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中医的两大特点可转为优势保中医永不衰竭 [打印本页]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6 18:59
标题: 中医的两大特点可转为优势保中医永不衰竭
中医有两大特点可转为优势:
一是中医的(组合)药物永远都比患者的病种多;
相比之下,西医的药物永远都比患者的病种少。

二是中医的理论针对个体个性;
相比之下,西医理论只能针对群体共性。

以上两项特色,完全可能转化为中医医疗优势,可保中医永不衰竭。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6 19:03
西医自诞生以来,就有一个最为著名的科学道具,那就是“白鼠”,而不是“老鼠”。西医为什么要用“白鼠”,而不是“老鼠”?
公式为:
现代科技+白鼠=西医。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6 20:03
两大优势总结的好!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2-6 20:05
关于中医优势的糊涂说法:
1,未病先防。
2,中医治人不治病。
…………
请大家续。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2-7 08:43
中医有两大特点可转为优势:
一一个好中医用的药种类很少

二是中医的理论针对个体个性;
西医也多针对个体的

中医的优势都不清楚,难怪你反中医

1.中医的优势是他的方子设计平台
2.中医是从气上改变
3.中医这是改善人的自愈力 ,而不是对抗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7 08:53
llyyjj 发表于 2016-12-6 20:03
两大优势总结的好!

多谢李老师赞赏!李老师见地总是那么不同凡响。
如今的中医态势,犹如“端着金饭碗讨饭吃”。
原因就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医学特色转化为医疗优势。
糊涂的认为:治未病,治国治人不治病。
治未病,势必沦为“未卜先知”的巫学占卜术的后继者;

治国治人,更是无稽之谈。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7 09:12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2-7 09:13 编辑
ymy111 发表于 2016-12-7 08:43
中医有两大特点可转为优势:
一一个好中医用的药种类很少

中医有两大特点可转为优势:
一一个好中医用的药种类很少
----------------------------------------------------------------------------

我的意思是,中医通过组方,可以获得无情无尽的药物种类。这一特色,西医永远做不到。


二是中医的理论针对个体个性;
西医也多针对个体的
----------------------------------------------------------------------------
西医可以针对个体,但无法针对个性
就您这个水平,再给您一百年的时间,估计都搞不清这个问题。

中医的优势都不清楚,难怪你反中医
-----------------------------------------------------------------------------
中医(前面应该加“传统”二字)的衰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用不着反中医。
但中医里的特色可转化为优势,这一点,不说让您转化,您连知道都不知道。

1.中医的优势是他的方子设计平台
--------------------------------------------------------------------------------
本人从事设计工作近35年,从未听说过“设计”还需要“平台”,也未曾听说过,连中医的方子也要“设计平台”?

2.中医是从气上改变
-----------------------------------------------------------------------------
中医的“气”,是假设的“气”,也是人体中所没有的气。既然没有,何谈改变?

3.中医这是改善人的自愈力 ,而不是对抗
-----------------------------------------------------------------------------
这一句算你说的有点门,但还是现代医学给你验证的。 西医也不全是对抗性治疗。中医也不全是改善自愈力。
改善自愈力不能彻底把病治愈,尤其到不了病理面层,这是中医的不足,而不是优势。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7 09:23
中医针对个体个性,集中体现在“辨证论治”这个关键环节上。西医的理论无法针对个体,那么,个性也就更无从谈起。
西医技术---手术,可以针对个体,但无法针对个性。
因为西医根本就不知道疾病还有“个性”一说。

西医理论的出处是近现代科学和白鼠,而不是老鼠
也就导致了数百年来,西医临床上的巨大困难。
这一点,西医始终不明白。

白鼠老鼠 ,区别究竟在哪里?
道具选择白鼠,只能寻找共性规律;
而要针对个性,需要的就不是白鼠,而是老鼠。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6-12-7 09:38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7 08:53
多谢李老师赞赏!李老师见地总是那么不同凡响。
如今的中医态势,犹如“端着金饭碗讨饭吃”。
原因就是 ...

从中医从来不会治病,到中医捧着金饭碗。
此间的逻辑是什么?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6-12-7 09:43
号称超越了中西医的瓦匠医学,
能不能了解一下医学的基本现状?
回去好好查查什么叫精准医学,看看是不是针对个体和个性。

都不知道药物的基本功用,组合原理,谈什么多少?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是不是祖宗,又比不上一个瓦匠啊?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7 09:46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2-7 09:49 编辑

中医的“辨证论治”特色,自古就没有给出定义。这就导致了自古以来,中医绝技只掌握在绝少数人手里;同时也导致了中医的优势医疗只能服务于绝少数人。
准确辨证,是中医千古遗留下来的一大技术难题。能达到要求者,一百年内也不过一两人。
由此可见,中医这一巨大特色,并没有转化为行业的临床医疗优势。
行业内绝大多数人,还只因辨证不准而怨天尤人。
这就叫“腿脚不行,总怨地不平”!

近几年来,几位有志之士试图给出“证”的定义。不足的是,试图给出定义的人,不是上述掌握绝技的绝少数人,所以给出的定义难以包全“证”的内涵。
例如,有几位先生认为,证是病理过程或症态。
照此推论,中医的辨证论治,就可称辨症论治,辨病理过程论治
这看起来是把中医神秘的“
”给科学简化了。但这一简化,中医的特色也就没有了。
一门没有特色的医学,是没有可能继续存活下去的。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6-12-7 09:51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7 09:46
中医的“辨证论治”特色,自古就没有给出定义。这就导致了自古以来,中医绝技只掌握在绝少数人手里;同时也 ...

辨证论治,是五十年代提出来的,
你让几千年前的祖宗,给出定义,
瓦匠逻辑。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7 10:04
按照西医的解释:病理过程是指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的共同存在的机能、代谢和结构变化的过程。就是说,不同的疾病在其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相同的症状。这只能解释中医的“异病同方”技术。

不同的病在其特定的阶段,会出现相同的症状。异病同方,是对的,但解决的不是病理改善问题,而是症状改善问题。
异病同方,虽说是中医最早发现的医学现象,但原理简单,后来西医也知道了,也会用。这样也就不能算中医特色。

只要西医在现在及未来能达到的,都不能算中医特色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解决个体个性问题。这一技术,我充分估量了西医,在未来千年之内都没门。
如果西医真的想做到,就必须放弃科学道具--白鼠,用老鼠替代。或许有门。
用老鼠替代白鼠,也就是钱学森教授所说的“中化西医”。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7 10:11
太白侠 发表于 2016-12-7 09:51
辨证论治,是五十年代提出来的,
你让几千年前的祖宗,给出定义,
瓦匠逻辑。

欢迎太先生参与讨论!
您对“辨证论治”的理解是怎样的,欢迎谈谈。
辨证论治与银河系、太阳系、太阳黑子有关系吧?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6-12-7 10:22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7 10:04
按照西医的解释:病理过程是指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的共同存在的机能、代谢和结构变化的过程。就是说,不同的 ...

中医没资格研究辨证论治,只有瓦匠才有。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7 10:26
太白侠 发表于 2016-12-7 09:43
号称超越了中西医的瓦匠医学,
能不能了解一下医学的基本现状?
回去好好查查什么叫精准医学,看看是不是 ...

号称超越了中西医的瓦匠医学,
能不能了解一下医学的基本现状?
回去好好查查什么叫精准医学,看看是不是针对个体和个性。

都不知道药物的基本功用,组合原理,谈什么多少?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是不是祖宗,又比不上一个瓦匠啊?
----------------------------------------------------------------------------------
看来太先生对个性问题也没能理解!西医只能对应个体,而不能对应个性
不理解的原因可能是先生把精力用到对太阳系的研究方面了。
这就与中医特色背道而驰了。
中医研究个体个性,先生研究太阳系万物共性。中医个性化治疗估计先生尚未入门。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6-12-7 10:31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7 10:26
号称超越了中西医的瓦匠医学,
能不能了解一下医学的基本现状?
回去好好查查什么叫精准医学,看看是不 ...

没有个性,个体有什么意义?
瓦匠就是瓦匠。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2-7 10:32
一个比张功耀还要西化的人妄谈中医的优势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7 10:37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2-7 10:38 编辑
ymy111 发表于 2016-12-7 10:32
一个比张功耀还要西化的人妄谈中医的优势

一个比张功耀还要西化的人妄谈中医的优势
-----------------------------------------------------------------------------------------
先生不要乱扣帽子!可否好好讨论问题?
我想请教一下先生,中医辨证论治所体现的个体个性,指的是什么?
个体好理解,个性,就难了!
如果不知道,也不丢分。我估计,全界也没有几个人知道,
允许你求助国医大师们,然后再来回答。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2-7 10:38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16-12-7 02:43 编辑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7 01:23
中医针对个体、个性,集中体现在“辨证论治”这个关键环节上。西医的理论无法针对个体,那么,个性也就更无 ...

中医针对个体、个性,集中体现在“辨证论治”这个关键环节上
-----辨证论治是西医的特色好不好,是西化分子从西医偷来的概念

西医的理论无法针对个体,那么,个性也就更无从谈起。
西医技术---手术,可以针对个体,但无法针对个性。
因为西医根本就不知道疾病还有“个性”一说。
-----你不知道而已
西医理论的出处是近现代科学和白鼠,而不是老鼠。
也就导致了数百年来,西医临床上的巨大困难。
这一点,西医始终不明白。
你也只不过变成老鼠。还不是人,努力吧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2-7 10:40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7 01:12
中医有两大特点可转为优势:
一一个好中医用的药种类很少
------------------------------------------ ...

人体中所没有的气--一个不承认气的人,谈中医的优势。你是想让大家笑死吗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7 10:41
ymy111 发表于 2016-12-7 10:38
中医针对个体、个性,集中体现在“辨证论治”这个关键环节上
-----辨证论治是西医的特色好不好,是西化 ...

请教先生:白鼠和老鼠区别究竟在哪里?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2-7 10:42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7 02:37
一个比张功耀还要西化的人妄谈中医的优势
---------------------------------------------------------- ...

辨证论治   是从西化分子从西医偷来的概念
中医的特色是病脉证治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7 10:45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2-7 10:48 编辑
ymy111 发表于 2016-12-7 10:40
人体中所没有的气--一个不承认气的人,谈中医的优势。你是想让大家笑死吗

人体中所没有的气--一个不承认气的人,谈中医的优势。你是想让大家笑死吗
---------------------------------------------------------------------------------------------------
气,不是承认不承认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
继续请教先生,你见过中医里说的那种“气”吗?
如果谁都没有见过,又如何得知它的存在?
懂逻辑吗?
你这样水平的人,还敢谈笑话人。
可否报一下家门?
是哪一所中医药大学毕业的?
还是自学成医的?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2-7 10:56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7 02:45
人体中所没有的气--一个不承认气的人,谈中医的优势。你是想让大家笑死吗
---------------------------- ...

继续请教先生,你见过中医里说的那种“气”吗?-----原来如此。这么说经络也没有了?黑洞也没有了。我没有见过的东西多了(我也没有见过你)---按你的逻辑我应该否定他的存在了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2-7 11:21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16-12-7 03:23 编辑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7 02:45
人体中所没有的气--一个不承认气的人,谈中医的优势。你是想让大家笑死吗
---------------------------- ...

可否报一下家门?
是哪一所中医药大学毕业的?
---你终于祭出这杆大旗
当年学院派中医围剿潘福德其中一条就是潘福德没有官方的行医资格证,

医古文可以不懂,白话文可以不知所云,但英语必须过六级------中医药大学的校长都应该去吃屎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7 11:28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2-7 11:29 编辑
ymy111 发表于 2016-12-7 10:56
继续请教先生,你见过中医里说的那种“气”吗?-----原来如此。这么说经络也没有了?黑洞也没有了。我没 ...

继续请教先生,你见过中医里说的那种“气”吗?-----原来如此。这么说经络也没有了?黑洞也没有了。我没有见过的东西多了(我也没有见过你)---按你的逻辑我应该否定他的存在了。
----------------------------------------------------------------------------------------------
笑话!你还以为真有黑洞?那是哄外行玩的!
你的认知境界太低了,不知道宇宙曲面理论、宇宙时空理论、宇宙黑洞理论、宇宙爆炸理论、宇宙弦理论都是观赏性科学。换句话说,是为了满足大家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编造的。
编造观赏性科学,外国中国都有,前一阵我还在论坛上看到有人编写中医与宇宙的理论。

医学是实战性科学,有就是有,无就是无。真与假立竿见影,验证简便。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7 11:38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2-7 11:41 编辑
ymy111 发表于 2016-12-7 11:21
可否报一下家门?
是哪一所中医药大学毕业的?
---你终于祭出这杆大旗

医古文可以不懂,白话文可以不知所云,但英语必须过六级------中医药大学的校长都应该去吃屎
-------------------------------------------------------------------------------------------------------------
建议先生说话文明点。既然你学了中医,就应该体现中医文明,而不是粗野。
更不宜骂中医界巨头。
过英语,与校长没关系,是教育部定的;
还有一些名老中医建议把中医大学的西医课程全部砍掉,
据说卫生部和中医局都同意了,还是教育部不同意。结果3/7开。

教育部担负全国教育培养人才重责,把把关也是对的。以免中医走向歧途。
作为中医,一点西医都不懂,医生资格会遭质疑。

中医可以毕业后自学,而西医却需要在学校里学。

西医难以自学,在西方是没人承认自学的西医。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7 11:56
看来你是一位自学成才的。
在古代,中医是在师傅指导下,依靠自学而成才。
但现代,都是先考上学院毕业后再提高成才。
因为生源归属“理科”,他们便更擅长学西医。
毕业后改行西医。能留在中医行内的也就两三成。


这就给民间中医留下了发展的空间。
为什么这么多年民间中医始终没成气候?
原因有三:一是时代发展过快。民间中医擅长的病越来越少,西医擅长的病越来越多;
二是好中医都被国家收编入院,留在民间的老中医自己水平都有限,带徒弟自然也有困难;
三是天分高的学子都考上学,不学中医。考不上学的留在民间,还要承认人的智商有差异。
尤其学中医,九分天资,一分努力。
没有天资的人,连那么简单文科理科都考不上,学中医还能学成吗?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2-7 12:23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16-12-7 04:27 编辑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7 03:56
看来你是一位自学成才的。
在古代,中医是在师傅指导下,依靠自学而成才。但现代,都是先考上学院毕业后再 ...

中医的两大特点
世界观:天人合一+精气学说
方法论:
阴阳五行+病脉证治
离开这个就不是中医。
辨证论治是西医的
整体学说是西医的
植物是全世界的
看一个人是不是中医就是看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是看他用什么药材:植物?矿物?化学合成?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6-12-7 15:52
“看一个人是不是中医就是看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是看他用什么药材”,
赞成。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7 19:16
ymy111 发表于 2016-12-7 12:23
中医的两大特点
世界观:天人合一+精气学说
方法论:阴阳五行+病脉证治

中医的两大特点
世界观:天人合一+精气学说
方法论:阴阳五行+病脉证治
离开这个就不是中医。
辨证论治是西医的
整体学说是西医的
植物是全世界的
看一个人是不是中医就是看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是看他用什么药材:植物?矿物?化学合成?
----------------------------------------------------------------------------------------
先生看问题能提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应该赞赏!
先生的意思是只要承认“天人合一+精气学说”、只要会用“阴阳五行+病脉证治”,就是中医。
其实,自古中医流派众多,“天人合一+精气学说”是现代人提出来的,古代经典及其他书籍中都没有。
阴阳五行也不是中医专利,全世界都在用,三岁小孩都会打老虎--杠子--鸡。
“病脉证治”为叔和先生所创,后来发展到辨证论治,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成果。怎么成了西医的?
西医里有“证”这个概念吗?


“整体学说是西医的”,这个看法也不对。整体学说是西方科学家总结中国哲学而提出来的。
为什么我不赞成中医沿袭“整体学说”,因为科学研究过程必须先分解,直接研究整体那叫胡扯淡!

举一个自然界的形象例子:走兽类进食是把食物要成块一口一口嚼着吃,才能品出滋味。
但爬行动物进食是把食物整体一口吞下去,经常撑个半死。
从进食就可以划分出高等动物与低等动物。
其实,爬行动物比走兽类动物早诞生五亿年,却至今还是低等动物。
走兽类动物满共也就四千万年,一跃进化为宇宙最高级动物。

“整体学说”及“天人合一”都是近几年来的一些荒唐提法。
其目的就是要复兴封建巫卜文化,开历史的倒车。


草还是那几根草,会用草治病的人就是有益于人类的人。
整天念叨“整体学说”、“天人合一”,对人类什么用处都没有,普通人不愿意搭理你们,而不是没有看法。
少数人(如功耀先生)想搭理你们,但搭理的方法又非常奇特,让你们难以接受。


坚持中医不是目的,治病救人是目的,中医只是一种手段。
既然是手段,就要不拘一格。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2-7 22:32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16-12-7 14:34 编辑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7 11:16
中医的两大特点
世界观:天人合一+精气学说
方法论:阴阳五行+病脉证治

先生的意思是只要承认“天人合一+精气学说”、只要会用“阴阳五行+病脉证治”,就是中医。
其实,自古中医流派众多,“天人合一+精气学说”是现代人提出来的,古代经典及其他书籍中都没有。
-----现代人提炼总结的中医的精华。科学这个词还是曰本人20世纪提出的,难道牛顿力学就不是科学了??
阴阳五行也不是中医专利,全世界都在用,三岁小孩都会打老虎--杠子--鸡。
-----这是五行吗。如果是,仁海还不发狂
“病脉证治”为叔和先生所创,后来发展到辨证论治,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成果。怎么成了西医的?
----辨证论治,纯属邪说
西医里有“证”这个概念吗?---西医就是根据证或指标治病,怎会无证


“整体学说是西医的”,这个看法也不对。整体学说是西方科学家总结中国哲学而提出来的。
为什么我不赞成中医沿袭“整体学说”,因为科学研究过程必须先分解,直接研究整体那叫胡扯淡!
------中国文化不讲整体的。西化分子臆造的一个概念
举一个自然界的形象例子:走兽类进食是把食物要成块一口一口嚼着吃,才能品出滋味。
但爬行动物进食是把食物整体一口吞下去,经常撑个半死。
从进食就可以划分出高等动物与低等动物。
其实,爬行动物比走兽类动物早诞生五亿年,却至今还是低等动物。
走兽类动物满共也就四千万年,一跃进化为宇宙最高级动物。

“整体学说”及“天人合一”都是近几年来的一些荒唐提法。

----天人合一,这个概念是宋朝人“总结”的怎么回事近几年呢?
其目的就是要复兴封建巫卜文化,开历史的倒车。
----这个帽子,怎能乱扣

草还是那几根草,会用草治病的人就是有益于人类的人。
整天念叨“整体学说”、“天人合一”,对人类什么用处都没有,
-----这句话你跟习总说说
普通人不愿意搭理你们,而不是没有看法。
少数人(如功耀先生)想搭理你们,但搭理的方法又非常奇特,让你们难以接受
----你比张功耀还要西化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2-7 22:43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7 11:16
中医的两大特点
世界观:天人合一+精气学说
方法论:阴阳五行+病脉证治

草还是那几根草,会用草治病的人就是有益于人类的人。
-----你好像说过中医的优势就是那些花花草草。
这是外行话
中医很长时期都是医药分家,医生收诊金,不赚药钱。现在可好,医生只能卖药挣钱
要知道,药不值钱,知道用什么药治病的理论才值钱。
张功耀要废医存药
方证派中医其实就是废医存药。
歧路!
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有一台大型发电机不能正常运转,公司里的几位工程技术人员百般努力都无济于事。福特焦急万分,只好请来德国籍科学家斯特罗斯。

  斯特罗斯来到福特公司后,爬上爬下地在电机的各个地方静听空转的声音,然后用粉笔在电机的左边一个长条地方划了一条线。

  “毛病出在这儿,”科学家对福特说,“多了16圈线圈,拆掉多余的线圈就行了。”

  技术员照此一试,电机果然奇迹般运转了。

  大家对斯特罗斯表示非常的感谢。

  “不用谢了,给我1万美元就行了!”斯特罗斯说。

  “天哪!划条线就要1万美元?”技术人员大吃一惊。

  “是的!”斯特罗斯傲慢地说,“粉笔划一条线不值1美元,但知道该在哪里划线的技术超过9999美元!”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6-12-8 10:09
ymy111 发表于 2016-12-7 22:43
草还是那几根草,会用草治病的人就是有益于人类的人。
-----你好像说过中医的优势就是那些花花草草。
...

这个例子很好!在中国,中医不收诊断费?
作者: ymy111    时间: 2016-12-8 10:28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16-12-8 02:39 编辑
柴胡汤 发表于 2016-12-8 02:09
这个例子很好!在中国,中医不收诊断费?

本地的医生不收(加在药里),如果只诊断不拿药,他是不要钱的---在民国时期,好像医生只管开药,病人拿着药房到药铺抓药

医药分家,也有个人缺点

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富贵人家,他的小妾得了伤寒,便请当时名医金慎之治疗,金慎之一搭脉,又问起病情,知道这是外感风寒,体表亏虚。
所以病人恶风,汗出,脉浮缓。
于是便选用《伤寒论》的群方之首桂枝汤,由于这小妾素来体弱,身体不耐药力,所以金慎之只给他用到五分的桂枝。
这富翁拿到了方子,便到当地的药方配药,这张药单刚好给一个新来的学徒调配,学徒看到五分的桂枝,却以为是五钱,大手大脚把药抓好。
富翁提回去后,给小妾煎服了,想不到第二天,这小妾就一命呜呼。
  于是向当地衙门告状,名医金慎之只能被迫对薄公堂。
他心中就想,自己名字叫金慎之金慎之,就是提示自己一辈子行医要小心谨慎,我用药都是再三核对,反复思量,怎么会错呢?
于是就叫富翁把药渣拿回来,一盘查,发现桂枝数量远不止五分,最后中医查处是药房里新来的学徒配错了药,导致误伤人命。
最后只有药房完全承担富翁小妾全部的丧失费用,而且还在坟墓旁边建起一座亭来,这个亭就叫桂枝亭,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2-8 19:39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2-8 12:00 编辑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7 01:46
中医的“辨证论治”特色,自古就没有给出定义。这就导致了自古以来,中医绝技只掌握在绝少数人手里;同时也 ...


近几年来,几位有志之士试图给出“证”的定义。不足的是,试图给出定义的人,不是上述掌握绝技的绝少数人,所以给出的定义难以包全“证”的内涵。
例如,有几位先生认为,证是病理过程或症态。
照此推论,中医的辨证论治,就可称辨症论治,或辨病理过程论治。
这看起来是把中医神秘的“证”给科学简化了。但这一简化,中医的特色也就没有了。
一门没有特色的医学,是没有可能继续存活下去的。

一一辨证论治,首先排除辨症论治的说法,证是证,症状是症状;证不是症状,症状不是证。

辨证论治,本质是辨病理改变(机体形态结构和/或生理功能的异常)而治之。病理改变由外在病因(生物物理化学心理社会因素)引发,通过症状表现反映出来。病理改变包括病理过程与状态,病理过程偏重于概括反映生理功能的异常,相对动态的病理改变。病理状态偏重于概括反映形态结构的异常,相对静态的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的基本属性有两个,一是病变部位(病位),一是病变性质(病性)。一个病位加上一种病性,可以构成一个基本的病理改变单位。若干个部位,若干种病性,以病位为纲,以病性为目,纲举目张,纵横交错,可以形成极为复杂的病理改变关系网,可以是相兼相并,可以是相互转化,互为标本。病理改变与病理改变之间有极大的组合性及随机性,并随着机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变化。所以需要临床医生不断的进行分析判断,辨证论治一一定病位,定病性,定彼此间轻重缓急标本转化之关系。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2-8 19:43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2-8 12:35 编辑

这看起来是把中医神秘的“证”给科学简化了。但这一简化,中医的特色也就没有了……

一一病理改变的基本属性有两个,一是病变部位(病位),一是病变性质(病性)。一个病位加上一种病性,可以构成一个基本的病理改变单位。若干个部位,若干种病性,以病位为纲,以病性为目,纲举目张,纵横交错,可以形成极为复杂的病理改变关系网,可以是相兼相并,可以是相互转化,互为标本。病理改变与病理改变之间有极大的组合性及随机性,并随着机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变化。所以需要临床医生不断的进行分析判断,辨证论治一一定病位,定病性,定彼此间轻重缓急标本转化之关系。

一一本质简化了,但具体的病理内涵与关系具有极大的丰富性与变化性。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8 23:00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2-8 23:04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2-8 19:43
这看起来是把中医神秘的“证”给科学简化了。但这一简化,中医的特色也就没有了……

一一病理改变的基本 ...

陈先生好!能与先生讨论一些深层次问题,深感欣慰。
您关于“证”的定义,前年我看到有位《伤寒论》注经大家也这么定义。
不知您看到过没有?
如果没有看到过,就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个人感觉,您们只说对了一半;
因为中医遵循的是阴阳“二元论”哲学法则;
而西医及现代科学遵循的是“一元论”哲学法则。
遵循的基本法则都不同,怎么可能解读出来真实内涵吗?

完全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理解中医辨证论治,很容易滑到科学主义的泥潭中。
那位《伤寒论》注经大家,整天批科学主义,其实他自己才是一位完美的科学主义者。
您想想,像《伤寒论》这样一部据我们一千七百年的远古佳作,怎么能用纯现代医学的观点去解读?
这一行为本身,就是科学主义行为。

前面的观点还没有发表完,就与那些人捣乱了,
有关对的理解,下一步还想继续与先生交换看法。本人是外行,不足之处还望海涵!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2-8 23:42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8 15:00
陈先生好!能与先生讨论一些深层次问题,深感欣慰。
您关于“证”的定义,前年我看到有位《伤寒论》注经 ...

您关于“证”的定义,前年我看到有位《伤寒论》注经大家也这么定义。
不知您看到过没有?
如果没有看到过,就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一一未闻之,不知可否详细谈谈?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2-8 23:57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8 15:00
陈先生好!能与先生讨论一些深层次问题,深感欣慰。
您关于“证”的定义,前年我看到有位《伤寒论》注经 ...

个人感觉,您们只说对了一半;
因为中医遵循的是阴阳“二元论”哲学法则;
而西医及现代科学遵循的是“一元论”哲学法则。
遵循的基本法则都不同,怎么可能解读出来真实内涵吗?

一一阴阳的范畴,与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有着极多的相通之处。

西医及现代科学,也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之哲学基础上的。

中西医学的区别,是医学领域内的问题,不是哲学的问题。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2-9 00:10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8 15:00
陈先生好!能与先生讨论一些深层次问题,深感欣慰。
您关于“证”的定义,前年我看到有位《伤寒论》注经 ...

您想想,像《伤寒论》这样一部据我们一千七百年的远古佳作,怎么能用纯现代医学的观点去解读?
这一行为本身,就是科学主义行为。

一一怎么就不能用现代医学的观点去解读巜伤寒论》呢?不存在能否解读的问题,只存在解读是否正确的问题。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10 20:21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2-8 23:42
您关于“证”的定义,前年我看到有位《伤寒论》注经大家也这么定义。
不知您看到过没有?
如果没有看到 ...

您关于“证”的定义,前年我看到有位《伤寒论》注经大家也这么定义。
不知您看到过没有?
如果没有看到过,就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一一未闻之,不知可否详细谈谈?
------------------------------------------------------------------------------
我说的那位《伤寒论》注经大家,近在眼前。他就是本论坛成就最为卓著的中西医融合观--李教授。
我还记得,前年他老人家也曾提到过:“证”是病理过程。
我原以为您是引用他的观点。
看来您不知道,那就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10 20:35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2-8 23:57
个人感觉,您们只说对了一半;
因为中医遵循的是阴阳“二元论”哲学法则;
而西医及现代科学遵循的是“ ...

一一阴阳的范畴,与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有着极多的相通之处。
----------------------------------------------------------------阴阳学说,就是辩证法。只不过出了国门,换了个叫法。
我们可以认为中医理论是辩证法。但西医理论不是。
这一点,学西医的都没有发现。

西医及现代科学,也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之哲学基础上的。
-----------------------------------------------------------------
西医及现代科学,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哲学基础上的。而辩证法是反理性的。

中西医学的区别,是医学领域内的问题,不是哲学的问题。
-------------------------------------------------------------------
中西医学的区别,是医学领域内的问题,不是哲学的问题。这一点我同意。
只是如果不从哲学高度打开思路,中西医学领域的差别问题就发现不了。
先生可以想想,为什么有些人把近两百年来的中医发展都否定了。
他们说:“王清任改错是越改越错”,“恽铁樵汇通是惠而不通”,“中西医结合是结而不合”,“中医科学化现代化是西化”。
这不是空穴来风。因为这两百年来,中医的核心问题大家还没有搞清。如果“证”真像您说的那么简单,那些大神何来如此嚣张之气焰?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2-10 21:15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10 12:35
一一阴阳的范畴,与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有着极多的相通之处。
---------------------------------- ...

这不是空穴来风。因为这两百年来,中医的核心问题大家还没有搞清。如果“证”真像您说的那么简单,那些大神何来如此嚣张之气焰?

一一呵呵,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是简单呢,还是复杂呢?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2-10 21:23
连您证和症状都分不清,您说证的本质是简单呢,还是复杂呢?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2-10 21:31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2-10 22:59 编辑

【证:   独立于病因而存在的病理过程或状态,通过症状表现出来。证与症是现象与本质关系,证与病因是因与果关系,证与证之间是相兼相并,或相互转化,互为标本之关系】;评:“证”内涵极为复杂,古人定义不了,现代人定义为病理过程或状态,尚需慎重探讨。病理过程是指在多个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的共同存在的机能、代谢和结构变化的过程;那么,一个疾病随不同病程也可以包括几个病理过程。 这个定义可以解释不同疾病表现出来的相同证型,也可以解释同一疾病在不同病程表现出来不同“证”型,但无法解释同一疾病在同一病程表现出不同“证”型;也无法解释个体差异对疾病的反应不同所导致的不同证型。把“证”定义为状态,即症状,多种不同疾病会引起相同或相似的症状,病理过程也相同,但证型未必相同。如水肿有心脏病水肿,肝脏病水肿,肾脏病水肿,症状相同或相似,但证型却不全相同。本人愚见,“证”,顾名思义,就是验证。验证什么?古人不知病理,更不知病理过程。只知症状和脉象。观察了疾病宏观症状,再用脉象作为微观佐证。“证”就是对症状治疗对应的验方进行验证,去伪存真。一旦验证吻合,便可套方投药。 “辨、证”二字可分开解释,辨别症状,验证症状与验方对应关系的准确性。
“辨证”的核心技术应该是脉象,症状为宏观,脉象为微观。中医独创。通过脉象可以从相同或相似的症状中辨别出不同疾病的综合性质,用对应成套的验方进行施治。

思考者-中医证候规范导言 - 摘自《中医证候辨治轨范》56楼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p;extra=&page=6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6-12-11 06:34
真理有时很简单,但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认识、理解、与认同。地球是圆的不是平的,地球绕着太阳转,光既是粒子又是波,这些认识放在今天是常识,在 科学史上却争论了数千年。疾病的本质,究竟是病因,还是病理改变,或在不同疾病领域有不同的偏重,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将逐步成为一种常识性的认识与结论。
作者: 一问三不知    时间: 2016-12-11 06:52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2-10 13:31
【证:   独立于病因而存在的病理过程或状态,通过症状表现出来。证与症是现象与本质关系,证与病因是因与果 ...

再用脉象作为微观佐证。宏观与微观都是指粒子,脉象是波,把波当成粒子成了笑话
作者: 一问三不知    时间: 2016-12-11 06:53
波与粒子之间的关系需要厘清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11 11:23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2-11 06:34
真理有时很简单,但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认识、理解、与认同。地球是圆的不是平的,地球绕着太阳转,光既是粒 ...

真理有时很简单,但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认识、理解、与认同。地球是圆的不是平的,地球绕着太阳转,光既是粒子又是波,这些认识放在今天是常识,在 科学史上却争论了数千年。疾病的本质,究竟是病因,还是病理改变,或在不同疾病领域有不同的偏重,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将逐步成为一种常识性的认识与结论。
----------------------------------------------------------------------------
陈先生是动了脑筋的,表示赞赏!
“大道至简”,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
但是大道(,F=ma;E=MC2)不是谁都能揭示出来的。
也只有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大家才能揭示出来。
一旦揭示出来,初一学生都能学会。


中医是另一门学科,里面含有一些现代医学尚未发现的知识,
如果现代医学都知道了,中医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有些人整天念叨“天人合一”。连国家中医局都跟着瞎吆喝。
如果认为中医理念是“天人合一”,对“天”的解释应该是“天然疾病”,就顺畅了。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11 11:49
王清任改错为什么会越改越错?恽铁樵汇通为什么会汇而不通?中西医结合为什么结而不合?中医科学化现代化为什么变成了西化?这么简单的事物为什么两百年都搞不成眉目?就是因为中国可科学技术落后且缺乏人才。

表面上看起来越是简单的事情,就越容易犯错误。
我们以往的失败就在于轻敌!”--这是电影《南征北战》中的一句台词。
古人不会告诉你什么是“证”,
要想搞清“证”究竟指的是什么?
它不在西医的书籍里,也不再白鼠的身体上。
要想找到“证”是谁,临床是唯一的寻找路径。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6-12-29 10:18
本帖最后由 柴胡汤 于 2016-12-29 10:21 编辑
ymy111 发表于 2016-12-8 10:28
本地的医生不收(加在药里),如果只诊断不拿药,他是不要钱的---在民国时期,好像医生只管开药,病人拿 ...


在我国,个体中医诊所就无“诊断费”之名。西医院大收“诊断费”、“检查费”,当视为不合理收费即乱收费、滥收费行为!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