦通调,水道自利,不同于相生意义,不能引用金生水来解释。
处方法则: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金水相生法。
常用药物:养肺明——见前;滋肾阴——见前。
二、相克规律在临床的运用相克与相生同样是一种生理现象。病证上所说的相克,包括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和反克现象,故有虚实复杂的证状出·21·现。总的说来,分强弱两面,即克者属强,表现为机能亢进;被克者属弱,表现为机能衰退。因而治疗上同时采取抑强扶弱的手段,并侧重在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另一方面强盛而尚未发生相克现象,必要时也可利用这规律,预先加强被克者的力量,以防止病情的发展。
从疾病的发展变化来看相克,并不是前后都一致的。例如鼓胀病,他在整个病程中所出现的证候,便包括了木横克土、木不克土和土反侮木等现象,治疗上虽然不离肝脾肠胃,治法上就有很大出入。说明临床上运用相克时,不能固执一端,一成不变。
(一)木横克土,本不疏土,土反悔木木横克土即肝旺脾弱。肝旺多指肝气太强,表现为头胀,胁痛,胸闷太息,少腹胀。脾弱包括胃气阻滞,如食呆,脘痞胀痛,频作暖气和矢气等。由于肝旺多指肝气横逆,治疗上常用疏肝理气为主,结合健脾和胃,方如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川芎、枳壳、香附、陈皮,甘草、生姜)、调气汤(香附、青陈皮、乌药、木香、藿香、砂仁、甘草)和沉香降气汤(沉香、香附、延胡、金铃子、砂仁、甘草)。木克土的证候以肝气犯胃为多,并因胃而影响及肠,胃痛中的气痛,常因恼怒后肝气所引起,刘草窗的痛泻要方(白芍、陈皮,白术、防风),目的亦为泻肝和胃而疏肠中气滞。因此,本证在临床最为多见,一般称为肝胃不和。
木不疏土,由肝气郁结所致。肝气失其条达,影响脾胃功能迟钝,出现精神抑郁,胸胁满闷,食步艰化,腹胀,大便或秘或溏等证状。治宜舒肝健脾,用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甘草、煨姜),亦可加入枳壳、陈皮和胃。治疗肝气和肝郁,虽然同以理气为主,药物如柴胡等亦通用,但由于发病和病机不同,方剂的组成并不一样。
反克现象在肝和脾胃亦为多见常见,因有木之与土,此胜彼负之说,但一般土反侮水多由木郁不能疏土引起,亦即木不疏土的后果,且因后天生化力弱,肝血不充,产生肝火内郁,成为虚性亢奋现象,宜用化肝煎(白芍、青陈皮,丹皮、山栀、贝母、泽泻)。若由脾胃形成,则以湿热积滞为多,与肠亦有密切关系,当用导气汤(黄连、黄芩、当归、白芍、枳壳、槟榔、木香、大黄)加减。
处方法则: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理气畅中法。
常用药物:疏肝气——青皮、制香附、金铃子、香橼、柴胡、广郁金、玫瑰花、苏罗子、荔子核;调脾胃中气——枳壳、陈皮、砂仁、蔻仁、佛手;化脾胃湿热积滞——黄连、半夏、木香、枳实、大腹子皮。
(二)土旺克水,土不克水,水反克土土旺克水,即胃实耗伤肾阴,常见于胃有实热,即《伤寒论》)少阴病用急下存阴的证候。但临床上惯称邪热伤阴,很少引用生克学说。
与此相反,土不克水是脾虚而水湿泛溢,成为水肿胀满。张景岳说:“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治宜温运脾阳,用实脾饮(白术、茯苓、干姜、生姜、红枣、甘草、豆蔻、大腹皮、厚朴、木香、附子、木瓜)为主。
水反克土为肾病影响脾脏功能,常见于水肿证,《内经》所谓“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用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温肾为主,结合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肉桂、白术、泽泻、猪苓、茯苓)以治标。
处方法则:急下存阴法,敦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
常用药物;泻胃热——大黄、玄明粉、枳实;温脾阳——见前;温肾阳——见前;利水湿——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冬瓜皮、川椒目、猪苓,大腹皮、葫芦瓢、生姜皮、通草。
(三)水旺克火,水不克火,火反克水水旺克火即肾阴郁遏心阳,表现为水气上逆,先有脐下悸,再见胸闷心悸,奔豚证即属这一类,宜桂枝加桂汤(桂枝、白芍、甘草、姜、枣)。如果水气内停,命火衰微不能气化,不见心气虚弱证状的,当用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白芍)温肾利水。
水不克火是肾阴不足,心火偏旺,证见遗精腰痛,心烦失眠,宜滋肾清心,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加生地。这里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水属北方,火属南方,所以黄连阿胶汤也称补北泻南法。但本方主要是着重在心脏本身的血虚火旺,如有肾虚证状,宜加入滋肾药。二是肾为水火之脏,肾阴虚亦能使相火偏旺,出现梦遗、耳鸣、喉痛、咽干等证,也称水不制火,宜用滋阴降火的知柏八昧丸(生地、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黄柏、知母)。这种属于一赃本身水火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的水不克火混为一谈。
火反克水:与水不克火往往互为因果,治法无多大出入。临床上又对一般热盛伤阴,惯常称做水不制火,意义有别。
处方法则:通阳制水法,扶阳逐阴法,滋阴降火法,补北泻南法,养阴清热法。
常用药物:温心阳——见前;温肾阳——见前;清心火——黄连、竹叶、焦山栀、莲子芯、灯心;清命火——黄柏、知母。
(四)火旺克金,火不克金,金反克火火旺克金即心火消烁肺脏气阴。心肺同居上焦,心火上炎,易使肺热伤津,如火嗽证咳痰稠粘,咽喉不利,用黄芩知母汤(黄芩、知母、山栀、杏仁、贝母、桑皮,花粉、桔梗,甘草)。习惯上对于一般邪热伤肺,亦称火克金,应加区别。
·24—
火不克金是心阳不能温肺,属于肺寒证候。《内经》上说:“心移寒于肺,肺消,饮一溲二”,《金匮要略》上说:“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均是心火衰微,形成肺气消索。心肺本为二阳脏,欲温肺金,当扶心阳,但宜温养,温润,不可偏于辛热,用温肺汤(人参、肉桂、干姜、甘草、钟乳石、半夏、橘红、木香)加减。
金反克火当为肺寒而影响心阳不宣,固临床上少见,从略。
处方法则:泻火清金法,清热润肺法,养心温肺法。
常用药物:清心火——见前;清肺热——桑皮、马兜铃、川贝母、黄芩;温肺寒——款冬花、白石英、远志、百部。
(五)金旺克木,金不克术,木反克金金旺克木即肺肃太过,肝气受制。临床上对于肝气证候常用肃肺佐治,所谓佐金平木,但单纯由肺形成的肝病并不多见,从略。
金不克木当为肺虚而引起肝旺,临床上亦比较少见。肺痨后期虽有出现,多与肾虚不能养肝有关。
木反悔金指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亦称木火刑金。表现为胁痛,口苦,咳嗽,痰内带血,急躁烦闷,脉象弦数等。此时肺脏亦热,当用化肝煎(白芍、丹皮、山栀、青陈皮、贝母、泽泻)加青黛、金沸草、瓜蒌、枇杷叶,亦可暂用龙胆草、芦荟以泻火。
处方法则:佐金平木法,泻肝清肺法。
常用药物:降肺气——金沸草、苏子、枇杷叶;清肝火——黄芩、青黛、丹皮、夏枯草、龙胆草、芦荟。小结如上所述,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学说有其一定的范围和法则,主要是以内脏为基础,从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来观察疾病曲性质和传变,从而依据五行生克规律进行治疗。尤其是有些疾病需要用的就用,不需要用的就不用,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从五行生克这规律来治疗。正因为中医在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是根据人体内脏的变化活动和相互的关系,并结合长期医疗中所积累的经验知识,因而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有人指摘中医用五行生克治病是玄学,这是毫无所知的谰言;还有人认为阴阳可存,五行当废,也是了解不够的看法。当然,少数人离开了实际,空谈五行生克,会使临床上失掉真实价值,必须加以纠正。
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不是机械的,也不是简单的。比如水不涵木的证候,用滋肾养肝法,但有时因肝虚而累及其子或影响其所克者,又须照顾心或脾胃。再如水肿的形成,或由土不克水,或由火不生土,但已经水湿停留特别是出现泛滥现象的时候,必须利小便或以疏浚为急,不得墨守温肾健脾的常法。同时,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单纯和复杂,它的变化又与患者的体质及医护等有密切关系,因此,一般疾病的变化有次序,而在某种情况下,往往不依据这样或那样的次序传变。所以在临床上既要正确地掌握五行生克的规律,又要根据具体病情来辨证施治。
秦伯未临证经验集萃:中药配伍
中药处方的配伍,中医讲君、臣、佐、使,我们这里从略,本节主要讲临床中药常用的药对与药组。
第一类:用两种相对的性质和不同气味、不同功能的药物结合,如气与血,寒与热,补与泻,散与收,升与降,辛与苦等,在相反相成中,改变其本来的功效或取其另一种新的效果。这类配伍最有意义。
例如:
桂枝—白芍(气—血)桂枝汤,调和营卫。
人参—丹参(气—血)二参丹,养心和血。
金铃子—延胡索(气—血)金铃子散,止腹痛。
香附—高良姜(气—血)良附丸,止胃脘痛。
山栀—牡丹皮(气—血)加味逍遥散,清肝热。
黄连—肉桂(寒—热)交泰丸,治心肾不交。
黄连—吴茱萸(寒—热)左金丸,平肝制吞酸。
黄连—干姜(寒—热)泻心汤,除胸中邪结。
柿蒂—丁香(寒—热)丁香柿蒂汤,止呃逆。
石膏—细辛(寒—热)二辛散,消牙龈肿痛。
黄连—木香(寒—温)香连丸,止赤白痢。
黄芩—厚朴(寒—燥)芩朴散,化脾胃湿热。
黄柏—苍术(寒—燥)二妙丸,治下焦湿热。
白术—枳实(补——消)枳术丸,健脾消痞。
黄芪——防风(补——散)玉屏风散,治体虚感冒。
白芍——柴胡(补——散)四逆散,和肝泻热。
红枣——生姜(补——散)桂枝汤,和气血。
鳖甲——青蒿(补——清)青蒿鳖甲汤,退骨蒸劳热。
黑芝麻——桑叶(补——清)桑麻丸,治肝阳头晕。
枸杞子——菊花(补——清)杞菊地黄丸,明目。
干姜——五味子(散——收)苓甘五味姜辛汤,化痰饮。
白矾——郁金(敛——散)白金丸,治癫痫。
柴胡——前胡(升——降)败毒散,疏邪止咳。
桔梗——苏子(升——降)杏苏散,调胸膈气滞。
半夏——黄连(辛——苦)泻心汤,止呕。
皂角——白矾(辛——酸)稀涎散,涌吐风痰。
乌梅——生地黄(酸——甘)连梅汤,化阴生律。
乌梅——黄连(酸——苦)连梅汤,泻烦热。
当归——白芍(动——静)四物汤,养血和血。
第二类:用两种药物相辅而行,互相发挥其特长,从而增强其作用,如化湿结合理气,发汗结合通阳,包括上下、表里结合,以及相须、相使等在内。这类在临床上最为多用。例如:
苍术——厚朴 平胃散,燥湿行气。
淡豆豉——葱白 葱豉汤,散寒通阳。
半夏——陈皮二陈汤,化痰顺气。
杏仁——贝母桑杏汤,顺气化痰。
知母——贝母二母散,清热化痰。
枳实——竹茹温胆汤,和胃止呕。
木香——槟榔木香槟榔丸,行气导滞。
人参——蛤蚧人参蛤蚧散,补肾纳气。
黄芪——防己 黄芪防己汤,行皮水。
人参——附子 参附汤,温补元气。
黄芪——附子 芪附汤,温固卫气。
白术——附子 术附汤,温补中气。
附子——茯苓 (相使)温肾利水。
黄柏——知母 (相须)清下焦湿热。
第三类:取性质和功效类似的两种药物的同用,目的在于加强药效,或使内脏之间得到兼顾。例如:
党参——黄芪 补气。
附子——肉桂 温肾回阳。
山药——扁豆 补脾止泻。
沙参——麦冬 润肺生津。
柏子仁——酸枣仁 养心安神。
杜仲——续断 补肾强腰。
麻仁——瓜蒌仁 润肠通便。
龙骨——牡蛎 固脱。
金樱子——芡实 固精。
赤石脂——禹余粮 涩肠。
谷芽——麦芽 助消化。
桑枝——丝瓜络 活络。
牡蛎——石决明 潜阳。
升麻——柴胡 升提气分。
旋覆花——代赭石 降气。
橘核——荔枝核 消疝气。
甘松——山柰 止胃气痛。
海藻——昆布 消痰核。
荆三棱——蓬莪术 消癥瘕痞块。
白茯苓——赤苓 利水。
甘遂——芫花 逐水。
常山——草果 截疟。
当归——川芎 活血祛瘀。
桃仁——红花 破瘀。
蒲黄——五灵脂 祛瘀。
乳香——没药 理气散瘀止痛。
藿香——佩兰 清暑。
金银花——连翘 清热解毒。
黄连——黄芩 泻火。
桑叶——菊花 清风热。
羌活——独活 治风湿疼痛。
川芎——草乌 治寒湿疼痛。
青皮——陈皮 疏肝胃气。
苏梗——藿梗 理脾胃气。
天冬——麦冬 滋养肺肾。
芦根——茅根 清肺胃热。
砂仁——蔻仁 健脾胃。
神曲——山楂 消谷肉食积。
关于药物配伍应用的例子很多,不能悉举。
如外感咳嗽常用苦杏仁、象贝母,但肺阴不足,兼见内热,或外邪不解,咳痰不爽的,可与甜杏仁、川贝母合用,处方惯写甜苦杏仁、川象贝。
还有三种药配伍,如杏仁、薏苡仁、蔻仁同用,宣化三焦之湿,以及个别地区用神曲、山楂、麦芽消食,处方惯写焦三仙之类,没有提及。
总之,药物配伍有其重要意义,如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随意凑合,将会造成杂乱和叠床架屋的现象。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7-1-2 16:50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7-1-2 09:03 编辑
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 |
|
三、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1.五行学说说明生理
①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
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②五行学说还用以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 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也都是运用五行学说来加以说明的。 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2. 五行学说说明病理
五行学说也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 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 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①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等外在的表现,可以用来诊断脏腑的疾病。 如在诊断本脏病中,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心病患者),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 ②从他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 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等。 ③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 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4.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根据五行学说人体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可以互相影响的理论,在治疗时,除了对病变的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考虑到其他相关的脏腑,并调整其关系,控制其传变,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时,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有: (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则治法 治则:补母或泻子。
治法: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益火补土等。
|
多用于母病及子或子病及母(即子盗母气)等病证。“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基本治则,即是补母或泻子。
①补母:母子关系失调的虚证。
如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而导致肝阴不足,肝阳亢逆者,称为水不生木或水不涵木病证,其治疗原则是不直接治肝,而侧重于补肾阴之虚。肾为肝母,肾水可以生肝木,故滋补肾阴即可以涵敛肝阳。又如肺气虚亏发展到一定程度,即可以影响到脾的健运,从而导致脾虚。脾土为母,肺金为子,土能生金,故可以用补脾益肺方法进行治疗。此即“虚则补其母”的含义。
②泻子:母子关系失调的实证。
如肝火炽盛,有升无降,而见肝病实证时,其治疗则可兼用泻心之法,肝木是母,心火是子,故泻心火则有助于泻肝火。
治法: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益火补土等。 |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1-2 18:40
治未病是内经提出来的,难经也有,但与内经不一样。伤寒论中的内容与难经中的治未病原话一样,源于难经。
关于治未病的概念,我上个月写了一篇长文,进行正本清源。有穴我发上来,供李老师参考。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1-2 19:04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7-1-2 19:13 编辑
渊源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李时珍《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里,提出耐老、增年、轻身、益寿等概念,有些中药对延年益寿有着独特的功效。
--------------------------------------
这一部分,也是介绍中医养生防病的源流,和前面的一样,不过内容更详细一些。这一段没有具体治未病的方法,对我们讨论本帖无助。
(三)待续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1-2 19:12
内难提出“治未病”思想,这是一种理想,但中医是在治病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很难从原理上设计出防病、防发展的具体方法。即使有防发展的方法,也是在已有的对疾病规律认识和治疗经验基础上总结的。所以,医经只能提出一些原则和理念,没有具体指导意义。
现代中医,因为中医不景气,病急乱投医,以外抓住治未病就能救中医,真是犯傻。已病的那么一大堆病、一大堆人就够你忙活了。现代医学有许多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解决一个,中医就增加一份威信,正事不做,瞎抓。
治未病毕竟还算医学范围的内容,讲文化救中医就更可笑、可叹了。
古人在中医还不怎么发达的时候就提出治未病的想法,这本来是很了不起的。后人因此就以为中医真的治未病,那是后人犯傻,没出息。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7-1-2 19:38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7-1-2 16:22 编辑
谢千秋雪老先生的教诲,现答复如下:
一、补母,用于相生不及。
如肾虚影响肝脏亦虚,称为水不生木,治以滋肾为主;或者肝虚影响肾脏亦虚,称为子盗母气,也在补肝的同时朴肾。这些虚证上利用母子关系治疗,即所谓“虚则补其母”。
——————————————————————————
肝肾阴虚时,可以疏肝柔肝的同时滋肾,但单纯的滋阴并不是从根本上治疗肝病。
二、泻子,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肝火偏旺,有升无降,可用泻心方法,所谓“实则泻其子”。
————————————————————————————————
肝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疏肝、柔肝,同时,泻肝火本就是治肝的方法之一。此与泻心无关。
三、抑强,用于相克太过。如肝气横逆,犯胃克脾,称为木克土,用平肝、疏肝为主。也有木本克土,反为土克,称为反克,亦叫相侮,如脾胃壅滞,影响肝气条达,当以运脾和胃为主。使主因削弱,则被制者的机能自然易于恢复。
四、扶弱,用于相克不及。如肝虚郜滞,影响脾胃健运,称为木不疏土,治宜和肝为主,兼予健脾,以加强双方的机能。
这里说明了生克关系是两方面的,运用这规律来治疗,必须双方考虑,又必须分清主次。假如认为相生是母子关系,而重视其母、忽视其子,或在相克的现象下,重视克者而忽视被克者,都是不够全面的。例如水不生木,用滋肾养肝,木横克土,用疏肝健脾和平肝和胃,均是生者与被生者和克者与被克者结合治疗。在滋养肝肾中,如果水不生木,则以肾为主,子盗母气,则以肝为主,同样地,疏肝健脾、平肝和胃,由于木横克土,以疏肝、平肝为主,倘因土反侮木,便以运脾、和胃为主,均有一定的主次。
此外,临床上掌握病情,制止其发展和促进其复原,也能运用五行生克规律来治疗。比如见到肝实证有克制脾胃的倾向,就应先健脾胃,使脾胃不受损害,痊愈较速。又如肝虚久不复元,虽然肾脏不虚弱,也可结合滋肾,加强肝脏的恢复。这种利用生克来防治,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是否需要来决定;如能直接解决,就不必要强调生克,牵涉到其他方面。
————————————————————————————————————————
肝胃病,西医称之为因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此为肝胃同治,不知五行者照样会治。
以上是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的大纲大法。现在再分相生和相克两个方面来谈其具体运用。由于经验缺乏,存在一些空白点,请补充和指正。
一、相生规律在临床的运用五行相生系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临床上运用这规律来治疗,多属于母虚累及其子,其次是子盗母气,再次是单纯子病,均可利用母子关系加强相生力量。所以相生的治法主要是掌握母子关系,它的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凡母虚累子,先有母的证状,子盗母气,先有子的证状;如单纯子病,须有子虚久不复元的病史。这样,三者的治法相似,处方就有主次之分。
(一)水不生木即肾虚不能养肝。临床表现在肾虚为阴不足,多见耳鸣,腰酸,膝软,遗精;肝虚为血不足,多见消瘦,疲乏,目眩,筋惕肉瞤。阴虚能生内热,血虚也能生内热,且易引起虚阳上扰,故进一步可出现颧红,潮热,手足心热,头晕,肢麻颤抖等证,脉象或见细弱,或见细数,或见细弦,舌质亦或淡或嫩红。这种肾阴亏耗不能养肝的证候,临床上常见的为肝风眩晕。张景岳曾说:“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主张用左归饮(地黄、山药、萸肉、杞子、茯苓、甘草);叶天士也明白指出:“晕眩烦劳即发,此水亏不能涵木,厥阳化风鼓动”,常用滋阴潜阳法。除内伤杂证外,温病传入下焦,耗伤真阴时亦常出现眩晕,《温病条辨》用加减复脉汤(生地、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甘草),佐以一甲煎(牡蛎),二甲煎(牡蛎、鳖甲),三甲煎(牡蛎、鳖甲、龟版)。
处方法则:滋水涵木法,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乙癸同源法。
常用药物:滋肾阴——生熟地、鳖甲、天冬、女贞子;养肝血——归身、白芍、制首乌、渣沙蔸、阿胶、黑芝麻;熄风潜阳——龟版、玳瑁、生牡蛎、石决明、真珠母、天麻、菊花、钩藤。
——————————————————————————————————
一言以蔽之,滋补肝肾法,肝肾同治。此为简单问题复杂化,画蛇添足,与五行学说无关。
(二)木不生火即肝虚不能温养心脏,表现为血亏和生气不强,心血和心阳、心神衰弱,如消瘦、胆怯、心悸、惊惕、健忘、失眠、脉象细弱或结代或寸脉不静等。肝为藏血之脏,内寄相火为肝的生发之气,心主生血而司君火,火明则神志清朗,这是木火相生的主要关系。故木不生火的心虚证,多见意志萧索,神情谵荡不收,补肝以养心,又当偏于温养。养心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白芍、肉桂、五味子、茯苓、远志、陈皮)用血药以补其体,气药以助其用,其中肉桂能温肝,亦能壮心阳,实为主药。用木生火来治疗心虚,侧重在肝阳虚弱,如果心阳虚弱而不属于木不生火的,应从本脏治疗,如复脉汤(人参、桂枝、阿胶、生地、麦冬、甘草、麻仁、姜、枣)便是。
处方法则:补肝养心法,温养心肝法。
常用药物:养肝血——见前,养心血——生地、麦冬、阿胶、枣仁、龙眼;温心阳——人参,肉桂、紫石英、五味子。
——————————————————————————————
心肝脑阴虚,滋肝养心益脑而已。
(三)火不生土即心火或命门衰微,不能温脾:五行分配必火属心,但在临床上运用这规律,多指命门之火,也就是肾阳。脾为阴土,恶湿,以阳为用,阳虚则运化无权。所以火不生土的证状,在命火虚为畏寒,四肢不温;在脾阳虚为食入艰化,胀满,腹泻,或水湿积聚,小便不利,形成浮肿。因为肾阳和脾阳有密切关系,脾阳依靠肾阳来温养,所以脾肾阳虚证候以补肾阳为主,但既然同病,也不能忽视健脾。例如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白芍、生姜)治水气,就用了白术、茯苓、生姜的健中温中;四神丸(破故纸、吴萸、肉果、五味子、生姜、大枣)治五更泄泻,也用了肉果、生姜、大枣温中补土。更明显的如《伤寒论》里理中汤(人参、白术,炮姜、甘草)治太阴病,加入附子为附子理中汤,便治少阴病,可见在温脾的基础上进一步温肾,是助火生土的正常治法。
————————————————————————————————————
脾肾阳虚的治法而已。多么简洁。
这里必须说明一个问题,即心火与脾阳的关系。我认为这类实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张仲景治痰饮病用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治水气上凌心悸用桂苓草枣汤(桂枝、茯苓、甘草、大枣)等,用桂枝的目的即在温心阳以助脾阳的健运。故温命火用附子,温心阳用桂枝。《本草疏证》论桂枝有六种用法: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这些作用都与心脏有关,尤其是用于补中法,含有火生土的意义。假如忽视了这方面,只将火不生土认作脾肾关系,从整个五行生克规律来讲,就很难说通了。
处方法则:益火补土法,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通阳健中法。
常用药物:温肾阳——熟附片、肉桂、巴戟天、葫芦巴、仙茅、益智仁、补骨脂、鹿茸;温心阳——见前,温脾阳——白术、干姜、砂仁、肉果。
————————————————————————
人体中,水行太过,即阴虚;水行不及,即水湿停留。其治法:燥者,滋之;湿盛者,汗之、和之、利之等。
人体中,血行太过,即火为之;血行不及成为瘀血,或因寒凝、气滞所致,或因血稠而成。其治法:血行太过,凉之;血行不及,用热以行之、或用活血化瘀法以祛之。
以上二者,均与五行无关。
(四)土不生金即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脾和胃的功能不同,但作用是统一的,故在土虚证上往往并提。脾胃虚弱为食果,消化不良,大便溏泄,肺虚则为气短,干咳,或吐粘痰,或痰内带血。这些证候常见于肺痨后期,此时补肺气则易生胀满,养肺阴又虑增加腹泻,只有侧重脾胃用甘平补中一法,使后天生气充沛,则肺脏可得到滋养。用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苡仁、甘草、陈皮、莲肉、砂仁、桔梗),方内山药、扁豆、苡仁等不仅补脾,也能补肺,同入肺脾两经。至于一般所说的肺脾两虚证,多指气分不足,且多由中气虚弱引起。表现为行动少气乏力,语音低微,表虚多汗等,与土不生金有区别,当用李东垣调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当归、白芍、五昧子、陈皮、升麻、柴胡),即补中益气汤加入白芍、五味子补肺敛气。
处方法则:培土生金法,补养肺脾法。
常用药物:补脾胃中气——党参、白术、山药、扁豆、炙甘草、红枣;补肺气——人参、黄芪、五味子、冬虫夏草,养肺阴——北沙参、麦冬、百合、石斛、玉竹、梨膏。
——————————————————————————
肺病兼营养不良者,调肺的同时,兼调脾胃而已。饿了,就要吃饭,普通人都晓得。但那痨虫(结核杆菌)致病,调脾胃只是增强人的抵抗力,而抗痨虫才是治本。故,这样的问题,与五行无干。
(五)金不生水即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临床表现多为肺肾阴虚,兼有内热,如气短,干咳,口渴,小便短赤,腰膝酸软等。治宜百合固金汤(百合、生熟地、麦冬、玄参、当归、白芍、贝母、桔梗、甘草)补肺滋肾。也有肾阴亏耗,虚火上炎,因肺热津燥,亦现金不生水现象。这是其本在下,其标在上,当以滋肾为主,方如八仙长寿丸(生地、山萸、丹皮、山药、茯苓、泽泻、麦冬、五昧子),即六昧地黄丸加麦冬、五昧子补肺。正因为肺肾相互影响,治疗又相互照顾,所以又称金水相生。《时病论》里治肺肾两亏,用人参、麦冬、五味子补肺敛肺,知母,玄参清肺又能滋肾,并以甘草协和诸药,谓有“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妙”,便是例子。
临床上常用开肺必利小便,乃指肺与膀胱的生理关系。肺为水之上源,膀胱为水之下流,肺气宣畅则三焦通调,水道自利,不同于相生意义,不能引用金生水来解释。
处方法则: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金水相生法。
常用药物:养肺明——见前;滋肾阴——见前。
————————————————————————————————
肺肾同病时,肺肾均顾及。肺病日久,影响到何种脏器就同时调理之。普通的道理,没必要故弄玄虚。
二、相克规律在临床的运用相克与相生同样是一种生理现象。病证上所说的相克,包括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和反克现象,故有虚实复杂的证状出·21·现。总的说来,分强弱两面,即克者属强,表现为机能亢进;被克者属弱,表现为机能衰退。因而治疗上同时采取抑强扶弱的手段,并侧重在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另一方面强盛而尚未发生相克现象,必要时也可利用这规律,预先加强被克者的力量,以防止病情的发展。
从疾病的发展变化来看相克,并不是前后都一致的。例如鼓胀病,他在整个病程中所出现的证候,便包括了木横克土、木不克土和土反侮木等现象,治疗上虽然不离肝脾肠胃,治法上就有很大出入。说明临床上运用相克时,不能固执一端,一成不变。
(一)木横克土,本不疏土,土反悔木木横克土即肝旺脾弱。肝旺多指肝气太强,表现为头胀,胁痛,胸闷太息,少腹胀。脾弱包括胃气阻滞,如食呆,脘痞胀痛,频作暖气和矢气等。由于肝旺多指肝气横逆,治疗上常用疏肝理气为主,结合健脾和胃,方如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川芎、枳壳、香附、陈皮,甘草、生姜)、调气汤(香附、青陈皮、乌药、木香、藿香、砂仁、甘草)和沉香降气汤(沉香、香附、延胡、金铃子、砂仁、甘草)。木克土的证候以肝气犯胃为多,并因胃而影响及肠,胃痛中的气痛,常因恼怒后肝气所引起,刘草窗的痛泻要方(白芍、陈皮,白术、防风),目的亦为泻肝和胃而疏肠中气滞。因此,本证在临床最为多见,一般称为肝胃不和。
木不疏土,由肝气郁结所致。肝气失其条达,影响脾胃功能迟钝,出现精神抑郁,胸胁满闷,食步艰化,腹胀,大便或秘或溏等证状。治宜舒肝健脾,用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甘草、煨姜),亦可加入枳壳、陈皮和胃。治疗肝气和肝郁,虽然同以理气为主,药物如柴胡等亦通用,但由于发病和病机不同,方剂的组成并不一样。
反克现象在肝和脾胃亦为多见常见,因有木之与土,此胜彼负之说,但一般土反侮水多由木郁不能疏土引起,亦即木不疏土的后果,且因后天生化力弱,肝血不充,产生肝火内郁,成为虚性亢奋现象,宜用化肝煎(白芍、青陈皮,丹皮、山栀、贝母、泽泻)。若由脾胃形成,则以湿热积滞为多,与肠亦有密切关系,当用导气汤(黄连、黄芩、当归、白芍、枳壳、槟榔、木香、大黄)加减。
处方法则: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理气畅中法。
常用药物:疏肝气——青皮、制香附、金铃子、香橼、柴胡、广郁金、玫瑰花、苏罗子、荔子核;调脾胃中气——枳壳、陈皮、砂仁、蔻仁、佛手;化脾胃湿热积滞——黄连、半夏、木香、枳实、大腹子皮。
——————————————————————————————————
肝病及胃肠,同时调理之。
(二)土旺克水,土不克水,水反克土土旺克水,即胃实耗伤肾阴,常见于胃有实热,即《伤寒论》)少阴病用急下存阴的证候。但临床上惯称邪热伤阴,很少引用生克学说。
与此相反,土不克水是脾虚而水湿泛溢,成为水肿胀满。张景岳说:“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治宜温运脾阳,用实脾饮(白术、茯苓、干姜、生姜、红枣、甘草、豆蔻、大腹皮、厚朴、木香、附子、木瓜)为主。
水反克土为肾病影响脾脏功能,常见于水肿证,《内经》所谓“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用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温肾为主,结合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肉桂、白术、泽泻、猪苓、茯苓)以治标。
处方法则:急下存阴法,敦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
常用药物;泻胃热——大黄、玄明粉、枳实;温脾阳——见前;温肾阳——见前;利水湿——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冬瓜皮、川椒目、猪苓,大腹皮、葫芦瓢、生姜皮、通草。
————————————————————————
这既不是土克水,也不是水反克土,而是肠吸收水与肾泌尿的功能减弱,然共调之,温肾健脾而已。
(三)水旺克火,水不克火,火反克水水旺克火即肾阴郁遏心阳,表现为水气上逆,先有脐下悸,再见胸闷心悸,奔豚证即属这一类,宜桂枝加桂汤(桂枝、白芍、甘草、姜、枣)。如果水气内停,命火衰微不能气化,不见心气虚弱证状的,当用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白芍)温肾利水。
————————————————————————————
心肾阳虚,温肾利水益心。
水不克火是肾阴不足,心火偏旺,证见遗精腰痛,心烦失眠,宜滋肾清心,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加生地。这里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水属北方,火属南方,所以黄连阿胶汤也称补北泻南法。但本方主要是着重在心脏本身的血虚火旺,如有肾虚证状,宜加入滋肾药。二是肾为水火之脏,肾阴虚亦能使相火偏旺,出现梦遗、耳鸣、喉痛、咽干等证,也称水不制火,宜用滋阴降火的知柏八昧丸(生地、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黄柏、知母)。这种属于一赃本身水火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的水不克火混为一谈。
火反克水:与水不克火往往互为因果,治法无多大出入。临床上又对一般热盛伤阴,惯常称做水不制火,意义有别。
处方法则:通阳制水法,扶阳逐阴法,滋阴降火法,补北泻南法,养阴清热法。
常用药物:温心阳——见前;温肾阳——见前;清心火——黄连、竹叶、焦山栀、莲子芯、灯心;清命火——黄柏、知母。
——————————————————————————
水火不济,阴阳学说的内容。无关五行事。
(四)火旺克金,火不克金,金反克火火旺克金即心火消烁肺脏气阴。心肺同居上焦,心火上炎,易使肺热伤津,如火嗽证咳痰稠粘,咽喉不利,用黄芩知母汤(黄芩、知母、山栀、杏仁、贝母、桑皮,花粉、桔梗,甘草)。习惯上对于一般邪热伤肺,亦称火克金,应加区别。
——————————————————————
有肺病表现,兼有火的症状,肺火而已。
·24—
火不克金是心阳不能温肺,属于肺寒证候。《内经》上说:“心移寒于肺,肺消,饮一溲二”,《金匮要略》上说:“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均是心火衰微,形成肺气消索。心肺本为二阳脏,欲温肺金,当扶心阳,但宜温养,温润,不可偏于辛热,用温肺汤(人参、肉桂、干姜、甘草、钟乳石、半夏、橘红、木香)加减。
————————————————————————
寒饮射肺。简单明了。
金反克火当为肺寒而影响心阳不宣,固临床上少见,从略。
处方法则:泻火清金法,清热润肺法,养心温肺法。
常用药物:清心火——见前;清肺热——桑皮、马兜铃、川贝母、黄芩;温肺寒——款冬花、白石英、远志、百部。
————————————————————————————
肺火,清肺泻火。没五行的事儿。
(五)金旺克木,金不克术,木反克金金旺克木即肺肃太过,肝气受制。临床上对于肝气证候常用肃肺佐治,所谓佐金平木,但单纯由肺形成的肝病并不多见,从略。
金不克木当为肺虚而引起肝旺,临床上亦比较少见。肺痨后期虽有出现,多与肾虚不能养肝有关。
木反悔金指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亦称木火刑金。表现为胁痛,口苦,咳嗽,痰内带血,急躁烦闷,脉象弦数等。此时肺脏亦热,当用化肝煎(白芍、丹皮、山栀、青陈皮、贝母、泽泻)加青黛、金沸草、瓜蒌、枇杷叶,亦可暂用龙胆草、芦荟以泻火。
处方法则:佐金平木法,泻肝清肺法。
常用药物:降肺气——金沸草、苏子、枇杷叶;清肝火——黄芩、青黛、丹皮、夏枯草、龙胆草、芦荟。
——————————————————————————
肝肺同病,就肝肺同治。
小结如上所述,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学说有其一定的范围和法则,主要是以内脏为基础,从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来观察疾病曲性质和传变,从而依据五行生克规律进行治疗。尤其是有些疾病需要用的就用,不需要用的就不用,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从五行生克这规律来治疗。正因为中医在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是根据人体内脏的变化活动和相互的关系,并结合长期医疗中所积累的经验知识,因而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有人指摘中医用五行生克治病是玄学,这是毫无所知的谰言;
——————————————————————
五行学说,除了故弄玄虚外,毫无用处。
还有人认为阴阳可存,五行当废,也是了解不够的看法。当然,少数人离开了实际,空谈五行生克,会使临床上失掉真实价值,必须加以纠正。
——————————————————————————
前一句错,后一句正确。
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不是机械的,也不是简单的。比如水不涵木的证候,用滋肾养肝法,但有时因肝虚而累及其子或影响其所克者,又须照顾心或脾胃。再如水肿的形成,或由土不克水,或由火不生土,但已经水湿停留特别是出现泛滥现象的时候,必须利小便或以疏浚为急,不得墨守温肾健脾的常法。同时,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单纯和复杂,它的变化又与患者的体质及医护等有密切关系,因此,一般疾病的变化有次序,而在某种情况下,往往不依据这样或那样的次序传变。所以在临床上既要正确地掌握五行生克的规律,又要根据具体病情来辨证施治。
————————————————————————————
五行学说,除了故弄玄虚外,毫无用处。
秦伯未临证经验集萃:中药配伍
中药处方的配伍,中医讲君、臣、佐、使,我们这里从略,本节主要讲临床中药常用的药对与药组。
第一类:用两种相对的性质和不同气味、不同功能的药物结合,如气与血,寒与热,补与泻,散与收,升与降,辛与苦等,在相反相成中,改变其本来的功效或取其另一种新的效果。这类配伍最有意义。
例如:
桂枝—白芍(气—血)桂枝汤,调和营卫。
人参—丹参(气—血)二参丹,养心和血。
金铃子—延胡索(气—血)金铃子散,止腹痛。
香附—高良姜(气—血)良附丸,止胃脘痛。
山栀—牡丹皮(气—血)加味逍遥散,清肝热。
黄连—肉桂(寒—热)交泰丸,治心肾不交。
黄连—吴茱萸(寒—热)左金丸,平肝制吞酸。
黄连—干姜(寒—热)泻心汤,除胸中邪结。
柿蒂—丁香(寒—热)丁香柿蒂汤,止呃逆。
石膏—细辛(寒—热)二辛散,消牙龈肿痛。
黄连—木香(寒—温)香连丸,止赤白痢。
黄芩—厚朴(寒—燥)芩朴散,化脾胃湿热。
黄柏—苍术(寒—燥)二妙丸,治下焦湿热。
白术—枳实(补——消)枳术丸,健脾消痞。
黄芪——防风(补——散)玉屏风散,治体虚感冒。
白芍——柴胡(补——散)四逆散,和肝泻热。
红枣——生姜(补——散)桂枝汤,和气血。
鳖甲——青蒿(补——清)青蒿鳖甲汤,退骨蒸劳热。
黑芝麻——桑叶(补——清)桑麻丸,治肝阳头晕。
枸杞子——菊花(补——清)杞菊地黄丸,明目。
干姜——五味子(散——收)苓甘五味姜辛汤,化痰饮。
白矾——郁金(敛——散)白金丸,治癫痫。
柴胡——前胡(升——降)败毒散,疏邪止咳。
桔梗——苏子(升——降)杏苏散,调胸膈气滞。
半夏——黄连(辛——苦)泻心汤,止呕。
皂角——白矾(辛——酸)稀涎散,涌吐风痰。
乌梅——生地黄(酸——甘)连梅汤,化阴生律。
乌梅——黄连(酸——苦)连梅汤,泻烦热。
当归——白芍(动——静)四物汤,养血和血。
————————————————————————————————————
这些内容,都是宝贵的经验,但气—血、寒—热、寒—温、补——消、补——散、补——清、散——收、敛——散等等,都是阴阳学说的范畴,与五行无关。
第二类:用两种药物相辅而行,互相发挥其特长,从而增强其作用,如化湿结合理气,发汗结合通阳,包括上下、表里结合,以及相须、相使等在内。这类在临床上最为多用。例如:
苍术——厚朴 平胃散,燥湿行气。
淡豆豉——葱白 葱豉汤,散寒通阳。
半夏——陈皮二陈汤,化痰顺气。
杏仁——贝母桑杏汤,顺气化痰。
知母——贝母二母散,清热化痰。
枳实——竹茹温胆汤,和胃止呕。
木香——槟榔木香槟榔丸,行气导滞。
人参——蛤蚧人参蛤蚧散,补肾纳气。
黄芪——防己 黄芪防己汤,行皮水。
人参——附子 参附汤,温补元气。
黄芪——附子 芪附汤,温固卫气。
白术——附子 术附汤,温补中气。
附子——茯苓 (相使)温肾利水。
黄柏——知母 (相须)清下焦湿热。
第三类:取性质和功效类似的两种药物的同用,目的在于加强药效,或使内脏之间得到兼顾。例如:
党参——黄芪 补气。
附子——肉桂 温肾回阳。
山药——扁豆 补脾止泻。
沙参——麦冬 润肺生津。
柏子仁——酸枣仁 养心安神。
杜仲——续断 补肾强腰。
麻仁——瓜蒌仁 润肠通便。
龙骨——牡蛎 固脱。
金樱子——芡实 固精。
赤石脂——禹余粮 涩肠。
谷芽——麦芽 助消化。
桑枝——丝瓜络 活络。
牡蛎——石决明 潜阳。
升麻——柴胡 升提气分。
旋覆花——代赭石 降气。
橘核——荔枝核 消疝气。
甘松——山柰 止胃气痛。
海藻——昆布 消痰核。
荆三棱——蓬莪术 消癥瘕痞块。
白茯苓——赤苓 利水。
甘遂——芫花 逐水。
常山——草果 截疟。
当归——川芎 活血祛瘀。
桃仁——红花 破瘀。
蒲黄——五灵脂 祛瘀。
乳香——没药 理气散瘀止痛。
藿香——佩兰 清暑。
金银花——连翘 清热解毒。
黄连——黄芩 泻火。
桑叶——菊花 清风热。
羌活——独活 治风湿疼痛。
川芎——草乌 治寒湿疼痛。
青皮——陈皮 疏肝胃气。
苏梗——藿梗 理脾胃气。
天冬——麦冬 滋养肺肾。
芦根——茅根 清肺胃热。
砂仁——蔻仁 健脾胃。
神曲——山楂 消谷肉食积。
关于药物配伍应用的例子很多,不能悉举。
如外感咳嗽常用苦杏仁、象贝母,但肺阴不足,兼见内热,或外邪不解,咳痰不爽的,可与甜杏仁、川贝母合用,处方惯写甜苦杏仁、川象贝。
还有三种药配伍,如杏仁、薏苡仁、蔻仁同用,宣化三焦之湿,以及个别地区用神曲、山楂、麦芽消食,处方惯写焦三仙之类,没有提及。
总之,药物配伍有其重要意义,如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随意凑合,将会造成杂乱和叠床架屋的现象。
————————————————————
这些也是宝贵的经验,但也与五行学说无关。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7-1-2 20:11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7-1-2 16:15 编辑
三、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1.五行学说说明生理
①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
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②五行学说还用以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
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也都是运用五行学说来加以说明的。
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
如果说每个脏器中都包含“五行”的话,那还是可行的。因为那个脏器没有动力(火),那就是死的;不能静下来(水),那不飞车了?没有生的机能(木与土),那又如何生长发育?没清理机制(金),还如何久远?
但如果说什么肝属木、心属火、肾属水、、、,这就错了,也不符合脏器生理的实际了。再加上什么脏腑之间相生相克理论,就更是荒谬了。
2. 五行学说说明病理
五行学说也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
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
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①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等外在的表现,可以用来诊断脏腑的疾病。
如在诊断本脏病中,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心病患者),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
②从他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
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等。
③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
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
事实上,每一个脏器生病后,全身脏器均受影响,只是程度不同。在临床上,肝只传脾、心只克肺、脾只克肾、肾只传脾的情况,未之有也。看一下肝昏迷、心功能不全、营养不良、呼吸衰竭、尿毒症会累及哪些脏器吧。
4.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则治法
治则:补母或泻子。
治法: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益火补土等。
多用于母病及子或子病及母(即子盗母气)等病证。“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基本治则,即是补母或泻子。
①补母:母子关系失调的虚证。
如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而导致肝阴不足,肝阳亢逆者,称为水不生木或水不涵木病证,其治疗原则是不直接治肝,而侧重于补肾阴之虚。肾为肝母,肾水可以生肝木,故滋补肾阴即可以涵敛肝阳。又如肺气虚亏发展到一定程度,即可以影响到脾的健运,从而导致脾虚。脾土为母,肺金为子,土能生金,故可以用补脾益肺方法进行治疗。此即“虚则补其母”的含义。
②泻子:母子关系失调的实证。
如肝火炽盛,有升无降,而见肝病实证时,其治疗则可兼用泻心之法,肝木是母,心火是子,故泻心火则有助于泻肝火。
治法: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益火补土等
————————————————————————————
滋水涵木,实为滋补肝肾法;培土生金,实为补脾养肺法;金水相生,实为滋补肺肾法;益火补土,实为温补脾肾法。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1-2 21:11
不需要这么复杂,对五行学说不能有过高的要求,本来就是闹着玩的事,比如: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
这是木克土、木侮土,五行生克,加上反克,一共十五个关系,能把十五个关系讲全了,才可以讨论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符合实际,是不是科学。
现在五行可能只讲三个两个,你让大家把五行改成三行、二行,大家不同意,您让把五行生克都讲全,谁也讲不全,这还顾得上说合理不合理吗?
打比方说,梁山有108个好汉,不管好汉本事大小,得凑够这个数啊,现在五行连数也凑不够,等于五行学说就不存在,还顾得上讲道理吗?
我以前就说过,凑不够五行,咱们改叫二行半,可是大家都不同意。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7-1-2 21:23
中医现代化的标志
准则: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是正确
原理:阴阳正确,能够指导手术;五行错误,不能指导看病
标准:直面理化检查;科学实验证实
理论:心是神,肝是疏泄,脾是运化……;间接生,风是流动的空气……;肝生于左脚后跟……
临床:肝气郁结就是胆汁淤积,胆汁流到月经里;痰浊外感热病侵入大脑;血液里有烤鸭的一部分;……
自然科学部分:金星、木星,生也罢、克也罢,两个星星隔着十万八千里,什么人异想天开胡诌出来个五星。天上有数不清的星星,岂不是地上有数不清的行?还五行,五百行、五万行也打不住。
骂人,360天不重样!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7-1-2 21:28
连阴阳五行学说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的主儿,还出来摆呼个什么劲儿?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7-1-3 06:56
用五行学说诊治个病例看看?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1-3 23:06
千总47楼发了一大篇讲治未病的文章,我本来准备一条一条学习、分析,前面发了几条,发现后面有许多重复的内容,所以,我把后面的有用的养生、治未病的内容摘出来,大家看看,所谓治未病,到底有些什么内容:
养生:
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
第一,养心 温和、善良、宽宏、幽默。
第二,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
第三, 运动养生
第四,房事养生。
第五,气功养生。
第六,药物养生。如柏子仁。
实践
1.坚持几个“少”: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忧多眠。
2.坚持几个“常”:发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运,齿常叩,腹常旋,耳常弹,肛常提。
3.践行“八字”诀,终生不懈:童心、蚁食、龟欲、猴行。童心,要童心未泯。蚁食,要少吃。现在许多人的问题是吃得太多、太好,又不运动,食物堆积在身体里。龟欲,要心境淡泊。猴行,要多运动,锻炼身体。
4.天天干洗面:
5.学会吐纳法:(内容和前面气功相同)。
6.“三通”……血脉要通、气要通和、心气要通、胃肠要通,要达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
7.坚持勤动脑:不要以为养花、养草、养鱼,就是养生了……
含义(指治未病)主要有三层意思。
一是“未病先防”
二是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发展。
---------------------------------------------------
首先,我认为,这些内容都是正确的。
请大家看看,这些内容,是不是中医的优势?能不能用来发展中医?
把中医的希望寄托在这些治未病上,靠得住还是坑的深?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1-3 23:09
春天,早睡早起,披着头发散散步,冬天,不要外面乱跑…………
这话没有错误。可是,博大精深的中医就讲这些?难道中医就这样治未病吗?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7-1-4 04:00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7-1-4 10:59 编辑
请问,有什么证据说明“中医只治未病,不治已病”?实事求是地考察一下国家有关政策,考察一下全国各地的医院,能得出这样荒唐至极的结论吗?难道我们有些人眼睛瞎了,良心也瞎了吗?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7-1-4 04:13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 请问这话有错吗?防患于未然,不只是中医这样提倡,西医也是这样提倡,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各行各业哪个不是这样提倡?不是这样重视预防?为什么中医提倡一下健身防病就成了罪大恶极了呢?
再说我们认真地考察一下中医的历史,中医的教科书,中医的医院和医生,难道真的都是在搞治未病,不治已病吗?稍有良知的人,睁开眼睛看看,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吗?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7-1-4 06:08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7-1-2 22:59
我用五行诊治疾病了,从而证明五行学说都是错的、是画蛇添足、是故弄玄虚。
================================================
请问先生,你究竟用五行治病了没有????把病例拿出来!!!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1-4 10:57
千总用不着这么激动啊,话头多,咱们捋一捋。
有人说,“中医是治未病,不是治已病”,这句话您认为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您一句话就可以说。
这一句话说明白了,才可以知道您对治未病的看法,才可以讨论我们的认识是一致还是不一致。像您前面急白扯脸,恐怕您自己也不清楚您到底同意什么反对什么,我更不清楚您对治未病的看法了。不急,咱们慢慢说清楚。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7-1-4 19:02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7-1-4 11:24 编辑
谢谢李老师回复:
“中医是治未病,不是治已病”,尊敬的llyyjj先生,你认为这句话符合事实吗?符合国家政策吗?符合群众要求吗?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1-4 19:40
呵呵,您老贵人多忘啊。
我在4楼就说过,把治未病当中医的主要特色,提倡中医“治未病”,这是坑爹!
您批评说我是说风凉话,还扣分了。
我再详细说一下:
治未病这个思想是正确的,古代就想到治未病,这是古人的伟大之处。但中医是实践科学,是在治已病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医的博大精深,就是多的数不清的治病经验和理念。治未病的方法虽然有一点,但和治已病的内容无法相比。
中医靠治已病发展,治已病的许多经验,现在还需要大力发掘、继承、发展。把中医引向“治未病”,是误导,是坑爹。
如果认为中医只能治未病,更是对中医的污蔑。
这是我对治未病的看法,您是否同意,我这个看法都不会改变。
老百姓也罢,政府、国家也罢,整天提倡发展中医,就是因为中医能治已病,就是因为有许多病等着中医治呢。
至于您提到有没有人用强调治未病来否定治已病。确实有,而且很严重,因此我才有“坑爹”的气话。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1-4 22:54
金栋先生,本帖到这里,该您总结了。
第一,中医很早就有治未病的思想,但具体方法和适应面,和中医治已病的内容比,很少,甚至可以说微不足道。
第二,治未病的思想是不是受五行学说影响?
第三,经典著作中,有多少五行指导治未病的内容?
要说钻研经典,本论坛数金栋先生功夫深,请您给大家讲课。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7-1-5 05:41
戴着蓭眼拉磨!什么也看不见。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1-5 11:13
金栋先生练功我没有亲眼见,听说他练的是金刚大手印,好像还有六脉神指,我不懂功法。
老董你是不是练过武当达摩易筋经?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1-5 14:46
那武当有些什么武功,讲讲,我一窍不通。怎么武当不练易筋经?是不是你没有好好学,在这里蒙我?
我不懂武功,你不要蒙我奥!论坛里有武功高手的,你蒙我人家会给我提醒的。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7-1-20 22:12
揭秘中医
比如肾阳虚,有轻重之分。在没有达到水肿和西医所谓的尿毒症之前,就为轻度肾阳虚。这时的人不会感到明显的不适,但中医的脉舌能显示肾阳虚,这就叫未病。用中药将肾阳恢复,避免水肿尿毒症!这就为中医治未病。
------------------------------------------------------------------------------------
对,这是中医的治未病,就是已病防变。
问题是,中医脉、舌,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请您介绍具体内容。
另外,先生想参加讨论,请尽量用“”回复“”,少用点评,这样方便大家发表意见,也发表阅读者联系起来看。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